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66097
成片时长:每集约54分钟
阅读:16559
发表:2019/12/2
20集 悬疑,古装,古装 电视剧剧本
《神探狄仁杰之九州神女录》第1-4集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太平公主的声音):母后!母后!……
■太平公主穿着一身武将的衣服进来。
太平公主:(跪下抱拳)儿臣给母后请安!
武则天:太平?你胡闹什么?你穿甲胄作甚?是打算去行军打仗吗?
太平公主:(站起身)儿臣觉得,这宫中的羽林卫都太没用了!今日儿臣与李元芳比试武艺,不成想这堂堂羽林卫大将军居然败给了我,所以儿臣想,不如就让儿臣来当羽林卫大将军吧,更何况李元芳是外人,怎么能让一个外人来保护我们皇家的安全呢?母后您说我说的在理吧?
武则天:(不觉好笑)就你那花拳绣腿,能打得过李元芳?定是人家让着你。(泯了口茶)
太平公主:就算他武功比我高,不过终究是外人,万一哪天起了异心,我们岂不是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啊,这个大将军还是儿臣来当比较合适,还请母后降旨,撤了李元芳的将军一职。
武则天:人家李元芳又没什么过错,总不能凭你一口之词就把人家撤了吧?再说了,就算换人也只能换个男人,你一个女儿家,又如何担得了将军一职?
太平公主:换个男人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嘛(动了动眼珠)……必须是皇亲国戚,不然的话总是让人不放心。
武则天:皇亲国戚?你父皇家的那些王公大臣们,自从你父皇殡天之后,就处处针对母后,巴不得你母后早点死,你让他们来当羽林卫大将军,岂不是引狼入室吗?至于我们武家,虽然姓武,但从未有习武之人,你也不用指望他们。
太平公主:既如此,儿臣有一计,不如以选驸马之名,在大唐选拔青年才俊,只要有人能打得过李元芳,就让那个人当羽林卫大将军,儿臣为了皇宫的安全,大唐的江山,愿意屈尊降贵,无论那人出身如何,儿臣都愿意下嫁给他。
上官婉儿:(偷笑)太后,公主这是看上李将军了。
太平公主:你别胡说!(心虚)我哪……哪有看上李元芳!他连我都打不过。有……有什么资格做驸马?
武则天:你这绕来绕去,原来是想出阁嫁人了啊?……(喝了一口茶,然后将茶杯搁到案上)说起来,你也十八了,是该找个好夫君了,不过母后舍不得你离开,还是过两年再说吧。
太平公主:(着急)母后!……再过两年我都二十了!黄花闺女都凉了!最重要的是!不选驸马的话!找不到可靠的人来保卫皇宫啊!
武则天:其实吧,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禁宫防务确实应该掌握在自己人手里……要不就这么着吧,哀家正式册封婉儿为长平公主,然后让婉儿和李元芳成亲,如此一来便两全其美了。
太平公主:哎呀母后!(急的连连跺脚)……就算您让婉儿当公主,也得有个长幼有序吧?就算您不肯以武招婿,那也得让我先成亲呀?怎么能让婉儿排我前面呢?不行不行!这绝对不行!……
武则天:哈哈哈!瞧你这小心思藏不住了吧?你是怕母后觉得李元芳出身低微,会反对你们两个在一起,其实你大可放心,李元芳一表人才,武艺高超,母后对他也甚是喜欢,但若直接提拔他为驸马,恐怕朝中很多人不服,这驸马之位可是有太多人觊觎了,为了堵住悠悠之口,母后觉得你这个比武选驸马的主意倒也不错,母后一直想开武生科举,以选拔优秀的习武之人录为国用,依母后看,正好可以借着选驸马的机会来试试母后的想法。不过啊,要是李元芳被别人打败了,你可怪不得母后。
太平公主:(喜出望外)母后同意啦!?多谢母后!(跑到武则天脚下抱住她腿)还是母后最疼太平了,母后放心,儿臣嫁人之后还住在宫里陪母后。
武则天:你的夫君是禁军将领,你们两个呀,不想住这宫里也不行喽。(回过头看到一旁的上官婉儿)对了,其实哀家也早就想认婉儿这个女儿来着,婉儿啊,你意下如何啊?
上官婉儿:(立马跪下)婉儿何德何能,不敢居公主之位,再者婉儿的心愿是当女宰相,若是当了公主,就不能当宰相了。
武则天:好!有志气!哀家没看错你!太平啊,你好好学学人家婉儿,不要整天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了,多学点本事,将来就能和母后一样治理朝政了。
太平公主:知道了母后……(对着上官婉儿调皮地吐了吐舌头)
■上官婉儿微笑着冲太平公主眨了眨眼。
1-16:扬州-望月楼-大堂-内-夜
(人物:李绪,李冲,李撰,薛绍,阿倍御之介,杨妈)
■特写镜头:望月楼牌匾。
■望月楼门口,李绪打头,领着李冲,李撰,薛绍,阿倍御之介进了门,杨妈赶紧上前招呼。
杨妈:哎呦!王爷大驾光临!这几位公子都是王爷的朋友吗?
李绪:这几位都是我的贵客,雅舍准备好了吗?
杨妈: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王爷您来呢!王爷您请,几位公子请。
李绪:今儿个就不要叫陪酒的上来了,我不想让小怜姑娘看到。(掏出一锭银元宝给杨妈)
杨妈:(接过银子)王爷您放心!奴家都给您办妥!几位这边请!
■杨妈领着李绪等人往楼上走去。
1-17:扬州-望月楼-雅舍-内-夜
(人物:李绪,李冲,李撰,薛绍,阿倍御之介,杨妈)
■杨妈领着李绪等人落座在圆桌前,桌上摆满酒菜。
■阿倍御之介坐下后,开始打量屋里的环境。
■空镜头:房间一角有专为表演者准备的椅子桌子,其中一张小桌子上摆着文房四宝等物件,另一张上面则摆着一把琵琶。
李绪:(对杨妈说)一个时辰内不要让任何人打扰我们。(挥挥手)下去吧,没你的事了。
杨妈:好咧,那您们慢用,奴家告退。
■杨妈离开房间,带上门。
李绪:(斟了一杯酒,然后端起酒杯)今日没有下人,大家又是自己兄弟,不妨自斟自饮,来!我代表我父王敬各位一杯!
■李冲等人也各自斟了酒。
薛绍:(端起酒杯)王爷客气了,我们几个虽然从小一块念书,不过各位都已经封了王公,我只不过是个挂名的五品都尉,不敢和几位兄弟相提并论。
李撰:三哥你这就见外了,咱们几个就数你功夫最好,最讲义气,小时候打架还不是靠的你,咱兄弟几个如今共图大事,依我看呐,还是像从前那样,我叫你三哥,你叫我四弟便成。
李绪:四弟说得对,再说了,只要你登上驸马之位,那可就比我们几个都风光了。
薛绍:驸马?你的意思是让我去参加今年的武举?
李绪:不错,今日召集众兄弟,便是商议如何夺驸马之位以及后续的事宜。(站起身)来,我给大家介绍,这位是东瀛国护国法师阿倍先生,受东瀛国天皇委派,特来协助我等。
阿倍御之介:(站起身,左手捏兰花指作揖)在下阿倍御之介,见过诸位。
李绪:(给阿倍介绍)这位是琅琊王李冲,我们的大哥。这位是黄国公李撰,排行老四。这位是城阳公主的儿子,世宗皇帝的外孙,薛绍,排行老三。
薛绍:阁下穿着的确不像中原人,原来是东瀛人。(问李绪)二哥,东瀛一向与大唐交恶,为何要帮我们呢?怕是另有所图吧?
李绪:三弟不必多虑,东瀛国只是想找回流落中原的镇国法器,因此需要我们的帮助,并无其它用意。
薛绍:这就怪了?莫非他要找的东西在我们谁家兄弟手里?
阿倍御之介:我国镇国法器于二十年前白江口一战中落入新陆人之手,之后高戈理攻打新陆,又落入高戈理之手,再后来薛仁贵将军剿灭高戈理,法器又落入大唐皇帝手里,如今又在谁的手里,想必不用我明言了吧?
薛绍:阿倍国师,难道贵国就不能派使节直接向朝廷奏明此事,要回法器吗?再不济可以用金玉珠宝赎回,区区一件法器,我大唐皇帝应该不会放在眼里。
阿倍御之介:我们刚追查到此法器的下落,便派了使者前往大唐与高宗皇帝交涉,高宗皇帝并未否认有此法器,只说稍后再议,然而几年之后高宗皇帝突然驾崩,等我们再去向武后讨要的时候,武后居然直接否认了,所以我猜想,必是武后藏匿了法器,不愿归还。
薛绍:可是,武后为什么要把法器占为己有呢?难不成,贵国的法器还有什么特殊的用途?
阿倍御之介:本国镇国法器,传说乃是八岐大神传下来的,一般用作祭祀,新天皇登基之时也会使用,据说能保佑登上皇位的人无病无灾,终寿而治,我想,武后可能也是听了相关的传闻,所以不愿归还法器。
李撰:(拍案而起)哼!这妖后!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
李绪:四弟……小点声,今日密会,我特意挑选了这里,楼下嘈杂,好掩盖我们的说话声,不过我们最好还是小心点……好了好了,大家都坐下说话吧。
■李绪摆了摆手,李撰与阿倍御之介都坐了下来,李绪也坐下。
李冲:阿倍国师说自己是东瀛人,为何中原话说得如此流利?
阿倍御之介:我们东瀛国的文字,原本就和中原一样,天皇家族的成员,还有专人教授中原文字的正统发音,我作为侍奉天皇家族的阴阳师,同样也得学习,再加上来中原好几年,自然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原话了。
■李冲点了点头。
李绪:好了,咱们说回正题,阿倍国师,你把我们拟定的计划和大家说说。
阿倍御之介:好,之前王爷对我说,你们四人之中,只有薛绍有资格参与驸马选拔,而且也是武艺最高的,所以我们确定由薛绍兄弟去参选驸马,为了尽可能的保证薛绍兄弟过关,你们其余三人各自招募一些武功高强的江湖人士,同时去参加驸马大赛,凡是遇其他人,一律胜之,若遇上薛绍,则故意败之,如此一来,薛绍进入决赛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李撰:诶?这办法不错!
阿倍御之介:等你们准备好人手,就让他们来东都与我汇合,届时我也会在台下助薛绍兄弟一臂之力。
李撰:台下?台下你怎么助我三哥?
阿倍御之介:我拳脚功夫平常,上不了擂台,不过我们阴阳师有一些小把戏,也许能派上用场。
薛绍:那么,如果我当上了驸马,之后又如何?
阿倍御之介:据可靠消息,武后之所以突然想出武举选驸马的主意,是因为她想让自己人来掌管皇宫的禁军,也就是说,只要当上了驸马,也就当上了羽林卫大将军,如此一来,皇宫就等于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了。
李冲:此消息可靠吗?我在宫中也有耳目,为何没听说过有这回事?
阿倍御之介:琅琊王大可放心,消息绝对可靠。
李绪:若不是为了这个羽林卫大将军一职,今日也就不会召集众兄弟到此了,驸马之位其实根本没什么用。
薛绍:阿倍国师,请继续往下说,如果我当上羽林卫大将军之后呢?
■阿倍御之介起身,从袖中取出一个木偶小人,手捻兰花指,念了几句咒语,轻吹一口气,木偶瞬间变成一个妖艳女子,女子转了个身,褪去上衣,只见那女子后背竟然是一副大唐地图,西起东都洛阳,东止朝鲜半岛。
■除了李绪面露微笑之外,其余人皆是看得目瞪口呆。
李撰:哇!阿倍国师,这就是你所说的小把戏吗?简直神乎其技!
阿倍御之介:区区傀儡之术,让各位见笑了。
薛绍:(站起身鼓掌)妙!妙!妙!有先生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李绪:呵呵,若不是我已经见过,也会和你们一样吃惊,不过这傀儡终究不是真人,不会开口说话。
阿倍御之介:(用扇子指着地图)等薛绍兄弟在皇宫立稳脚跟,我便会发函给我国天皇,请其联合伯济国出兵,你们则伪造圣旨派人接管山东的大唐水师,并以平定广州暴民叛乱为由立即开拔出海,以免消息走漏,这样就能保证联军顺利在山东登陆,此时琅琊王控制的军队佯装不敌,往东都方向移动,同时向朝廷求援,夸大其词说敌军有八十万之众,朝廷方面必会派出大部分驻军前来迎敌,等他们往山东方向移动,琅琊王便率兵与朝廷大军汇合,并将他们带进联军的包围圈,伺机劝降或歼灭,另一方面,江都王则以勤王的名义领兵直击东都,与薛绍里应外合,拿下东都,逼迫武后退位,则大事可成矣。
■阿倍御之介伸出手掌,只见傀儡女子化作一团烟雾,变回木偶回到了阿倍御之助手上,阿倍御之介将木偶重新收好,坐下。
李绪:各位都明白了吗?有什么疑问尽管提。
李冲:让贵国和伯济国的军队登陆我国?……这恐怕有些不妥吧?
阿倍御之介:如果我们不出兵相助,一来无法实施牵制与麻痹的战术,二来你们与武后的兵力相差悬殊,单打独斗是不可能赢得。
李冲:只怕……请神容易送神难,你们准备投入多少兵力?
阿倍御之介:东瀛与伯济都是小国,再加上运力有限,我估计,最多八万左右。
李冲:八万就已经不少了,就算如你所说,只要从太后那里拿回了神杖,你们就达到目的的话,那伯济那边,他们的条件是什么?总不可能白来一趟吧?
阿倍御之介:王爷也是明白人,那我就直说了吧,伯济的要求,其实也很简单,他们想要一半高戈理的土地。
李冲:一半的高戈理?……可是现在大唐新陆联军占据了高戈理,大唐撤军之后,必然是由新陆国全盘接收啊?
阿倍御之介:这就是伯济国所不愿意看到的,坐视新陆慢慢做大,那接下来倒霉的可就是伯济了,为了维持地区的稳定,希望大唐将来的新君,能重新考虑一下高戈理划分的问题。
李绪:大哥,阿倍国师言之有理,无论从哪种角度考虑,让新陆和伯济保持平衡,对我大唐都是利大于弊。
李冲:(饮一口酒,思索片刻)如果你们能遵守信用,答应此事,倒也不难。
阿倍御之介:王爷大可放心,我等小国能力有限,绝不敢在大唐的土地上造次,只要目的达成,我们便立即撤兵回国了。
李绪:那现在大家应该没什么疑问了吧?那就当我们达成协议了……来!(端起酒杯起身)阿倍国师!诸位!大家干一杯!祝我们合作愉快!马到成功!
■五人起身举杯互饮,随后坐下。
李撰:其实我觉得吧,这计划是不错,就是太复杂了点,依我看啊,等薛绍进了皇宫,直接来个兵变,抓住武后,不就万事大吉了。
李绪:若有这么简单,当年武后早就被废了,还轮得着我们出手?武后党羽众多,耳目遍布,所以我们要吸取教训,绝不可轻敌,即便三弟成功当上了羽林卫将军,这东都之中,也还有金吾卫千牛卫等等,大多数朝中官员以及军队也都是效忠武氏的,所以只有当我们控制了大部分的朝廷军队,并以优势兵力围攻东都,才有把握达到我们的目的,并且不给对手留翻身的机会。
薛绍:二哥说的是,若不是此次驸马武举,给了我们钻空子的机会,否则要想起兵逼宫,几乎是不可能的。
李绪:没错,阿倍国师正是见此千载良机,所以不惜犯险谏言我父王举兵起事,其实先生多虑了,我李氏皇族被武后荼毒排挤多年,一直忍声咽气,此番又有东瀛和伯济两国相助,必可一举成功!(端起酒杯)来!为我大唐李氏能扬眉吐气,重振皇威,诸位,我们再干一杯!
■五人举杯一饮而尽。
李绪:尽管此次胜算颇大,不过我还是要提醒诸位,此次举事是以我们四个的名义,一切后果由我们一力承担,尽量避免牵扯到其他族人,我们起兵后,若有其他人愿意响应,那是再好不过,若没有,我们也绝不强迫其他人参与,各位都明白了吧?
李撰:二哥你就放心吧,一人做事一人当,与其等着被武后一个个弄死,还不如联合起来破釜沉舟大干一场,你看着吧,等我们打到东都,鲁王虢王那几个老狐狸也会跟着反的。
李绪:但愿高祖世宗保佑,此次举事能一帆风顺吧……来来来!喝酒吃菜!……
■五人推杯换盏,吃喝起来。
1-18:扬州-望月楼-高祚荣的房间-内-夜
(人物:高祚荣(女装),杨妈)
■高祚荣正在梳妆打扮,过了一会,杨妈在门外敲门。
(杨妈的声音):小怜啊,你好了没有,时辰到了。
高祚荣(女声):好了好了,来了。
■高祚荣收拾好梳妆用具,推门出去。
1-19:扬州-望月楼-雅舍-内-夜
(人物:高祚荣(女装),杨妈,李绪,李冲,李撰,薛绍,阿倍御之介)
■太平公主穿着一身武将的衣服进来。
太平公主:(跪下抱拳)儿臣给母后请安!
武则天:太平?你胡闹什么?你穿甲胄作甚?是打算去行军打仗吗?
太平公主:(站起身)儿臣觉得,这宫中的羽林卫都太没用了!今日儿臣与李元芳比试武艺,不成想这堂堂羽林卫大将军居然败给了我,所以儿臣想,不如就让儿臣来当羽林卫大将军吧,更何况李元芳是外人,怎么能让一个外人来保护我们皇家的安全呢?母后您说我说的在理吧?
武则天:(不觉好笑)就你那花拳绣腿,能打得过李元芳?定是人家让着你。(泯了口茶)
太平公主:就算他武功比我高,不过终究是外人,万一哪天起了异心,我们岂不是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啊,这个大将军还是儿臣来当比较合适,还请母后降旨,撤了李元芳的将军一职。
武则天:人家李元芳又没什么过错,总不能凭你一口之词就把人家撤了吧?再说了,就算换人也只能换个男人,你一个女儿家,又如何担得了将军一职?
太平公主:换个男人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嘛(动了动眼珠)……必须是皇亲国戚,不然的话总是让人不放心。
武则天:皇亲国戚?你父皇家的那些王公大臣们,自从你父皇殡天之后,就处处针对母后,巴不得你母后早点死,你让他们来当羽林卫大将军,岂不是引狼入室吗?至于我们武家,虽然姓武,但从未有习武之人,你也不用指望他们。
太平公主:既如此,儿臣有一计,不如以选驸马之名,在大唐选拔青年才俊,只要有人能打得过李元芳,就让那个人当羽林卫大将军,儿臣为了皇宫的安全,大唐的江山,愿意屈尊降贵,无论那人出身如何,儿臣都愿意下嫁给他。
上官婉儿:(偷笑)太后,公主这是看上李将军了。
太平公主:你别胡说!(心虚)我哪……哪有看上李元芳!他连我都打不过。有……有什么资格做驸马?
武则天:你这绕来绕去,原来是想出阁嫁人了啊?……(喝了一口茶,然后将茶杯搁到案上)说起来,你也十八了,是该找个好夫君了,不过母后舍不得你离开,还是过两年再说吧。
太平公主:(着急)母后!……再过两年我都二十了!黄花闺女都凉了!最重要的是!不选驸马的话!找不到可靠的人来保卫皇宫啊!
武则天:其实吧,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禁宫防务确实应该掌握在自己人手里……要不就这么着吧,哀家正式册封婉儿为长平公主,然后让婉儿和李元芳成亲,如此一来便两全其美了。
太平公主:哎呀母后!(急的连连跺脚)……就算您让婉儿当公主,也得有个长幼有序吧?就算您不肯以武招婿,那也得让我先成亲呀?怎么能让婉儿排我前面呢?不行不行!这绝对不行!……
武则天:哈哈哈!瞧你这小心思藏不住了吧?你是怕母后觉得李元芳出身低微,会反对你们两个在一起,其实你大可放心,李元芳一表人才,武艺高超,母后对他也甚是喜欢,但若直接提拔他为驸马,恐怕朝中很多人不服,这驸马之位可是有太多人觊觎了,为了堵住悠悠之口,母后觉得你这个比武选驸马的主意倒也不错,母后一直想开武生科举,以选拔优秀的习武之人录为国用,依母后看,正好可以借着选驸马的机会来试试母后的想法。不过啊,要是李元芳被别人打败了,你可怪不得母后。
太平公主:(喜出望外)母后同意啦!?多谢母后!(跑到武则天脚下抱住她腿)还是母后最疼太平了,母后放心,儿臣嫁人之后还住在宫里陪母后。
武则天:你的夫君是禁军将领,你们两个呀,不想住这宫里也不行喽。(回过头看到一旁的上官婉儿)对了,其实哀家也早就想认婉儿这个女儿来着,婉儿啊,你意下如何啊?
上官婉儿:(立马跪下)婉儿何德何能,不敢居公主之位,再者婉儿的心愿是当女宰相,若是当了公主,就不能当宰相了。
武则天:好!有志气!哀家没看错你!太平啊,你好好学学人家婉儿,不要整天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了,多学点本事,将来就能和母后一样治理朝政了。
太平公主:知道了母后……(对着上官婉儿调皮地吐了吐舌头)
■上官婉儿微笑着冲太平公主眨了眨眼。
1-16:扬州-望月楼-大堂-内-夜
(人物:李绪,李冲,李撰,薛绍,阿倍御之介,杨妈)
■特写镜头:望月楼牌匾。
■望月楼门口,李绪打头,领着李冲,李撰,薛绍,阿倍御之介进了门,杨妈赶紧上前招呼。
杨妈:哎呦!王爷大驾光临!这几位公子都是王爷的朋友吗?
李绪:这几位都是我的贵客,雅舍准备好了吗?
杨妈: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王爷您来呢!王爷您请,几位公子请。
李绪:今儿个就不要叫陪酒的上来了,我不想让小怜姑娘看到。(掏出一锭银元宝给杨妈)
杨妈:(接过银子)王爷您放心!奴家都给您办妥!几位这边请!
■杨妈领着李绪等人往楼上走去。
1-17:扬州-望月楼-雅舍-内-夜
(人物:李绪,李冲,李撰,薛绍,阿倍御之介,杨妈)
■杨妈领着李绪等人落座在圆桌前,桌上摆满酒菜。
■阿倍御之介坐下后,开始打量屋里的环境。
■空镜头:房间一角有专为表演者准备的椅子桌子,其中一张小桌子上摆着文房四宝等物件,另一张上面则摆着一把琵琶。
李绪:(对杨妈说)一个时辰内不要让任何人打扰我们。(挥挥手)下去吧,没你的事了。
杨妈:好咧,那您们慢用,奴家告退。
■杨妈离开房间,带上门。
李绪:(斟了一杯酒,然后端起酒杯)今日没有下人,大家又是自己兄弟,不妨自斟自饮,来!我代表我父王敬各位一杯!
■李冲等人也各自斟了酒。
薛绍:(端起酒杯)王爷客气了,我们几个虽然从小一块念书,不过各位都已经封了王公,我只不过是个挂名的五品都尉,不敢和几位兄弟相提并论。
李撰:三哥你这就见外了,咱们几个就数你功夫最好,最讲义气,小时候打架还不是靠的你,咱兄弟几个如今共图大事,依我看呐,还是像从前那样,我叫你三哥,你叫我四弟便成。
李绪:四弟说得对,再说了,只要你登上驸马之位,那可就比我们几个都风光了。
薛绍:驸马?你的意思是让我去参加今年的武举?
李绪:不错,今日召集众兄弟,便是商议如何夺驸马之位以及后续的事宜。(站起身)来,我给大家介绍,这位是东瀛国护国法师阿倍先生,受东瀛国天皇委派,特来协助我等。
阿倍御之介:(站起身,左手捏兰花指作揖)在下阿倍御之介,见过诸位。
李绪:(给阿倍介绍)这位是琅琊王李冲,我们的大哥。这位是黄国公李撰,排行老四。这位是城阳公主的儿子,世宗皇帝的外孙,薛绍,排行老三。
薛绍:阁下穿着的确不像中原人,原来是东瀛人。(问李绪)二哥,东瀛一向与大唐交恶,为何要帮我们呢?怕是另有所图吧?
李绪:三弟不必多虑,东瀛国只是想找回流落中原的镇国法器,因此需要我们的帮助,并无其它用意。
薛绍:这就怪了?莫非他要找的东西在我们谁家兄弟手里?
阿倍御之介:我国镇国法器于二十年前白江口一战中落入新陆人之手,之后高戈理攻打新陆,又落入高戈理之手,再后来薛仁贵将军剿灭高戈理,法器又落入大唐皇帝手里,如今又在谁的手里,想必不用我明言了吧?
薛绍:阿倍国师,难道贵国就不能派使节直接向朝廷奏明此事,要回法器吗?再不济可以用金玉珠宝赎回,区区一件法器,我大唐皇帝应该不会放在眼里。
阿倍御之介:我们刚追查到此法器的下落,便派了使者前往大唐与高宗皇帝交涉,高宗皇帝并未否认有此法器,只说稍后再议,然而几年之后高宗皇帝突然驾崩,等我们再去向武后讨要的时候,武后居然直接否认了,所以我猜想,必是武后藏匿了法器,不愿归还。
薛绍:可是,武后为什么要把法器占为己有呢?难不成,贵国的法器还有什么特殊的用途?
阿倍御之介:本国镇国法器,传说乃是八岐大神传下来的,一般用作祭祀,新天皇登基之时也会使用,据说能保佑登上皇位的人无病无灾,终寿而治,我想,武后可能也是听了相关的传闻,所以不愿归还法器。
李撰:(拍案而起)哼!这妖后!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
李绪:四弟……小点声,今日密会,我特意挑选了这里,楼下嘈杂,好掩盖我们的说话声,不过我们最好还是小心点……好了好了,大家都坐下说话吧。
■李绪摆了摆手,李撰与阿倍御之介都坐了下来,李绪也坐下。
李冲:阿倍国师说自己是东瀛人,为何中原话说得如此流利?
阿倍御之介:我们东瀛国的文字,原本就和中原一样,天皇家族的成员,还有专人教授中原文字的正统发音,我作为侍奉天皇家族的阴阳师,同样也得学习,再加上来中原好几年,自然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原话了。
■李冲点了点头。
李绪:好了,咱们说回正题,阿倍国师,你把我们拟定的计划和大家说说。
阿倍御之介:好,之前王爷对我说,你们四人之中,只有薛绍有资格参与驸马选拔,而且也是武艺最高的,所以我们确定由薛绍兄弟去参选驸马,为了尽可能的保证薛绍兄弟过关,你们其余三人各自招募一些武功高强的江湖人士,同时去参加驸马大赛,凡是遇其他人,一律胜之,若遇上薛绍,则故意败之,如此一来,薛绍进入决赛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李撰:诶?这办法不错!
阿倍御之介:等你们准备好人手,就让他们来东都与我汇合,届时我也会在台下助薛绍兄弟一臂之力。
李撰:台下?台下你怎么助我三哥?
阿倍御之介:我拳脚功夫平常,上不了擂台,不过我们阴阳师有一些小把戏,也许能派上用场。
薛绍:那么,如果我当上了驸马,之后又如何?
阿倍御之介:据可靠消息,武后之所以突然想出武举选驸马的主意,是因为她想让自己人来掌管皇宫的禁军,也就是说,只要当上了驸马,也就当上了羽林卫大将军,如此一来,皇宫就等于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了。
李冲:此消息可靠吗?我在宫中也有耳目,为何没听说过有这回事?
阿倍御之介:琅琊王大可放心,消息绝对可靠。
李绪:若不是为了这个羽林卫大将军一职,今日也就不会召集众兄弟到此了,驸马之位其实根本没什么用。
薛绍:阿倍国师,请继续往下说,如果我当上羽林卫大将军之后呢?
■阿倍御之介起身,从袖中取出一个木偶小人,手捻兰花指,念了几句咒语,轻吹一口气,木偶瞬间变成一个妖艳女子,女子转了个身,褪去上衣,只见那女子后背竟然是一副大唐地图,西起东都洛阳,东止朝鲜半岛。
■除了李绪面露微笑之外,其余人皆是看得目瞪口呆。
李撰:哇!阿倍国师,这就是你所说的小把戏吗?简直神乎其技!
阿倍御之介:区区傀儡之术,让各位见笑了。
薛绍:(站起身鼓掌)妙!妙!妙!有先生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李绪:呵呵,若不是我已经见过,也会和你们一样吃惊,不过这傀儡终究不是真人,不会开口说话。
阿倍御之介:(用扇子指着地图)等薛绍兄弟在皇宫立稳脚跟,我便会发函给我国天皇,请其联合伯济国出兵,你们则伪造圣旨派人接管山东的大唐水师,并以平定广州暴民叛乱为由立即开拔出海,以免消息走漏,这样就能保证联军顺利在山东登陆,此时琅琊王控制的军队佯装不敌,往东都方向移动,同时向朝廷求援,夸大其词说敌军有八十万之众,朝廷方面必会派出大部分驻军前来迎敌,等他们往山东方向移动,琅琊王便率兵与朝廷大军汇合,并将他们带进联军的包围圈,伺机劝降或歼灭,另一方面,江都王则以勤王的名义领兵直击东都,与薛绍里应外合,拿下东都,逼迫武后退位,则大事可成矣。
■阿倍御之介伸出手掌,只见傀儡女子化作一团烟雾,变回木偶回到了阿倍御之助手上,阿倍御之介将木偶重新收好,坐下。
李绪:各位都明白了吗?有什么疑问尽管提。
李冲:让贵国和伯济国的军队登陆我国?……这恐怕有些不妥吧?
阿倍御之介:如果我们不出兵相助,一来无法实施牵制与麻痹的战术,二来你们与武后的兵力相差悬殊,单打独斗是不可能赢得。
李冲:只怕……请神容易送神难,你们准备投入多少兵力?
阿倍御之介:东瀛与伯济都是小国,再加上运力有限,我估计,最多八万左右。
李冲:八万就已经不少了,就算如你所说,只要从太后那里拿回了神杖,你们就达到目的的话,那伯济那边,他们的条件是什么?总不可能白来一趟吧?
阿倍御之介:王爷也是明白人,那我就直说了吧,伯济的要求,其实也很简单,他们想要一半高戈理的土地。
李冲:一半的高戈理?……可是现在大唐新陆联军占据了高戈理,大唐撤军之后,必然是由新陆国全盘接收啊?
阿倍御之介:这就是伯济国所不愿意看到的,坐视新陆慢慢做大,那接下来倒霉的可就是伯济了,为了维持地区的稳定,希望大唐将来的新君,能重新考虑一下高戈理划分的问题。
李绪:大哥,阿倍国师言之有理,无论从哪种角度考虑,让新陆和伯济保持平衡,对我大唐都是利大于弊。
李冲:(饮一口酒,思索片刻)如果你们能遵守信用,答应此事,倒也不难。
阿倍御之介:王爷大可放心,我等小国能力有限,绝不敢在大唐的土地上造次,只要目的达成,我们便立即撤兵回国了。
李绪:那现在大家应该没什么疑问了吧?那就当我们达成协议了……来!(端起酒杯起身)阿倍国师!诸位!大家干一杯!祝我们合作愉快!马到成功!
■五人起身举杯互饮,随后坐下。
李撰:其实我觉得吧,这计划是不错,就是太复杂了点,依我看啊,等薛绍进了皇宫,直接来个兵变,抓住武后,不就万事大吉了。
李绪:若有这么简单,当年武后早就被废了,还轮得着我们出手?武后党羽众多,耳目遍布,所以我们要吸取教训,绝不可轻敌,即便三弟成功当上了羽林卫将军,这东都之中,也还有金吾卫千牛卫等等,大多数朝中官员以及军队也都是效忠武氏的,所以只有当我们控制了大部分的朝廷军队,并以优势兵力围攻东都,才有把握达到我们的目的,并且不给对手留翻身的机会。
薛绍:二哥说的是,若不是此次驸马武举,给了我们钻空子的机会,否则要想起兵逼宫,几乎是不可能的。
李绪:没错,阿倍国师正是见此千载良机,所以不惜犯险谏言我父王举兵起事,其实先生多虑了,我李氏皇族被武后荼毒排挤多年,一直忍声咽气,此番又有东瀛和伯济两国相助,必可一举成功!(端起酒杯)来!为我大唐李氏能扬眉吐气,重振皇威,诸位,我们再干一杯!
■五人举杯一饮而尽。
李绪:尽管此次胜算颇大,不过我还是要提醒诸位,此次举事是以我们四个的名义,一切后果由我们一力承担,尽量避免牵扯到其他族人,我们起兵后,若有其他人愿意响应,那是再好不过,若没有,我们也绝不强迫其他人参与,各位都明白了吧?
李撰:二哥你就放心吧,一人做事一人当,与其等着被武后一个个弄死,还不如联合起来破釜沉舟大干一场,你看着吧,等我们打到东都,鲁王虢王那几个老狐狸也会跟着反的。
李绪:但愿高祖世宗保佑,此次举事能一帆风顺吧……来来来!喝酒吃菜!……
■五人推杯换盏,吃喝起来。
1-18:扬州-望月楼-高祚荣的房间-内-夜
(人物:高祚荣(女装),杨妈)
■高祚荣正在梳妆打扮,过了一会,杨妈在门外敲门。
(杨妈的声音):小怜啊,你好了没有,时辰到了。
高祚荣(女声):好了好了,来了。
■高祚荣收拾好梳妆用具,推门出去。
1-19:扬州-望月楼-雅舍-内-夜
(人物:高祚荣(女装),杨妈,李绪,李冲,李撰,薛绍,阿倍御之介)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