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8885
成片时长:约129分钟
阅读:12836
发表:2016/3/13 修改:2019/2/10
悬疑,奇幻,惊悚
电影剧本
陈世美的三世人生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一幕
日,内景。
开封府,大堂上,气氛庄严肃穆,而紧张,皇姑,国太瞪大眼睛瞅着手托乌纱帽神情威严的包公。
包公(盎然挺胸昂首,声音洪亮):开——铡。
国太皇姑顿时昏厥。
第二幕
夜,内景。
阎王阴殿,一片昏暗,灯光绿蓝,兽头马面,站立两边。阴风凄凄,鬼哭狼嚎,凄惨之声,不绝于耳。
抖音:哇——
啊——
苦——
唉——
悲啊——
苦啊——
孩子啊——娘舍不得你啊——
孩子啊——爹放不下你啊——
呜——(惨音。)
怨——怨恨——
恨——恨啊——
冤,冤枉——
死的冤枉——
(声音嘈杂,搅为一处。)
昏暗中,忽暗忽明中,一人(男子,白衣,官相,发鬓如官去帽。)被铁链锁住手脚,头在脖子上忽隐忽现,叫:我不服,我不服,为何把我拖来?为何把我拖来?
阎王:(站起,相黑,脸黑,身材高大,气出如风,拂袖一扫,杂音顿小,声音洪钟,叫)何人,如此喊叫?
白衣男子仍然头时有时无叫:阎——王——,我乃陈世美也,何故让包黑包文拯铡了我?我之头也,我之头也。
阎王(瞅陈世美,观陈世美。陈世美头有无之状随拍镜头变换,怒叫):陈世美,我来问你,包文拯如何铡你?
陈世美:我被皇上御赐驸马,何罪之有?
阎王(对左下首判官):陆判,你来告诉他何罪之有。
陆判:是,(对陈世美)陈世美,你杀妻灭子,逼死韩琪,岂不是罪?包文拯铡你,你何冤之有?
陈世美(叫)错,错也——我若认妻,岂不犯了欺君之罪?认妻与欺君之罪那个大?那个小?君是皇上,代表国家,妻是妻子,代表家庭,家庭与国家,那个大?那个小?国事与家事,那个轻?那个重?这个不用我说,难道谁还会不明白吗?阎王,难道你们还会都不明白这个天经地义的道理吗?你们为何不去抓包黑包文拯违背君命,胆大包天铡当朝驸马,错办冤案?让我的头到现在还不能和身子成为一体,如此,你等想想,我冤不冤枉?
陆判:若你妻秦香莲与你的两个儿女被杀了冤不冤枉?
陈世美(大叫):我不是说了吗?君命家事那个重?再说秦香莲不是还没有被杀吗?为何铡我?
陆判:你逼死韩琪,岂不是罪?
陈世美:我如何逼死韩琪?我逼他了吗?他自杀如何说我逼他?分明是包黑断案不公,偏袒秦香莲。
阎王(愤怒):嘟,分明已成一个死鬼,还到我这里讲理,死不认罪,你死都死了,还有何理可讲?你认为你没有罪吗?韩琪无故被逼自杀屈死,来到阴殿都满脸含泪,你屈,韩琪不是比你更屈?
陈世美:韩琪不过一个家将,有何可屈,他违背我命,即是不自杀也是死罪难逃。
阎王(怒):哇?如此,难道你还有理了吗?如果韩琪不自杀再杀了你的妻子儿女,岂不是三条不该死的人命又到了我这里诉苦吗?
陈世美:三条人命?都乃家中之事,和国事相比,那个轻那个重还用我再说吗?所以我不服,我不服。
陆判:他还理直气壮,还一口一个国事家事,那个国家会容忍他这样的人?到阴间来比他冤枉的人有的是,他还冤枉了,他冤枉了再没有不冤枉的了,(对陈世美)你不用叫,包文拯铡你,千古留名,而你被铡,遗臭万年,人间百姓自有公断,你在这里叫不服有什么用?
陈世美:我不服,我就是不服,好样的你们再让我回阳间去,我要去铡包黑包文拯,我要反过来铡了他。
兽头马面(齐啸):嘿——他还不服,狂鬼,简直是狂鬼。
陆判:陈世美,这个怕是你做不到了,如今至少要判你下地狱一千年。
陈世美(大叫):你,你们慌张,荒唐,我何罪之有?就判我这么长时间?如何这么长?你们还有理可讲吗?
陆判:和你还有什么理可讲?什么是理?你就在地狱里慢慢好好体会吧。(瞅瞅阎王。)
阎王(大声):嘟,陈世美,嘿嘿,你还知道讲理?在你眼里,还有理吗?来啊,将陈世美拉下去,罚到地狱受苦一千年。
陈世美(被牛头马面拉着向外走,)回头瞅阎王大叫:我不服,我不服,我一定会想办法再到阳间。
第三幕
夜,内景。
地狱,鬼哭狼嚎的凄惨声凄凄呖呖,哭叫声受罪声荡漾。
陈世美(被关在牢笼内,牢笼外牛头马面鬼凄面獠牙。陈世美面目憔悴,面黄肌瘦,叫):你们这些小人,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天天不给我吃不给我喝,还天天让我遭罪打我,出苦力,给我各种刑法遭,你们要折磨死我?要饿死我?
鬼吏(咬牙切齿):哼哼,到了这里,你就别指望着享福,只有遭不完的罪,没有一丝的福,你认为这是你在阳间做驸马?想让韩琪去杀人不杀不行?慢慢熬吧,一千年这才是个开头呢。
陈世美:够了,够了,一千年何时才到头啊?一千年啊,何时才能到了啊?
第四幕:
日,外景。
野外路上,一年轻书生行走。(画面字:一千年后,明朝正德年间。)
忽然,喊叫声中,冲出一伙强人,六七个人个个身强力壮,面目狰狞,手持刀棍。
歹人中一大个歹人(大喊):呔,何处书生,快快留下买路钱。
书生(吴益生惊恐状,嚷):好汉饶命,放过我吧。
歹人一齐向前搜吴益生身。
吴益生(抓住行李不松手苦苦嚷求):好汉,饶过我吧,这是我的生命钱啊,你们不能拿走,你们不能拿走。
歹人甲抓过行李(白):你拿过来吧,命重要还是钱重要?要钱就砍了你。
歹人乙(从吴益生手里抓过扇子,伸开一看,见扇子破烂不堪,扇坠也破旧不堪,叫):晦气。(将扇子扔到地上,猛将吴益生打倒地上。)
大个歹人(叫):撤,这个穷书生,但愿包裹里有银子。(都瞬间离去。)
吴益生(慢慢从地上爬起来,痛苦):嗨——怎么会这样?我的行李,我的盘费,这可如何是好?我再如何进京?(看到扇子被扔在地上,向前拾起扇子。痛苦,自语)我进无盘费,退,亦无盘费,这是天要绝我啊,唉,看来吴益生今日要死在这里了。(猛看到前面路边一棵树,痛苦,叫)树啊树,看来我要死于此了。(铿铿锵锵向树走去。)
大路另一面,一伙人族拥着一顶花轿,花轿边窗内出现一个美丽小姐的面庞,轿前跟着一个丫鬟。
众人一齐往前走,猛看到前方书生打扮的年轻男子吴益生吊在路旁树上。
众人一齐(惊叫):快看,前面有人上吊,前面有上吊了。
小青(丫鬟,十六七岁,于轿前一旁对轿子喊):小姐,前面路旁有一个年轻后生上吊了。
宋秀娥(轿内小姐,在轿内着急的声音):赶快去救人。
众人一齐抬着族拥着花轿向前跑。
树下,落轿。
宋秀娥(在轿内):宋三,都赶快去把人救下来。
宋三(下人,与众下人一齐):是,小姐。
众人一齐向前救人。
吴益生(上吊的青年男子,被宋三与众下人从树上救下来,躺在地上,猛睁开眼,向上一看到众人,忽然两泪斑斑,越发伤感,哭):如何是好?却原来没有死成。
宋三与众下人把吴益生扶起来坐着。
宋秀娥(自掀开轿帘,对下人):宋三,看他打扮,象个书生,问问他如何要在此上吊?难道有什么过不去的事吗?
宋三:是,小姐。(又对吴益生)小姐问你,看你样子,象个书生,如何要在此上吊?难道有什么过不去的事吗?
吴益生(看看宋三,长叹):唉——,生不如死,还活着作甚?
宋秀娥(眼看吴益生,问):如何生不如死?能否说来一听?
吴益生(站起来,面目清秀,身材倜傥,转身对坐在花轿的宋秀娥深施一礼):多谢小姐救命之恩,可是小姐如何又要救我呢?为什么不让我死?
宋秀娥:好端端的,如何又要自己寻死?
吴益生(悲伤):唉,小姐,你那里知晓,我是一个进京赶考的书生,路过此处,遇到了强盗,将我身上所带的行李和钱物都已抢去,如今,我进,已经身无分文,再如何住店吃饭?如何进京赶考?退,离着家乡背井离乡路途遥远,无钱又如何回去?回去又如何有脸面对家乡父老?如此我只有寻一根藤上吊了结此生,只有一死而方能解脱眼前的痛苦。我如今落到这般地步,虽是寒窗十载,却也惟有一死了,除此之外,再已无别的选择。小姐,你们如何要救我?你们真不该救我,若不救我,这会说不定我已经死了,那还会再在这受这般痛苦?又怎么会比上吊之前更痛苦呢?想不到我落到这般地步,竟然上吊寻死都不能如意了啊,唉,天——哪,你这是何故要对我如此啊?
宋秀娥(脸上忍不住露出可怜吴益生之状,长叹):唉——,书生,你何故要这样想?又何故要这样悲观?又何故要这样轻易轻率的轻生?你虽然眼下有难,但也绝不至于到了非死不可的地步了啊,不知书生家住那里?姓甚名谁,何处人氏?不妨说出来让我知道。
吴益生:我都快要死的人了,说出来又有何妨?小姐即是要问,吴益生说出来就是。小姐啊,实不相瞒,唉——,我乃岳阳吴益生是也。(又叹气)唉——,可悲啊••••••可悲••••••啊••••••
宋秀娥:吴益生,我来问你,你家中还有何人?
吴益生:实不相瞒,家中尚有六旬老母,和一个十七岁的弟弟。
宋秀娥:吴益生,你家中难道出了老母和弟弟之外,再没有妻子儿女?你若死后,你的老母尚有你弟弟照顾,而你的妻子儿女又有谁来照顾?
吴益生(苦恼):家境不宽,一心苦读,如何婚配?如此,还那来的妻子儿女?我死之后,母亲有弟弟照顾,我还有什么后顾挂牵之忧?
宋秀娥(心里自白):眼见眼前书生,虽是一脸悲伤欲自尽之状,却又长的俊秀。如此眼看书生半路将欲寻死,岂不让人惋惜?常言道见人危难不助,遇人将死不救,伤天害理人伦天理难容。(对吴益生)吴益生,今日我若送你银子,让人将你用车马送进京去赶考如何?
吴益生(猛喜出望外,连忙):小姐,若能如此,自然极好,小生那有不愿意之理?实乃是小生渴求不得,但不知小姐萍水相逢如何要待我这般好?将我救下已是恩重如山,如今又要赠我银子,送我进京赶考,此恩此德,小生没世难忘,但又怎么能领受得起?
宋秀娥:书生不必如此想,救人助人,天经地义,不必放在心上。
吴益生(心中自白):听小姐之言,声音如此明亮开明清脆,相比不是一个一般的大家闺秀,我何不观看分明,记住恩人的样子。(不由抬起头,看宋秀娥,猛两眼一亮,再心里惊讶自白)啊——呀呀,但见这轿内小姐,生的眉清目秀,鼻美口丽,面似仙女,如此,益生自生于人间,还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美丽的小姐,还没有对任何一个女子小姐有如此心动的感觉,这相比就是天意吧?可能今日是天意让我绝处逢生,在此遇见如此美丽的小姐人间美人。如此,我还不赶快根据感觉抓住时机向她求婚更待何时?若今日一旦错过了这样一个大家闺秀小姐,往后再遇不到如此美人岂不可惜?看这小姐,生的如此美丽,又对我无故这样好?相救赠我银子不说,还又要送我进京赶考,还问我家中有无妻子儿女,这不是对我有意了又是什么?如此,我再没有感觉岂不就成了一个木头人了吗?(不由对宋秀娥再兴奋的深施一礼,叫)小姐今日相救相助之恩,就同对吴益生再造之恩,就同再生父母,吴益生终生也难忘难以报答小姐今日相救相助之恩,吴益生今日若此去有考中出头之日,为能终生报答小姐之恩德,吴益生心中有一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宋秀娥(不假思索的):书生,但讲无妨。
吴益生:小姐呀,我实乃有一事相求小姐,但不知小姐可否能够允许?敢问小姐,不知小姐可否已有婚配?
小青:我家小姐未有订婚,那来的婚配?
宋秀娥(面红耳赤。)
吴益生(立刻欣喜状):若小姐能够看中吴益生,吴益生得中之后,愿来娶小姐为妻,如此,方能终生服侍报答小姐,报答小姐今日的相救之恩,不知小姐可愿意否?若吴益生此去不中,吴益生自知难配小姐,吴益生虽有报恩之心,但也不敢有此妄为之念,不知小姐姓甚名谁?家住何处?芳龄几何?吴益生以前在家中只顾读书,虽已二十一岁,但并无婚配,今日遇到小姐,救了吴益生,吴益生这才知道,世上的女子原来都是这么高尚,让人心里留恋相爱难以自拔,吴益生寻思,今日只有如此方能报小姐救命厚恩,吴益生若能够得到小姐垂爱允许,以后一定终生对小姐好,对小姐忠心不二,坚贞不渝,与小姐终生相敬如宾,终生恩爱,白头恩爱皆老,只有这样方能报答小姐今日救命相助之恩,不知小姐尊意如何?
宋秀娥(稍停,含羞):书生前去赶考,前程无限,自会有官宦官家小姐往后陪伴左右,我这乡野女子,虽出大户,又怎是书生相伴之人?
吴益生(见宋秀娥羞状,急切的):小姐休如此说,吴益生也出自乡野,也是乡野之人,小姐乃出自乡野大户,而吴益生却出自乡野小户,吴益生往后虽若能中官,但也是和小姐身份难以相比,况且今日小姐又是吴益生的救命恩人,救命之恩,胜似再造天恩,如此大恩,吴益生就是终生服侍小姐,也难以报答小姐对吴益生的再造相救之恩,吴益生只有中官后,做牛做马来报答小姐大恩,如此方能心安,望小姐给吴益生一个报答大恩的机会。
小青(对宋秀娥):小姐,如此一个知恩图报知事明理的书生,小姐如何还不答应呢?小姐,你看,吴相公如此情真意切,似这样一个真情真意有情有义的书生,心灵也和小姐一样高尚,小姐如何还不答应,难道小姐要错过如此好的良缘吗?
宋秀娥(稍停,对吴益生仍含羞的):遇危相救,逢难相助,乃人之常情。今日区区小事,何劳书生铭记在心,又何劳书生报答?又怎敢指望书生终生相报,书生今日有此心,令小女子对书生不由心里敬仰,这说明小女子今日救书生又是一件好事。
吴益生(越发激动的声大起来):若小姐今日不肯答应吴益生,吴益生就给小姐跪下了,难道小姐要让吴益生跪下吗?
小青(看着宋秀娥着急样):小姐。
宋秀娥(开始激动的,羞红了脸):书生若真有此心,小女子怎敢让书生跪下。既如此,小女子若能终生相伴书生,终生服侍书生左右,这相比也是小女子与书生的缘分,书生既有此心此意,书生此去不管考不考中,小女子都无二心,都在家中盼望等着书生前来迎娶,今日巧遇救了书生,这相比就是你我的缘分,小女子家住前面不远的宋家庄,宋秀娥便是小女子的名,家父名叫宋士俊。
吴益生(高兴欣喜若狂的,忙向宋秀娥施礼):贤妻在上,今日请先受小生吴益生一拜,吴益生此去考中后,一定前来迎娶小姐。(便一拜到地。)
宋秀娥(忙从轿内出来。)
吴益生(偷眼见从轿内出来的宋秀娥身材苗条样子秀美,面容如花向前走来更是娇美,不由满脸喜悦含笑瞅着宋秀娥。)
宋秀娥(向前含羞相扶起吴益生):书生,不必多礼,若是如此,就羞煞我了。
吴益生(被宋秀娥扶起来,再看看宋秀娥含羞羞红了的面容,见宋秀娥含羞的面容,恰似花容月貌出水含羞的粉红芙蓉,不由激动的从身上取出扇子,将扇坠取下,双手送到宋秀娥面前):秀娥,我今日已无他物相送,这破扇子贼尚未要,故还有此坠,今日就送给小姐权作信物,望小姐莫要嫌弃。
宋秀娥(低头含羞接过扇坠,忙红着脸从身上取出一块玉佩双手不敢看的送给吴益生):书生,今日我身上也未带它物,这块玉佩常戴在我身上,今日摘下来送给书生,万望书生接收。
吴益生(连忙接了玉佩,信誓旦旦):此玉佩就代表贤妻之心,我定当常带在身上,时刻不忘贤妻之心。
小青(高兴的):这就好了,恭喜小姐,恭喜吴相公。
宋秀娥(面红耳赤,低头不语。)
吴益生:今日巧遇小姐,真是天作之合,确实可喜可贺,小生今日别后,他日一定官轿来娶。
第五幕
日,外景。
日,内景。
开封府,大堂上,气氛庄严肃穆,而紧张,皇姑,国太瞪大眼睛瞅着手托乌纱帽神情威严的包公。
包公(盎然挺胸昂首,声音洪亮):开——铡。
国太皇姑顿时昏厥。
第二幕
夜,内景。
阎王阴殿,一片昏暗,灯光绿蓝,兽头马面,站立两边。阴风凄凄,鬼哭狼嚎,凄惨之声,不绝于耳。
抖音:哇——
啊——
苦——
唉——
悲啊——
苦啊——
孩子啊——娘舍不得你啊——
孩子啊——爹放不下你啊——
呜——(惨音。)
怨——怨恨——
恨——恨啊——
冤,冤枉——
死的冤枉——
(声音嘈杂,搅为一处。)
昏暗中,忽暗忽明中,一人(男子,白衣,官相,发鬓如官去帽。)被铁链锁住手脚,头在脖子上忽隐忽现,叫:我不服,我不服,为何把我拖来?为何把我拖来?
阎王:(站起,相黑,脸黑,身材高大,气出如风,拂袖一扫,杂音顿小,声音洪钟,叫)何人,如此喊叫?
白衣男子仍然头时有时无叫:阎——王——,我乃陈世美也,何故让包黑包文拯铡了我?我之头也,我之头也。
阎王(瞅陈世美,观陈世美。陈世美头有无之状随拍镜头变换,怒叫):陈世美,我来问你,包文拯如何铡你?
陈世美:我被皇上御赐驸马,何罪之有?
阎王(对左下首判官):陆判,你来告诉他何罪之有。
陆判:是,(对陈世美)陈世美,你杀妻灭子,逼死韩琪,岂不是罪?包文拯铡你,你何冤之有?
陈世美(叫)错,错也——我若认妻,岂不犯了欺君之罪?认妻与欺君之罪那个大?那个小?君是皇上,代表国家,妻是妻子,代表家庭,家庭与国家,那个大?那个小?国事与家事,那个轻?那个重?这个不用我说,难道谁还会不明白吗?阎王,难道你们还会都不明白这个天经地义的道理吗?你们为何不去抓包黑包文拯违背君命,胆大包天铡当朝驸马,错办冤案?让我的头到现在还不能和身子成为一体,如此,你等想想,我冤不冤枉?
陆判:若你妻秦香莲与你的两个儿女被杀了冤不冤枉?
陈世美(大叫):我不是说了吗?君命家事那个重?再说秦香莲不是还没有被杀吗?为何铡我?
陆判:你逼死韩琪,岂不是罪?
陈世美:我如何逼死韩琪?我逼他了吗?他自杀如何说我逼他?分明是包黑断案不公,偏袒秦香莲。
阎王(愤怒):嘟,分明已成一个死鬼,还到我这里讲理,死不认罪,你死都死了,还有何理可讲?你认为你没有罪吗?韩琪无故被逼自杀屈死,来到阴殿都满脸含泪,你屈,韩琪不是比你更屈?
陈世美:韩琪不过一个家将,有何可屈,他违背我命,即是不自杀也是死罪难逃。
阎王(怒):哇?如此,难道你还有理了吗?如果韩琪不自杀再杀了你的妻子儿女,岂不是三条不该死的人命又到了我这里诉苦吗?
陈世美:三条人命?都乃家中之事,和国事相比,那个轻那个重还用我再说吗?所以我不服,我不服。
陆判:他还理直气壮,还一口一个国事家事,那个国家会容忍他这样的人?到阴间来比他冤枉的人有的是,他还冤枉了,他冤枉了再没有不冤枉的了,(对陈世美)你不用叫,包文拯铡你,千古留名,而你被铡,遗臭万年,人间百姓自有公断,你在这里叫不服有什么用?
陈世美:我不服,我就是不服,好样的你们再让我回阳间去,我要去铡包黑包文拯,我要反过来铡了他。
兽头马面(齐啸):嘿——他还不服,狂鬼,简直是狂鬼。
陆判:陈世美,这个怕是你做不到了,如今至少要判你下地狱一千年。
陈世美(大叫):你,你们慌张,荒唐,我何罪之有?就判我这么长时间?如何这么长?你们还有理可讲吗?
陆判:和你还有什么理可讲?什么是理?你就在地狱里慢慢好好体会吧。(瞅瞅阎王。)
阎王(大声):嘟,陈世美,嘿嘿,你还知道讲理?在你眼里,还有理吗?来啊,将陈世美拉下去,罚到地狱受苦一千年。
陈世美(被牛头马面拉着向外走,)回头瞅阎王大叫:我不服,我不服,我一定会想办法再到阳间。
第三幕
夜,内景。
地狱,鬼哭狼嚎的凄惨声凄凄呖呖,哭叫声受罪声荡漾。
陈世美(被关在牢笼内,牢笼外牛头马面鬼凄面獠牙。陈世美面目憔悴,面黄肌瘦,叫):你们这些小人,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天天不给我吃不给我喝,还天天让我遭罪打我,出苦力,给我各种刑法遭,你们要折磨死我?要饿死我?
鬼吏(咬牙切齿):哼哼,到了这里,你就别指望着享福,只有遭不完的罪,没有一丝的福,你认为这是你在阳间做驸马?想让韩琪去杀人不杀不行?慢慢熬吧,一千年这才是个开头呢。
陈世美:够了,够了,一千年何时才到头啊?一千年啊,何时才能到了啊?
第四幕:
日,外景。
野外路上,一年轻书生行走。(画面字:一千年后,明朝正德年间。)
忽然,喊叫声中,冲出一伙强人,六七个人个个身强力壮,面目狰狞,手持刀棍。
歹人中一大个歹人(大喊):呔,何处书生,快快留下买路钱。
书生(吴益生惊恐状,嚷):好汉饶命,放过我吧。
歹人一齐向前搜吴益生身。
吴益生(抓住行李不松手苦苦嚷求):好汉,饶过我吧,这是我的生命钱啊,你们不能拿走,你们不能拿走。
歹人甲抓过行李(白):你拿过来吧,命重要还是钱重要?要钱就砍了你。
歹人乙(从吴益生手里抓过扇子,伸开一看,见扇子破烂不堪,扇坠也破旧不堪,叫):晦气。(将扇子扔到地上,猛将吴益生打倒地上。)
大个歹人(叫):撤,这个穷书生,但愿包裹里有银子。(都瞬间离去。)
吴益生(慢慢从地上爬起来,痛苦):嗨——怎么会这样?我的行李,我的盘费,这可如何是好?我再如何进京?(看到扇子被扔在地上,向前拾起扇子。痛苦,自语)我进无盘费,退,亦无盘费,这是天要绝我啊,唉,看来吴益生今日要死在这里了。(猛看到前面路边一棵树,痛苦,叫)树啊树,看来我要死于此了。(铿铿锵锵向树走去。)
大路另一面,一伙人族拥着一顶花轿,花轿边窗内出现一个美丽小姐的面庞,轿前跟着一个丫鬟。
众人一齐往前走,猛看到前方书生打扮的年轻男子吴益生吊在路旁树上。
众人一齐(惊叫):快看,前面有人上吊,前面有上吊了。
小青(丫鬟,十六七岁,于轿前一旁对轿子喊):小姐,前面路旁有一个年轻后生上吊了。
宋秀娥(轿内小姐,在轿内着急的声音):赶快去救人。
众人一齐抬着族拥着花轿向前跑。
树下,落轿。
宋秀娥(在轿内):宋三,都赶快去把人救下来。
宋三(下人,与众下人一齐):是,小姐。
众人一齐向前救人。
吴益生(上吊的青年男子,被宋三与众下人从树上救下来,躺在地上,猛睁开眼,向上一看到众人,忽然两泪斑斑,越发伤感,哭):如何是好?却原来没有死成。
宋三与众下人把吴益生扶起来坐着。
宋秀娥(自掀开轿帘,对下人):宋三,看他打扮,象个书生,问问他如何要在此上吊?难道有什么过不去的事吗?
宋三:是,小姐。(又对吴益生)小姐问你,看你样子,象个书生,如何要在此上吊?难道有什么过不去的事吗?
吴益生(看看宋三,长叹):唉——,生不如死,还活着作甚?
宋秀娥(眼看吴益生,问):如何生不如死?能否说来一听?
吴益生(站起来,面目清秀,身材倜傥,转身对坐在花轿的宋秀娥深施一礼):多谢小姐救命之恩,可是小姐如何又要救我呢?为什么不让我死?
宋秀娥:好端端的,如何又要自己寻死?
吴益生(悲伤):唉,小姐,你那里知晓,我是一个进京赶考的书生,路过此处,遇到了强盗,将我身上所带的行李和钱物都已抢去,如今,我进,已经身无分文,再如何住店吃饭?如何进京赶考?退,离着家乡背井离乡路途遥远,无钱又如何回去?回去又如何有脸面对家乡父老?如此我只有寻一根藤上吊了结此生,只有一死而方能解脱眼前的痛苦。我如今落到这般地步,虽是寒窗十载,却也惟有一死了,除此之外,再已无别的选择。小姐,你们如何要救我?你们真不该救我,若不救我,这会说不定我已经死了,那还会再在这受这般痛苦?又怎么会比上吊之前更痛苦呢?想不到我落到这般地步,竟然上吊寻死都不能如意了啊,唉,天——哪,你这是何故要对我如此啊?
宋秀娥(脸上忍不住露出可怜吴益生之状,长叹):唉——,书生,你何故要这样想?又何故要这样悲观?又何故要这样轻易轻率的轻生?你虽然眼下有难,但也绝不至于到了非死不可的地步了啊,不知书生家住那里?姓甚名谁,何处人氏?不妨说出来让我知道。
吴益生:我都快要死的人了,说出来又有何妨?小姐即是要问,吴益生说出来就是。小姐啊,实不相瞒,唉——,我乃岳阳吴益生是也。(又叹气)唉——,可悲啊••••••可悲••••••啊••••••
宋秀娥:吴益生,我来问你,你家中还有何人?
吴益生:实不相瞒,家中尚有六旬老母,和一个十七岁的弟弟。
宋秀娥:吴益生,你家中难道出了老母和弟弟之外,再没有妻子儿女?你若死后,你的老母尚有你弟弟照顾,而你的妻子儿女又有谁来照顾?
吴益生(苦恼):家境不宽,一心苦读,如何婚配?如此,还那来的妻子儿女?我死之后,母亲有弟弟照顾,我还有什么后顾挂牵之忧?
宋秀娥(心里自白):眼见眼前书生,虽是一脸悲伤欲自尽之状,却又长的俊秀。如此眼看书生半路将欲寻死,岂不让人惋惜?常言道见人危难不助,遇人将死不救,伤天害理人伦天理难容。(对吴益生)吴益生,今日我若送你银子,让人将你用车马送进京去赶考如何?
吴益生(猛喜出望外,连忙):小姐,若能如此,自然极好,小生那有不愿意之理?实乃是小生渴求不得,但不知小姐萍水相逢如何要待我这般好?将我救下已是恩重如山,如今又要赠我银子,送我进京赶考,此恩此德,小生没世难忘,但又怎么能领受得起?
宋秀娥:书生不必如此想,救人助人,天经地义,不必放在心上。
吴益生(心中自白):听小姐之言,声音如此明亮开明清脆,相比不是一个一般的大家闺秀,我何不观看分明,记住恩人的样子。(不由抬起头,看宋秀娥,猛两眼一亮,再心里惊讶自白)啊——呀呀,但见这轿内小姐,生的眉清目秀,鼻美口丽,面似仙女,如此,益生自生于人间,还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美丽的小姐,还没有对任何一个女子小姐有如此心动的感觉,这相比就是天意吧?可能今日是天意让我绝处逢生,在此遇见如此美丽的小姐人间美人。如此,我还不赶快根据感觉抓住时机向她求婚更待何时?若今日一旦错过了这样一个大家闺秀小姐,往后再遇不到如此美人岂不可惜?看这小姐,生的如此美丽,又对我无故这样好?相救赠我银子不说,还又要送我进京赶考,还问我家中有无妻子儿女,这不是对我有意了又是什么?如此,我再没有感觉岂不就成了一个木头人了吗?(不由对宋秀娥再兴奋的深施一礼,叫)小姐今日相救相助之恩,就同对吴益生再造之恩,就同再生父母,吴益生终生也难忘难以报答小姐今日相救相助之恩,吴益生今日若此去有考中出头之日,为能终生报答小姐之恩德,吴益生心中有一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宋秀娥(不假思索的):书生,但讲无妨。
吴益生:小姐呀,我实乃有一事相求小姐,但不知小姐可否能够允许?敢问小姐,不知小姐可否已有婚配?
小青:我家小姐未有订婚,那来的婚配?
宋秀娥(面红耳赤。)
吴益生(立刻欣喜状):若小姐能够看中吴益生,吴益生得中之后,愿来娶小姐为妻,如此,方能终生服侍报答小姐,报答小姐今日的相救之恩,不知小姐可愿意否?若吴益生此去不中,吴益生自知难配小姐,吴益生虽有报恩之心,但也不敢有此妄为之念,不知小姐姓甚名谁?家住何处?芳龄几何?吴益生以前在家中只顾读书,虽已二十一岁,但并无婚配,今日遇到小姐,救了吴益生,吴益生这才知道,世上的女子原来都是这么高尚,让人心里留恋相爱难以自拔,吴益生寻思,今日只有如此方能报小姐救命厚恩,吴益生若能够得到小姐垂爱允许,以后一定终生对小姐好,对小姐忠心不二,坚贞不渝,与小姐终生相敬如宾,终生恩爱,白头恩爱皆老,只有这样方能报答小姐今日救命相助之恩,不知小姐尊意如何?
宋秀娥(稍停,含羞):书生前去赶考,前程无限,自会有官宦官家小姐往后陪伴左右,我这乡野女子,虽出大户,又怎是书生相伴之人?
吴益生(见宋秀娥羞状,急切的):小姐休如此说,吴益生也出自乡野,也是乡野之人,小姐乃出自乡野大户,而吴益生却出自乡野小户,吴益生往后虽若能中官,但也是和小姐身份难以相比,况且今日小姐又是吴益生的救命恩人,救命之恩,胜似再造天恩,如此大恩,吴益生就是终生服侍小姐,也难以报答小姐对吴益生的再造相救之恩,吴益生只有中官后,做牛做马来报答小姐大恩,如此方能心安,望小姐给吴益生一个报答大恩的机会。
小青(对宋秀娥):小姐,如此一个知恩图报知事明理的书生,小姐如何还不答应呢?小姐,你看,吴相公如此情真意切,似这样一个真情真意有情有义的书生,心灵也和小姐一样高尚,小姐如何还不答应,难道小姐要错过如此好的良缘吗?
宋秀娥(稍停,对吴益生仍含羞的):遇危相救,逢难相助,乃人之常情。今日区区小事,何劳书生铭记在心,又何劳书生报答?又怎敢指望书生终生相报,书生今日有此心,令小女子对书生不由心里敬仰,这说明小女子今日救书生又是一件好事。
吴益生(越发激动的声大起来):若小姐今日不肯答应吴益生,吴益生就给小姐跪下了,难道小姐要让吴益生跪下吗?
小青(看着宋秀娥着急样):小姐。
宋秀娥(开始激动的,羞红了脸):书生若真有此心,小女子怎敢让书生跪下。既如此,小女子若能终生相伴书生,终生服侍书生左右,这相比也是小女子与书生的缘分,书生既有此心此意,书生此去不管考不考中,小女子都无二心,都在家中盼望等着书生前来迎娶,今日巧遇救了书生,这相比就是你我的缘分,小女子家住前面不远的宋家庄,宋秀娥便是小女子的名,家父名叫宋士俊。
吴益生(高兴欣喜若狂的,忙向宋秀娥施礼):贤妻在上,今日请先受小生吴益生一拜,吴益生此去考中后,一定前来迎娶小姐。(便一拜到地。)
宋秀娥(忙从轿内出来。)
吴益生(偷眼见从轿内出来的宋秀娥身材苗条样子秀美,面容如花向前走来更是娇美,不由满脸喜悦含笑瞅着宋秀娥。)
宋秀娥(向前含羞相扶起吴益生):书生,不必多礼,若是如此,就羞煞我了。
吴益生(被宋秀娥扶起来,再看看宋秀娥含羞羞红了的面容,见宋秀娥含羞的面容,恰似花容月貌出水含羞的粉红芙蓉,不由激动的从身上取出扇子,将扇坠取下,双手送到宋秀娥面前):秀娥,我今日已无他物相送,这破扇子贼尚未要,故还有此坠,今日就送给小姐权作信物,望小姐莫要嫌弃。
宋秀娥(低头含羞接过扇坠,忙红着脸从身上取出一块玉佩双手不敢看的送给吴益生):书生,今日我身上也未带它物,这块玉佩常戴在我身上,今日摘下来送给书生,万望书生接收。
吴益生(连忙接了玉佩,信誓旦旦):此玉佩就代表贤妻之心,我定当常带在身上,时刻不忘贤妻之心。
小青(高兴的):这就好了,恭喜小姐,恭喜吴相公。
宋秀娥(面红耳赤,低头不语。)
吴益生:今日巧遇小姐,真是天作之合,确实可喜可贺,小生今日别后,他日一定官轿来娶。
第五幕
日,外景。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