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0968
成片时长:约99分钟
阅读:10230
发表:2017/4/27
爱情,家庭
电影剧本
花楼守望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泸沽湖边上 秋 日
娜姆家木樏子,院门紧锁,人去楼空。
赵光达问了几个路人。均摇头表示不知道。他又询问一个牵马的中年人:“老乡,请问瓦特村主任住哪儿?”
中年人:“村主任住那边半山腰那个村子,你沿这条路大概走一杆烟功夫就到了。”
赵光达:“谢谢!他沿着中年人指的路向半山腰走去。”
山村村口 秋 日
一群人正聚在村口晒太阳。
赵光达来到询问道:“请问瓦特主任在吗?”
一个年轻人:“你找主任啊!他在那边玩扑克呢?”他扯起嗓子:“主任,有人找!”
瓦特从人群中站起来,扔下手里的扑克:“你谁呀?找我什么事?”
赵光达:“我叫赵光达,从成都来,你哥哥皮特让我来找你!”
瓦特走过来:“啊!你就是那个艺术家?”
赵光达:“哎,我就是。”
瓦特:“你是来找娜姆的吧!”
赵光达惊诧地:“你怎么知道?”
瓦特:“我怎么不知道,泸沽湖边谁不知道娜姆找了个艺术家阿夏,还生了儿子。”
赵光达:“她怀了我的孩子?”
瓦特:“她临走时,交了一把钥匙给我,说如果有人来找她,就把钥匙给他。”说着从钥匙链上取下一把钥匙交给赵光达。
赵光达:“她什么时间离开的,到哪儿去啦?”
瓦特:“有三四年了,刚开始带着儿子在县城开了个杂货铺,供养儿子上学,去年,听说惹到一个有钱的老板,现在不知道去了哪儿?”
泸湖湖边 秋 日
赵光达来到木樏子前。
赵光达用钥匙打开院门,他推开木樏子虚掩的房门,室内蛛网密布,灰尘满地。
几件破旧的家具东倒西歪,上火铺上只剩下木架子。
突然,赵光达眼前一亮。
墙上,赵光达与车娜姆捧着奖杯的合影照,仍然悬挂在那里。
赵光达上前,取下镜框,弹着灰尘。镜框后面,一搭信件掉在地上。他捡起来,每封信都是寄给他的。
信封上都贴着退信标签。
赵光达怀着内疚,惶恐的心情,他紧绉眉头,走到窗口坐下,拆开信件,一封封阅读起来。
(倒叙)
泸沽湖边上 冬 日
寒风呼啸,逐浪排空。
车娜姆拖着疲惫步子,沿着湖边走来。
她面黄肌瘦,挺着肚子,已经身怀六甲。
老阿姆站在木樏子前:“娜姆,我的娜姆,你终于回来了。”
车娜姆一眼望见老阿姆,踉跄着:“阿妈!阿妈!”突然摔倒在湖边。
花楼上 冬 夜
车娜姆躺在被窝里,老阿姆,端来一碗荷苞蛋,慢慢喂着她。
老阿姆:“那个姓赵的汉人不得好死,害得你弄成这样。”
车娜姆:“阿妈,你别怪光达哥,不是他的错,是他那个不要脸的同学,拆散我们,光达很爱我,我也爱他,我肚子里的孩子,就是他的,我要等他,我相信他一定会来找我。”
老阿姆:“你还相信他?”
车娜姆坚定地点点头:“阿妈,你帮我把扫帚挂到窗外。”
老阿姆拿起门背后的扫帚,挂到窗外,放下窗帘。窗帘上车娜姆的身影被灯光投射在上面。
花楼下,一个摩梭汉子的歌声悠扬,悲吭。
一组镜头:
不同时空从楼下走过的不同汉子注目窗口,摇头离去。
湖边 冬 日
挺着大肚子的车娜姆赶着两头猪,慢慢走来。
在湖边洗菜、洗衣的乡亲们叽叽喳喳,指桑骂槐地议论着什么。
几个妇女指指点点,发出轻视的笑声。
车娜姆装作没有听见,赶前猪往家里走去。
花楼上 夜
车娜姆即将临产,发出撕心裂肺的嚎叫声。
老阿姆:“挺住,头出来了,再用点劲。”
传来一声婴儿的啼哭声。
老阿姆端着一只铜盆,忙上忙下,为车娜姆张罗着。
微弱的灯光下。
车娜姆抱着一个刚出生的男婴,呵护着。
男婴慢慢睁开眼睛,吐着小舌头。
老阿姆:“像那个长头发,像,给他取个好名字!”
男婴似乎寻找着什么。
车娜姆将乳头塞进男婴小嘴,他贪婪地吮吸着:“就叫他达昆吧!”
木樏子里 冬 日
老阿姆在火塘里烤着土豆。
已经两岁的达昆坐在老阿姆身边。
车娜姆进来:“阿妈,乡上不给达昆上户口,说我既不是走婚生育,也没结婚证明。”
老阿姆:“他们这是为难人,没户口,以后没办法上学,也参加不了合作社的小分配。”
车娜姆:“等光达来,我们就去办理结婚登记。”
老阿姆:“快三年了,他还来吗?我看别等啦!”
车娜姆:“他有两个年迈的老人,他是独生子,对父母很孝顺,我相信他方便一定会来找我。”
老阿姆:“娜姆,我一年不如一年了,你要多保重,这个家你就是顶梁柱了,小达昆聪明,听话,要送他去上学。”
车娜姆:“阿妈,你放心,她现就是我的命根子,也是光达家的血脉。”
老阿姆咳嗽着,吐出一口鲜血。
车娜姆惊诧地:“阿妈,你怎么啦!”
老阿妈:“我,我不行啦!”说着身子一则,倒在车娜姆怀里。
车娜姆摇动着老阿姆:“阿妈,阿妈,你不能走啊!你不能丢下我们。”
老阿姆慢慢闭上眼。
车娜姆将老阿姆平躺在上火铺上。
小达昆爬在地上:“奶奶……”哭喊着。
车娜姆家院子 冬 日
木樏子顶上,经幡猎猎,在寒风中噼啪作响,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年轻的故事。
帮忙的乡新们挤满院坝。各自忙活着。
打把(巫师)戴着面具,头上押着五根长长的雉尾,随着舞动的身姿,极富音律的摆动着。他手里摇动着转经筒,腰间系满大小不等铜铃,伴着不断抖动的身体,乃至双脚腾空而起时臂部的击打,演奏出一曲人神相通的交响曲,沁人心脾,感人肺腑。
在一个房形的花棺中,老阿姆的身体被白布裹成婴儿状,端坐在敞开前门花棺中。老阿姆象一尊雕塑,鹤发童顔,容颜栩栩如生,风韵犹存的脸上,永驻着和蔼的笑容。
打巴跳到花棺前,呤诵着摩梭人送葬的指路经文:“母夏拉(天神)、地夏拉(地神),巴衣亚玛(司命神)全降临,老阿姆仔细听,女儿有了汉人的阿夏,怀上汉人的孩子,孙儿乖巧又听话,保佑他平安幸福健康成长,你放心走吧,天神在云端迎接你,地神在神堆为你送行,司命神引你去远方……”
随着一排排鞭炮声,天上飘起鹅毛大雪。
乡亲们抬起花棺向村外走去。
半山腰 冬日雪天
白雪覆盖的一处山峦中,为老阿姆火葬的七层木络子已垒好。
花棺被乡亲们拥簇看来到木络子前。
一个身强力壮的汉子将老阿姆从花棺中抱出,放在七层木络子上。
打巴摇着转经筒,跳着“寒摆舞”。他从一汉子中接过火把点燃木络子中的松明子。
燃烧的木络子,火焰升腾,老阿姆端坐在木络子上,停止的生命浴火重生,经历人生最后的涅盘。
车娜姆和达昆按照摩梭人的规矩,满身戴孝,在雪地中深一脚浅一脚向村子走去,娜姆手中的转经筒旋转着,发出低沉而揪心的嚯—嚯—声。(倒叙完)
瓦特来到先达身后:“赵大哥,去我家吃完饭吧!时间不早了!”
赵光达:“她们是什么时间走的?”
瓦特“怕有五年了。”
(倒叙)
车娜姆家小院门前 春日
车娜姆锁好院门,将钥匙交给瓦特:“村长兄弟,这事就麻烦你了,孩子该上小学了,我去县城找点事做,好供他上学”。
瓦特:“放心去吧!”
车娜姆:“如果有人来找我,你把钥匙给他,我在家里留有信件。”
瓦特:“二姐,一人外出要多保重,有什么困难就说一声,乡里乡亲,能帮一定帮你。”
车娜姆点点头:“嗯,我记住了。”对背上的小达昆说道:“达昆,给舅舅再见!”
小达昆:“舅舅再见!”
瓦特掏出一叠人民币,塞给娜姆:“二姐,这点小意思是兄弟的一点心意。”
车娜姆:“瞧你,你家也不宽裕啊!”
瓦特:“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穷家富路,再说你还拖着个小孩啦!”
车娜姆热泪盈眶感激地:“谢谢!”
瓦特目送着车娜姆母子消失在村口。
(倒叙完)
赵光达已是泪流满面。
瓦特:“刚到县城那几年还是很不错的,听别人说达昆也很优秀,后来被一个富二代欺侮,弄到派出所,车娜姆赔了钱,呆不下去了,现在不知到哪里去了。”
赵光达收好所有的信件。锁上院门,随瓦特向半山腰的村庄走去。
泸沽湖边传来一少女甜润的嗓子,唱着《留客歌》:
朋友,朋友,
你不要走……
皮特影楼 春 日
赵光达到到影楼,只剩疲惫和无奈。
皮特给他煮了杯咖啡:“怎么样找到了吗?”
赵光达:“我找到瓦特,他告诉我前几年她在县城做生意,抚养着儿子达昆,前年听说惹上一个富二代,就离开了县城,现在都不知道她在哪儿。”
皮特:“娜姆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女人,首先是不服输,什么事都难不到她,她也不随便求助别人。”
赵光达:“她善良、豪放、善解人意,难得的一个女人,就是倔强不服输。”
投递员送来报纸,皮特接过漫不经心地翻阅着,突然他双眼一亮:“光达,你看!”将报纸递给赵光达。
赵光达接过报纸,一条寻人启事跃入眼帘,他迅速读完:“医院,她们在医院,医院在哪儿?”
皮特:“不远就十分钟路程,走,我送你去。”
州医院 春 日
车娜姆在喂达昆吃东西。
赵光达推门进来:“娜姆!”
娜姆抬起头来,看见赵光达,眼泪唰唰往下掉,一个任性、坚强、不服输的女人,这时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
赵光达冲上前,一把搂住车娜姆:“我终于找到你们了。”
车娜姆破涕为笑:“死鬼,你终于来啦!”她转身对达昆:“昆儿,叫爸爸!”
达昆微弱的声音:“爸爸!”
赵光达上前握住他的小手:“爸爸来晚了,让你受苦啦!”
车娜姆似乎才明白过来,扯起嗓子在门口大叫:“王医生,来啦,来啦!”
王医生从办公室出来:“什么事,不知道摁警铃。”
车娜姆欣喜若狂:“孩子他爸来啦!”
王医生如释重负:“孩子有救了,放心吧!”
娜姆家木樏子,院门紧锁,人去楼空。
赵光达问了几个路人。均摇头表示不知道。他又询问一个牵马的中年人:“老乡,请问瓦特村主任住哪儿?”
中年人:“村主任住那边半山腰那个村子,你沿这条路大概走一杆烟功夫就到了。”
赵光达:“谢谢!他沿着中年人指的路向半山腰走去。”
山村村口 秋 日
一群人正聚在村口晒太阳。
赵光达来到询问道:“请问瓦特主任在吗?”
一个年轻人:“你找主任啊!他在那边玩扑克呢?”他扯起嗓子:“主任,有人找!”
瓦特从人群中站起来,扔下手里的扑克:“你谁呀?找我什么事?”
赵光达:“我叫赵光达,从成都来,你哥哥皮特让我来找你!”
瓦特走过来:“啊!你就是那个艺术家?”
赵光达:“哎,我就是。”
瓦特:“你是来找娜姆的吧!”
赵光达惊诧地:“你怎么知道?”
瓦特:“我怎么不知道,泸沽湖边谁不知道娜姆找了个艺术家阿夏,还生了儿子。”
赵光达:“她怀了我的孩子?”
瓦特:“她临走时,交了一把钥匙给我,说如果有人来找她,就把钥匙给他。”说着从钥匙链上取下一把钥匙交给赵光达。
赵光达:“她什么时间离开的,到哪儿去啦?”
瓦特:“有三四年了,刚开始带着儿子在县城开了个杂货铺,供养儿子上学,去年,听说惹到一个有钱的老板,现在不知道去了哪儿?”
泸湖湖边 秋 日
赵光达来到木樏子前。
赵光达用钥匙打开院门,他推开木樏子虚掩的房门,室内蛛网密布,灰尘满地。
几件破旧的家具东倒西歪,上火铺上只剩下木架子。
突然,赵光达眼前一亮。
墙上,赵光达与车娜姆捧着奖杯的合影照,仍然悬挂在那里。
赵光达上前,取下镜框,弹着灰尘。镜框后面,一搭信件掉在地上。他捡起来,每封信都是寄给他的。
信封上都贴着退信标签。
赵光达怀着内疚,惶恐的心情,他紧绉眉头,走到窗口坐下,拆开信件,一封封阅读起来。
(倒叙)
泸沽湖边上 冬 日
寒风呼啸,逐浪排空。
车娜姆拖着疲惫步子,沿着湖边走来。
她面黄肌瘦,挺着肚子,已经身怀六甲。
老阿姆站在木樏子前:“娜姆,我的娜姆,你终于回来了。”
车娜姆一眼望见老阿姆,踉跄着:“阿妈!阿妈!”突然摔倒在湖边。
花楼上 冬 夜
车娜姆躺在被窝里,老阿姆,端来一碗荷苞蛋,慢慢喂着她。
老阿姆:“那个姓赵的汉人不得好死,害得你弄成这样。”
车娜姆:“阿妈,你别怪光达哥,不是他的错,是他那个不要脸的同学,拆散我们,光达很爱我,我也爱他,我肚子里的孩子,就是他的,我要等他,我相信他一定会来找我。”
老阿姆:“你还相信他?”
车娜姆坚定地点点头:“阿妈,你帮我把扫帚挂到窗外。”
老阿姆拿起门背后的扫帚,挂到窗外,放下窗帘。窗帘上车娜姆的身影被灯光投射在上面。
花楼下,一个摩梭汉子的歌声悠扬,悲吭。
一组镜头:
不同时空从楼下走过的不同汉子注目窗口,摇头离去。
湖边 冬 日
挺着大肚子的车娜姆赶着两头猪,慢慢走来。
在湖边洗菜、洗衣的乡亲们叽叽喳喳,指桑骂槐地议论着什么。
几个妇女指指点点,发出轻视的笑声。
车娜姆装作没有听见,赶前猪往家里走去。
花楼上 夜
车娜姆即将临产,发出撕心裂肺的嚎叫声。
老阿姆:“挺住,头出来了,再用点劲。”
传来一声婴儿的啼哭声。
老阿姆端着一只铜盆,忙上忙下,为车娜姆张罗着。
微弱的灯光下。
车娜姆抱着一个刚出生的男婴,呵护着。
男婴慢慢睁开眼睛,吐着小舌头。
老阿姆:“像那个长头发,像,给他取个好名字!”
男婴似乎寻找着什么。
车娜姆将乳头塞进男婴小嘴,他贪婪地吮吸着:“就叫他达昆吧!”
木樏子里 冬 日
老阿姆在火塘里烤着土豆。
已经两岁的达昆坐在老阿姆身边。
车娜姆进来:“阿妈,乡上不给达昆上户口,说我既不是走婚生育,也没结婚证明。”
老阿姆:“他们这是为难人,没户口,以后没办法上学,也参加不了合作社的小分配。”
车娜姆:“等光达来,我们就去办理结婚登记。”
老阿姆:“快三年了,他还来吗?我看别等啦!”
车娜姆:“他有两个年迈的老人,他是独生子,对父母很孝顺,我相信他方便一定会来找我。”
老阿姆:“娜姆,我一年不如一年了,你要多保重,这个家你就是顶梁柱了,小达昆聪明,听话,要送他去上学。”
车娜姆:“阿妈,你放心,她现就是我的命根子,也是光达家的血脉。”
老阿姆咳嗽着,吐出一口鲜血。
车娜姆惊诧地:“阿妈,你怎么啦!”
老阿妈:“我,我不行啦!”说着身子一则,倒在车娜姆怀里。
车娜姆摇动着老阿姆:“阿妈,阿妈,你不能走啊!你不能丢下我们。”
老阿姆慢慢闭上眼。
车娜姆将老阿姆平躺在上火铺上。
小达昆爬在地上:“奶奶……”哭喊着。
车娜姆家院子 冬 日
木樏子顶上,经幡猎猎,在寒风中噼啪作响,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年轻的故事。
帮忙的乡新们挤满院坝。各自忙活着。
打把(巫师)戴着面具,头上押着五根长长的雉尾,随着舞动的身姿,极富音律的摆动着。他手里摇动着转经筒,腰间系满大小不等铜铃,伴着不断抖动的身体,乃至双脚腾空而起时臂部的击打,演奏出一曲人神相通的交响曲,沁人心脾,感人肺腑。
在一个房形的花棺中,老阿姆的身体被白布裹成婴儿状,端坐在敞开前门花棺中。老阿姆象一尊雕塑,鹤发童顔,容颜栩栩如生,风韵犹存的脸上,永驻着和蔼的笑容。
打巴跳到花棺前,呤诵着摩梭人送葬的指路经文:“母夏拉(天神)、地夏拉(地神),巴衣亚玛(司命神)全降临,老阿姆仔细听,女儿有了汉人的阿夏,怀上汉人的孩子,孙儿乖巧又听话,保佑他平安幸福健康成长,你放心走吧,天神在云端迎接你,地神在神堆为你送行,司命神引你去远方……”
随着一排排鞭炮声,天上飘起鹅毛大雪。
乡亲们抬起花棺向村外走去。
半山腰 冬日雪天
白雪覆盖的一处山峦中,为老阿姆火葬的七层木络子已垒好。
花棺被乡亲们拥簇看来到木络子前。
一个身强力壮的汉子将老阿姆从花棺中抱出,放在七层木络子上。
打巴摇着转经筒,跳着“寒摆舞”。他从一汉子中接过火把点燃木络子中的松明子。
燃烧的木络子,火焰升腾,老阿姆端坐在木络子上,停止的生命浴火重生,经历人生最后的涅盘。
车娜姆和达昆按照摩梭人的规矩,满身戴孝,在雪地中深一脚浅一脚向村子走去,娜姆手中的转经筒旋转着,发出低沉而揪心的嚯—嚯—声。(倒叙完)
瓦特来到先达身后:“赵大哥,去我家吃完饭吧!时间不早了!”
赵光达:“她们是什么时间走的?”
瓦特“怕有五年了。”
(倒叙)
车娜姆家小院门前 春日
车娜姆锁好院门,将钥匙交给瓦特:“村长兄弟,这事就麻烦你了,孩子该上小学了,我去县城找点事做,好供他上学”。
瓦特:“放心去吧!”
车娜姆:“如果有人来找我,你把钥匙给他,我在家里留有信件。”
瓦特:“二姐,一人外出要多保重,有什么困难就说一声,乡里乡亲,能帮一定帮你。”
车娜姆点点头:“嗯,我记住了。”对背上的小达昆说道:“达昆,给舅舅再见!”
小达昆:“舅舅再见!”
瓦特掏出一叠人民币,塞给娜姆:“二姐,这点小意思是兄弟的一点心意。”
车娜姆:“瞧你,你家也不宽裕啊!”
瓦特:“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穷家富路,再说你还拖着个小孩啦!”
车娜姆热泪盈眶感激地:“谢谢!”
瓦特目送着车娜姆母子消失在村口。
(倒叙完)
赵光达已是泪流满面。
瓦特:“刚到县城那几年还是很不错的,听别人说达昆也很优秀,后来被一个富二代欺侮,弄到派出所,车娜姆赔了钱,呆不下去了,现在不知到哪里去了。”
赵光达收好所有的信件。锁上院门,随瓦特向半山腰的村庄走去。
泸沽湖边传来一少女甜润的嗓子,唱着《留客歌》:
朋友,朋友,
你不要走……
皮特影楼 春 日
赵光达到到影楼,只剩疲惫和无奈。
皮特给他煮了杯咖啡:“怎么样找到了吗?”
赵光达:“我找到瓦特,他告诉我前几年她在县城做生意,抚养着儿子达昆,前年听说惹上一个富二代,就离开了县城,现在都不知道她在哪儿。”
皮特:“娜姆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女人,首先是不服输,什么事都难不到她,她也不随便求助别人。”
赵光达:“她善良、豪放、善解人意,难得的一个女人,就是倔强不服输。”
投递员送来报纸,皮特接过漫不经心地翻阅着,突然他双眼一亮:“光达,你看!”将报纸递给赵光达。
赵光达接过报纸,一条寻人启事跃入眼帘,他迅速读完:“医院,她们在医院,医院在哪儿?”
皮特:“不远就十分钟路程,走,我送你去。”
州医院 春 日
车娜姆在喂达昆吃东西。
赵光达推门进来:“娜姆!”
娜姆抬起头来,看见赵光达,眼泪唰唰往下掉,一个任性、坚强、不服输的女人,这时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
赵光达冲上前,一把搂住车娜姆:“我终于找到你们了。”
车娜姆破涕为笑:“死鬼,你终于来啦!”她转身对达昆:“昆儿,叫爸爸!”
达昆微弱的声音:“爸爸!”
赵光达上前握住他的小手:“爸爸来晚了,让你受苦啦!”
车娜姆似乎才明白过来,扯起嗓子在门口大叫:“王医生,来啦,来啦!”
王医生从办公室出来:“什么事,不知道摁警铃。”
车娜姆欣喜若狂:“孩子他爸来啦!”
王医生如释重负:“孩子有救了,放心吧!”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