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保护作品《话剧莲心》
作品类型:剧本
一场守护生命与文明的女性长征,一部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交织的史诗
作者:赵雪莲 作品字数:32560字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登记
作品登记时间:2025-10-11 15:19:26.1243
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登记号:2025-A-01768 [复制]
  作品正文 / 前1000字:

  话剧《莲心》编剧 赵雪莲人物表(出场顺)
  沈父(沈家老爷)
  沈母(沈家夫人)
  王嫂(沈家奶妈,后勤)
  沈蓉(大姐,传统、顺从但内心有抗争)
  沈媛媛(二姐,主角,实业救国倾向)
  沈薇(小妹,新文化派,热血)
  李绍乾(药商,表面市侩,内里深情)
  何子韬(远房亲戚,理想主义青年)
  宋雪溟(绣娘,温柔坚韧)
  王志远(教师,教育者)
  王慕昭(记者/旁白——“镜头视角”)
  李念堇 (沈媛媛与李绍乾之女)
  何父 (何子韬父亲)
  何母 (何子韬母亲)
  老陆 (交通员)
  (群演:仆役、学生、亲友)
  第一幕 风起萍末(1900—1919)
  舞台总设定(第一幕通用)
  主视觉:悬空巨幅“微黄信笺”暂隐(本幕以纸白、青绿为主),舞台由旧木箱/茶箱构成,组合灵活。
  色调:青绿山水(茶叶青 + 宣纸白),光源偏暖但清冷。
  音乐:低声絮语的古琴与笛,算珠(算盘)轻敲音作为节奏元素。
  道具重点:算盘、茶箱、绣布、玉佩(两件小玉)、《新青年》传单(或模拟版)、简单婚礼用具(红绸、红盖头)。
  表演风格:写意而克制,细节处有戏曲式的身段但以真实情绪为主。
  第一场 庚子余烟时间:约 1905—1911(清末民初,辛丑条约余波)
  地点:沈家正厅(江南大户)
  舞台:檀木案椅、旧书画、茶几,上有算盘、账本、画卷、缠足匣(小匣子半掩)。窗外可见码头远影与偶发的马车声。光线暖而带点暮色感。
  人物:沈父(家主)、沈母、沈媛媛(少女/年轻女子)、王嫂(奶娘/管家)、可选两名家丁或书童作静态陪衬。
  (舞台暗,顶光缓缓亮起,打在悬空信笺上。信笺微微飘动。幕后一声低沉的童声吟诵。)
  童声(幕外)
  “……岁月如纸,心如玉,字未干,风已起。”
  灯光渐亮,舞台活化。
  沈媛媛缓缓走上,从侧面入场。她手中握着一块小小的玉石料摸索着,眼神中有期待也有迷茫,她伸手轻轻触碰那悬空的信纸,仿佛感受到什么。
  沈媛媛(独白,轻声): 心如玉,可琢可磨……将来,要雕成什么呢?
  舞台定格两秒,然后茶室生活画面渐起。
  舞台微暗。远处传来船笛和不远的钟声。灯光慢慢亮起,照见正厅。桌上算盘发出细碎声:有人在拨,但画面未立即显露操作者。
  沈父端……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