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5544
成片时长:约52分钟
阅读:5080
发表:2022/10/3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51集
1
…
50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51集 百年长歌【大结局】
1、外 日 太原街头
人物:郭从谦
一个馄饨摊子前,郭从谦抬着一碗馄饨过来坐下开吃。
食客甲:哎哟,那她不是自己造自己的反吗?
食客乙:是啊,自从盘古开天地,谁听说过皇后娘娘自己造反的?真是咱们大唐国的稀罕事。
食客丙:这个乱世,什么稀罕事,都不稀罕啦。
食客乙:某还听说,不但大司空战死了,那契丹人,死的一片一片的,宫里头,真是血流成河啊。
食客甲:最后皇后赢了吗?
食客乙:皇后娘娘虽然杀了好几个妃子,什么德妃、淑妃、贵妃的,但……
郭从谦(吃惊):淑妃娘娘也被杀了?
食客乙(看看他):是啊,听说最后还是羽林大将军震怒,挥开青龙偃月刀,将契丹可汗杀死,生擒了皇后娘娘,宫里头这才太平了。
听众们一齐惊呼。
郭崇韬没有说话,把充满仇恨的目光投向天空。
天空乌云满布。
2、内 日 大成殿
人物:李振、朱瑱
李振(匆匆而入):臣李振,拜见陛下,陛下万万岁。
朱瑱:卿但说恢王是否已经夺回曹州?
李振:陛下,臣大胆,擅自许了恢王条件。请陛下治臣之罪。
朱瑱:先说都许了他什么好处?
李振:首先是许诺他王爵世袭罔替。
朱瑱(点点头):还有没有?
李振:魏博节度使,臣也擅自许诺了。
朱瑱(犹豫):魏博如今乃是唐贼窃据……也罢。他答应什么了?
李振:恢王已经供出朝中逆党,臣已将名单抄录在此。
朱瑱:速速呈上。朕倒是要看看,究竟哪些人勾结外藩,图谋不轨!
内侍将文书呈上。
朱瑱(看了看):王权?
李振:正是。陛下,如何处置?
朱瑱:对待乱臣贼子,莫非李相还有其他处置方法吗?自然是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李振:陛下所言,乃是天理。但是目今唐贼犯境,已经来到曹州。
朱瑱:唐贼虽然猖狂,但是恢王不是已经答应勤王了吗,只要将唐贼逐出国境,朕将会按照李相的建议,封赏于他,复有何虑?
李振:臣是设想,恢王迎头痛击,固然彰显天兵军威。但是,若接战不利,或者将陷于尴尬境地。故臣以为,或者可以留王权戴罪立功。
朱瑱:立功?李存勖大兵压境,他能立什么功劳。
李振:据臣所知,王权与郭安时,乃是生死莫逆。现在郭安时深得李存勖信任,是唐贼的首辅,李贼寸步不离。若是陛下肯饶恕王权,使他从中斡旋转圜,或许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朱瑱:不妥,李相此言,使天下人如何看朕?逆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岂可再令其担负国家要务?岂非与虎谋皮!朕意已决。李相拟旨:令恢王即刻进军曹州,扫除唐贼。令卫尉寺会同有司,即刻缉拿王权一干逆党!有意抗拒者,立斩无赦!
李振:臣遵旨。
3、内 日 西捺钵
人物:乌云嘎、述律平、阿保机
困顿不堪的乌云嘎跪在地上,述律平看着阿保机。
阿保机(挥挥手):你先退下。
述律平:你们带她下去好好休息。
两个婢女上前,扶着乌云嘎离开。
述律平:啜里只,我以为你一定大发雷霆,没想到你这么冷静。忘了她是你唯一的女儿吗?
阿保机:朕当然知道她是朕的女儿,但朕也知道,她是唐帝的妃子!唐国皇后暴乱杀死了她,唐帝应该给朕一个解释!
述律平:仅仅一个解释吗?她是天皇帝的女儿,怎么能这样就被杀害?
阿保机:正因为朕是天皇帝,所以处理事情需要冷静。韩先生已经不是南院大王,何况他是自杀,不能追究唐国皇帝的责任。女儿是被唐国皇后暴乱杀死,也不能怪罪到唐国皇帝头上。
述律平(讽刺):天皇帝何时变得这么宽容大度了?你把唐朝皇帝的责任全都都豁免了!
阿保机:那你说呢?
述律平:我建议尊贵的天皇帝,应该让唐国皇帝惩办凶手,为我们的女儿报仇!乌云嘎说,暴乱平息以后,那个皇后已经被打入死牢了。现在让唐国皇帝处死她,不算什么苛刻的条件吧!
阿保机:所以,还应该让他和我们开放榷场。
述律平(笑):很好,就是这两条,为女儿报仇,为契丹赢得和平。
4、内 日 大成殿
人物:朱瑱、李振
朱瑱(吃惊):李存勖这么快就打过来了?
李振:正是,唐贼沿五丈河而下,前锋已经过了辛集,离汴京不过数十里了。
朱瑱(大声):恢王呢?他的大军呢?打不下曹州,他总可以回防京师吧?
李振(沮丧地摇头):陛下休要提起。恢王遭唐贼李嗣源部偷袭,所部溃散,恢王聚拢余部后,径自撤回封地了。
朱瑱:啊?恢王撤军,朕这汴京,靠谁来防守啊?
李振:陛下莫忧。防守之事,臣又有上下两策。
朱瑱:嗯,卿且说来。
李振:上策,据臣所知,如今各地勤王之师,络绎不断而来,不出旬日,必反将唐贼围困。臣掂量过,官军汇集之后,约有十六万马步军兵,梁贼虽来势汹汹,其实全军不足十万。届时陛下一声令下,必将擒唐帝,灭群丑,一鼓定天下,江山万年长!
朱瑱(松了口气):嗯,此言深合朕意。卿之下策,却又如何?
李振:若论下策,便是迁都,暂避唐贼兵锋。或南迁荆南,或西入洛阳,待陛下安定之后,指挥各路勤王之师,大举反攻,也能光复汴梁,再与唐贼相持。
朱瑱:朕若取上策,卿以为如何?
李振:臣之上策,一是需要陛下出宫,御驾亲征,激励士卒,死战却敌。若能捱得旬日,勤王兵到,唐军自然气沮。此计便有了五分了。陛下复以金帛赏赐将士,激励士卒,令唐贼顿兵坚城之下而不可得,胜负之势易手,此计便有了八分了。陛下复令各地勤王之师,前后驰骋,纵横包抄,令贼不战自乱,此计便有了九分了。此时陛下一声令下,必能擒李存勖,吞灭唐贼,一统天下,陛下当为千秋万世之圣人也!
朱瑱(皱着眉):朕明白了,一是要朕亲赴城头,冒锋镝弓矢之危险,与贼争锋。二是要朕散尽财帛,令士卒拼死杀敌。
李振:陛下真圣人也。
朱瑱(犹豫一会说):李相又非不知,朕并非李存勖沙陀之流,一向好勇斗狠,刀口上舔血的亡命之辈。朕乃上承天命之天子,奈何如此张皇?岂不让军民看轻了朕?且宫内空虚,国库入不敷出,李相并非不知,让朕散财,朕并非吝惜之人,奈何宫中却无多余钱财。
李振:陛下,宫中虽然用度为难,但面临如此危急时刻,也只得折财免灾了。臣思忖间,诸位国家栋梁,外戚亲王,或广有钱财,令其为国捐资,当是义不容辞。故此条散财赏赐,臣倒是以为不难。只是陛下若不肯亲临城头督战,士气不振,如何抵挡如狼似虎的唐贼呢?
朱瑱(冷笑):这却怪了,兵士们不见朕的踪影,便无心杀敌了吗?李相,国家大事,在人心不在权谋,在忠义不在干戈!官军们当知守城御敌是其天职,又何必纠结于朕是否在城头?
李振:陛下……
朱瑱(打断):李相毋庸再议。但须告知官军,朕便在城中,与此汴京共存亡!
李振(叹口气):陛下也不可意气用事,还需考虑祖宗基业,不可轻弃。臣之下策,迁都避敌,也若壮士断腕,并非去而不返,就如前唐肃宗,总有光复……
朱瑱(冷笑一声):李相之意,是要朕做唐玄宗?
李振(连忙跪下):陛下恕罪,臣绝不敢有此意!
朱瑱(哼了一声):谁不知唐玄宗离长安,回来之后却是肃宗做天子!李振,你倒是看看朕的诸皇子,哪个比较像肃宗皇帝?或者恢王可做得肃宗?
李振(叩头不止):臣有罪,请陛下恕罪!
朱瑱:算了,你起来吧。国难当头,你好歹也要想些实在的计谋!比如立刻将尚让召回,唐贼必定胆寒,焉敢再犯汴京?
李振:诏书也下了五六回了,但尚让总是忙于攻打潞州,不肯奉诏。
朱瑱:再下诏催促!他若再不奉诏,便是唐贼同伙!
李振:臣遵旨。
朱瑱:另外下诏,催促各路勤王兵马,火速赶来。此外便令禁军严密布防,不许一个唐贼混入汴梁!
5、外 日 唐军进军途中
人物:石敬瑭、李存勖、郭崇韬
石敬瑭(飞马而来):陛下。
李存勖:有何急事,却要敬瑭为探马?
石敬瑭:探马急报,如今梁贼祐王、秉王数路人马,均以勤王为号,分途杀奔汴梁。如今若是算上几路援军,梁贼总兵力远远超过官军。
李存勖:哦?梁贼总兵力达到多少了?
石敬瑭:臣计算下来,约有十二万之众。
郭崇韬:陛下,探马所报,未必确凿,十万大军,梁贼仓促之间,恐不能聚拢如此大军。须知尚让尚统领梁军精锐十万余众在河北,梁军如何能有如此之多兵员。
李存勖(点头):郭相所言极是,朕也以为梁贼必是虚张声势。如今不论梁贼兵力多寡,只官军万不可停顿。稍一迟延,梁贼四面合拢,官军势必陷入重围之中,况且若尚让率军回援,则官军更无生路。如今之计,唯有昼夜驱驰,迅雷之势攻占汴梁,则梁贼虽众,自然瓦解,诚所谓树倒猢狲散!待首逆伏诛之后,便可次第招降。
郭崇韬:陛下圣明!臣请率一路精兵,径自攻向汴梁东门。若敬瑭军至,可攻北门。梁军两路受敌,必然军心大乱,夺取汴梁,此其时也!
李存勖点点头:郭相言之有理,朕亦正有此意。即刻传朕旨意,全军上下,一起杀向汴梁。先入城者,骏马任骑,美女任选!
士兵们兴奋地高呼着:骏马任骑,美女任选!
唐军潮水一般冲向前方。
6、内 日 大成殿 灭梁
人物:李振、朱瑱、石敬瑭、李存勖、郭崇韬
李振(匆匆进入):陛下,大事不好了,如今唐贼已经兵临城下了。
朱瑱(吃惊):啊,如何来的恁快?
李振:卫尉寺报知,东门有唐军石敬瑭部,北门是李存勖亲自领军,大炮火矢,烟尘燎天,军民们惶恐万分!
朱瑱:快快,李相,与朕去摘星楼看看情形。
李振:陛下,不必了,咱们还是谋划一下,如何脱身吧?
朱瑱:对,对对,如何脱身呢?
李振:唐贼只在东门北门外,料想南门当是平安。陛下由南门出,南狩江淮,或者国事尚有机会。
朱瑱:李相说的,正和朕所想相同。现在,你先去北门,号令士兵,死守不退。朕收拾了东西,便由南门南狩江淮。
李振:臣去北门死守不退,当以此身报陛下大恩。但陛下不可再延迟,请即刻动身!
朱瑱:朕知道了。你快去!
李振:微臣明白。
李振转身走出,却看见内侍仓皇而入。
内侍:李相,陛下,不好了,唐贼入城了!
朱瑱啊了一声,跌坐在龙椅上。
李振:从哪个门进来的?
内侍:北门。
1、外 日 太原街头
人物:郭从谦
一个馄饨摊子前,郭从谦抬着一碗馄饨过来坐下开吃。
食客甲:哎哟,那她不是自己造自己的反吗?
食客乙:是啊,自从盘古开天地,谁听说过皇后娘娘自己造反的?真是咱们大唐国的稀罕事。
食客丙:这个乱世,什么稀罕事,都不稀罕啦。
食客乙:某还听说,不但大司空战死了,那契丹人,死的一片一片的,宫里头,真是血流成河啊。
食客甲:最后皇后赢了吗?
食客乙:皇后娘娘虽然杀了好几个妃子,什么德妃、淑妃、贵妃的,但……
郭从谦(吃惊):淑妃娘娘也被杀了?
食客乙(看看他):是啊,听说最后还是羽林大将军震怒,挥开青龙偃月刀,将契丹可汗杀死,生擒了皇后娘娘,宫里头这才太平了。
听众们一齐惊呼。
郭崇韬没有说话,把充满仇恨的目光投向天空。
天空乌云满布。
2、内 日 大成殿
人物:李振、朱瑱
李振(匆匆而入):臣李振,拜见陛下,陛下万万岁。
朱瑱:卿但说恢王是否已经夺回曹州?
李振:陛下,臣大胆,擅自许了恢王条件。请陛下治臣之罪。
朱瑱:先说都许了他什么好处?
李振:首先是许诺他王爵世袭罔替。
朱瑱(点点头):还有没有?
李振:魏博节度使,臣也擅自许诺了。
朱瑱(犹豫):魏博如今乃是唐贼窃据……也罢。他答应什么了?
李振:恢王已经供出朝中逆党,臣已将名单抄录在此。
朱瑱:速速呈上。朕倒是要看看,究竟哪些人勾结外藩,图谋不轨!
内侍将文书呈上。
朱瑱(看了看):王权?
李振:正是。陛下,如何处置?
朱瑱:对待乱臣贼子,莫非李相还有其他处置方法吗?自然是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李振:陛下所言,乃是天理。但是目今唐贼犯境,已经来到曹州。
朱瑱:唐贼虽然猖狂,但是恢王不是已经答应勤王了吗,只要将唐贼逐出国境,朕将会按照李相的建议,封赏于他,复有何虑?
李振:臣是设想,恢王迎头痛击,固然彰显天兵军威。但是,若接战不利,或者将陷于尴尬境地。故臣以为,或者可以留王权戴罪立功。
朱瑱:立功?李存勖大兵压境,他能立什么功劳。
李振:据臣所知,王权与郭安时,乃是生死莫逆。现在郭安时深得李存勖信任,是唐贼的首辅,李贼寸步不离。若是陛下肯饶恕王权,使他从中斡旋转圜,或许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朱瑱:不妥,李相此言,使天下人如何看朕?逆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岂可再令其担负国家要务?岂非与虎谋皮!朕意已决。李相拟旨:令恢王即刻进军曹州,扫除唐贼。令卫尉寺会同有司,即刻缉拿王权一干逆党!有意抗拒者,立斩无赦!
李振:臣遵旨。
3、内 日 西捺钵
人物:乌云嘎、述律平、阿保机
困顿不堪的乌云嘎跪在地上,述律平看着阿保机。
阿保机(挥挥手):你先退下。
述律平:你们带她下去好好休息。
两个婢女上前,扶着乌云嘎离开。
述律平:啜里只,我以为你一定大发雷霆,没想到你这么冷静。忘了她是你唯一的女儿吗?
阿保机:朕当然知道她是朕的女儿,但朕也知道,她是唐帝的妃子!唐国皇后暴乱杀死了她,唐帝应该给朕一个解释!
述律平:仅仅一个解释吗?她是天皇帝的女儿,怎么能这样就被杀害?
阿保机:正因为朕是天皇帝,所以处理事情需要冷静。韩先生已经不是南院大王,何况他是自杀,不能追究唐国皇帝的责任。女儿是被唐国皇后暴乱杀死,也不能怪罪到唐国皇帝头上。
述律平(讽刺):天皇帝何时变得这么宽容大度了?你把唐朝皇帝的责任全都都豁免了!
阿保机:那你说呢?
述律平:我建议尊贵的天皇帝,应该让唐国皇帝惩办凶手,为我们的女儿报仇!乌云嘎说,暴乱平息以后,那个皇后已经被打入死牢了。现在让唐国皇帝处死她,不算什么苛刻的条件吧!
阿保机:所以,还应该让他和我们开放榷场。
述律平(笑):很好,就是这两条,为女儿报仇,为契丹赢得和平。
4、内 日 大成殿
人物:朱瑱、李振
朱瑱(吃惊):李存勖这么快就打过来了?
李振:正是,唐贼沿五丈河而下,前锋已经过了辛集,离汴京不过数十里了。
朱瑱(大声):恢王呢?他的大军呢?打不下曹州,他总可以回防京师吧?
李振(沮丧地摇头):陛下休要提起。恢王遭唐贼李嗣源部偷袭,所部溃散,恢王聚拢余部后,径自撤回封地了。
朱瑱:啊?恢王撤军,朕这汴京,靠谁来防守啊?
李振:陛下莫忧。防守之事,臣又有上下两策。
朱瑱:嗯,卿且说来。
李振:上策,据臣所知,如今各地勤王之师,络绎不断而来,不出旬日,必反将唐贼围困。臣掂量过,官军汇集之后,约有十六万马步军兵,梁贼虽来势汹汹,其实全军不足十万。届时陛下一声令下,必将擒唐帝,灭群丑,一鼓定天下,江山万年长!
朱瑱(松了口气):嗯,此言深合朕意。卿之下策,却又如何?
李振:若论下策,便是迁都,暂避唐贼兵锋。或南迁荆南,或西入洛阳,待陛下安定之后,指挥各路勤王之师,大举反攻,也能光复汴梁,再与唐贼相持。
朱瑱:朕若取上策,卿以为如何?
李振:臣之上策,一是需要陛下出宫,御驾亲征,激励士卒,死战却敌。若能捱得旬日,勤王兵到,唐军自然气沮。此计便有了五分了。陛下复以金帛赏赐将士,激励士卒,令唐贼顿兵坚城之下而不可得,胜负之势易手,此计便有了八分了。陛下复令各地勤王之师,前后驰骋,纵横包抄,令贼不战自乱,此计便有了九分了。此时陛下一声令下,必能擒李存勖,吞灭唐贼,一统天下,陛下当为千秋万世之圣人也!
朱瑱(皱着眉):朕明白了,一是要朕亲赴城头,冒锋镝弓矢之危险,与贼争锋。二是要朕散尽财帛,令士卒拼死杀敌。
李振:陛下真圣人也。
朱瑱(犹豫一会说):李相又非不知,朕并非李存勖沙陀之流,一向好勇斗狠,刀口上舔血的亡命之辈。朕乃上承天命之天子,奈何如此张皇?岂不让军民看轻了朕?且宫内空虚,国库入不敷出,李相并非不知,让朕散财,朕并非吝惜之人,奈何宫中却无多余钱财。
李振:陛下,宫中虽然用度为难,但面临如此危急时刻,也只得折财免灾了。臣思忖间,诸位国家栋梁,外戚亲王,或广有钱财,令其为国捐资,当是义不容辞。故此条散财赏赐,臣倒是以为不难。只是陛下若不肯亲临城头督战,士气不振,如何抵挡如狼似虎的唐贼呢?
朱瑱(冷笑):这却怪了,兵士们不见朕的踪影,便无心杀敌了吗?李相,国家大事,在人心不在权谋,在忠义不在干戈!官军们当知守城御敌是其天职,又何必纠结于朕是否在城头?
李振:陛下……
朱瑱(打断):李相毋庸再议。但须告知官军,朕便在城中,与此汴京共存亡!
李振(叹口气):陛下也不可意气用事,还需考虑祖宗基业,不可轻弃。臣之下策,迁都避敌,也若壮士断腕,并非去而不返,就如前唐肃宗,总有光复……
朱瑱(冷笑一声):李相之意,是要朕做唐玄宗?
李振(连忙跪下):陛下恕罪,臣绝不敢有此意!
朱瑱(哼了一声):谁不知唐玄宗离长安,回来之后却是肃宗做天子!李振,你倒是看看朕的诸皇子,哪个比较像肃宗皇帝?或者恢王可做得肃宗?
李振(叩头不止):臣有罪,请陛下恕罪!
朱瑱:算了,你起来吧。国难当头,你好歹也要想些实在的计谋!比如立刻将尚让召回,唐贼必定胆寒,焉敢再犯汴京?
李振:诏书也下了五六回了,但尚让总是忙于攻打潞州,不肯奉诏。
朱瑱:再下诏催促!他若再不奉诏,便是唐贼同伙!
李振:臣遵旨。
朱瑱:另外下诏,催促各路勤王兵马,火速赶来。此外便令禁军严密布防,不许一个唐贼混入汴梁!
5、外 日 唐军进军途中
人物:石敬瑭、李存勖、郭崇韬
石敬瑭(飞马而来):陛下。
李存勖:有何急事,却要敬瑭为探马?
石敬瑭:探马急报,如今梁贼祐王、秉王数路人马,均以勤王为号,分途杀奔汴梁。如今若是算上几路援军,梁贼总兵力远远超过官军。
李存勖:哦?梁贼总兵力达到多少了?
石敬瑭:臣计算下来,约有十二万之众。
郭崇韬:陛下,探马所报,未必确凿,十万大军,梁贼仓促之间,恐不能聚拢如此大军。须知尚让尚统领梁军精锐十万余众在河北,梁军如何能有如此之多兵员。
李存勖(点头):郭相所言极是,朕也以为梁贼必是虚张声势。如今不论梁贼兵力多寡,只官军万不可停顿。稍一迟延,梁贼四面合拢,官军势必陷入重围之中,况且若尚让率军回援,则官军更无生路。如今之计,唯有昼夜驱驰,迅雷之势攻占汴梁,则梁贼虽众,自然瓦解,诚所谓树倒猢狲散!待首逆伏诛之后,便可次第招降。
郭崇韬:陛下圣明!臣请率一路精兵,径自攻向汴梁东门。若敬瑭军至,可攻北门。梁军两路受敌,必然军心大乱,夺取汴梁,此其时也!
李存勖点点头:郭相言之有理,朕亦正有此意。即刻传朕旨意,全军上下,一起杀向汴梁。先入城者,骏马任骑,美女任选!
士兵们兴奋地高呼着:骏马任骑,美女任选!
唐军潮水一般冲向前方。
6、内 日 大成殿 灭梁
人物:李振、朱瑱、石敬瑭、李存勖、郭崇韬
李振(匆匆进入):陛下,大事不好了,如今唐贼已经兵临城下了。
朱瑱(吃惊):啊,如何来的恁快?
李振:卫尉寺报知,东门有唐军石敬瑭部,北门是李存勖亲自领军,大炮火矢,烟尘燎天,军民们惶恐万分!
朱瑱:快快,李相,与朕去摘星楼看看情形。
李振:陛下,不必了,咱们还是谋划一下,如何脱身吧?
朱瑱:对,对对,如何脱身呢?
李振:唐贼只在东门北门外,料想南门当是平安。陛下由南门出,南狩江淮,或者国事尚有机会。
朱瑱:李相说的,正和朕所想相同。现在,你先去北门,号令士兵,死守不退。朕收拾了东西,便由南门南狩江淮。
李振:臣去北门死守不退,当以此身报陛下大恩。但陛下不可再延迟,请即刻动身!
朱瑱:朕知道了。你快去!
李振:微臣明白。
李振转身走出,却看见内侍仓皇而入。
内侍:李相,陛下,不好了,唐贼入城了!
朱瑱啊了一声,跌坐在龙椅上。
李振:从哪个门进来的?
内侍:北门。
上一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