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33169
成片时长:约109分钟
阅读:9427
发表:2016/1/31 修改:2017/7/16
惊悚
电影剧本
鬼民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130.万宝粮行,外,夜
人物:道和法师、万宝粮行掌柜、工人若干
△果然,群鸦惊逃处有一股浑浊之气在空中缭绕,而下方正是全县最大的米行万宝粮行。
△这粮行前门紧锁,后院却灯火通明。一辆辆马车在夜色掩护下,鬼鬼祟祟地从后门进来,卸下一袋又一袋的大米后匆匆忙忙地离去。掌柜正在一旁督促着几名工人紧锣密鼓地将这些袋子解开,把米倒进一个大缸里,再将从粮库搬来的大米也倒进去,搅拌均匀后,重新打包入库。
△道和法师爬在墙上看得清楚,马车运进来的是些霉变发黑的大米,不禁义愤填膺。但他很冷静,一动不动地躲在暗处,紧盯院子上方缭绕的妖气,希望能发现妖魔的真身。
△约一炷香时间后,堆积如山的大米就处理完毕,全部入库封存。工人迅速散去,院子的灯熄灭了,恢复了平静。
△掌柜如释重负地打了个啊欠,转身走进旁边的帐房。整个大院子里,只剩下这个房间还亮着灯。透过窗口,依稀能看见有两个人影在对谈。
△不久,在空中缭绕的浊气迅速凝结,“嗖”的一下,透过屋顶闪进那个房间。道和法师一惊,便纵身跳进院子,向那房间跑去。
131.万宝粮行厢房,外,夜
人物:道和法师、老板、万宝粮行掌柜
△道和法师在外面,悄悄地潜到厢房窗口。他轻轻在窗户纸上戳了个洞,看见掌柜和一个老头在里边对话。
掌柜:老爷,这次那边又送来黑米一千担,全都兑进去了。
老爷:嗯!一定要干得利索。
掌柜:他们提高了价码。
老爷:吸血鬼,低价购入劣米冒充官粮,又利用咱们把压仓的坏米兑作好米高价出售。
掌柜:他们抽去六成。这生意是亏的,替他们赚。
老爷:没办法,得罪不起呀!就当是买平安符,再从别的生意赚回来就是了。
掌柜:下半年的军购粮还得靠他,咱们要出货十万担。
老爷:所以嘛,那六成一定要让人家高高兴兴地拿!
掌柜:老爷说得极是。
老爷:该回去歇息了,唉!
△里面的灯火熄灭,门“吱”的一下打开了。
△道和法师躲到暗处,看着两人离去,却始终没有发现妖魔。
132.大街上,外,夜
人物:道和法师、珍宝斋老爷、珍宝斋掌柜
△深夜,大街小巷静悄悄,道和法师仍然在奔走,四处探查妖魔的踪迹。
△突然,阴风忽来,腾起阵阵浊雾,瞬间笼罩住天空,遮住了天上的银月,接着又凝聚成一股恐怖的浑浊气团,在空中盘旋。
△道和法师大惊,执起法杖,施展法术,追赶过去。
△这股妖气一直往前窜,越过好几条街,钻进了全城最大的珠宝行珍宝斋院子里。
△形势紧急,道和法师不作细想跟着纵身越过墙头,跳了进去。
△院子里静悄悄,只有一个厢房亮着灯,里面还有人影在晃动。道和法师赶紧潜了过去,躲在窗口下,却没有听到妖魔的动静,只听见里边有人在说话。
一人:(声音洪亮且气盛)那宝贝怎么还没拿到手?
另一人:(声音有些沙哑且卑躬)老爷,快了,快了。
老爷:你当掌柜,平日生意做得不错,唯独这事拖着,不利索!
掌柜:用生意的手段将那宝贝盘到手,要费些周折。
老爷:(不耐烦)都三个月了,还没个着落。上边大人催着要,迟了咱吃罪不起!
掌柜:老爷,莫急!这几个月,小的差人将他的儿子勾入赌场,已经将他的家产盘光了。另外还差人挤掉了他的营生,现在已经是债务缠身。
老爷:我要的是那个宝贝,不是让他变成穷光蛋。
掌柜:若是强抢,不但难得手,还有引火上身之危。
老爷:那现在怎么办?尚书大人急着要,不能再拖。
掌柜:只差一把火,他就会乖乖地将那宝贝交出来。
老爷:(来了神)详细说来!
掌柜:(诡笑)只要他家失一下火,把最后安身的草棚都烧了。那宝贝自然就会露面。
老爷:这样有谱?
掌柜:老爷你想想,都一无所有了,也只有变卖那宝贝来讨生活了。全城珠宝生意都是老爷,他不卖给老爷又能卖给谁?
老爷:真有你的,你真行。(一愣,又疑惑)等到他家失火,要等到猴年马月去?
掌柜:(阴狠)我马上安排人去,明日就让他家失一下火,不就得了!
老爷:(惊叹)哈哈!(突然一横脸)你会不会有一天,也让我这失一下火呀?
掌柜:(跪了下来)奴才就是有十个胆也不敢对老爷不忠,奴才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老爷呀?
老爷:好,你好好干,东西到手,我不会忘了你的!
△这时,一只猫路过庭院,弄翻了花盆,把里边两主仆吓了一跳,慌忙去开门看个究竟。
△道和法师见状,迅速抽身,逃离开了。
△这狠心的主仆发现是一夜猫,擦了一把冷汗,回房继续密谈。
△道和法师逃出珍宝斋,在大街上焦急地徘徊踌躇。
133.县老爷官宅大门,外,夜
人物:道和法师、管家、下人
△道和法师紧急敲响县老爷官邸大门。管家匆忙出来,看见是个老和尚。
管家:(喝斥)三更半夜,想干什么,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道和法师:我有急事要见大人!
管家:大人是你想见就见的吗,你是什么身份?
道和法师:贫僧是道和法师,我有急事要见大人。
△管家那管这些,吩咐下人上前驱赶。
道和法师:我有紧急情况要报大人,迟了要出人命的。
管家:(一愣,示意下人撤回)你等着!(回头向县老爷报告去了)
△不一会儿,管家又回来,将道和法师带进去。
134.县老爷官宅厢房,外,夜
人物:道和法师、县老爷、下人
△在一厢房里,道和法师见着了刚起床,睡意正浓的县老爷。
县老爷:你有何急事,三更半夜要来见我?
道和法师:大人,贫僧这几日追寻妖魔去向。不料竟发现一重大案情,事关人命,就急着来报告。
县老爷:你详细说来。
道和法师:珍宝斋明日要放火烧人家的房。
县老爷:(从睡意中惊醒,睁大双眼)什么,珍宝斋放火?你……再从头到尾,给我详细说?
道和法师:刚才,贫僧追踪一股妖气到珍宝斋院子里。无意中听见两人在厢房里密谈。这两人为了得到别人家的宝贝,已经安排了三个月,将那人家的儿子勾进赌坊,败光人家的钱财,破坏掉人家的营生。明日再去放火烧掉人家的房子,迫使这家人变卖那宝贝。
县老爷:(抽一口冷气,不自觉地擦了擦实际上并没有汗的额头)那两人是谁,你可看清他们的脸?
道和法师:没有,我只是在窗外听见这两人在谈话。一个喊为老爷,另一个喊为掌柜。
县老爷:确定是珍宝斋?
道和法师:肯定!
县老爷:(思忖了一下)被下手的人家是谁,可曾听到?
道和法师:(摇摇头)没有说那人家是谁,我怕明日真的有人家遭毒手,特来报告大人。
县老爷:(点点头)好,有案情及时上报。你做得很好,若真抓到凶手,我记你的功。还有什么情况吗?
道和法师:(犹豫了一下)还发现了另一案件。前几天,贫僧也是追踪妖气至万宝粮行。竟发现他们与人勾结,低价购入劣米冒充官粮,又在大米里头充兑坏米高价出售。还听说将对下半年的十万担军购粮下手。
县老爷:(几乎要从椅子上掉下来,极为紧张)什么,万宝粮行?
道和法师:是的,本僧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县老爷:(强作镇静,整理了一下仪容,恢复了姿态)你可看见了作案的过程和作案人员?
道和法师:我亲眼看见车队将坏米运进万宝米行后院,掌柜亲自指挥一群工人充兑坏米。我想我认得这人的脸。完事之后,这名掌柜又与称作老爷的老头在房里密谈。还说到要对军购粮下手。
县老爷:那称作老爷的老头是谁?
道和法师:未曾看到他的脸,但那掌柜称之为老爷,应该就是主子。
县老爷:还有什么发现没有?
道和法师:没有了。
县老爷:这些事还有谁知道?
道和法师:此案非同小可,不敢轻告他人。
县老爷:好,你做得非常好。这些情况都非常重大,本官要慎重地安排,你千万不要张扬出去,否则打草蛇,就无法破案了。
道和法师:本僧自有分寸,请大人放心!若大人有需要贫僧的地方,理当效劳!
县老爷:有劳法师了,本官身为地方父母官,定当效忠朝庭,为民伸张。案情紧急,本官需要即刻做出安排,法师就请便吧?
△道和法师随即告退。
县老爷:(即刻沉下脸,焦灼不安)来人!(下人前来)马上把师爷叫来,快!
下人:(领命)是!
135.县老爷官宅厢房,外,夜
人物:县老爷、师爷
△师爷:(匆匆而进)大人,有何急事。
县老爷:(沉着脸,半刻才回答)是的,这和尚发现了万宝粮行黑官粮之事和军购粮之事。
师爷:(心一震,惊慌)若传出去,这可是要杀头的呀。
县老爷:所以才会连夜召你来商议。另外,珍宝斋为了盘人家的宝贝,明日竟然要放火烧人家的房。这事虽然与咱们没有关系,但是,若事情搞大了,以前朝贡珠宝的事一旦暴露,也会把我们牵扯进去。
师爷:这万宝斋的事好办,叫他们收手即可。难的就是这宗粮食案。
县老爷:(懊悔)当初让这个和尚去抓妖,妖没抓着,倒把这些事给翻着了。
师爷:(担心)这和尚再查下去,还不知道会弄出什么动静来。
县老爷:(责问)那些粮食的事可是由你一手操办的。
师爷:一直都不曾出差错。这和尚怎么就知道了。
县老爷:他怎么知道的已经不要紧了,要紧的是怎么收场。
△这时,阴风忽起,腾起一股浑浊之气,瞬间渗入两人体内。两人皆打了一个冷颤。
师爷:(睁着红眼)大人,除了这和尚,还有谁知道?
县老爷:目前只有他知道。
师爷:(心头一喜,冷冷地说)大人,趁早堵上他的嘴,不就得了。
县老爷:你的意思是?
师爷:事到如此地步,这是最好的办法。(手掌做成刀状,在脖子上抹了一下)
△县老爷瞪了瞪红眼,咬着牙,点了点头。
△师爷:大人,前几月那桩劫匪抢劫杀人案?
县老爷:你有什么主意?
师爷:(无痰而咳了一下)反正这和尚都得死。不如拿他顶罪,既堵了他的嘴,又解了此案之急。
县老爷:(目露凶光,冷笑)好,一举两得。
136.衙门,外,白
人物:县老爷、师爷、衙役众
△衙役带着道和法师走进县衙大门。
△道和法师又感到阴风阵阵,发现县衙上空有一股朦胧的浑浊之雾,他纳闷起来。
道和法师:(自言自语)奇怪,这是阴邪之气没错,为何三番四次不见妖魔现身?
△身后大门突然 “嘎”一声就关上了。还没等道和法师反应过来,数名精壮衙役一拥而上,把他按倒在地,套上了铁链和枷锁。
137.牢房刑审房,内,白
人物:狱卒若干
△师徒俩人皆被绑在刑架上。两名狱卒各一根皮鞭,拼命抽打,直至两人遍体鳞伤,面目全非,耳朵失聪,意识不清,没人能看得懂他们是谁,也没人能听得清他们说些什么。接着,狱卒把他们拖了出去。
138.县衙大堂,内,白
人物:道和法师、三德、县老爷、师爷、衙役众、围观者众
△县衙大堂上,县老爷当堂坐,众衙役站立两侧,大堂外是围观之众。
△奄奄一息的师徒俩被拖上了堂。
△(师徒俩的视野)堂上的各色人等一片朦胧,看不清。
△(师徒俩的听沉)迷迷糊糊中,只见各种人在动,却听不见说些什么。
△(师徒俩的意识)毫无意识地,任由衙役抓着手,在一张纸上按下手印。
139.大街,内,白
人物:道和法师、三德、衙役、围观者众
△师徒俩被关在囚车奄奄一息。他们的背上插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抢劫杀人犯”。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