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介绍:
该剧本以《半部牡丹谱》的离合变迁为叙事主线,巧妙串联起赵勤田家族跨越海峡的血脉传承与文化守护历程。在时代浪潮的激荡下,家族成员历经离散与重聚,围绕玉红牡丹的保护与传承,既展现了大陆与台湾同胞血浓于水、携手护宝的真挚情谊,亦呈现出正义与邪恶、美好与丑陋之间的激烈博弈。作品以牡丹为文化符号,全面呈现菏泽牡丹的悠久历史与地域特色,深刻阐释家国情怀与文化传承的时代价值,揭示传统文化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根脉地位,以及守护文化瑰宝过程中人性的多面性。剧本旨在唤起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对亲情的珍视、对正义的坚守,推动牡丹文化跨越时空与地域的界限,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详细介绍:
《半部牡丹谱》故事大纲
赵勤田挑着两大筐牡丹花在集市售卖,吸引了不少太太和小姐争相购买。韩建见此情形,心想如果把这么好的牡丹花献给皇军大佐,肯定能得到皇军的奖赏。韩建叫赵勤田把牡丹花给皇军送去,赵勤田挑起牡丹花回家了。
韩建点头啥腰地给皇军大佐汇报,天楼村赵勤田家种植的牡丹花花大、色艳,如果在室内插上几瓶,那将使人赏心悦目,非常惬意。皇军大佐让韩建带着十几个伪军去搞点牡丹花来。
赵勤田回到家里,把没有卖完的牡丹花用镰刀砸碎,挖个坑埋了。他给老伴说,把牡丹花毁了也不能给日本人和汉奸。
韩建领着十几个伪军来到赵勤田家里,翻箱倒柜也没找到牡丹花。气急败坏的韩建让几名伪军扭着赵勤田出了村庄,来到一块牡丹田。赵勤田告诉韩建,他种的牡丹都在这块地里,要牡丹花自己去摘。韩建一看这块地里的牡丹花花小、颜色淡,根本不是今天上午赵勤田在集市上卖的那种牡丹花,韩建让人把赵勤田撩到在地上,用枪托砸、用脚跺,痛打了一顿,扬长而去。
赵勤田躺在床上,老伴、大儿子大柱和他媳妇、二儿子二孬和他媳妇围在四周。赵勤田对他们说,这群狗汉奸和日本人不会善罢甘休,今天晚上务必要把地里的玉红牡丹铲除干净,不能落入汉奸和日本人之手。老伴反对,这可是咱们家祖传的产业,如果都铲除了,今后这一大家子吃什么、喝什么。赵勤田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从枕头底下抽出一本牡丹谱,咱们家玉红牡丹的培育方法都在上面,等社会安定了,你们再培育。说完,赵勤田从中间一撕两半,让老伴分别交给大柱和二孬。你们兄弟俩只有抱成团、拧成一股绳咱们家祖传的玉红牡丹才能传下去。
太阳刚蹿出树梢,皇军大佐在十几名日本鬼子和汉奸的簇拥下,来到了赵勤田家的院子里。韩建等几名汉奸把赵勤田从床上拽下来,拉到大佐跟前,大佐让赵勤田说出繁育玉红牡丹的方法,赵勤田咬烂了舍头,只字不说。恼羞成怒的大佐让鬼子点燃了赵勤田家的房子,赵勤田老伴急忙去救火,残忍的鬼子和汉奸顺势把赵勤田老伴推进火里,活活烧死了。赵勤田见状也气绝身亡。
春天到了,柳梢吐绿。韩建穿着长衫、挎着盒子枪、骑着洋车从村头路过,二孬看见后很是眼馋,他叫住韩建问他怎样才能得到这些东西,韩建告诉他,只要他给皇军培育出玉红牡丹,他保证让皇军给他高官厚?,二孬颇为心动。
二孬找到大哥大柱,告诉他如果能培育出玉红牡丹,他们就能发大财。大柱训斥二孬,现在不是培育玉红牡丹的时候,人都朝不保夕,何况牡丹。并警告二孬今后不要给汉奸和日本人做事,不要忘了父母是怎样死的,做人要有骨气。二孬碰了一鼻灰。
全国解放了,大家奔走相告。二孬媳妇找到大柱哥,说是好几天二孬都没有回家了,大家分头打听去找,村民们都说这几天没有见到二孬的身影,二孬失踪了。
田地里,村民们有说有笑,有的拉粪、有的翻地、有的播种,村长找到大柱,让他把祖传的玉红牡丹重新繁育出来,作为合作社的一个产业,增加合作社的收入。大柱告诉村长,玉红牡丹的繁育方法,都在记在他家的那本牡丹谱上,当时他爹把《牡丹谱》一撕两半,一半给了二孬,一半交给了我。现在不知道二孬跑到那里了,没有那半部《牡丹谱》没法繁育。
二孬媳妇从生产队打了一碗清水菠菜汤,往板凳上一放,儿子成成就从蒲席上爬起来,捧着碗喝了大半碗,又踉踉跄跄回到蒲席上睡下了,看着成成皮包骨头的样子,二孬媳妇泪流满面。
二孬媳妇下地回来,把一碗能照出人影的稀饭放在板凳上,自己到缸里舀了一瓢凉水喝了起来,喝完了半瓢凉水,却不见成成起来喝稀饭,二孬媳妇叫了几声,不见成成回音,二孬媳妇扔下水瓢,跑过去一摸孩子,早已没有了气息,二孬媳妇撕心裂肺地哭了起来。
大柱媳妇和几名妯娌劝着二孬媳妇,大柱和几名邻居把成成的尸体抬了出来。
街里,二孬媳妇光着脚,披头散发,边哭边向人打听成成的下落。二孬媳妇疯了。
在台湾的花市上,西装革履的二孬,边抽烟边闲逛。忽然看见几簇牡丹花,一打听这是台湾本地的牡丹花,这些牡丹花不但个头小,而且价格贵得吓人。二孬领着小成伟来到自已家的地里,翻着半本牡丹谱,看着几株矮小的牡丹感慨万千。他告诉小成伟(二孬到台湾后再娶妻生的儿子),咱们的根在大陆,大陆你还有个哥哥叫成成。这半部牡丹谱和这些牡丹都是我从大陆带来的,这是咱家的传家宝,你长大了要发大财、过上好日子就得在这上面做文章。小成伟困惑地看着二孬。
大柱扛着锄头往家走,忽然看见麦秸垛根下有一团黑东西,大柱上前拔开一看,是一个奄奄一息的孩子。大柱急忙把孩子抱回家,和媳妇一块给孩子换洗衣服、治病。
大柱领着孩子来到二孬家,对疯疯癫癫的二孬媳妇说,成成没有死,这两年,我送他到外地治病去了。二孬媳妇激动得泪流满面,精神病一下子好了。
几名红卫兵来到二孬家,架着二孬媳妇就往外走,二孬媳妇大叫,我一个农村妇女,我有什么罪?还要批斗我?你有什么罪,二孬现在在台湾,你就是内奷。红卫兵把二孬媳妇架上批斗台,给她挂破鞋、架土“飞机”、用脚踢、向她吐口水……。折腾到傍晚,二孬媳妇踉踉跄跄地回到家里,她摸了根绳子这就去上吊,突然看见地排车上睡着的“成成”,又黄又瘦,她又把绳子扔在了一傍。
改革开放了,村长找到大柱,让他繁育玉红牡丹,发展集体经济。大柱告诉他,那半部牡丹谱还在台湾二孬手里,没有那半部牡丹谱,他繁育不了。
躺椅上的二孬对儿子成伟和孙子永豪说,我老了,这几十年繁育玉红牡丹的事我始终没搞成,这两年,你大伯大柱来了几封信,说是大陆改革开放了,让咱回大陆繁育玉红牡丹, 共同发家致富。你们一定要抓住机会,回老家办工厂,培育玉红牡丹,把咱们祖传的家业传承下去。
泰和牡丹加工厂正在招工,赵永豪一边翻着报名表,一边查着报名人数。突然“天楼村赵丹梅”几个字映入眼帘,他急忙把爸爸赵成伟叫了过来,这个女孩是不是咱老家的。赵成伟想起来大陆时,爸爸二孬交待的几句话,咱们老家在天楼村,村里祖祖辈辈种牡丹,尤其是你爷爷种出的玉红牡丹最有名,你一定要把玉红牡丹重新繁育出来。赵成伟对儿子赵永豪说,赵丹梅不用下车间了,留在市场部和你一起开发研究牡丹新产品。
赵丹梅边看书边抄笔记,赵永豪倒一杯热水递了过去。下班了,赵丹梅和赵永豪在小河边畅谈着人生和理想。
赵丹梅告诉奶奶----二孬媳妇,她在厂里谈了个对象,是台商。二孬媳妇表示反对,外边的人靠不住。赵丹梅却执意要嫁给赵永豪。
赵永豪和赵成伟来到天楼村认家。大家接待了他们,赵成伟说他的老家也在天楼村、他的爸爸叫二孬。听了此言,二孬媳妇心里一惊,她颤巍巍地来到赵成伟和赵永豪的身旁,紧紧地拉住他们的手,我就是你娘,我就是你奶奶。当谈到赵丹梅和赵永豪的婚事时,大家都觉得他们俩是亲堂兄妹,不能结婚。赵丹梅说,她和赵永豪是真心相爱的,非赵永豪不嫁。二孬媳妇从墙角拿出一瓶农药就要喝下,以死逼迫赵丹梅就范。这时,大柱上前夺走二孬媳妇手中的农药瓶,并告诉大家,以前的成成早已死了,现在的“成成”是他拣来的,赵丹梅是“成成”的女儿,她和赵永豪没有血缘关系。
赵丹梅和赵永豪在大家的见证下,举行了婚礼。
赵成伟与大柱伯父商量繁育玉红牡丹的事。大柱说,培育玉红牡丹的种苗他一直栽种着,现在要想繁育玉红牡丹,还得从台湾你父亲手里把那半本牡丹谱弄回来。
大柱、二孬两家人在地里栽种着牡丹。二孬告诉大家,当年国民党匮退时,是韩建让他带着半本牡丹谱,和他一起到台湾去繁育玉红牡丹,发大财赚大钱,到了台湾后,由于没有大柱哥手里的这半本牡丹谱,他们一直也没有繁育出玉红牡丹。
二孬媳妇朝二孬脸上又打又搧,你这没良心的东西,如果你不去台湾,咱们的成成也不会死,我也不会挨批斗。二孬跪在媳妇面前忏悔得泪流满面。
骄阳下,赵丹梅和赵永豪采集着花粉,传授着花粉。
时隔50多年,玉红牡丹再现牡丹之都,并荣获世园会国际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