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8447
成片时长:约28分钟
阅读:9336
发表:2015/12/6
主旋律
微电影剧本
微电影《为了母亲》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5-J-07628】
第三十五场室内 晚上 安瑞芳卧室
安瑞芳伏在地上,有气无力地呼唤。
安瑞芳:宝儿,宝儿……
楼下响起脚步声,安瑞芳静静地听着。
杨天宝:妈妈,我回来了。
安瑞芳:(欣喜)宝儿!是你回来了吗?
杨天宝:是我回来了。
杨天宝拄着一根棒,一瘸一拐有气无力地爬上楼。看见母亲躺在地上,“哇”的一声哭起来。
他扔掉木棒蹲下身去摸摸母亲的额头。
杨天宝:妈妈,您怎么躺在地上?好冷啊!
安瑞芳看见儿子头上的绷带,伤心地哭起来。
安瑞芳:天哪?是哪个遭天谴的把我儿子打成这样?
杨天宝:是我骑车摔倒了。来,我抱您上床。
杨天宝一用力,头又剧烈地痛起来。
杨天宝:哎哟!
他倒在地上,昏迷过去。
安瑞芳放声大哭起来:宝儿……
第三十六场室外 夜晚 山路上 安瑞芳家门外
莾娃的父亲骑着摩托载着莾娃在机耕道上行驶。车灯照亮了前面的路。
经过杨天宝家,看见楼上的灯亮着,摩托放慢了速度。
莾 娃:爸爸你听,宝娃家里好像有哭声。
摩托停下来。父子俩下了车。
莾娃父亲:莽娃,走,上去看看……
第三十六场(增补)
杨天宝在秧田里撒化肥。
第三十七场室内 白天 光荣中学考场上
考场静悄悄地。同学们认真答题。
监考老师巡视。
杨天宝答完一张试卷,把第二张翻上来,看看作文题目。
他用握笔的右手肘撑着下巴,思索着。浮想联翩。
(快速回闪)
九岁的小天宝给母亲端药、擦身子、洗尿布。
十四岁的杨天宝回家的路上,被摩托车撞翻。
十五岁的杨天宝给手指已经僵硬的母亲喂饭。
他流出一滴泪,赶紧擦干。
他拿起笔,在试卷上写着: 为了母亲……
第三十八场室内 白天 安瑞芳家 楼上臥室
安瑞芳半躺在床上。用已经萎缩的手指缝夹着杨天宝的高中录取通知书颠来倒去地看。眼泪花花,悲喜交加。
杨天宝端着饭碗放在母亲床前小桌上。他拿着小勺子给母亲喂饭。
安瑞芳:(咽下一口饭)宝儿,这通知书来得不容易,你要好好珍惜。
杨天宝:是啊!九年寒窗苦读,七年肩挑背磨。经历了生与死的拼搏。
安瑞芳:上高中离家更远了,你不能天天回家照顾我。你看怎么办?
杨天宝:妈妈,我想到学校后面去租一间房子,背街上估计不太贵,我们一同到县城里住,我才好照顾您,才好安下心来读书。
安瑞芳:哪去找钱租房子啊?
杨天宝:先找亲戚借点,然后我利用课余时间在城里打工。
第三十九场室外 晨 射洪城郊公路上
(回到序幕)
一辆小型货运汽车载着瘫痪病人杨母安瑞芳行驶在城郊公路上。
汽车驶进了城内,驶进了一条小胡同,停在一间破旧的瓦屋前。
第四十场 白天 射洪县城
杨天宝奔走在商店、茶楼、餐馆找工作。
第四十一场室内 晨 太和中学高一(2)班教室
同学们静静地坐在教室里。
教室中间,有一个位置空着。
黑板上写着:荷塘月色 朱自清
林老师拿着课本,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口中抑扬顿挫地朗诵着。
林老师:……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教室外一个清脆的嗓音响起。
(杨天宝画外音)报吿!
刚踱到讲台前边的林老师停住朗诵。侧头看着教室门外的杨天宝。满脸乌云。
林老师:进来。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来。
第四十二场室外 傍晚 射洪街道上
杨天宝抱着一摞报纸在街头叫卖:买报买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
他把报纸送到大爷、大妈手中,指着报上的内容向他们解释着。
他穿行在大街小巷,把一份份报纸送到行人手中。
他抬起手腕,看看手表。顺手在街边小餐馆买上两个馒头,一边啃一边往“家”跑。
第四十三场室内 傍晚 杨天宝在射洪县城租住屋
安瑞芳平躺在床上,眼睛无神地望着屋顶。
杨天宝端着半碗中药走进来。碗里插着根吸管。
杨天宝将药碗放在床边的小方桌上,把母亲翻侧身,端起碗,小心地把吸管一头放进母亲嘴里,一头插进碗里。安瑞芳慢慢吸着。
喝完药,他用旧毛巾擦干净母亲嘴角的药水。
又从暖水瓶里倒出半碗水,放在桌上。
他把馒头撕下一小块放进母亲嘴里,让她吸一口水。
第四十四场室外 晚上 太和中学校园
晚自习上课铃声响了。
学生陆续走进教室。
杨天宝快步向教学楼跑去。
第四十五场室内 晚上 杨天宝租住屋
室内灯光昏暗。
安瑞芳躺在床上,身上盖着毛巾被。
窗前的小方桌上摆着一大堆礼物:鸡蛋、奶粉、米、面、凉被……
林老师坐在安瑞芳床前凳子上。
林老师:安大姐,你这病是什么时候落下的?还能下床行走吗?
安瑞芳:七年了,要下床行走,只有下辈子咯!
林老师:那他父亲呢?
安瑞芳:(眼泪花花)自从外出打工,以前偶尔还寄一两百元钱回来。两年前,就再也没有音信了。
林老师把一碗开水送到安瑞芳嘴边。
林老师:先喝口水吧。
安瑞芳吃力地从毛巾被下伸出一只手。
安瑞芳:老师别见笑,你看我这手指头已经萎缩,伸不开了,喝水吃饭都要宝儿喂。就连一双脚趾头也都萎缩了。
林老师把碗放回桌上,吃惊地看着。露出同情。
第四十六场室内 夜晚 林老师书房
夜很静。
林老师坐在书桌前,展开稿笺纸,陷入了沉思。
林老师提起笔,在稿笺纸上刷刷地写起来:
带着瘫痪母亲上学的孩子……
第四十七场室外 白天 报亭
何平站在报亭前翻看着一份份报纸。他拿起一份报纸,翻来覆去看标题。一行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背着母亲上学的孩子……然后他付了钱,买份报纸站着看起来。
第四十八室外场 夜晚 盐井广场
(字幕,画外音)
在县委、县府、宣传部、教育局支持下,各文艺社团、慈善协会、电视台、报社,联合几家企业,在盐井广场,成功举办了一场《感天动地,传承孝心》大型文艺宣传活动。
涪江岸边河堤内侧人头攒动,盐井广场彩旗招展,“孝心感动巴山蜀水”、“推崇孝道文化,构建和谐城市新形象” “爱心援助孝子杨天宝”的大幅标语与五颜六色的彩灯交相辉映。
音乐家献歌。
舞蹈家献舞。
书画家义卖书画作品。
群众向募捐箱丢放捐款。
(可以网上截屏)
第五十场室内 白天 人民医院康复科 病房
医生给安瑞芳作康复治疗。
莽娃陪同杨天宝照顾安瑞芳
第五十一场 晚上 东升餐馆
杨天宝、莽娃端着碗盘穿行在餐桌间。
莽娃热情地向顾客报上菜谱。
晚餐后,餐馆已经空荡荡的。
杨天宝和莽娃在吧台结算当天的工钱。莽娃把他自己的一份工资硬塞给杨天宝。
第五十二场室外 白天 太和中学微机室
学生们坐在电脑前填志愿。
班主任在教室里来回走动,接受学生咨询,指导学生填志愿。
黑板上写着学生的高考分数。
一部分学生围在黑板前看成绩。
杨天宝从坐在电脑前填志愿,脸上露出微笑。
林老师走到他身边。
林老师:杨天宝,考得满意吗?
杨天宝:我已经尽力了。
林老师:你妈怎么办?
杨天宝:一如既往。
林老师竖起大拇指:好样的!
(字幕、画外音)
杨天宝被省内一家师范院校录取了。他带着母亲,又到新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据消息报导,杨天宝进了大学后,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志愿者活动,帮助社会上一切需要帮助的人,用一颗纯真的爱心,去爱所有的人。毕业后,他带着带着瘫痪15年的母亲回到家乡,以老师为榜样,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剧终)
安瑞芳伏在地上,有气无力地呼唤。
安瑞芳:宝儿,宝儿……
楼下响起脚步声,安瑞芳静静地听着。
杨天宝:妈妈,我回来了。
安瑞芳:(欣喜)宝儿!是你回来了吗?
杨天宝:是我回来了。
杨天宝拄着一根棒,一瘸一拐有气无力地爬上楼。看见母亲躺在地上,“哇”的一声哭起来。
他扔掉木棒蹲下身去摸摸母亲的额头。
杨天宝:妈妈,您怎么躺在地上?好冷啊!
安瑞芳看见儿子头上的绷带,伤心地哭起来。
安瑞芳:天哪?是哪个遭天谴的把我儿子打成这样?
杨天宝:是我骑车摔倒了。来,我抱您上床。
杨天宝一用力,头又剧烈地痛起来。
杨天宝:哎哟!
他倒在地上,昏迷过去。
安瑞芳放声大哭起来:宝儿……
第三十六场室外 夜晚 山路上 安瑞芳家门外
莾娃的父亲骑着摩托载着莾娃在机耕道上行驶。车灯照亮了前面的路。
经过杨天宝家,看见楼上的灯亮着,摩托放慢了速度。
莾 娃:爸爸你听,宝娃家里好像有哭声。
摩托停下来。父子俩下了车。
莾娃父亲:莽娃,走,上去看看……
第三十六场(增补)
杨天宝在秧田里撒化肥。
第三十七场室内 白天 光荣中学考场上
考场静悄悄地。同学们认真答题。
监考老师巡视。
杨天宝答完一张试卷,把第二张翻上来,看看作文题目。
他用握笔的右手肘撑着下巴,思索着。浮想联翩。
(快速回闪)
九岁的小天宝给母亲端药、擦身子、洗尿布。
十四岁的杨天宝回家的路上,被摩托车撞翻。
十五岁的杨天宝给手指已经僵硬的母亲喂饭。
他流出一滴泪,赶紧擦干。
他拿起笔,在试卷上写着: 为了母亲……
第三十八场室内 白天 安瑞芳家 楼上臥室
安瑞芳半躺在床上。用已经萎缩的手指缝夹着杨天宝的高中录取通知书颠来倒去地看。眼泪花花,悲喜交加。
杨天宝端着饭碗放在母亲床前小桌上。他拿着小勺子给母亲喂饭。
安瑞芳:(咽下一口饭)宝儿,这通知书来得不容易,你要好好珍惜。
杨天宝:是啊!九年寒窗苦读,七年肩挑背磨。经历了生与死的拼搏。
安瑞芳:上高中离家更远了,你不能天天回家照顾我。你看怎么办?
杨天宝:妈妈,我想到学校后面去租一间房子,背街上估计不太贵,我们一同到县城里住,我才好照顾您,才好安下心来读书。
安瑞芳:哪去找钱租房子啊?
杨天宝:先找亲戚借点,然后我利用课余时间在城里打工。
第三十九场室外 晨 射洪城郊公路上
(回到序幕)
一辆小型货运汽车载着瘫痪病人杨母安瑞芳行驶在城郊公路上。
汽车驶进了城内,驶进了一条小胡同,停在一间破旧的瓦屋前。
第四十场 白天 射洪县城
杨天宝奔走在商店、茶楼、餐馆找工作。
第四十一场室内 晨 太和中学高一(2)班教室
同学们静静地坐在教室里。
教室中间,有一个位置空着。
黑板上写着:荷塘月色 朱自清
林老师拿着课本,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口中抑扬顿挫地朗诵着。
林老师:……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教室外一个清脆的嗓音响起。
(杨天宝画外音)报吿!
刚踱到讲台前边的林老师停住朗诵。侧头看着教室门外的杨天宝。满脸乌云。
林老师:进来。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来。
第四十二场室外 傍晚 射洪街道上
杨天宝抱着一摞报纸在街头叫卖:买报买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
他把报纸送到大爷、大妈手中,指着报上的内容向他们解释着。
他穿行在大街小巷,把一份份报纸送到行人手中。
他抬起手腕,看看手表。顺手在街边小餐馆买上两个馒头,一边啃一边往“家”跑。
第四十三场室内 傍晚 杨天宝在射洪县城租住屋
安瑞芳平躺在床上,眼睛无神地望着屋顶。
杨天宝端着半碗中药走进来。碗里插着根吸管。
杨天宝将药碗放在床边的小方桌上,把母亲翻侧身,端起碗,小心地把吸管一头放进母亲嘴里,一头插进碗里。安瑞芳慢慢吸着。
喝完药,他用旧毛巾擦干净母亲嘴角的药水。
又从暖水瓶里倒出半碗水,放在桌上。
他把馒头撕下一小块放进母亲嘴里,让她吸一口水。
第四十四场室外 晚上 太和中学校园
晚自习上课铃声响了。
学生陆续走进教室。
杨天宝快步向教学楼跑去。
第四十五场室内 晚上 杨天宝租住屋
室内灯光昏暗。
安瑞芳躺在床上,身上盖着毛巾被。
窗前的小方桌上摆着一大堆礼物:鸡蛋、奶粉、米、面、凉被……
林老师坐在安瑞芳床前凳子上。
林老师:安大姐,你这病是什么时候落下的?还能下床行走吗?
安瑞芳:七年了,要下床行走,只有下辈子咯!
林老师:那他父亲呢?
安瑞芳:(眼泪花花)自从外出打工,以前偶尔还寄一两百元钱回来。两年前,就再也没有音信了。
林老师把一碗开水送到安瑞芳嘴边。
林老师:先喝口水吧。
安瑞芳吃力地从毛巾被下伸出一只手。
安瑞芳:老师别见笑,你看我这手指头已经萎缩,伸不开了,喝水吃饭都要宝儿喂。就连一双脚趾头也都萎缩了。
林老师把碗放回桌上,吃惊地看着。露出同情。
第四十六场室内 夜晚 林老师书房
夜很静。
林老师坐在书桌前,展开稿笺纸,陷入了沉思。
林老师提起笔,在稿笺纸上刷刷地写起来:
带着瘫痪母亲上学的孩子……
第四十七场室外 白天 报亭
何平站在报亭前翻看着一份份报纸。他拿起一份报纸,翻来覆去看标题。一行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背着母亲上学的孩子……然后他付了钱,买份报纸站着看起来。
第四十八室外场 夜晚 盐井广场
(字幕,画外音)
在县委、县府、宣传部、教育局支持下,各文艺社团、慈善协会、电视台、报社,联合几家企业,在盐井广场,成功举办了一场《感天动地,传承孝心》大型文艺宣传活动。
涪江岸边河堤内侧人头攒动,盐井广场彩旗招展,“孝心感动巴山蜀水”、“推崇孝道文化,构建和谐城市新形象” “爱心援助孝子杨天宝”的大幅标语与五颜六色的彩灯交相辉映。
音乐家献歌。
舞蹈家献舞。
书画家义卖书画作品。
群众向募捐箱丢放捐款。
(可以网上截屏)
第五十场室内 白天 人民医院康复科 病房
医生给安瑞芳作康复治疗。
莽娃陪同杨天宝照顾安瑞芳
第五十一场 晚上 东升餐馆
杨天宝、莽娃端着碗盘穿行在餐桌间。
莽娃热情地向顾客报上菜谱。
晚餐后,餐馆已经空荡荡的。
杨天宝和莽娃在吧台结算当天的工钱。莽娃把他自己的一份工资硬塞给杨天宝。
第五十二场室外 白天 太和中学微机室
学生们坐在电脑前填志愿。
班主任在教室里来回走动,接受学生咨询,指导学生填志愿。
黑板上写着学生的高考分数。
一部分学生围在黑板前看成绩。
杨天宝从坐在电脑前填志愿,脸上露出微笑。
林老师走到他身边。
林老师:杨天宝,考得满意吗?
杨天宝:我已经尽力了。
林老师:你妈怎么办?
杨天宝:一如既往。
林老师竖起大拇指:好样的!
(字幕、画外音)
杨天宝被省内一家师范院校录取了。他带着母亲,又到新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据消息报导,杨天宝进了大学后,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志愿者活动,帮助社会上一切需要帮助的人,用一颗纯真的爱心,去爱所有的人。毕业后,他带着带着瘫痪15年的母亲回到家乡,以老师为榜样,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剧终)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