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3499
                                    
                                    
										成片时长:约145分钟
                                    
                                    
                                        阅读:6712
                                    
                                    
										发表:2021/11/19
                                    
                                    
                                    
                                        
                                                科幻 
                                            电影剧本
                                    
                                    
                                    
                                    
                                        木星引力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王力心有余悸:这里太危险了,一群小陨石就击穿了气闸!来颗大陨石,飞船不撞坏了?快搬家吧?
柳毅点了点头:你别管了,好好休息!
  
43、撞击坑,外,日
幽暗深邃的天空里,繁星眨着眼睛,却视而不见荒芜星球上发生的事情;土星压低草帽,也假装看不见宇航员们的处境。
柳毅捡开石头,用饭勺把水浇在浮土上:这么大的星球,只有星星,没有月亮!
王力(画外音):没有陨石就没有星星!陨石飞到这里,速度比木卫四逃逸速度大,不是撞下来就是飞走了!侥幸留下来的,也会因为木卫四和其它伽利略卫星的引力共振而逐渐失去轨道。
山坡上浮土多石头少,略微平整,一路洒水,一条冰冻道路就成形了。
柳毅:等你好了,我们把飞船拖进去。
  
44、核心舱,内,日
王力坐在床上:四百八十七公里,东偏南八点二三度。
柳毅:人的步行速度是每小时五公里,太空服工作时间只有八小时,八小时才能走四十公里。
王力:这里的重力只有地球的七分之一,步行速度是地球的七倍!
柳毅:人的步幅有限,一步是走不了七米的!就算是七倍,八小时也只能走两百多公里,怎么去五百公里远的地方?
王力:带补给去,水、食物、氧气罐、蓄电池!
柳毅:食物不算,水十公斤,氧气罐十五公斤、蓄电池十五公斤,加起来,一份就四十公斤。
王力:木卫四重力是地球的七分之一,只有十六公斤多。
柳毅:货运飞船没有维生系统,来回一千公里,除太空服自带的补给外,至少需要四份!
王力:四份补给?四个氧气罐、四组蓄电池!这体积得有多大?
柳毅苦笑:提高步幅只能靠跳,驮那么多东西能跳几步?
王力:把补给放在半路上,原路返回呢?
柳毅:蓄电池、氧气罐重量、体积太大,必须轻装!(手指身后)背几根电缆代替蓄电池,边走边发电。每套太空服都有两个气囊,把气囊集中到我的太空服里。
王力:气囊你都带走了,我怎么出舱?
柳毅:背氧气罐!
  
45、撞击坑,外,日
柳毅塞给王力一根缆绳:你昏迷的时候,我做了很多事,补漏洞、修飞船、绑绳子,填沟、修路、搬石头、浇水、垫场地,就等你来卖苦力了!
王力四望:一场陨石雨,不知道多了多少撞击坑!
柳毅:所以我们必须尽快搬家,尽快找到华宇六号。
王力:好,搬完家测速!
山腰上一条冰路直通峡谷,木卫四重力小,有冰面润滑,又有王力这样的大力士,核心舱很容易就拖动了。
进了峡谷,两个人齐心协力推动核心舱,使之尽可能地深入峡谷,然后四处找石头填塞在周围,只留下气闸出口。
柳毅把几块石板盖在飞船上:盖满以后,上面再堆石头,就不怕撞击了!
王力:这些石板少了吧?这里都是沉积岩,我们多挖点石头来!
木卫四温度低、水分大,山上覆盖着一层冻土,好在这层冻土不厚,铁杆扫过,就露出了石板。
王力跟着柳毅满山遍野地捡石头、搬石头,飞船很快就看不见了,峡谷里只剩下一条直通气闸口的羊肠小道。
王力看着峡谷:飞船盖起来,峡谷不就成山洞了吗?地球人肯定想不到,人类最优秀的宇航员到了外星球,只能住山洞、当原始人!
柳毅:即便是山洞,也是防空洞,防止陨石撞击的防空洞!(起身)太空服还能工作六个小时,我们测两个小时回来!
王力一跳五六米远:步行频率两秒三步,步幅三米,速度每小时十六公里;跳跃频率九秒十步,步幅五米,速度每小时二十公里。你呢?
柳毅:我步幅大,速度比你快一点,走二十五公里,跳三十公里,八个小时能走两百公里,跳两百五十公里!
王力:跳跃体力消耗大,氧气消耗快,最好走过去!问题是,五百公里要走二十个小时,来回四十个小时!你行吗?
  
46、环形山,外,日
荒凉的星球上,雾霭朦胧,空气阴冷,荒原死寂。
柳毅扶住双肩上的氧气罐,在环形山上蹦跳。
极目远望,撞击坑密密麻麻、鳞次栉比;环形山首尾相连,各自成环;撞击坑里,尖山陡峭,冰盖点缀。
柳毅伸嘴含住吸管吸口水,抬头看见面罩左上方小屏幕上路程数字跳到了两百,不禁松了一口气:地球上每小时跳二十五公里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在这颗星球上,我做到了!
面罩小屏幕数据表明,虽然走环形山增加了路程,但并未偏离方向。气囊里氧气即将告罄,食用水用了四分之一,由于有电缆发电机随用随补,电力几乎没有消耗。
柳毅把一号氧气罐放在山顶,插上红旗标记位置,更换气囊,边吸食流质食物边寻找下山取冰的道路。
山腰松软,一脚下去带起一团浮土,这些浮土应该是前两天坠落的陨石雨溅起来的。
柳毅走到冰盖边,用榔头敲下一块冰放进水袋,水温和体温足以把它融化成水。
绕过冰盖,爬上对面环形山,柳毅不敢耽搁,一步五米继续蹦跳。
山顶土石坚硬,长年低温早已把星球表面冻成了硬块,这颗星球没有任何地质活动,如果没有陨石落下来,地貌永远也不会变化。
为吹干汗水、吸收热气,太空服早就开始鼓风了,通话器里除了每隔半小时收到的华宇六号发出来的无线电信号外,就是连续不断的电磁杂流声。
面罩小屏幕数字跳到三百,柳毅松了一口气,感觉呼吸越来越急,脚步越来越重,肩膀上的氧气罐也越来越沉重。即便是在这颗星球上,固定频率、固定步幅的长时间蹦跳,铁人也会感觉疲劳,何况还穿着太空服。
稍事休息,柳毅以不变的步伐继续蹦跳,边跳边唱歌,可惜肚子里的存货实在太少,一会儿就无歌可唱了,只好胡乱哼哼,反正没人听见。
天空上,浮星点点,星光璀璨,光华闪耀,宛如镶嵌了无数宝石的黑缎。地面上,薄雾氤氲,坑洼连绵,山体环接,颇像中学生无聊时用圆规画的抽象画。
柳毅忽然脚下一空,身体陡然失去平衡,摔倒在地,二号氧气罐忽地飞出肩头。
爬起来发现自己是被一块表面光滑,有溶融流痕的陨石绊了一跤。
检查太空服,见气压、温度、湿度没有变化,暗叫运气。
氧气罐呢?前方一道黑漆漆的裂缝,深不见底,掉进去了?打开工作灯照亮裂缝,里面一个圆滚滚的东西反射光芒,边上还有一个方形物体。
反手摸摸身后的背包,柳毅暗叫不好,气囊也丢了一个!
裂缝深不见底,上下困难,没有器械,一个人无法把氧气罐和气囊捡回来。
身上还有两个半气囊的氧气,可以支撑二十个小时,跳跃五百公里。
小屏幕显示距离华宇六号还有一百三十公里。如果继续前进,万一路上耽搁一会儿,途中走错一步,或者回程没找到一号氧气罐,就再也见不到王力了。现在回头,肯定能返回降落点,也就是王力命名的星舟之家。
柳毅心里平静,自从当上宇航员,就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死在太空和死在荒凉星球上没什么区别,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回地球见父母和妹妹了。
嘟地一响,通话器收到了无线电信号,对了!华宇六号有天地通讯仪,也许能临死前还能给父母发一段视频、跟他们说几句话。
华宇六号还有两个采掘机器人,或许可以让它们把补给送回去,有了补给,王力就可以坚持等到星舟二号到来。那俩机器人不认识路?把来的路线输进它们的电脑就行了!
至于自己,没有氧气,是不可能回去了。
不!华宇六号有氧气!它也是氢氧发动机,与星舟一号不同的是,燃料舱里装的不是金属氢和固体氧,而是液氢液氧,如果把气化后的氧气灌进气囊,还是能带着补给返回降落点的!
如果华宇六号的氧气也用完了,可以到它货舱里取材料自制电解槽来电解水补充氧气!有了氧气,就能回降落点!
柳毅不再犹豫,认准方向,继续蹦跳。
  
47、山顶平台,外,日
几个小时后,雾霭里突然出现红光,十分显眼,这颗荒无人烟的星球上,这点红光只可能是华宇六号!柳毅精神一振,终于找到了!
蹦到跟前,华宇六号躺在山顶上,船头闪烁红光,每段舱都比星舟一号小一号。
绕到船后,见发动机仍在怠速运转,柳毅大喜,华宇六号的剩余燃料还能为指令舱和通讯仪提供电力,弄点氧气出来没问题。
打开货舱,食物、瓶装水、铁铲、镐头、电缆、皮管、发电机、机器人、钢筋,还有帐篷,琳琅满目,塞满了整个货舱,这是把谷神星搜刮干净了吧?
指令舱不大,隔着面罩都能感觉到温暖,放射性同位素散发的热量使指令舱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以防低温导致主控电脑宕机。
屏幕显示,液氧剩余百分之二,液氢还有百分之一。
关闭发动机,把氧气管道气压调到一个大气压,柳毅到液氧舱边拔出氧气管对接气囊,等两个气囊都灌满氧气,这才钻进货舱把采掘机器人拖了出来。
采掘机器人自动化程度不高,操作并不复杂,打开面板获得控制权就能命令它们按照指令去执行任务,测试结果让人失望,除挖掘外,这俩货只会些简单的动作,履带行走速度奇慢,以它们的速度,一个星期才能回降落点。
补给要搬回去,主控电脑、通讯仪、货舱里的物资都要搬回去,如果可能,动力舱也要搬回去,通讯仪太耗电,发电站那几根电线肯定供不起。这是要把整艘华宇六号搬回去呀,怎么搬?
柳毅坐在舱口吸水吸食,感觉又累又困,眼皮一眨靠上门框就睡着了。狂奔二十小时后,他早已乏力,失望之余,更觉疲累。
星光晦暗,荒原寂静,雾霭沉沉,柳毅梦见自己一个人在荒野里奔跑,越过一个又一个圆坑,眼看红旗就在眼前,翻腾的雾霭忽然幻化成猩红的大眼睛,目光阴冷而凌厉。
通话器里电流杂声大响,柳毅立刻惊醒,这里也是木星的地盘,现在还不是睡觉的时候。
采掘机器人呆立面前,头顶闪烁红光。看着它们举起的铲斗,柳毅心里一动,能否把这两个家伙改装成运输车,让它们把华宇六号驮回降落点去?华宇六号总共五个舱,三四十吨,它们力气大,肯定能驮动。速度慢不是问题,如果一次就把华宇六号搬回去,耽搁几天也没什么?核心舱里剩余的食物够王力一个人坚持几天。只是,太空服里的五六支流质食物最多吃两天,自己是坚持不到那个时候了。
货舱里都是固体食物,脱掉太空服才能吃,而木卫四的大气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氨,只有少量的氧气,对人类而言就是毒气,不能吸入,一旦吸入就会中毒窒息。
更可怕的是,零下两百七十多度的低温能瞬间把人体冻成冰雕,一碰就碎成粉末的那种。必须要有热源保持体温,指令舱里是有热源,问题是里面的空气也是木卫四大气!能不能把它改成宜居舱呢?
指令舱直径和长度都在两米五左右,够两个人并排平躺,如果密封起来,把燃料舱里的液氮和液氧按比例放进去,只要气化后的氮氧比例和地球大气相近,就是适合呼吸的空气,再放进热源,就可以在里面吃饭睡觉。
门口做道气闸,只要舱内气压比外面大,外面空气就进不去。
再把两个机器人改成轮胎,华宇六号就成了星球车!这样就可以把整艘飞船一次性地搬到降落点去。
柳毅站起来,围着指令舱转了一圈,边转边用手敲,越敲心里越凉,这就是一个薄薄的铁皮圆筒好不好?降落下来竟然会被冻土撞凹!这也太粗制滥造了吧?你们华宇公司就这么制造采矿飞船的?
星光闪烁似在回话,柳毅:什么?无人飞船只在太空里航行,不进大气层,不需要密闭?那也不能这么糊弄吧?
太空服用电不是问题,没氧气了就去液氧舱放,没水就去采冰块,没吃的就去货舱取……。
星光一闪:你吃得到吗?
柳毅一时气馁:好吧,你赢了!必须解决吃饭和睡觉的问题!
星光:货舱里有帐篷,可以用帐篷来改造指令舱。
柳毅:当然可以!对了,那些帐篷是你们公司的?(摸摸帐篷)是你们仓库里的?奇怪,你们不是无人矿场吗?要帐篷干什么?(抬头)给机器人盖宿舍用?机器人也要宿舍?好吧,这理由我服!可送到这里来干什么?当我们来野营的吗?(怒)什么?仓库搬空了?没东西装了?那是无人矿场,没多少补给?机器人是为了塞满货舱凑数的,帐篷也是!你们怎么不送钢筋混凝土来呢?给我们修个碉堡也好啊!
(帆布制成的帐篷很大很结实,门帘上还有拉链)你们很关心机器人的身体健康嘛,可谷神星上哪来的风雨啊?(跳起来)不跟你啰嗦了,赶紧干活!
柳毅搬空指令舱,拆掉舱门、电线和凸起物,裁了一顶帐篷,用胶水把帆布贴在舱内上,想想不放心,又贴了一层。
舱门覆盖一块帆布,用拉链和舱内帆布连接起来,只要舱内气压大于舱外,这块帆布就会紧紧封住舱门,阻止外面的空气进来。
再用帆布卷成圆筒和舱门相连,圆筒底部用拉链留个活动门,这个风筒就成了简易气闸,只是每次进出都要爬行。
打开液氢舱的推进室,柳毅取出一桶液氮,和主控电脑、热源、通讯仪一起放进指令舱。热源会使舱内升温,当温度超过零下一百九十六度,液氮就会气化成氮气,把原来的空气驱逐出来。重复几次,就能使指令舱里充满氮气,至于氧气,可以从液氧舱直接用软管引进去。
接下来要对付的是两个同样粗制滥造的采掘机器人,这俩货一直站在旁边袖手旁观,也不说声帮忙!也好,我可以心安理得地把你们改造成轮胎了!
把钢筋固定在一号机器人的铲臂上,让二号机器人抓住钢筋另一头围着一号机器人转圈,钢筋就变成了弹簧,重复一次,就得到了两根弹簧,把它们分别焊接在货舱前段和动力舱尾部,车架悬挂就有了,还自带减震功能。
命令两个机器人在悬挂对应位置挖坑,柳毅捡了些食物和水放进纸箱里,抱起纸箱爬进指令舱,刚拉开圆筒拉链就感觉到气流推力,不禁欣喜,这里气压低,液氮气化后,指令舱里的气压明显高于外界,居住舱改造成功了一半。
爬进圆筒,拉上脚底拉链盖上帆布,一开门帘就感觉身体忽地失去重心,圆筒被高压氮气吹胀起来,浮在空中了。
带着纸箱爬进指令舱,试了试门帘的密封性,把几处疑似漏气点贴紧贴实,帆布密闭性能很好,热源使指令舱温度上升很多,再重复几次,二氧化碳就能排除干净。
爬回圆筒拉开拉链,身体忽地落在地上,氮气逸出,圆筒又落地了。
地上多了两个坑,这俩货不愧是专业的采掘机器人,挖坑速度奇快。
取了一桶液氮放进指令舱,柳毅指挥两个机器人把华宇六号翻转过来,又请君入瓮让俩货进入坑里,脑袋套进弹簧里,把华宇六号抗起来,可笑的是,这俩货乖乖听令,根本就不知道反抗。
等俩货出坑,摆正方向,柳毅干脆把它们的铲斗焊在舱体上,又在它们的铲臂上焊了几根加强筋,反正它们也不知道疼痛。
命令俩货托着华宇六号在平台上走了一圈,柳毅基本满意,除速度外,这俩货协同性极佳,天生就是当轮胎、哦不、轿夫的料!
船体翻转九十度后,指令舱口由侧面变成了底面,进出舱由水平运动变成了上下运动,这样更好,能更快地排出指令舱里比氮气重的二氧化碳。
等第三桶液氮气化完后,柳毅默算着气流速度,从货舱里找出一根皮管把氧气引进指令舱,只要氧气比例达到百分之二十一左右,指令舱就变成了宜居舱,就可以脱掉太空服在里面吃饭睡觉了。
再把地图输入机器人电脑,让它们沿着来时路线抬着华宇六号返回降落点,木卫四就有了第一辆星球车,嗯,第一乘轿子!
  
48、指令舱,内,日
                                            
                                            
                                柳毅点了点头:你别管了,好好休息!
43、撞击坑,外,日
幽暗深邃的天空里,繁星眨着眼睛,却视而不见荒芜星球上发生的事情;土星压低草帽,也假装看不见宇航员们的处境。
柳毅捡开石头,用饭勺把水浇在浮土上:这么大的星球,只有星星,没有月亮!
王力(画外音):没有陨石就没有星星!陨石飞到这里,速度比木卫四逃逸速度大,不是撞下来就是飞走了!侥幸留下来的,也会因为木卫四和其它伽利略卫星的引力共振而逐渐失去轨道。
山坡上浮土多石头少,略微平整,一路洒水,一条冰冻道路就成形了。
柳毅:等你好了,我们把飞船拖进去。
44、核心舱,内,日
王力坐在床上:四百八十七公里,东偏南八点二三度。
柳毅:人的步行速度是每小时五公里,太空服工作时间只有八小时,八小时才能走四十公里。
王力:这里的重力只有地球的七分之一,步行速度是地球的七倍!
柳毅:人的步幅有限,一步是走不了七米的!就算是七倍,八小时也只能走两百多公里,怎么去五百公里远的地方?
王力:带补给去,水、食物、氧气罐、蓄电池!
柳毅:食物不算,水十公斤,氧气罐十五公斤、蓄电池十五公斤,加起来,一份就四十公斤。
王力:木卫四重力是地球的七分之一,只有十六公斤多。
柳毅:货运飞船没有维生系统,来回一千公里,除太空服自带的补给外,至少需要四份!
王力:四份补给?四个氧气罐、四组蓄电池!这体积得有多大?
柳毅苦笑:提高步幅只能靠跳,驮那么多东西能跳几步?
王力:把补给放在半路上,原路返回呢?
柳毅:蓄电池、氧气罐重量、体积太大,必须轻装!(手指身后)背几根电缆代替蓄电池,边走边发电。每套太空服都有两个气囊,把气囊集中到我的太空服里。
王力:气囊你都带走了,我怎么出舱?
柳毅:背氧气罐!
45、撞击坑,外,日
柳毅塞给王力一根缆绳:你昏迷的时候,我做了很多事,补漏洞、修飞船、绑绳子,填沟、修路、搬石头、浇水、垫场地,就等你来卖苦力了!
王力四望:一场陨石雨,不知道多了多少撞击坑!
柳毅:所以我们必须尽快搬家,尽快找到华宇六号。
王力:好,搬完家测速!
山腰上一条冰路直通峡谷,木卫四重力小,有冰面润滑,又有王力这样的大力士,核心舱很容易就拖动了。
进了峡谷,两个人齐心协力推动核心舱,使之尽可能地深入峡谷,然后四处找石头填塞在周围,只留下气闸出口。
柳毅把几块石板盖在飞船上:盖满以后,上面再堆石头,就不怕撞击了!
王力:这些石板少了吧?这里都是沉积岩,我们多挖点石头来!
木卫四温度低、水分大,山上覆盖着一层冻土,好在这层冻土不厚,铁杆扫过,就露出了石板。
王力跟着柳毅满山遍野地捡石头、搬石头,飞船很快就看不见了,峡谷里只剩下一条直通气闸口的羊肠小道。
王力看着峡谷:飞船盖起来,峡谷不就成山洞了吗?地球人肯定想不到,人类最优秀的宇航员到了外星球,只能住山洞、当原始人!
柳毅:即便是山洞,也是防空洞,防止陨石撞击的防空洞!(起身)太空服还能工作六个小时,我们测两个小时回来!
王力一跳五六米远:步行频率两秒三步,步幅三米,速度每小时十六公里;跳跃频率九秒十步,步幅五米,速度每小时二十公里。你呢?
柳毅:我步幅大,速度比你快一点,走二十五公里,跳三十公里,八个小时能走两百公里,跳两百五十公里!
王力:跳跃体力消耗大,氧气消耗快,最好走过去!问题是,五百公里要走二十个小时,来回四十个小时!你行吗?
46、环形山,外,日
荒凉的星球上,雾霭朦胧,空气阴冷,荒原死寂。
柳毅扶住双肩上的氧气罐,在环形山上蹦跳。
极目远望,撞击坑密密麻麻、鳞次栉比;环形山首尾相连,各自成环;撞击坑里,尖山陡峭,冰盖点缀。
柳毅伸嘴含住吸管吸口水,抬头看见面罩左上方小屏幕上路程数字跳到了两百,不禁松了一口气:地球上每小时跳二十五公里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在这颗星球上,我做到了!
面罩小屏幕数据表明,虽然走环形山增加了路程,但并未偏离方向。气囊里氧气即将告罄,食用水用了四分之一,由于有电缆发电机随用随补,电力几乎没有消耗。
柳毅把一号氧气罐放在山顶,插上红旗标记位置,更换气囊,边吸食流质食物边寻找下山取冰的道路。
山腰松软,一脚下去带起一团浮土,这些浮土应该是前两天坠落的陨石雨溅起来的。
柳毅走到冰盖边,用榔头敲下一块冰放进水袋,水温和体温足以把它融化成水。
绕过冰盖,爬上对面环形山,柳毅不敢耽搁,一步五米继续蹦跳。
山顶土石坚硬,长年低温早已把星球表面冻成了硬块,这颗星球没有任何地质活动,如果没有陨石落下来,地貌永远也不会变化。
为吹干汗水、吸收热气,太空服早就开始鼓风了,通话器里除了每隔半小时收到的华宇六号发出来的无线电信号外,就是连续不断的电磁杂流声。
面罩小屏幕数字跳到三百,柳毅松了一口气,感觉呼吸越来越急,脚步越来越重,肩膀上的氧气罐也越来越沉重。即便是在这颗星球上,固定频率、固定步幅的长时间蹦跳,铁人也会感觉疲劳,何况还穿着太空服。
稍事休息,柳毅以不变的步伐继续蹦跳,边跳边唱歌,可惜肚子里的存货实在太少,一会儿就无歌可唱了,只好胡乱哼哼,反正没人听见。
天空上,浮星点点,星光璀璨,光华闪耀,宛如镶嵌了无数宝石的黑缎。地面上,薄雾氤氲,坑洼连绵,山体环接,颇像中学生无聊时用圆规画的抽象画。
柳毅忽然脚下一空,身体陡然失去平衡,摔倒在地,二号氧气罐忽地飞出肩头。
爬起来发现自己是被一块表面光滑,有溶融流痕的陨石绊了一跤。
检查太空服,见气压、温度、湿度没有变化,暗叫运气。
氧气罐呢?前方一道黑漆漆的裂缝,深不见底,掉进去了?打开工作灯照亮裂缝,里面一个圆滚滚的东西反射光芒,边上还有一个方形物体。
反手摸摸身后的背包,柳毅暗叫不好,气囊也丢了一个!
裂缝深不见底,上下困难,没有器械,一个人无法把氧气罐和气囊捡回来。
身上还有两个半气囊的氧气,可以支撑二十个小时,跳跃五百公里。
小屏幕显示距离华宇六号还有一百三十公里。如果继续前进,万一路上耽搁一会儿,途中走错一步,或者回程没找到一号氧气罐,就再也见不到王力了。现在回头,肯定能返回降落点,也就是王力命名的星舟之家。
柳毅心里平静,自从当上宇航员,就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死在太空和死在荒凉星球上没什么区别,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回地球见父母和妹妹了。
嘟地一响,通话器收到了无线电信号,对了!华宇六号有天地通讯仪,也许能临死前还能给父母发一段视频、跟他们说几句话。
华宇六号还有两个采掘机器人,或许可以让它们把补给送回去,有了补给,王力就可以坚持等到星舟二号到来。那俩机器人不认识路?把来的路线输进它们的电脑就行了!
至于自己,没有氧气,是不可能回去了。
不!华宇六号有氧气!它也是氢氧发动机,与星舟一号不同的是,燃料舱里装的不是金属氢和固体氧,而是液氢液氧,如果把气化后的氧气灌进气囊,还是能带着补给返回降落点的!
如果华宇六号的氧气也用完了,可以到它货舱里取材料自制电解槽来电解水补充氧气!有了氧气,就能回降落点!
柳毅不再犹豫,认准方向,继续蹦跳。
47、山顶平台,外,日
几个小时后,雾霭里突然出现红光,十分显眼,这颗荒无人烟的星球上,这点红光只可能是华宇六号!柳毅精神一振,终于找到了!
蹦到跟前,华宇六号躺在山顶上,船头闪烁红光,每段舱都比星舟一号小一号。
绕到船后,见发动机仍在怠速运转,柳毅大喜,华宇六号的剩余燃料还能为指令舱和通讯仪提供电力,弄点氧气出来没问题。
打开货舱,食物、瓶装水、铁铲、镐头、电缆、皮管、发电机、机器人、钢筋,还有帐篷,琳琅满目,塞满了整个货舱,这是把谷神星搜刮干净了吧?
指令舱不大,隔着面罩都能感觉到温暖,放射性同位素散发的热量使指令舱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以防低温导致主控电脑宕机。
屏幕显示,液氧剩余百分之二,液氢还有百分之一。
关闭发动机,把氧气管道气压调到一个大气压,柳毅到液氧舱边拔出氧气管对接气囊,等两个气囊都灌满氧气,这才钻进货舱把采掘机器人拖了出来。
采掘机器人自动化程度不高,操作并不复杂,打开面板获得控制权就能命令它们按照指令去执行任务,测试结果让人失望,除挖掘外,这俩货只会些简单的动作,履带行走速度奇慢,以它们的速度,一个星期才能回降落点。
补给要搬回去,主控电脑、通讯仪、货舱里的物资都要搬回去,如果可能,动力舱也要搬回去,通讯仪太耗电,发电站那几根电线肯定供不起。这是要把整艘华宇六号搬回去呀,怎么搬?
柳毅坐在舱口吸水吸食,感觉又累又困,眼皮一眨靠上门框就睡着了。狂奔二十小时后,他早已乏力,失望之余,更觉疲累。
星光晦暗,荒原寂静,雾霭沉沉,柳毅梦见自己一个人在荒野里奔跑,越过一个又一个圆坑,眼看红旗就在眼前,翻腾的雾霭忽然幻化成猩红的大眼睛,目光阴冷而凌厉。
通话器里电流杂声大响,柳毅立刻惊醒,这里也是木星的地盘,现在还不是睡觉的时候。
采掘机器人呆立面前,头顶闪烁红光。看着它们举起的铲斗,柳毅心里一动,能否把这两个家伙改装成运输车,让它们把华宇六号驮回降落点去?华宇六号总共五个舱,三四十吨,它们力气大,肯定能驮动。速度慢不是问题,如果一次就把华宇六号搬回去,耽搁几天也没什么?核心舱里剩余的食物够王力一个人坚持几天。只是,太空服里的五六支流质食物最多吃两天,自己是坚持不到那个时候了。
货舱里都是固体食物,脱掉太空服才能吃,而木卫四的大气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氨,只有少量的氧气,对人类而言就是毒气,不能吸入,一旦吸入就会中毒窒息。
更可怕的是,零下两百七十多度的低温能瞬间把人体冻成冰雕,一碰就碎成粉末的那种。必须要有热源保持体温,指令舱里是有热源,问题是里面的空气也是木卫四大气!能不能把它改成宜居舱呢?
指令舱直径和长度都在两米五左右,够两个人并排平躺,如果密封起来,把燃料舱里的液氮和液氧按比例放进去,只要气化后的氮氧比例和地球大气相近,就是适合呼吸的空气,再放进热源,就可以在里面吃饭睡觉。
门口做道气闸,只要舱内气压比外面大,外面空气就进不去。
再把两个机器人改成轮胎,华宇六号就成了星球车!这样就可以把整艘飞船一次性地搬到降落点去。
柳毅站起来,围着指令舱转了一圈,边转边用手敲,越敲心里越凉,这就是一个薄薄的铁皮圆筒好不好?降落下来竟然会被冻土撞凹!这也太粗制滥造了吧?你们华宇公司就这么制造采矿飞船的?
星光闪烁似在回话,柳毅:什么?无人飞船只在太空里航行,不进大气层,不需要密闭?那也不能这么糊弄吧?
太空服用电不是问题,没氧气了就去液氧舱放,没水就去采冰块,没吃的就去货舱取……。
星光一闪:你吃得到吗?
柳毅一时气馁:好吧,你赢了!必须解决吃饭和睡觉的问题!
星光:货舱里有帐篷,可以用帐篷来改造指令舱。
柳毅:当然可以!对了,那些帐篷是你们公司的?(摸摸帐篷)是你们仓库里的?奇怪,你们不是无人矿场吗?要帐篷干什么?(抬头)给机器人盖宿舍用?机器人也要宿舍?好吧,这理由我服!可送到这里来干什么?当我们来野营的吗?(怒)什么?仓库搬空了?没东西装了?那是无人矿场,没多少补给?机器人是为了塞满货舱凑数的,帐篷也是!你们怎么不送钢筋混凝土来呢?给我们修个碉堡也好啊!
(帆布制成的帐篷很大很结实,门帘上还有拉链)你们很关心机器人的身体健康嘛,可谷神星上哪来的风雨啊?(跳起来)不跟你啰嗦了,赶紧干活!
柳毅搬空指令舱,拆掉舱门、电线和凸起物,裁了一顶帐篷,用胶水把帆布贴在舱内上,想想不放心,又贴了一层。
舱门覆盖一块帆布,用拉链和舱内帆布连接起来,只要舱内气压大于舱外,这块帆布就会紧紧封住舱门,阻止外面的空气进来。
再用帆布卷成圆筒和舱门相连,圆筒底部用拉链留个活动门,这个风筒就成了简易气闸,只是每次进出都要爬行。
打开液氢舱的推进室,柳毅取出一桶液氮,和主控电脑、热源、通讯仪一起放进指令舱。热源会使舱内升温,当温度超过零下一百九十六度,液氮就会气化成氮气,把原来的空气驱逐出来。重复几次,就能使指令舱里充满氮气,至于氧气,可以从液氧舱直接用软管引进去。
接下来要对付的是两个同样粗制滥造的采掘机器人,这俩货一直站在旁边袖手旁观,也不说声帮忙!也好,我可以心安理得地把你们改造成轮胎了!
把钢筋固定在一号机器人的铲臂上,让二号机器人抓住钢筋另一头围着一号机器人转圈,钢筋就变成了弹簧,重复一次,就得到了两根弹簧,把它们分别焊接在货舱前段和动力舱尾部,车架悬挂就有了,还自带减震功能。
命令两个机器人在悬挂对应位置挖坑,柳毅捡了些食物和水放进纸箱里,抱起纸箱爬进指令舱,刚拉开圆筒拉链就感觉到气流推力,不禁欣喜,这里气压低,液氮气化后,指令舱里的气压明显高于外界,居住舱改造成功了一半。
爬进圆筒,拉上脚底拉链盖上帆布,一开门帘就感觉身体忽地失去重心,圆筒被高压氮气吹胀起来,浮在空中了。
带着纸箱爬进指令舱,试了试门帘的密封性,把几处疑似漏气点贴紧贴实,帆布密闭性能很好,热源使指令舱温度上升很多,再重复几次,二氧化碳就能排除干净。
爬回圆筒拉开拉链,身体忽地落在地上,氮气逸出,圆筒又落地了。
地上多了两个坑,这俩货不愧是专业的采掘机器人,挖坑速度奇快。
取了一桶液氮放进指令舱,柳毅指挥两个机器人把华宇六号翻转过来,又请君入瓮让俩货进入坑里,脑袋套进弹簧里,把华宇六号抗起来,可笑的是,这俩货乖乖听令,根本就不知道反抗。
等俩货出坑,摆正方向,柳毅干脆把它们的铲斗焊在舱体上,又在它们的铲臂上焊了几根加强筋,反正它们也不知道疼痛。
命令俩货托着华宇六号在平台上走了一圈,柳毅基本满意,除速度外,这俩货协同性极佳,天生就是当轮胎、哦不、轿夫的料!
船体翻转九十度后,指令舱口由侧面变成了底面,进出舱由水平运动变成了上下运动,这样更好,能更快地排出指令舱里比氮气重的二氧化碳。
等第三桶液氮气化完后,柳毅默算着气流速度,从货舱里找出一根皮管把氧气引进指令舱,只要氧气比例达到百分之二十一左右,指令舱就变成了宜居舱,就可以脱掉太空服在里面吃饭睡觉了。
再把地图输入机器人电脑,让它们沿着来时路线抬着华宇六号返回降落点,木卫四就有了第一辆星球车,嗯,第一乘轿子!
48、指令舱,内,日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ICP备案号:
 ICP备案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0393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039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