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7393
成片时长:每集约53分钟
阅读:4404
发表:2021/10/30
12集 古装 网剧剧本
《祖冲之》第9-11集
1-2
3-5
6-8
9-11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49.新宅屋内 内 日
祖冲之正在洗脸。
他接过依巧递上的面巾,抱起走过来的儿子亲了亲,对他说:乖乖听话,等爹爹忙完了带你玩。
如玉接过孩子问:还要几天才能完呢?
冲之:很难说,也许十来天,或者更多。越来越难,越来越难啊……
说完,叹了口气又扎到了里屋的书房。
50.祖府 外 日
大门打开一条缝隙,露出祖槐的脸。见没有人,他急忙抽身出门。
祖朔之紧紧跟随在后面,两人像做贼一样贴着墙角走去。
刚刚走到大街拐角处,一个手持长枪的士兵跳出来,用枪尖指着祖槐喝到:站住,干什么的!
祖槐点头哈腰的答:军爷吉祥,小人是祖府的仆人,要到城东探望府上小郎主一家。
祖朔之也忙说:犬子带着孙儿被困于城东,军爷开恩,容我主仆二人接他们回来……
一个挎刀的军士走过来,指一指东边弥漫的黑烟,说:不瞒上官,叛军战船到达城东,两军已经开战,谁敢放你们过去?好好回家避难,拜求菩萨保佑我朝得胜方才是正理。回去吧!
两人还想求告,但两位军士横眉立目,只得退了回来。
51.江岸 外 日
叛军战船已经冲了过来,对射的箭雨中,箭楼上的弓箭手不断有人中箭落将下来。
载人的小艇向岸上划来,战船也搭上跳板,开始有人跳上岸来。
两军短兵相接,格斗在一起。
早晨出现过的武官奋力砍翻一个叛军,突然指着江面大喊:看,看那,我们的水军赶过来了,快杀啊!
两个叛军挺起长枪刺来,武官躲过一侧,另一侧被长枪刺中,惨叫着倒地。
52.新宅 内 日
寝室床上,如玉紧紧抱着小祖暅缩在床的一角,床外面是拿着擀面杖的依巧,两眼紧盯着窗户。
窗外传来阵阵呼喝声:
站住,站住!
杀啊——别让一个跑喽!
乱兵的咆哮和纷杂的脚步声仿佛就在耳边。
屋门紧闭。书房内,祖冲之皱起了眉头,略一思索,又开始摆放算筹。
书案上的算筹已经摆放到了尽头,冲之不得不把未列完的算式摆放到地上。
53.案上 外 日
岸上步兵的格斗还在进行,朝廷军队已经接近崩溃。
江面上,大队朝廷的战船正顺流而下,前锋已经靠岸。船上的弓箭手在向敌船发箭,一些水手放下小艇和跳板。
刘宋水军旗舰上,一面大大的红旗迎风展开,上面写着一个“箫”字;旗下站着一位身披铠甲的将军,两眼炯炯,手中的令字旗一挥,喝到:冲过去——
字幕:南兖州刺史:萧道成。
一位军官带头沿着跳板冲上岸来,仗剑投入战团。他奋力接连砍杀两个对手,又向其他敌人冲去。
叛军不支,开始向城中溃败。
萧道成跨过跳板走上岸来,在堤坝上站定,看着手下兵丁向城里杀去。
54.新宅街道 外 日
三五成群的叛军向街道跑来。
叛军在砸门,很快被砸开了。院内先是鸡飞狗跳,接着又传来大人孩子惊恐的声音。
其他兵士们开始效仿,砸门声响成一片。
片刻,最先抢掠的士兵背着包袱跑出门来,一面瞭望有无追兵,一面跑开了。
隔壁宅院中,两个溃兵背起抢来的包袱开始放火。他们将火把从窗子扔进屋去,看着浓烟从窗子中冒出来后,哈哈笑着离去。
55.祖冲之新宅 外 日
两个叛军士兵开始砸院门。连踹几脚没有动静,一个士兵抱来一块石头狠狠砸在大门上,木门终于被砸开了。
两人进院,直奔正房。
56.寝室 内 日
床上,如玉惊恐的抱紧儿子,从身底下抽出菜刀。依巧提着擀面杖站在床头。
屋门被踹的摇摇晃晃,最后终于倒在地上。两个人持刀闯进屋来,看到两个正准备以死相拼的女人,略一思量,直奔书房。
书房内,祖冲之刚刚提起毛笔,对兀突闯进的不速之客颇感惊讶。
一个士兵走进他,他下意识地提起毛笔抵挡,被士兵一把推到一边。随后,打开他背后的书柜,粗暴的将书籍抛洒一地。
另一个打开第二个书柜,同样是书,第三个仍然是书……
一个士兵恼怒的说:倒霉,都是书、书!
两个士兵恼羞成怒,一脚踹翻书案,眼看墨汁泼洒在刚刚计算好的算式和算筹上面。
祖冲之大叫一声:我的天——双手拿起墨迹淋漓的册页。
士兵一把夺过册页扔在地上,用脚狠狠地踩踏着,说:快把金银交出来,免得军爷刀上饮血!
祖冲之蹲在地上,仍在从他脚下争夺写满算式的册页……
兵士狠狠的抡起刀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间,书房门“哐”一下被打开了,东阳如玉出现在她们面前。只见她柳眉倒竖,一手拿着菜刀,一手将一包散碎银两和几串铜钱抛在地上,举起手中的菜刀说:金银都在这里,尽可全都拿去!
说着,她将耳环摘下,又褪下腕上的镯子一起递过来说:我家相公是读书人,不可为难于他!
两个溃兵相互看了一眼,慢慢的放下举起的刀,慌乱的捡起地上的财物,抽身退出。
屋外,依巧抱着祖暅,眼看着两个溃兵夺门而去。
一个溃兵回头看着怒气冲冲的如玉说:没看到过这样厉害的小娘们,佩服!
书房内,祖冲之失魂落魄的坐在地上,眼前是被踩踏的沾满墨迹的册页和书籍。
如玉走进来,冲之抬起头来,眼中充满了泪水:
……完了,多日辛苦,一瞬间便被糟践的一塌糊涂……
如玉将他拉起来搂在怀里,安慰他说:不怕,只要人在,只要我的冲之在,就什么都不怕,我们重新来!
57.建康城外 外 日
劫后的建康城一片狼藉。路边是横七八竖的尸体,废墟上还在冒着黑烟。
满脸乌黑的兵士走过,不少人已经带伤。
逃难的灾民也开始回城,灾民后面,是一位老妇人,背上背着沉重的包袱,一个小女孩牵着她的手在抹眼泪。
一辆牛车迎面走来,祖槐坐在车辕上,祖朔之打开车帘在往外探视,见此情此景,不禁长叹一声。
58.新宅门口 外 日
牛车停了下来,祖槐搀扶祖朔之走下车来。两人走进院去,满目疮痍尽收眼底。
冲之见父亲到来,忙走过来搀扶。
小祖暅见到爷爷,张开小手扑过来,嘴里叫着:爷爷——
祖朔之一把抱住孙儿,将脸贴在孙子脸上不禁老泪纵横。如玉和依巧也走过来看着这一幕,两人也不禁落泪。
祖朔之自觉失态,擦着脸上的泪水说:人都平安就好,平安就好。
字幕:公元四五四年八月,刘义宣、臧质等人的叛乱被扑灭。但是,刘宋王朝自相残杀的种子还在继续膨胀。
59.华林学省 外 日
秋风又起,树叶飘零。几个夫役在清扫地上的落叶。
祖冲之迎着秋风走进大门。见到几个早到的学士,他们有的在院里谈论近日城郊大战,有的整理自己的房间。祖冲之与他们一一有礼,寒暄着走向自己的房间。
60.屋内 外 日
屋内冷冷清清,书柜的门大开着,里面的书籍所剩无几。祖冲之叹一口气,从自己书囊中拿出一本《九章算术》,摊开纸笔,抄写起来。
他眼前又浮现出那张自己画的“圆周图”,密密麻麻的“割圆术”符号和记号显得十分杂乱……
他回过神来,无奈的摇了摇头,饱蘸浓墨书写起来。
院内传来小吏的声音:诸位学士请了,监正已经在清议厅等待诸位,恭请大家一叙——
人们纷纷走向清议厅。
祖冲之也走出门来,跟随大家离去。
61.清议厅 内 日
监正笑眯眯的看着众人落座,看到祖冲之仍旧坐在最下面书案的角落,立即招手道:
祖学士请上座,请。
祖冲之有些不太适应监正的热情,思忖片刻,还是重新坐下:
在下习惯在此,还是不要动吧。
监正:叛王刘义宣作乱,多亏南兖州刺史萧道成驰援迅速,倒让大家虚惊一场,惭愧惭愧。
可不,小可家中就险些被乱兵劫掠……
众人纷纷各诉苦衷,只有祖冲之不发一言。
监正眼看跑题,伸手压一压,示意大家住口,接着说:
……两年多来,诸位撰写古人经典‘义疏’,多有所成,上官对此多有褒奖,并传令抄书院复制多部,散之民间,以利于教化大众,以德育民。
众位学士又开始议论,互相称赞:
梁兄高才,大作必能流传青史。
被夸的人飘飘然的掂须自得:
哪里哪里,圣人之书,经李兄之手如画龙点睛啊,佩服、佩服。
监正看众人说的差不多了,再次打断大家,说:不过也有大作需要斟酌、商榷,譬如,孙学士所作《易经义疏》,失之于‘玄’。何为‘玄’?玄,谓之深者也——
被称为陈学士的一位老儒这时站了起来,狡辩道:监正差矣,《易经》自成一脉,高深莫测,其实一个‘玄’字所能概括?
监正慌忙摆手道:莫急莫急,大作鄙人精读多次,陈兄自成一家之言,小可佩服的五体投地……可是上官……
他停顿一下才接着说:上官认为《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之为“三玄”,而《老子》、《庄子》则被视为“玄宗”。上官所虑,是要将三者合而为一……
陈学士已经发了“名士脾气”,大袖一甩,道:上官虽有‘所虑’,却也不是圣旨。鄙人研学《易经》多年,自认为得其精华,既然如此,那就就此打住,鄙人退避三舍可也!
说完对着监正一揖,转身离去。
屋里鸦雀无声,监正尴尬的笑笑,对众人说:上官意志,本人不得不尊。既然如此,也就只能另请高人了。谢学士——
祖冲之正在洗脸。
他接过依巧递上的面巾,抱起走过来的儿子亲了亲,对他说:乖乖听话,等爹爹忙完了带你玩。
如玉接过孩子问:还要几天才能完呢?
冲之:很难说,也许十来天,或者更多。越来越难,越来越难啊……
说完,叹了口气又扎到了里屋的书房。
50.祖府 外 日
大门打开一条缝隙,露出祖槐的脸。见没有人,他急忙抽身出门。
祖朔之紧紧跟随在后面,两人像做贼一样贴着墙角走去。
刚刚走到大街拐角处,一个手持长枪的士兵跳出来,用枪尖指着祖槐喝到:站住,干什么的!
祖槐点头哈腰的答:军爷吉祥,小人是祖府的仆人,要到城东探望府上小郎主一家。
祖朔之也忙说:犬子带着孙儿被困于城东,军爷开恩,容我主仆二人接他们回来……
一个挎刀的军士走过来,指一指东边弥漫的黑烟,说:不瞒上官,叛军战船到达城东,两军已经开战,谁敢放你们过去?好好回家避难,拜求菩萨保佑我朝得胜方才是正理。回去吧!
两人还想求告,但两位军士横眉立目,只得退了回来。
51.江岸 外 日
叛军战船已经冲了过来,对射的箭雨中,箭楼上的弓箭手不断有人中箭落将下来。
载人的小艇向岸上划来,战船也搭上跳板,开始有人跳上岸来。
两军短兵相接,格斗在一起。
早晨出现过的武官奋力砍翻一个叛军,突然指着江面大喊:看,看那,我们的水军赶过来了,快杀啊!
两个叛军挺起长枪刺来,武官躲过一侧,另一侧被长枪刺中,惨叫着倒地。
52.新宅 内 日
寝室床上,如玉紧紧抱着小祖暅缩在床的一角,床外面是拿着擀面杖的依巧,两眼紧盯着窗户。
窗外传来阵阵呼喝声:
站住,站住!
杀啊——别让一个跑喽!
乱兵的咆哮和纷杂的脚步声仿佛就在耳边。
屋门紧闭。书房内,祖冲之皱起了眉头,略一思索,又开始摆放算筹。
书案上的算筹已经摆放到了尽头,冲之不得不把未列完的算式摆放到地上。
53.案上 外 日
岸上步兵的格斗还在进行,朝廷军队已经接近崩溃。
江面上,大队朝廷的战船正顺流而下,前锋已经靠岸。船上的弓箭手在向敌船发箭,一些水手放下小艇和跳板。
刘宋水军旗舰上,一面大大的红旗迎风展开,上面写着一个“箫”字;旗下站着一位身披铠甲的将军,两眼炯炯,手中的令字旗一挥,喝到:冲过去——
字幕:南兖州刺史:萧道成。
一位军官带头沿着跳板冲上岸来,仗剑投入战团。他奋力接连砍杀两个对手,又向其他敌人冲去。
叛军不支,开始向城中溃败。
萧道成跨过跳板走上岸来,在堤坝上站定,看着手下兵丁向城里杀去。
54.新宅街道 外 日
三五成群的叛军向街道跑来。
叛军在砸门,很快被砸开了。院内先是鸡飞狗跳,接着又传来大人孩子惊恐的声音。
其他兵士们开始效仿,砸门声响成一片。
片刻,最先抢掠的士兵背着包袱跑出门来,一面瞭望有无追兵,一面跑开了。
隔壁宅院中,两个溃兵背起抢来的包袱开始放火。他们将火把从窗子扔进屋去,看着浓烟从窗子中冒出来后,哈哈笑着离去。
55.祖冲之新宅 外 日
两个叛军士兵开始砸院门。连踹几脚没有动静,一个士兵抱来一块石头狠狠砸在大门上,木门终于被砸开了。
两人进院,直奔正房。
56.寝室 内 日
床上,如玉惊恐的抱紧儿子,从身底下抽出菜刀。依巧提着擀面杖站在床头。
屋门被踹的摇摇晃晃,最后终于倒在地上。两个人持刀闯进屋来,看到两个正准备以死相拼的女人,略一思量,直奔书房。
书房内,祖冲之刚刚提起毛笔,对兀突闯进的不速之客颇感惊讶。
一个士兵走进他,他下意识地提起毛笔抵挡,被士兵一把推到一边。随后,打开他背后的书柜,粗暴的将书籍抛洒一地。
另一个打开第二个书柜,同样是书,第三个仍然是书……
一个士兵恼怒的说:倒霉,都是书、书!
两个士兵恼羞成怒,一脚踹翻书案,眼看墨汁泼洒在刚刚计算好的算式和算筹上面。
祖冲之大叫一声:我的天——双手拿起墨迹淋漓的册页。
士兵一把夺过册页扔在地上,用脚狠狠地踩踏着,说:快把金银交出来,免得军爷刀上饮血!
祖冲之蹲在地上,仍在从他脚下争夺写满算式的册页……
兵士狠狠的抡起刀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间,书房门“哐”一下被打开了,东阳如玉出现在她们面前。只见她柳眉倒竖,一手拿着菜刀,一手将一包散碎银两和几串铜钱抛在地上,举起手中的菜刀说:金银都在这里,尽可全都拿去!
说着,她将耳环摘下,又褪下腕上的镯子一起递过来说:我家相公是读书人,不可为难于他!
两个溃兵相互看了一眼,慢慢的放下举起的刀,慌乱的捡起地上的财物,抽身退出。
屋外,依巧抱着祖暅,眼看着两个溃兵夺门而去。
一个溃兵回头看着怒气冲冲的如玉说:没看到过这样厉害的小娘们,佩服!
书房内,祖冲之失魂落魄的坐在地上,眼前是被踩踏的沾满墨迹的册页和书籍。
如玉走进来,冲之抬起头来,眼中充满了泪水:
……完了,多日辛苦,一瞬间便被糟践的一塌糊涂……
如玉将他拉起来搂在怀里,安慰他说:不怕,只要人在,只要我的冲之在,就什么都不怕,我们重新来!
57.建康城外 外 日
劫后的建康城一片狼藉。路边是横七八竖的尸体,废墟上还在冒着黑烟。
满脸乌黑的兵士走过,不少人已经带伤。
逃难的灾民也开始回城,灾民后面,是一位老妇人,背上背着沉重的包袱,一个小女孩牵着她的手在抹眼泪。
一辆牛车迎面走来,祖槐坐在车辕上,祖朔之打开车帘在往外探视,见此情此景,不禁长叹一声。
58.新宅门口 外 日
牛车停了下来,祖槐搀扶祖朔之走下车来。两人走进院去,满目疮痍尽收眼底。
冲之见父亲到来,忙走过来搀扶。
小祖暅见到爷爷,张开小手扑过来,嘴里叫着:爷爷——
祖朔之一把抱住孙儿,将脸贴在孙子脸上不禁老泪纵横。如玉和依巧也走过来看着这一幕,两人也不禁落泪。
祖朔之自觉失态,擦着脸上的泪水说:人都平安就好,平安就好。
字幕:公元四五四年八月,刘义宣、臧质等人的叛乱被扑灭。但是,刘宋王朝自相残杀的种子还在继续膨胀。
59.华林学省 外 日
秋风又起,树叶飘零。几个夫役在清扫地上的落叶。
祖冲之迎着秋风走进大门。见到几个早到的学士,他们有的在院里谈论近日城郊大战,有的整理自己的房间。祖冲之与他们一一有礼,寒暄着走向自己的房间。
60.屋内 外 日
屋内冷冷清清,书柜的门大开着,里面的书籍所剩无几。祖冲之叹一口气,从自己书囊中拿出一本《九章算术》,摊开纸笔,抄写起来。
他眼前又浮现出那张自己画的“圆周图”,密密麻麻的“割圆术”符号和记号显得十分杂乱……
他回过神来,无奈的摇了摇头,饱蘸浓墨书写起来。
院内传来小吏的声音:诸位学士请了,监正已经在清议厅等待诸位,恭请大家一叙——
人们纷纷走向清议厅。
祖冲之也走出门来,跟随大家离去。
61.清议厅 内 日
监正笑眯眯的看着众人落座,看到祖冲之仍旧坐在最下面书案的角落,立即招手道:
祖学士请上座,请。
祖冲之有些不太适应监正的热情,思忖片刻,还是重新坐下:
在下习惯在此,还是不要动吧。
监正:叛王刘义宣作乱,多亏南兖州刺史萧道成驰援迅速,倒让大家虚惊一场,惭愧惭愧。
可不,小可家中就险些被乱兵劫掠……
众人纷纷各诉苦衷,只有祖冲之不发一言。
监正眼看跑题,伸手压一压,示意大家住口,接着说:
……两年多来,诸位撰写古人经典‘义疏’,多有所成,上官对此多有褒奖,并传令抄书院复制多部,散之民间,以利于教化大众,以德育民。
众位学士又开始议论,互相称赞:
梁兄高才,大作必能流传青史。
被夸的人飘飘然的掂须自得:
哪里哪里,圣人之书,经李兄之手如画龙点睛啊,佩服、佩服。
监正看众人说的差不多了,再次打断大家,说:不过也有大作需要斟酌、商榷,譬如,孙学士所作《易经义疏》,失之于‘玄’。何为‘玄’?玄,谓之深者也——
被称为陈学士的一位老儒这时站了起来,狡辩道:监正差矣,《易经》自成一脉,高深莫测,其实一个‘玄’字所能概括?
监正慌忙摆手道:莫急莫急,大作鄙人精读多次,陈兄自成一家之言,小可佩服的五体投地……可是上官……
他停顿一下才接着说:上官认为《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之为“三玄”,而《老子》、《庄子》则被视为“玄宗”。上官所虑,是要将三者合而为一……
陈学士已经发了“名士脾气”,大袖一甩,道:上官虽有‘所虑’,却也不是圣旨。鄙人研学《易经》多年,自认为得其精华,既然如此,那就就此打住,鄙人退避三舍可也!
说完对着监正一揖,转身离去。
屋里鸦雀无声,监正尴尬的笑笑,对众人说:上官意志,本人不得不尊。既然如此,也就只能另请高人了。谢学士——
上一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