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动作,
小说
道证黄庭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楚浩跟在一旁,放下包裹,连忙躬身行礼。
穆先生抚须轻轻颔首,将目光看向一旁的楚浩,打量了片刻,道:“可有读过四书五经?”
楚浩知道是要开始考量,实诚的回答道:“回先生,学生读过,都能熟记于心。”
“年幼可莫要说大话。”
“学生不敢。”
“那好,既然你能熟记,那我便考量一二。”穆先生抚须道:“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此言出自哪里?”
“中庸第十四篇。”楚浩垂首答道。
穆先生讶然,继而问道:“一曰亲亲,二曰尊尊,三曰名,四曰出入……”
“礼记大传。”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
“周易大壮卦。”
一番考量下来,穆先生的脸上已经布满惊色,他发现四书五经,眼前这个少年竟然全都熟记于心,并且能够明确指出出自哪一篇,就连墨家的格物学,道家理论,农家也十分的精通,甚至还对兵家略有涉猎。
三叔满脸含笑立在一旁,对自己这个侄儿震惊之余,便是浓浓的喜色,不但精通儒家之道,还涉及到其余几家,往后的成就似乎现在就能观望的到了!
在接下来的考量中,穆先生对这个将拜入门墙的学生越发的满意了,他不是老古董,也并非只独尊儒术,否者也不会考量儒家之外的学识,尤其是对兵家和农家尤为看重。
只不过在对旁事的询问中,那颗激动的心,就渐渐的冷了下去,因为他发现自己根本教不了这个学生什么,而且这少年的志向也非为官造福一方,反而愿做那快意恩仇的武林侠客。
楚浩在两对复杂的目光中,躬身道:“还请先生见谅。”
“浩儿,你,你怎么……”
三叔目光越加的复杂了,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个临阵变卦的侄儿,因为他一切都是在按照交代在履行,面对先生的考量也答的十分漂亮,但也回答太过于漂亮,不但堵住了先生,还阐述了自己的愿望。
楚浩沉默了下,转身对着三叔行了一礼,道:“侄儿有负三叔好意,也愧对父母期望,还劳烦三叔替侄儿说上一两句好话,如果两年内还没有开始习武,那么侄儿便就此打消这个念头,安心读书。”
三叔长长一叹,面对穆先生复杂的神色,终究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楚浩对着两人再次行礼,然后便转身离开了屋子,留下沉默相对的两人,好久都没有开口说话。
外面的寒风仍旧凌冽,落雪还是那么的密集,停放在不远处的马车,已经有着薄薄一层的积雪,枣红的骏马不断走来走去,踩得地面泥水横飞,似乎这样才能给它带来些暖意。
楚浩紧了紧身上的衣物,将双手环抱在怀里,带着单薄的身体,向客栈方向走去,打算继续缠着李老头,以求他能够松口传授自己内功心法,还有往常不敢开口求问的东家,也要试上一试。
顺着来时的路走了阵子,楚浩的双脚冻得已经麻木起来,嘴皮也哆嗦的紧。就在他准备寻个角落避避寒风时,耳中忽地听见一阵歌谣,冥冥中仿佛勾起了他脑海中什么,一股凭空出现的暖流,竟然流遍了全身,驱散了寒意。
“这,这是?”楚浩身体一震,连忙举目向四周扫视而去,却不见几道人影,有着只是萦绕在耳旁的歌谣,不断在撩拨着他的心弦: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楚浩怔怔的听着,同时脑海中不断有什么灵光乍现,想要伸手握住,却又转瞬即逝。
不一会儿,一曲便终了。
脑海中乍现的灵光,也就此而止,不再浮现,虽然那人又唱起了别的歌谣,却再也没了那番味道。
《第四章 跛足老道》
歌谣失去了那番韵味,不再见那抹怎么也抓不住的灵光。楚浩只感觉一阵怅然若失,原本被暖流填充的身体,也重新被严寒裹住,不复温暖,反而愈加的寒冷了。
他哆嗦着身体静立在雪中,努力辨听着声音的来源,可惜歌谣的声音并不是多大,很难辨认出来自哪个地方,不过他并不打算就此放弃,开始逐步寻找了起来。
每每走到一处,就停下步伐仔细倾听片刻,确定声音有所增强后,便继续向前走着,如果有所减弱,便回头走向另外一边。
就以这样的方式寻人,楚浩所在的位置,也逐渐接近街道的尽头,完全和前往客栈的路线背道而驰。
没有过上多久,他就来到了街道的尽头,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处白皑皑的荒地,大雪压垮了树木,地上偶尔能见到几簇枯黄的杂草。
正前方,是一间破败的庙宇,左角的屋檐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发黑的断柱。大打而开的庙门,仅有一扇还悬挂在门框上,窗户更是不见窗纸,远远都能听见寒风灌入的声音。一种苍凉之感悠然而生。
楚浩哈出一口白气,搓着麻木的双手,迈着步伐向庙宇走了过去,他倒要看看唱歌的到底是何许人也,竟然让他身体出现了异状。
带着种种的心思,不多时,他就来到了庙门前。
庙宇内的破败和外面相差无几,随处可见散落的稻草,神案和桌椅四分五裂,摆放在高台上的神像,已经看不出威严的面容,只能依稀辨别出这是道家的某位神坻。
一个穿着脏乱道袍的跛足老道,正疯疯癫癫的在神像前又唱又跳,长发散乱扑面,发出的声音似哭又似笑。
楚浩抱着双手看了一阵,原本怀有面见高人的心情倒是散了。因为这老道疯癫不堪,双手冻得都溃烂起来,实在没有办法和什么隐士高人联系在一起,只能当做一个寻常的疯子。
他虽然还没习武,但也知晓到了一个境界,即便不动用内力,也依然寒暑不侵,即便在严寒的时刻,仍就不受半点干扰,何况被冻伤。
失望之际,楚浩还是走了进去,打算等着这跛足老道再唱出那首歌谣,然后努力抓住那抹怎么也抓不住的灵光。
结果,他才在角落拾捣出一堆稻草,眼前就猛的多出一张披头散发的面孔,即便有着长发遮面,也掩盖不住那对悲凉的双目,透过发间的间隙,依稀还能够看到额上的伤疤,还有脸颊上的泪痕。
楚浩心底一颤,左手已经抓住了一截桌腿,戒备道:“你,你想干什么?”
跛足老道没有说话,只是怔怔的望着他,不过片刻,一颗颗浑浊的泪水就从眼角流出,和头发混合在了一起。
楚浩不知怎地,心中忽然一酸,松开了桌腿:“你没事吧?”
跛足老道张了张嘴,带着哭音问道:“敢问世上有仙否?”
仙!!
一个简单的字眼,猛的让楚浩身体一抖。
他来到这个世界,这是第一次听到有人从嘴中说出这个字,还是从一个疯癫老道嘴中。他不知道这世上到底有没有仙,但却知道武者到了一定境界,就和传说中的陆地神仙一般无二。
思虑了片刻,带着不确定答道:“或许有!”
“哈哈,仙,仙,仙路断了,哈哈哈。”跛足老道听到这话,忽然起身又手舞足蹈了起来,“古往今来多少好儿郎,任他风华绝代,坐拥万里江山,到头也不过一捧黄土。”
楚浩皱眉不语。
跛足老道依旧疯癫,哭泣道:“曾有一剑西来,乘风揽月,翻江倒海。曾有金丹入腹,我命就此不由天。曾有仙神临世传道,谱那万族盛况。曾有白日飞升,长生逍遥……”
跛足老道每说一句,楚浩眉头就紧皱一分,到了最后,跛足老道就噗通跪在了神像前,不断的磕头,哀求仙神再现昔年盛况,在地上留下了殷殷血迹。
楚浩看的有些不忍,上前正要将他拉起,却不曾想到会被反按跪在了神像前,肩上那一双干枯的手,就像是铁钳般,将他死死限制在地上,丝毫动弹不得。
“你要干什么!”剧烈的疼痛,让楚浩肝火大涨,双目中充满了怒火。
“仙,仙,仙路断了。”跛足老道又哭又笑,不断重复着先前的话,“曾有一剑西来,乘风揽月,翻江倒海。曾有金丹入腹,我命就此不由天。曾有……”
“为何,为何,为何仙路会断,为何仙神不显,为何众生不再得长生,为何传承会成为空谈,你说啊!”说道最后,跛足老道拼命捏着楚浩肩膀,大声的质问着,眼中生出滔天的恨意。
楚浩疼的冷汗直冒,愤怒开口道:“他们都死了!”
跛足老道怔住了,片刻后便松开了双手,再一次手舞足蹈的跳了起来,还在不断鼓击着双掌,苍凉的大笑道:“哈哈,仙死了,神灭了,前路断了,长生泯了,传承废了,道门变了。”
“疯子!”
楚浩恼火的看了他一眼,直接起身向庙外走去,不想在这里继续待下去,反正那首歌谣在哪里听都是一样。
结果他才走出庙门片刻,身后就传来了跛足老道的声音: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极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谁去了……”
大雪连绵,寒风凛冽。
在这凄凉的歌谣声中,楚浩怔怔的立在了庙前,就像是一块木雕似的,一动也不动。那缠绵而落的白絮,在接近他身周三尺范围时,就被无形的力量驱散开来,就连脚下的积雪,也在飞快的融化。
不过这番异象他已经看不到了,此刻呈现在他眼前的,是近乎已经忘却的画面,那里高楼大厦,街上汽车川流不息,随处可见衣着清凉的妙龄女子。而在这繁华的都市上空,有着一团金色的雾气,像是有着生命般在左右晃荡,里面似乎还包裹着什么东西。
“这又是什么?”
楚浩诧异,正当他努力注视金色雾气时,下一瞬,双目就被万丈金光填满,刺的眼睛生疼,只能勉强看到一个类似竹简的东西,以极快的速度向他飞了过来。
《第五章 道经黄庭》
竹简入体,楚浩忽然心烦意乱,六.欲.火气陡然而现,恨不得一掌抓出,将这片遮目的金光撕碎,还天地一个清明。
“老君闲居作七言,解说身形及诸神;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阕前命门。呼吸庐间入丹田,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黄庭中人衣朱衣。关元茂龠阖两靡,幽阕之高巍巍……”
宏大而缥缈的诵经声传来,如同天音阵阵,回荡在楚浩的脑海中。
六欲之火陡然收敛,化作几缕清光自眉心没入,隐约勾勒出六片娇艳欲滴的藕叶,肉眼不可见。
缘满皈依成正道,静心定性颂黄庭。
玄门妙法须得心如止水,六欲不生,心神清净者才能修习。这对落身浩浩红尘中的楚浩困难无比,但那玄门真经却似乎能斩断这一切,还能纳取自身六欲为己用,实乃大机缘。
楚浩慢慢睁开双眼,原本清澈的双眸,已然带有一丝沧桑,前尘诸事皆一一记起,不再只是那模糊不清的回忆。
蓦然回首向身后望去,只见庙还是那庙,神像却消失在了神台上,那个疯癫的跛足老道,也不见踪迹,只余下一堆破烂道袍散落在地。
此刻寒风依旧在呼啸,却带不来冰寒,大雪仍旧在飘落,却难以在身上停太留,先前快要失去知觉的手脚,也重归温和。
楚浩立在庙前沉默了片刻,便举步走向庙内,细心将道袍捡起叠放在神台上,然后对着它拜了三拜。
一拜拾忆前尘。
二拜点醒黄庭。
三拜于道无礼。
“虽然不知道你是谁,但还是要多谢上一谢,以后如果有机会再见面,会以师之礼相待。”楚浩面色有些复杂,站在神台前低声述说。
前世今生,他都只是普通人,遇见这种玄妙的一幕,心中的感慨实在有些繁多,甚至还隐约知道了来到这个世界的根由。
楚浩在庙中立了很久,直到天色已经偏暗,才动身向客栈而去,他还没有忘记前不久才定下的两年之约。
脑中虽说已经有了黄庭经,但竹简却金光环绕,刺的眼睛生疼,实乃看不清上面文字。借助道音或能修行,可却懵懵懂懂,难寻途径,当前唯一知道的,也就能清心静欲,引六欲能为己用,化作体内那奇怪的暖流。
为了能尽快完成约定,只能在学武的时候,同时参悟黄庭,或许能踏上跛足老道所说的那般:乘风揽月,移山填海,金丹入腹,从此我命不由天。
带着对未来的向往,楚浩快步走在街上,由于体内暖流的缘故,让他不再受严寒的困扰,另外脚步也亦然轻快的紧,那积雪深厚的洼坑,都奈何不得一二。
没过上太久,楚浩就从风雪中徐步走出,来到了客栈的大门前。
客栈的大门仍就紧闭着,门栏前的石阶上,陈列满了厚重的积雪,看那高度,似乎想要将门栏和石阶扯平。
楚浩抖了抖衣袖,抬手将门推开,携带着寒风落雪走了进去,将堂中的炉火吹的一阵摇曳。
账房先生还是坐在柜台上,只不过他这次却没有再打盹,而是端着一碗温酒,美滋滋的品味着。身前还放着一个青花碟,里面装满了热腾腾的毛豆,一口酒水下肚,便剥上一两个,好不悠闲。
“李老头,与你商量个事呗。”
楚浩重现少年神态,走到柜台前踮起脚,抓出一把毛豆,认真的剥了起来。一颗,两颗,三颗……
李老头吸溜了一口酒水,道:“你要与我商量什么?且先说来看看,若是我老头子心情好,指不定就允了。”
说话的时候,李老头眼睛就没离开那剥好的毛豆,喉结好似也动了几动,仿佛就等着它们进入自己嘴中,然后和美酒一起下肚。
“我想学武,你教我可好?”楚浩停下手里的动作,认真的看向那对精光暗藏的双目,脸上流露出隐隐期待。
李老头眼中颇多无奈,放下酒碗,慢慢说道:“若是你说动了东家,你想学什么,老头子我就教你什么,若是说不动东家,那你就算说的天花乱坠也没用。”
楚浩眸子一暗,低头沉默不语。
李老头见状,轻笑摇头,转开了话题:“你今下午怎会现在才来,平日可都早早就来了。”
“我去学堂了。”楚浩仍旧没有抬头,只是往自己嘴里填了一颗豆子。
“挺好的。”李老头擦了擦手,拿出一本书放在柜台上,“这些年你在我这里识文断字,我自知晓你的聪慧,若是好生念下去,来年秋试三甲必有你一席之地,也算出人头地了。”
楚浩没有去接书,只是抬头一笑:“可我又离开了。”
“为何?”
“先生和你一般。”
李老头听到此话,脸色顿时黑如锅底。
楚浩哈哈一笑,抓起一把毛豆就向后厨走去,嘴里还念叨着:“李老头,你好生练习内功和招式,毕竟迟早都会像教我识文断字那般,悉数传授于我,免得让你落得个尴尬境地。”
“这臭小子。”
李老头笑骂一声,眼中多是慈爱之色,哪里还有那脸黑的模样。
后厨仍旧在忙碌,浓郁的香味直钻鼻腔,勾得腹中馋虫都在蠢蠢欲动,锅中咕噜噜的沸腾声,就像是在谱写着一首动人的曲子。
楚浩走到锅前看了看,只见冒着白气的锅内,一片雪白。一条被简单处理过的羊腿,正在里面浮沉,时不时能看到冒起的一些香料。
“东家回来了?”
看到这熟悉的炖煮方式,楚浩脑海中,瞬息就浮现了一道人影,心跳也略微有些加速。
“回来了,当前正在院中打坐,这羊腿你可要送去?”李厨子瞥见楚浩手里的豆子,就知道他又去找叔叔学武了。
穆先生抚须轻轻颔首,将目光看向一旁的楚浩,打量了片刻,道:“可有读过四书五经?”
楚浩知道是要开始考量,实诚的回答道:“回先生,学生读过,都能熟记于心。”
“年幼可莫要说大话。”
“学生不敢。”
“那好,既然你能熟记,那我便考量一二。”穆先生抚须道:“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此言出自哪里?”
“中庸第十四篇。”楚浩垂首答道。
穆先生讶然,继而问道:“一曰亲亲,二曰尊尊,三曰名,四曰出入……”
“礼记大传。”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
“周易大壮卦。”
一番考量下来,穆先生的脸上已经布满惊色,他发现四书五经,眼前这个少年竟然全都熟记于心,并且能够明确指出出自哪一篇,就连墨家的格物学,道家理论,农家也十分的精通,甚至还对兵家略有涉猎。
三叔满脸含笑立在一旁,对自己这个侄儿震惊之余,便是浓浓的喜色,不但精通儒家之道,还涉及到其余几家,往后的成就似乎现在就能观望的到了!
在接下来的考量中,穆先生对这个将拜入门墙的学生越发的满意了,他不是老古董,也并非只独尊儒术,否者也不会考量儒家之外的学识,尤其是对兵家和农家尤为看重。
只不过在对旁事的询问中,那颗激动的心,就渐渐的冷了下去,因为他发现自己根本教不了这个学生什么,而且这少年的志向也非为官造福一方,反而愿做那快意恩仇的武林侠客。
楚浩在两对复杂的目光中,躬身道:“还请先生见谅。”
“浩儿,你,你怎么……”
三叔目光越加的复杂了,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个临阵变卦的侄儿,因为他一切都是在按照交代在履行,面对先生的考量也答的十分漂亮,但也回答太过于漂亮,不但堵住了先生,还阐述了自己的愿望。
楚浩沉默了下,转身对着三叔行了一礼,道:“侄儿有负三叔好意,也愧对父母期望,还劳烦三叔替侄儿说上一两句好话,如果两年内还没有开始习武,那么侄儿便就此打消这个念头,安心读书。”
三叔长长一叹,面对穆先生复杂的神色,终究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楚浩对着两人再次行礼,然后便转身离开了屋子,留下沉默相对的两人,好久都没有开口说话。
外面的寒风仍旧凌冽,落雪还是那么的密集,停放在不远处的马车,已经有着薄薄一层的积雪,枣红的骏马不断走来走去,踩得地面泥水横飞,似乎这样才能给它带来些暖意。
楚浩紧了紧身上的衣物,将双手环抱在怀里,带着单薄的身体,向客栈方向走去,打算继续缠着李老头,以求他能够松口传授自己内功心法,还有往常不敢开口求问的东家,也要试上一试。
顺着来时的路走了阵子,楚浩的双脚冻得已经麻木起来,嘴皮也哆嗦的紧。就在他准备寻个角落避避寒风时,耳中忽地听见一阵歌谣,冥冥中仿佛勾起了他脑海中什么,一股凭空出现的暖流,竟然流遍了全身,驱散了寒意。
“这,这是?”楚浩身体一震,连忙举目向四周扫视而去,却不见几道人影,有着只是萦绕在耳旁的歌谣,不断在撩拨着他的心弦: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楚浩怔怔的听着,同时脑海中不断有什么灵光乍现,想要伸手握住,却又转瞬即逝。
不一会儿,一曲便终了。
脑海中乍现的灵光,也就此而止,不再浮现,虽然那人又唱起了别的歌谣,却再也没了那番味道。
《第四章 跛足老道》
歌谣失去了那番韵味,不再见那抹怎么也抓不住的灵光。楚浩只感觉一阵怅然若失,原本被暖流填充的身体,也重新被严寒裹住,不复温暖,反而愈加的寒冷了。
他哆嗦着身体静立在雪中,努力辨听着声音的来源,可惜歌谣的声音并不是多大,很难辨认出来自哪个地方,不过他并不打算就此放弃,开始逐步寻找了起来。
每每走到一处,就停下步伐仔细倾听片刻,确定声音有所增强后,便继续向前走着,如果有所减弱,便回头走向另外一边。
就以这样的方式寻人,楚浩所在的位置,也逐渐接近街道的尽头,完全和前往客栈的路线背道而驰。
没有过上多久,他就来到了街道的尽头,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处白皑皑的荒地,大雪压垮了树木,地上偶尔能见到几簇枯黄的杂草。
正前方,是一间破败的庙宇,左角的屋檐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发黑的断柱。大打而开的庙门,仅有一扇还悬挂在门框上,窗户更是不见窗纸,远远都能听见寒风灌入的声音。一种苍凉之感悠然而生。
楚浩哈出一口白气,搓着麻木的双手,迈着步伐向庙宇走了过去,他倒要看看唱歌的到底是何许人也,竟然让他身体出现了异状。
带着种种的心思,不多时,他就来到了庙门前。
庙宇内的破败和外面相差无几,随处可见散落的稻草,神案和桌椅四分五裂,摆放在高台上的神像,已经看不出威严的面容,只能依稀辨别出这是道家的某位神坻。
一个穿着脏乱道袍的跛足老道,正疯疯癫癫的在神像前又唱又跳,长发散乱扑面,发出的声音似哭又似笑。
楚浩抱着双手看了一阵,原本怀有面见高人的心情倒是散了。因为这老道疯癫不堪,双手冻得都溃烂起来,实在没有办法和什么隐士高人联系在一起,只能当做一个寻常的疯子。
他虽然还没习武,但也知晓到了一个境界,即便不动用内力,也依然寒暑不侵,即便在严寒的时刻,仍就不受半点干扰,何况被冻伤。
失望之际,楚浩还是走了进去,打算等着这跛足老道再唱出那首歌谣,然后努力抓住那抹怎么也抓不住的灵光。
结果,他才在角落拾捣出一堆稻草,眼前就猛的多出一张披头散发的面孔,即便有着长发遮面,也掩盖不住那对悲凉的双目,透过发间的间隙,依稀还能够看到额上的伤疤,还有脸颊上的泪痕。
楚浩心底一颤,左手已经抓住了一截桌腿,戒备道:“你,你想干什么?”
跛足老道没有说话,只是怔怔的望着他,不过片刻,一颗颗浑浊的泪水就从眼角流出,和头发混合在了一起。
楚浩不知怎地,心中忽然一酸,松开了桌腿:“你没事吧?”
跛足老道张了张嘴,带着哭音问道:“敢问世上有仙否?”
仙!!
一个简单的字眼,猛的让楚浩身体一抖。
他来到这个世界,这是第一次听到有人从嘴中说出这个字,还是从一个疯癫老道嘴中。他不知道这世上到底有没有仙,但却知道武者到了一定境界,就和传说中的陆地神仙一般无二。
思虑了片刻,带着不确定答道:“或许有!”
“哈哈,仙,仙,仙路断了,哈哈哈。”跛足老道听到这话,忽然起身又手舞足蹈了起来,“古往今来多少好儿郎,任他风华绝代,坐拥万里江山,到头也不过一捧黄土。”
楚浩皱眉不语。
跛足老道依旧疯癫,哭泣道:“曾有一剑西来,乘风揽月,翻江倒海。曾有金丹入腹,我命就此不由天。曾有仙神临世传道,谱那万族盛况。曾有白日飞升,长生逍遥……”
跛足老道每说一句,楚浩眉头就紧皱一分,到了最后,跛足老道就噗通跪在了神像前,不断的磕头,哀求仙神再现昔年盛况,在地上留下了殷殷血迹。
楚浩看的有些不忍,上前正要将他拉起,却不曾想到会被反按跪在了神像前,肩上那一双干枯的手,就像是铁钳般,将他死死限制在地上,丝毫动弹不得。
“你要干什么!”剧烈的疼痛,让楚浩肝火大涨,双目中充满了怒火。
“仙,仙,仙路断了。”跛足老道又哭又笑,不断重复着先前的话,“曾有一剑西来,乘风揽月,翻江倒海。曾有金丹入腹,我命就此不由天。曾有……”
“为何,为何,为何仙路会断,为何仙神不显,为何众生不再得长生,为何传承会成为空谈,你说啊!”说道最后,跛足老道拼命捏着楚浩肩膀,大声的质问着,眼中生出滔天的恨意。
楚浩疼的冷汗直冒,愤怒开口道:“他们都死了!”
跛足老道怔住了,片刻后便松开了双手,再一次手舞足蹈的跳了起来,还在不断鼓击着双掌,苍凉的大笑道:“哈哈,仙死了,神灭了,前路断了,长生泯了,传承废了,道门变了。”
“疯子!”
楚浩恼火的看了他一眼,直接起身向庙外走去,不想在这里继续待下去,反正那首歌谣在哪里听都是一样。
结果他才走出庙门片刻,身后就传来了跛足老道的声音: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极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谁去了……”
大雪连绵,寒风凛冽。
在这凄凉的歌谣声中,楚浩怔怔的立在了庙前,就像是一块木雕似的,一动也不动。那缠绵而落的白絮,在接近他身周三尺范围时,就被无形的力量驱散开来,就连脚下的积雪,也在飞快的融化。
不过这番异象他已经看不到了,此刻呈现在他眼前的,是近乎已经忘却的画面,那里高楼大厦,街上汽车川流不息,随处可见衣着清凉的妙龄女子。而在这繁华的都市上空,有着一团金色的雾气,像是有着生命般在左右晃荡,里面似乎还包裹着什么东西。
“这又是什么?”
楚浩诧异,正当他努力注视金色雾气时,下一瞬,双目就被万丈金光填满,刺的眼睛生疼,只能勉强看到一个类似竹简的东西,以极快的速度向他飞了过来。
《第五章 道经黄庭》
竹简入体,楚浩忽然心烦意乱,六.欲.火气陡然而现,恨不得一掌抓出,将这片遮目的金光撕碎,还天地一个清明。
“老君闲居作七言,解说身形及诸神;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阕前命门。呼吸庐间入丹田,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黄庭中人衣朱衣。关元茂龠阖两靡,幽阕之高巍巍……”
宏大而缥缈的诵经声传来,如同天音阵阵,回荡在楚浩的脑海中。
六欲之火陡然收敛,化作几缕清光自眉心没入,隐约勾勒出六片娇艳欲滴的藕叶,肉眼不可见。
缘满皈依成正道,静心定性颂黄庭。
玄门妙法须得心如止水,六欲不生,心神清净者才能修习。这对落身浩浩红尘中的楚浩困难无比,但那玄门真经却似乎能斩断这一切,还能纳取自身六欲为己用,实乃大机缘。
楚浩慢慢睁开双眼,原本清澈的双眸,已然带有一丝沧桑,前尘诸事皆一一记起,不再只是那模糊不清的回忆。
蓦然回首向身后望去,只见庙还是那庙,神像却消失在了神台上,那个疯癫的跛足老道,也不见踪迹,只余下一堆破烂道袍散落在地。
此刻寒风依旧在呼啸,却带不来冰寒,大雪仍旧在飘落,却难以在身上停太留,先前快要失去知觉的手脚,也重归温和。
楚浩立在庙前沉默了片刻,便举步走向庙内,细心将道袍捡起叠放在神台上,然后对着它拜了三拜。
一拜拾忆前尘。
二拜点醒黄庭。
三拜于道无礼。
“虽然不知道你是谁,但还是要多谢上一谢,以后如果有机会再见面,会以师之礼相待。”楚浩面色有些复杂,站在神台前低声述说。
前世今生,他都只是普通人,遇见这种玄妙的一幕,心中的感慨实在有些繁多,甚至还隐约知道了来到这个世界的根由。
楚浩在庙中立了很久,直到天色已经偏暗,才动身向客栈而去,他还没有忘记前不久才定下的两年之约。
脑中虽说已经有了黄庭经,但竹简却金光环绕,刺的眼睛生疼,实乃看不清上面文字。借助道音或能修行,可却懵懵懂懂,难寻途径,当前唯一知道的,也就能清心静欲,引六欲能为己用,化作体内那奇怪的暖流。
为了能尽快完成约定,只能在学武的时候,同时参悟黄庭,或许能踏上跛足老道所说的那般:乘风揽月,移山填海,金丹入腹,从此我命不由天。
带着对未来的向往,楚浩快步走在街上,由于体内暖流的缘故,让他不再受严寒的困扰,另外脚步也亦然轻快的紧,那积雪深厚的洼坑,都奈何不得一二。
没过上太久,楚浩就从风雪中徐步走出,来到了客栈的大门前。
客栈的大门仍就紧闭着,门栏前的石阶上,陈列满了厚重的积雪,看那高度,似乎想要将门栏和石阶扯平。
楚浩抖了抖衣袖,抬手将门推开,携带着寒风落雪走了进去,将堂中的炉火吹的一阵摇曳。
账房先生还是坐在柜台上,只不过他这次却没有再打盹,而是端着一碗温酒,美滋滋的品味着。身前还放着一个青花碟,里面装满了热腾腾的毛豆,一口酒水下肚,便剥上一两个,好不悠闲。
“李老头,与你商量个事呗。”
楚浩重现少年神态,走到柜台前踮起脚,抓出一把毛豆,认真的剥了起来。一颗,两颗,三颗……
李老头吸溜了一口酒水,道:“你要与我商量什么?且先说来看看,若是我老头子心情好,指不定就允了。”
说话的时候,李老头眼睛就没离开那剥好的毛豆,喉结好似也动了几动,仿佛就等着它们进入自己嘴中,然后和美酒一起下肚。
“我想学武,你教我可好?”楚浩停下手里的动作,认真的看向那对精光暗藏的双目,脸上流露出隐隐期待。
李老头眼中颇多无奈,放下酒碗,慢慢说道:“若是你说动了东家,你想学什么,老头子我就教你什么,若是说不动东家,那你就算说的天花乱坠也没用。”
楚浩眸子一暗,低头沉默不语。
李老头见状,轻笑摇头,转开了话题:“你今下午怎会现在才来,平日可都早早就来了。”
“我去学堂了。”楚浩仍旧没有抬头,只是往自己嘴里填了一颗豆子。
“挺好的。”李老头擦了擦手,拿出一本书放在柜台上,“这些年你在我这里识文断字,我自知晓你的聪慧,若是好生念下去,来年秋试三甲必有你一席之地,也算出人头地了。”
楚浩没有去接书,只是抬头一笑:“可我又离开了。”
“为何?”
“先生和你一般。”
李老头听到此话,脸色顿时黑如锅底。
楚浩哈哈一笑,抓起一把毛豆就向后厨走去,嘴里还念叨着:“李老头,你好生练习内功和招式,毕竟迟早都会像教我识文断字那般,悉数传授于我,免得让你落得个尴尬境地。”
“这臭小子。”
李老头笑骂一声,眼中多是慈爱之色,哪里还有那脸黑的模样。
后厨仍旧在忙碌,浓郁的香味直钻鼻腔,勾得腹中馋虫都在蠢蠢欲动,锅中咕噜噜的沸腾声,就像是在谱写着一首动人的曲子。
楚浩走到锅前看了看,只见冒着白气的锅内,一片雪白。一条被简单处理过的羊腿,正在里面浮沉,时不时能看到冒起的一些香料。
“东家回来了?”
看到这熟悉的炖煮方式,楚浩脑海中,瞬息就浮现了一道人影,心跳也略微有些加速。
“回来了,当前正在院中打坐,这羊腿你可要送去?”李厨子瞥见楚浩手里的豆子,就知道他又去找叔叔学武了。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