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培训班
编剧培训班
专治不会写剧本!
电影编剧实战班17 天后开课 去看看
剧本诊断
剧本诊断
专治不会写剧本!
电影编剧实战班17 天后开课 去看看
微电影运营模式升级 井喷后如何持续发展?
发布:2012/4/5  阅读:1925
出处:昆明日报
发布:2012/4/5  阅读:1925
出处:昆明日报

  今年可谓是国内“微电影”井喷之年,大批专业导演、新锐演员、各界精英纷纷试水,新旧媒体通吃,展开了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但“微电影”井喷的背后又不乏一个肥皂泡般的幻象。

  如果说2010年是“微电影”的元年,2011年“微电影”持续火爆,那么2012年可谓“微电影”的井喷之年。各路英豪都瞄准了“微电影”的媒体价值,纷纷通过新媒体、传统媒体双管齐下的方式,迅速展开了“微电影”市场的争夺战。

  3月下旬,以顾长卫、许鞍华、蔡明亮、金泰勇四位亚洲著名导演合作的“优酷美好2012”大师微电影在香港电影节展映为开端,“微电影”的热潮突然集中爆发,各方争相发布或者展示自己的“微电影”计划,其中包括搜狐的“7电影”系列,爱奇艺“微电影”频道的正式上线等等,参与“微电影”的名人也不止是陆川、宁浩等专业导演,还包括了苏芒、麦家、黄健翔、海岩等不同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人物。近日,新浪视频、合润传媒和乐视网三家合作推出了名为《梦想的力量》的“微电影计划”,集合了高晓松、宁财神、海岩、韩寒、麦家、黄健翔、郭敬明等14位来自不同领域的精英,分别出任10个系列“微电影”的监制。该计划关注公益、体育、时尚、音乐、美食、爱情、奋斗等话题,“微电影”的名声迅速膨胀,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不过,“微电影”井喷的背后不乏一个肥皂泡般的幻象。

  除了各界精英纷纷涉足“微电影”的监制工作,何润东、黄奕、尚雯婕、郝蕾、信乐团等不少艺人,也已经出演或制作过“微电影”作品。众多有质感的“微电影”也即将通过国内首个“微电影电视节目”走上电视荧屏,接受更多观众的检验。这无疑将令“微电影”这一视频形态的原有运营模式得到全面升级,传递“微时代”的艺术与生活理念。

  对于微电影“匪夷所思”的走红,许多人还有点反应不过来,业内也没有关于“微电影”的标准化定义。导演陆川认为,“微电影”是通过广告短片演变过来的,而导演王小帅则揭开其“面纱”,指出它就是传统的短片电影。从“短片时代”的无人问津到今日的喧声鼎沸,“微电影”的发展离不开网络的推力。随着3G网络的日益完善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概念也越来越热。上微博、看视频已经成了很多都市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为微视频的传播创造了难以想象的快捷和便利。刚刚开通了微电影频道的爱奇艺网有关负责人表示,“微电影”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微电影代表了正在启幕的视听新时代中,充满着个性的展现,互动的能量和互联网的精神,它将取代传统的内容,以及电视、院线等传统途径、传统发行渠道,这些‘传统’曾经致使相当一部分优质内容无法到达受众。”视频网站也在通过“微电影”的低成本、快速周期的优势为自己减少运营成本。由于影视剧版权的飙升,视频网站不得不在原创内容上建立自己的优势,并拓展网络广告之外的盈利模式,而“微电影”对于广告的灵活植入使得网络能够迅速与企业联姻。一位业内人士说,如今已经有很多企业会拿出一部分预算来拍“微电影”,它脱离了院线局限和票房压力,脱离了电视广告时段的局限,已经逐渐成为企业品牌策略的“标配”。这样的利益驱动使得各个网站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推出了“微电影”计划。

  不过,“微电影”的火热究竟是“一窝蜂”式的冲动,还是可以长久持续的发展模式?有关业内人士坦言,目前“微电影”的收入回报渠道依然有限。据悉,人们经常接触到的“微电影”有两种“幕后”方式。一是由视频网站出品;二是由客户根据需求定制的,其盈利的前景并不明确。按照第一种情形,大部分网站都是以“做大市场规模,抢占先机”为目的,在许多网站看来,“微电影”本身不是一件产品,而是一种营销概念,他们依据的是“中国的4亿多数字媒体用户通过移动设备和电脑看视频的时间已经多于电视”这个数据,但是,目前微视频版权费全部为零,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尚遥遥无期。而对于客户介入的第二种模式来说,显然与广告片并没有太大分别,虽然能够回收成本,但对于“微电影”的长远口碑来说,却是消耗大于贡献。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插入表情
验证码:今天是5月几日?(提示:1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