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0831
成片时长:约103分钟
阅读:6509
发表:2020/11/27
主旋律
电影剧本
美好祝愿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24.广西电视台办公大楼 外 日
广西电视台办公大楼高高耸立,大门挂有“广西电视台”的牌子。
25.广西电视台节目制作室 内 日
王凯革坐在椅子上盯着办公桌上的台式电脑屏幕。
电脑屏幕上显示这样一段视频资料:年轻时期的覃美凤(约30岁,身穿壮族传统民族服装,即蓝色的衣服,黑色的裤子,腰系小围裙,扎着头巾)手捧一幅色彩艳丽的壮锦跳着节奏欢快的民族舞蹈,她后面的几位姑娘(也穿壮族传统民族服装)与她跳着同样的舞步,她们也是每人捧着一幅壮锦,只是她们的壮锦比她手里的那幅稍小一些。从画面可看出,她是领舞者,处于主导地位。
视频资料的配乐是:美丽的壮锦献给毛主席,献上我们壮族人民的一片心意哎,织上那壮乡新面貌哎,献给领袖毛主席哎……
26.南宁市城区某院子 外 日
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的黄建设老人(约70岁)提着水壶给花圃里的花浇水,旁边的长木椅上立有一台收音机。电台播音员的声音(男声)从收音机里传出来: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27.广西电视台节目制作室 内 日
王凯革摁下键盘上的Enter键,让视频资料停留在有覃美凤的画面上,然后转脸对坐在两三米外的女编辑李玉莹说:玉莹,你过来一下。
李玉莹走到王凯革旁边:怎么事,王哥?
王凯革指着电脑屏幕:这资料是谁拍的?
李玉莹摁下Enter键,让电脑屏幕上的视频资料走动,并仔细地看了一会儿:这是黄建设老师拍的,他退休前采集到这台电脑里。
王凯革:哦,谢谢!(拿出手机拨打电话)
28.南宁市城区某院子 外 日
手机响铃: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
黄建设放下水壶,从衣袋里拿出手机接听:喂,哪位?
王凯革:(画外音)黄老师好,我是王凯革。
黄建设:哦,凯革呀,有什么事?
王凯革:(画外音)我在编个节目,用到您以前拍的视频资料,我看到里面有我妈妈,所以我想过去跟您了解一下情况,可以吗?
黄建设:可以,你过来吧。
挂掉电话,把手机放回衣袋后,黄建设继续给花浇水。
又有电台播音员的声音(女声)从收音机里传出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文艺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文化文艺工作者应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和捕捉时代声音……
29.南宁市民族大道 外 日
街道上车来车往,人员自由活动。
车流中的一辆出租车内,王凯革坐在副驾驶室上若有所思地望着窗外。
30.南宁市城区某院子 外 日
黄建设把水壶放好,来到木椅前关掉收音机,用毛巾擦拭椅子上的灰尘。
王凯革提着电脑包走进院子,来到黄建设旁边。
黄建设:来,坐下聊。(坐到椅子上)
王凯革坐到黄建设旁边,从包里拿出手提电脑,打开,播放视频资料(在节目制作室看过的那段)。
王凯革:黄老师您看,就是这个,您什么时候拍的?
黄建设瞄一下视频:1980年。
王凯革:在什么地方?
黄建设:你的家乡东兰呀,具体地点嘛,是在……在你们县城中心的一棵木棉树下,对,是在木棉树下,因为当时是春天,木棉花盛开,火红火红的,我记得很清楚。
王凯革:您知道她们为什么要跳这个舞吗?
黄建设:知道啊,是为了庆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王凯革点头:哦。
黄建设:那天节目很多,而最有特点的就是你母亲参加的这个舞蹈节目。
王凯革:我想知道,您为什么要把大部分镜头对准我母亲?
黄建设:因为她最漂亮,又跳得最好嘛。当时我还以为她是县文艺队队长呢,后来才了解到她只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可惜啊,她没有名师指点,要不然她会跳得更好,说不定后来成为舞蹈家呢。
王凯革:那时候您在哪个单位上班?
黄建设:在中央电视台。
王凯革:您是特地来拍她们跳舞的吗?
黄建设:不,我那时和几个同事来广西采风,到你们革命老区去走访,那天我们去到你们县城,恰好碰见她们跳舞,所以就录下来。
31.覃美凤家 内 日
阳光从窗口照进卧室,覃美凤跪在床前并弯腰,将手伸进床底,拉出一个老式木箱,然后从床头的席子下面找出一把钥匙,将箱子的锁头打开,从箱子里取出一张折叠成几层的布料,摆到床面上。她吹了吹粘在布料表面的棉屑与微尘,起身去把半掩着的窗扇全部打开,让更多的阳光照进屋里,之后她回到床前把布料展开,抚平,一幅完整的壮锦呈现出来(此壮锦就是舞蹈视频资料中覃美凤手里捧的那一幅)。
覃美凤浏览壮锦上的图案,满怀深情地:40年了,还是老样子,好看!(转头看旁边镜子里的自己,忧伤地)哎,40年过去了,老喽!(抬头望外的美丽村庄与绿水青山,表情舒展开来)新时代才刚刚开始哩。
32.南宁市城区某院子 外 日
王凯革把手提电脑合起来放在椅子上,然后起身到几米开外的地方打电话。
黄建设坐着不动,只是用平静的目光看着王凯革。
33.覃美凤家 内 日
覃美凤站在窗前痴痴地望着窗外。
摆在床头的手机(老人机)震动并响铃: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敬亲人……(歌曲《多谢了》片断)
覃美凤转头,把目光从窗外移到手机屏幕上,看到手机屏幕上显示“凯革”二字后急忙把手机拿起来接听:革儿,什么事啊?
王凯革:(画外音)妈,你报名参加表演了没有?
覃美凤:报了。
王凯革:那就好,到你们演出那天我一定回去。
覃美凤:好,好。
34.南宁市城区某院子 外 日
王凯革站在原位与覃美凤通话:到时候我帮你们录像。
覃美凤:(画外音)好,好。
王凯革:你要保重身体,要注意安全。
覃美凤:(画外音)知道了,你好好工作,不用担心我。
王凯革:行,那就先这样吧。(挂电话,回到椅子旁边)
黄建设从椅子上起来,拍王凯革的肩膀:你这样做就对了,有时间要多回去,把那些珍贵的影像记录下来。
王凯革点头。
黄建设:诶,你为什么不把你妈妈接过来跟你住?
王凯革:我想接她过来,可是她不愿来。
黄建设:为什么?
王凯革:她说她不习惯城里的生活。
黄建设:哦。
王凯革:可实际上她不是不习惯城里的生活,而因为其它原因。
黄建设:什么原因?
王凯革:她要经常去看我爸爸的坟,怕来城里后,回去不方便。
黄建设:哎,人老了,精神寄托很重要啊。
35.覃美凤家 外 日
覃美凤在桂花树下练舞,又是重复之前在红水河岸边做过的动作:两手慢慢地向上前方抬起,像是在捧着什么贵重的东西,两腿左右分开,来回轻轻地弹跳着。嘴里唱道:美丽的壮锦献给毛主席,献上我们壮族人民的一片心意哎……随后,她做向前跳跃的动作,落地时身体向左倾斜,顺势倒在地上,嘴里喊了声“哎哟”!
36.安定村委办公室 内 日
马保田看了看晚会节目报名登记表,惊讶地:只有覃美凤一个人报名呀!
韦小芳:是的,而且她只是说她要跳舞,至于要跳什么,都还没确定呢。
马保田:吴诗月和覃美凤是老搭档,为什么她没报名,不跟覃美凤一起跳?
韦小芳:不知道……听说吴诗月的脚受了伤,跳不了。
马保田:哦,怪不得。
韦小芳:如果只有一个节目,那晚会还办不办?
马保田:到时候再说吧,你们继续动员,看还有没有人报名。
韦小芳:好的。
37.吴诗月家 外 日
吴诗月坐在门前刺绣,从绣针、绣线、绣架等工具的数量与规格来看,她应该是要绣一幅比较大的壮锦,但仅凭已绣出的图案,还看不出具体的内容。
村民罗大勇路过吴诗月家门前,看到吴诗月在刺绣,便凑近来看。
罗大勇:你在绣什么东西呀?
吴诗月:哦,随便绣,想到什么就绣什么。
罗大勇:好像你有好多年不绣了。
吴诗月:是啊,手都生疏了。
罗大勇:诶,听说覃美凤出事了,你去看她了吗?
吴诗月停下手中的活,抬头:她怎么了?
罗大勇:据说她练舞时不小心摔倒,有只脚动不了,像是瘫了。
吴诗月惊讶地:啊?……(放下针线,起身朝覃美凤家走去)
罗大勇低头弯腰,浏览绣布上的图案(显示局部),发自肺腑地:漂亮!
38.覃美凤家 外 日
吴诗月来到覃美凤家门前,见房门紧闭,便敲了几下门,门没开。随后她拿出手机(也是老人机),走到桂花树下拨打覃美凤的电话。
覃美凤:(画外音)喂。
吴诗月:听说你受伤了。
覃美凤:是啊,左脚踝的骨头裂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