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9023
成片时长:约30分钟
阅读:5867
发表:2020/2/25
65集 都市,家庭 电视剧剧本
《教育世家传奇》第46集
1
…
46
64
65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四十六集:众人拾柴火焰高
场景一: 医院急诊抢救室(日)(内)
画外音:谭厂长为了争房当众吞了一瓶安眠药,得亏田校长手疾眼快,从他嘴里抠出一些,又立即送到医院抢救。【情景再现】到医院后催吐、洗胃,由于血压下降,呼吸变浅变慢,心跳缓慢,脉搏细弱,给予呼吸兴奋剂,用了升压药和抗休克治疗,最后不得不上了呼吸机。经过48小时的抢救,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场景二:谭厂长家(日)(内)
出院后的谭厂长仍然非常虚弱,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谭妻:(一边给他洗脸一边劝他)你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太犟,死心眼。人们都夸你能干、聪明。要我说你比谁都傻,而且傻得不可救药。为了争房子,连命都不要了。
谭厂长:我也没想真死,就是为了和他们治气,吓唬他们。
谭妻:说你什么好呢?你呀!怎么不想想田校长对咱家的恩情呢?你因为喝酒误事造成特大事故,车间失了火、死了人,被判好几年。出狱后若不是田校长收容你、重用你,咱家会有今天吗?咱们现在衣食无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又不是没房住,你干嘛非要难为田校长呢?
谭厂长:我不是针对他,而是针对那些狗仗人势的评委会的人。凭什么三个厂,两个厂长都有房,为什么我没有?这不是欺负人嘛?再说盖房我们厂出钱最多。
谭妻:这次你闹事,又是田校长救了你。医生说要不是田校长手疾眼快从你嘴里抠出一些药,你必死无疑。好病之后,你不要再闹了,给个台阶就下吧!不要再难为田校长了。
谭厂长:其实我也很后悔,我已经为我的任性付出最沉重的代价,但是,闹到这个份上,我骑虎难下呀!
场景二:教工新房(外)(日)
【字幕】1983年9月10日 周六 教师节
教师节这天,125中学迎来一个非常特殊的教师节。二十四台搬家车陆陆续续进了光明路,经过125中东校门,拐进西五条街,分别到24家门前停车。家家户户,孩子大人喜气洋洋,忙忙活活整理搬家公司搬进屋里的东西。
画外音:原来名不见经传的普普通通的高中,这个惊人的举动惊动了报社、电视台。各路记者闻风而动,跟踪采访。
场景三:田尚雨家(晚)(内)
一家人坐在拥挤的小屋里,看一个九寸的小电视。
电视台正在播放《不平凡的教师节》专题片。
电视画面:女主持人在125中现场采访。
专题节目主持人:大家晚上好!电视机前的老师们,祝你们节日快乐!我们今天要播放的是个令人意外的、可喜可贺的教师节专题片《不平凡的教师节》。125中,成立于1965年,是一个独立的普通高中。【背景:125中教学楼】十八年来,它已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在教学改革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背景:田校长做工作报告】尤其是这个学校的校办工厂,办得红红火火。【陆续出现翻砂厂、印刷厂、服装厂工人劳动画面】今年教师节竟然有二十五家无房户、拥挤户、困难户搬进了学校自筹资金盖起来的家属宿舍。现在请大家看我们的记者郑秀晶的现场采访报道。
【情景再现一】浩浩荡荡的搬家车队。
【情景再现二】搬家现场,欢乐场面。
场景四:石老师家(晚)(内)
一家老少三代十来口人,在大厅里看电视台播放《不平凡的教师节》专题片。
电视画面:女主持人在125中现场采访、
【情景再现三:石老师新家】
记者采访搬家户石老师。
记者:(对石老师)老师,请您介绍一下您自己。
石老师:我叫石瑜坚,是125中语文教师。我是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的。回国后,1959年部队保送我到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1963年我毕业后分配到二中。1965年市教育局调我去郊区新校125中。我是建校初期的元老,去年我退休了。两个月前,我们学校的田尚雨校长亲自去我家,给我送去一份住房调查表让我填写后,然后送到学校分房评估小组。十天前通知我,教师节这天搬家。您看,我家已经搬进来了,现在还没收拾完呢。
记者:您家几口人?都有什么人?
石老师:一共九口人,(介绍老伴)这是我老伴林月如,也是当老师的。
林月如:(和记者打招呼)您好!
石老师:我大儿子三口住东屋,二儿子三口住西屋,我和老伴女儿住阳面大间。您看,厨房厕所都很大。总面积130平方米。新房只有四套是大面积的,都是分给多人口家庭。
记者:你们原来住几室?多大面积?
石老师:我们原来住两室,68平方米。大儿子结婚后住小间,我们老两口和二儿子、女儿住大间。二儿子结婚后一直没房子,开始借单位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闲置库房,条件非常不好。后来单位用房,他们只得搬到二儿媳妇妈家的后厦(后厦是房后依山墙建地小棚子)又小又阴又潮。因为条件不好孩子生下来总闹病,这回好了,搬到新房来,总算见亮了。
记者:(对石老师老伴说)林老师您谈谈感想吧!
林老师:(笑呵呵地说)说句心里话,我有一步登天的感觉。孩子小时,住小房还没觉得怎么困难。可是都长大了,儿子娶妻生子,才觉得房子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我家老二结婚后住房打游击,像电影里说的“打一枪换个地方”,我们觉得对不起儿媳妇。现在所有问题都解决了!真是太好了!
场景六:一排新房(外)(日)
字幕:1983年11月26日
天空中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家家户户的窗户上,已经结着各种各样的冰花。
这排新房最西边的一号房,仍然上着锁,贴着封条。上面标着“125中房屋评估委员会”上面有七人评委签名。
场景七:教工家属宿舍锅炉房(日)(外)
锅炉房门上一根粗大的铁棒,穿过两扇门上的两个大粗铁环。铁棒两头的都有一个特大的锁头。
门上贴着一张告示【全屏字幕】
采暖期马上就要到了,可是我们的田校长仍然没有搬过来,二十四个住户研究决定,在田校长没搬来之前,绝对不许开炉供热!
1983年10月25日
下面是二十四个住户户主签字、盖章、按手印。
场景八:服装厂厂长办公室(日)(内)
新房户主二十多人陆陆续续来到服装厂厂长办公室。
许厂长:大家请坐!今天我把大家请来,想和大家商量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建房前,学校领导和我们三个工厂研究决定,把冬季采暖工作交给我们服装厂负责。我们在十月份就把煤全部运来了。锅炉工已经找好了,签了合同。可是采暖期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仍然没有开炉送气。为了逼迫田校长搬过来,我们大家不得已才采取这个下下策。当时我也签字盖章了。可是田校长一直坚持谭厂长的问题没解决之前他是不能搬来的。现在已经十一月末了,气象台预报最近寒潮来袭,气温要降到零下15度以下。咱们这些新户有很多家有老人、病人、孩子。再不送气要发生意外的。现在田校长又被教育局派到北京开教改工作会议,一半会儿不能回来。我们不能等他回来再解决这个问题了。所以我把大家请来,研究一下怎么办?
孙老师:封锅炉房给田校长施加压力,是我出的主意,可是我一提出来,二十四户热烈响应,全体通过。大家的心情都是一致的。我们这些住房困难户全部解决了住房问题,可是问题最大的田校长家却没有解决,我们于心不忍,才不得不这样做。现在既然出现这些情况,我同意开封。
江老师:虽然田校长没在家,我们还要尊重他的意见。就是我大家出出主意,解决谭厂长问题。
画外音:老师们纷纷表态同意江老师的意见。
石老师:我们都住上新房,解决了多年房子给我们造成的困难,当然我们应该感谢学校党政组织的决策。可是没有三个校办工厂拿钱,绝对解决不了住房这个老大难问题,所以我觉得应该答应谭厂长的要求。
众:(议论纷纷)难道石老师您同意田校长让房吗?
石老师:我和大家一样,坚决不同意田校长把房子让个谭厂长。可是我想出一个三全其美的办法。
众:什么好办法?您快说!
石老师:在外面给谭厂长买一套,和咱们新房最大面积相同的房子。
众:钱怎么办?
石老师:三个校办工厂和学校各出四分之一,如果不够,我们得到新房的住户,自愿捐款,把房子买下来。
许厂长:不必大家捐款,我们三个工厂和学校就能解决。
服装厂张厂长:我们厂没问题,多少钱都行。
孙老师:恐怕学校这钱不大好办?学校的钱都是专款专用。田校长是学校党政一把手,没在家,谁能做这个主?
石老师:我是党支部的组织委员,我可以把其他委员和学校中层领导召集来研究这个问题,解决学校拨款问题。
群众鼓掌表示赞同。
许厂长:我看咱们把具体任务落实一下吧!
石老师:学校那边我负责。
白老师:孙老师能说会道,人缘又好,交际又广,买房和谭厂长打交道的事,就交给孙老师吧!
孙老师:你别给我戴高帽,为了田校长能早日搬来,头拱地的事我也心甘情愿地去干。
群众给孙老师鼓掌叫好。
许厂长:我看这样吧!不要等这些事都办好了再开炉,今天咱们解封、开锁,准备开炉送气,可以不?
群众纷纷表态同意。
许厂长:大家回去就分头行动吧!衷心感谢各位老师支持我们的工作。
孙老师:大家的事,大家共同解决,不用谢!
石老师:众人拾柴火焰高,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田校长回来一定会满意的。
孙老师:姜还是老的辣!这抗美援朝的老干部就是与众不同!
众:这件事办完了,我们得好好感谢您这位老干部!
场景九:石老师家(晚)(内)
许厂长、张厂长和翻砂厂的大工匠黑哥三人一同来到石老师家。
石老师:三位来我家一定有特殊事吧?
黑哥:咱们把谭厂长的房子问题解决了,谭厂长也非常满意。他责成我找许厂长和张厂长研究个问题。因为田校长家住最西边,每天上班还得饶一大圈才能到学校,他建议在田校长前院南墙开一个门,校长推开家门就能直接进学校,工作非常方便。
许厂长:黑师傅和我们谈了这个问题,我们都非常同意。可是田校长没在家,我们只能找您这位老干部研究了。
石老师:这个建议太好了,我举双手同意。我和田校长都是125中的建校元老,我俩关系一直很好,你们干吧!他回来我做他的工作。
黑师傅:太好了,这个工作我们翻砂厂包了,你们放心吧!在田校长搬来之前,我们一定完成这个任务!
石老师:谢谢你们!我替学校和田校长谢谢你们了!
场景十:学校收发室(日)(内)
午休时间几位老师在收发室研究田校长搬家的事。
孙老师:石老师已经打电话告诉田校长爱人李老师了。说谭厂长房子问题解决了,让她准备搬家。田校长没在家,李老师身体又非常不好,这搬家的事的确太麻烦了,我们能不能找几位身强力壮没有家庭负担的老师,去田校长家帮忙收拾收拾东西?这边再找几个人把新房彻底打扫一下。
魏师傅:新房这边我和两个儿子负责收拾。这时正好翻砂厂的小德子来打开水,听到大家研究田校长搬家的事,他马上进来了。
小德子:一号房谭厂长找我给他买壁纸,又是我给他找的贴壁纸的临时工。一号房的壁纸没有贴完,就被大家给封了。这样吧!这个任务交给我,我来完成。
孙老师:太好了!还需要多少钱?你告诉我,我们老师来解决。
小德子:料钱、工钱谭厂长都结完账了,等田校长回来他再和谭厂长算吧!
孙老师:新房这边王师傅和小德子就费心吧!周日我带几位老师去帮李老师收拾东西。一号房的两把钥匙都在我这儿,魏师傅,给你一把,小德子干活你去给开门。
魏师傅:好吧!我们一定早日完成任务!
场景十一:田尚雨家外楼梯(日)(外)
孙老师和两名男老师、两名女老师上四楼。
女老师甲:我的妈呀!这四楼也太高了,听说李老师每次犯病,都是田校长楼上楼下地背来背去。
女老师乙:我自己上来都喘粗气,田校长背人得累啥样呀?
男老师甲:田校长家离学校太远了,从最西边到最东边。
孙老师:他每天上下班,骑车子从西到东,从东到西,每一趟都得一个小时。
男老师乙:怪不得因为田校长不搬去,大家不让锅炉房送暖气,逼田校长搬家呢。
他们一边说着,一边走上楼,孙老师敲门。
场景十二:田尚雨家(日)(内)
李老师开门看到孙老师领来四位客人非常吃惊。
李老师:孙老师,发生什么事了?来了这么多客人?
孙老师:(笑着说)李老师,您别紧张,我是带四位年轻力壮的老师来帮您收拾东西的。
李老师:快快进来吧!把我吓一跳,我以为老田在外面出事了呢?
五位老师进屋后都很惊奇,因为屋中几乎没有家具,床占有了大部分空间。右侧是单人上下铺,左侧是一个单人床。靠窗下是一张小桌子,一把椅子。地中间是一个小火炉子。
女老师甲:怎么?这楼没暖气呀?
李老师:这是给返城“五七战士”盖的楼。不知为什么我们搬来好几年了,一直没有供暖气。
男老师甲:(看到趴在上铺的田闯在写作业,非常感慨)小朋友,你怎么不下来写作业呢?
田闯:今天妈妈休息,要占桌子批作文,我就得在上面写作业了。
李老师:几位老师来,我非常感谢,可是,老田还没回来,我不能准备搬家。
孙老师:谭厂长的问题彻底解决了,学校在外面给他家买了房子。他非常满意,田校长不用让房了。
李老师:可是,他不回来,我不能准备搬家。大家的心意我领了,谢谢各位老师!
这时门开了,田壮壮挑着两桶水晃晃荡荡地、非常吃力地进来了。
孙老师:怎么?你们这个楼没水吗?
李婉月:我们这片地势高,水压低,四楼上不来水。
田壮壮:(把水倒进厨房的水缸里,进屋后,客客气气地给几位老师敬礼)客人好!
女老师乙:这孩子真有礼貌。
场景一: 医院急诊抢救室(日)(内)
画外音:谭厂长为了争房当众吞了一瓶安眠药,得亏田校长手疾眼快,从他嘴里抠出一些,又立即送到医院抢救。【情景再现】到医院后催吐、洗胃,由于血压下降,呼吸变浅变慢,心跳缓慢,脉搏细弱,给予呼吸兴奋剂,用了升压药和抗休克治疗,最后不得不上了呼吸机。经过48小时的抢救,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场景二:谭厂长家(日)(内)
出院后的谭厂长仍然非常虚弱,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谭妻:(一边给他洗脸一边劝他)你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太犟,死心眼。人们都夸你能干、聪明。要我说你比谁都傻,而且傻得不可救药。为了争房子,连命都不要了。
谭厂长:我也没想真死,就是为了和他们治气,吓唬他们。
谭妻:说你什么好呢?你呀!怎么不想想田校长对咱家的恩情呢?你因为喝酒误事造成特大事故,车间失了火、死了人,被判好几年。出狱后若不是田校长收容你、重用你,咱家会有今天吗?咱们现在衣食无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又不是没房住,你干嘛非要难为田校长呢?
谭厂长:我不是针对他,而是针对那些狗仗人势的评委会的人。凭什么三个厂,两个厂长都有房,为什么我没有?这不是欺负人嘛?再说盖房我们厂出钱最多。
谭妻:这次你闹事,又是田校长救了你。医生说要不是田校长手疾眼快从你嘴里抠出一些药,你必死无疑。好病之后,你不要再闹了,给个台阶就下吧!不要再难为田校长了。
谭厂长:其实我也很后悔,我已经为我的任性付出最沉重的代价,但是,闹到这个份上,我骑虎难下呀!
场景二:教工新房(外)(日)
【字幕】1983年9月10日 周六 教师节
教师节这天,125中学迎来一个非常特殊的教师节。二十四台搬家车陆陆续续进了光明路,经过125中东校门,拐进西五条街,分别到24家门前停车。家家户户,孩子大人喜气洋洋,忙忙活活整理搬家公司搬进屋里的东西。
画外音:原来名不见经传的普普通通的高中,这个惊人的举动惊动了报社、电视台。各路记者闻风而动,跟踪采访。
场景三:田尚雨家(晚)(内)
一家人坐在拥挤的小屋里,看一个九寸的小电视。
电视台正在播放《不平凡的教师节》专题片。
电视画面:女主持人在125中现场采访。
专题节目主持人:大家晚上好!电视机前的老师们,祝你们节日快乐!我们今天要播放的是个令人意外的、可喜可贺的教师节专题片《不平凡的教师节》。125中,成立于1965年,是一个独立的普通高中。【背景:125中教学楼】十八年来,它已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在教学改革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背景:田校长做工作报告】尤其是这个学校的校办工厂,办得红红火火。【陆续出现翻砂厂、印刷厂、服装厂工人劳动画面】今年教师节竟然有二十五家无房户、拥挤户、困难户搬进了学校自筹资金盖起来的家属宿舍。现在请大家看我们的记者郑秀晶的现场采访报道。
【情景再现一】浩浩荡荡的搬家车队。
【情景再现二】搬家现场,欢乐场面。
场景四:石老师家(晚)(内)
一家老少三代十来口人,在大厅里看电视台播放《不平凡的教师节》专题片。
电视画面:女主持人在125中现场采访、
【情景再现三:石老师新家】
记者采访搬家户石老师。
记者:(对石老师)老师,请您介绍一下您自己。
石老师:我叫石瑜坚,是125中语文教师。我是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的。回国后,1959年部队保送我到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1963年我毕业后分配到二中。1965年市教育局调我去郊区新校125中。我是建校初期的元老,去年我退休了。两个月前,我们学校的田尚雨校长亲自去我家,给我送去一份住房调查表让我填写后,然后送到学校分房评估小组。十天前通知我,教师节这天搬家。您看,我家已经搬进来了,现在还没收拾完呢。
记者:您家几口人?都有什么人?
石老师:一共九口人,(介绍老伴)这是我老伴林月如,也是当老师的。
林月如:(和记者打招呼)您好!
石老师:我大儿子三口住东屋,二儿子三口住西屋,我和老伴女儿住阳面大间。您看,厨房厕所都很大。总面积130平方米。新房只有四套是大面积的,都是分给多人口家庭。
记者:你们原来住几室?多大面积?
石老师:我们原来住两室,68平方米。大儿子结婚后住小间,我们老两口和二儿子、女儿住大间。二儿子结婚后一直没房子,开始借单位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闲置库房,条件非常不好。后来单位用房,他们只得搬到二儿媳妇妈家的后厦(后厦是房后依山墙建地小棚子)又小又阴又潮。因为条件不好孩子生下来总闹病,这回好了,搬到新房来,总算见亮了。
记者:(对石老师老伴说)林老师您谈谈感想吧!
林老师:(笑呵呵地说)说句心里话,我有一步登天的感觉。孩子小时,住小房还没觉得怎么困难。可是都长大了,儿子娶妻生子,才觉得房子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我家老二结婚后住房打游击,像电影里说的“打一枪换个地方”,我们觉得对不起儿媳妇。现在所有问题都解决了!真是太好了!
场景六:一排新房(外)(日)
字幕:1983年11月26日
天空中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家家户户的窗户上,已经结着各种各样的冰花。
这排新房最西边的一号房,仍然上着锁,贴着封条。上面标着“125中房屋评估委员会”上面有七人评委签名。
场景七:教工家属宿舍锅炉房(日)(外)
锅炉房门上一根粗大的铁棒,穿过两扇门上的两个大粗铁环。铁棒两头的都有一个特大的锁头。
门上贴着一张告示【全屏字幕】
采暖期马上就要到了,可是我们的田校长仍然没有搬过来,二十四个住户研究决定,在田校长没搬来之前,绝对不许开炉供热!
1983年10月25日
下面是二十四个住户户主签字、盖章、按手印。
场景八:服装厂厂长办公室(日)(内)
新房户主二十多人陆陆续续来到服装厂厂长办公室。
许厂长:大家请坐!今天我把大家请来,想和大家商量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建房前,学校领导和我们三个工厂研究决定,把冬季采暖工作交给我们服装厂负责。我们在十月份就把煤全部运来了。锅炉工已经找好了,签了合同。可是采暖期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仍然没有开炉送气。为了逼迫田校长搬过来,我们大家不得已才采取这个下下策。当时我也签字盖章了。可是田校长一直坚持谭厂长的问题没解决之前他是不能搬来的。现在已经十一月末了,气象台预报最近寒潮来袭,气温要降到零下15度以下。咱们这些新户有很多家有老人、病人、孩子。再不送气要发生意外的。现在田校长又被教育局派到北京开教改工作会议,一半会儿不能回来。我们不能等他回来再解决这个问题了。所以我把大家请来,研究一下怎么办?
孙老师:封锅炉房给田校长施加压力,是我出的主意,可是我一提出来,二十四户热烈响应,全体通过。大家的心情都是一致的。我们这些住房困难户全部解决了住房问题,可是问题最大的田校长家却没有解决,我们于心不忍,才不得不这样做。现在既然出现这些情况,我同意开封。
江老师:虽然田校长没在家,我们还要尊重他的意见。就是我大家出出主意,解决谭厂长问题。
画外音:老师们纷纷表态同意江老师的意见。
石老师:我们都住上新房,解决了多年房子给我们造成的困难,当然我们应该感谢学校党政组织的决策。可是没有三个校办工厂拿钱,绝对解决不了住房这个老大难问题,所以我觉得应该答应谭厂长的要求。
众:(议论纷纷)难道石老师您同意田校长让房吗?
石老师:我和大家一样,坚决不同意田校长把房子让个谭厂长。可是我想出一个三全其美的办法。
众:什么好办法?您快说!
石老师:在外面给谭厂长买一套,和咱们新房最大面积相同的房子。
众:钱怎么办?
石老师:三个校办工厂和学校各出四分之一,如果不够,我们得到新房的住户,自愿捐款,把房子买下来。
许厂长:不必大家捐款,我们三个工厂和学校就能解决。
服装厂张厂长:我们厂没问题,多少钱都行。
孙老师:恐怕学校这钱不大好办?学校的钱都是专款专用。田校长是学校党政一把手,没在家,谁能做这个主?
石老师:我是党支部的组织委员,我可以把其他委员和学校中层领导召集来研究这个问题,解决学校拨款问题。
群众鼓掌表示赞同。
许厂长:我看咱们把具体任务落实一下吧!
石老师:学校那边我负责。
白老师:孙老师能说会道,人缘又好,交际又广,买房和谭厂长打交道的事,就交给孙老师吧!
孙老师:你别给我戴高帽,为了田校长能早日搬来,头拱地的事我也心甘情愿地去干。
群众给孙老师鼓掌叫好。
许厂长:我看这样吧!不要等这些事都办好了再开炉,今天咱们解封、开锁,准备开炉送气,可以不?
群众纷纷表态同意。
许厂长:大家回去就分头行动吧!衷心感谢各位老师支持我们的工作。
孙老师:大家的事,大家共同解决,不用谢!
石老师:众人拾柴火焰高,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田校长回来一定会满意的。
孙老师:姜还是老的辣!这抗美援朝的老干部就是与众不同!
众:这件事办完了,我们得好好感谢您这位老干部!
场景九:石老师家(晚)(内)
许厂长、张厂长和翻砂厂的大工匠黑哥三人一同来到石老师家。
石老师:三位来我家一定有特殊事吧?
黑哥:咱们把谭厂长的房子问题解决了,谭厂长也非常满意。他责成我找许厂长和张厂长研究个问题。因为田校长家住最西边,每天上班还得饶一大圈才能到学校,他建议在田校长前院南墙开一个门,校长推开家门就能直接进学校,工作非常方便。
许厂长:黑师傅和我们谈了这个问题,我们都非常同意。可是田校长没在家,我们只能找您这位老干部研究了。
石老师:这个建议太好了,我举双手同意。我和田校长都是125中的建校元老,我俩关系一直很好,你们干吧!他回来我做他的工作。
黑师傅:太好了,这个工作我们翻砂厂包了,你们放心吧!在田校长搬来之前,我们一定完成这个任务!
石老师:谢谢你们!我替学校和田校长谢谢你们了!
场景十:学校收发室(日)(内)
午休时间几位老师在收发室研究田校长搬家的事。
孙老师:石老师已经打电话告诉田校长爱人李老师了。说谭厂长房子问题解决了,让她准备搬家。田校长没在家,李老师身体又非常不好,这搬家的事的确太麻烦了,我们能不能找几位身强力壮没有家庭负担的老师,去田校长家帮忙收拾收拾东西?这边再找几个人把新房彻底打扫一下。
魏师傅:新房这边我和两个儿子负责收拾。这时正好翻砂厂的小德子来打开水,听到大家研究田校长搬家的事,他马上进来了。
小德子:一号房谭厂长找我给他买壁纸,又是我给他找的贴壁纸的临时工。一号房的壁纸没有贴完,就被大家给封了。这样吧!这个任务交给我,我来完成。
孙老师:太好了!还需要多少钱?你告诉我,我们老师来解决。
小德子:料钱、工钱谭厂长都结完账了,等田校长回来他再和谭厂长算吧!
孙老师:新房这边王师傅和小德子就费心吧!周日我带几位老师去帮李老师收拾东西。一号房的两把钥匙都在我这儿,魏师傅,给你一把,小德子干活你去给开门。
魏师傅:好吧!我们一定早日完成任务!
场景十一:田尚雨家外楼梯(日)(外)
孙老师和两名男老师、两名女老师上四楼。
女老师甲:我的妈呀!这四楼也太高了,听说李老师每次犯病,都是田校长楼上楼下地背来背去。
女老师乙:我自己上来都喘粗气,田校长背人得累啥样呀?
男老师甲:田校长家离学校太远了,从最西边到最东边。
孙老师:他每天上下班,骑车子从西到东,从东到西,每一趟都得一个小时。
男老师乙:怪不得因为田校长不搬去,大家不让锅炉房送暖气,逼田校长搬家呢。
他们一边说着,一边走上楼,孙老师敲门。
场景十二:田尚雨家(日)(内)
李老师开门看到孙老师领来四位客人非常吃惊。
李老师:孙老师,发生什么事了?来了这么多客人?
孙老师:(笑着说)李老师,您别紧张,我是带四位年轻力壮的老师来帮您收拾东西的。
李老师:快快进来吧!把我吓一跳,我以为老田在外面出事了呢?
五位老师进屋后都很惊奇,因为屋中几乎没有家具,床占有了大部分空间。右侧是单人上下铺,左侧是一个单人床。靠窗下是一张小桌子,一把椅子。地中间是一个小火炉子。
女老师甲:怎么?这楼没暖气呀?
李老师:这是给返城“五七战士”盖的楼。不知为什么我们搬来好几年了,一直没有供暖气。
男老师甲:(看到趴在上铺的田闯在写作业,非常感慨)小朋友,你怎么不下来写作业呢?
田闯:今天妈妈休息,要占桌子批作文,我就得在上面写作业了。
李老师:几位老师来,我非常感谢,可是,老田还没回来,我不能准备搬家。
孙老师:谭厂长的问题彻底解决了,学校在外面给他家买了房子。他非常满意,田校长不用让房了。
李老师:可是,他不回来,我不能准备搬家。大家的心意我领了,谢谢各位老师!
这时门开了,田壮壮挑着两桶水晃晃荡荡地、非常吃力地进来了。
孙老师:怎么?你们这个楼没水吗?
李婉月:我们这片地势高,水压低,四楼上不来水。
田壮壮:(把水倒进厨房的水缸里,进屋后,客客气气地给几位老师敬礼)客人好!
女老师乙:这孩子真有礼貌。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