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8213
成片时长:约61分钟
阅读:2465
发表:2022/10/1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49集
1
…
48
49
50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郭崇韬:那么皇上的奔袭汴梁?
李存勖:朕意已决,按照神谕,先夺恽州,再奔袭贼巢,一举灭梁!
李存勖(站起身):安时即刻去将城中兵马尽数点起。
郭崇韬:臣遵旨。
郭崇韬匆匆离开。
李存勖:存璋,德妃临盆在即,若有不测,你提头来见朕。
李存璋:陛下放心,臣性命担保,德妃娘娘必然平安。
李存勖:你立刻去把文仲叫来。朕远征之时,他负责京畿平安,你负责宫中平安。
李存璋:遵旨。
7、内 日 流霜殿
人物:张承业、李九娘、李存勖、荣散散、叶娘温
张承业走了进来:娘娘。
皇后:怎样,他喝了那酒没有?
张承业:老奴办事不力,请娘娘责罚。
皇后:快说。
张承业:娘娘,韩延徽自杀了。
皇后(站起来):啊?
张承业:正是,韩延徽那厮趁狱卒不备,将狱卒打倒后抢了狱卒的刀,自杀了。
皇后:如此说来,竟然成了无头公案了!刑部是怎么搞的,这是钦犯,他居然如此疏于管理!
张承业:老奴已经将典狱囚禁,只等皇上发落。
皇后(懊恼):囚禁他又有何用!现在关键,是要坐实贵妃的罪行!
张承业:娘娘曾说,贵妃还有用处。
皇后:本宫已经想明白了,若要利用契丹,直接号令小湖蔑便可。所以不必再有顾虑,直接杀了她主仆,本宫也好报仇雪恨。
张承业:可是韩延徽已死,线索也就断了,再也无人知道贵妃在契丹与韩延徽做过什么了。
皇后:不是还有个妖女吗?那个乌云嘎,把她提到流霜殿,本宫总要撬开她牙齿,得到贵妃的私情铁证!
黄四娘忽然哎呀一声,跪了下去。
皇后:四娘,搞什么名堂?
黄四娘:奴婢有罪,求主子饶过。
皇后:究竟何事?
黄四娘:奴婢上次与小湖蔑见面时,小湖蔑曾说,贵妃能与韩大王相好,娘娘也可与他相好。
张承业:四娘!这等污言秽语,你怎敢出口?
皇后(摆手):且慢。四娘你可问他,如何知晓贵妃与韩大王相好?
黄四娘:奴婢当时就问了,他说此事就是阿保机登基之后的事,很多契丹人都知道,连天皇帝和地皇后也都知道,天皇帝还为此责骂了贵妃娘娘,为此还让贵妃回国时把天马带回,就是赔罪之意。
皇后:地皇后也知道?亏得她,居然从来不露出一点口风!
皇后(看黄四娘还跪着):平身吧,你现在说出,也不算晚,本宫不责罚你。
黄四娘(起身):谢过主子。
皇后(坐了回去):张公公,这就是天意啊!她大概以为她在契丹做的丑事,太原千里之外,永世不知。谁知,天下无有不透风的篱笆!
张承业(笑):正是啊,那韩延徽还以为他一死,便就死无对证。
皇后:物证也有,那二百两银,便是她赠与奸夫的!
张承业:虽然如此,然而为了朝廷体面,此事恐怕也只能悄悄处置。至于贵妃腹中的孩儿……
画外音
传呼:圣人到。
皇后站起身来,上前微笑迎接,却看见淑妃、德妃也跟随在皇上身后,有些诧异,但还是向皇上行礼。
皇后:臣妾恭迎圣驾。
张承业、黄四娘纷纷行礼。
李存勖(坐下对皇后):淑妃、德妃随朕一起前来,梓潼可知朕是何意?
皇后(微笑):臣妾不知圣意为何。
李存勖:朕要亲征梁贼!故此命她两人搬来流霜殿居住,待朕凯旋。
皇后(点头):臣妾遵旨。不过,恕臣妾多言一句,皇上亲征梁贼,也非第一次。为何今日却……
李存勖(一挥手打断皇后):此番亲征,不同以往!乃是朕与梁贼的最后决战!
皇后:最后决战?臣妾……
李存勖(打断):梓潼不必多言,只须牢记几桩事:第一,每日带着她们晨昏定省,必不可少。第二,宫中用度,必须简省,饮食也要清淡为宜。第三,朕已经命存璋多备柴薪火油,若到了最后关头,你等自知。
皇后(大惊失色):抱薪!陛下,何至于此?
李存勖(不悦):朕的旨意,没听明白?
皇后和德妃、淑妃(一齐):听明白了。
李存勖(点点头):还有贵妃那头,梓潼可代朕从速处置。
皇后:皇上的意思是?
李存勖(断然):军情急如火,战机稍纵即逝!朕不能被宫中这些事拖累!张公公。
张承业:老奴在。
李存勖:你与大司空好生商量,务必查清贵妃与那韩延徽之间有无苟且之事。如果真有此事,那么她腹中的,必是孽种,朕虽不杀她,也要将她放逐契丹。
张承业:皇上还要留她性命?
李存勖(叹口气):若杀了孕妇,有干天和,虽毗沙天王,只恐也要降罪朕躬。朕此番正是以国运相赌的紧急关头,岂能恣肆自为?算她命大,放逐之后,永远不许踏入大唐国土。
皇后:臣妾遵旨。那么还有那个宫女乌云嘎。
李存勖(皱眉):一个婢女,梓潼自己处置。
张承业:皇上,如果审讯之后证明贵妃是清白的,却又如何?
李存勖:那当然最好。她若清白,便可也让她搬到流霜殿,与淑妃德妃为伍。
皇后(点点头):臣妾明白了。不过皇上适才口谕,说要以国运相赌,可否明降旨意?
李存勖:梓潼!朕此番直捣贼巢汴梁,但梁贼也很可能会从河中北上。朕为了确保奔袭成功,又不能多留官军在太原。明白了吧?朕留下的,只是太原一座空城!
皇后(微笑):倘有贼兵来犯,臣妾却也守过太原。
李存勖:梓潼处置吧。若能守住太原,自然满天云雾都散。若是守不住,你们几个却万万不可从贼失节,只能同归于尽。
皇后:臣妾明白了,难怪陛下今日如此,莫非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李存勖走出流霜殿,留下一句话。
李存勖:梓潼,好自为之!
皇后和德妃、淑妃:臣妾恭送皇上。
李存勖向张承业招招手,张承业随着皇上匆匆离开。
皇后:看来皇上此番亲征,风险极大啊。两位阿妹且坐下吧。
德妃:娘娘,若是觉得人多繁杂,臣妾也可以还住迎晖殿。
皇后(笑着):你腹中可是龙种!怎敢轻忽?你今日暂时回去,倒是不妨,但明日一定要搬来流霜殿,一并居住。哎,皇上之意,是一旦贼人破城,咱们姐妹三个,便可在一处……举火了。
淑妃:娘娘,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皇后:军国大事,本宫也说不准。皇上说的如此严重,想必情形更加紧迫呢。你两个若是害怕,本宫倒是不妨担了干系,只要你两个写了甘结文书,便可出宫避难!只是皇上凯旋之时,你二人却回不来了。德妃,淑妃,作何打算?
德妃(微笑):娘娘,臣妾一生颠簸,得蒙皇上恩宠,已是意外之福,何况怀有龙种,哪有闻风逃窜之理?定然要守在宫中,紧要之时,便来娘娘这里,哪怕是一处举火自焚,却也无怨无悔。
淑妃:臣妾以前是他阿姐,便是一家。后来成了死囚,若非皇上和娘娘施恩,哪有今日?若是论个死字,臣妾早就该死,能够活到了今日,已经幸运多多。故此与德妃一样,只等到了危急之时,一定到了流霜殿,与娘娘你们,一同……且慢,娘娘,臣妾不想被火烧死,不知投井可否?
皇后:为何?
淑妃:被火烧死,且不说尸身暴露不雅,只说尸骸漆黑,未免太过难看。投井而死,好歹衣裙安然。
皇后(忍不住笑了):温儿你呀,都到那时候了,你还顾得这个?
德妃(点点头):娘娘,臣妾倒是觉得淑妃所虑有理,火烧之后,必然尸骸暴露,甚是不雅。臣妾也……
皇后(皱眉打断):打住,打住!想那么多干什么?你们对皇上没有信心吗!皇上用兵,哪次都是攻必克守必胜,名副其实的战神,此番御驾亲征,想来更是所向无敌!所托本宫者,不过是防范万一罢了,还叫你们的如同末日将到一般。
淑妃:可是明摆着皇上今日就是托付后事的啊,以臣妾看来,皇上本人对此次大战都没有信心了。他怎么说的?最后一战是吧?
德妃:臣妾固然不通兵事,但听说皇上是顾忌河中梁贼北犯。皇上固然必胜,但梁贼来犯后太原是否无恙,殊不可知。
皇后叹了口气。
皇后:自焚还是投井,没到那一步,大可日后再说。只是这贵妃,你们说说皇上是何用意啊?
淑妃:他不是说的很清楚吗,放逐契丹。
皇后:那她腹内的孩儿,究竟是不是龙种?
德妃:娘娘,皇上适才说必是孽种。
淑妃和德妃都有些奇怪看着皇后。
皇后:你们奇怪本宫为何反复询问?本宫是怕记错了圣旨啊。
德妃:娘娘英明,皇上旨意都记得很清楚。
皇后:本宫的英明之处,不只是记住圣旨,而是理解。
淑妃和德妃一愣。
淑妃:理解圣旨?
皇后:你们想啊,若皇上明知贵妃怀的是孽种,却只是将她放逐契丹,故意留她性命,所为者何?
德妃:皇上不是说杀了孕妇有干天和吗?
皇后(笑):这当然也是,不过只是有干天和,那么人事呢?你们可曾想到,如果本宫告诉真如月,只要契丹兵前来守城,本宫就饶过她性命……
皇后饶有深意的笑了。
淑妃:娘娘如此理解圣旨?皇上可没说要契丹兵来助阵啊。
德妃:而且契丹兵来守城,会不会非常野蛮呢?想想都可怕。
皇后:德妃所言有理。所以说,本宫只是调契丹直前来守城。契丹直的都统小湖蔑,就是本宫给的官职。他们来助阵,既能保太原平安,又不易到处滋事,可说两全其美。再说了,毕竟贵妃还活着,她在契丹那里,还是有一定的威信的。
淑妃(松了口气):看来娘娘都已经盘算好了。
皇后:否则呢?就像你们所说,只管争论自焚还是投井?
德妃(笑):娘娘不愧是六宫之主啊,考虑问题,的确远远胜过臣妾。
淑妃也不停点头。
皇后:本宫只是要把那个乌云嘎杀掉。
德妃(不禁叹气):还是要杀人啊。
淑妃:娘娘这也是退而求其次,臣妾觉得倒是可行。再说了,她主子犯下如此不堪的罪行,让她这做奴婢的来抵罪,倒也可以。
皇后(摇摇手):主要原因,是乌云嘎当年竟然用给畜生接生的手法用到本宫身上!本宫至今不再有孕,原因就在于此!她如此荼毒本宫,本宫焉能不复仇?
淑妃德妃互相看了一眼。
德妃(惊讶):那乌云嘎小小年纪,竟然下手如此阴损?
皇后:多半也是那个契丹的述律平唆使的。本宫也不肯随意杀人,但是有怨抱怨有仇报仇,这世道方才公平。
淑妃(感叹):臣妾万万想不到,贵为皇后,居然也要求个公道?
李存勖:朕意已决,按照神谕,先夺恽州,再奔袭贼巢,一举灭梁!
李存勖(站起身):安时即刻去将城中兵马尽数点起。
郭崇韬:臣遵旨。
郭崇韬匆匆离开。
李存勖:存璋,德妃临盆在即,若有不测,你提头来见朕。
李存璋:陛下放心,臣性命担保,德妃娘娘必然平安。
李存勖:你立刻去把文仲叫来。朕远征之时,他负责京畿平安,你负责宫中平安。
李存璋:遵旨。
7、内 日 流霜殿
人物:张承业、李九娘、李存勖、荣散散、叶娘温
张承业走了进来:娘娘。
皇后:怎样,他喝了那酒没有?
张承业:老奴办事不力,请娘娘责罚。
皇后:快说。
张承业:娘娘,韩延徽自杀了。
皇后(站起来):啊?
张承业:正是,韩延徽那厮趁狱卒不备,将狱卒打倒后抢了狱卒的刀,自杀了。
皇后:如此说来,竟然成了无头公案了!刑部是怎么搞的,这是钦犯,他居然如此疏于管理!
张承业:老奴已经将典狱囚禁,只等皇上发落。
皇后(懊恼):囚禁他又有何用!现在关键,是要坐实贵妃的罪行!
张承业:娘娘曾说,贵妃还有用处。
皇后:本宫已经想明白了,若要利用契丹,直接号令小湖蔑便可。所以不必再有顾虑,直接杀了她主仆,本宫也好报仇雪恨。
张承业:可是韩延徽已死,线索也就断了,再也无人知道贵妃在契丹与韩延徽做过什么了。
皇后:不是还有个妖女吗?那个乌云嘎,把她提到流霜殿,本宫总要撬开她牙齿,得到贵妃的私情铁证!
黄四娘忽然哎呀一声,跪了下去。
皇后:四娘,搞什么名堂?
黄四娘:奴婢有罪,求主子饶过。
皇后:究竟何事?
黄四娘:奴婢上次与小湖蔑见面时,小湖蔑曾说,贵妃能与韩大王相好,娘娘也可与他相好。
张承业:四娘!这等污言秽语,你怎敢出口?
皇后(摆手):且慢。四娘你可问他,如何知晓贵妃与韩大王相好?
黄四娘:奴婢当时就问了,他说此事就是阿保机登基之后的事,很多契丹人都知道,连天皇帝和地皇后也都知道,天皇帝还为此责骂了贵妃娘娘,为此还让贵妃回国时把天马带回,就是赔罪之意。
皇后:地皇后也知道?亏得她,居然从来不露出一点口风!
皇后(看黄四娘还跪着):平身吧,你现在说出,也不算晚,本宫不责罚你。
黄四娘(起身):谢过主子。
皇后(坐了回去):张公公,这就是天意啊!她大概以为她在契丹做的丑事,太原千里之外,永世不知。谁知,天下无有不透风的篱笆!
张承业(笑):正是啊,那韩延徽还以为他一死,便就死无对证。
皇后:物证也有,那二百两银,便是她赠与奸夫的!
张承业:虽然如此,然而为了朝廷体面,此事恐怕也只能悄悄处置。至于贵妃腹中的孩儿……
画外音
传呼:圣人到。
皇后站起身来,上前微笑迎接,却看见淑妃、德妃也跟随在皇上身后,有些诧异,但还是向皇上行礼。
皇后:臣妾恭迎圣驾。
张承业、黄四娘纷纷行礼。
李存勖(坐下对皇后):淑妃、德妃随朕一起前来,梓潼可知朕是何意?
皇后(微笑):臣妾不知圣意为何。
李存勖:朕要亲征梁贼!故此命她两人搬来流霜殿居住,待朕凯旋。
皇后(点头):臣妾遵旨。不过,恕臣妾多言一句,皇上亲征梁贼,也非第一次。为何今日却……
李存勖(一挥手打断皇后):此番亲征,不同以往!乃是朕与梁贼的最后决战!
皇后:最后决战?臣妾……
李存勖(打断):梓潼不必多言,只须牢记几桩事:第一,每日带着她们晨昏定省,必不可少。第二,宫中用度,必须简省,饮食也要清淡为宜。第三,朕已经命存璋多备柴薪火油,若到了最后关头,你等自知。
皇后(大惊失色):抱薪!陛下,何至于此?
李存勖(不悦):朕的旨意,没听明白?
皇后和德妃、淑妃(一齐):听明白了。
李存勖(点点头):还有贵妃那头,梓潼可代朕从速处置。
皇后:皇上的意思是?
李存勖(断然):军情急如火,战机稍纵即逝!朕不能被宫中这些事拖累!张公公。
张承业:老奴在。
李存勖:你与大司空好生商量,务必查清贵妃与那韩延徽之间有无苟且之事。如果真有此事,那么她腹中的,必是孽种,朕虽不杀她,也要将她放逐契丹。
张承业:皇上还要留她性命?
李存勖(叹口气):若杀了孕妇,有干天和,虽毗沙天王,只恐也要降罪朕躬。朕此番正是以国运相赌的紧急关头,岂能恣肆自为?算她命大,放逐之后,永远不许踏入大唐国土。
皇后:臣妾遵旨。那么还有那个宫女乌云嘎。
李存勖(皱眉):一个婢女,梓潼自己处置。
张承业:皇上,如果审讯之后证明贵妃是清白的,却又如何?
李存勖:那当然最好。她若清白,便可也让她搬到流霜殿,与淑妃德妃为伍。
皇后(点点头):臣妾明白了。不过皇上适才口谕,说要以国运相赌,可否明降旨意?
李存勖:梓潼!朕此番直捣贼巢汴梁,但梁贼也很可能会从河中北上。朕为了确保奔袭成功,又不能多留官军在太原。明白了吧?朕留下的,只是太原一座空城!
皇后(微笑):倘有贼兵来犯,臣妾却也守过太原。
李存勖:梓潼处置吧。若能守住太原,自然满天云雾都散。若是守不住,你们几个却万万不可从贼失节,只能同归于尽。
皇后:臣妾明白了,难怪陛下今日如此,莫非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李存勖走出流霜殿,留下一句话。
李存勖:梓潼,好自为之!
皇后和德妃、淑妃:臣妾恭送皇上。
李存勖向张承业招招手,张承业随着皇上匆匆离开。
皇后:看来皇上此番亲征,风险极大啊。两位阿妹且坐下吧。
德妃:娘娘,若是觉得人多繁杂,臣妾也可以还住迎晖殿。
皇后(笑着):你腹中可是龙种!怎敢轻忽?你今日暂时回去,倒是不妨,但明日一定要搬来流霜殿,一并居住。哎,皇上之意,是一旦贼人破城,咱们姐妹三个,便可在一处……举火了。
淑妃:娘娘,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皇后:军国大事,本宫也说不准。皇上说的如此严重,想必情形更加紧迫呢。你两个若是害怕,本宫倒是不妨担了干系,只要你两个写了甘结文书,便可出宫避难!只是皇上凯旋之时,你二人却回不来了。德妃,淑妃,作何打算?
德妃(微笑):娘娘,臣妾一生颠簸,得蒙皇上恩宠,已是意外之福,何况怀有龙种,哪有闻风逃窜之理?定然要守在宫中,紧要之时,便来娘娘这里,哪怕是一处举火自焚,却也无怨无悔。
淑妃:臣妾以前是他阿姐,便是一家。后来成了死囚,若非皇上和娘娘施恩,哪有今日?若是论个死字,臣妾早就该死,能够活到了今日,已经幸运多多。故此与德妃一样,只等到了危急之时,一定到了流霜殿,与娘娘你们,一同……且慢,娘娘,臣妾不想被火烧死,不知投井可否?
皇后:为何?
淑妃:被火烧死,且不说尸身暴露不雅,只说尸骸漆黑,未免太过难看。投井而死,好歹衣裙安然。
皇后(忍不住笑了):温儿你呀,都到那时候了,你还顾得这个?
德妃(点点头):娘娘,臣妾倒是觉得淑妃所虑有理,火烧之后,必然尸骸暴露,甚是不雅。臣妾也……
皇后(皱眉打断):打住,打住!想那么多干什么?你们对皇上没有信心吗!皇上用兵,哪次都是攻必克守必胜,名副其实的战神,此番御驾亲征,想来更是所向无敌!所托本宫者,不过是防范万一罢了,还叫你们的如同末日将到一般。
淑妃:可是明摆着皇上今日就是托付后事的啊,以臣妾看来,皇上本人对此次大战都没有信心了。他怎么说的?最后一战是吧?
德妃:臣妾固然不通兵事,但听说皇上是顾忌河中梁贼北犯。皇上固然必胜,但梁贼来犯后太原是否无恙,殊不可知。
皇后叹了口气。
皇后:自焚还是投井,没到那一步,大可日后再说。只是这贵妃,你们说说皇上是何用意啊?
淑妃:他不是说的很清楚吗,放逐契丹。
皇后:那她腹内的孩儿,究竟是不是龙种?
德妃:娘娘,皇上适才说必是孽种。
淑妃和德妃都有些奇怪看着皇后。
皇后:你们奇怪本宫为何反复询问?本宫是怕记错了圣旨啊。
德妃:娘娘英明,皇上旨意都记得很清楚。
皇后:本宫的英明之处,不只是记住圣旨,而是理解。
淑妃和德妃一愣。
淑妃:理解圣旨?
皇后:你们想啊,若皇上明知贵妃怀的是孽种,却只是将她放逐契丹,故意留她性命,所为者何?
德妃:皇上不是说杀了孕妇有干天和吗?
皇后(笑):这当然也是,不过只是有干天和,那么人事呢?你们可曾想到,如果本宫告诉真如月,只要契丹兵前来守城,本宫就饶过她性命……
皇后饶有深意的笑了。
淑妃:娘娘如此理解圣旨?皇上可没说要契丹兵来助阵啊。
德妃:而且契丹兵来守城,会不会非常野蛮呢?想想都可怕。
皇后:德妃所言有理。所以说,本宫只是调契丹直前来守城。契丹直的都统小湖蔑,就是本宫给的官职。他们来助阵,既能保太原平安,又不易到处滋事,可说两全其美。再说了,毕竟贵妃还活着,她在契丹那里,还是有一定的威信的。
淑妃(松了口气):看来娘娘都已经盘算好了。
皇后:否则呢?就像你们所说,只管争论自焚还是投井?
德妃(笑):娘娘不愧是六宫之主啊,考虑问题,的确远远胜过臣妾。
淑妃也不停点头。
皇后:本宫只是要把那个乌云嘎杀掉。
德妃(不禁叹气):还是要杀人啊。
淑妃:娘娘这也是退而求其次,臣妾觉得倒是可行。再说了,她主子犯下如此不堪的罪行,让她这做奴婢的来抵罪,倒也可以。
皇后(摇摇手):主要原因,是乌云嘎当年竟然用给畜生接生的手法用到本宫身上!本宫至今不再有孕,原因就在于此!她如此荼毒本宫,本宫焉能不复仇?
淑妃德妃互相看了一眼。
德妃(惊讶):那乌云嘎小小年纪,竟然下手如此阴损?
皇后:多半也是那个契丹的述律平唆使的。本宫也不肯随意杀人,但是有怨抱怨有仇报仇,这世道方才公平。
淑妃(感叹):臣妾万万想不到,贵为皇后,居然也要求个公道?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