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剧本 > 《老导游用易学揭秘紫禁城》旅游电影
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3325
成片时长:约105分钟
阅读:9728
发表:2015/11/21
电影剧本
《老导游用易学揭秘紫禁城》旅游电影 免费
万千仞 [北京]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5-J-07205】

  【本作品可免费使用。免费条件:1、取得作者授权;2、拍摄方为影视公司, 面议】


    旅游电影  适合网络  微电影

  
  
  《老导游用易学揭秘紫禁城》
  ——旅游电影剧本(适合网络﹒微电影)——
  编剧
  —— —— —— —— —— ——
  男演员 —— 万导游 (资深老导游 导游职称:高级)
  女演员 —— 小 金 (旅游学院大四学生、跟万老师实习导游)
  中外游客(群众演员若干)
  —— —— —— —— —— ——
  
  1. (引子) 从长城望日出 从景山望日出 从鸟巢望日出 日外
  字幕:(敲键打字声)北京城里有个资深导游,经多年的探索研究,
  用易学的思想和理论,揭开了紫禁城里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听他
  导游故宫,是文化之旅的享受,能使我们对国粹文化更加热爱和深
  感自豪。
  
  2.从天安门金水桥向故宫步行 日外
  万:大家好!我是北京的一个老导游,我姓万,可以叫我“万导”。
  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故宫。一家之言,请多指教。
  女:大家好!我是旅游学院大四学生,跟万老师实习的。请多关照!
  (若干游客组成一个旅游团跟着导游听讲解)
  3. 端门城楼上先眺望 再走铺砖台阶下楼 日外
  万(眺望故宫):大家从这里看,紫禁城已有六百年的历史,是世界
  上最雄伟壮观、最富有华夏文化魅力的皇宫!
  万:多年前我做初级导游时,一次带团,有客人问我——“故宫的屋
  顶为何尽是黄色”?我当时敷衍的答道——“黄色是皇家专用”。
  嗣后,我对自己的解答很不满意,就查看《易经》,了解到易学
  里有“中土为黄”的思想。原来故宫黄瓦的意思,是表示“普天
  之下莫非王土”。紫禁城是大地之“中”,华夏文化是以黄河流域
  的黄土地为发源地,所以天下的土地,都是皇上这个大地主的领
  土。从那时起,我深感自己学识浅薄,开始努力琢磨紫禁城。后
  来,我发现故宫里的许多谜团,可以用易学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金:万老师是国内第一个用易学讲解故宫的老导游。我很佩服他,特
  别珍惜这次实习机会,要向万老师好好学习。但就怕易学难懂,心里
  没底。易学真能揭开紫禁城的神秘面纱吗?
  
  4.走向故宫午门 日外
  万(画外):经过后来的努力,我终于当上了“高级导游”。自信能对
  付各种旅游团。当然,对紫禁城的导游也精进成熟了许多。新世
  纪伊始的春天,我接待了一个日本“故宫特别见学团”,该团十
  多名客人中,若问来过北京的次数,最少的也有4-5次,其中有
  一位来过中国27次。所谓“故宫特别见学”,是指看故宫的路线
  很特别,如一般不开放的午门也要参观。当然每人加收“特别见
  学费”的金额也挺可观。面对来华27次的游客,我怎能用对待
  初次访华客人的方法来导游呢?我想,他一定没有听过“用易学
  解密紫禁城”的导游。我的导游,怎么也要对得起人家支付的那
  笔“特别见学费”吧。
  
  5. 午门前的日晷处 日外
  (万导游带领一个日本旅游团来到午门前)
  万(画外):想到此,我决定尝试“易学与故宫”的特殊讲解方法,
  来了个“标新立异”式的导游。没想到,该团客人听了一会儿就
  纷纷点头称是,并鼓励我用此法一直讲完。导游结束后,全团客
  人再次用热烈掌声表示感谢。当他们看我胸前佩戴着“高级导游”
  的导游证时,满意地说:“不愧是高级。我们像是听了一堂‵易
  学与古建′的课”。
  6.午门前 日外
  (万与金给国内客旅游团拍合影照)
  万(画外):多年的导游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导游是一门博大精深
  的学问。其中,结合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以“易学与故宫”
  为题,针对不同游客,作“正本清源、温故知新”式的新特型导
  游,能收到很好的讲解效果。试想,遇到这个“中国通”旅游团,
  如千篇一律地用“老一套”讲故宫,而拿不出一手“绝活儿”的
  话,也许客人不会当面指责什么。但他们对北京的导游肯定不会
  给予很高的评价,或许还留下不良印象。其实最令我不安的,还
  是良心上的谴责。导游的天职会告诫我——“你的服务中缺少了
  些什么”!
  金:万导说的那个日本团,要是让我来接待、导游故宫,准得演砸了!
  我可对付不了“中国通”老鬼子,那全靠真功夫说话了!
  
  7.五凤楼与蓝天 日外
  万(画外):易学思想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易经》成书于三千
  年的周文王时代。经孔子等思想家的研究确定为华夏古代最高学
  术,被公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易经》古来就有“众经之
  首”的崇高美誉,其思想影响并渗透到其他各个领域,如儒教、
  道教、佛教、中医学、建筑学、天文学、堪舆(风水)等等。《易
  经》最代表性的学说可举两例,一是“天人合一”;二是“阴阳
  五行”。这两种思想在故宫中有最鲜明的体现。将上述两点弄清
  楚,结合景物而深入浅出地讲解,则是“正本清源、温故知新”
  地解读紫禁城的关键。
  
  8.午门的红墙 日外
  (万导游举着导游旗子带国内团向午门走去)
  金:要是遇到一点也不懂易学的游客,想用易学讲解故宫的话,会不
  会像对牛弹琴啊?
  万:易学思想虽然有些晦涩难通,但讲解时只要抓住几个关键论点,
  并不须要花多大力气去深钻就行。现在已很少有人将易学思想视
  为“迷信”了,但将占卜术冠以“古代科学”等名由而无限地夸
  大,涉嫌偏颇,亦难服众。导游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
  粗取精,去伪存真,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正确地看待易学
  思想。这方面可举如下两个例子来说明:一是易学离我们并不那
  么古远;二是易学并非玄虚得摸不着边儿。可以结合现实,讲解
  易身边的易学知识。
  
  9.午门入口处 大红木门和顶门杠 日外
  万(画外):就说日本游客吧——其实日本人每天都离不开“阴阳
  五行”,但他们之中也许很少有人明白这就是易学思想。【万举旗
  用汉语对日本旅游团说(但不出现日语,只有汉语画外音)】日
  语的星期天和星期一是“日曜、月曜”,这”日月”二字重叠起
  来就是“易”字,同时亦指“阴阳”。日语的星期二至星期六为
  “火曜、水曜、木曜、金曜、土曜”,这火、水、木、金、土即
  “五行”,每星期共七天即“阴阳”加“五行”。中国古代先哲们
  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分阴阳并由上述五种物质构成的。
  
  10.航拍北京中轴线 日外
  字幕: 故宫概况篇(1——17问)
  金【手拿一页纸写有提问的内容。(以下金提问都拿纸。略)】:
  01问 为何称紫禁城是“九五至尊”的城中之城?
  万(画外):自从明朝永乐皇帝修建了北京城,这座古城的许多城门
  便名扬天下。天安门、前门自不用说;德胜门走兵车,西直门走
  水车,安定门走粪车,宣武门走囚车,阜成门走煤车…。其实,
  北京的城门恰好建成九座,并非只是为了方便各种车的通行,这
  九座城门包围着紫禁城,不仅使皇宫大内成为“城中之城”,而
  且还为体现帝王乃“九五至尊”,从数字形象上起着示范式的说
  明。常说的北京城墙为明代建,共有三层,最外围的称为“京城”。
  “京城”城墙南北长约5.4公里,东西宽约6.7公里。南面三座
  城门是:崇文门(东)、正阳门(中)、宣武门(西);北面是:
  安定门(东)、德胜门(西);东面是:朝阳门(南)、东直门(北);
  西面是:阜成门(南)、西直门(北)。“京城”共有城门九座。
  可惜“京城”城墙在“文革”期间被拆除,只留下东便门西侧一
  小段残墙幸免于难。那九座城门之中仅保存了正阳门(亦称前门)
  与箭楼,以及德胜门的箭楼。昔日的“九门提督”即把守“京城”
  九门的将官,如此要职也许相当于今日的卫戍区司令。“京城”
  之内是“皇城”。南面正门是天安门;北面是地安门;东面是东
  安门;西面是西安门。“皇城”共有四门。如今仅存天安门。
  “皇城”之内是“紫禁城”。南北长961米,东西长753米。城墙
  与护城河均保存完好。“紫禁城”共有四门,即午门、神武门、
  东华门、西华门。这样,皇上深居宫内,在外围三层高墙重兵的
  保护下似乎可以高枕无忧了。
  
  11.航拍正阳门城楼上 日外
  万(画外):昔日,若从“京城”之外进入皇宫,必须经过正阳门(前
  门)、大明门(请改为大清门,原址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处)、天安
  门、端门、午门。穿过这五座门才能进入皇宫大内。“京城”设九
  门,加上进宫要穿过五门,形成“九”与“五”两数的组合,即
  以“九五”表示帝王乃“九五至尊”。
  
  12. 《易经》乾卦图 (用红线箭头指出第五根爻)
  (金手拿乾卦图)
  万:“九五至尊”究竟从何而来?原来是根据《易经》。易理认为“九”
  为阳数之“极”,寓意“最高最大”;“五”为阳数之“中”,寓
  意“中正至尊”。如乾卦 有六根阳爻,易理认为从下往上的
  
  第五根爻是最为讲究的爻位,该爻的“爻辞”也最为重要,最
  为吉祥。如乾卦的第五爻被称为“九五”,该爻辞将帝王喻为“飞
  龙在天”,寓意王者达到鼎盛时期。
  看到了吧,紫禁城内外在城门修几座、宫殿建成面阔几间、进
  深几间等数量上,为体现帝王乃“九五至尊”而必用“九”与
  “五”,这早已成为封建仪制。后人将紫禁城称为“九五至尊”
  的城中之城,亦说明古人“尊崇易理而为之”的习性是多么的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文无第一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1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学生
    没有昵
  • 学生
    没有昵
  • 其他
    姜姜好
  • 其他
    pet
  • 制片人
    ren
  • 学生
    洋葱哥
  • 导演
    lit
  • 学生
    Ech
共有 1 个评论
万千仞 作者   北京  2015/11/22 9:35:00 
希望《中国编剧网》能开窗新设一个类别——“旅游电影剧本”!(如红色旅游片、自然地理风光片、旅游宣传记录片、特色民俗美食片、导游示范片等)通过网络新媒体微电影等路径来开展,大有商机哟!期待合作!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1月几日?(提示:7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一坛俩庙仨胡同四合院的传奇(喜剧, 悬疑, 古装)
答卷(儿童)
雪莲花(主旋律)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