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
杨书兰出生于民国富裕家庭,秀外慧中,深得父母喜爱。杨书兰父亲五十寿辰,在杨家大办宴席,请来了亲朋好友和当地有名望的人士参加寿宴,还有世交沈家夫妇和其独子,出生中医世家的沈懿晖。杨书兰不想在家中招呼众宾客,拿着自己做好的纸鸢出去玩,无意撞到沈懿晖,两人没认出小时候曾有过一面之缘,沈懿晖对杨书兰一见倾心。寿宴上,杨书兰才想起原来是儿时的懿晖哥哥,沈家夫妇有意向杨家夫妇提亲,杨家夫妇也是对彬彬有礼的沈懿晖赞不绝口,于是一拍即合,答应了婚事。
智林是杨书兰的乡邻,从小的青梅竹马,对杨书兰如同妹妹一般。杨书兰对联姻百般不愿,认为自己心里想嫁的不是一无所知的沈懿晖,而是智林,她将沈懿晖送的耳环扔进了抽屉。母亲为了女儿的长远幸福,不顾女儿夙愿,忍痛下了决断。
杨书兰原本找智林诉苦,却看到智林已经有了未婚妻,原来智林一直只把她当妹妹,顿时失望透顶,经过一夜的辗转,也只能选择认命。杨书兰放飞了智林给她作了画的纸鸢,戴上了沈懿晖送的耳环,嫁进了沈家。
杨书兰虽然进了沈家的门,却对沈懿晖无感,新婚之夜独自分床,对沈懿晖爱理不理,沈懿晖却对她处处庇护,为她着想,在沈家夫妇目前夸赞杨书兰,博得了公婆的好感。
任性的杨书兰出门和发小小梦相约,两人许久未见,感慨万分,却在回家途中遭遇痞子,幸亏智林出现,凭借一身武艺,打退了痞子,杨书兰却被棍棒误伤,昏迷过去,智林将杨书兰安全送回了沈家。
沈懿晖对她彻夜的照顾,让杨书兰颇为感动,两人终于没有嫌隙,重新开始生活。不久便孕育一女康儿,沈家夫妇注重男丁,对杨书兰没有产子略感不快,当杨书兰再次身孕即将临盆之时,两岁的康儿不慎失足跌落水塘身亡,杨书兰听到噩耗早产,又诞下次女沈慧荷。
沈家父母对此更为不满,在沈懿晖出远门游学之际,让远方叔父物色了曼如做沈懿晖的妾室,向来孝顺的沈懿晖只得从命,将曼如带回了沈家。杨书兰受不了这晴天霹雳的打击,毅然回了娘家,呆了数月。
聪慧的曼如,很快赢得了沈家夫妇的认可,再加上曼如有了身孕,更是受宠。沈懿晖回到杨家接杨书兰,杨书兰经不起沈懿晖一番虚心悔过,原谅了他,并回了沈家。
造化弄人,曼如比杨书兰先产有一子沈耀文,沈家夫妇对这个长子视如珍宝,大办百日宴,却冷落了杨书兰刚出生的嫡子沈振文。加上曼如的母亲病重,想见小外孙最后一面,沈懿晖只能暂时放下又有身孕的杨书兰,带着曼如母子离开了沈家。
谁知一别就是数年,一场空前绝后的洪灾,洪水淹没了整个小镇,杨书兰带着儿女逃了出来,沈杨两家老夫妇无一幸免,顷刻间一无所有。杨书兰带着子女在母亲生前看山的小屋安身,沈懿晖收到家里遇险的书信,悲痛万分。
洪灾过后,杨书兰为了儿女找到曼如家,看到其家中虽不富裕,但也整洁安逸,沈懿晖过得悠闲自在。沈懿晖碍于儿女思念,跟随杨书兰回到乡下的小屋,跟儿女们享受短暂的快乐时光。可沈懿晖却也放不下沈耀文母子,不久便离开了小屋。杨书兰看着沈懿晖远去的背影,突然觉得沈懿晖不会再回来了。杨书兰摘下沈懿晖送的耳环,看着它,想起跟沈懿晖的种种,小心地包好,放进盒子里。
转眼十年过去,沈振文凭着自己的勤奋,自学成了精湛的中医术,在小屋开了诊所,为邻里乡亲看病,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正当生活有点起色,杨书兰却收到了沈懿晖病危的信件,杨书兰戴上了封尘的耳环,去见沈懿晖最后一面,那是人生最美丽的时光。沈懿晖弥留之际才知道自己辜负了杨书兰,唯一的愿望就是百年之后跟杨书兰合葬在一起,杨书兰悲痛不已。沈懿晖走后,杨书兰将他安葬在了小屋前面的山上,带着儿女们坚强地生活着。
杨书兰在街上偶遇智林,才知智林的妻子因产子身亡,至今带着儿子相依为命,已过大半辈子,老友相见,分外感慨。
智林时常在杨书兰的药铺帮忙,打理药草,儿子问她,为什么不跟兰姨在一起,智林笑了笑说,她心里满了。
数十年后,智林搀扶着虚弱的杨书兰坐在躺椅上,自己跑出门去,给杨书兰买小时候喜欢吃的糖糍粑,杨书兰看着远处的风景,摸了摸戴着的耳环,眼前浮现出跟沈懿晖从相识开始的一幕幕,脸上洋溢着幸福,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智林跨进大门,看到杨书兰,手上的糖糍粑掉在了地上,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智林拄着拐杖再次走过小屋,眼前突然恍惚地出现这一幕:
小屋外杨书兰站在门口,看着沈懿晖走近她,两人牵着手笑着。看着杨书兰孩子一样的笑容,智林也欣慰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