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3070
成片时长:约76分钟
阅读:10421
发表:2017/4/3
网络电影剧本
皇帝
黑山羊的卵 [安徽马鞍山]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7-A-01056】


  战争  古装

  44·太子妃寝宫偏厅·内·夜
  太原王:夏御医但讲无妨,可用则用,即便无效亦不干卿事
  夏御医:古方中有大黄、硝石等虎狼之药,陛下自幼体弱,臣不敢用此方
  太原王:公公
  太监总管:王爷
  太原王:去请皇后娘娘
  太监总管应命而去,复随太子妃入内,太子妃泪痕已拭去。
  太子妃:小叔,有什么事吗
  太原王:皇后娘娘,夏御医有一方或可治陛下之疾,但药性有些生猛,故请皇后娘娘定夺
  太子妃:夏御医,当真可医治陛下
  夏御医:微臣并无十分把握,只能尽力一试
  太子妃:小叔以为如何
  太原王:恕臣第斗胆,皇兄命在旦夕,我等只可尽人事听天命。臣第明日率文武百官告祭宗庙,祈求大燕列祖列宗保佑,陛下一药而愈,也未可知
  太子妃点头称是。
  太子妃:小叔,今夜已晚,就请在宫内安歇
  太原王面有难色。
  太子妃:事急从权,还望小叔勿辞
  太原王:臣第遵旨
  太子妃:公公带王爷偏殿安歇
  太监总管:王爷这边请
  太原王:臣第告退
  
  45·大殿·内·日
  群臣上朝,燕太子久久未至。
  太原王【面带忧色】入内,群臣询问。
  太师:王爷可知,陛下因何事误朝
  太原王:陛下偶染微疾,御医正在诊治
  太监总管从内室走出,两小太监,手捧圣旨、懿旨而出。
  太监总管:皇上手谕,众臣接旨
  众臣三呼万岁,叩头接旨。
  太监总管:朕身染微疾,不能视朝,特进太原王慕容恪为中书令,主持朝政。太师文忠、御史大夫孟固为副,协理朝政。
  众臣:臣等谨遵圣谕
  太监总管复取懿旨。
  太监总管:皇后娘娘懿旨,陛下染疾,本宫忧心,命太原王慕容恪领文武百官告祭宗庙,为陛下禳福。
  百官齐呼遵旨。
  
  46·冀州城内某破寺·外·日【近黄昏】
  一群流民鬼鬼祟祟的聚集在一起。
  流民:今晚子时,宋头领攻城,我等打开城门迎接义兵
  
  47·张懋府密室·内·日【近黄昏】
  张懋及众死士在内。
  张懋:已探得消息,流民于今晚子时攻城。尔等今晚刺杀燕将,上复国仇,下应乱民。夏能因此复国,亦未可知。
  众死士点头应命。
  张懋:去吧,务必成功
  
  48·冀州城外·外·夜
  大批流民手持枪、棒、农具,聚集在城外林中,准备入城。
  城头之上,火把三举三落,宋头领瞧见信号,带领流民进城。
  城门大开,城内流民接应杀入城中。
  
  49·冀州城内·外·日
  流民攻占整个冀州城,冀州都督被擒。流民压着冀州都督面见宋头领。
  宋头领:拉出去砍了
  宋头领:兄弟们,冀州城已经攻下,开仓分粮
  众流民一片欢呼。
  
  50·青州都督府夏太子处·内·日
  李典:殿下,流民已经攻下冀州,燕军败退,我大夏不日即可复国
  夏太子:此事交由将军做主便是,本太子才疏学浅,复国之事,将军勉之
  李典:末将定不负殿下所托
  夏太子:将军还有何事禀告,若无事就请退下
  李典:末将告退
  李典面有疑惑而去。夏太子看着李典走出院落。
  夏太子:出来吧
  一婢女从内室衣衫不整的出来,面有泪痕,颇有姿色。
  夏太子:你都听到了,等到夏国光复,我就是皇帝,你从了我,当不失为皇后
  夏太子伸手去摸婢女,婢女半推半就的同意。
  
  51·大殿·内·日
  太原王与群臣殿内议事。太原王在阶下另设三榻,太原王居中,太师、御史大夫左右分居。苏文进殿。
  太原王:苏长史,议和之事如何?
  苏文:禀王爷,苏文不负所托,特来复命。
  太原王:苏长史,舟车劳顿,先行下去休息,明日再朝。
  苏文:谢王爷
  苏文告退。
  
  52·太子妃寝宫·内·日
  燕太子正在太子妃的伺候下喝药,燕太子病情已有好转,可以下床走动。太监总管入内禀告。
  太监总管:太原王求见
  太子妃:请王爷进来
  太原王入内见礼。
  太原王:参见陛下
  燕太子:王第免礼
  太原王:陛下的气色看起来,较前日好多了,相信不日即可痊愈
  燕太子:王第所来,是为何事
  太原王:长史苏文,今日还朝。梁国已答应议和、输粮。燕国边患已除,群臣所忧者,惟陛下一人而已。臣第请陛下明日视朝,以安文武百官之心。
  燕太子点头应允。
  太原王:陛下安心养病,臣第告退
  太原王走出之后,燕太子叹息一声。
  太子妃:陛下,为何叹气
  燕太子:太原王主持朝政,内外咸服,只是不知今日为何如此疏远,君臣之礼,加倍恭敬。
  太子妃:陛下,太原王主持朝政,位极人臣,行君臣之礼,忘兄弟之份,不外以此示人无二心。陛下勿忧。
  燕太子若有所思。
  
  53·太原王府书房·内·日
  书房之内,太原王正在读《孟子》
  李青:王爷,司徒张允正在客厅等候
  太原王:回复说本王病了,不能见客
  李青:张大人说有要事禀报
  太原王:转告张司徒,可到文学殿回禀文太师、孟御史。去吧
  李青:小人告退
  
  54·皇宫内文学殿·内·日
  太原王正在批阅奏折。张司徒进内禀事。
  张司徒:王爷,身体可好些了吗
  太原王:多谢张司徒关心,不知张司徒有何事禀告?
  张司徒:下官是来谢谢王爷保举一事
  太原王:张大人才能称职,与恪无关。
  太师、御史大夫入内,张司徒不便再言,起身告退。
  
  55·皇宫内御花园·外·日
  国丈正在陪燕太子散步,不远处太子妃在亭内与母亲聊天。
  燕太子:这些天,皇后辛苦了,朕特请二老入宫,陪伴皇后。
  国丈:这是陛下仁厚,老臣代娘娘谢陛下厚爱
  燕太子:朕欲报皇后之恩于国丈,国丈以为可乎
  国丈:老臣已尊为国丈,夫复何求?况太原王量才用人,内不避亲,外不避仇。老臣无才,未授官职,理应如此,陛下何必令老臣尸位素餐,留人笑柄
  燕太子:国丈以为太原王如何?
  国丈:堪比周公
  燕太子:国丈乃当朝名士,何必欺朕
  国丈:老臣据实所言,不敢欺瞒陛下。太原王居中书令月余,而礼愈恭。朝堂之事悉决于文学殿,王府不接朝臣。用人之长,隐人之短,朝臣称颂。深居简出,不纳宾客。是以臣比之周公。
  太原王形色匆匆的走进御花园。
  太原王:参见陛下【行叩拜礼】
  燕太子:王第平身
  太原王:陛下,冀州急报,流民拥宋书生为头领,五日前攻破冀州城,冀州都督兵败被杀。
  燕太子:召集文武百官,入朝议事
  
  56·大殿·内·日
  燕太子召集群臣于大殿之内议事。
  燕太子:众爱卿以为该如何处置?
  太师:二州黎民迫于生计,多无反志,应以抚为主
  御史大夫:微臣附议。况梁朝输粮已过豫州,不日即可抵达青、冀二州,粮食即足,灾民可安。但仍需以武力为备,防止粮饷被劫,以增贼势。
  燕太子:何人可使?
  太师:老臣愿往。
  御史大夫:陛下,太师此去,自可平定乱民。但老臣认为太原王更佳。
  太师:陛下,太原王之才在老臣之上,老臣对此决无异议,但此次抚民重在取信于民。太原王年未及冠,未必能取信于民。老臣忝居太师之位将近二十年,自负可以取信于民。
  苏文:陛下,如太师所言,抚民重在取信于民,非皇上至亲不足以示信于民,臣以为,太原王更佳。太原王乃圣上母第,尊贵无二,能代陛下抚民者非太原王不可。
  太师、御史大夫点头称是。
  燕太子:太原王,可为朕一行
  太原王:臣遵旨。微臣请以,前荡寇将军赵破奴为副。非斩乱首不足以去乱民之势,斩将破敌非赵将军不可。
  燕太子:准奏。复赵破奴荡寇将军位。王第不必复请,所需兵马报太师即可。
  太原王:冀州兵败实因将领遇害,无人指挥,其卒尚可用,不必另遣兵马
  燕太子:军情紧急,王第临机专断,不必复请
  太原王:臣遵旨
  
  57·潼关外·外·日【近黄昏】
  潼关守兵遥遥望见夕阳下有人骑马而来。
  来人正是太原王、李青、赵破奴三人。潼关已闭关。三人停马。
  潼关守将:来者何人?今日已闭关,明日再来
  太原王取出令牌,表明身份。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我是大神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其他
    pet
  • 制片人
    ren
  • 学生
    洋葱哥
  • 导演
    lit
  • 学生
    Ech
  • 学生
    Bet
  • 神秘人
    qiu
  • 编剧
    精致的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17号)
      *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