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淘梦(公众号)
出处:淘梦(公众号)
剧本审阅人profound_whatever创建了一个信息图表,列出了300个剧本中反复出现的38个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剧本最终没有获得通过。
从信息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个关键的数据点:
首先,不足为奇的是,300个剧本中只有8个获得了“推荐”,这意味着只有2.67%的剧本最终被阅读。在重写剧本时请记住这一点,并问问自己是否认为你的剧本优于其他97%-98%的剧本,然后努力让你的剧本比另外99%的剧本都好。
此外,在这300份提交作品中,女性编剧仅占10%,其中还包括男性和女性编剧组合。目前这些数字令人有些沮丧,希望能看到更多女性创作剧本,因为由男性主导剧本,使得300个剧本中多达三分之二的主角是男性英雄。
然而,比这些统计数据更有趣的是,在这300个剧本中发现的38个反复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剧本没有获得推荐。
下面是在剧本中发现的38个反复出现的问题,按出现频率排列:
通常直到第二幕的中间,人们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但读者希望从一开始就希望参与到故事中来,他们不想在故事开始前先要读完50页。
人物的前后行为缺乏逻辑上的一致性。每个角色的行为都需要一个理由:他/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很多女性角色经常在第二幕结束时被杀。男主角几乎没有为她的死而哀悼,就迅速下定了决心。
故事建立在了一个缓慢的节奏上,而不是逐渐增强。
冲突来了,马上就解决了,故事继续,不受任何影响。
在动作片中,他是说话强硬的坏蛋;在喜剧中,他是温顺的笨蛋;在恐怖片中,他是厌世的侦探。主角需要立即展现出人物必要的特征,如果不能的话,他/她的特点只能在剧本结束前被硬塞进去了。
动作电影的炫酷规则,喜剧的搞笑规则,恐怖电影的恐怖规则。只是重视这些规则,电影在内容上没有任何深度。
感觉最后十页好像被剪掉了。模棱两可的结尾是可以的,前提是它首先是一个结尾,这与影片没有结尾是两回事。
没有电影人物,有的只是角色原型。
记住,杂乱和复杂不是同义词。
要么切换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要么失去所有的叙事线索。
太多的“为什么”和“如何做”,叙事线索仍然悬而未决。
并不是一个流畅的故事,而是从一个独立的小插曲跳到另一个小插曲。
故事需要巧合,一切都那么巧,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产生冲突的巧合是伟大的,解决冲突的巧合则是在取巧。
即,剧本进行到最紧张的时刻被喜剧情节打断。剧本不确定它想讲述什么样的故事,所以它讲述了很多个类型的故事。
没有什么能扰乱角色和剧本。角色不会对戏剧性的时刻做出反应,或者剧本不能成功地传达情感/戏剧节奏。戏剧性的节奏平淡无奇,即使人物濒临死亡。
不能所有的任务英雄都能胜任。
剧本中有明确的目标,但是采取行动的理由却站不住脚。
有很多关于过去的信息,但对故事情节或角色的发展轨迹影响不大。
超自然的规则需要非常清楚。通常,超自然的元素都遵循一个规则: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在故事中,没有任何事情发生,情节发展失去了动力。
这通常意味着角色不能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了。故事的结束仅仅是因为它需要结束。这一点电影《蝇王》运用得很好,但人们很容易把这种扭转乾坤的力量当成一种欺骗,而不是叙事技巧。
他们说话一样,走路一样,行动一样,态度一样。人物名字可以互换,甚至互换后没有一行对话看起来不符合人物。
故事来来去去,感觉好像什么重要的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个重要的问题被忽视了:我们应该被什么样的故事内容所吸引?
这些剧本中充满狡猾的史泰龙式的俏皮话或黑帮电影中的辛辣情节。
没什么不好的,但也没什么特别的。类似机场小说的那种剧本。
两个角色谈论第三个角色做的事情很无聊。这也产生了一个蹩脚的捷径:让一个角色看起来像坏蛋,让其他角色叫他坏蛋。
如果你把你的故事设定在纳米技术大灾难时期,或者是在遭受地震破坏的伦敦废墟中,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这个场景呢?如果改变这个环境设定,故事是否会保持不变?
不重视人物在剧情上的成长与变化,只有一系列动作与行动。
情节关键点隐藏在冗长的文字之下,导致情节不流畅。
过于重视情节,而忽略了情感。
剧本中涉及了过多的摄影机方向,配乐选择,演员建议等。
流行文化可以引用,但要慎用。
只重视要传达的思想但是忽略了故事性,这就有问题了。
正如你所看到的,在本文所涵盖的300个剧本中,经常出现这些问题,相信编剧们在重写剧本时一定都遇到过其中的一些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