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微信公众号:短剧黑马
出处:微信公众号:短剧黑马
8月18日,红果编剧沙龙在杭州举行。现场,红果相关负责人分享诸多内容,详情1:8.18红果编剧大会实录:半年分账2.2亿、剧本分账破千万、自制剧增速174%、没有所谓20家。
今天,短剧黑马推出现场实录第三篇。红果相关业务负责人,谈到了红果自制剧中,男频和女频剧爆款的内容特征,扑街剧的问题所在,还有未来的发展风向,内容非常的翔实诚恳,体现了红果自制剧想和行业人士共同推出好作品的诚意。
其中的核心观点如下:
1、短剧的前15集非常的重要,要有投流切片的思维,每一集都是高光,这样才能在红果站内获得好的推荐;
2、短剧的前15集,都要做到用户点进来的时候,看了三集就能看懂故事主线;
3、男频剧要有有效创新,开头设定上的创新非常重要;
4、人设要做到标签脸谱化;
5、宴会厅的戏不好拍,要有层层递进的反转和新的信息增量;
6、女频剧的核心是情感,CP;
7、女频剧中的男女互动非常重要,要让男女主之间做到有效互动;
8、配角不能太多,主线要清晰
以下为他们的发言实录:
01 短剧要能简单易懂
大家好,我今天主要谈红果自制剧需要什么内容,优质内容的共性在哪里,内容趋势是什么。
短剧需要流畅丝滑的故事。
免费时代后,短剧越来越出圈,常上热搜,CP出圈,这是短剧发展的潜力所在。
内容有潜力外,我们也可以从短剧的宣传逻辑,看其内容的第一个特征。
之前付费剧有投流信息的切片。免费时代这些内容也很重要,我们现在也需要有站外的拉新,用片段吸引用户。红果站内的分发逻辑,是有两次宣传。
你打开红果后,首先看到的是海报为主的三列短剧内容,这时候用户多数会主动搜短剧。接下来,很多用户就会主动切到左边的首页,搜剧变成了被推荐剧。这时的推荐机制,和抖音类似,用户会随机刷到新剧,这部分的推送对短剧来说至关重要。现在红果的增长很快,用户很多,自然流量很多。
所以在每一部剧的前十集,还有前十五集中,都可以投入精品做精彩的素材内容。这部分的内容越精彩,用户点击的越多,就会形成滚雪球一样的流量,站内的流量增长就很可观。
现在红果站内剧宣已经卷到了单集层面。有些老师创作的时候,会在一集中设计很多个吸引人的地方,比如开场就是三个重场戏。但是这样的剧可能流量不好。
这涉及到的是吸引用户后,要给到用户有效的信息量。前10集,还有前15集,可以当成单集的广告做。
在这个逻辑上,我们就能明白每一集的有限信息不只是有动作、背景信息、人物目标,还需要让观众在30秒的时间里,就知道整个故事,他能看懂剧。
这时候的关键就是平衡点。有些剧单集精彩,但是整体的故事走向不行。有些剧整体精彩,但是单集是碎片化的。
一部剧要在前15集中,每一集都有可以当投流素材的内容,给出简洁明了的信息,讲述流畅的故事。
接下来我们谈谈内容上的重点,这里可以分为男频和女频。
02 男频
男频很卷,难度很高,剧本内容常常类似,所以选题就非常重要,要用什么结构,怎么讲故事。
我将选题分为经典框架和创新框架。
今年男频中用得多的类型,多是从付费时代留下的隐退高手流,男主作为高手隐身成小人物,整个故事线是男主扮猪吃老虎,最后用身份和实力进行打脸。用户消费的是故事中的循环节奏。其实之前经典的电视剧,也多是这个结构明显。现在要做的是迭代升级。
像张无忌在光明顶被围攻的这种情节,如果只是替换其中的角色名、场景名和台词,这是偷懒,不是升级。
我们暂时不区分小说和原创。虽然大家也会说小说内容的同质化严重,故事类似。这其中需要大家卷的地方,就是细微处的有效升级。用什么样的情绪曲线,让观众看得更过瘾,故事推进得更合理,更有层次,这是升级的意义。
男频用的另一个多的是后宫流,通过一些有颜值的演员,给男性观众一些幻想。比如说《高手下山寻找7个姐姐》。这种剧时不时地会跑出来一个爆款,在基础内容,细节上做升级。
大家做这种题材的时候要注意,后宫不是擦边。红果是正规平台,这种东西偷偷看就行了,不能拿出来。
大家现在看短剧的场合很琐碎,比如上班摸鱼的时候,坐地铁的时候,和老人聚餐的时候。家族聚餐的时候,你看短剧,突然出现了很不好的声音,肯定会不好意思。这些内容,没有大众基础。
男频要做到有效升级,做创新选题。承制方在选本上对创新是有要求的,男频有很多可以创新的地方。
在原创和IP方面。
男频故事第一要符合市场的流行趋势,创新不要创飞了。比如小说上可以写打外星人,脑洞很大。可以在NBA重生成乔丹,还有末世公路求生类型,但是这并不符合短剧的要求。
现在比较流行的重生,我和校花谈恋爱了这类的,得合理创新。
男频的下一个重要问题,是要避免一次性消费的创新。
像女频中的一些设定,换一对演员,用户还愿意看。但是男频不是。男频的很多设定很吸引人,但二次创作的意义不大。
比如说前段时间很火的《我的电子女友成真了》,《老爹带我上A大》,《圈钱主播》这种,小说特火,大家都抢着做。但是除了第一版,后面的数据都不好。你可以站在用户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你是男生,你看剧的乐趣在哪里。这种故事的整体走向是一样的,任务系统、内核类似。换个美女也没有用。
有些重生、种田,系统空间文,世界观的设定很好创新。毕竟人人都有难念的经,干不下去的事,这种剧有很多个版本数据都还不错。
接下来我们说说男频的剧本结构。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开篇的事件,人设是什么?节奏怎么样?主线乱不乱?台词有没有问题。
咱们先看看开头。
现在短剧还属于一个轻松消费的状态,看的时候不需要过于思考。
一般来说,短剧开头时的逻辑,是交代背景,人物行动的核心期待。
前三集都可以当作投流点做,所以矛盾冲突是清晰移动的。就像是看到两个人吵架时,你会先问别人,他们为什么吵架,了解背景。所以前三集不要太复杂。
一般用户的耐心停留时长是前三集。前三集就需要设计出钩子和期待感。
比如刚刚提到的男主末世求生的剧本,开篇男主遇到了系统任务,做什么系统可以奖励他公交车、物资,规则太复杂了。当观众还没有了解背景的时候,男主已经开始直接做任务了。用户流失很严重。
早期的付费短剧,会不断地打压主角,引导用户在强情绪下一次性付费。但是在免费时代,这样的内容是无效的。用户的观看成本很低,可以随时跳转。
这需要创作者控制节奏,人设标签要有精准的代表性。主角要能及时地反转打脸,有爽点。人物性格要保持贯穿,避免前后割裂。
人设标签的代表性,其实指人设的标签脸谱化。比如反派的第一句台词,第一个动作,就能让人知道他是坏人。
这种说法在北电、中戏那些专业的影视剧领域的人看来是不对的。人设需要有强的,细致的铺垫才能立得住。短剧则不同,即使反差感比较大,只要演员有信念感,用户是能接受的。
有些剧为了凑字数,前期是战神,后期变成了傻瓜式的搞笑角色,用户就会很反感。
节奏也非常重要,不水词、不拖沓、不是单一情绪的反复拉扯。
有人提到宴会厅能拉扯出20集。但当你仔细解析后会发现,宴会厅的戏在里面是有3-5级的情绪、事件区间的递进的。在这个过程中,用户能看到大小事件,在有梯度有节奏地递进,这其中有清晰的信息点。比如说,一句台词:你明天会不会来和我结婚,有新的人物登场,能让观众连续看到不同的事件。
男频选题要创新,之后做剧情升级,保证故事的流畅度,让观众在其中能感受到情绪的递进,有热闹的心理。这是合格的剧本。
在此基础上,剧本要在起承转合的基础上,做到人设统一,让观众有期待感,看的时候是轻松的。
03 女频
女频的重点是情感,用户要磕CP。核心是主线清晰,期待明确,中途叙事不拖沓不失焦,让观众始终保持代入感。
女频情感赛道的内容中,最重要的还是情。
女性用户爱看的内容,和男性用户是相反的。女频不需要太多创新的设定,也没有多烧脑的悬疑线,主要看的是人设和CP。
人设上,最重要的是细节。相较于男频一开场就决定生死的选题部分,女频的故事要更细水长流
女频剧的开场,就要介绍出人物的背景和性格。
比如是女主性格是坚韧善良的,后面女主就不能遇到事就哭,哭了男主就救场。男主的人设一开始是间谍,后来又开始出轨。
男主一开始是霸道强制爱的总裁,后面就不能是病娇总裁。男主的人设是专一的,中间就不能表现出不尊重女性的行为。现在受欢迎的人设很多,你用AI就能输出100种组人设标签。在经典偶像剧里更是数不胜数。男女主之间,可以有阶级对比和反差。
第二个是CP之间身份组合,核心还是人设标签,这其中就有很多种身份组合,相当于做选择题。
优秀的CP组合,要有身份对立,互相吸引的特质,或者他们身上有共同的秘密和羁绊的点,这种模型比较有戏剧性容易产生情感张力和火花。
现在比较出圈的作品,比如《念念有词》中哑巴总裁和话痨甜美的组合,《家里家外》是歪婆娘和耙耳朵的组合,这就是有效的人设组合。剧本的基本结构方面,女频对创新的要求没有男频高,但还是固定模式为主。就是开篇迅速建立男女主之间的互动。
如果是大女主短剧,那前三集就要说清楚女主的事业线。如果是情感类的,那男女主之间的互动就要是甜的,或者是虐的。至少在前三集,主角要出来。
我经常会收到一些剧本内容是割裂的,不知道女主是大女主还是宫斗、宅斗,主题不清晰。
前三集男主出来后,要在男女主之间做好转折、互动的设计,主角登场。
这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男主的登场,编剧在写这个时候可以多加点描写,这样导演才能重视多拍。
男主出场后,要和女主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在统一事件的组合下做期待就是互动。
什么叫统一事件?就是女主在这边开花店,男主在办公室处理文件。男主说:把她的花店给我收了。但是两个人并不在一个事件里,观众的代入感就很差。
男主第一次看见女主的眼睛时,扑克牌掉了,俩人有了下一步的动作。观众知道他俩是有互动的。
我经常碰到的一种女频剧本,是讲两个人谈恋爱的。但是中间用了五六集讲述总裁处理公司事情的职场戏了,女主在其中都没有登场,观众很容易弃剧。
女频的单集内容,可以和男频一样按照投流的标准做。男女主之间要有持续互动,避免太多的苦情戏。比如女主不能太被婆婆和妈妈欺负,女用户也很不喜欢男频那种拉扯、互相打嘴炮的戏。
单场角色不宜出现过多。这是大家做IP改编时,很容易出现的问题。
小说是按照字数赚钱的,为了凑人数,肯定会多做人物,但是改编的时候要学会合并人物,去除七八姑八大姨等不重要的人物。这样观众看的时候,一个不会乱,一个是视角不会变。否则,观众带着主角的视角看故事时,突然姑姑出来了,舅舅登场了,观众代入的角色也会变。
今天主要说了男频选题重要性,女频的CP、人设的重要性,剧本的基础结构。在座的老师们都是行业头部的创作者,我说的只是注意的事项。我这边主要说这些,祝大家多出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