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0473
成片时长:约135分钟
阅读:4146
发表:2024/1/24
农村,犯罪
电影剧本
栖凤岭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一场,鞑靼梁,夜,外
宁静的村庄,猫头鹰和咕咕鸟叫声瘆人。
地头露出六个人头,进而半身、全身。六人带着不同盗墓装备走到地中央,环形围成一圈。
默严压低声音:老规矩,约翰(约翰)、亨利(英国)、阿利亚(波斯)负责探墓,艾莎(迪拜),奈美(日本)负责技术,我望风。
默严点香插土,上贡品:拜。
六人齐刷刷的跪地。
默严点酒: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众亡灵莫怪,风雷六杰在此谢罪了!
六人行三拜九叩大礼。
礼毕,六人起身各就各位、开始工作。
约翰、亨利、阿利亚操作工具,“噌、噌、噌、噌、噌”的钻土探墓。
艾莎手托罗盘、奈美丈量尺寸。
默严则在四周巡视望风。
只听亨利铲子下去,接连发出“咣当,咣当”响声,几个人围过去。
艾莎打开电筒看着铲头土里的碎片:是陶罐。
奈美仔细端详:是上古人类陪葬品。
默严:先挖出来再说吧。
约翰从背包里取出雷管炸药:挖洞太麻烦,用遁地炸药多省事?
阿利亚帮着拉引线:我来帮你。
默严:这地离村子太近,炸洞风险太大了,还是人工挖吧。
亨利:这块地风大,而且是西北风,风向正好背着村子,问题不大吧?
艾莎和奈美点头默认。
默严:那先试试吧。
众人分工合作。
“咚”的, 一声闷响。
亨利用手电照了下:成功了。
艾莎和奈美下洞。
村子此起彼伏的狗叫声不绝于耳。
默严警惕的打手势:停!快让艾莎和奈美上来。
阿利亚整理装备。
约翰和亨利把艾莎和奈美拉上来。
众人身手敏捷的各自朝着不同方向隐蔽在地头黑暗处观察着村子动静。
第二场,马有连家门口,夜,外
马有连提着马灯打开院门,走到榆树底下,拽着绳子拉响铃铛。
村子各处灯火亮起。
赵明君披着外套出来(对着马有连):大队长,出啥事了?深更半夜的拉警报。
马有连:明君哥,今夜狗叫声不同以往,怕是有事发生了。
赵明君:你拉警报,狗不叫才怪呢?
马有连:哎呀,我是先听着全村的狗叫声不对劲,后才拉响警报的。
赖狗、山炮等几个年轻人手持铁叉、撅头等不同农具跑过来。
赖狗气喘吁吁的对着从坡道走上来的赵明君:明君哥,大队长说的没错,我和山炮他们几家吃平火,压根就没睡,先是听到鞑靼梁方向传来一声炮响,随后狗叫声不断,再就是听到了警报声。
赵明君加快脚步:该不会又有外敌来侵了吧?
山炮对着马有连:大队长,要不要我和赖狗去村上边明长城烽火台点燃那堆备战柴火给公社报信?
赵明君:都什么年代了,还用明朝边防军遗留下那落后的东西?骑着我家的毛驴去公社摇个电话给公安局不就妥了?
赖狗:要是真的又在咱这打仗 ,毛驴根本出不了村。说不定这会有无数枪炮正架在鞑靼梁和烽火台等高处对着村子呢。
陆续赶来的大批村民都惊恐的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张秀才悲观的:唉,栖凤岭真是多灾多难之地呀!历史上一直是硝烟弥漫、生灵涂炭、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从没断过,突厥人、羌人、鞑靼人、西辽人、白虎军、马家军、土匪……
李寡妇:张秀才你说的都是真的吗?我家母马正下崽子呢,这一打起仗来,它们母子可怎么办呢?
二愣子傻笑着:哼哼,哼哼,李寡妇,早就说了让你跟俺一起过,你就是不愿意,这下好了,你拖着一匹马产妇和马婴儿看你怎么办?
李寡妇:二愣子,我就是守一辈子寡,也不会跟你一起过的!
马有连压低声音:灭灯。
所有马灯一齐熄灭。
马有连:事情没搞清楚之前,先不要胡言乱语!即使有外敌来犯,不是还有人民解放军吗?但话又说回来,我们这边陲之地,也不得不防,这样吧,赖狗、山炮,你俩跟我去鞑靼梁那边侦查情况,明君哥,你和张秀才、二愣子组织村民进鞑靼沟的地道。
众人分头行动起来。
第三场,鞑靼梁,夜,外
默严起身,一挥手,其他人聚集。
默严:这个村子人不简单啊,看来今夜是干不成了。
约翰:村里灯火不都熄灭了吗?狗叫声也平静了许多,说不定他们已经睡了。
亨利:是啊,眼看着咱就大功告成了,可不能半途而废哪。
艾莎:太不可思议了,墓室里边全是制作精美的坛坛罐罐。
奈美:墓室非常特别,庭院式构造,中西方结合那种风格,墓主人骨骼粗大,可以想象,他们显然比现代人类高大魁梧很多。
默严:那只是耳墓。真正的大墓不仅规格高,而且里有画写在兽皮上的《河图洛书》、《太极八卦图》等顶级文物。
阿利亚:你们望风,我与艾莎、奈美下去再详细探查。
阿利亚说着就要下洞。
默严:还是不要冒险了,知道这村子叫什么吗?
约翰:栖凤岭啊。
默严:老早是叫伏羲岭,传说是伏羲和女娲创世造人、繁衍生息之地。
亨利:那为何又改叫栖凤岭了?
默严:随着史前大洪水向东退去,伏羲与共工等人率众男人们去了昆仑谷一带治水、狩猎、捕鱼,女娲则与后土等人组织女人们在此哺育子女,自此这地方改称栖凤岭。
阿利亚:看来这地下埋葬着的很可能就是伏羲、女娲他们了。
默严:埋坑,填洞,撤!
约翰:真要放弃吗?
亨利:太可惜了。
默严:没听见龙凤潭那边沙石滑坡声响吗?是有人上来了。
阿利亚:该死的狗,早晚收拾干净它们。
众人利索的起身平土填洞。
第四场,大队院子,日,外
满院子村民席地而坐,一面墙上方贴着“落实中央政策——分田到户”标语,马有连站在标语下,手指蘸着唾沫翻看资料。
二愣子问紧挨着的山炮:你们昨夜侦查到什么情况了没?
山炮:什么也没发现。
张秀才:这就怪了,平白无故的又是炮声,又是全村的狗叫?
赵明君:会不会是其它什么地方的炮声?
张秀才:栖凤岭够偏远的了,若不是本村的响动,狗是不会反应那么强烈的。
马有连:大家静一静,现在宣布分地政策……
李寡妇:大队长,能不能把鞑靼梁那块连片地分给我?
二愣子:想的美?那块地我早就看上了!
李寡妇:嫦娥你还看上了呢,人家能看上你吗?
马有连:谁也别争那五亩地,给人口最多的一家。
赖狗:人口最多的数李乾坤家、长锁叔家、明君哥家,不过他们三家人口并列第一名,该给谁呢?
张秀才:乾坤媳妇和明君媳妇都快临盆了,最公平的办法就是他两家谁的孩子先出生就可分得那块地了。至于长锁嘛……
长锁:我不争鞑靼梁那块地,离家太远,路也不好走,但我要鞑子沟那块水漫地。
马淑芬用胳膊肘碰了一下赵明君:你也表个态,咱也不争鞑靼梁那块连片地了,算日子,咱比乾坤家娃晚一个多月呢。
赵明君正欲开口,马有连先一步发言。
马有连:好,那就这么决定了。散会。
村民们议论纷纷,有喜有忧的陆续离场。
张明君搀着马淑芬起身,刚要走。
马有连过来:明君哥,淑芬嫂子,耽搁你们一会功夫,有个很重要的事需要跟你们商量一下。
赵明君:很重要的事?跟我家有关系?
马有连:是这样,县上计划成立栖凤岭公社,驻地就选在了你家。
赵明君:这……这怎么偏偏就选在了我家呢?村里空地那么多,划一块建公社多好啊?
马有连:你祖上是明朝戍边将军,宅子地势好,四周开阔,也紧临新规划的国道……
马淑芬:那让我们住哪?
马有连:以前蒙古亲王的那处老宅子,稍微修缮一下不比你们的差,人家好歹以前也是大人物,解放前那家还是大财主呢。
赵明君:我们回去跟老人商量一下,答复你行不?
马有连:行,行,搬家是大事,是得好好商量一下。
第五场,赵明君家新院子,日,外
马有连、张秀才、二愣子、赖狗、山炮、长锁他们和其他一些男人们帮着赵明君修缮房屋、整修院子,赵明君和泥、打土坯,一马当先,小伙子们替换赵明君抢着干活。
李寡妇和几个妇女赶着毛驴车搬家具。
马淑芬和几个妇女围着临时修筑的土灶台烧水、做饭。
张秀才:明君呀,听说蒙古亲王这院里有口存放洋芋的地窖,通着后山地道,里面藏着两幅银马鞍和其它一些金银器具、粮食等物品,解放战争时,马家军溃逃至此,强占民宅,蒙古亲王的后人离家前把地窖口炸毁填埋了。却不料他那一走,恶疾复发,就再也没能回来。待几年后马家军覆灭,亲王后人回到这里,却始终没能找到地窖口,再后来亲王后人搬到新宅院去,这座院落也就废弃了。你日后留意着,说不定多会就能发现地窖口。
赵明君:不用等到日后了,今个大伙都在给我帮忙修房搬家,谁挖着算谁的!
赖狗下意识的提着撅头朝着院角处的一堆窑背落土刨挖着。
山炮:赖狗使劲,三撅头下去一副银马鞍,六撅头下去一箱袁大头,九撅头下去一大堆金元宝,嘿呦,呦嘿,嘿呦,呦嘿……
大伙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马淑芬从铲子搅动锅里的菜汤,一使劲,疼痛难忍的样子,李寡妇和几个妇女把马淑英扶到墙角处的一个櫈子坐下。
李寡妇:平心静气休息一会,千万别动,免得流产。
二愣子:会不会说话你?吉利的话不会说?净说晦气的?
李寡妇惭愧的不知所措。
宁静的村庄,猫头鹰和咕咕鸟叫声瘆人。
地头露出六个人头,进而半身、全身。六人带着不同盗墓装备走到地中央,环形围成一圈。
默严压低声音:老规矩,约翰(约翰)、亨利(英国)、阿利亚(波斯)负责探墓,艾莎(迪拜),奈美(日本)负责技术,我望风。
默严点香插土,上贡品:拜。
六人齐刷刷的跪地。
默严点酒: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众亡灵莫怪,风雷六杰在此谢罪了!
六人行三拜九叩大礼。
礼毕,六人起身各就各位、开始工作。
约翰、亨利、阿利亚操作工具,“噌、噌、噌、噌、噌”的钻土探墓。
艾莎手托罗盘、奈美丈量尺寸。
默严则在四周巡视望风。
只听亨利铲子下去,接连发出“咣当,咣当”响声,几个人围过去。
艾莎打开电筒看着铲头土里的碎片:是陶罐。
奈美仔细端详:是上古人类陪葬品。
默严:先挖出来再说吧。
约翰从背包里取出雷管炸药:挖洞太麻烦,用遁地炸药多省事?
阿利亚帮着拉引线:我来帮你。
默严:这地离村子太近,炸洞风险太大了,还是人工挖吧。
亨利:这块地风大,而且是西北风,风向正好背着村子,问题不大吧?
艾莎和奈美点头默认。
默严:那先试试吧。
众人分工合作。
“咚”的, 一声闷响。
亨利用手电照了下:成功了。
艾莎和奈美下洞。
村子此起彼伏的狗叫声不绝于耳。
默严警惕的打手势:停!快让艾莎和奈美上来。
阿利亚整理装备。
约翰和亨利把艾莎和奈美拉上来。
众人身手敏捷的各自朝着不同方向隐蔽在地头黑暗处观察着村子动静。
第二场,马有连家门口,夜,外
马有连提着马灯打开院门,走到榆树底下,拽着绳子拉响铃铛。
村子各处灯火亮起。
赵明君披着外套出来(对着马有连):大队长,出啥事了?深更半夜的拉警报。
马有连:明君哥,今夜狗叫声不同以往,怕是有事发生了。
赵明君:你拉警报,狗不叫才怪呢?
马有连:哎呀,我是先听着全村的狗叫声不对劲,后才拉响警报的。
赖狗、山炮等几个年轻人手持铁叉、撅头等不同农具跑过来。
赖狗气喘吁吁的对着从坡道走上来的赵明君:明君哥,大队长说的没错,我和山炮他们几家吃平火,压根就没睡,先是听到鞑靼梁方向传来一声炮响,随后狗叫声不断,再就是听到了警报声。
赵明君加快脚步:该不会又有外敌来侵了吧?
山炮对着马有连:大队长,要不要我和赖狗去村上边明长城烽火台点燃那堆备战柴火给公社报信?
赵明君:都什么年代了,还用明朝边防军遗留下那落后的东西?骑着我家的毛驴去公社摇个电话给公安局不就妥了?
赖狗:要是真的又在咱这打仗 ,毛驴根本出不了村。说不定这会有无数枪炮正架在鞑靼梁和烽火台等高处对着村子呢。
陆续赶来的大批村民都惊恐的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张秀才悲观的:唉,栖凤岭真是多灾多难之地呀!历史上一直是硝烟弥漫、生灵涂炭、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从没断过,突厥人、羌人、鞑靼人、西辽人、白虎军、马家军、土匪……
李寡妇:张秀才你说的都是真的吗?我家母马正下崽子呢,这一打起仗来,它们母子可怎么办呢?
二愣子傻笑着:哼哼,哼哼,李寡妇,早就说了让你跟俺一起过,你就是不愿意,这下好了,你拖着一匹马产妇和马婴儿看你怎么办?
李寡妇:二愣子,我就是守一辈子寡,也不会跟你一起过的!
马有连压低声音:灭灯。
所有马灯一齐熄灭。
马有连:事情没搞清楚之前,先不要胡言乱语!即使有外敌来犯,不是还有人民解放军吗?但话又说回来,我们这边陲之地,也不得不防,这样吧,赖狗、山炮,你俩跟我去鞑靼梁那边侦查情况,明君哥,你和张秀才、二愣子组织村民进鞑靼沟的地道。
众人分头行动起来。
第三场,鞑靼梁,夜,外
默严起身,一挥手,其他人聚集。
默严:这个村子人不简单啊,看来今夜是干不成了。
约翰:村里灯火不都熄灭了吗?狗叫声也平静了许多,说不定他们已经睡了。
亨利:是啊,眼看着咱就大功告成了,可不能半途而废哪。
艾莎:太不可思议了,墓室里边全是制作精美的坛坛罐罐。
奈美:墓室非常特别,庭院式构造,中西方结合那种风格,墓主人骨骼粗大,可以想象,他们显然比现代人类高大魁梧很多。
默严:那只是耳墓。真正的大墓不仅规格高,而且里有画写在兽皮上的《河图洛书》、《太极八卦图》等顶级文物。
阿利亚:你们望风,我与艾莎、奈美下去再详细探查。
阿利亚说着就要下洞。
默严:还是不要冒险了,知道这村子叫什么吗?
约翰:栖凤岭啊。
默严:老早是叫伏羲岭,传说是伏羲和女娲创世造人、繁衍生息之地。
亨利:那为何又改叫栖凤岭了?
默严:随着史前大洪水向东退去,伏羲与共工等人率众男人们去了昆仑谷一带治水、狩猎、捕鱼,女娲则与后土等人组织女人们在此哺育子女,自此这地方改称栖凤岭。
阿利亚:看来这地下埋葬着的很可能就是伏羲、女娲他们了。
默严:埋坑,填洞,撤!
约翰:真要放弃吗?
亨利:太可惜了。
默严:没听见龙凤潭那边沙石滑坡声响吗?是有人上来了。
阿利亚:该死的狗,早晚收拾干净它们。
众人利索的起身平土填洞。
第四场,大队院子,日,外
满院子村民席地而坐,一面墙上方贴着“落实中央政策——分田到户”标语,马有连站在标语下,手指蘸着唾沫翻看资料。
二愣子问紧挨着的山炮:你们昨夜侦查到什么情况了没?
山炮:什么也没发现。
张秀才:这就怪了,平白无故的又是炮声,又是全村的狗叫?
赵明君:会不会是其它什么地方的炮声?
张秀才:栖凤岭够偏远的了,若不是本村的响动,狗是不会反应那么强烈的。
马有连:大家静一静,现在宣布分地政策……
李寡妇:大队长,能不能把鞑靼梁那块连片地分给我?
二愣子:想的美?那块地我早就看上了!
李寡妇:嫦娥你还看上了呢,人家能看上你吗?
马有连:谁也别争那五亩地,给人口最多的一家。
赖狗:人口最多的数李乾坤家、长锁叔家、明君哥家,不过他们三家人口并列第一名,该给谁呢?
张秀才:乾坤媳妇和明君媳妇都快临盆了,最公平的办法就是他两家谁的孩子先出生就可分得那块地了。至于长锁嘛……
长锁:我不争鞑靼梁那块地,离家太远,路也不好走,但我要鞑子沟那块水漫地。
马淑芬用胳膊肘碰了一下赵明君:你也表个态,咱也不争鞑靼梁那块连片地了,算日子,咱比乾坤家娃晚一个多月呢。
赵明君正欲开口,马有连先一步发言。
马有连:好,那就这么决定了。散会。
村民们议论纷纷,有喜有忧的陆续离场。
张明君搀着马淑芬起身,刚要走。
马有连过来:明君哥,淑芬嫂子,耽搁你们一会功夫,有个很重要的事需要跟你们商量一下。
赵明君:很重要的事?跟我家有关系?
马有连:是这样,县上计划成立栖凤岭公社,驻地就选在了你家。
赵明君:这……这怎么偏偏就选在了我家呢?村里空地那么多,划一块建公社多好啊?
马有连:你祖上是明朝戍边将军,宅子地势好,四周开阔,也紧临新规划的国道……
马淑芬:那让我们住哪?
马有连:以前蒙古亲王的那处老宅子,稍微修缮一下不比你们的差,人家好歹以前也是大人物,解放前那家还是大财主呢。
赵明君:我们回去跟老人商量一下,答复你行不?
马有连:行,行,搬家是大事,是得好好商量一下。
第五场,赵明君家新院子,日,外
马有连、张秀才、二愣子、赖狗、山炮、长锁他们和其他一些男人们帮着赵明君修缮房屋、整修院子,赵明君和泥、打土坯,一马当先,小伙子们替换赵明君抢着干活。
李寡妇和几个妇女赶着毛驴车搬家具。
马淑芬和几个妇女围着临时修筑的土灶台烧水、做饭。
张秀才:明君呀,听说蒙古亲王这院里有口存放洋芋的地窖,通着后山地道,里面藏着两幅银马鞍和其它一些金银器具、粮食等物品,解放战争时,马家军溃逃至此,强占民宅,蒙古亲王的后人离家前把地窖口炸毁填埋了。却不料他那一走,恶疾复发,就再也没能回来。待几年后马家军覆灭,亲王后人回到这里,却始终没能找到地窖口,再后来亲王后人搬到新宅院去,这座院落也就废弃了。你日后留意着,说不定多会就能发现地窖口。
赵明君:不用等到日后了,今个大伙都在给我帮忙修房搬家,谁挖着算谁的!
赖狗下意识的提着撅头朝着院角处的一堆窑背落土刨挖着。
山炮:赖狗使劲,三撅头下去一副银马鞍,六撅头下去一箱袁大头,九撅头下去一大堆金元宝,嘿呦,呦嘿,嘿呦,呦嘿……
大伙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马淑芬从铲子搅动锅里的菜汤,一使劲,疼痛难忍的样子,李寡妇和几个妇女把马淑英扶到墙角处的一个櫈子坐下。
李寡妇:平心静气休息一会,千万别动,免得流产。
二愣子:会不会说话你?吉利的话不会说?净说晦气的?
李寡妇惭愧的不知所措。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