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8112
成片时长:约160分钟
阅读:3066
发表:2023/11/11 修改:2024/7/5
都市,犯罪
电影剧本
博弈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湖南省版权局进行版权登记,登记湘作登字-2023-A-00128783】
第16场 教学楼走廊 外 日
昆达追上攀信,跟在他的身后。
昆达:(奉承)还得是您来!这些学生怕是被素琳洗了脑,我怎么说都没用,您这一席话总该让他们开窍了。
攀信:(边走边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学生们又容易感性,只有明白了利害关系,才不会瞎凑热闹。
昆达附和:是啊,素琳这个人平时就好出风头,常跟学校持不同论调,还支持学生成立左翼社团,鼓吹一些不合时宜的观点,蛊惑了不少人。
攀信冷哼一声:一个不识时务的人,肯定不会有好的结局。
昆达:(感慨)唉!本以为这下能够消停,没想到还是不得安宁…有些媒体这么起劲,只怕是另有所图。
攀信停下脚步,望向昆达:说说看?
昆达:(小心翼翼)在泰东,您是黄营的中流砥柱,也是下任市长的热门人选。这个时候,白营肯定会借机大作文章。
攀信转身望向窗外:嗯,提名你当管理学院副院长,还算是没看走眼。
昆达:(感激)全靠您的提携!…其实,只要警方出面澄清学校与奸杀案无关,那些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攀信摇了摇头:警局虽然有自己人,但终究归市府管,不会轻易表态,还是先得靠自己。(转望昆达)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让学校内部稳定下来……
昆达连连点头。
阶梯教室外忽然传来话筒的声音。
西里:(画外音)我想说,确实,她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师……
攀信与昆达听到一愣,向后望去。
第17场 阶梯教室 内 日
西里斜背挎包,站在讲台上。一些本已起身的同学又坐了下来,有学
生拿起手机拍摄。
西里声音哽咽:对学校而言,也许太过平凡,以致没有纪念的意义。但是,她告诉我们,学习不是只为接受,而是要开拓视野,要勤于思考,要自主判断,更要敢于改变(挥起右拳)……如果因为她的逝去而感到蒙羞,我觉得悲哀。如果要用权力对情感施以禁锢,我更加愤怒。如果作为素琳的学生,这一切会被视为错误…我愿意背负(坚定)!
同学们激动鼓掌。
西里从挎包里拿出卷起的画纸,将其打开,上面是素琳的画像。
西里拿着画像向门外走去,同学们起身跟随。
第18场 (画面组合)
(天台上)
素琳和学生们一起开心作画。
(校园里)
西里一路走向学校体育场,追随的同学越来越多。
(广场上)
素琳和学生们将画作进行慈善义卖,并向路人派发公益传单。
(体育场内)
西里将画像庄重地贴在主席台上,深情鞠躬。身后操场上,无数同学一同鞠躬。
(福利院里)
学生们将善款交给工作人员,向孩子们分发物资。素琳坐在台阶上教孩子们唱歌,落日的余晖洒在她的脸上,显得格外美丽。
(操场上)
夜晚,学生们在体育场点燃蜡烛,形成一片烛光海洋。素琳的画像在摇曳的烛光中愈显生动。
素琳:(画外音)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也许,你会成为一个孤独的舞者,但从你开始,随之起舞的人会越来越多……真理是一块燧石,越经敲打越显灿烂。只有不断地前行与反思,才是生命真正的成长……资源人民共有,家园人民共建,社会人民共治,利益人民共享。这就是民主与平等,这就是人民的解放!
第19场 攀信的办公室 内 日
攀信双手抱在胸前,站立窗旁望向外面。昆达站在攀信身后。
昆达:(气恼)那些学生一直守在操场,连处分都不怕,真是无法无天!
攀信望着窗外的操场,外面下着细雨,操场上布满黑色雨伞。
攀信露出一丝不屑:无知者无畏…这是要跟我叫板啊。
昆达凑近攀信:白营在外面煽风点火,学校里面也有人在趁火打劫。西里这个女生,一直和素琳走得很近,而且,她也是那个左翼社团的组织者…
攀信的目光变得凌厉:白营这么玩火,很容易烧到自己…那些学生,该让他们知道痛了。
第20场 泰东人文大学 外 日
众多警察进入学校,在雨中的操场上用警械驱赶学生,西里和同学们
高声抗议,有学生拿出手机拍摄。几名警察抓住西里,同学们上前阻拦,与警察发生推搡,警察将西里强行带走……操场空无一人,一片狼藉。素琳的画像掉落在地,被污水浸湿。
第21场 电视屏幕 内 日
(泰东新闻频道)
背景画面:西里在教室的演讲,学生在操场的悼念活动及警方进场驱赶学生。
主播:泰东人文大学发表声明,因为有学生利用老师去世进行聚众滋事,对学校教学秩序造成严重破坏,校方已请求所在地的四分警局介入清场,并将带头闹事者开除学籍,以正视听。
(泰东公共频道)
主播:警方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将为首学生西里带走调查。多数民众认为,对自己老师的缅怀,何以被称为滋事?
外校学生:(面对采访,失望)我也是学生,那些同学悼念自己的老师有什么错,他们学校的做法让人心寒。
民众甲:(面对采访,气愤)学生们是以和平的方式表达意见,警方不应该野蛮执法。
民众乙:(面对采访,嘲讽)现在的警察只会欺负弱者,从没干过正事。
(泰东都市频道)
背景画面:(记者的镜头)四分警局大门外,一对衣着简朴的年迈夫妇无助地站在那里。女人伤心哭泣,男人搀扶着女人,无奈叹息。
主播:西里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没有能力聘请律师,他们只能一直守候在警局大门外,祈祷着女儿能够平安归来。
第22场 (画面组合)
(大型广场上)
众多行人看着电视新闻,纷纷质疑。
(学校宿舍里)
学生们看着电视新闻,义愤填膺。
(市民培训中心办公室内)
老师们看着电视新闻,有人同情,有人愤慨,唐斌独自沉思。
第23场 泰东市市民培训中心 外 日
培训中心的老式建筑特写。
来自各个行业的学员们走进中心大门。
第24场 培训中心教室 内 日
学员们正议论纷纷,唐斌拿着课件走进教室, 学员们顿时安静,唐斌看见教室里坐满了人。
唐斌放下课件:怎么今天的法律课这么热闹?
众人低笑。
学员戛赫:唐老师,大家都在议论人文大学这件事,我们很想听听您的看法。
唐斌微微一笑:是吗?
学员们纷纷点头。
唐斌走到戛赫身边。
唐斌:(对戛赫)你是从事什么工作?
戛赫:我是福利院的社工。
唐斌望向后面的男学员:你呢?
男学员:我开了家餐饮店。
唐斌指着一名女学员:你呢?
女学员:企业文员。
唐斌点了点头:你们来自各行各业,为什么都要学习法律?
戛赫抢先回答:用它来维护权益。
唐斌:很好,那为什么要维护权益?
众人皆有感触,但无人回答。
唐斌:(缓声)是因为,作为普通百姓,我们感受到现实中很多事情…有失公允。
众人点头共情。
唐斌:但面对不公时,我们除了依靠法律,还需要一件更重要的武器。
众人屏息聆听。
唐斌拍了拍戛赫的椅子:在这里,你们坐的这些椅子都是有历史的,但不是属于坐着的那些人,而是属于……站起来的那些人,是他们走上前去捍卫权利和主张正义的历史,我们称之为—斗争…敢于斗争,就是我们更需要的武器!
众人神色肃穆。
唐斌:昨天,一名叫西里的学生,因为组织了对老师的悼念活动,在学校里被警察抓走,她真的是在蓄意滋事吗?
众人纷纷摇头。
唐斌:显然不是,那是什么…(加重语气)她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向眼前的不公表示抗议,站起来的她,在为之斗争!
众人深受触动。
唐斌环视众人:但要赢得斗争,就需要更多的人站起来,汇成洪流!
众人有所犹豫。
唐斌:也许,有人会认为,毕竟是学生的事情,跟自己没多大关系。
但我想告诉大家,在纳粹暴政时期的德国,曾流传着这么一首诗: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所以我不说话。然后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我依旧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我仍然不说话。再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我还是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那时…再没有人为我说话!
众人情绪激昂。
戛赫拍案而起:(激动)唐老师说得对,我们越沉默,对方越横行。那个女老师常带着学生们做义工,真的很好!我们应该用行动去支持他们。
学员们纷纷站起,唐斌赞许地点了点头,带领大家向门外走去。
第25场 四分警局 外 日
警局大门外,西里的父母正在焦急等待,数名警察忽从警局内冲出,男人慌忙挡在女人前面,众警察却穿过二人跑上街头紧张眺望。
西里父亲上前观望,神色诧异。
远处,一支庞大的游行队伍正向警局方向徐徐行进。
第26场 电视屏幕 内 日
(泰东新闻频道)
背景画面:大量民众在四分警局门前高声抗议。
主播:因为一位女大学老师被强奸杀害,竟然导致一场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泰东市各界民众今天纷纷走上街头,声援学生并表达抗议,抗议警方对悼念活动的粗暴干涉,抗议学校对去世老师的冷漠无情。游行队伍聚集在四分警局门外,要求警方作出解释并立即放人。
莎雅:(面对采访,激动)这是一名优秀的女老师,他们失去了自己爱戴的人,所有看到这一切的人都应该支持那些学生。
(泰东公共频道)
背景画面:王坤在泰东市警局会议室发表讲话,徐明等警务官员在场聆听。
主播:专业人士分析,很可能是由于政党施压才导致警方此举。泰东市府对此高度重视,市长王坤特地赶赴市警局,告诫警务人员务必排除干扰,公允执法,并要求尽快破获素琳一案,给市民以满意交待。市警局随即暂停了四分警局对涉事学生的调查工作,转交二分警局一并办理。
第27场 四分警局 外 日
警局外,抗议人群将警局大门团团包围。两辆警车挤进人群,陈涛带领苏钦等警员下车,众人围上。
唐斌在人群中观望。
昆达追上攀信,跟在他的身后。
昆达:(奉承)还得是您来!这些学生怕是被素琳洗了脑,我怎么说都没用,您这一席话总该让他们开窍了。
攀信:(边走边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学生们又容易感性,只有明白了利害关系,才不会瞎凑热闹。
昆达附和:是啊,素琳这个人平时就好出风头,常跟学校持不同论调,还支持学生成立左翼社团,鼓吹一些不合时宜的观点,蛊惑了不少人。
攀信冷哼一声:一个不识时务的人,肯定不会有好的结局。
昆达:(感慨)唉!本以为这下能够消停,没想到还是不得安宁…有些媒体这么起劲,只怕是另有所图。
攀信停下脚步,望向昆达:说说看?
昆达:(小心翼翼)在泰东,您是黄营的中流砥柱,也是下任市长的热门人选。这个时候,白营肯定会借机大作文章。
攀信转身望向窗外:嗯,提名你当管理学院副院长,还算是没看走眼。
昆达:(感激)全靠您的提携!…其实,只要警方出面澄清学校与奸杀案无关,那些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攀信摇了摇头:警局虽然有自己人,但终究归市府管,不会轻易表态,还是先得靠自己。(转望昆达)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让学校内部稳定下来……
昆达连连点头。
阶梯教室外忽然传来话筒的声音。
西里:(画外音)我想说,确实,她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师……
攀信与昆达听到一愣,向后望去。
第17场 阶梯教室 内 日
西里斜背挎包,站在讲台上。一些本已起身的同学又坐了下来,有学
生拿起手机拍摄。
西里声音哽咽:对学校而言,也许太过平凡,以致没有纪念的意义。但是,她告诉我们,学习不是只为接受,而是要开拓视野,要勤于思考,要自主判断,更要敢于改变(挥起右拳)……如果因为她的逝去而感到蒙羞,我觉得悲哀。如果要用权力对情感施以禁锢,我更加愤怒。如果作为素琳的学生,这一切会被视为错误…我愿意背负(坚定)!
同学们激动鼓掌。
西里从挎包里拿出卷起的画纸,将其打开,上面是素琳的画像。
西里拿着画像向门外走去,同学们起身跟随。
第18场 (画面组合)
(天台上)
素琳和学生们一起开心作画。
(校园里)
西里一路走向学校体育场,追随的同学越来越多。
(广场上)
素琳和学生们将画作进行慈善义卖,并向路人派发公益传单。
(体育场内)
西里将画像庄重地贴在主席台上,深情鞠躬。身后操场上,无数同学一同鞠躬。
(福利院里)
学生们将善款交给工作人员,向孩子们分发物资。素琳坐在台阶上教孩子们唱歌,落日的余晖洒在她的脸上,显得格外美丽。
(操场上)
夜晚,学生们在体育场点燃蜡烛,形成一片烛光海洋。素琳的画像在摇曳的烛光中愈显生动。
素琳:(画外音)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也许,你会成为一个孤独的舞者,但从你开始,随之起舞的人会越来越多……真理是一块燧石,越经敲打越显灿烂。只有不断地前行与反思,才是生命真正的成长……资源人民共有,家园人民共建,社会人民共治,利益人民共享。这就是民主与平等,这就是人民的解放!
第19场 攀信的办公室 内 日
攀信双手抱在胸前,站立窗旁望向外面。昆达站在攀信身后。
昆达:(气恼)那些学生一直守在操场,连处分都不怕,真是无法无天!
攀信望着窗外的操场,外面下着细雨,操场上布满黑色雨伞。
攀信露出一丝不屑:无知者无畏…这是要跟我叫板啊。
昆达凑近攀信:白营在外面煽风点火,学校里面也有人在趁火打劫。西里这个女生,一直和素琳走得很近,而且,她也是那个左翼社团的组织者…
攀信的目光变得凌厉:白营这么玩火,很容易烧到自己…那些学生,该让他们知道痛了。
第20场 泰东人文大学 外 日
众多警察进入学校,在雨中的操场上用警械驱赶学生,西里和同学们
高声抗议,有学生拿出手机拍摄。几名警察抓住西里,同学们上前阻拦,与警察发生推搡,警察将西里强行带走……操场空无一人,一片狼藉。素琳的画像掉落在地,被污水浸湿。
第21场 电视屏幕 内 日
(泰东新闻频道)
背景画面:西里在教室的演讲,学生在操场的悼念活动及警方进场驱赶学生。
主播:泰东人文大学发表声明,因为有学生利用老师去世进行聚众滋事,对学校教学秩序造成严重破坏,校方已请求所在地的四分警局介入清场,并将带头闹事者开除学籍,以正视听。
(泰东公共频道)
主播:警方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将为首学生西里带走调查。多数民众认为,对自己老师的缅怀,何以被称为滋事?
外校学生:(面对采访,失望)我也是学生,那些同学悼念自己的老师有什么错,他们学校的做法让人心寒。
民众甲:(面对采访,气愤)学生们是以和平的方式表达意见,警方不应该野蛮执法。
民众乙:(面对采访,嘲讽)现在的警察只会欺负弱者,从没干过正事。
(泰东都市频道)
背景画面:(记者的镜头)四分警局大门外,一对衣着简朴的年迈夫妇无助地站在那里。女人伤心哭泣,男人搀扶着女人,无奈叹息。
主播:西里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没有能力聘请律师,他们只能一直守候在警局大门外,祈祷着女儿能够平安归来。
第22场 (画面组合)
(大型广场上)
众多行人看着电视新闻,纷纷质疑。
(学校宿舍里)
学生们看着电视新闻,义愤填膺。
(市民培训中心办公室内)
老师们看着电视新闻,有人同情,有人愤慨,唐斌独自沉思。
第23场 泰东市市民培训中心 外 日
培训中心的老式建筑特写。
来自各个行业的学员们走进中心大门。
第24场 培训中心教室 内 日
学员们正议论纷纷,唐斌拿着课件走进教室, 学员们顿时安静,唐斌看见教室里坐满了人。
唐斌放下课件:怎么今天的法律课这么热闹?
众人低笑。
学员戛赫:唐老师,大家都在议论人文大学这件事,我们很想听听您的看法。
唐斌微微一笑:是吗?
学员们纷纷点头。
唐斌走到戛赫身边。
唐斌:(对戛赫)你是从事什么工作?
戛赫:我是福利院的社工。
唐斌望向后面的男学员:你呢?
男学员:我开了家餐饮店。
唐斌指着一名女学员:你呢?
女学员:企业文员。
唐斌点了点头:你们来自各行各业,为什么都要学习法律?
戛赫抢先回答:用它来维护权益。
唐斌:很好,那为什么要维护权益?
众人皆有感触,但无人回答。
唐斌:(缓声)是因为,作为普通百姓,我们感受到现实中很多事情…有失公允。
众人点头共情。
唐斌:但面对不公时,我们除了依靠法律,还需要一件更重要的武器。
众人屏息聆听。
唐斌拍了拍戛赫的椅子:在这里,你们坐的这些椅子都是有历史的,但不是属于坐着的那些人,而是属于……站起来的那些人,是他们走上前去捍卫权利和主张正义的历史,我们称之为—斗争…敢于斗争,就是我们更需要的武器!
众人神色肃穆。
唐斌:昨天,一名叫西里的学生,因为组织了对老师的悼念活动,在学校里被警察抓走,她真的是在蓄意滋事吗?
众人纷纷摇头。
唐斌:显然不是,那是什么…(加重语气)她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向眼前的不公表示抗议,站起来的她,在为之斗争!
众人深受触动。
唐斌环视众人:但要赢得斗争,就需要更多的人站起来,汇成洪流!
众人有所犹豫。
唐斌:也许,有人会认为,毕竟是学生的事情,跟自己没多大关系。
但我想告诉大家,在纳粹暴政时期的德国,曾流传着这么一首诗: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所以我不说话。然后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我依旧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我仍然不说话。再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我还是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那时…再没有人为我说话!
众人情绪激昂。
戛赫拍案而起:(激动)唐老师说得对,我们越沉默,对方越横行。那个女老师常带着学生们做义工,真的很好!我们应该用行动去支持他们。
学员们纷纷站起,唐斌赞许地点了点头,带领大家向门外走去。
第25场 四分警局 外 日
警局大门外,西里的父母正在焦急等待,数名警察忽从警局内冲出,男人慌忙挡在女人前面,众警察却穿过二人跑上街头紧张眺望。
西里父亲上前观望,神色诧异。
远处,一支庞大的游行队伍正向警局方向徐徐行进。
第26场 电视屏幕 内 日
(泰东新闻频道)
背景画面:大量民众在四分警局门前高声抗议。
主播:因为一位女大学老师被强奸杀害,竟然导致一场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泰东市各界民众今天纷纷走上街头,声援学生并表达抗议,抗议警方对悼念活动的粗暴干涉,抗议学校对去世老师的冷漠无情。游行队伍聚集在四分警局门外,要求警方作出解释并立即放人。
莎雅:(面对采访,激动)这是一名优秀的女老师,他们失去了自己爱戴的人,所有看到这一切的人都应该支持那些学生。
(泰东公共频道)
背景画面:王坤在泰东市警局会议室发表讲话,徐明等警务官员在场聆听。
主播:专业人士分析,很可能是由于政党施压才导致警方此举。泰东市府对此高度重视,市长王坤特地赶赴市警局,告诫警务人员务必排除干扰,公允执法,并要求尽快破获素琳一案,给市民以满意交待。市警局随即暂停了四分警局对涉事学生的调查工作,转交二分警局一并办理。
第27场 四分警局 外 日
警局外,抗议人群将警局大门团团包围。两辆警车挤进人群,陈涛带领苏钦等警员下车,众人围上。
唐斌在人群中观望。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