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5886
成片时长:约153分钟
阅读:14319
发表:2019/11/7
悬疑,奇幻
电影剧本
人类数字计划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1、礁石海滩 外 日
特写:叶知源缓缓睁开眼,脑中一片空白,他的脸上满是海藻和带血的伤痕,耳朵里只听到微弱的心跳声。
全景:布满礁石的海滩,叶知源趴在礁石之间任凭海浪冲刷。海滩四周,散落着漂浮物碎片。
2、美丽的沙滩 外 黄昏
字幕:巴厘岛 金巴兰海滩 2024年
欢快的音乐响起。
黄昏的海滩上,游客们正在享受日落前的美好。有酣睡的壮汉,有结伴游戏的友人,有操作无人机的摄影爱好者,还有在海水里尽情嬉闹的情侣。一层比一层汹涌的海浪拍击着沙滩,无人意识到危险临近。
镜头推向远方,海平面尽头,橘红色的太阳蔚为壮观。
庄暮蝶坐在沙滩上,她刚从工作中脱身,还穿着来不及更换的正装。她摊开一本素描本,用铅笔描绘日落的海滩,这是她放松的秘诀。
一个拿着运动相机的年轻男人从远处走来,停在庄暮蝶的视野前,他并不知道自己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庄暮蝶笑了笑,埋头在自己的画作中又添上了一个拿相机的火柴小人。
叶知源:(画外音)我可以重新换个满意的姿势吗?
庄暮蝶猛的抬头,叶知源正站在一旁偷看她的素描本。
庄暮蝶:(脸颊发红)哦,对不起。(遮挡素描本)
叶知源:开玩笑的,画得不错,不过,腰可以再壮一点。
庄暮蝶:(尴尬的笑)谢谢夸奖。
叶知源:(在旁边坐下,打量庄暮蝶的衣着)你是个……画家?
庄暮蝶:算是吧。(笑)我的工作也是描绘虚无缥缈的美好,不过,是替客户。
叶知源:(挪动的更靠近庄暮蝶)那我们该有共同的话题。
庄暮蝶:关于美吗?
远景:夕阳即将沉入海底,海水被映的波光粼粼。
叶知源:我希望用自己的镜头将它们记录下来。(展示相机)如果不介意的话,我想把你也拍进去。
庄暮蝶:(笑)这算是在恭维我吗?
特写:海风撩起庄暮蝶的头发,夕阳下一张美丽的侧脸剪影。
叶知源:别误会,我单纯为了记录美好。(伸手)哦,忘了自我介绍,我叫叶知源。
庄暮蝶:庄暮蝶。(放下素描本,与叶知源握手)
叶知源:你是专程来看日落的?据说这儿的日落是全世界最美的。
庄暮蝶:不,我陪客户来岛上考察项目,也因为这趟旅行,让我看到这世界不是只有美好。(表情严肃起来)
叶知源:是吗?你看到了什么?
庄暮蝶:(回身指向贫民窟的方向)你一定不知道吧,距离那些奢华的酒店不远,就是一处贫民窟。富人们享受着纸醉金迷,穷人却连喝上干净的水也成了一种奢望。
叶知源:我能理解。(耸肩)不同的事物之间永远有条分界线,就像我们眼前的海平面。
庄暮蝶:(轻叹)但他们都是一样的生命。
叶知源:讽刺的是,区别看待生命的,恰好是生命本身。
庄暮蝶:(打起笑容)是啊,我不也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坐在这儿感叹而已吗。
叶知源:我们应该往好的方面想。(望着只剩红霞的天际)太阳没入海平面后,不只有黑夜,还有星空。
3、露天酒吧区 外 时间继续
夜幕下的露天酒吧区,流浪歌手在演唱,棕榈树上装饰着绚丽的灯光。
叶知源排在一支购买冰淇淋的队伍的最后面,回看着相机中的视频。
特写:相机显示屏上,是一段从远处拍摄庄暮蝶的画面。(叶知源很早就注意到了庄暮蝶)
突然,沙滩上传来惊呼声,周围的人纷纷举目远眺。
叶知源茫然回头,远处的海平面上冒起了浓烟与火光。没等他明白过来,地面剧烈震动,伴随巨大的声响,是地底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
沙滩上叫喊声四起,游客们开始慌不择路的往岸上跑。混乱的人群中夹杂着不同国家的语言:地震,是海底地震——海啸要来了,快离开海滩。
4、美丽的沙滩 外 时间继续
叶知源逆着人流往沙滩去,他看到了庄暮蝶孤独的身影,在他周围,尖叫声与哭喊声交织。
特写:沙滩上,一名玩沙子的孩童被人们的行为逗的咯咯发笑。
叶知源:(边跑边朝庄暮蝶大喊)喂,那儿危险……,快跑……。
沙滩上的游客所剩无几,庄暮蝶似乎被这灾难前夕的景象所吸引,目不转睛的望着远方。
地震引发的巨浪席卷而来,遮盖了余晖,接着又吞没了海上的游船,再一眨眼的功夫,巨浪已经近在咫尺。
庄暮蝶和叶知源一前一后站在沙滩上,无处可躲。
特写:庄暮蝶闭上眼睛,等待着。
黑屏,世界鸦雀无声。
无人机的马达声打破宁静,画面逐渐亮起。镜头随着无人机的飞行轨迹俯瞰整片沙滩,一切人为的痕迹都被海水吞噬,波涛之下只剩狼藉。
远处,熔岩映红的大海水光潋滟,与悲壮的气氛形成对比。
画面下降,落在浮于水面的素描本上,纸页上画着落日景色和一个男人,单调的图画已经被混入海水的酒水饮料染上了色彩。
开头字幕与音乐。
画面沉入水中,逐一扫过卷入海水的其他遇难者的遗物,有手机、拖鞋、口红、浴巾、潜水镜等。
画面继续下降,接近海底,海床不断涌出带着水泡的浓烟与炙热亮红的岩浆。
黑屏。
5、礁石海滩 外 日
呼应第1幕。
特写:叶知源缓缓睁开眼,脑中一片空白,他的脸上满是海藻和带血的伤痕,耳朵里只听到微弱的心跳声。他疲倦的闭上眼,耳后传来了救援人员的声音。
男人甲:(画外音)他还活着。
男人乙:(画外音)快,把他抬上车。
6、学术报告厅 内 白
字幕:中国 A市 三年后
安静的阶梯式报告厅,所有灯光都汇聚在舞台。一名西装革履的男人正在舞台上从容演讲。舞台的大屏幕上是一张人脑正在感知世界的配图。
徐滔:(指着自己的脑袋)意识是什么?哲学家说意识是主观体验,我思故我在,而生物学家则说,意识是神经元集群协同传递信息的过程,停止这个过程就不会有意识。(停顿)听起来或许有些困惑,也确实如此,用意识来思考意识本就是件荒唐可笑的事情。(走到舞台前端)略过生命的意识,我们不禁要提出下一个问题,人工智能可以发展出意识吗?它也有主观体验,也能够感受到痛苦与快乐吗?
特写:听众里传出“可以”与“不可以”的回答。
徐滔:我听到了截然相反的意见,这至少说明了一点,意识是彼此独立的。(台下发出笑声)
7、虚幻的城市 外 白
亦实亦虚的城市,叶知源出现在一条街道中央,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
他好奇的往前迈步,周围的行人对他熟视无睹。
第一人称视角:叶知源的双眼像透视仪一般扫描着视野里的物体。他能看透地面下的管道,看透建筑物里的人与物品。
迎面驶来一辆公交车,他来不及躲闪,车辆已经从他身体中穿过。
他迷惑的审视自己的双手与身体,他就像是属于另一个位面的人。
8、学术报告厅 内 时间继续
徐滔:我也给不出答案,因为我是一名科学家。(台下发出笑声)在我看来,意识的本质是信息之间的交换。(屏幕显示唐纳德赫布的照片)早在1943年,心理学家唐纳德赫布就提出了著名的赫布定理——如果两个临近的神经元被同时激活,它们之间的突触连接就会被强化,通过这种方式,两个神经元就学会了触发彼此。(退到舞台中央)
报告厅的后门被轻轻推开,庄暮蝶走进来。
特写:徐滔注意到了这名新听众,两人默契的对视而笑。
庄暮蝶在靠近后门的位置坐下来,安静聆听。
徐滔:在生命进化的漫长历史中,所有生命无一不在展现同样的能力,即信息的交换与处理。(屏幕切换到缤纷繁复的各类生命图片)意识让我们可以感知眼前这缤纷多彩的世界,但可叹的是,它却无法感知到自身,因为此刻,我们就无法只凭意识得知自己脑袋里装的到底是什么。浆糊?稻草?也许吧(台下发出笑声)我们无法看见神经元的结构,也无法反馈大脑皮质的触感,换句话说,只要条件允许,一碗浆糊,一堆稻草都可以产生意识。
特写:台下的听众在认真思考。
徐滔:我们不妨大胆设想,如果把地球上的每件物品都看作一个信息源,它们通过网络彼此连接,传递信息,会产生意识吗?当然,这也牵涉到另一个伦理问题,有意识的物品就能被看作是生命吗?
9、虚幻的城市 外 时间继续
急促的脚步声。
离心为首的五名清扫者穿梭在街道上,他们在追捕一个人。行至一栋建筑前,离心示意大家停下。
离心:这边。(对着建筑比划切割的手势)
建筑受到离心手势的控制,竟然像积木玩具一般左右分开,辟出一条捷径,这条捷径不断往前延伸,分割其它建筑,直到连通另一条城市道路才停止。
离心带领众人走入捷径。
10、学术报告厅 内 时间继续
徐滔:对于这些疑问,也许很快就会有答案。(乐观的笑)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御星公司的“云端计划”吧,(屏幕切换到包裹地球的卫星阵列的图片)通过两万颗覆盖全球的卫星阵列,为全世界提供免费的网络与云服务。“云端计划”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地面通信设施遭遇灾难破坏后的网络需求,但它却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在当今这个万物联网的社会,每天都有巨量的数据在卫星与卫星,卫星与终端,以及终端与终端之间交换,我想大家应该已经发现了,这样的数据交换正好满足了形成意识的前提。
11、空旷的城市街道 外 时间继续
叶知源继续在街道上前行,笔直的街道仿佛没有尽头。他虽然置身事外,但说话声、脚步声、汽车马达声,无数的声音通通钻入他的耳朵。
特写:叶知源闭上眼,痛苦不堪,突然一个清晰的女人声音。
离心:(画外音)不要再让他跑了。
他停在原地,预感到危险将至。他左顾右盼,寻找后路,街道两旁的建筑开始相对他移动,并且速度越来越快,就像乘上了一列向前疾驰的火车。
几秒后,空间变换停止,一栋图书馆模样的现代建筑矗立在他眼前。
12、图书馆大堂/走廊 内 时间继续
叶知源进到图书馆大堂,宽敞的大堂里人来人往。
第一人称视角:叶知源用双眼透视图书馆的内部,在学术报告厅的最后一排,一个人的轮廓吸引了他的注意,那人发出跟周围人不一样的微光。
叶知源被那道特别的光所吸引,他穿过走廊往报告厅去。
13、学术报告厅 内 时间继续
特写:庄暮蝶深情的看着台上演讲的徐滔。
徐滔:研究意识并不是为了解答困惑,那是哲学家的工作,对于科研工作者,我们需要作出更有意义的尝试。(屏幕切换到构成孤岛的多个模块的结构图)在“云端计划”的支持下,我和我的同事们设计出了一套名叫“孤岛”的系统。“孤岛”不只是一个程序,更是一个世界,它整合了云端的所有数据,遵循与现实相同的自然法则,更能在神经网络算法的推动下自我运转。我知道很多人会有同样的疑问,你费尽心思做一个跟现实一模一样的虚拟世界有什么意义?谁愿意再重复一遍自己失败的人生呢?
特写:台下的听众发出笑声。
徐滔:(理了理夹在衬衣上的话筒)这个问题值得严肃回答。三年前,波及整个东南亚的超级海啸导致了一千万人死亡,在这之后,不管是战争还是自然灾害,几乎每个月都会上演,成千上万的人因此丧命。(表情严肃的看向台下)我们不禁要问,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它又会走向何种结局?(停顿,走回舞台中央)我想说的是,人类文明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手握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我们不该再用试错的办法来面对未知,不该等到危机过后才亡羊补牢,因为任何一次判断错误带来的都可能是毁灭,彻底的毁灭。
特写:台下观众表情变得凝重。
徐滔:讲到这里,问题的答案变得显而易见,替人类尝试失败,就是“孤岛”的意义。
特写:叶知源缓缓睁开眼,脑中一片空白,他的脸上满是海藻和带血的伤痕,耳朵里只听到微弱的心跳声。
全景:布满礁石的海滩,叶知源趴在礁石之间任凭海浪冲刷。海滩四周,散落着漂浮物碎片。
2、美丽的沙滩 外 黄昏
字幕:巴厘岛 金巴兰海滩 2024年
欢快的音乐响起。
黄昏的海滩上,游客们正在享受日落前的美好。有酣睡的壮汉,有结伴游戏的友人,有操作无人机的摄影爱好者,还有在海水里尽情嬉闹的情侣。一层比一层汹涌的海浪拍击着沙滩,无人意识到危险临近。
镜头推向远方,海平面尽头,橘红色的太阳蔚为壮观。
庄暮蝶坐在沙滩上,她刚从工作中脱身,还穿着来不及更换的正装。她摊开一本素描本,用铅笔描绘日落的海滩,这是她放松的秘诀。
一个拿着运动相机的年轻男人从远处走来,停在庄暮蝶的视野前,他并不知道自己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庄暮蝶笑了笑,埋头在自己的画作中又添上了一个拿相机的火柴小人。
叶知源:(画外音)我可以重新换个满意的姿势吗?
庄暮蝶猛的抬头,叶知源正站在一旁偷看她的素描本。
庄暮蝶:(脸颊发红)哦,对不起。(遮挡素描本)
叶知源:开玩笑的,画得不错,不过,腰可以再壮一点。
庄暮蝶:(尴尬的笑)谢谢夸奖。
叶知源:(在旁边坐下,打量庄暮蝶的衣着)你是个……画家?
庄暮蝶:算是吧。(笑)我的工作也是描绘虚无缥缈的美好,不过,是替客户。
叶知源:(挪动的更靠近庄暮蝶)那我们该有共同的话题。
庄暮蝶:关于美吗?
远景:夕阳即将沉入海底,海水被映的波光粼粼。
叶知源:我希望用自己的镜头将它们记录下来。(展示相机)如果不介意的话,我想把你也拍进去。
庄暮蝶:(笑)这算是在恭维我吗?
特写:海风撩起庄暮蝶的头发,夕阳下一张美丽的侧脸剪影。
叶知源:别误会,我单纯为了记录美好。(伸手)哦,忘了自我介绍,我叫叶知源。
庄暮蝶:庄暮蝶。(放下素描本,与叶知源握手)
叶知源:你是专程来看日落的?据说这儿的日落是全世界最美的。
庄暮蝶:不,我陪客户来岛上考察项目,也因为这趟旅行,让我看到这世界不是只有美好。(表情严肃起来)
叶知源:是吗?你看到了什么?
庄暮蝶:(回身指向贫民窟的方向)你一定不知道吧,距离那些奢华的酒店不远,就是一处贫民窟。富人们享受着纸醉金迷,穷人却连喝上干净的水也成了一种奢望。
叶知源:我能理解。(耸肩)不同的事物之间永远有条分界线,就像我们眼前的海平面。
庄暮蝶:(轻叹)但他们都是一样的生命。
叶知源:讽刺的是,区别看待生命的,恰好是生命本身。
庄暮蝶:(打起笑容)是啊,我不也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坐在这儿感叹而已吗。
叶知源:我们应该往好的方面想。(望着只剩红霞的天际)太阳没入海平面后,不只有黑夜,还有星空。
3、露天酒吧区 外 时间继续
夜幕下的露天酒吧区,流浪歌手在演唱,棕榈树上装饰着绚丽的灯光。
叶知源排在一支购买冰淇淋的队伍的最后面,回看着相机中的视频。
特写:相机显示屏上,是一段从远处拍摄庄暮蝶的画面。(叶知源很早就注意到了庄暮蝶)
突然,沙滩上传来惊呼声,周围的人纷纷举目远眺。
叶知源茫然回头,远处的海平面上冒起了浓烟与火光。没等他明白过来,地面剧烈震动,伴随巨大的声响,是地底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
沙滩上叫喊声四起,游客们开始慌不择路的往岸上跑。混乱的人群中夹杂着不同国家的语言:地震,是海底地震——海啸要来了,快离开海滩。
4、美丽的沙滩 外 时间继续
叶知源逆着人流往沙滩去,他看到了庄暮蝶孤独的身影,在他周围,尖叫声与哭喊声交织。
特写:沙滩上,一名玩沙子的孩童被人们的行为逗的咯咯发笑。
叶知源:(边跑边朝庄暮蝶大喊)喂,那儿危险……,快跑……。
沙滩上的游客所剩无几,庄暮蝶似乎被这灾难前夕的景象所吸引,目不转睛的望着远方。
地震引发的巨浪席卷而来,遮盖了余晖,接着又吞没了海上的游船,再一眨眼的功夫,巨浪已经近在咫尺。
庄暮蝶和叶知源一前一后站在沙滩上,无处可躲。
特写:庄暮蝶闭上眼睛,等待着。
黑屏,世界鸦雀无声。
无人机的马达声打破宁静,画面逐渐亮起。镜头随着无人机的飞行轨迹俯瞰整片沙滩,一切人为的痕迹都被海水吞噬,波涛之下只剩狼藉。
远处,熔岩映红的大海水光潋滟,与悲壮的气氛形成对比。
画面下降,落在浮于水面的素描本上,纸页上画着落日景色和一个男人,单调的图画已经被混入海水的酒水饮料染上了色彩。
开头字幕与音乐。
画面沉入水中,逐一扫过卷入海水的其他遇难者的遗物,有手机、拖鞋、口红、浴巾、潜水镜等。
画面继续下降,接近海底,海床不断涌出带着水泡的浓烟与炙热亮红的岩浆。
黑屏。
5、礁石海滩 外 日
呼应第1幕。
特写:叶知源缓缓睁开眼,脑中一片空白,他的脸上满是海藻和带血的伤痕,耳朵里只听到微弱的心跳声。他疲倦的闭上眼,耳后传来了救援人员的声音。
男人甲:(画外音)他还活着。
男人乙:(画外音)快,把他抬上车。
6、学术报告厅 内 白
字幕:中国 A市 三年后
安静的阶梯式报告厅,所有灯光都汇聚在舞台。一名西装革履的男人正在舞台上从容演讲。舞台的大屏幕上是一张人脑正在感知世界的配图。
徐滔:(指着自己的脑袋)意识是什么?哲学家说意识是主观体验,我思故我在,而生物学家则说,意识是神经元集群协同传递信息的过程,停止这个过程就不会有意识。(停顿)听起来或许有些困惑,也确实如此,用意识来思考意识本就是件荒唐可笑的事情。(走到舞台前端)略过生命的意识,我们不禁要提出下一个问题,人工智能可以发展出意识吗?它也有主观体验,也能够感受到痛苦与快乐吗?
特写:听众里传出“可以”与“不可以”的回答。
徐滔:我听到了截然相反的意见,这至少说明了一点,意识是彼此独立的。(台下发出笑声)
7、虚幻的城市 外 白
亦实亦虚的城市,叶知源出现在一条街道中央,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
他好奇的往前迈步,周围的行人对他熟视无睹。
第一人称视角:叶知源的双眼像透视仪一般扫描着视野里的物体。他能看透地面下的管道,看透建筑物里的人与物品。
迎面驶来一辆公交车,他来不及躲闪,车辆已经从他身体中穿过。
他迷惑的审视自己的双手与身体,他就像是属于另一个位面的人。
8、学术报告厅 内 时间继续
徐滔:我也给不出答案,因为我是一名科学家。(台下发出笑声)在我看来,意识的本质是信息之间的交换。(屏幕显示唐纳德赫布的照片)早在1943年,心理学家唐纳德赫布就提出了著名的赫布定理——如果两个临近的神经元被同时激活,它们之间的突触连接就会被强化,通过这种方式,两个神经元就学会了触发彼此。(退到舞台中央)
报告厅的后门被轻轻推开,庄暮蝶走进来。
特写:徐滔注意到了这名新听众,两人默契的对视而笑。
庄暮蝶在靠近后门的位置坐下来,安静聆听。
徐滔:在生命进化的漫长历史中,所有生命无一不在展现同样的能力,即信息的交换与处理。(屏幕切换到缤纷繁复的各类生命图片)意识让我们可以感知眼前这缤纷多彩的世界,但可叹的是,它却无法感知到自身,因为此刻,我们就无法只凭意识得知自己脑袋里装的到底是什么。浆糊?稻草?也许吧(台下发出笑声)我们无法看见神经元的结构,也无法反馈大脑皮质的触感,换句话说,只要条件允许,一碗浆糊,一堆稻草都可以产生意识。
特写:台下的听众在认真思考。
徐滔:我们不妨大胆设想,如果把地球上的每件物品都看作一个信息源,它们通过网络彼此连接,传递信息,会产生意识吗?当然,这也牵涉到另一个伦理问题,有意识的物品就能被看作是生命吗?
9、虚幻的城市 外 时间继续
急促的脚步声。
离心为首的五名清扫者穿梭在街道上,他们在追捕一个人。行至一栋建筑前,离心示意大家停下。
离心:这边。(对着建筑比划切割的手势)
建筑受到离心手势的控制,竟然像积木玩具一般左右分开,辟出一条捷径,这条捷径不断往前延伸,分割其它建筑,直到连通另一条城市道路才停止。
离心带领众人走入捷径。
10、学术报告厅 内 时间继续
徐滔:对于这些疑问,也许很快就会有答案。(乐观的笑)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御星公司的“云端计划”吧,(屏幕切换到包裹地球的卫星阵列的图片)通过两万颗覆盖全球的卫星阵列,为全世界提供免费的网络与云服务。“云端计划”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地面通信设施遭遇灾难破坏后的网络需求,但它却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在当今这个万物联网的社会,每天都有巨量的数据在卫星与卫星,卫星与终端,以及终端与终端之间交换,我想大家应该已经发现了,这样的数据交换正好满足了形成意识的前提。
11、空旷的城市街道 外 时间继续
叶知源继续在街道上前行,笔直的街道仿佛没有尽头。他虽然置身事外,但说话声、脚步声、汽车马达声,无数的声音通通钻入他的耳朵。
特写:叶知源闭上眼,痛苦不堪,突然一个清晰的女人声音。
离心:(画外音)不要再让他跑了。
他停在原地,预感到危险将至。他左顾右盼,寻找后路,街道两旁的建筑开始相对他移动,并且速度越来越快,就像乘上了一列向前疾驰的火车。
几秒后,空间变换停止,一栋图书馆模样的现代建筑矗立在他眼前。
12、图书馆大堂/走廊 内 时间继续
叶知源进到图书馆大堂,宽敞的大堂里人来人往。
第一人称视角:叶知源用双眼透视图书馆的内部,在学术报告厅的最后一排,一个人的轮廓吸引了他的注意,那人发出跟周围人不一样的微光。
叶知源被那道特别的光所吸引,他穿过走廊往报告厅去。
13、学术报告厅 内 时间继续
特写:庄暮蝶深情的看着台上演讲的徐滔。
徐滔:研究意识并不是为了解答困惑,那是哲学家的工作,对于科研工作者,我们需要作出更有意义的尝试。(屏幕切换到构成孤岛的多个模块的结构图)在“云端计划”的支持下,我和我的同事们设计出了一套名叫“孤岛”的系统。“孤岛”不只是一个程序,更是一个世界,它整合了云端的所有数据,遵循与现实相同的自然法则,更能在神经网络算法的推动下自我运转。我知道很多人会有同样的疑问,你费尽心思做一个跟现实一模一样的虚拟世界有什么意义?谁愿意再重复一遍自己失败的人生呢?
特写:台下的听众发出笑声。
徐滔:(理了理夹在衬衣上的话筒)这个问题值得严肃回答。三年前,波及整个东南亚的超级海啸导致了一千万人死亡,在这之后,不管是战争还是自然灾害,几乎每个月都会上演,成千上万的人因此丧命。(表情严肃的看向台下)我们不禁要问,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它又会走向何种结局?(停顿,走回舞台中央)我想说的是,人类文明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手握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我们不该再用试错的办法来面对未知,不该等到危机过后才亡羊补牢,因为任何一次判断错误带来的都可能是毁灭,彻底的毁灭。
特写:台下观众表情变得凝重。
徐滔:讲到这里,问题的答案变得显而易见,替人类尝试失败,就是“孤岛”的意义。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