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9820
成片时长:约33分钟
阅读:6420
发表:2019/11/1
主旋律,农村
微电影剧本
桥坨村主任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9-A-05591】
人物简介:
简要梗概:
桥坨村主任刘振想方设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详细梗概:(1261字)
1990年冬天,刘振被选为桥坨村主任,对村民承诺,如果不让村民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就辞职。
这个30岁刚出头的退伍兵手握辽河岸畔的泥土,下决心要土里刨金。妻子不相信,刘振给妻子约法三章,1.不管村上事2.不能打我旗号乱办事3.不能乱收钱物答应事。经过调研,刘振制定出开发水田、路边经济、棚菜治穷,三步走战略。开发水田,认识不上去的老队长李向东带头不同意,刘主任耐心做工作。路边经济,村民孙宝财报名开饭店,却不想让李秀芝挨着他家也开饭店,担心同行竞争。于是造谣说,那个地方埋过死人。胆小的李秀芝找到村主任刘振,要退租地款。刘振问原因,两个人找到孙宝财对质,孙宝财承认是听说的,智慧的刘振开全村大会拆穿了谣言,但也给孙宝财和李向东十足的面子。李秀芝也不退租地款了,后来改开超市,生意很好。棚菜治穷,建立大棚基地,需要土地流转。刘振的亲弟弟刘强选了一块好地,那块地原是四组的,四组人要自己种,不让刘强种,互不相让下,两伙人动起手。刘振听说后,跑来调解。他命令弟弟放弃,为此弟弟刘强对哥哥意见很大,甚至不再和刘振说话。刘振不顾妻子的反对拿出自己的好地和弟弟的坏地换,又让妻子拿出钱和旧衣服给经济困难的弟弟刘强送去,这才勉强让弟弟罢手。1997年,刘振找到县蔬菜站站长宋玉林,引进网纹瓜种植。刘振给村民开大会,大家都不想种。刘振开村委会研究,决定做个试点。他找到大棚种植经验比较丰富的孟庆江,并承诺赚了归他,赔了算村里的。刘振没事就到孟庆江地里看网纹瓜长势,请宋站长做技术指导,瓜熟了全部高价卖出,刘振请全体村民看孟庆江收销售网纹瓜的钱,村民们这才相信种网纹瓜能发家致富,纷纷加入种植。基地搞起来,瓜熟了,一下多了几十万斤的销量,很多村民的瓜在路边卖不出去,村民李向东和孙宝财带头把瓜送到村委会,刘振和村干部紧急集资,按市价收购。接着,刘振带着村干部王连成抱着网纹瓜到鞍山、大连找市场,可能因为很多人没吃过网纹瓜,卖不动,摊主不进货。无奈下,刘振找高力房镇唐镇长,唐镇长又找县里分管农业的贾县长,两个人陪着刘振去省农业厅请能人张主任,在张主任的建议下,去了沈阳八家子水果批发市场。那里的批发商也没卖过网纹瓜,刘振切开几个网纹瓜,请批发商品尝,口感清香甜腻,批发商这才同意少量进货。没想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几十万斤的网纹瓜全部卖出。市场打开了,老百姓的腰包也鼓了起来,生活也富裕了,不服气的李向东和孙宝财等人也心服口服了。接着,刘振带领大家成立县里第一家网纹瓜合作社,注册“桥坨”牌,并通过了国家QPSZF01-2005质量执行标准认证,桥沱牌网纹瓜随之声名鹊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通过省甜瓜协会推荐,桥坨网纹瓜获准奥运特供绿色甜瓜。现在,桥坨网纹瓜已成为省市名牌产品。沈阳大连等20多个城市都设有固定销售站,刘振还以北京奥运火炬手的身份从辽河岸畔出发,参加了奥运圣火在辽宁省鞍山市的传递。据统计,2016年全村人均收入达2.3万元。桥坨村的老百姓富了,刘振兑现了承诺,从土里刨出了金子,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美好幸福生活。
桥坨村主任刘振想方设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详细梗概:(1261字)
1990年冬天,刘振被选为桥坨村主任,对村民承诺,如果不让村民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就辞职。
这个30岁刚出头的退伍兵手握辽河岸畔的泥土,下决心要土里刨金。妻子不相信,刘振给妻子约法三章,1.不管村上事2.不能打我旗号乱办事3.不能乱收钱物答应事。经过调研,刘振制定出开发水田、路边经济、棚菜治穷,三步走战略。开发水田,认识不上去的老队长李向东带头不同意,刘主任耐心做工作。路边经济,村民孙宝财报名开饭店,却不想让李秀芝挨着他家也开饭店,担心同行竞争。于是造谣说,那个地方埋过死人。胆小的李秀芝找到村主任刘振,要退租地款。刘振问原因,两个人找到孙宝财对质,孙宝财承认是听说的,智慧的刘振开全村大会拆穿了谣言,但也给孙宝财和李向东十足的面子。李秀芝也不退租地款了,后来改开超市,生意很好。棚菜治穷,建立大棚基地,需要土地流转。刘振的亲弟弟刘强选了一块好地,那块地原是四组的,四组人要自己种,不让刘强种,互不相让下,两伙人动起手。刘振听说后,跑来调解。他命令弟弟放弃,为此弟弟刘强对哥哥意见很大,甚至不再和刘振说话。刘振不顾妻子的反对拿出自己的好地和弟弟的坏地换,又让妻子拿出钱和旧衣服给经济困难的弟弟刘强送去,这才勉强让弟弟罢手。1997年,刘振找到县蔬菜站站长宋玉林,引进网纹瓜种植。刘振给村民开大会,大家都不想种。刘振开村委会研究,决定做个试点。他找到大棚种植经验比较丰富的孟庆江,并承诺赚了归他,赔了算村里的。刘振没事就到孟庆江地里看网纹瓜长势,请宋站长做技术指导,瓜熟了全部高价卖出,刘振请全体村民看孟庆江收销售网纹瓜的钱,村民们这才相信种网纹瓜能发家致富,纷纷加入种植。基地搞起来,瓜熟了,一下多了几十万斤的销量,很多村民的瓜在路边卖不出去,村民李向东和孙宝财带头把瓜送到村委会,刘振和村干部紧急集资,按市价收购。接着,刘振带着村干部王连成抱着网纹瓜到鞍山、大连找市场,可能因为很多人没吃过网纹瓜,卖不动,摊主不进货。无奈下,刘振找高力房镇唐镇长,唐镇长又找县里分管农业的贾县长,两个人陪着刘振去省农业厅请能人张主任,在张主任的建议下,去了沈阳八家子水果批发市场。那里的批发商也没卖过网纹瓜,刘振切开几个网纹瓜,请批发商品尝,口感清香甜腻,批发商这才同意少量进货。没想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几十万斤的网纹瓜全部卖出。市场打开了,老百姓的腰包也鼓了起来,生活也富裕了,不服气的李向东和孙宝财等人也心服口服了。接着,刘振带领大家成立县里第一家网纹瓜合作社,注册“桥坨”牌,并通过了国家QPSZF01-2005质量执行标准认证,桥沱牌网纹瓜随之声名鹊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通过省甜瓜协会推荐,桥坨网纹瓜获准奥运特供绿色甜瓜。现在,桥坨网纹瓜已成为省市名牌产品。沈阳大连等20多个城市都设有固定销售站,刘振还以北京奥运火炬手的身份从辽河岸畔出发,参加了奥运圣火在辽宁省鞍山市的传递。据统计,2016年全村人均收入达2.3万元。桥坨村的老百姓富了,刘振兑现了承诺,从土里刨出了金子,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美好幸福生活。
阅读剧本正文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