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5316
成片时长:约50分钟
阅读:3097
发表:2022/11/19
20集 爱情,家庭,古装 电视剧剧本
《醒世姻缘传》第6集
1-3
4-5
6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景:内
时:日
人:晁思孝、晁夫人
通州衙门内,后宅。晁思孝与晁夫人居住处客厅正襟危坐。
晁夫人:小媳妇看着挺窈窕也聪明,模样也不赖,心里是怪喜欢的。就是展眉哆嗦眼的,和浑身招了虱子一般,不住的动弹!
晁思孝:可不是,本来是个可怜之人,却不招人可怜!搭眼一看就不像正经人家的千金!比起大媳妇的端庄,这个小媳妇差远了!
晁夫人:生米已是煮成了熟饭,还能怎么着?就这么着吧!马上就要过年了,再怎么说,也是有儿子、有儿媳妇在身边,算个团圆年!
场:36
景:外
时:日
人:晁思孝、晁夫人、晁源、小珍哥、男女众家人
通州衙门内,后宅,院内。
晁思孝与晁夫人站着房檐下喜笑颜开,看着满院子的人忙活。彩灯挂完,有人用竹竿挑着一大挂鞭炮进院,有人捧了些烟花往当院间摆放。
满院人男男女女穿着新衣都在欢天喜地,晁源与小珍哥夹在人群中。
晁源上前用香头点燃鞭炮,霎时响声震天动地、烟雾弥漫。
鞭炮放完,晁源又推搡着小珍哥去点燃烟花,小珍哥推辞、不敢。晁源将香头塞到她手上,双手掐住她的细腰往前推。推到烟花边,小珍哥只得侧身、伸胳膊去点燃烟花。点一下,急缩手,没点着,再点再缩手,还是没点着。
满院人屏气观瞧,见小珍哥紧张的点不着,不由被逗笑,晁思孝与晁夫人也跟着笑。
烟花终于点着,一时间漫天喷溅,众人齐声欢笑。
远处,鞭炮声零星响起。
场:37
景:外
时:日
人:晁源、士兵甲乙丙丁、众路人
京城,大街上。
街道上不见往日的繁华,路人稀少,士兵手持刀枪列队来往巡逻,三五骑兵纵马狂奔。各路口设置木栅栏,士兵吆五喝六,盘查来往路人,搜身、翻检行李物品。
字幕: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蒙古大汗也先率蒙古大军南下,进逼北京,大明朝形势危急。
晁源从没见过街道上如此紧张气氛,牵着马,步履匆匆走着,形色慌张。
城门口,守门士兵甲乙丙丁将晁源拦下,士兵甲厉声喝:站住,干什么的?
晁源点头哈腰:我是国子监的学生,家住通州,通州知州,乃是家父。我几乎天天京城国子监、通州府衙,就这么来回跑。
士兵甲冷笑:你爹是通州知州?我爹还是皇上呢!外地口音,分明就是北国的探子。兄弟们,给我拿下!
士兵乙丙丁应声上拥,用刀枪指着他,准备拿人。
晁源惊恐后退,忙摆手:各位军爷,容小生说几句话,小生是山东口音,绝非北国探子!小生姓晁名源,家父晁思孝确乃通州知州,我表舅乃锦衣卫刘都督,我姥爷乃锦衣卫苏都督。小生所说,句句实言,绝无半句假话!
士兵甲乙丙丁闻听收回刀枪,你看我我看你,犹豫不决。
晁源继续:小生在此等候,有劳哪位军爷大驾,骑了马去都督府衙证实,或押解了小生去亦可!
士兵甲眼珠转转,忽现笑脸,施礼:哪里哪里!免了吧!职责所在,不敬之处,还望晁公子见谅!
晁源忙回礼,用衣袖擦了下脸上的汗:不怕各位军爷笑话,小生是打山东小地方来的,真没见过这阵势!我,我可以走了吧?
士兵甲:晁公子且慢走,依据朝廷新规,戒严期间,进出城须查验通行证、携带物品也须严格盘查。
晁源忙:该查、该查,我马背上的搭裢里有笔墨纸砚,还有十几两银子,身上没带什么。至于通行证,小生可速去办理。
士兵甲在马背上的搭裢里摸了摸,掏出了装银子的小布兜,拉开口看了看。:晁公子有通行证,放行。
说完随手将小布兜揣进怀里。
士兵乙丙丁撤下门栓,将城门打开一条缝。
晁源忙施礼谢过,拉了马匆忙挤过门缝,人马到了城门外。
出不了城的众路人见城门开了,蜂涌而上,被士兵甲乙丙丁执刀枪挡住。
晁源惊魂未定,牵马走了几步,擦了擦头上汗,踩镫上马,急奔通州。
场:38
景:内
时:日
人:晁源、晁思孝、晁夫人
通州衙门内,后宅。
晁思孝与晁夫人居住处客厅正襟危坐。
晁源侧坐,端着茶杯喝水,放下杯子,喘息着:今个,二老差点没了儿子,儿这条小命,差点交到了北京城里!不行,我得走,我得回山东去,北京太吓人了!
晁思孝:不就是个例行巡逻盘查嘛!在京各衙门都已通报,怎么能差点要了我儿的命?
晁源苦咧着嘴:把我当北国的探子,要拿了我!若不是您儿子生就的伶牙俐齿,句句话都说到点上,今儿,您二老是真见不着儿子了!我便是不死也下了大狱!那刀,明晃晃,就压在我脖子上;那枪尖,直接顶着我心口窝!
晁思孝感叹:苍天有眼,让我儿平安归来!儿啊,我老晁家就你这一棵独苗,哪容得一丝一毫的闪失!我儿赶紧收拾行囊,趁如今也先大军未到,离开北京。若也先大军围了北京,恐是走也走不了啦!
晁源:儿这一走,爹和娘怎么办?总不能将爹娘置此险境,为儿落个不孝罪名吧!
晁思孝:至此,为父要么不做这个官了,不惜落个贪生怕死的骂名!急递上告致仕文书,若不准,就算拼了有罪,弃官也要逃回山东!
晁夫人:自古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你爷俩倒好,堂堂七尺男儿,还没望见敌人的影儿,净琢磨怎么跑了!
晁思孝皱着眉看了晁夫人一眼:他娘,你说得轻巧,匹夫有责,也得能担责!若敌人到了城下,我与源儿登上城墙。我俩是能拉弓放箭?还是能使舞刀弄枪?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便是坏了名声,也强过把脑袋被也先砍了去!
晁夫人双手合十,低头,默默祈祷。
场:39
景:外
时:日
人:晁思孝、邢师爷、袁先生
通州衙门内,后院。
邢师爷与袁先生正在院内的亭内下围棋,晁思孝走到近前。
晁思孝:哦?袁先生也在!
邢师爷与袁先生双双起身施礼。
袁先生:晁大人,来来来,坐坐坐。
晁思孝坐下:我跟邢师爷说句话。
邢师爷:大人有话,请讲。
晁思孝迟疑了一下:如今也先犯境,本官内心惶恐至极,请邢师爷代写一封告致仕文书。大概意思就是,本官旧疾突发,已难胜任本职,欲辞官回乡,治病调养。
邢师爷手捻胡须轻轻摇头:此事,恕在下万难从命!这要是传出去,有辱大人您的名声啊!朝里多少官员有大人这种想法,但无人敢说敢做。若大人执意上书辞官,必不被批准,又恐成众矢之的!
晁思孝感叹:蝼蚁尚且知道偷生,我晁思孝便是贪生怕死,又有何过?想想这颗脑袋不保,名声又值几何?
袁先生:晁大人,朝里若是批准了此文,恐众官员效仿,引起连锁反应啊!
邢师爷:大人实在是过虑了!北京远有长城护卫,近有层层城墙阻挡,也先大军皆骑兵,不善攻城。我军兵员充足、物资充沛,且又以逸待劳,那也先大军哪有那么容易攻破!这通州,更是安若磐石一般!晁大人,若见到在下惊慌失措之时,再担忧项上人头不迟啊!
晁思孝:同是读书之人,二位能够处变不惊,令晁某佩服之至!
邢、袁二人一笑,谦虚地摆摆手。
袁先生:近日,司礼监王公紧着撺掇皇上御驾亲征,虽有满朝文武极力谏阻,怎奈,王公曾为帝师,侍奉皇上十多年,平日皇上就对其言听计从,只怕是圣驾留不住啦!
邢师爷:在下夜观天象,兆圣驾不宜轻出。若圣驾已出,有违天意,此次御驾亲征,则难料吉凶!
晁思孝闻听浑身一哆嗦,忙起身:二位,继续,继续下棋。
说完,匆匆离去。
邢、袁二人起身施礼,坐下继续下棋。
场:40
景:外
时:日
人:邢师爷、袁先生、衙役甲
通州衙门内,后院。
邢师爷与袁先生正在院内的亭内下围棋。
衙役甲走来,施礼,从随身带的包中抽出一封信:有公函,请邢师爷转呈晁大人。
邢师爷接了信,看着信封,摆手让衙役甲退下。
他对袁先生:此乃朝廷的回文。唉!这个晁大人哪!我不给他写辞职书,定是他自己写了!
袁先生伸手拿过信封,笑笑:可否一阅?欣赏下朝廷如何骂人。
他抽出信纸,在手中展开,念:
边关烽火,国家多事。恣情托病,脱身规避,品行何居?
寇在门庭,圣驾亲征,将士舍命。汝抚自胸,良心何在?
涤除妄念,打起精神,用心理城。不思悔改,必行拿问!
邢师爷一脸严肃,对袁先生摆手,不让他再念。
他:品行何居!良心何在!这耳刮子抽的,令我亦甚感脸上火辣!
袁先生将信纸折叠装回信封,思索着念叨:寇在门庭,圣驾亲征……
场:41
景:外
时:日
人:皇上、王振、樊忠、刘都督、苏都督、也先、众士兵
土木堡战场。
茫茫原野,远处隐约山峦起伏。
烽烟中遍地战死明军将士,遗体血肉模糊,横七竖八。兵器、旌旗或散落或歪斜插于地,脱缰的战马或奔跑或驻足嘶鸣。
刘都督、苏都督手执大刀跪地,两人多处中箭,血染铠甲,相互搀扶慢慢站起。刘都督声音嘶哑,大喊:锦衣卫、锦衣卫,护驾、护驾……
乱箭飞来,有的扎于地有的扎于身,二人摇晃着再次倒下。
远处,也先大军骑兵阵型密集,旌旗招展。
皇上、王振、樊忠,三人骑马仓皇逃奔。突然,王振中箭落马,皇上与樊忠勒住马回望。
王振伏地声泪俱下,哭喊:圣上,快走!不要管我,老臣罪该万死!
樊忠大声:王振老贼,葬送我五十万将士,致圣上于危难之境地!你罪恶滔天、恶贯满盈!今日,我要为大明除此奸佞!
樊忠打马上前,伏身抡锤。
皇上惊叫:樊将军,不可!
话音同时,王振被樊忠打死。
樊忠回马与皇上再次奔逃,樊忠中数箭落马。皇上听见声音勒缰绳回马到樊忠身边,下马蹲下查看樊忠大叫:樊将军!樊将军!
樊忠躺地,看了看皇上,慢慢闭眼。
皇上悲哀地抬头,看着也先骑兵正在围拢逼近。他盘膝坐地,合双掌闭目祈祷,身边有箭落下插入土中。
也先骑马手拎血迹斑斑的大刀,在众将簇拥下到了皇上面前。他冷冷地看着坐在地上的皇上,举起手中大刀,掏出手帕将血迹擦了擦,扔掉手帕,回手将刀猛力插入刀鞘。
字幕:明正统十四年夏(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与蒙古也先大军于土木堡(今河北怀来)激战。明军大败,全军覆没,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15254字
时:日
人:晁思孝、晁夫人
通州衙门内,后宅。晁思孝与晁夫人居住处客厅正襟危坐。
晁夫人:小媳妇看着挺窈窕也聪明,模样也不赖,心里是怪喜欢的。就是展眉哆嗦眼的,和浑身招了虱子一般,不住的动弹!
晁思孝:可不是,本来是个可怜之人,却不招人可怜!搭眼一看就不像正经人家的千金!比起大媳妇的端庄,这个小媳妇差远了!
晁夫人:生米已是煮成了熟饭,还能怎么着?就这么着吧!马上就要过年了,再怎么说,也是有儿子、有儿媳妇在身边,算个团圆年!
场:36
景:外
时:日
人:晁思孝、晁夫人、晁源、小珍哥、男女众家人
通州衙门内,后宅,院内。
晁思孝与晁夫人站着房檐下喜笑颜开,看着满院子的人忙活。彩灯挂完,有人用竹竿挑着一大挂鞭炮进院,有人捧了些烟花往当院间摆放。
满院人男男女女穿着新衣都在欢天喜地,晁源与小珍哥夹在人群中。
晁源上前用香头点燃鞭炮,霎时响声震天动地、烟雾弥漫。
鞭炮放完,晁源又推搡着小珍哥去点燃烟花,小珍哥推辞、不敢。晁源将香头塞到她手上,双手掐住她的细腰往前推。推到烟花边,小珍哥只得侧身、伸胳膊去点燃烟花。点一下,急缩手,没点着,再点再缩手,还是没点着。
满院人屏气观瞧,见小珍哥紧张的点不着,不由被逗笑,晁思孝与晁夫人也跟着笑。
烟花终于点着,一时间漫天喷溅,众人齐声欢笑。
远处,鞭炮声零星响起。
场:37
景:外
时:日
人:晁源、士兵甲乙丙丁、众路人
京城,大街上。
街道上不见往日的繁华,路人稀少,士兵手持刀枪列队来往巡逻,三五骑兵纵马狂奔。各路口设置木栅栏,士兵吆五喝六,盘查来往路人,搜身、翻检行李物品。
字幕: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蒙古大汗也先率蒙古大军南下,进逼北京,大明朝形势危急。
晁源从没见过街道上如此紧张气氛,牵着马,步履匆匆走着,形色慌张。
城门口,守门士兵甲乙丙丁将晁源拦下,士兵甲厉声喝:站住,干什么的?
晁源点头哈腰:我是国子监的学生,家住通州,通州知州,乃是家父。我几乎天天京城国子监、通州府衙,就这么来回跑。
士兵甲冷笑:你爹是通州知州?我爹还是皇上呢!外地口音,分明就是北国的探子。兄弟们,给我拿下!
士兵乙丙丁应声上拥,用刀枪指着他,准备拿人。
晁源惊恐后退,忙摆手:各位军爷,容小生说几句话,小生是山东口音,绝非北国探子!小生姓晁名源,家父晁思孝确乃通州知州,我表舅乃锦衣卫刘都督,我姥爷乃锦衣卫苏都督。小生所说,句句实言,绝无半句假话!
士兵甲乙丙丁闻听收回刀枪,你看我我看你,犹豫不决。
晁源继续:小生在此等候,有劳哪位军爷大驾,骑了马去都督府衙证实,或押解了小生去亦可!
士兵甲眼珠转转,忽现笑脸,施礼:哪里哪里!免了吧!职责所在,不敬之处,还望晁公子见谅!
晁源忙回礼,用衣袖擦了下脸上的汗:不怕各位军爷笑话,小生是打山东小地方来的,真没见过这阵势!我,我可以走了吧?
士兵甲:晁公子且慢走,依据朝廷新规,戒严期间,进出城须查验通行证、携带物品也须严格盘查。
晁源忙:该查、该查,我马背上的搭裢里有笔墨纸砚,还有十几两银子,身上没带什么。至于通行证,小生可速去办理。
士兵甲在马背上的搭裢里摸了摸,掏出了装银子的小布兜,拉开口看了看。:晁公子有通行证,放行。
说完随手将小布兜揣进怀里。
士兵乙丙丁撤下门栓,将城门打开一条缝。
晁源忙施礼谢过,拉了马匆忙挤过门缝,人马到了城门外。
出不了城的众路人见城门开了,蜂涌而上,被士兵甲乙丙丁执刀枪挡住。
晁源惊魂未定,牵马走了几步,擦了擦头上汗,踩镫上马,急奔通州。
场:38
景:内
时:日
人:晁源、晁思孝、晁夫人
通州衙门内,后宅。
晁思孝与晁夫人居住处客厅正襟危坐。
晁源侧坐,端着茶杯喝水,放下杯子,喘息着:今个,二老差点没了儿子,儿这条小命,差点交到了北京城里!不行,我得走,我得回山东去,北京太吓人了!
晁思孝:不就是个例行巡逻盘查嘛!在京各衙门都已通报,怎么能差点要了我儿的命?
晁源苦咧着嘴:把我当北国的探子,要拿了我!若不是您儿子生就的伶牙俐齿,句句话都说到点上,今儿,您二老是真见不着儿子了!我便是不死也下了大狱!那刀,明晃晃,就压在我脖子上;那枪尖,直接顶着我心口窝!
晁思孝感叹:苍天有眼,让我儿平安归来!儿啊,我老晁家就你这一棵独苗,哪容得一丝一毫的闪失!我儿赶紧收拾行囊,趁如今也先大军未到,离开北京。若也先大军围了北京,恐是走也走不了啦!
晁源:儿这一走,爹和娘怎么办?总不能将爹娘置此险境,为儿落个不孝罪名吧!
晁思孝:至此,为父要么不做这个官了,不惜落个贪生怕死的骂名!急递上告致仕文书,若不准,就算拼了有罪,弃官也要逃回山东!
晁夫人:自古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你爷俩倒好,堂堂七尺男儿,还没望见敌人的影儿,净琢磨怎么跑了!
晁思孝皱着眉看了晁夫人一眼:他娘,你说得轻巧,匹夫有责,也得能担责!若敌人到了城下,我与源儿登上城墙。我俩是能拉弓放箭?还是能使舞刀弄枪?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便是坏了名声,也强过把脑袋被也先砍了去!
晁夫人双手合十,低头,默默祈祷。
场:39
景:外
时:日
人:晁思孝、邢师爷、袁先生
通州衙门内,后院。
邢师爷与袁先生正在院内的亭内下围棋,晁思孝走到近前。
晁思孝:哦?袁先生也在!
邢师爷与袁先生双双起身施礼。
袁先生:晁大人,来来来,坐坐坐。
晁思孝坐下:我跟邢师爷说句话。
邢师爷:大人有话,请讲。
晁思孝迟疑了一下:如今也先犯境,本官内心惶恐至极,请邢师爷代写一封告致仕文书。大概意思就是,本官旧疾突发,已难胜任本职,欲辞官回乡,治病调养。
邢师爷手捻胡须轻轻摇头:此事,恕在下万难从命!这要是传出去,有辱大人您的名声啊!朝里多少官员有大人这种想法,但无人敢说敢做。若大人执意上书辞官,必不被批准,又恐成众矢之的!
晁思孝感叹:蝼蚁尚且知道偷生,我晁思孝便是贪生怕死,又有何过?想想这颗脑袋不保,名声又值几何?
袁先生:晁大人,朝里若是批准了此文,恐众官员效仿,引起连锁反应啊!
邢师爷:大人实在是过虑了!北京远有长城护卫,近有层层城墙阻挡,也先大军皆骑兵,不善攻城。我军兵员充足、物资充沛,且又以逸待劳,那也先大军哪有那么容易攻破!这通州,更是安若磐石一般!晁大人,若见到在下惊慌失措之时,再担忧项上人头不迟啊!
晁思孝:同是读书之人,二位能够处变不惊,令晁某佩服之至!
邢、袁二人一笑,谦虚地摆摆手。
袁先生:近日,司礼监王公紧着撺掇皇上御驾亲征,虽有满朝文武极力谏阻,怎奈,王公曾为帝师,侍奉皇上十多年,平日皇上就对其言听计从,只怕是圣驾留不住啦!
邢师爷:在下夜观天象,兆圣驾不宜轻出。若圣驾已出,有违天意,此次御驾亲征,则难料吉凶!
晁思孝闻听浑身一哆嗦,忙起身:二位,继续,继续下棋。
说完,匆匆离去。
邢、袁二人起身施礼,坐下继续下棋。
场:40
景:外
时:日
人:邢师爷、袁先生、衙役甲
通州衙门内,后院。
邢师爷与袁先生正在院内的亭内下围棋。
衙役甲走来,施礼,从随身带的包中抽出一封信:有公函,请邢师爷转呈晁大人。
邢师爷接了信,看着信封,摆手让衙役甲退下。
他对袁先生:此乃朝廷的回文。唉!这个晁大人哪!我不给他写辞职书,定是他自己写了!
袁先生伸手拿过信封,笑笑:可否一阅?欣赏下朝廷如何骂人。
他抽出信纸,在手中展开,念:
边关烽火,国家多事。恣情托病,脱身规避,品行何居?
寇在门庭,圣驾亲征,将士舍命。汝抚自胸,良心何在?
涤除妄念,打起精神,用心理城。不思悔改,必行拿问!
邢师爷一脸严肃,对袁先生摆手,不让他再念。
他:品行何居!良心何在!这耳刮子抽的,令我亦甚感脸上火辣!
袁先生将信纸折叠装回信封,思索着念叨:寇在门庭,圣驾亲征……
场:41
景:外
时:日
人:皇上、王振、樊忠、刘都督、苏都督、也先、众士兵
土木堡战场。
茫茫原野,远处隐约山峦起伏。
烽烟中遍地战死明军将士,遗体血肉模糊,横七竖八。兵器、旌旗或散落或歪斜插于地,脱缰的战马或奔跑或驻足嘶鸣。
刘都督、苏都督手执大刀跪地,两人多处中箭,血染铠甲,相互搀扶慢慢站起。刘都督声音嘶哑,大喊:锦衣卫、锦衣卫,护驾、护驾……
乱箭飞来,有的扎于地有的扎于身,二人摇晃着再次倒下。
远处,也先大军骑兵阵型密集,旌旗招展。
皇上、王振、樊忠,三人骑马仓皇逃奔。突然,王振中箭落马,皇上与樊忠勒住马回望。
王振伏地声泪俱下,哭喊:圣上,快走!不要管我,老臣罪该万死!
樊忠大声:王振老贼,葬送我五十万将士,致圣上于危难之境地!你罪恶滔天、恶贯满盈!今日,我要为大明除此奸佞!
樊忠打马上前,伏身抡锤。
皇上惊叫:樊将军,不可!
话音同时,王振被樊忠打死。
樊忠回马与皇上再次奔逃,樊忠中数箭落马。皇上听见声音勒缰绳回马到樊忠身边,下马蹲下查看樊忠大叫:樊将军!樊将军!
樊忠躺地,看了看皇上,慢慢闭眼。
皇上悲哀地抬头,看着也先骑兵正在围拢逼近。他盘膝坐地,合双掌闭目祈祷,身边有箭落下插入土中。
也先骑马手拎血迹斑斑的大刀,在众将簇拥下到了皇上面前。他冷冷地看着坐在地上的皇上,举起手中大刀,掏出手帕将血迹擦了擦,扔掉手帕,回手将刀猛力插入刀鞘。
字幕:明正统十四年夏(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与蒙古也先大军于土木堡(今河北怀来)激战。明军大败,全军覆没,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15254字
上一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