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908
成片时长:约13分钟
阅读:6751
发表:2019/10/30
主旋律,都市
微电影剧本
我要出嫁了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一 2019年:新娘房间-室内-夜(黎明前)
人物: 奶奶、妈妈、姑姑、彤彤(新娘)
∆房间内,布满了结婚喜庆的装饰,妈妈正在床边整理检查三套结婚礼服,彤彤身穿睡衣坐在化妆台前,姑姑正用化妆棉给她轻轻擦脸。化妆台上有一盒新娘化妆用品,还有一个戒指盒,一张老照片,一张明信片。
∆彤彤看着镜子的自己。
妈妈着急(镜外音):出门礼服、大婚纱、旗袍三套,没错!再检查一次,纽扣、针线……
∆门铃响了~叮咚
∆姑姑打开门,奶奶(大衣盖着旗袍装,斜背着一个大挎包)微笑站在门外。
姑姑高兴:奶奶到了。
∆彤彤站起来,奶奶走到她跟前,从挎包拿出一朵大红花。
彤彤(心里独白):今天,我要出嫁了!
∆特写,彤彤主视觉,奶奶伸手给出的大红花。
彤彤(心里独白):奶奶说,她结婚那天,戴上一朵红花,就礼成了。(红花相似转场)
二 50年代:土房子-室内-白
人物: 年轻时的奶奶、年轻时的爷爷
∆(红花相似转场)年轻时的奶奶递出红花。
∆字幕:5060年代,婚礼低调简约。
∆1张被红色纸包裹着的桌子,上面放着搪瓷盘子和水壶,盘子上有红色纸,水壶也被红色纸包裹着。年轻时奶奶身穿一套蓝色解放装,年轻时爷爷身穿一套绿军装,两人各拿着一朵红花,在桌子旁站立对视,墙上挂着毛主席的画像就在他们中间,画像两旁贴着2个红“囍”。
∆爷爷和奶奶交换红花,各自戴着自己胸前,两人向对方鞠躬。
∆镜头后移,场景变大,看到房子窗,再看到土房子,再看到房前的大树,大树叶子随风飘落。(叶子相似转场)
三 70年代:瓦房子-室内-白
人物:年轻时的妈妈,年轻时的爸爸,街坊邻居若干
∆(叶子相似转场)树叶飘下,一辆凤凰牌自行车车轮飞速掠过。
∆年轻时的爸爸身穿一套有点宽大的西服,手戴钻石牌手表,胸口前挂着大红花,高兴地踩着一辆凤凰牌自行车,拐进巷子里瓦房前停下。
字幕:70年代,聘礼三件:套自信车、手表、缝纫机。
∆年轻时的妈妈和年轻时的爸爸一起走出瓦房,附近邻居都好奇地看着高兴着。
∆年轻时的妈妈坐上自行车尾坐,年轻时的爸爸踩着自行车高兴地扬起而去,身后一轮鞭炮响起。(鞭炮相似转场)
彤彤(镜外音):妈妈说,那天那个踩着凤凰牌自行车的男人来接她,她就嫁了。
四 80年代:祠堂-室外-白
(鞭炮相似转场)祠堂外百围酒席。
五 80年代:天安门-室外-夜
人物:年轻时的姑姑,年轻时的姑父、围观升旗的群众
∆一辆火车飞驰而过。
∆年轻时的姑父背着行李,牵着年轻时的姑姑手,来看天安门升旗仪式。中国国旗渐渐升起,清晨第一道光打落在年轻姑姑和姑父的笑容上。(光芒相似转场)
字幕:8090年代,婚假延长至15天,度蜜月开始风靡。
彤彤(镜外音):姑姑说,他们蜜月之旅是坐上火车,去到北京,第一次看升旗。
六 2019年:新娘房间-室内-夜(黎明前)
人物: 奶奶、妈妈、姑姑、彤彤
∆(光芒相似转场)特写,一枚戒指。
∆彤彤凝视着化妆台前一个已打开的戒指盒,戒指在盒子里,背景是盒子旁爸爸妈妈自信车合照和天安门升旗仪式明信片。
∆彤彤拿起戒指,特写手中的戒指。
∆彤彤(心里独白):他说,戴上这枚戒指,我们从此永结同心。(虚化)
七 50年代:土房子-室内-白
人物:年轻时的奶奶
∆年轻时的奶奶正在书桌前油灯前认真写信,信纸上还有一片红色硬化的枫叶。
字幕:5060年代,人们主要通过书信联系。
年轻时的奶奶(心里独白):晚秋的枫叶很美,我捡了一片最好的,送给你!
八 70年代:电话亭-室外-白
人物:年轻时的妈妈
∆红枫树下,电话亭一台黑色座机电话,年轻时的妈妈正在讲电话。
∆字幕:70年代,人们用座机电话联系。
年轻时的妈妈:枫叶红了,天凉了,记得要多喝温水。
九 80年代:单元房内-室内-白
人物:年轻时的姑姑
∆年轻时的姑姑在房间看着书,桌上的BB机响起,她拿来看。
字幕:8090年代,人们用BB机留言给对方。
特写BB机:想听枫叶的故事吗?回我信息!
十 2018年:高层住宅房内-室内-白
人物:彤彤
∆彤彤用微信发出一张漂亮的漫山枫叶图片。
字幕:0010年代,人手一台手机,可以发图语音留言打电话。
彤彤用手机录语音:听说北边初雪降了,红枫漫山,好想去看。
十一 2019年:新娘房间-室内-黎明
人物: 奶奶、妈妈、姑姑、彤彤(新娘)
∆回到现在,彤彤拿着戒指。
奶奶(镜外音):吉时到了,要给新娘子梳头了。
∆彤彤回过头,奶奶慈祥地看着彤彤笑了。
∆奶奶幸福地给彤彤梳头了,彤彤也感受到这份幸福。
奶奶:一梳梳到尾,夫妻恩爱不用愁;二梳梳到尾,白发齐眉共携手……
十二 50年代:土房子-室内-白
人物: 年轻时的奶奶、年轻时的爷爷
∆年轻时的奶奶和年轻时的爷爷坐着吃饭,桌上是2个装着米饭青菜的搪瓷盘子。
∆年轻时的奶奶指着年轻时爷爷手袖上的洞
年轻时的奶奶:你衣服破了个洞。
∆年轻时的奶奶从自己衣服口袋里拿出针线。
∆年轻时爷爷老实地坐在年轻时的奶奶身边,举着手,让她缝补。
字幕:5060年代,缝缝补补又三年。
十三 70年代:瓦房子-室内-白
人物:年轻时的妈妈,年轻时的爸爸
∆年轻时的妈妈坐在缝纫机前,正开心地做一条裤子。
∆字幕:70年代,凭布票换布匹,做新衣服。
∆年轻时的爸爸走过去,蛮高兴地悄悄放下布票。
∆年轻时的妈妈已经察觉到,把做好的裤子拿起。
年轻时的妈妈:看,我给你做了条新裤子。
年轻时的爸爸摸摸裤子乐开花:好看!
十四 80年代:单元房内-室内-白
人物:年轻时的姑姑
∆年轻时的姑姑鬼鬼祟祟地看看房门外,关上门,锁上,翻开被子,从被窝里拿出编织了一半的围巾。
字幕:8090年代,纺织品大受欢迎
∆年轻时的姑姑一边织浅蓝围巾,一边自言自语。
年轻时的姑姑:围巾颜色,他戴上会不会太艳了?
十五 2018年:高层住宅房内-室内-白
人物:彤彤
∆彤彤舒服地躺在床上,拿着手机购物。
字幕:0010年代,多样化衣物任意选购,人们追求时尚合身
彤彤:天冷了,这件大衣,他穿,够气派,买!
十六 2019年:新娘房间-室内-黎明
人物: 奶奶、妈妈、姑姑、彤彤(新娘)
∆妈妈已经站在奶奶身边,奶奶把梳子递给妈妈。
∆妈妈拿起梳子,幸福地帮彤彤梳头。
妈妈:三梳梳到尾,夫妻无病更无忧……
十七 50年代:土房子-室内-白
人物: 年轻时的奶奶、年轻时的爷爷
∆年轻时的奶奶和年轻时的爷爷坐着吃饭,桌上是2个装着米饭青菜的搪瓷盘子。
字幕:5060年代,住土房,吃大锅饭。
人物: 奶奶、妈妈、姑姑、彤彤(新娘)
∆房间内,布满了结婚喜庆的装饰,妈妈正在床边整理检查三套结婚礼服,彤彤身穿睡衣坐在化妆台前,姑姑正用化妆棉给她轻轻擦脸。化妆台上有一盒新娘化妆用品,还有一个戒指盒,一张老照片,一张明信片。
∆彤彤看着镜子的自己。
妈妈着急(镜外音):出门礼服、大婚纱、旗袍三套,没错!再检查一次,纽扣、针线……
∆门铃响了~叮咚
∆姑姑打开门,奶奶(大衣盖着旗袍装,斜背着一个大挎包)微笑站在门外。
姑姑高兴:奶奶到了。
∆彤彤站起来,奶奶走到她跟前,从挎包拿出一朵大红花。
彤彤(心里独白):今天,我要出嫁了!
∆特写,彤彤主视觉,奶奶伸手给出的大红花。
彤彤(心里独白):奶奶说,她结婚那天,戴上一朵红花,就礼成了。(红花相似转场)
二 50年代:土房子-室内-白
人物: 年轻时的奶奶、年轻时的爷爷
∆(红花相似转场)年轻时的奶奶递出红花。
∆字幕:5060年代,婚礼低调简约。
∆1张被红色纸包裹着的桌子,上面放着搪瓷盘子和水壶,盘子上有红色纸,水壶也被红色纸包裹着。年轻时奶奶身穿一套蓝色解放装,年轻时爷爷身穿一套绿军装,两人各拿着一朵红花,在桌子旁站立对视,墙上挂着毛主席的画像就在他们中间,画像两旁贴着2个红“囍”。
∆爷爷和奶奶交换红花,各自戴着自己胸前,两人向对方鞠躬。
∆镜头后移,场景变大,看到房子窗,再看到土房子,再看到房前的大树,大树叶子随风飘落。(叶子相似转场)
三 70年代:瓦房子-室内-白
人物:年轻时的妈妈,年轻时的爸爸,街坊邻居若干
∆(叶子相似转场)树叶飘下,一辆凤凰牌自行车车轮飞速掠过。
∆年轻时的爸爸身穿一套有点宽大的西服,手戴钻石牌手表,胸口前挂着大红花,高兴地踩着一辆凤凰牌自行车,拐进巷子里瓦房前停下。
字幕:70年代,聘礼三件:套自信车、手表、缝纫机。
∆年轻时的妈妈和年轻时的爸爸一起走出瓦房,附近邻居都好奇地看着高兴着。
∆年轻时的妈妈坐上自行车尾坐,年轻时的爸爸踩着自行车高兴地扬起而去,身后一轮鞭炮响起。(鞭炮相似转场)
彤彤(镜外音):妈妈说,那天那个踩着凤凰牌自行车的男人来接她,她就嫁了。
四 80年代:祠堂-室外-白
(鞭炮相似转场)祠堂外百围酒席。
五 80年代:天安门-室外-夜
人物:年轻时的姑姑,年轻时的姑父、围观升旗的群众
∆一辆火车飞驰而过。
∆年轻时的姑父背着行李,牵着年轻时的姑姑手,来看天安门升旗仪式。中国国旗渐渐升起,清晨第一道光打落在年轻姑姑和姑父的笑容上。(光芒相似转场)
字幕:8090年代,婚假延长至15天,度蜜月开始风靡。
彤彤(镜外音):姑姑说,他们蜜月之旅是坐上火车,去到北京,第一次看升旗。
六 2019年:新娘房间-室内-夜(黎明前)
人物: 奶奶、妈妈、姑姑、彤彤
∆(光芒相似转场)特写,一枚戒指。
∆彤彤凝视着化妆台前一个已打开的戒指盒,戒指在盒子里,背景是盒子旁爸爸妈妈自信车合照和天安门升旗仪式明信片。
∆彤彤拿起戒指,特写手中的戒指。
∆彤彤(心里独白):他说,戴上这枚戒指,我们从此永结同心。(虚化)
七 50年代:土房子-室内-白
人物:年轻时的奶奶
∆年轻时的奶奶正在书桌前油灯前认真写信,信纸上还有一片红色硬化的枫叶。
字幕:5060年代,人们主要通过书信联系。
年轻时的奶奶(心里独白):晚秋的枫叶很美,我捡了一片最好的,送给你!
八 70年代:电话亭-室外-白
人物:年轻时的妈妈
∆红枫树下,电话亭一台黑色座机电话,年轻时的妈妈正在讲电话。
∆字幕:70年代,人们用座机电话联系。
年轻时的妈妈:枫叶红了,天凉了,记得要多喝温水。
九 80年代:单元房内-室内-白
人物:年轻时的姑姑
∆年轻时的姑姑在房间看着书,桌上的BB机响起,她拿来看。
字幕:8090年代,人们用BB机留言给对方。
特写BB机:想听枫叶的故事吗?回我信息!
十 2018年:高层住宅房内-室内-白
人物:彤彤
∆彤彤用微信发出一张漂亮的漫山枫叶图片。
字幕:0010年代,人手一台手机,可以发图语音留言打电话。
彤彤用手机录语音:听说北边初雪降了,红枫漫山,好想去看。
十一 2019年:新娘房间-室内-黎明
人物: 奶奶、妈妈、姑姑、彤彤(新娘)
∆回到现在,彤彤拿着戒指。
奶奶(镜外音):吉时到了,要给新娘子梳头了。
∆彤彤回过头,奶奶慈祥地看着彤彤笑了。
∆奶奶幸福地给彤彤梳头了,彤彤也感受到这份幸福。
奶奶:一梳梳到尾,夫妻恩爱不用愁;二梳梳到尾,白发齐眉共携手……
十二 50年代:土房子-室内-白
人物: 年轻时的奶奶、年轻时的爷爷
∆年轻时的奶奶和年轻时的爷爷坐着吃饭,桌上是2个装着米饭青菜的搪瓷盘子。
∆年轻时的奶奶指着年轻时爷爷手袖上的洞
年轻时的奶奶:你衣服破了个洞。
∆年轻时的奶奶从自己衣服口袋里拿出针线。
∆年轻时爷爷老实地坐在年轻时的奶奶身边,举着手,让她缝补。
字幕:5060年代,缝缝补补又三年。
十三 70年代:瓦房子-室内-白
人物:年轻时的妈妈,年轻时的爸爸
∆年轻时的妈妈坐在缝纫机前,正开心地做一条裤子。
∆字幕:70年代,凭布票换布匹,做新衣服。
∆年轻时的爸爸走过去,蛮高兴地悄悄放下布票。
∆年轻时的妈妈已经察觉到,把做好的裤子拿起。
年轻时的妈妈:看,我给你做了条新裤子。
年轻时的爸爸摸摸裤子乐开花:好看!
十四 80年代:单元房内-室内-白
人物:年轻时的姑姑
∆年轻时的姑姑鬼鬼祟祟地看看房门外,关上门,锁上,翻开被子,从被窝里拿出编织了一半的围巾。
字幕:8090年代,纺织品大受欢迎
∆年轻时的姑姑一边织浅蓝围巾,一边自言自语。
年轻时的姑姑:围巾颜色,他戴上会不会太艳了?
十五 2018年:高层住宅房内-室内-白
人物:彤彤
∆彤彤舒服地躺在床上,拿着手机购物。
字幕:0010年代,多样化衣物任意选购,人们追求时尚合身
彤彤:天冷了,这件大衣,他穿,够气派,买!
十六 2019年:新娘房间-室内-黎明
人物: 奶奶、妈妈、姑姑、彤彤(新娘)
∆妈妈已经站在奶奶身边,奶奶把梳子递给妈妈。
∆妈妈拿起梳子,幸福地帮彤彤梳头。
妈妈:三梳梳到尾,夫妻无病更无忧……
十七 50年代:土房子-室内-白
人物: 年轻时的奶奶、年轻时的爷爷
∆年轻时的奶奶和年轻时的爷爷坐着吃饭,桌上是2个装着米饭青菜的搪瓷盘子。
字幕:5060年代,住土房,吃大锅饭。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