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介绍:
该片由五个不同的徽章组成,分别是《闪闪的国徽》、《闪闪的党徽》《闪闪的团徽》、《闪闪的军功章》和《闪闪的奖杯》,五个单元组成,分别讲述了国徽的设计与制作,一直战斗在疫情第一线的父子两人,重温入党宣誓仪式,在大凉山支教的大学生老师,为曾经失学的大龄孩子举行入团仪式。大国工匠高天林与女儿的故事,军功章是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与理解,在奥运会上取得冠军的围棋选手和乒乓球选手,他们的拼搏精神传承到了年幼的学员身上。
详细介绍:
1949年7月,在新中国成立之际,中央政府在《人民日报》上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征集国旗国徽国歌的启示。出生名门有“北平才女”之称的林徽因以抱病之身,第一时间投入了国徽的设计之中,方案在林徽因和团队成员的反复修改考量之后,正式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然而由于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国徽的图案虽然获得了中央政府的承认,这枚象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的象征和标志也只能以木雕的形式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历经风吹雨打,国徽上的色彩很快就蜕变脱落了。为了保证国徽的庄严肃穆,亟待有一种全新的金属国徽代替木制国徽,为此,周恩来总理将铸造第一枚金属国徽的任务交给了沈阳第一机器厂。
接到命令的沈阳第一机器厂,厂领导当即抽调出以焦百顺为首的车间骨干,组成攻坚小组,在一无原材料,二无生产技术和专用设备的情况下,自制生产设备和土办法,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将58枚闪闪的金属国徽送到北京,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党徽是一个政党的徽章与标志,中国共产党党徽是镰刀和斧头组成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与标志,锤头代表工人阶级,镰刀代表农民阶级。
作为一个有着二十年党龄的主治医生风凌云来说,过去的两年一直奔赴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让他几乎快要忘记回家的路了。这天,正在抢救一名新冠的危重病人的风凌云走出手术室,疲惫的坐在休息室,接到了儿子风晓俊入党宣誓的视频,亲眼目睹了儿子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宣誓仪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急忙站起来,跟着儿子一起重温了当年的宣誓仪式,就在他宣誓入党不久,那场被称为非典的疫情笼罩了整个北京城。风凌云义无反顾的辞别了妻儿,第一时间参与到了支援小汤山野战医院的志愿者队伍之中,夜以继日的与野战医院的官兵们一起,与死神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战。
从疫情爆发开始,就追随着父亲脚步的风晓俊,在入党宣誓仪式结束之后,就再次投入了抗击疫情的行列之中,在烈日下,夜幕中,那一枚闪闪的党徽依然熠熠生辉。
五月的大凉山悬崖村,透过清晨的薄雾,那一架由钢筋架起的天梯上还闪动着几个行走的山民和上学的孩子。站在天梯下的悬崖村小学的老师吴雨晨,从他来到悬崖村支教的第一天起,每天站在天梯下迎接学生就成为了他的生活,整整三年从无间断。站在他身边的前来探亲的护士女友秦安妮。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也是学校三名优秀大龄学生的入团日。阿果、沙红和尔甲,因为以前村民下山只能依靠唯一的藤梯,危险系数太大,致使悬崖村的大多数孩子都失学在家,经过几任支教老师无数次的游走劝说,直到架起了钢筋天梯取代了昔日的藤梯,孩子们才大胆的走出了家门,踏进了学校的大门,饥渴的吸收着来自外界的知识。十四岁的阿果早早地就被定下了娃娃亲,就是因为读书,让她挣脱了早婚的枷锁,可以畅游在知识的海洋,有了走出大山的机会。
在蓝天白云的见证下,一场庄严而又肃穆的入团仪式,在国旗下举行,那一张张稚嫩又充满朝气的脸上,那一枚闪闪的团徽带给了她们希望与憧憬。
2021年10月16号神舟十三号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升空,作为火箭发动机焊接第一人的大国工匠高天林也一直坚守在发射的第一线。
从电视直播上关注着发射场景的高小竹,在发射成功之后,打通了父亲的电话,弹奏了一首凯旋进行曲为父亲庆功。
时光回溯到20多年前,刚刚进入幼儿园没多久的小竹,遇上了跟大多数孩子一样的问题-兴趣班。可是身为211厂特种熔融焊接班组组长的高天林,整天忙于工作,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家庭。而妻子又要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极力反对小竹上兴趣班。可是为了对孩子的人生负责,高天林坚持为小竹选择了学习钢琴,并且答应有自己接送孩子。可是接送了没几天,厂里就出了一件特殊的任务,让高天林不得不紧急赶回总装厂,接送小竹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妻子的身上。之后的各种兴趣班,小竹与父亲配合的天衣无缝。
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之后,带着荣誉回到家中的高天林,将奖杯送给了家人“我的成就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与风险,军功章是属于你们的。”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围棋,属于琴棋书画四艺之一,隋唐时期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地区,逐渐形成了一种国际通用的棋种。围棋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也是中国文明和文化的体现。
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原本定于在日本举行的第8届Globis杯世界围棋U20赛决赛在线上举行,中国棋手首次包揽了冠亚军,让世界围棋再次见证了中国围棋的风采。
而有着国球之称的中国乒乓球,一直处于孤独求败的局面。顶着着疫情冒险出征日本的中国乒乓球队不负众望,凯旋而归的冠军们回国不久,就重披战袍,开启了争夺国内第十四届全运会冠军的魔鬼训练之中。
这些昔日在国际赛场上打得对手落花流水的冠军们,在赛场上被自己的队友虐得生不如死,当奖杯在他们手中举起时,场上的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泪珠和汗珠一起滚落。
正在电视前围观战况的观众中,就有一群刚刚踏进乒乓球馆的小小初学者,他们在指导教练的指挥下挥汗如雨,新的希望与奖杯即将在他们之中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