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6920
成片时长:每集约41分钟
阅读:2161
发表:2022/4/14
20集 犯罪,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书剑》第1-3集
1-3
4-6
7-9
10-12
13-15
16-18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2-A-01539】
杨峰:他们说此事关系重大,很多地方都需要打点,让我们不要着急。
杨震:那就让他们先替我们把招安的事办成了,我们再帮他杀人。
杨忠:我们盘龙山现在物资非常紧缺,粮食马上就要吃完了。
杨震:对啊大哥,到时候我们总不能带着弟兄们去打家劫舍吧。
杨峰:行侠仗义,替天行道,不打家劫舍,不欺压百姓,这是我们当初立下的规矩,不能破。
杨震:可是我们也不能眼瞅着弟兄们挨饿吧。
杨忠:大哥,不如这样,我去帮他们杀人,但也要让他们赶紧替我们盘龙山招安。
杨峰:可是,二弟,你……
杨忠:我痛恨我现在所做的事,为了一己私利,滥杀无辜,在我的心里,我已经和一个真正的土匪强盗没什么区别了。
杨峰:我知道,你生性磊落,不屑于做这些谋财害命勾当,但你这不是为了一己私利,你是为了盘龙山的众位兄弟。
杨忠:大哥,当务之急,你要赶紧催促他们替我们办成招安之事,他们等得起,我们可等不起了。
杨峰:三弟,这几日你多派些人去蒲阴县衙,让他马上催促薛知州替我们招安。
杨震:大哥,我就不明白了,你为什么非要招安?
杨峰:那你说,我们盘龙山众兄弟可还有别的出路?
杨震:我……
杨忠:三弟,招安之后,可以入朝拜职,领朝廷饷银,为国效力。我们现在无名无分,总不能一直顶着土匪强盗的名声过一辈子吧?
杨震:哥哥说的是,我这就去办。(退下)
杨忠:这次他们要杀的是什么人?
杨峰:是上次我们杀死的柴侯爷的儿子,叫柴少卿。
杨忠:为何连他儿子也要杀?
杨峰:也许是想斩草除根吧,见到父亲死于非命,他怎么肯善罢甘休?
杨忠:到底是何深仇大恨,要对他们赶尽杀绝?
杨峰:这我们就不知道了,可能是有什么过往的恩怨吧。
杨忠:我们现在这样做,不知道是不是有违我们当初结拜时立下的誓言。
杨峰:有些事情,并非是我们想做就能做,也并非是我们想不做就能不做的。当初我们三个在此结为兄弟,歃血为盟,立誓要铲奸除恶,替天行道。可是,随着山上的兄弟越来越多,需要考虑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弟兄们吃什么,住什么,将来要做什么。我不能置他们于不顾,我要为盘龙山的前途着想。
杨忠:大哥,我能明白你的苦衷。
杨峰:只是,又要让你去做这件事,难为你了。
杨忠:若能为盘龙山搏得一个好前途,便也无妨。
杨峰:这次他们说柴少卿跑到瀛州去了,所以这次你要去瀛州。他们还送来两个人,说是见过这个柴少卿,你去瀛州的时候带上他们。
杨忠:是,大哥,我这就动身。(走到门口,又忽然转身)大哥,(杨峰也转过头来)这是最后一次了吗?
杨峰:我答应你,这是最后一次了。
4.言府 夜 内
孙师爷:大人,您找我?
言淮允:你看看这个吧。(将阁文递给孙师爷)
孙师爷:(接过阁文)这是?
言淮允:这是州府下发的阁文。
孙师爷:(看完过后)啊?怎么又要派人来查?上次那个沈大人不是已经来查过了吗?
言淮允:还真是阴魂不散啊。
孙师爷:难道那个姓沈的查出了什么?
言淮允:他来了之后就跟我们大吃大喝,查案也不过走了个流程而已,怎么可能查到什么?而且以我对他的观察来看,此人处事圆滑,深谙官场之道,他既已收了我们的钱财,必定不会多嘴。
孙师爷:那陛下为何还要派人来查?
言淮允:这就不清楚了。我总有一种感觉,这件事不会这么轻易地就这么了结。
孙师爷:阁文中薛大人让我们做好准备,也没说具体让我们做什么准备啊?
言淮允:那就还是像上次一样,先把鲁四的女儿带来,至少保证鲁四不会翻供。
孙师爷:是,大人,我这就去办。
言淮允:等等。
孙师爷: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言淮允:带来之后先关在你的府上吧。等他们来到蒲阴,肯定要经常在我府上摆下酒席,万一被他们发现就不好了。
孙师爷:是,大人。
5.定州行馆 日 内
武江翰和崔孝祯来到定州的第二日清晨,薛祖衡没有丝毫怠慢,早早备了厚礼去拜见这两位朝廷的大人。薛祖衡快步走入院中,后面紧跟着下人们和他准备的厚礼。武江翰和崔孝祯也赶忙起身来到院中迎接这位意料之中的客人。
薛祖衡:小城偏陋,行馆凋敝,远不及京城建筑那般精致繁华,还请二位大人恕下官招待不周。
武江翰:薛大人太客气了,如此寒雅小筑,倒别有一番清静之味。
薛祖衡:不知二位大人休息的可好,饭菜可否顺口?
武江翰:多承薛大人记挂,一切都好。
薛祖衡:那就好,那就好。
随后薛祖衡转身喊了一声“献上来”,下人们便纷纷将这些盛有厚礼的木盘掀开盖布,装有金银的箱子也打开木盖,一一呈现在三位大人面前。
薛祖衡:这是熊掌一对、鹿茸一对、燕窝一双、千年人参一支、珍珠一斛、白银五千两,还有通判高大人的一点心意,黄金五百两,还请大人笑纳。
武江翰:薛大人,你这是干什么,我和崔大人奉皇帝的诏令前来查案,是为陛下排解烦忧,怎么能收这么重的礼呢?
薛祖衡:早就听闻武大人和崔大人为人清廉,不藏私心,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只是这些都是本地的一些特产,上不得台面,也不值得几两银钱,还望二位大人不要嫌弃。
武江翰:薛大人也是名声在外,定州这几年物产富饶,百姓安乐,也全赖薛大人治理有方啊。
薛祖衡:大人过奖了,江山富饶,百姓富庶,这都是陛下福泽所至,恩典万民的结果啊。
武江翰:哈哈,薛大人过谦了,咱们屋中叙话可好?
薛祖衡:好,好。
薛祖衡说着,便吩咐下人们把礼物抬进厢房内。
武江翰:请。
薛祖衡:请。
说着三人走入屋中在各自的座位上坐了下来。仆人将茶水端至三人的桌前,便撤出门去。
武江翰:适才提到高大人,不知他今日为何没有与薛大人一同前来啊?
薛祖衡:哦,高大人因近日身体染疾,恐染与二位大人,因此未敢前来,让下官代送薄礼,向二位大人赔罪。等身体痊愈,高大人还要亲自登门,向二位大人请罪。
武江翰:哦,原来如此,不知高大人所染何疾?
薛祖衡:是疟疾,只需静养几日便可,倒也无妨。
武江翰:孝祯,改天备些薄礼替我去看望一下高大人。
崔孝祯:是,大人。
薛祖衡:区区小疾,改日下官去高府探望一下替二位大人转达一下心意便是,何劳大人大驾。
武江翰:如此,就有劳薛大人了。
薛祖衡:如等小事,何足挂齿,这都是下官的分内之事。
武江翰:(端起茶杯喝了口茶)陛下近日每想到文穆侯遇害一事便神思忧虑,悲恸交加,因此特命本官和崔大人来查察此案。
薛祖衡:下官治境不严,在定州治下出了这么大的一桩命案,致使侯爷死于非命,惹得陛下烦忧,下官万死难谢其罪。
武江翰:大人不必自责,这也不能全怪薛大人,每个地方也总有一二宵小之徒,干一些谋财害命的勾当,这种事也在所难免。
薛祖衡:多谢大人宽宥。不过,杀死侯爷的凶手也已经抓住,秋后便可将其处斩,以解陛下之忧。
武江翰:如此甚好。薛大人可否为我们讲讲这位侯爷?
薛祖衡:此人名叫柴熙节,他的祖父是当年有名的‘十阿父’柴守礼。
武江翰:(若有所思)柴,守,礼……
薛祖衡:是的,此人就是后周世宗皇帝柴荣的生父。
武江翰:哦,当年太祖皇帝建立伟业之后,厚待柴氏家族,还赐予了柴氏门人丹书铁券。柴守礼本人也曾入职本朝,官拜太子少傅。
薛祖衡:大人说的一点不错,太祖、太宗皇帝对柴氏家族礼遇有加,封赏不断,对柴氏后人也封爵赏官,以示天恩浩荡。这个柴熙节便是柴氏家族的后人,在开宝三年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封地在瀛州。
崔孝祯:(疑惑)瀛州?薛大人是说这位文穆侯的封地并不是在定州,而是在瀛州?
薛祖衡:哦,二位大人有所不知,这是十几年前的旧事。还是在雍熙四年的时候,辽国大军兴师南侵,犯我大宋,瀛州作为北方边境,首当其冲,被辽军攻占,这个文穆侯不愿降辽,便携家人老小向南逃窜,一路上躲避辽国军队的袭扰,艰苦奔波,流亡到了定州。待第二年辽军退去,他们一家老小已经将所带财物花费一空,没了回去的盘缠,走投无路,因此才在定州落脚。太宗皇帝得知,感念他不降敌国,忠于大宋,更体恤他一路辛劳,便对他大力封赏,并且允准他在定州安居,保留文穆侯的封号和相应的一切礼遇优待。
武江翰:原来如此,看来这个文穆侯还颇有一番傲骨。
薛祖衡:是啊,在当年情势如此危急的情况下,他仍然心向大宋,带着家儿老小辗转奔波,也绝不投辽。这也算不负太祖、太宗皇帝对他们柴氏一族如此的恩待了。
崔孝祯:文穆忠骨,不负皇恩,令人钦佩。只是,还有一个问题令本官感到不解。
薛祖衡:哦,崔大人有何疑问但讲无妨,下官一定知无不言。
崔孝祯:本官就是随便一问,不知薛大人是何时任权知定军州事的?
薛祖衡:下官是于雍熙二年忝任权知定军州事,于今已有十四年。
崔孝祯:哦?也就是说十年前文穆侯流落至此时,薛大人就已经是本地的知州了。
说罢,薛祖衡便明白了崔孝祯的意思。
薛祖衡:是的,当年他携家眷流落至此,正是下官接待的他,并替他奏表圣上。
武江翰:薛大人可否详细说明一二?
薛祖衡:当年辽军围攻定州,下官率全城将士奋死抵抗,待朝廷的大军开始反攻,在各地攻打城池的辽军也逐渐北撤,围攻定州的辽军也在几夜之间全部撤走,定州因此解困。战后,下官处理战后事宜,文穆侯一家老小找到了我的府上。待我见到他们一行时,他们已是衣衫褴褛,尘蓬垢面。他向我表明身份,陈明原委,于是我将他们暂时安置在了府上,让他们容身歇息。随后我将此事具表朝廷,这才有了后面的事。
崔孝祯:薛大人在这之前曾认识这位文穆侯?
薛祖衡:在这之前,下官与他素未谋面。
崔孝祯:那薛大人是如何确定此人就是文穆侯呢?
薛祖衡感觉到这位刑部员外郎崔大人来者不善,似有对事情刨根究底之势。
薛祖衡:他有官府开具的凭证,下官也仔细核验过,确定无误,并非伪造。而且在本州蒲阴县有一个怀襄伯,也是柴氏后人,论亲是这位文穆侯的堂弟,他也可以证明这位文穆侯的身份。这一点二位大人尽可放心。
武江翰:嗯,大人请继续说吧。
薛祖衡:柴侯爷在定州建府后一直过着平常的日子,和他的堂弟怀襄伯也时常往来。四年前,他因异常思念他的堂弟,具表朝廷请求陛下准许将侯府搬到蒲阴县,与堂兄团聚,以解思亲之情。在得到陛下允准后,他便搬往蒲阴县居住。
武江翰:也就是说,柴侯爷的侯府是在蒲阴县,而不是在定州城?
薛祖衡:是的,自四年前,文穆侯府便已搬往蒲阴县城,柴侯爷也是在蒲阴县的府中遇害的。当时是蒲阴知县在第一时间去勘察了案发现场,抓住了凶手,三日后便报到了州府之中。
武江翰:哦,对了,说说凶手吧。我听说凶手是文穆侯府的管家,姓鲁。
薛祖衡:是的,他在家中排行老四,旁人都叫他鲁四,已年过六旬,是侯府的管家。
武江翰:一个六旬老汉,还是侯府的管家,是因何故要害死他的主人呢?
薛祖衡:大人有所不知,鲁四之所以要杀死他的主人,皆是因柴侯爷醉酒之后要强行霸占他的女儿,却被鲁四撞见,鲁四为解救女儿,失手杀死了柴侯爷。目前犯人鲁四已认罪画押,并无隐瞒。
崔孝祯:那犯人鲁四现在何处?
薛祖衡:目前被羁押在蒲阴县牢中。
武江翰:看来,我们还要再走一趟蒲阴了。
薛祖衡:那是自然,那是自然。改日下官亲自陪二位大人前去。
武江翰:如此,那就有劳薛大人了。
杨震:那就让他们先替我们把招安的事办成了,我们再帮他杀人。
杨忠:我们盘龙山现在物资非常紧缺,粮食马上就要吃完了。
杨震:对啊大哥,到时候我们总不能带着弟兄们去打家劫舍吧。
杨峰:行侠仗义,替天行道,不打家劫舍,不欺压百姓,这是我们当初立下的规矩,不能破。
杨震:可是我们也不能眼瞅着弟兄们挨饿吧。
杨忠:大哥,不如这样,我去帮他们杀人,但也要让他们赶紧替我们盘龙山招安。
杨峰:可是,二弟,你……
杨忠:我痛恨我现在所做的事,为了一己私利,滥杀无辜,在我的心里,我已经和一个真正的土匪强盗没什么区别了。
杨峰:我知道,你生性磊落,不屑于做这些谋财害命勾当,但你这不是为了一己私利,你是为了盘龙山的众位兄弟。
杨忠:大哥,当务之急,你要赶紧催促他们替我们办成招安之事,他们等得起,我们可等不起了。
杨峰:三弟,这几日你多派些人去蒲阴县衙,让他马上催促薛知州替我们招安。
杨震:大哥,我就不明白了,你为什么非要招安?
杨峰:那你说,我们盘龙山众兄弟可还有别的出路?
杨震:我……
杨忠:三弟,招安之后,可以入朝拜职,领朝廷饷银,为国效力。我们现在无名无分,总不能一直顶着土匪强盗的名声过一辈子吧?
杨震:哥哥说的是,我这就去办。(退下)
杨忠:这次他们要杀的是什么人?
杨峰:是上次我们杀死的柴侯爷的儿子,叫柴少卿。
杨忠:为何连他儿子也要杀?
杨峰:也许是想斩草除根吧,见到父亲死于非命,他怎么肯善罢甘休?
杨忠:到底是何深仇大恨,要对他们赶尽杀绝?
杨峰:这我们就不知道了,可能是有什么过往的恩怨吧。
杨忠:我们现在这样做,不知道是不是有违我们当初结拜时立下的誓言。
杨峰:有些事情,并非是我们想做就能做,也并非是我们想不做就能不做的。当初我们三个在此结为兄弟,歃血为盟,立誓要铲奸除恶,替天行道。可是,随着山上的兄弟越来越多,需要考虑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弟兄们吃什么,住什么,将来要做什么。我不能置他们于不顾,我要为盘龙山的前途着想。
杨忠:大哥,我能明白你的苦衷。
杨峰:只是,又要让你去做这件事,难为你了。
杨忠:若能为盘龙山搏得一个好前途,便也无妨。
杨峰:这次他们说柴少卿跑到瀛州去了,所以这次你要去瀛州。他们还送来两个人,说是见过这个柴少卿,你去瀛州的时候带上他们。
杨忠:是,大哥,我这就动身。(走到门口,又忽然转身)大哥,(杨峰也转过头来)这是最后一次了吗?
杨峰:我答应你,这是最后一次了。
4.言府 夜 内
孙师爷:大人,您找我?
言淮允:你看看这个吧。(将阁文递给孙师爷)
孙师爷:(接过阁文)这是?
言淮允:这是州府下发的阁文。
孙师爷:(看完过后)啊?怎么又要派人来查?上次那个沈大人不是已经来查过了吗?
言淮允:还真是阴魂不散啊。
孙师爷:难道那个姓沈的查出了什么?
言淮允:他来了之后就跟我们大吃大喝,查案也不过走了个流程而已,怎么可能查到什么?而且以我对他的观察来看,此人处事圆滑,深谙官场之道,他既已收了我们的钱财,必定不会多嘴。
孙师爷:那陛下为何还要派人来查?
言淮允:这就不清楚了。我总有一种感觉,这件事不会这么轻易地就这么了结。
孙师爷:阁文中薛大人让我们做好准备,也没说具体让我们做什么准备啊?
言淮允:那就还是像上次一样,先把鲁四的女儿带来,至少保证鲁四不会翻供。
孙师爷:是,大人,我这就去办。
言淮允:等等。
孙师爷: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言淮允:带来之后先关在你的府上吧。等他们来到蒲阴,肯定要经常在我府上摆下酒席,万一被他们发现就不好了。
孙师爷:是,大人。
5.定州行馆 日 内
武江翰和崔孝祯来到定州的第二日清晨,薛祖衡没有丝毫怠慢,早早备了厚礼去拜见这两位朝廷的大人。薛祖衡快步走入院中,后面紧跟着下人们和他准备的厚礼。武江翰和崔孝祯也赶忙起身来到院中迎接这位意料之中的客人。
薛祖衡:小城偏陋,行馆凋敝,远不及京城建筑那般精致繁华,还请二位大人恕下官招待不周。
武江翰:薛大人太客气了,如此寒雅小筑,倒别有一番清静之味。
薛祖衡:不知二位大人休息的可好,饭菜可否顺口?
武江翰:多承薛大人记挂,一切都好。
薛祖衡:那就好,那就好。
随后薛祖衡转身喊了一声“献上来”,下人们便纷纷将这些盛有厚礼的木盘掀开盖布,装有金银的箱子也打开木盖,一一呈现在三位大人面前。
薛祖衡:这是熊掌一对、鹿茸一对、燕窝一双、千年人参一支、珍珠一斛、白银五千两,还有通判高大人的一点心意,黄金五百两,还请大人笑纳。
武江翰:薛大人,你这是干什么,我和崔大人奉皇帝的诏令前来查案,是为陛下排解烦忧,怎么能收这么重的礼呢?
薛祖衡:早就听闻武大人和崔大人为人清廉,不藏私心,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只是这些都是本地的一些特产,上不得台面,也不值得几两银钱,还望二位大人不要嫌弃。
武江翰:薛大人也是名声在外,定州这几年物产富饶,百姓安乐,也全赖薛大人治理有方啊。
薛祖衡:大人过奖了,江山富饶,百姓富庶,这都是陛下福泽所至,恩典万民的结果啊。
武江翰:哈哈,薛大人过谦了,咱们屋中叙话可好?
薛祖衡:好,好。
薛祖衡说着,便吩咐下人们把礼物抬进厢房内。
武江翰:请。
薛祖衡:请。
说着三人走入屋中在各自的座位上坐了下来。仆人将茶水端至三人的桌前,便撤出门去。
武江翰:适才提到高大人,不知他今日为何没有与薛大人一同前来啊?
薛祖衡:哦,高大人因近日身体染疾,恐染与二位大人,因此未敢前来,让下官代送薄礼,向二位大人赔罪。等身体痊愈,高大人还要亲自登门,向二位大人请罪。
武江翰:哦,原来如此,不知高大人所染何疾?
薛祖衡:是疟疾,只需静养几日便可,倒也无妨。
武江翰:孝祯,改天备些薄礼替我去看望一下高大人。
崔孝祯:是,大人。
薛祖衡:区区小疾,改日下官去高府探望一下替二位大人转达一下心意便是,何劳大人大驾。
武江翰:如此,就有劳薛大人了。
薛祖衡:如等小事,何足挂齿,这都是下官的分内之事。
武江翰:(端起茶杯喝了口茶)陛下近日每想到文穆侯遇害一事便神思忧虑,悲恸交加,因此特命本官和崔大人来查察此案。
薛祖衡:下官治境不严,在定州治下出了这么大的一桩命案,致使侯爷死于非命,惹得陛下烦忧,下官万死难谢其罪。
武江翰:大人不必自责,这也不能全怪薛大人,每个地方也总有一二宵小之徒,干一些谋财害命的勾当,这种事也在所难免。
薛祖衡:多谢大人宽宥。不过,杀死侯爷的凶手也已经抓住,秋后便可将其处斩,以解陛下之忧。
武江翰:如此甚好。薛大人可否为我们讲讲这位侯爷?
薛祖衡:此人名叫柴熙节,他的祖父是当年有名的‘十阿父’柴守礼。
武江翰:(若有所思)柴,守,礼……
薛祖衡:是的,此人就是后周世宗皇帝柴荣的生父。
武江翰:哦,当年太祖皇帝建立伟业之后,厚待柴氏家族,还赐予了柴氏门人丹书铁券。柴守礼本人也曾入职本朝,官拜太子少傅。
薛祖衡:大人说的一点不错,太祖、太宗皇帝对柴氏家族礼遇有加,封赏不断,对柴氏后人也封爵赏官,以示天恩浩荡。这个柴熙节便是柴氏家族的后人,在开宝三年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封地在瀛州。
崔孝祯:(疑惑)瀛州?薛大人是说这位文穆侯的封地并不是在定州,而是在瀛州?
薛祖衡:哦,二位大人有所不知,这是十几年前的旧事。还是在雍熙四年的时候,辽国大军兴师南侵,犯我大宋,瀛州作为北方边境,首当其冲,被辽军攻占,这个文穆侯不愿降辽,便携家人老小向南逃窜,一路上躲避辽国军队的袭扰,艰苦奔波,流亡到了定州。待第二年辽军退去,他们一家老小已经将所带财物花费一空,没了回去的盘缠,走投无路,因此才在定州落脚。太宗皇帝得知,感念他不降敌国,忠于大宋,更体恤他一路辛劳,便对他大力封赏,并且允准他在定州安居,保留文穆侯的封号和相应的一切礼遇优待。
武江翰:原来如此,看来这个文穆侯还颇有一番傲骨。
薛祖衡:是啊,在当年情势如此危急的情况下,他仍然心向大宋,带着家儿老小辗转奔波,也绝不投辽。这也算不负太祖、太宗皇帝对他们柴氏一族如此的恩待了。
崔孝祯:文穆忠骨,不负皇恩,令人钦佩。只是,还有一个问题令本官感到不解。
薛祖衡:哦,崔大人有何疑问但讲无妨,下官一定知无不言。
崔孝祯:本官就是随便一问,不知薛大人是何时任权知定军州事的?
薛祖衡:下官是于雍熙二年忝任权知定军州事,于今已有十四年。
崔孝祯:哦?也就是说十年前文穆侯流落至此时,薛大人就已经是本地的知州了。
说罢,薛祖衡便明白了崔孝祯的意思。
薛祖衡:是的,当年他携家眷流落至此,正是下官接待的他,并替他奏表圣上。
武江翰:薛大人可否详细说明一二?
薛祖衡:当年辽军围攻定州,下官率全城将士奋死抵抗,待朝廷的大军开始反攻,在各地攻打城池的辽军也逐渐北撤,围攻定州的辽军也在几夜之间全部撤走,定州因此解困。战后,下官处理战后事宜,文穆侯一家老小找到了我的府上。待我见到他们一行时,他们已是衣衫褴褛,尘蓬垢面。他向我表明身份,陈明原委,于是我将他们暂时安置在了府上,让他们容身歇息。随后我将此事具表朝廷,这才有了后面的事。
崔孝祯:薛大人在这之前曾认识这位文穆侯?
薛祖衡:在这之前,下官与他素未谋面。
崔孝祯:那薛大人是如何确定此人就是文穆侯呢?
薛祖衡感觉到这位刑部员外郎崔大人来者不善,似有对事情刨根究底之势。
薛祖衡:他有官府开具的凭证,下官也仔细核验过,确定无误,并非伪造。而且在本州蒲阴县有一个怀襄伯,也是柴氏后人,论亲是这位文穆侯的堂弟,他也可以证明这位文穆侯的身份。这一点二位大人尽可放心。
武江翰:嗯,大人请继续说吧。
薛祖衡:柴侯爷在定州建府后一直过着平常的日子,和他的堂弟怀襄伯也时常往来。四年前,他因异常思念他的堂弟,具表朝廷请求陛下准许将侯府搬到蒲阴县,与堂兄团聚,以解思亲之情。在得到陛下允准后,他便搬往蒲阴县居住。
武江翰:也就是说,柴侯爷的侯府是在蒲阴县,而不是在定州城?
薛祖衡:是的,自四年前,文穆侯府便已搬往蒲阴县城,柴侯爷也是在蒲阴县的府中遇害的。当时是蒲阴知县在第一时间去勘察了案发现场,抓住了凶手,三日后便报到了州府之中。
武江翰:哦,对了,说说凶手吧。我听说凶手是文穆侯府的管家,姓鲁。
薛祖衡:是的,他在家中排行老四,旁人都叫他鲁四,已年过六旬,是侯府的管家。
武江翰:一个六旬老汉,还是侯府的管家,是因何故要害死他的主人呢?
薛祖衡:大人有所不知,鲁四之所以要杀死他的主人,皆是因柴侯爷醉酒之后要强行霸占他的女儿,却被鲁四撞见,鲁四为解救女儿,失手杀死了柴侯爷。目前犯人鲁四已认罪画押,并无隐瞒。
崔孝祯:那犯人鲁四现在何处?
薛祖衡:目前被羁押在蒲阴县牢中。
武江翰:看来,我们还要再走一趟蒲阴了。
薛祖衡:那是自然,那是自然。改日下官亲自陪二位大人前去。
武江翰:如此,那就有劳薛大人了。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