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9311
成片时长:约98分钟
阅读:10823
发表:2017/11/2
都市,动作
电影剧本
与杀手同行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民警甲:不客气,这是我们的职责。
民警乙:这娃病得不轻,还是赶早送精神病院吧!
27、会展中心 日 外
会展中心大门上方的电子横屏上播出红色大字:金昌市首届花卉博览会。一侧的电子屏幕上播出红色大字: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自由 平等 公正 法制,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参观者络绎不绝,进进出出,说说笑笑。
28、会展中心 日 内
会展大厅里,各展区展出各色花卉,琳琅满目,姹紫嫣红。观众人头攒动,评头论足。
孟槿楠在一个展区为一个外地参观团作解说。
孟槿楠:紫金花并非紫荆花,它产于本市,是专为我市经济转型发展和文明城市建设而培育的一个紫色系列花卉的统称……
29、摄影展厅 日 内
在花卉展厅乘电梯到会展中心四楼,是摄影展厅。江焘在照相,后走到留言处,坐到桌子后面,整理桌面,他的侧面墙上正好挂着《忧郁的花博士,文明的使者》。
孟槿楠悄无声息地走过来,看了一眼《忧郁的花博士,文明的使者》
孟槿楠:你还真敢挂呀?
江焘:这是本次影展最亮眼的一幅作品,干嘛不挂。你忙完了?坐吧!
孟槿楠(坐在江焘对面):嗯,刚送走一个外地参观团。
江焘:小虎刚离开这里,看来他对摄影有点兴趣。哎,最近表现怎么样?
孟槿楠:正想说这事呢,不知怎么开口。
江焘:说吧,有什么不好开口的!
孟槿楠:我爸给小虎联系了一家北京的医院,可爸妈一开口,小虎就情绪失控,大发雷霆,弄得爸妈胆颤心惊,见了儿子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
江焘:哦,关系弄得这么紧张呀!
孟槿楠:我爸说,在熟人圈里,也就只有你的话小虎还能听几分。
江焘:那好,我去劝劝小虎,如果我能说动他,我陪你爸带小虎去趟北京。
孟槿楠:你不是要去西藏吗?
江焘:这个展览完了,天气也凉了,只好推到明年夏天再说。
30、机场 日 外
一架客机轰鸣着飞上蓝天。
31、北京医院 日 内
走廊里,病人和医护人员来来往往。
王志龙在收费窗口交费。
江焘和余秀丽陪着王小虎从精神病科的相关治疗室走进走出。
32、医院精神病科 日 内
主治大夫看完各项检查表格,抬头看着王志龙。
大夫:这种情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王志龙(抬头想一想):记得上初一的时候……
叠化为:
33、(一组闪回镜头):
a、第二中学 日 外
课外时间,成群结队的学生活蹦乱跳、嬉戏玩耍。
同学甲和同学乙在看手机,王小虎前来凑上去。
王小虎:给我看看(说着从同学甲手中抢过手机,走到旁边的篮球架下独自玩手机)。
同学甲乙追过去,跟王小虎抢手机。王小虎把手机扔过去。同学甲、乙跑过去捡起手机,手机已经被摔得七零八落。
同学甲(对王小虎):你说怎么办?
王小虎:你看你俩那怂样,看看你手机又能咋的?老实说,看你手机,那是看得起你!
同学乙(对同学甲):不跟他啰嗦,让他赔。
王小虎:让我赔?我陪你玩玩(说着抬腿踹了同学乙一脚,然后拔腿就跑。
同学甲、乙追过去,与王小虎厮打在一起。
b、王小虎家 日 内
余秀丽为王小虎擦头上的血迹,贴创磕贴,边贴边唠叨。
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舅舅、姨妈、姑妈一大堆人相继到达,上前抚慰王小虎,群情激昂,议论纷纷。
c、第二中学 日 内
上述人员拥进校长办公室,七嘴八舌,兴师问罪。
校长(语气谦和地):你们一个一个说好不好。
余秀丽:我们的要求很简单,要他们的家长陪礼道歉,好好地教训教训那帮坏孩子。
众亲友:是得好好教训教训。
校长(微笑着):家长的心情我们非常理解,独生子女嘛,小皇帝,谁家都一样。可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总得讲道理是不是?讲道理之前,总得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讲清楚,是不是?(收了笑容,严肃地)事情是这样的,王小虎无故抢人家的手机,扔过去摔坏了。而且还开口辱骂同学,率先踢了同学一脚,这才打起来的。你们明白了吧,是小虎肇事打人在先,当然要负主要责任。
余秀丽:这不可能,我家小虎向来文弱,不可能先动手打人。
校长:你家小虎弱倒是弱些,但一点都不“文”,举例来说,你家小虎在学校经常无缘无故讥讽、谩骂同学,而一旦动起手来,就连班上最小的女同学他都打不过。这件事我们会按学校的规章制度处理,顺便奉劝小虎的家长们,还是多了解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要一味地惯着他。俗话说,惯子如杀子,这样溺爱下去,实际上是在害孩子嘛,不知你们能不能接受。
叠化为:
d、王小虎家 日 内
王小虎在电脑前打游戏,余秀丽在沙发上生闷气。
余秀丽(疼爱地):虎虎听话,只要你上学,我给你买部最好的手机。
王小虎(骄横地):我不,我就不,你把黑老鸦说下树来,我也不上。
余秀丽(半晌):好,不上就不上,妈给你转到别的学校去。
叠化为:
34、医院精神病科 日 内
王志龙:就这样,他妈托人把他转到三中。在三中,小虎变本加厉,偷自行车、抽烟、与同学打架,学校给了处分,他又赖在家里,成夜上网。他妈再次找关系,又一次转学。
医生:在新的学校那就更加肆无忌惮了,是不是这样?。
王志龙:谁说不是呢。转到四中,像你说的,仍然如故。新学期开始,他妈又四处奔波,把他转到她娘家所在地的一所学校,不久小虎因做坏事跑回了家。之后又转到我老家的中学,依然如故。没办法,我们把他送到省城的一家职业技术学校,不久他逃学回家,从此窝居家中,整夜上网打游戏,百天整天睡觉。父母他说一下,他嫌我们没本事,轻则辱骂,重则拳脚相加。直到现在这个样子。
医生:现在这样的孩子很多,我们每天都能接收到这样的孩子。如你说的,这种孩子从小受到长辈的过分溺爱,尤其是他们纵容孩子错误行为,久而久之,不良气息恶性膨胀,导致孩子人格扭曲。日常生活中,大多表现为极端自私、虚荣、懒惰、不学无术,加之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影响,物欲无限膨胀,一旦不能满足其物质欲望,就怨天尤人,仇视社会,进而发展到攻击他人,发泄私愤。难怪有人惊呼当下中国是“全民富二代”,指得就是这种情况。
王志龙:你说得是,我家小虎正是这么一种情况。
医生:你们有什么打算?
王志龙:我们听医生的。
医生:建议他住进病院,边治疗边观察一段时间。
35、医院病室 日 内
王小虎(对医生):我又没什么病,成天呆在这里,有意义吗?
医生(亲切地、小心翼翼地):呵呵,没病当然好。嗯——呆一段时间,养养精神也好嘛!
王小虎(生硬地):我说过了,不需要!
医生:好,好,好。征求一下你父亲的意见,如果家属同意,马上给你办出院,好吗?
王小虎:我的身体我作主,征求他们的意见干吗?
医生:医院有医院的规定嘛!
王小虎:什么狗屁规定!(一下掀翻床头柜上盛放医疗器械的一个托盘)我再说一遍,我要回家!
36、王小虎家 日 内
王小虎在上网,王志龙翻阅资料,余秀丽抱着手机打电话。
话外音:北京回来,王小虎沉溺在网络世界。这个世界有许多有用的东西,也有大量的垃圾。对于那些有用的东西,王小虎不屑一顾。而那些垃圾却源源不断地塞进他的脑袋,变成各种各样的幻想,变着法子折磨精疲力尽的父母。
37、叠印:王志龙、余秀丽带着小虎在飞机上,在火车上,在医院,在寺院,在“问题少年矫正学校。
话外音:于是乎,王志龙一家人四处打听,寻求医治小虎的办法,他们抱着一线希望,采纳别人的意见,带着他们的宝贝儿子,先后去过上海、广州甚至香港等地的各类医院、寺院和类似“问题少年矫正学校”之类的治疗、转化机构,王志龙为此举债累累,而小虎却没有一丝一毫转变的迹象,从而使这个家庭的生活陷入痛苦的深渊。
38、艺术馆摄影室 日 内
江焘举着照相机对着窗户。窗户外的一颗椿树上一对小鸟在嬉戏。江焘刚要按下快门,孟槿楠走入取景器,江焘侧过头看了一眼孟槿楠,挪了一下位置,嚓地按下快门。
孟槿楠走进摄影室。江焘凑过去给她看刚拍的照片。之后抬头看一眼墙上的《忧郁的花博士,文明的使者》,问孟槿楠。
江焘:怎么样,比墙上那张?那张可是去年摄影展上的明星,上了摄影杂志封面的。
孟槿楠(调侃地):很得意,是吧?这张要是再发到什么杂志上,我就成明星了,是不是得好好感谢一下你呀!
江焘:呵呵,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快一年了哈。坐、坐,你坐!
孟槿楠(坐到一张椅子上):日月如梭嘛!去西藏的时间定下了没有?
江焘:基本定了。小虎情绪还稳定吧?
孟槿楠:暂时还算稳定,就怕他反悔,所以得抓紧时间走。
39、王小虎家 日 内
卧室里,床上堆放着一堆东西和一个行李箱,余秀丽边收拾行李箱边说。
余秀丽:我联系好了,湖南的这家矫正学校很管用的。(拿过手机摁了几下)你看,这是学校发过来的视频。
王志龙(看了一眼视频):你再等等,等槿楠回来再说,看江焘那边是个什么情况。
余秀丽:江焘去的是西藏,我怕小虎吃不了这个苦。
王志龙:唉,我都不知怎么跟你说了——小虎对摄影有点兴趣,对江焘也有点好感,说不上这是一个机会,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余秀丽(停一下手里的活,接着又折腾):两手准备吧。
40、摄影室 日 内
江焘:王叔这么信任我,我怕让王叔失望。
孟槿楠:你就带他去吧,死马当活马医,即使没有什么效果,也好让我们家安宁几天不是!
江焘:好,我带他去,他就是一块铁,我也正经敲打他几下!
民警乙:这娃病得不轻,还是赶早送精神病院吧!
27、会展中心 日 外
会展中心大门上方的电子横屏上播出红色大字:金昌市首届花卉博览会。一侧的电子屏幕上播出红色大字: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自由 平等 公正 法制,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参观者络绎不绝,进进出出,说说笑笑。
28、会展中心 日 内
会展大厅里,各展区展出各色花卉,琳琅满目,姹紫嫣红。观众人头攒动,评头论足。
孟槿楠在一个展区为一个外地参观团作解说。
孟槿楠:紫金花并非紫荆花,它产于本市,是专为我市经济转型发展和文明城市建设而培育的一个紫色系列花卉的统称……
29、摄影展厅 日 内
在花卉展厅乘电梯到会展中心四楼,是摄影展厅。江焘在照相,后走到留言处,坐到桌子后面,整理桌面,他的侧面墙上正好挂着《忧郁的花博士,文明的使者》。
孟槿楠悄无声息地走过来,看了一眼《忧郁的花博士,文明的使者》
孟槿楠:你还真敢挂呀?
江焘:这是本次影展最亮眼的一幅作品,干嘛不挂。你忙完了?坐吧!
孟槿楠(坐在江焘对面):嗯,刚送走一个外地参观团。
江焘:小虎刚离开这里,看来他对摄影有点兴趣。哎,最近表现怎么样?
孟槿楠:正想说这事呢,不知怎么开口。
江焘:说吧,有什么不好开口的!
孟槿楠:我爸给小虎联系了一家北京的医院,可爸妈一开口,小虎就情绪失控,大发雷霆,弄得爸妈胆颤心惊,见了儿子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
江焘:哦,关系弄得这么紧张呀!
孟槿楠:我爸说,在熟人圈里,也就只有你的话小虎还能听几分。
江焘:那好,我去劝劝小虎,如果我能说动他,我陪你爸带小虎去趟北京。
孟槿楠:你不是要去西藏吗?
江焘:这个展览完了,天气也凉了,只好推到明年夏天再说。
30、机场 日 外
一架客机轰鸣着飞上蓝天。
31、北京医院 日 内
走廊里,病人和医护人员来来往往。
王志龙在收费窗口交费。
江焘和余秀丽陪着王小虎从精神病科的相关治疗室走进走出。
32、医院精神病科 日 内
主治大夫看完各项检查表格,抬头看着王志龙。
大夫:这种情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王志龙(抬头想一想):记得上初一的时候……
叠化为:
33、(一组闪回镜头):
a、第二中学 日 外
课外时间,成群结队的学生活蹦乱跳、嬉戏玩耍。
同学甲和同学乙在看手机,王小虎前来凑上去。
王小虎:给我看看(说着从同学甲手中抢过手机,走到旁边的篮球架下独自玩手机)。
同学甲乙追过去,跟王小虎抢手机。王小虎把手机扔过去。同学甲、乙跑过去捡起手机,手机已经被摔得七零八落。
同学甲(对王小虎):你说怎么办?
王小虎:你看你俩那怂样,看看你手机又能咋的?老实说,看你手机,那是看得起你!
同学乙(对同学甲):不跟他啰嗦,让他赔。
王小虎:让我赔?我陪你玩玩(说着抬腿踹了同学乙一脚,然后拔腿就跑。
同学甲、乙追过去,与王小虎厮打在一起。
b、王小虎家 日 内
余秀丽为王小虎擦头上的血迹,贴创磕贴,边贴边唠叨。
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舅舅、姨妈、姑妈一大堆人相继到达,上前抚慰王小虎,群情激昂,议论纷纷。
c、第二中学 日 内
上述人员拥进校长办公室,七嘴八舌,兴师问罪。
校长(语气谦和地):你们一个一个说好不好。
余秀丽:我们的要求很简单,要他们的家长陪礼道歉,好好地教训教训那帮坏孩子。
众亲友:是得好好教训教训。
校长(微笑着):家长的心情我们非常理解,独生子女嘛,小皇帝,谁家都一样。可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总得讲道理是不是?讲道理之前,总得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讲清楚,是不是?(收了笑容,严肃地)事情是这样的,王小虎无故抢人家的手机,扔过去摔坏了。而且还开口辱骂同学,率先踢了同学一脚,这才打起来的。你们明白了吧,是小虎肇事打人在先,当然要负主要责任。
余秀丽:这不可能,我家小虎向来文弱,不可能先动手打人。
校长:你家小虎弱倒是弱些,但一点都不“文”,举例来说,你家小虎在学校经常无缘无故讥讽、谩骂同学,而一旦动起手来,就连班上最小的女同学他都打不过。这件事我们会按学校的规章制度处理,顺便奉劝小虎的家长们,还是多了解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要一味地惯着他。俗话说,惯子如杀子,这样溺爱下去,实际上是在害孩子嘛,不知你们能不能接受。
叠化为:
d、王小虎家 日 内
王小虎在电脑前打游戏,余秀丽在沙发上生闷气。
余秀丽(疼爱地):虎虎听话,只要你上学,我给你买部最好的手机。
王小虎(骄横地):我不,我就不,你把黑老鸦说下树来,我也不上。
余秀丽(半晌):好,不上就不上,妈给你转到别的学校去。
叠化为:
34、医院精神病科 日 内
王志龙:就这样,他妈托人把他转到三中。在三中,小虎变本加厉,偷自行车、抽烟、与同学打架,学校给了处分,他又赖在家里,成夜上网。他妈再次找关系,又一次转学。
医生:在新的学校那就更加肆无忌惮了,是不是这样?。
王志龙:谁说不是呢。转到四中,像你说的,仍然如故。新学期开始,他妈又四处奔波,把他转到她娘家所在地的一所学校,不久小虎因做坏事跑回了家。之后又转到我老家的中学,依然如故。没办法,我们把他送到省城的一家职业技术学校,不久他逃学回家,从此窝居家中,整夜上网打游戏,百天整天睡觉。父母他说一下,他嫌我们没本事,轻则辱骂,重则拳脚相加。直到现在这个样子。
医生:现在这样的孩子很多,我们每天都能接收到这样的孩子。如你说的,这种孩子从小受到长辈的过分溺爱,尤其是他们纵容孩子错误行为,久而久之,不良气息恶性膨胀,导致孩子人格扭曲。日常生活中,大多表现为极端自私、虚荣、懒惰、不学无术,加之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影响,物欲无限膨胀,一旦不能满足其物质欲望,就怨天尤人,仇视社会,进而发展到攻击他人,发泄私愤。难怪有人惊呼当下中国是“全民富二代”,指得就是这种情况。
王志龙:你说得是,我家小虎正是这么一种情况。
医生:你们有什么打算?
王志龙:我们听医生的。
医生:建议他住进病院,边治疗边观察一段时间。
35、医院病室 日 内
王小虎(对医生):我又没什么病,成天呆在这里,有意义吗?
医生(亲切地、小心翼翼地):呵呵,没病当然好。嗯——呆一段时间,养养精神也好嘛!
王小虎(生硬地):我说过了,不需要!
医生:好,好,好。征求一下你父亲的意见,如果家属同意,马上给你办出院,好吗?
王小虎:我的身体我作主,征求他们的意见干吗?
医生:医院有医院的规定嘛!
王小虎:什么狗屁规定!(一下掀翻床头柜上盛放医疗器械的一个托盘)我再说一遍,我要回家!
36、王小虎家 日 内
王小虎在上网,王志龙翻阅资料,余秀丽抱着手机打电话。
话外音:北京回来,王小虎沉溺在网络世界。这个世界有许多有用的东西,也有大量的垃圾。对于那些有用的东西,王小虎不屑一顾。而那些垃圾却源源不断地塞进他的脑袋,变成各种各样的幻想,变着法子折磨精疲力尽的父母。
37、叠印:王志龙、余秀丽带着小虎在飞机上,在火车上,在医院,在寺院,在“问题少年矫正学校。
话外音:于是乎,王志龙一家人四处打听,寻求医治小虎的办法,他们抱着一线希望,采纳别人的意见,带着他们的宝贝儿子,先后去过上海、广州甚至香港等地的各类医院、寺院和类似“问题少年矫正学校”之类的治疗、转化机构,王志龙为此举债累累,而小虎却没有一丝一毫转变的迹象,从而使这个家庭的生活陷入痛苦的深渊。
38、艺术馆摄影室 日 内
江焘举着照相机对着窗户。窗户外的一颗椿树上一对小鸟在嬉戏。江焘刚要按下快门,孟槿楠走入取景器,江焘侧过头看了一眼孟槿楠,挪了一下位置,嚓地按下快门。
孟槿楠走进摄影室。江焘凑过去给她看刚拍的照片。之后抬头看一眼墙上的《忧郁的花博士,文明的使者》,问孟槿楠。
江焘:怎么样,比墙上那张?那张可是去年摄影展上的明星,上了摄影杂志封面的。
孟槿楠(调侃地):很得意,是吧?这张要是再发到什么杂志上,我就成明星了,是不是得好好感谢一下你呀!
江焘:呵呵,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快一年了哈。坐、坐,你坐!
孟槿楠(坐到一张椅子上):日月如梭嘛!去西藏的时间定下了没有?
江焘:基本定了。小虎情绪还稳定吧?
孟槿楠:暂时还算稳定,就怕他反悔,所以得抓紧时间走。
39、王小虎家 日 内
卧室里,床上堆放着一堆东西和一个行李箱,余秀丽边收拾行李箱边说。
余秀丽:我联系好了,湖南的这家矫正学校很管用的。(拿过手机摁了几下)你看,这是学校发过来的视频。
王志龙(看了一眼视频):你再等等,等槿楠回来再说,看江焘那边是个什么情况。
余秀丽:江焘去的是西藏,我怕小虎吃不了这个苦。
王志龙:唉,我都不知怎么跟你说了——小虎对摄影有点兴趣,对江焘也有点好感,说不上这是一个机会,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余秀丽(停一下手里的活,接着又折腾):两手准备吧。
40、摄影室 日 内
江焘:王叔这么信任我,我怕让王叔失望。
孟槿楠:你就带他去吧,死马当活马医,即使没有什么效果,也好让我们家安宁几天不是!
江焘:好,我带他去,他就是一块铁,我也正经敲打他几下!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