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0706
成片时长:约102分钟
阅读:11362
发表:2019/1/18 修改:2019/3/1
主旋律,爱情,
电影剧本
母亲的油画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荣父:你知道不知道,你的命还是李崇轩的父亲李校长救回来的,做人得有良心是不是?
荣秋月:救了我的命,就要我做他的儿媳妇,这算什么好人?
荣父:(动怒)我都把你宠坏了,你想气死我是不是?
荣母:孩子,你爸也是有头面的人,既然答应了人家,就不能反悔啊。
荣秋月:反正我不嫁给李崇轩。
荣秋月说完就往门外走。
72,外景,荣家客厅外,白天
荣秋月走出门,看见王禹和正在往小院外走去。
荣秋月:禹和叔——
荣秋月快步追出小院。
73,外景,荣家宅院,白天
荣秋月在追赶王禹和。
荣秋月:禹和叔——
王禹和站住,表情凝重。
荣秋月追上去。
74,外景,某八路军根据地政府,白天
一个尚好的宅院,院门上有一牌子,上面写着“第五区人民政府”字样。有站岗的哨兵。
杨念祖在送王禹和走出宅院。
杨念祖:很感谢你替我照顾守信。
王禹和:别扯没用的,你要很快找到他,让他赶在九月十五之前去荣家,不然荣家收了李校长家的定亲彩礼,就麻烦了。
杨念祖:好几年都没见着他了,我也很想他。
王禹和:日本鬼子投降了,国家安定了,让两孩子光明正大地结婚,也是你们杨家的荣耀啊。
杨念祖:(点头)那是,那是。
王禹和:一定得快点找到。
杨念祖:(点头)我会的。
75,外景,马路,白天
杨守信骑马狂奔,肩跨一支步枪。
76,外景,马路,白天
李崇轩骑一匹马在缓慢行走,有六个保镖紧随其后,保镖后面是一辆载着彩礼的马车。保镖们都手执大刀,样子十分威武。
77,外景,马路,白天
杨守信骑马狂奔。
78,外景,荣家院外,白天
李崇轩等人朝荣家院走去。看热闹的人们蜂拥站在两边。
早有荣家人已在大门外恭迎,荣父荣母也在其中。大家看见李崇轩已走近大门这边。但恰在这时,杨守信飞马夺路,抢在了李崇轩前面。众人疑惑间,杨守信下马,很快将马绳拴在一块石头上。迎面站在李崇轩面前。
所有人都懵了。
李崇轩:(喝问杨守信)当兵的,为什么挡我的路?
杨守信:你就是李崇轩吧?
几个保镖迅速朝杨守信压过来。恰在这时,荣秋月忽然从大门口的人群中飞奔过来,冲到杨守信前面。
荣秋月:(大声)李崇轩,他叫杨守信,我男朋友,是我让他来的,这回你应该死心了吧?
李崇轩:(大惊)荣秋月,你要搞清楚啊,他就是一个八路军的小兵,我是国民政府官员,你得掂量明白啊。
荣秋月:他抗日有功,现在虽然只是小兵,但将来会成为将军,你不能和他比的。
荣父在台阶上看见荣秋月护着杨守信,用拐杖戳着地大骂起来。
荣父:死丫头,快给我滚回来!
荣父骂了一句就气晕了,王禹和见状,赶紧扶他回去了。
荣秋月见父亲晕倒,只得朝李崇轩丢下一句话往大门跑去。
荣秋月:李崇轩你别乱来,他有功夫的。
荣秋月走了,杨守信一个人与李崇轩继续对歭,围观的人还在围观。
李崇轩:(鄙夷地)杨守信,你有功夫?有本事你朝我开一枪看看?
杨守信:开枪还算什么功夫!
杨守信把枪从肩上拿下来,枪口朝下,用一下力,把枪插在地上,然后纵身一跃,飞到比枪高出许多的空中,再轻轻落下,蹲在枪托上。
围观的人们都大吃一惊。李崇轩的保镖们也都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贸然往前去了。
李崇轩:(对杨守信)算了,不和你计较了。
李崇轩带着他的人走了。
79,外景,村外小路,白天
荣秋月送杨守信到村外。杨守信牵着马。
荣秋月:对不起,我爸爸对你说那些话。
杨守信:没什么,老人家一时想不开,我能理解。
荣秋月:我都快急死了,就怕你去延安找我。
杨守信:我是向团长请过假,但没准。当时我也急。
荣秋月:幸亏没准。
两人这时都有显得有点沉重,有一阵都没说话,只默默往前走。
杨守信:恐怕还得打仗。
荣秋月:日本人都投降了,还和什么人打仗?
杨守信:和国民党。
荣秋月:为什么又要打国民党?
杨守信:不是我们要打国民党,是国民党要打我们。
荣秋月:那咱俩什么时候结婚?
杨守信:等打完仗吧。
两人又开始无语。又默默走一阵后,杨守信终住步。
杨守信:你回吧。
荣秋月:再走走吧。
杨守信:你总不能跟我去部队吧。
荣秋月:我真想跟你去部队。
杨守信:(笑)那哪行,你回去吧,不然我也不走了。
荣秋月:你会常回来看我吗?
杨守信:我肯定会的。
荣秋月:子弹不长眼,你要小心点。
杨守信:我会的。
两人依依惜别。
组合镜头1
80,外景,国共战场,白天
杨守信带领一个连在冲锋。
组合镜头2
81,外景,山路,白天
杨守信与所在部队在行军。
组合镜头3
82,内景,教室,白天
荣秋月在给学生上课。
组合镜头4
83,外景,村外一土台,白天
荣秋月一个人坐在土台上,朝送别杨守信的方向深情凝望。
84,外景,村庄,白天
被战火刚刚洗劫过的村庄,到处断垣残壁。杨守信和一位战士从一个小路走来。忽然空中有婴儿的哭声。
杨守信:什么声音?
战士:像一个孩子的哭声。
两人站下细听,共同认定了一个方向。
两人循着哭声来一棵大树下,却见是一团小棉被,走近一看,里边裹着一个婴儿。再低下头看,婴儿胸前一布带下面有一张麻纸,上写着“孩子的生日是1946年8月15日子时,父母都不在世了,请好心人收养。”
杨守信:可怜的孩子。
战士:要不是打仗,我就收养了。
杨守信:会遇上好心人的。
两人走了。
战士:天都快黑了,你说好心人会来吗?
杨守信不说话,埋头往前走,但那孩子的哭声还很清晰,杨守信停住步。
战士:你想干什么?
杨守信:我真的想抱走她。
战士:你疯了?咱天天行军打仗,带个孩子怎么行?
杨守信:(泄气地)那算了,咱走快点。
荣秋月:救了我的命,就要我做他的儿媳妇,这算什么好人?
荣父:(动怒)我都把你宠坏了,你想气死我是不是?
荣母:孩子,你爸也是有头面的人,既然答应了人家,就不能反悔啊。
荣秋月:反正我不嫁给李崇轩。
荣秋月说完就往门外走。
72,外景,荣家客厅外,白天
荣秋月走出门,看见王禹和正在往小院外走去。
荣秋月:禹和叔——
荣秋月快步追出小院。
73,外景,荣家宅院,白天
荣秋月在追赶王禹和。
荣秋月:禹和叔——
王禹和站住,表情凝重。
荣秋月追上去。
74,外景,某八路军根据地政府,白天
一个尚好的宅院,院门上有一牌子,上面写着“第五区人民政府”字样。有站岗的哨兵。
杨念祖在送王禹和走出宅院。
杨念祖:很感谢你替我照顾守信。
王禹和:别扯没用的,你要很快找到他,让他赶在九月十五之前去荣家,不然荣家收了李校长家的定亲彩礼,就麻烦了。
杨念祖:好几年都没见着他了,我也很想他。
王禹和:日本鬼子投降了,国家安定了,让两孩子光明正大地结婚,也是你们杨家的荣耀啊。
杨念祖:(点头)那是,那是。
王禹和:一定得快点找到。
杨念祖:(点头)我会的。
75,外景,马路,白天
杨守信骑马狂奔,肩跨一支步枪。
76,外景,马路,白天
李崇轩骑一匹马在缓慢行走,有六个保镖紧随其后,保镖后面是一辆载着彩礼的马车。保镖们都手执大刀,样子十分威武。
77,外景,马路,白天
杨守信骑马狂奔。
78,外景,荣家院外,白天
李崇轩等人朝荣家院走去。看热闹的人们蜂拥站在两边。
早有荣家人已在大门外恭迎,荣父荣母也在其中。大家看见李崇轩已走近大门这边。但恰在这时,杨守信飞马夺路,抢在了李崇轩前面。众人疑惑间,杨守信下马,很快将马绳拴在一块石头上。迎面站在李崇轩面前。
所有人都懵了。
李崇轩:(喝问杨守信)当兵的,为什么挡我的路?
杨守信:你就是李崇轩吧?
几个保镖迅速朝杨守信压过来。恰在这时,荣秋月忽然从大门口的人群中飞奔过来,冲到杨守信前面。
荣秋月:(大声)李崇轩,他叫杨守信,我男朋友,是我让他来的,这回你应该死心了吧?
李崇轩:(大惊)荣秋月,你要搞清楚啊,他就是一个八路军的小兵,我是国民政府官员,你得掂量明白啊。
荣秋月:他抗日有功,现在虽然只是小兵,但将来会成为将军,你不能和他比的。
荣父在台阶上看见荣秋月护着杨守信,用拐杖戳着地大骂起来。
荣父:死丫头,快给我滚回来!
荣父骂了一句就气晕了,王禹和见状,赶紧扶他回去了。
荣秋月见父亲晕倒,只得朝李崇轩丢下一句话往大门跑去。
荣秋月:李崇轩你别乱来,他有功夫的。
荣秋月走了,杨守信一个人与李崇轩继续对歭,围观的人还在围观。
李崇轩:(鄙夷地)杨守信,你有功夫?有本事你朝我开一枪看看?
杨守信:开枪还算什么功夫!
杨守信把枪从肩上拿下来,枪口朝下,用一下力,把枪插在地上,然后纵身一跃,飞到比枪高出许多的空中,再轻轻落下,蹲在枪托上。
围观的人们都大吃一惊。李崇轩的保镖们也都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贸然往前去了。
李崇轩:(对杨守信)算了,不和你计较了。
李崇轩带着他的人走了。
79,外景,村外小路,白天
荣秋月送杨守信到村外。杨守信牵着马。
荣秋月:对不起,我爸爸对你说那些话。
杨守信:没什么,老人家一时想不开,我能理解。
荣秋月:我都快急死了,就怕你去延安找我。
杨守信:我是向团长请过假,但没准。当时我也急。
荣秋月:幸亏没准。
两人这时都有显得有点沉重,有一阵都没说话,只默默往前走。
杨守信:恐怕还得打仗。
荣秋月:日本人都投降了,还和什么人打仗?
杨守信:和国民党。
荣秋月:为什么又要打国民党?
杨守信:不是我们要打国民党,是国民党要打我们。
荣秋月:那咱俩什么时候结婚?
杨守信:等打完仗吧。
两人又开始无语。又默默走一阵后,杨守信终住步。
杨守信:你回吧。
荣秋月:再走走吧。
杨守信:你总不能跟我去部队吧。
荣秋月:我真想跟你去部队。
杨守信:(笑)那哪行,你回去吧,不然我也不走了。
荣秋月:你会常回来看我吗?
杨守信:我肯定会的。
荣秋月:子弹不长眼,你要小心点。
杨守信:我会的。
两人依依惜别。
组合镜头1
80,外景,国共战场,白天
杨守信带领一个连在冲锋。
组合镜头2
81,外景,山路,白天
杨守信与所在部队在行军。
组合镜头3
82,内景,教室,白天
荣秋月在给学生上课。
组合镜头4
83,外景,村外一土台,白天
荣秋月一个人坐在土台上,朝送别杨守信的方向深情凝望。
84,外景,村庄,白天
被战火刚刚洗劫过的村庄,到处断垣残壁。杨守信和一位战士从一个小路走来。忽然空中有婴儿的哭声。
杨守信:什么声音?
战士:像一个孩子的哭声。
两人站下细听,共同认定了一个方向。
两人循着哭声来一棵大树下,却见是一团小棉被,走近一看,里边裹着一个婴儿。再低下头看,婴儿胸前一布带下面有一张麻纸,上写着“孩子的生日是1946年8月15日子时,父母都不在世了,请好心人收养。”
杨守信:可怜的孩子。
战士:要不是打仗,我就收养了。
杨守信:会遇上好心人的。
两人走了。
战士:天都快黑了,你说好心人会来吗?
杨守信不说话,埋头往前走,但那孩子的哭声还很清晰,杨守信停住步。
战士:你想干什么?
杨守信:我真的想抱走她。
战士:你疯了?咱天天行军打仗,带个孩子怎么行?
杨守信:(泄气地)那算了,咱走快点。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