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7452
成片时长:约24分钟
阅读:8758
发表:2016/2/11
主旋律
微电影剧本
追梦的女人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胖小伙子抓起桌上的一只碗,使劲摔在地上。随着一声巨响,瓷器的碎片四下飞溅。
吃饭的人们都面露惊慌之色,纷纷离去。
老板和老板娘赶紧跑过来,把巧珍往旁边推了一把。对着那几个小伙子点头哈腰,不迭声地说着道歉的话。
胖小伙子和他的弟兄终于骂骂咧咧地出去了。
饭棚里只剩下他们三个人,空荡荡的,满目狼藉。
巧珍呆呆地站在那里,眼睛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
15.景外清晨
一轮红日初上山头。
朝霞万丈。
16.车站外日(人物:刘满玉)
车来车往,人影绰绰,形形色色的旅客各自寻找着自己的方向。
刘满玉拿着行李,径直走向一辆停靠着的大巴。
他上车之后,大巴的车门便关上了。
车辆缓缓起步。
17.县城全景外日
阳光下的城市显得朝气蓬勃,生机盎然。
18.路边外日(人物:巧珍)
快近中午的时候,街道上热闹纷杂。突然增加的接孩子的人群,使交通变得拥挤。汽车行进缓慢,焦急的司机们此起彼伏地按着喇叭。
巧珍站在路边的马路牙上,一手扶着电动车,一手举着手机。在等电话的过程中,她不停地四下张望,好像生怕别人注意似的。
巧珍(面有难色):哎!妹妹,你这会儿在哪儿……我……我在街上。我想让你再帮我找份工作……洗碗那个不行了……这以后再跟你说……干啥都行……去你那儿?现在啊……哦……哦……那好吧。
放下电话,巧珍陷入了犹豫。她咬着自己的嘴唇,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踱来踱去,不时看一眼忙碌的人群。终于,她下定决心,骑上电动车,汇入人流之中。
19.特产店外日
署衙广场东南角,一间仿古式建筑。
门面光亮整洁,玻璃窗上方挂着一块很大的牌匾,上面写着——富蔚特产店
20.特产店内日(人物:巧珍、妹妹)
这个特产店面积不大,但收拾的井井有条,两边的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土特产品和本地的艺术产品。里边是一张办公桌,桌上放着一台电脑。
巧珍的妹妹靠在办公桌上,目光焦急地望着外面。终于,她看到了巧珍的身影,急忙迎了出去。
巧珍推门进来。
妹妹(一把拉住巧珍的手,急急的):姐,到底咋回事?我听你说话声音不对!
巧珍:没事……
妹妹:你不用瞒我。是不是那个老板欺负你了?
巧珍沮丧着脸,不说话。
但妹妹很快从巧珍的脸上看出来,她一定受了委屈。
妹妹(愤怒):太不像话了!还敢欺负人?我找他去!
妹妹转身就要出去,巧珍急忙拉住她。
不知怎么,巧珍的眼泪竟悄悄地流了出来。
巧珍(哽咽着):不能怪人家,都是我不好……你说我这倔脾气啥时候才能改改……
俩人沉默片刻。巧珍低着头,妹妹可怜巴巴地看着她。
妹妹:这样吧,姐,从今天开始,你给我看店吧。我正好看中一个门面,想再开一家。这里就交给你了!姐夫身体不好,在煤窑给人家看大门一个月也挣不了多少。干脆,让他把工作辞了,回来帮你打理!咱们这生意主要靠过时过节挣钱,平日比较闲在。你不是爱写书吗?咱这儿有电脑,闲了你就写。
巧珍:他就算了,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多挣一点儿是一点儿……
妹妹(高兴的):那就这么说定了!
巧珍(愧疚的):姐为了出书,借了你那么多钱。现在……还要麻烦你……
妹妹(假装嗔怒):跟我还客气!我还是你妹妹不?
巧珍破涕为笑。妹妹也笑了。
妹妹(搂着巧珍的肩膀):都五十多岁的人了,还哭鼻子,让人笑话不?快去洗把脸,咱俩吃饭去。
21.景外日
湛蓝的天空明亮深远,几多白云悠闲地在天空漫步。
22.一组画面(配乐)
巧珍打扫特产店卫生。
巧珍在出租屋修订稿子。
特产店里,作协领导为她送来封面设计图和书名题字。
巧珍带着书稿坐在去北京的大巴上,脸上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两旁的杨柳发出新绿,车子渐行渐远。
23.县城边缘平房区外夜
(府㒈)万家灯火,温馨而和谐。
24.出租院外夜
几家屋里的灯都亮着。院子笼罩在一片昏黄的灯光之中。
25.出租屋内内夜(人物:巧珍、儿子、刘满玉)
电视屏幕上,一位美丽的女主播正在报告新闻。
新闻内容:【亲爱的观众朋友们,蔚县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自古以来人才辈出。近日,我县一位52岁的农民女作家刘巧珍的长篇小说《山沟沟里的女娃》由北京燕山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刘巧珍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从2011年开始至今,她利用种地和打工之余,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完成了她的文学梦想。刘巧珍从小家境贫寒,本想以念书改变命运的她,在高考落榜后,生活更是举步维艰。但是,她没有向命运低头,她把对生命、对生活、对社会、对亲人和对朋友的全部的爱倾注到笔尖,用了整整四年时间,完成了这部充满爱的作品。这部小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地书友纷纷慕名前来,争相购买。市作协、省作协以及国内许多知名作家都给予了该书很高的评价。】
一家人围在电视机前,几乎是屏住呼吸在看。巧珍的眼角挂着两颗晶莹的泪珠。
儿子(兴奋不已):妈!你成功了!你太棒了!
刘满玉在一旁翻看着带着墨香的新书,嘿嘿笑着,没言语。
儿子激动地把巧珍紧紧抱着,抱得巧珍都有点喘不过气了。
巧珍(笑着挣脱):行了行了!儿子,明天礼拜天,帮妈妈办点正事。
儿子(调皮地):儿臣遵旨!说,啥事?
巧珍:帮妈妈看一天店。
儿子:妈你去哪儿?
巧珍(若有所思):妈……想进山一趟……
26.大南山外日
大南山连绵不断,起伏蜿蜒。
一轮红日在山头露出灿烂的笑容。
27.山村外日(人物:巧珍)
巧珍穿着黄色的胶鞋,挎着一个很大的包,手里还提着两个大食品袋,全都鼓鼓囔囔的。
山村里的人家大多已经搬走了,没有人住的房子破败不堪。
两边的石头墙依着坡势,高低错落。几棵干枯的山杏树坚强地傲立着,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热闹的景象。
所谓街道,只不过是一条宽一点的山路。大大小小的石子间夹杂着像小枣一样的羊粪。
她一边走,一边四下张望。这个小小的山村对她来说意义非凡,因为她的小说就是以这里作为背景的。她看什么都觉得非常亲切,就像回到久违的故乡一样。
前面有一个石头围墙的小院,没有门楼,也没有大门,只有一个简单的栅栏。
巧珍似乎很兴奋,她快走了几步,推开栅栏,脚刚迈进院子,就大喊起来。
巧珍:李大爷!李大娘!
接着,她几乎是小跑着来到屋前。从那并不太明亮的玻璃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正惊讶的往外张望着。
28.屋内内日(人物:巧珍、李大娘)
李大娘正盘腿坐在炕上剥蚕豆,怀里抱着一个笸箩。她的目光随着堂屋的关门声和巧珍的脚步声,从玻璃上移到了门口。
门帘一挑,巧珍探头进到屋里。
巧珍(兴奋的):大娘,是我!
李大娘(惊喜的):哎呀!你这闺女,你咋来了?
李大娘急忙下地,张罗着给巧珍倒水。
巧珍:大娘,别忙了,我不渴。
李大娘:走那么远的山路,哪能不渴呢。
李大娘从一个塑料罐里抓了一大把红糖,放进杯子里。
巧珍:大爷哪去啦?
李大娘:他还能去哪,放羊。咋?你还想跟他去放羊?
巧珍接过李大娘递来的水杯。李大娘笑眯眯的看着她,就像看着自己的亲闺女。
巧珍(笑着):今天就不去了。我是专门来看看你们的。
李大娘嘿嘿笑着,又回到炕上。盘起腿,跟巧珍面对面坐着。
巧珍从包里拿出一本书,递给李大娘。
巧珍:大娘,你看,这就是我写的那本书。
李大娘(翻看着):哎呀,你还把它写出来了?不简单,不简单啊!唉,可惜大娘不识字,要不我好好看看。
巧珍:没关系,等你孙女放假回来,让她给你念。
李大娘:对!你看我到底是老糊涂了!
两个人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巧珍:大娘,人家都说我里边写的放羊的故事跟真的一样,还有人问我是不是养过羊。我说我没养过,但是我放过羊。这都是大爷的功劳啊!
李大娘:他哪有功劳!那回把你摔着,回来我把他好一顿臭骂!
俩人又开心地笑起来。
29.山野外日(人物:放羊人)
初春的山野间仍是一片荒芜。
远处的山坡上缓缓移动着一群白羊,放羊人就如同一个黑色的会动的小点儿。
大山连绵不绝,一眼望不到边。
偶尔会听到两声清脆的皮鞭声在山谷中回荡。
30.门口外日(人物:巧珍、李大娘)
巧珍在前头走着,李大娘大一步小一步地追着。
李大娘:你这孩子,咋能连饭也不吃就走哩!你这是叫我亏理!
巧珍已经出了院门,她边走边回过头。
巧珍:大娘,你快回吧。改天有时间,我一定留!
李大娘手趴着墙头,看着巧珍。她实在是有些追不动了。
李大娘(喘着气):下次来……可不许再拿东西!要不……大娘我生气!
巧珍挥着手,渐渐远去。
李大娘(冲着巧珍渐渐模糊的背影):孩子!记得来……
31.山路上外日(人物:巧珍)
(音乐起)
巧珍由远而近,来到一块大石旁。
她转回身朝着身后的山路望了望,便爬上那块大石头。
她深情地望着远处的蓝天白云,心中感慨万千……
(闪回)一组画面
在驻地部队签字售书。
随爱心组织慰问学生。
与读者合影留念。
(定格,融入山景,淡出)
群山环抱,新的生命正悄悄萌芽。
巧珍的背影在山路上愈来愈远。
吃饭的人们都面露惊慌之色,纷纷离去。
老板和老板娘赶紧跑过来,把巧珍往旁边推了一把。对着那几个小伙子点头哈腰,不迭声地说着道歉的话。
胖小伙子和他的弟兄终于骂骂咧咧地出去了。
饭棚里只剩下他们三个人,空荡荡的,满目狼藉。
巧珍呆呆地站在那里,眼睛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
15.景外清晨
一轮红日初上山头。
朝霞万丈。
16.车站外日(人物:刘满玉)
车来车往,人影绰绰,形形色色的旅客各自寻找着自己的方向。
刘满玉拿着行李,径直走向一辆停靠着的大巴。
他上车之后,大巴的车门便关上了。
车辆缓缓起步。
17.县城全景外日
阳光下的城市显得朝气蓬勃,生机盎然。
18.路边外日(人物:巧珍)
快近中午的时候,街道上热闹纷杂。突然增加的接孩子的人群,使交通变得拥挤。汽车行进缓慢,焦急的司机们此起彼伏地按着喇叭。
巧珍站在路边的马路牙上,一手扶着电动车,一手举着手机。在等电话的过程中,她不停地四下张望,好像生怕别人注意似的。
巧珍(面有难色):哎!妹妹,你这会儿在哪儿……我……我在街上。我想让你再帮我找份工作……洗碗那个不行了……这以后再跟你说……干啥都行……去你那儿?现在啊……哦……哦……那好吧。
放下电话,巧珍陷入了犹豫。她咬着自己的嘴唇,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踱来踱去,不时看一眼忙碌的人群。终于,她下定决心,骑上电动车,汇入人流之中。
19.特产店外日
署衙广场东南角,一间仿古式建筑。
门面光亮整洁,玻璃窗上方挂着一块很大的牌匾,上面写着——富蔚特产店
20.特产店内日(人物:巧珍、妹妹)
这个特产店面积不大,但收拾的井井有条,两边的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土特产品和本地的艺术产品。里边是一张办公桌,桌上放着一台电脑。
巧珍的妹妹靠在办公桌上,目光焦急地望着外面。终于,她看到了巧珍的身影,急忙迎了出去。
巧珍推门进来。
妹妹(一把拉住巧珍的手,急急的):姐,到底咋回事?我听你说话声音不对!
巧珍:没事……
妹妹:你不用瞒我。是不是那个老板欺负你了?
巧珍沮丧着脸,不说话。
但妹妹很快从巧珍的脸上看出来,她一定受了委屈。
妹妹(愤怒):太不像话了!还敢欺负人?我找他去!
妹妹转身就要出去,巧珍急忙拉住她。
不知怎么,巧珍的眼泪竟悄悄地流了出来。
巧珍(哽咽着):不能怪人家,都是我不好……你说我这倔脾气啥时候才能改改……
俩人沉默片刻。巧珍低着头,妹妹可怜巴巴地看着她。
妹妹:这样吧,姐,从今天开始,你给我看店吧。我正好看中一个门面,想再开一家。这里就交给你了!姐夫身体不好,在煤窑给人家看大门一个月也挣不了多少。干脆,让他把工作辞了,回来帮你打理!咱们这生意主要靠过时过节挣钱,平日比较闲在。你不是爱写书吗?咱这儿有电脑,闲了你就写。
巧珍:他就算了,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多挣一点儿是一点儿……
妹妹(高兴的):那就这么说定了!
巧珍(愧疚的):姐为了出书,借了你那么多钱。现在……还要麻烦你……
妹妹(假装嗔怒):跟我还客气!我还是你妹妹不?
巧珍破涕为笑。妹妹也笑了。
妹妹(搂着巧珍的肩膀):都五十多岁的人了,还哭鼻子,让人笑话不?快去洗把脸,咱俩吃饭去。
21.景外日
湛蓝的天空明亮深远,几多白云悠闲地在天空漫步。
22.一组画面(配乐)
巧珍打扫特产店卫生。
巧珍在出租屋修订稿子。
特产店里,作协领导为她送来封面设计图和书名题字。
巧珍带着书稿坐在去北京的大巴上,脸上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两旁的杨柳发出新绿,车子渐行渐远。
23.县城边缘平房区外夜
(府㒈)万家灯火,温馨而和谐。
24.出租院外夜
几家屋里的灯都亮着。院子笼罩在一片昏黄的灯光之中。
25.出租屋内内夜(人物:巧珍、儿子、刘满玉)
电视屏幕上,一位美丽的女主播正在报告新闻。
新闻内容:【亲爱的观众朋友们,蔚县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自古以来人才辈出。近日,我县一位52岁的农民女作家刘巧珍的长篇小说《山沟沟里的女娃》由北京燕山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刘巧珍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从2011年开始至今,她利用种地和打工之余,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完成了她的文学梦想。刘巧珍从小家境贫寒,本想以念书改变命运的她,在高考落榜后,生活更是举步维艰。但是,她没有向命运低头,她把对生命、对生活、对社会、对亲人和对朋友的全部的爱倾注到笔尖,用了整整四年时间,完成了这部充满爱的作品。这部小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地书友纷纷慕名前来,争相购买。市作协、省作协以及国内许多知名作家都给予了该书很高的评价。】
一家人围在电视机前,几乎是屏住呼吸在看。巧珍的眼角挂着两颗晶莹的泪珠。
儿子(兴奋不已):妈!你成功了!你太棒了!
刘满玉在一旁翻看着带着墨香的新书,嘿嘿笑着,没言语。
儿子激动地把巧珍紧紧抱着,抱得巧珍都有点喘不过气了。
巧珍(笑着挣脱):行了行了!儿子,明天礼拜天,帮妈妈办点正事。
儿子(调皮地):儿臣遵旨!说,啥事?
巧珍:帮妈妈看一天店。
儿子:妈你去哪儿?
巧珍(若有所思):妈……想进山一趟……
26.大南山外日
大南山连绵不断,起伏蜿蜒。
一轮红日在山头露出灿烂的笑容。
27.山村外日(人物:巧珍)
巧珍穿着黄色的胶鞋,挎着一个很大的包,手里还提着两个大食品袋,全都鼓鼓囔囔的。
山村里的人家大多已经搬走了,没有人住的房子破败不堪。
两边的石头墙依着坡势,高低错落。几棵干枯的山杏树坚强地傲立着,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热闹的景象。
所谓街道,只不过是一条宽一点的山路。大大小小的石子间夹杂着像小枣一样的羊粪。
她一边走,一边四下张望。这个小小的山村对她来说意义非凡,因为她的小说就是以这里作为背景的。她看什么都觉得非常亲切,就像回到久违的故乡一样。
前面有一个石头围墙的小院,没有门楼,也没有大门,只有一个简单的栅栏。
巧珍似乎很兴奋,她快走了几步,推开栅栏,脚刚迈进院子,就大喊起来。
巧珍:李大爷!李大娘!
接着,她几乎是小跑着来到屋前。从那并不太明亮的玻璃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正惊讶的往外张望着。
28.屋内内日(人物:巧珍、李大娘)
李大娘正盘腿坐在炕上剥蚕豆,怀里抱着一个笸箩。她的目光随着堂屋的关门声和巧珍的脚步声,从玻璃上移到了门口。
门帘一挑,巧珍探头进到屋里。
巧珍(兴奋的):大娘,是我!
李大娘(惊喜的):哎呀!你这闺女,你咋来了?
李大娘急忙下地,张罗着给巧珍倒水。
巧珍:大娘,别忙了,我不渴。
李大娘:走那么远的山路,哪能不渴呢。
李大娘从一个塑料罐里抓了一大把红糖,放进杯子里。
巧珍:大爷哪去啦?
李大娘:他还能去哪,放羊。咋?你还想跟他去放羊?
巧珍接过李大娘递来的水杯。李大娘笑眯眯的看着她,就像看着自己的亲闺女。
巧珍(笑着):今天就不去了。我是专门来看看你们的。
李大娘嘿嘿笑着,又回到炕上。盘起腿,跟巧珍面对面坐着。
巧珍从包里拿出一本书,递给李大娘。
巧珍:大娘,你看,这就是我写的那本书。
李大娘(翻看着):哎呀,你还把它写出来了?不简单,不简单啊!唉,可惜大娘不识字,要不我好好看看。
巧珍:没关系,等你孙女放假回来,让她给你念。
李大娘:对!你看我到底是老糊涂了!
两个人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巧珍:大娘,人家都说我里边写的放羊的故事跟真的一样,还有人问我是不是养过羊。我说我没养过,但是我放过羊。这都是大爷的功劳啊!
李大娘:他哪有功劳!那回把你摔着,回来我把他好一顿臭骂!
俩人又开心地笑起来。
29.山野外日(人物:放羊人)
初春的山野间仍是一片荒芜。
远处的山坡上缓缓移动着一群白羊,放羊人就如同一个黑色的会动的小点儿。
大山连绵不绝,一眼望不到边。
偶尔会听到两声清脆的皮鞭声在山谷中回荡。
30.门口外日(人物:巧珍、李大娘)
巧珍在前头走着,李大娘大一步小一步地追着。
李大娘:你这孩子,咋能连饭也不吃就走哩!你这是叫我亏理!
巧珍已经出了院门,她边走边回过头。
巧珍:大娘,你快回吧。改天有时间,我一定留!
李大娘手趴着墙头,看着巧珍。她实在是有些追不动了。
李大娘(喘着气):下次来……可不许再拿东西!要不……大娘我生气!
巧珍挥着手,渐渐远去。
李大娘(冲着巧珍渐渐模糊的背影):孩子!记得来……
31.山路上外日(人物:巧珍)
(音乐起)
巧珍由远而近,来到一块大石旁。
她转回身朝着身后的山路望了望,便爬上那块大石头。
她深情地望着远处的蓝天白云,心中感慨万千……
(闪回)一组画面
在驻地部队签字售书。
随爱心组织慰问学生。
与读者合影留念。
(定格,融入山景,淡出)
群山环抱,新的生命正悄悄萌芽。
巧珍的背影在山路上愈来愈远。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