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161
成片时长:约14分钟
阅读:9784
发表:2016/12/28
农村
微电影剧本
戏痴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1 农家院子 日 外
关中地区,普通的农家四合院。
五六名老人在吼着秦腔,板胡尖细清脆引领着二胡、锣、梆子、笛子、弦索等乐器,奏出音调高亢激越、节奏强烈明快的曲调。
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站在话筒跟前,张嘴瞪眼、青筋外露,仿佛用尽自己的每一分力气、调动起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吼出高亢激昻、畅汗淋漓的老腔。
两三个小孩在老人之间穿梭、嬉戏。
没有观众。
大门处走进一位拄拐的秃顶老人,他蹒跚着走到唱戏老人身后站定;满脸兴奋之色,入神地听起戏来。
唱戏老人正对面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煤气灶在烧开水,水沸腾起来。
唱戏老人停止唱戏,三五步跑到桌子前关煤气灶。
秦腔曲调还在继续演奏。
秃顶老人赶忙凑到话筒跟前吼唱起来,只唱了一句。
演奏停止。
唱戏老人走过来,对着秃顶老人发火。
唱戏老人:额地戏王哥呀,你不要命咧,还敢唱昵。
另外两位老人站起来,扶老人坐凳子。
戏王(秃顶老人)满脸堆笑、讨好各位老人,一只手有些轻微颤抖。
戏王:病早都治好哩,能唱,能唱。
唱戏老人找了水壶灌水。
另一老人:不能唱咧,这弄出个啥事都不好看。
唱戏老人:戏王哥,你就稳稳坐下听戏,给大伙指点指点。
戏王:额就唱个小生,轻轻唱,得行。
唱戏老人:(无奈的说)算了,算了,这老头一辈子唱戏着魔咧,都散了吧,都散伙,今儿不唱咧。
几个老人开始收拾乐器。
戏王怔怔地看着大伙,稍会,转身走向门口。
2 村里小巷 日 外
戏王背影孤零零的在村里小巷蹒跚前行,大黄狗跟在不远处。
村庄凋零残旧,寂静无声。
突然身后传来了自娱班秦腔曲调的奏唱声,显得异常高亢。
戏王驻足,抬头,停顿少顷,然后低头继续蹒跚前行。
3 自家院子 日 外
戏王躺在院子里的摇椅上。
摇椅跟前是台阶,上面铺着一块条纹状雨布,雨布上放着一筛子苹果、香蕉和面包、馍。
戏王身边站着智障的憨娃,大黄狗站在戏王的另一边。
戏王拿起两根香蕉和一颗大苹果递给憨娃。
又拿起两个大馍掰成十几个小块,扔在站着黄狗那边的地上。
憨娃和黄狗一边大口地吃着水果和馒头,眼睛一边望着装食物的筛子,静静地听着老人的哼唱。
戏王把放食物的筛子收到自己腿上,开始闭眼轻声哼唱起秦腔。
插入画面:戏王画着武生脸谱,在戏台上唱着亢奋激越的曲调,台下观众座无虚席。
演唱颇为精彩,不时引得阵阵掌声。
画着脸谱的戏王精神抖擞,动作生猛出彩,声音亢奋、极具穿透力。
在沙哑高亢的唱腔中,声音突然停止,戏王停止动作,缓缓向后倒去,重重摔在舞台中央。
剧场混乱起来。
戏王缓缓睁开眼睛。
腿上的筛子已经没有了食物。
狗儿在旁边慵懒的躺卧着。
憨娃坐在条纹雨布上,把扫帚拆散成了一地渣子。
4 内室 夜 内
戏王坐在室内桌前,用轻微颤抖的手拿着药物缓缓地凑到嘴前,仰头吞下药物,拿起杯子喝水冲下药物,然后把水杯和药瓶放在桌子上。
他走到椅子跟前坐下,视线落在墙上挂着的老伴的遗像上,凝视了一会;然后视线转到紧挨着的相框里,儿子、媳妇一家五口人的合影,小孙子的单人照,老伴的合影,(重点)自己唱戏的剧照等等;老人不由得站起来,仔细地看着,用手抚摸着,泪水滑落脸庞。
墙上还挂着奖状、脸谱道具、髯口(假胡须)、翎子(武官背的长翎羽)等,墙角有板胡、二胡等乐器。
戏王扫视一圈,走回椅子坐下,把头靠在椅背上舒服地窝进摇椅,目光凝视着老伴的遗像,意识模糊起来陷入沉思。
梦境画面(切入):老伴、狗儿、儿子的画面相继出现,微笑着闪过;恍惚间老伴在不远处走来对着戏王微笑,接着老伴拉起戏王走出院子;再到街巷、荒野出现,两边隐约闪过诡异飘忽的身影,有奇怪的声音发出;她们飘忽间来到了村中老戏台,台上穿着戏服、画着阎王脸谱的戏子在台上唱戏,声音由悦耳慢慢变得阴森起来,随着声音的改变,戏台变成了庙宇,戏子变成了庙里塑像的阎王像,发出阴森的恐怖笑声,对着戏王狞笑着。
戏王从床上惊醒,双手抱着头,脸变得扭曲起来,不断呻吟着,满头是汗水。
门外狗儿狂叫不停,戏王猛然睁开眼睛,喘着粗气;他摸索着拉亮了灯,缓慢的扫视四周。
戏王静静坐着,稳定了一下情绪,走下床。
他蹒跚着走出门外,稍会拉着狗儿回到房间,拴在床头。
他找了些面包、馍和水放在狗儿跟前,又给狗儿铺了一条尼龙袋子。
然后缓缓爬上床去,熄了灯。
5 室内 日 内
戏王坐在桌子前。
桌上一碗稀饭,一个馍,一碟咸菜。
戏王‘跐--溜—’吸了一口稀饭,就着咸菜吃着馍。
电话(功能机)铃声(秦腔铃声)响起,戏王拿起电话接通。
戏王:喂。
儿子:爸,吃饭了么?
戏王:正吃哩。
儿子:身体还好么?有没有再去唱戏?身体要紧,千万别不要再去唱戏哩!想吃啥就买啥,额让白孝又给你捎了五百元钱,不够就打电话。
戏王:你一家人啥时回来?
儿子:爸,公司裁人哩,正到紧要关头,额回来怕把工作丢哩。
戏王:那你好好工作,可不敢误了前程。
儿子:有事打电话,额挂了昂?
戏王:好好。
戏王放下电话,端起碗喝起了稀饭。
6 村道 日 外
戏王在村道上蹒跚前行,黄狗跟在左右溜达。
不远处传来秦腔自娱班高亢的唱腔。
戏王顺着声音,加快了前行的步伐。
7 农家四合院 日 外
五六个老人(昨天的那几位)忘我投入的吼唱着秦腔曲调,戏王推门而入,蹒跚着走向主唱老人身后。
他很兴奋,满笑容地讨好着几位自娱班老人。
他蹒跚着走到主唱老人身后,跃跃欲试。
几位老人无奈地看向戏王。
乐曲停止。
老人们开始收拾乐器。
有两位老人面无表情地走进瓦房内。
戏王满脸沮丧,呆立在院中。
8 院中 日 外
一名痴呆老人,呆呆坐在轮椅上,面无表情。
戏王躺在旁边的摇椅上,注视着痴呆老人。
(画外音:不远处自娱班的秦腔曲调响起)。
屋檐低下挂着脸谱、乐器、戏服等。
戏王缓缓闭上双目,静静的躺在摇椅上,陪伴痴呆老人。
时间飞快流逝(用树木倒影的变化展示时间流逝)。
傍晚时分,过路老人们拿着凳子陆续经过秃顶老人和痴呆老人,向戏台走去。
过路老人:老戏王,古戏会马上开场哩,快听戏走。
戏王:奥,奥,额就来。
戏王缓缓从摇椅上站起。
9 村道 黄昏 外
戏王从自己家门口出来,手里拿着一把板鼓,满脸的兴奋,拖拉着腿走在村道上。
黄狗悠闲地跟在后边。
侧面墙上贴着一张写着大字的红纸,戏王走了过去。
公告
今天是二月二古会,村自娱班在老戏台进行秦腔公演,望各位父老前去观看,特此告知。
樊村自娱班
二0一四年二月二日
戏王手拍脑门,喃喃自语。
10 戏台 初夜 外
戏台里围着十几老头老太太,没有年轻人。
七八位老人坐在台下观众席上。
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在敲打着大鼓。
其他老人在戏台上摆放着桌椅乐器。
戏台上,戏王凑到跟前想帮忙,被其他老人友善的推开,戏王脸含怒色站在一边。
七八位老人怀抱板胡、二胡、笛子、锣等乐器,坐在长凳上严阵以待。
戏王把自己的板鼓放到长凳上,然后自己坐在小凳子上,把麦克风调整到自己嘴边。
打鼓老人停止打鼓,转身走到麦克风旁边的戏王跟前,对老人陪着笑脸比划着劝说戏王离开。
戏王黑着脸,死活不让位置。
打鼓老人沉下脸,拿起麦克风走到远处。
准备开戏的两位老人友善的去扶戏王,想请下台去。
戏王脸露怒色,把拐杖高高举起,怒目以对。
全场安静下来。
打鼓老人走过来。
戏王:(气愤,稍微有些结巴)额就--敲个锣得行!
打鼓老人:(担心)额的戏王,爷呀!你的病唱戏有危险哩,你家建军专门安顿不让你唱,你就嫑难为额咧。
戏王:额把你么良心地,自娱班还是额建的,今不让额唱戏,戏班子就散伙。
打鼓老人:(生气)你真要是纳命耍赖,额也么办法,散伙就散伙,戏是不敢让你唱!
戏王眼睛扫视了一圈戏班子七八个老人,又扫视了一圈戏台下的七八个老人观众,慢慢放下高举的拐杖,沮丧地一步步走下台去。
众人注视着戏王下台的背影。
打鼓老人:(画外音,大喊)戏王哥呀!额们唱,你给指导指导。
戏王没有回头。
打鼓老人转身打鼓,鼓声‘喯—喯---喯’响了三声,戏场安静下来。
打鼓老人(高举鼓棒):(秦腔老调吼)众乡亲!
众人:有!
打鼓老人:《斩单童》。
众人:起!
噹---噹---噹-----(秦腔曲调起)
打鼓老人唱:(单童)啊---哎-------喝喊一声绑帐外,不由得豪杰泪下来。小唐儿被某把胆吓坏,马踏五营谁敢来。敬德擒某某不怪,某可恼瓦岗众英才。想当年一个一个受过某的恩和爱,到今儿委曲求全该不该?单童一死心还在,二十年报仇某再来。刀斧手押爷法场外,等一等小唐儿祭奠来。
打鼓老人奋力地挥舞着双手击打板鼓。
其他老人兴奋异常地敲打着乐器,神情激荡,曲调欢快亢奋。
戏王沉浸在曲调中,跟着节奏敲着锣,嘴唇开合、轻哼曲调。
戏王陶醉于演奏,像尊雕塑一样坐着听戏。
他在眼神迷离中完全把打鼓老人当作了自己,在台上激情演出,挥舞着双手打着板鼓,仰着头略带沙哑地吼着秦腔;其他老人欣喜地配合着自己激情演出。
公演结束,老人们很快全部离开了戏场。
关中地区,普通的农家四合院。
五六名老人在吼着秦腔,板胡尖细清脆引领着二胡、锣、梆子、笛子、弦索等乐器,奏出音调高亢激越、节奏强烈明快的曲调。
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站在话筒跟前,张嘴瞪眼、青筋外露,仿佛用尽自己的每一分力气、调动起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吼出高亢激昻、畅汗淋漓的老腔。
两三个小孩在老人之间穿梭、嬉戏。
没有观众。
大门处走进一位拄拐的秃顶老人,他蹒跚着走到唱戏老人身后站定;满脸兴奋之色,入神地听起戏来。
唱戏老人正对面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煤气灶在烧开水,水沸腾起来。
唱戏老人停止唱戏,三五步跑到桌子前关煤气灶。
秦腔曲调还在继续演奏。
秃顶老人赶忙凑到话筒跟前吼唱起来,只唱了一句。
演奏停止。
唱戏老人走过来,对着秃顶老人发火。
唱戏老人:额地戏王哥呀,你不要命咧,还敢唱昵。
另外两位老人站起来,扶老人坐凳子。
戏王(秃顶老人)满脸堆笑、讨好各位老人,一只手有些轻微颤抖。
戏王:病早都治好哩,能唱,能唱。
唱戏老人找了水壶灌水。
另一老人:不能唱咧,这弄出个啥事都不好看。
唱戏老人:戏王哥,你就稳稳坐下听戏,给大伙指点指点。
戏王:额就唱个小生,轻轻唱,得行。
唱戏老人:(无奈的说)算了,算了,这老头一辈子唱戏着魔咧,都散了吧,都散伙,今儿不唱咧。
几个老人开始收拾乐器。
戏王怔怔地看着大伙,稍会,转身走向门口。
2 村里小巷 日 外
戏王背影孤零零的在村里小巷蹒跚前行,大黄狗跟在不远处。
村庄凋零残旧,寂静无声。
突然身后传来了自娱班秦腔曲调的奏唱声,显得异常高亢。
戏王驻足,抬头,停顿少顷,然后低头继续蹒跚前行。
3 自家院子 日 外
戏王躺在院子里的摇椅上。
摇椅跟前是台阶,上面铺着一块条纹状雨布,雨布上放着一筛子苹果、香蕉和面包、馍。
戏王身边站着智障的憨娃,大黄狗站在戏王的另一边。
戏王拿起两根香蕉和一颗大苹果递给憨娃。
又拿起两个大馍掰成十几个小块,扔在站着黄狗那边的地上。
憨娃和黄狗一边大口地吃着水果和馒头,眼睛一边望着装食物的筛子,静静地听着老人的哼唱。
戏王把放食物的筛子收到自己腿上,开始闭眼轻声哼唱起秦腔。
插入画面:戏王画着武生脸谱,在戏台上唱着亢奋激越的曲调,台下观众座无虚席。
演唱颇为精彩,不时引得阵阵掌声。
画着脸谱的戏王精神抖擞,动作生猛出彩,声音亢奋、极具穿透力。
在沙哑高亢的唱腔中,声音突然停止,戏王停止动作,缓缓向后倒去,重重摔在舞台中央。
剧场混乱起来。
戏王缓缓睁开眼睛。
腿上的筛子已经没有了食物。
狗儿在旁边慵懒的躺卧着。
憨娃坐在条纹雨布上,把扫帚拆散成了一地渣子。
4 内室 夜 内
戏王坐在室内桌前,用轻微颤抖的手拿着药物缓缓地凑到嘴前,仰头吞下药物,拿起杯子喝水冲下药物,然后把水杯和药瓶放在桌子上。
他走到椅子跟前坐下,视线落在墙上挂着的老伴的遗像上,凝视了一会;然后视线转到紧挨着的相框里,儿子、媳妇一家五口人的合影,小孙子的单人照,老伴的合影,(重点)自己唱戏的剧照等等;老人不由得站起来,仔细地看着,用手抚摸着,泪水滑落脸庞。
墙上还挂着奖状、脸谱道具、髯口(假胡须)、翎子(武官背的长翎羽)等,墙角有板胡、二胡等乐器。
戏王扫视一圈,走回椅子坐下,把头靠在椅背上舒服地窝进摇椅,目光凝视着老伴的遗像,意识模糊起来陷入沉思。
梦境画面(切入):老伴、狗儿、儿子的画面相继出现,微笑着闪过;恍惚间老伴在不远处走来对着戏王微笑,接着老伴拉起戏王走出院子;再到街巷、荒野出现,两边隐约闪过诡异飘忽的身影,有奇怪的声音发出;她们飘忽间来到了村中老戏台,台上穿着戏服、画着阎王脸谱的戏子在台上唱戏,声音由悦耳慢慢变得阴森起来,随着声音的改变,戏台变成了庙宇,戏子变成了庙里塑像的阎王像,发出阴森的恐怖笑声,对着戏王狞笑着。
戏王从床上惊醒,双手抱着头,脸变得扭曲起来,不断呻吟着,满头是汗水。
门外狗儿狂叫不停,戏王猛然睁开眼睛,喘着粗气;他摸索着拉亮了灯,缓慢的扫视四周。
戏王静静坐着,稳定了一下情绪,走下床。
他蹒跚着走出门外,稍会拉着狗儿回到房间,拴在床头。
他找了些面包、馍和水放在狗儿跟前,又给狗儿铺了一条尼龙袋子。
然后缓缓爬上床去,熄了灯。
5 室内 日 内
戏王坐在桌子前。
桌上一碗稀饭,一个馍,一碟咸菜。
戏王‘跐--溜—’吸了一口稀饭,就着咸菜吃着馍。
电话(功能机)铃声(秦腔铃声)响起,戏王拿起电话接通。
戏王:喂。
儿子:爸,吃饭了么?
戏王:正吃哩。
儿子:身体还好么?有没有再去唱戏?身体要紧,千万别不要再去唱戏哩!想吃啥就买啥,额让白孝又给你捎了五百元钱,不够就打电话。
戏王:你一家人啥时回来?
儿子:爸,公司裁人哩,正到紧要关头,额回来怕把工作丢哩。
戏王:那你好好工作,可不敢误了前程。
儿子:有事打电话,额挂了昂?
戏王:好好。
戏王放下电话,端起碗喝起了稀饭。
6 村道 日 外
戏王在村道上蹒跚前行,黄狗跟在左右溜达。
不远处传来秦腔自娱班高亢的唱腔。
戏王顺着声音,加快了前行的步伐。
7 农家四合院 日 外
五六个老人(昨天的那几位)忘我投入的吼唱着秦腔曲调,戏王推门而入,蹒跚着走向主唱老人身后。
他很兴奋,满笑容地讨好着几位自娱班老人。
他蹒跚着走到主唱老人身后,跃跃欲试。
几位老人无奈地看向戏王。
乐曲停止。
老人们开始收拾乐器。
有两位老人面无表情地走进瓦房内。
戏王满脸沮丧,呆立在院中。
8 院中 日 外
一名痴呆老人,呆呆坐在轮椅上,面无表情。
戏王躺在旁边的摇椅上,注视着痴呆老人。
(画外音:不远处自娱班的秦腔曲调响起)。
屋檐低下挂着脸谱、乐器、戏服等。
戏王缓缓闭上双目,静静的躺在摇椅上,陪伴痴呆老人。
时间飞快流逝(用树木倒影的变化展示时间流逝)。
傍晚时分,过路老人们拿着凳子陆续经过秃顶老人和痴呆老人,向戏台走去。
过路老人:老戏王,古戏会马上开场哩,快听戏走。
戏王:奥,奥,额就来。
戏王缓缓从摇椅上站起。
9 村道 黄昏 外
戏王从自己家门口出来,手里拿着一把板鼓,满脸的兴奋,拖拉着腿走在村道上。
黄狗悠闲地跟在后边。
侧面墙上贴着一张写着大字的红纸,戏王走了过去。
公告
今天是二月二古会,村自娱班在老戏台进行秦腔公演,望各位父老前去观看,特此告知。
樊村自娱班
二0一四年二月二日
戏王手拍脑门,喃喃自语。
10 戏台 初夜 外
戏台里围着十几老头老太太,没有年轻人。
七八位老人坐在台下观众席上。
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在敲打着大鼓。
其他老人在戏台上摆放着桌椅乐器。
戏台上,戏王凑到跟前想帮忙,被其他老人友善的推开,戏王脸含怒色站在一边。
七八位老人怀抱板胡、二胡、笛子、锣等乐器,坐在长凳上严阵以待。
戏王把自己的板鼓放到长凳上,然后自己坐在小凳子上,把麦克风调整到自己嘴边。
打鼓老人停止打鼓,转身走到麦克风旁边的戏王跟前,对老人陪着笑脸比划着劝说戏王离开。
戏王黑着脸,死活不让位置。
打鼓老人沉下脸,拿起麦克风走到远处。
准备开戏的两位老人友善的去扶戏王,想请下台去。
戏王脸露怒色,把拐杖高高举起,怒目以对。
全场安静下来。
打鼓老人走过来。
戏王:(气愤,稍微有些结巴)额就--敲个锣得行!
打鼓老人:(担心)额的戏王,爷呀!你的病唱戏有危险哩,你家建军专门安顿不让你唱,你就嫑难为额咧。
戏王:额把你么良心地,自娱班还是额建的,今不让额唱戏,戏班子就散伙。
打鼓老人:(生气)你真要是纳命耍赖,额也么办法,散伙就散伙,戏是不敢让你唱!
戏王眼睛扫视了一圈戏班子七八个老人,又扫视了一圈戏台下的七八个老人观众,慢慢放下高举的拐杖,沮丧地一步步走下台去。
众人注视着戏王下台的背影。
打鼓老人:(画外音,大喊)戏王哥呀!额们唱,你给指导指导。
戏王没有回头。
打鼓老人转身打鼓,鼓声‘喯—喯---喯’响了三声,戏场安静下来。
打鼓老人(高举鼓棒):(秦腔老调吼)众乡亲!
众人:有!
打鼓老人:《斩单童》。
众人:起!
噹---噹---噹-----(秦腔曲调起)
打鼓老人唱:(单童)啊---哎-------喝喊一声绑帐外,不由得豪杰泪下来。小唐儿被某把胆吓坏,马踏五营谁敢来。敬德擒某某不怪,某可恼瓦岗众英才。想当年一个一个受过某的恩和爱,到今儿委曲求全该不该?单童一死心还在,二十年报仇某再来。刀斧手押爷法场外,等一等小唐儿祭奠来。
打鼓老人奋力地挥舞着双手击打板鼓。
其他老人兴奋异常地敲打着乐器,神情激荡,曲调欢快亢奋。
戏王沉浸在曲调中,跟着节奏敲着锣,嘴唇开合、轻哼曲调。
戏王陶醉于演奏,像尊雕塑一样坐着听戏。
他在眼神迷离中完全把打鼓老人当作了自己,在台上激情演出,挥舞着双手打着板鼓,仰着头略带沙哑地吼着秦腔;其他老人欣喜地配合着自己激情演出。
公演结束,老人们很快全部离开了戏场。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我想购买此剧本 如有意,请与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