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7159
成片时长:约24分钟
阅读:9392
发表:2019/10/2
主旋律
微电影剧本
回乡偶书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01.大陆 墓地 日 外 1988年2月
朔风凛冽,大雪纷飞。
五十七岁的钟守真看着矮小的墓碑,缓缓跪下。身后站着的儿子钟归晏也跟着跪在地上。
黑场。
02.大陆 照相馆 日 内 1948年9月
昏暗的照相馆,十六岁的钟守真穿着军装和一位妇人(钟母)并排坐在相机前。
钟母的声音:守真,笑一笑。
钟守真弯起嘴角,笑得僵硬。
照相师傅:来,看这里。
“砰”的一声。
白烟散过。
03.大陆 广场 日 外
人群熙攘。一群穿着军装新入伍的少年们在和家人告别。
钟守真拎着包着急地四下张望。钟母从人群中跑向钟守真。
钟守真:娘!
钟守真上前扶住气喘吁吁的钟母。钟母抬起手,攥着一张叠起的手帕。
钟母的声音:哎,我说了我一会就回来了。
钟母小心翼翼地打开手帕,拿起一张照片,手帕上还留着一张。钟母将手帕叠好,递给钟守真。
钟母的声音:给,放好了。
钟守真将手帕从领口塞进去,然后拍了拍胸口。
钟母帮他整理领子。
十几辆绿色军用卡车开过来,人群纷纷散开。车在广场中央停下,车上分别下来人,拿着名单,叫喊着新人的名字。
钟母的声音:自己要照顾好自己,有机会给娘写信,啊?
钟守真:娘,你一个人,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士兵的喊声:钟守真!哪个是钟守真!
钟守真拎起地上的包裹,手里被钟母塞了一个石榴。
钟母的声音:对了对了。家里的石榴树熟了,你拿着一个,路上吃。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吃得上。
钟守真:娘……
士兵的喊声:钟守真!
钟母的声音:去吧,去吧。
钟守真双眼通红,点点头,转身从人群中挤过,爬上了军卡。
04.大陆 军卡上 日 内
行驶中的军卡。车里坐的人都摇摇晃晃。大家都沉默着,依稀能听见啜泣声。
钟守真手里拿着石榴。突然听见有女声喊了自己的名字。
女声:守真!
钟守真猛地从位子上挤到车厢尾部,掀开挡风的绿布。
士官呵斥:你在干什么!
钟守真看到后面跟着好几辆卡车,地上黄土飞扬。广场离得太远,只看见一片黑压压的人头。
钟守真抱着石榴,随即被人猛地从车尾扯进车厢。
05.大陆 山路 日 外 大陆1948年11月
寒风呼啸,满山寂寥。
长长的队伍向前跑着。钟守真在其中,他喘着粗气,努力跟着队伍。
钟守真画外音: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自民国三十六年一别,瞬逾二十四载。
06.大陆 济南 郊外 日 外 大陆1949年1月
炮火纷飞,黑烟弥漫。混乱的战场。
钟守真画外音:昔入伍,仅一年,便逢淮海战。
接下场。
07.大陆 厦门 郊外 夜 外 大陆1949年6月
钟守真及大队人在树林里就地休息。
钟守真坐在树下,手里拿着一张照片,他看了一会,用手绢将它包起来,放到胸前。
钟守真画外音:尔后战况恶化,弹尽援绝。后随部队南逃……
接下场。
08.大陆 厦门 码头 日 外 大陆1949年10月
拥挤的街道,全是拿着大小行李的人,人群朝着一个方向涌去。
钟守真画外音:……几经辗转至厦门,又闻得消息,需前往台湾。
钟守真在角落里,衣衫破旧蓬头垢面,手里拿着一张不完整的纸和一只笔在写着东西。他的对面坐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人群喧闹起来,许多人大声喊着“来了来了”。
钟守真回头一看,匆匆又写几字,然后拿出一个干净的写好地址的信封,将信装了进去,递给那个孩子。
孩子接过信,然后伸出手。
钟守真从兜里翻找起来,找到一张钱。孩子抢过钱,扭头就跑。
钟守真转身,挤进人群,朝前走去。
钟守真画外音:费尽周折,临行前家书一封,匆匆托人。
接下场。
09.大陆 厦门 码头 日
拥挤喧闹的码头,海面上漂浮着各种行李,海水有几片发红。
两艘登陆艇在码头上人群的哭喊声中离开。
钟守真画外音:多年心中挂念,不知收到否。
接下场。
10.海上 登陆艇 昏 内
钟守真坐在人群中,双眼通红。
黑场。
11.台湾 钟家卧室 日 内 1970年春
简单干净的卧室,有一床一柜一书桌,墙上挂着一张全家福。上面是三十二岁的钟守真和二十四岁的妻子陈永安,陈永安怀里是一岁的儿子钟归晏。
三十九岁的钟守真坐在书桌前写信。
钟守真画外音:台湾禁严,断两岸之来往,现男寻得良机,盼此获音讯。男在千里之外,有缺孺子之职。唯,望母珍重。敬请康安,儿守真禀上。
钟守真将信装好。从书桌下拉出一个箱子,打开,里面排列着几十封未送出的信件,钟守真将新写好的放进去,然后将箱子放回原处。
12.大陆 钟家村 王家 日 外 1970年春
二十一岁的王庆国骑着自行车,后面坐着十九岁的徐新凤,她抱着个小箱子。
自行车穿过几条路,然后停在了一户平房前,徐新凤跳下车,推开门走了进去。
王国庆将车子推进院子里,跟着徐新凤进了屋。
干净整洁的屋子。徐新凤将箱子放在地上,回头和王国庆相视一笑。
王国庆:媳妇,咱终于有个自己的家了……
徐新凤打开箱子,将里面的几件衣服和肥皂拿了出来。
徐新凤:我打听好了,附近住的人不多。咱隔壁,是个独居的老太太,明儿,咱就去串个门。
接下场。
13大陆 钟家村 日 外
徐新凤和王国庆朝家大门走去,她拿着一碗面,上面撒了点肉末和咸菜。
徐新凤:就买了六两肉,花了四毛二。要搁平时我还真不舍得……
两人走出门口。
瘦小的钟母站在王家隔壁户的门口。
邮差骑着吱吱作响的破旧自行车经过。
邮差:今天没有你的哎,老太太。
钟母迈着三寸小脚转身,刚走到门口,便被徐新凤叫住。
徐新凤:大姨!大姨!
钟母四处看了看,站住不动。
徐新凤上前:大姨,我们是隔壁刚搬过来的。这……刚做了点东西,过来拿给你尝尝。
钟母没有接,徐新凤拉着钟母的手递给她。
徐新凤:那大姨,我们先走了啊。
徐新凤拉着王国庆朝钟母笑笑便转身进了隔壁。
钟母看着手里冒着热气的面,回家关上了门。
14.台湾 钟家厨房 夜 内 1970年春
昏暗的灯光,窄小的饭桌。
钟守真和妻子陈永安、八岁的儿子钟归晏在吃饭。
15.台湾 钟家卧室 夜 内
钟守真坐在床上看书。
书桌上台灯开着,陈永安翘着腿在补衣服。她换腿的时候,脚踢着书桌下的小箱子。
陈永安放下衣服,将小箱子拖出来,打开,扫了一眼。
陈永安: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再写不要再写!禁严你不知道吗?
钟守真:我想我娘,我写信怎么了?
陈永安:写了你就想寄出去,寄出去就要出事!(停顿)你写这么多,你娘一封也收不到。
钟守真:不用你管。我有我自己的路子。
陈永安:孙明是吧?好几天前我就听人说他又在拉拢你们这些人。他就是个不靠谱的。离他远点!
钟守真气愤的将书朝书桌上一扔,打开被子装作睡觉。
陈永安无奈地将箱子放回原处。
16.大陆 钟家村 王家 夜 内 1970年秋
大肚子的徐新凤和钟母坐在一起缝小孩子穿的衣服。钟母手上正做虎头鞋。
徐新凤:红姨,你手艺真是太好了。
钟母:我从小便学的女工,年轻的时候,十里八乡的很多大姑娘都来找我学。我儿子从小穿得都是我做的衣服。
徐新凤:那……我搬来这都七八个月了,都没见着他。他是在别的地方过活吗?
钟母沉默。
门从外面被打开,王国庆拿着几包东西进来。
王国庆:媳妇,东西买回来了……
接下场。
17.大陆 医院 日 内 1971年初
钟母和王国庆在产房门口焦急等待。
护士出来,摘下口罩。
王国庆上前:大夫,我媳妇怎么样了?
护士:没事,母子平安!
护士离开。王国庆愣在原地,钟母一巴掌拍在王国庆的后脑上。
王国庆缓过来,兴奋地原地乱跳。
18.大陆 钟家村 王家 夜 内
徐新凤包着头巾躺在床上,婴儿裹在襁褓里放在她手边。
钟母端着一碗汤走进来。
钟母轻声说:来,今天的最后一碗。
朔风凛冽,大雪纷飞。
五十七岁的钟守真看着矮小的墓碑,缓缓跪下。身后站着的儿子钟归晏也跟着跪在地上。
黑场。
02.大陆 照相馆 日 内 1948年9月
昏暗的照相馆,十六岁的钟守真穿着军装和一位妇人(钟母)并排坐在相机前。
钟母的声音:守真,笑一笑。
钟守真弯起嘴角,笑得僵硬。
照相师傅:来,看这里。
“砰”的一声。
白烟散过。
03.大陆 广场 日 外
人群熙攘。一群穿着军装新入伍的少年们在和家人告别。
钟守真拎着包着急地四下张望。钟母从人群中跑向钟守真。
钟守真:娘!
钟守真上前扶住气喘吁吁的钟母。钟母抬起手,攥着一张叠起的手帕。
钟母的声音:哎,我说了我一会就回来了。
钟母小心翼翼地打开手帕,拿起一张照片,手帕上还留着一张。钟母将手帕叠好,递给钟守真。
钟母的声音:给,放好了。
钟守真将手帕从领口塞进去,然后拍了拍胸口。
钟母帮他整理领子。
十几辆绿色军用卡车开过来,人群纷纷散开。车在广场中央停下,车上分别下来人,拿着名单,叫喊着新人的名字。
钟母的声音:自己要照顾好自己,有机会给娘写信,啊?
钟守真:娘,你一个人,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士兵的喊声:钟守真!哪个是钟守真!
钟守真拎起地上的包裹,手里被钟母塞了一个石榴。
钟母的声音:对了对了。家里的石榴树熟了,你拿着一个,路上吃。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吃得上。
钟守真:娘……
士兵的喊声:钟守真!
钟母的声音:去吧,去吧。
钟守真双眼通红,点点头,转身从人群中挤过,爬上了军卡。
04.大陆 军卡上 日 内
行驶中的军卡。车里坐的人都摇摇晃晃。大家都沉默着,依稀能听见啜泣声。
钟守真手里拿着石榴。突然听见有女声喊了自己的名字。
女声:守真!
钟守真猛地从位子上挤到车厢尾部,掀开挡风的绿布。
士官呵斥:你在干什么!
钟守真看到后面跟着好几辆卡车,地上黄土飞扬。广场离得太远,只看见一片黑压压的人头。
钟守真抱着石榴,随即被人猛地从车尾扯进车厢。
05.大陆 山路 日 外 大陆1948年11月
寒风呼啸,满山寂寥。
长长的队伍向前跑着。钟守真在其中,他喘着粗气,努力跟着队伍。
钟守真画外音: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自民国三十六年一别,瞬逾二十四载。
06.大陆 济南 郊外 日 外 大陆1949年1月
炮火纷飞,黑烟弥漫。混乱的战场。
钟守真画外音:昔入伍,仅一年,便逢淮海战。
接下场。
07.大陆 厦门 郊外 夜 外 大陆1949年6月
钟守真及大队人在树林里就地休息。
钟守真坐在树下,手里拿着一张照片,他看了一会,用手绢将它包起来,放到胸前。
钟守真画外音:尔后战况恶化,弹尽援绝。后随部队南逃……
接下场。
08.大陆 厦门 码头 日 外 大陆1949年10月
拥挤的街道,全是拿着大小行李的人,人群朝着一个方向涌去。
钟守真画外音:……几经辗转至厦门,又闻得消息,需前往台湾。
钟守真在角落里,衣衫破旧蓬头垢面,手里拿着一张不完整的纸和一只笔在写着东西。他的对面坐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人群喧闹起来,许多人大声喊着“来了来了”。
钟守真回头一看,匆匆又写几字,然后拿出一个干净的写好地址的信封,将信装了进去,递给那个孩子。
孩子接过信,然后伸出手。
钟守真从兜里翻找起来,找到一张钱。孩子抢过钱,扭头就跑。
钟守真转身,挤进人群,朝前走去。
钟守真画外音:费尽周折,临行前家书一封,匆匆托人。
接下场。
09.大陆 厦门 码头 日
拥挤喧闹的码头,海面上漂浮着各种行李,海水有几片发红。
两艘登陆艇在码头上人群的哭喊声中离开。
钟守真画外音:多年心中挂念,不知收到否。
接下场。
10.海上 登陆艇 昏 内
钟守真坐在人群中,双眼通红。
黑场。
11.台湾 钟家卧室 日 内 1970年春
简单干净的卧室,有一床一柜一书桌,墙上挂着一张全家福。上面是三十二岁的钟守真和二十四岁的妻子陈永安,陈永安怀里是一岁的儿子钟归晏。
三十九岁的钟守真坐在书桌前写信。
钟守真画外音:台湾禁严,断两岸之来往,现男寻得良机,盼此获音讯。男在千里之外,有缺孺子之职。唯,望母珍重。敬请康安,儿守真禀上。
钟守真将信装好。从书桌下拉出一个箱子,打开,里面排列着几十封未送出的信件,钟守真将新写好的放进去,然后将箱子放回原处。
12.大陆 钟家村 王家 日 外 1970年春
二十一岁的王庆国骑着自行车,后面坐着十九岁的徐新凤,她抱着个小箱子。
自行车穿过几条路,然后停在了一户平房前,徐新凤跳下车,推开门走了进去。
王国庆将车子推进院子里,跟着徐新凤进了屋。
干净整洁的屋子。徐新凤将箱子放在地上,回头和王国庆相视一笑。
王国庆:媳妇,咱终于有个自己的家了……
徐新凤打开箱子,将里面的几件衣服和肥皂拿了出来。
徐新凤:我打听好了,附近住的人不多。咱隔壁,是个独居的老太太,明儿,咱就去串个门。
接下场。
13大陆 钟家村 日 外
徐新凤和王国庆朝家大门走去,她拿着一碗面,上面撒了点肉末和咸菜。
徐新凤:就买了六两肉,花了四毛二。要搁平时我还真不舍得……
两人走出门口。
瘦小的钟母站在王家隔壁户的门口。
邮差骑着吱吱作响的破旧自行车经过。
邮差:今天没有你的哎,老太太。
钟母迈着三寸小脚转身,刚走到门口,便被徐新凤叫住。
徐新凤:大姨!大姨!
钟母四处看了看,站住不动。
徐新凤上前:大姨,我们是隔壁刚搬过来的。这……刚做了点东西,过来拿给你尝尝。
钟母没有接,徐新凤拉着钟母的手递给她。
徐新凤:那大姨,我们先走了啊。
徐新凤拉着王国庆朝钟母笑笑便转身进了隔壁。
钟母看着手里冒着热气的面,回家关上了门。
14.台湾 钟家厨房 夜 内 1970年春
昏暗的灯光,窄小的饭桌。
钟守真和妻子陈永安、八岁的儿子钟归晏在吃饭。
15.台湾 钟家卧室 夜 内
钟守真坐在床上看书。
书桌上台灯开着,陈永安翘着腿在补衣服。她换腿的时候,脚踢着书桌下的小箱子。
陈永安放下衣服,将小箱子拖出来,打开,扫了一眼。
陈永安: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再写不要再写!禁严你不知道吗?
钟守真:我想我娘,我写信怎么了?
陈永安:写了你就想寄出去,寄出去就要出事!(停顿)你写这么多,你娘一封也收不到。
钟守真:不用你管。我有我自己的路子。
陈永安:孙明是吧?好几天前我就听人说他又在拉拢你们这些人。他就是个不靠谱的。离他远点!
钟守真气愤的将书朝书桌上一扔,打开被子装作睡觉。
陈永安无奈地将箱子放回原处。
16.大陆 钟家村 王家 夜 内 1970年秋
大肚子的徐新凤和钟母坐在一起缝小孩子穿的衣服。钟母手上正做虎头鞋。
徐新凤:红姨,你手艺真是太好了。
钟母:我从小便学的女工,年轻的时候,十里八乡的很多大姑娘都来找我学。我儿子从小穿得都是我做的衣服。
徐新凤:那……我搬来这都七八个月了,都没见着他。他是在别的地方过活吗?
钟母沉默。
门从外面被打开,王国庆拿着几包东西进来。
王国庆:媳妇,东西买回来了……
接下场。
17.大陆 医院 日 内 1971年初
钟母和王国庆在产房门口焦急等待。
护士出来,摘下口罩。
王国庆上前:大夫,我媳妇怎么样了?
护士:没事,母子平安!
护士离开。王国庆愣在原地,钟母一巴掌拍在王国庆的后脑上。
王国庆缓过来,兴奋地原地乱跳。
18.大陆 钟家村 王家 夜 内
徐新凤包着头巾躺在床上,婴儿裹在襁褓里放在她手边。
钟母端着一碗汤走进来。
钟母轻声说:来,今天的最后一碗。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