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7242
成片时长:每集约41分钟
阅读:2156
发表:2022/4/14
20集 犯罪,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书剑》第10-12集
1-3
4-6
7-9
10-12
13-15
16-18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2-A-01552】
武江翰:(若有所悟)难道说……?
吕端:新皇登基,陛下想要干出一番事业,重新树立朝廷的威严,像死刑复核权这种本该属于朝廷的权力当然要重新收归中央。正好此时定州出了这样一件大案,如果是平民百姓被杀也就罢了,被杀的是朝廷钦封的侯爷,陛下此时想将死刑复核权收归朝廷,此案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至于皇帝在圣旨中说什么侯爷胜似至亲,每日忧思难忘,也不过是托词罢了。皇帝也许连这位侯爷的面都没见过,哪似至亲?何来忧思?只不过为了体现出陛下对此案的重视而已。
武江翰:(豁然开朗)侄儿明白了。陛下想要的结果并不是此案案情如何,侯爷被谁所杀,为何被杀。陛下重视这个案子也只是想将让这个案子最终进入刑部复核,然后以这个案子为由头将北方各州的死刑复核权收归朝廷。
吕端:哈哈,江翰,你果然聪明,一点就透。如果你将沈沛给陛下的答复再一模一样地回复给陛下,会有什么后果?轻则你的仕途到头,将来再也不会有提拔重用的机会,重则削官丢职,也未可知啊。
武江翰:(急忙拜谢)多谢姑父指教,侄儿今后全仰仗姑父了。
吕端:你这是干什么,快快请起,快快请起。我说了,来到姑父家里,就没有这么多虚礼了。
武江翰:谢姑父。此次侄儿是孤身秘密前来,无人所知。我还要马上赶回定州,此地不宜久留,侄儿便先告退了,改天再来看望姑父。
吕端:好,你快去吧,路上多加小心。
武江翰:姑父保重,侄儿告退。
武江翰从后门离开吕府后便连夜赶回定州,他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该怎么破这个局。
4.蒲阴行馆 日 内
崔孝祯:大人?您回来了?
武江翰:孝祯,你没事吧。
崔孝祯:我没事,大人,这些天您去哪儿了?
武江翰:(看了看周围)我们屋里说。
二人进入屋中。
崔孝祯:大人,这些天您到底去哪儿了?
武江翰:我回了趟京城。
崔孝祯:什么?您回京了?
武江翰:正是。
崔孝祯:您是回京复命了吗?可是我们这案子还没有查清楚啊。
武江翰:你先别着急,孝祯,听我跟你慢慢说。
崔孝祯:好。
二人坐下。
武江翰:孝祯,那日你说去鲁四的村子去找鲁四的女儿,为何一直到第二天也没有回来?
崔孝祯:哦,我遇到了点麻烦,我不小心落入土匪的陷阱,被他们抓了起来。
武江翰:什么!?土匪!?
崔孝祯:大人放心,高大人和言大人已经将我救出来了。
武江翰:你仔细地跟我说说。
崔孝祯:那日我在望龙村查访,晚些归来的时候,被盘龙山上的一伙土匪抓住了,他们把我们带到山上,将我误认作了官府的探子。不过好在他们只是将我们关起来,并没有为难我们。第二天言大人率人将我救了出来,原来是高大人和言大人为了剿灭这伙土匪率领大军攻山。然后我就跟随他们回来了。
武江翰:(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这样。
崔孝祯:大人在担心什么?
武江翰:我是担心……哦,没什么,这几日你还在继续查这个案子吗?
崔孝祯:没错,而且收获颇丰,大人,我正要跟您说呢(被打断)
武江翰:孝祯呐,其实有些话,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
崔孝祯:这屋中只有你我二人,大人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
武江翰:那孝祯,我问你,咱们到底为什么来这儿?
崔孝祯:(疑惑)咱们不是奉圣命前来查案的吗?
武江翰:那既然是奉圣命,是不是应该做到为君解忧?
崔孝祯:那是当然。
武江翰:你有没有想过怎么样才算是为君解忧?
崔孝祯:当然是彻查此案,将真相禀报陛下。
武江翰:你真的以为陛下想要的是真相吗?
崔孝祯:难道不是吗?陛下在圣旨中就是要我们查清此案啊。
武江翰:那么陛下到底所忧为何?
崔孝祯:侯爷对于陛下胜似至亲,侯爷之死令陛下忧思难平。
武江翰:孝祯,你进京做官还不到一年吧。
崔孝祯:没错。
武江翰:你可知道在京做官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或者我换一个问法,你怎样才能在京城里做到官运亨通,步步高升?
崔孝祯:立心方正,尽心办公,自然可以得到陛下赏识。
武江翰:你说的这些固然重要,可还有一点也不可或缺,那就是要会揣摩圣意。(见崔孝祯不说话)平日里我们收到陛下下发的种种圣旨、诏令,里面说的话有时候并不是陛下真正的意思。总会有一些陛下想要我们做的事情是不能写在明面上的。我们只有揣明圣意,才能真正做到为陛下分忧。(崔孝祯还是没有说话)就比如我们这次接到的圣旨。
崔孝祯:可是?
武江翰:可是什么?
崔孝祯:陛下让我们彻查此案,我实在想不出陛下还有什么其他的意思。
武江翰: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之前已经派沈大人查过一次,为何又要派我们来查呢?
崔孝祯:当然是因为沈大人回禀陛下的不是此案的真相,相信通过之前的所听所见,大人心中也清楚,此案定然是另有真相,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
武江翰:那陛下是怎么知道沈大人回禀的就不是真相呢?难道陛下亲自来查过?沈大人写的回禀奏折我们刑部都看过,并没有什么问题,我们也是亲自来到了定州才发现了此案的疑点。难道陛下就能凭一封奏折就怀疑此事另有真相?(崔孝祯不说话)而且孝祯你有没有想过,这位侯爷的封地是在瀛州,十年前搬到定州,陛下自幼长在京城,恐怕他连这个侯爷的面都没见过,怎么会说他胜似至亲,还对他忧思难忘呢?
崔孝祯:我,我不知道。
武江翰:很明显,陛下下此圣旨,并不是要我们真的查明此案的真相,陛下想要的也许并不是此案的真相。
崔孝祯:那陛下到底想要我们做什么?
武江翰:孝祯呐,你初到刑部没多久,对刑部的政务也许不是很熟悉,但或多或少也应该有所了解,这全国的死刑案件都是要呈交我们刑部进行复核的。
崔孝祯:这我知道,可是很多地方常有战事,这些地方的死刑案件并不会交由刑部进行复核便会直接将犯人处死。
武江翰:没错,这在战时是常有的事,朝廷大规模下放死刑复核权,州府有权直接将犯人处死。这本来并不是什么大事,先太祖太宗皇帝对这种事也不是很在意,所以很多死刑复核权就留在了州府手中。可是现在新皇登基,亟需立威,像收归死刑复核权这种事,当然是树立朝廷威严的不二之选。这时候正好定州又出了这么一桩大案,陛下想趁这个机会(被打断)
崔孝祯:大人不必再说了,孝祯都明白了。
武江翰:你是极聪明的人,应该知道到底该怎么做才能真正算是为陛下解忧了吧?
崔孝祯:只需要向陛下回禀说此案有疑,建议呈交刑部复核即可。
武江翰:没错,皇帝需要的知识这四个字,“此案有疑”,至于有何疑,真相是什么,统统都不重要。
崔孝祯:可是我已经查到线索了,只要再多些时日,我一定能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武江翰:你查出真相又有什么用呢?陛下想要的不是真相!
崔孝祯:那我们就看着凶手逍遥法外,看着无辜之人蒙受冤屈吗!?
武江翰:那你就连自己的前途也不要了!?
崔孝祯:我……
武江翰:如果这件事办的不合圣意,你应该知道我们的后果!仕途到头,甚至丢官罢职,你知道吗!?(见崔孝祯不说话)你辛辛苦苦挣得的前途,难道就因为这一件案子就要断送掉吗?
武江翰:我们为臣子的,食君之禄,位列朝堂,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替君分忧。况且收归死刑复核权这件事,本就是中央立威、整规政务的该做之事,陛下此举也是为了千秋社稷,江山稳固。
武江翰:我说这么多,就是想让你不要再这么固执了。就此收手吧,孝祯,如果你继续纠缠下去,万一他们眼见事情败露,狗急跳墙,到时候事情的发展你能控制的了吗?还不如就此打住,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
武江翰:等会我会去知会薛祖衡和言淮允,就说咱们明日一早就赶回京城。如果他们问起案子该怎么办,我们就说此案确如薛大人所说,并无犹疑,我们会将情况禀明陛下,让他们放心。
5.蒲阴县衙 日 内
薛祖衡:哎呀,这不是武大人吗,武大人卧病在床这么些天,是已经痊愈了吗?
武江翰:小小疾疫,劳烦大人记挂,已经痊愈了。
薛祖衡:大人里边请。
武江翰:请。
二人来到屋中坐下。
薛祖衡:得知大人生病,我是忧思难眠啊,多次去行馆想要探望一番,可是每次都被曹大人给挡了回来。
武江翰:是我叫他谢绝外客的,我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加上之前的老毛病,因此形状不雅,所以不想被外人看见。
薛祖衡:我之后又差人送去了一些补品,给大人调理身子,不知可否管用?
武江翰:哦,管用,管用,多亏了大人关怀,我的病才好的这么快。
薛祖衡:那就好,那就好。要是大人来我定州病倒了,我可怎么向陛下交代啊。
武江翰:大人太客气了。唉,高大人呢?怎么没见到他?
薛祖衡:怎么,崔大人没跟您说嘛?高大人回定州了。因我二人离开定州已经有些日子了,州府内政务积压已久,需要处理,高大人代我回定州处理政务去了。
武江翰:原来是这样,还劳烦薛大人留在这里陪着我们,真是不好意思。
薛祖衡:大人是为陛下办事,那陛下的事就是天大的事,薛某岂敢怠慢啊。
武江翰:哈哈,对,大人说的对。不瞒大人,我等要回京复命了。
薛祖衡:啊?这就要走?
武江翰:对,我们打算明日一早就出发,赶回京城。
薛祖衡:怎么这么着急?那这案子?
武江翰:这案子怎么了?
薛祖衡:这案子还没查完,大人就要回京复命吗?
武江翰:谁说没有查完?这案子不已经查完了吗?
薛祖衡:下官,不懂。
武江翰:这件案子的情形不是已经很清楚了吗?人证物证皆在,人犯鲁四也已签供画押,并无可疑之处。
薛祖衡:可是……
武江翰:怎么?薛大人认为这案子有什么不对吗?
薛祖衡:哦,不是,只是……哦,这件案子本来就是这样的,并没有什么不对。大人明辨是非,秉公查案,实在是好官呐。
武江翰:大人过奖。我只不过是履行圣命,将这件案子的情形原原本本地呈报给陛下罢了,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功劳。
薛祖衡:大人太谦了,为陛下解忧,本就是大功一件。
武江翰:哈哈。
薛祖衡:大人,您明日就要走,那崔大人呢?他也跟您一起走吗?
武江翰:这是当然。我们一行人都是奉陛下的指派来查案的,现在案子已经查清楚了,当然要一起走。(然后小声说道)大人放心,崔大人那边,我已经劝过了。
薛祖衡:大人思虑周全,薛某感激不尽。(说着掏出一张银票递上去)大人,这是我的一点小心意,就当做大人路上的盘缠,还望大人笑纳。
武江翰:你这是干什么?
薛祖衡:大人为薛某尽心尽力,我岂能不知啊。再说了,大人此行辛苦,这点银子又算得了什么呢?
武江翰:薛大人有所不知,这京城不比定州,这些银子可够砍我三个脑袋了。
薛祖衡:大人言重了,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向大人保证,绝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
武江翰:大人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这银子,我真不能收,大人就不要再客气了。
薛祖衡:这……(被敲门声打断)
薛祖衡:谁啊?
下人:大人,言大人来了。
武江翰:正好,言大人也来了。
薛祖衡:(赶忙收起银票)让他进来吧。
下人:是。
言大人进入屋中。
言淮允:武大人?
武江翰:言大人。
言淮允:好久不见啊,武大人是病好了吗?
武江翰:多承记挂,现已痊愈。
言淮允:那就好,那就好。
武江翰:言大人请坐吧。
言淮允:谢大人。(坐下)
言淮允:(试探性地)武大人,这些日子崔大人查案的情况是不是已经都跟您说过了啊?
武江翰:哦,没错,此案情形确如薛大人之前描述的那样,人犯鲁四已签供画押,铁证如山,并无任何可疑之处。
言淮允:(疑惑)啊!?
武江翰:怎么,言大人,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言淮允疑惑地看向薛祖衡。
薛祖衡:哦,言大人,武大人说的没错啊,此案本来就是这样,难道不是吗?
言淮允:哦,呃,是,是。
武江翰:既然此案已经查明,我们明日就要回京复命了。
言淮允:大人这么快就要走?
武江翰:这差事都已经办完了,当然要走啊。
言淮允:大人这几日辛苦,何不多住两天,歇息歇息,蒲阴还有好多景色我还想引大人前去赏摩呢。
武江翰:来日方长,日后有机会我一定来此一游。(压低声音)陛下那边还在等着呢。
薛祖衡: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留大人了,日后大人若是再光临定州,我等必当盛情款待。
武江翰:如此,那我就多谢二位大人的美意。
薛祖衡:不敢不敢。
薛祖衡:言大人,武大人和崔大人明日就要走了,你看今晚要不要在贵府中设宴为二位大人送行啊?
言淮允:对,对,今晚敝府略备薄酒,还请大人赏光。
武江翰:言大人客气了,那我等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言淮允:那下官恭候大人光临。
薛祖衡:好,那就说好了,大人,我们今晚在言府一聚。
吕端:新皇登基,陛下想要干出一番事业,重新树立朝廷的威严,像死刑复核权这种本该属于朝廷的权力当然要重新收归中央。正好此时定州出了这样一件大案,如果是平民百姓被杀也就罢了,被杀的是朝廷钦封的侯爷,陛下此时想将死刑复核权收归朝廷,此案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至于皇帝在圣旨中说什么侯爷胜似至亲,每日忧思难忘,也不过是托词罢了。皇帝也许连这位侯爷的面都没见过,哪似至亲?何来忧思?只不过为了体现出陛下对此案的重视而已。
武江翰:(豁然开朗)侄儿明白了。陛下想要的结果并不是此案案情如何,侯爷被谁所杀,为何被杀。陛下重视这个案子也只是想将让这个案子最终进入刑部复核,然后以这个案子为由头将北方各州的死刑复核权收归朝廷。
吕端:哈哈,江翰,你果然聪明,一点就透。如果你将沈沛给陛下的答复再一模一样地回复给陛下,会有什么后果?轻则你的仕途到头,将来再也不会有提拔重用的机会,重则削官丢职,也未可知啊。
武江翰:(急忙拜谢)多谢姑父指教,侄儿今后全仰仗姑父了。
吕端:你这是干什么,快快请起,快快请起。我说了,来到姑父家里,就没有这么多虚礼了。
武江翰:谢姑父。此次侄儿是孤身秘密前来,无人所知。我还要马上赶回定州,此地不宜久留,侄儿便先告退了,改天再来看望姑父。
吕端:好,你快去吧,路上多加小心。
武江翰:姑父保重,侄儿告退。
武江翰从后门离开吕府后便连夜赶回定州,他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该怎么破这个局。
4.蒲阴行馆 日 内
崔孝祯:大人?您回来了?
武江翰:孝祯,你没事吧。
崔孝祯:我没事,大人,这些天您去哪儿了?
武江翰:(看了看周围)我们屋里说。
二人进入屋中。
崔孝祯:大人,这些天您到底去哪儿了?
武江翰:我回了趟京城。
崔孝祯:什么?您回京了?
武江翰:正是。
崔孝祯:您是回京复命了吗?可是我们这案子还没有查清楚啊。
武江翰:你先别着急,孝祯,听我跟你慢慢说。
崔孝祯:好。
二人坐下。
武江翰:孝祯,那日你说去鲁四的村子去找鲁四的女儿,为何一直到第二天也没有回来?
崔孝祯:哦,我遇到了点麻烦,我不小心落入土匪的陷阱,被他们抓了起来。
武江翰:什么!?土匪!?
崔孝祯:大人放心,高大人和言大人已经将我救出来了。
武江翰:你仔细地跟我说说。
崔孝祯:那日我在望龙村查访,晚些归来的时候,被盘龙山上的一伙土匪抓住了,他们把我们带到山上,将我误认作了官府的探子。不过好在他们只是将我们关起来,并没有为难我们。第二天言大人率人将我救了出来,原来是高大人和言大人为了剿灭这伙土匪率领大军攻山。然后我就跟随他们回来了。
武江翰:(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这样。
崔孝祯:大人在担心什么?
武江翰:我是担心……哦,没什么,这几日你还在继续查这个案子吗?
崔孝祯:没错,而且收获颇丰,大人,我正要跟您说呢(被打断)
武江翰:孝祯呐,其实有些话,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
崔孝祯:这屋中只有你我二人,大人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
武江翰:那孝祯,我问你,咱们到底为什么来这儿?
崔孝祯:(疑惑)咱们不是奉圣命前来查案的吗?
武江翰:那既然是奉圣命,是不是应该做到为君解忧?
崔孝祯:那是当然。
武江翰:你有没有想过怎么样才算是为君解忧?
崔孝祯:当然是彻查此案,将真相禀报陛下。
武江翰:你真的以为陛下想要的是真相吗?
崔孝祯:难道不是吗?陛下在圣旨中就是要我们查清此案啊。
武江翰:那么陛下到底所忧为何?
崔孝祯:侯爷对于陛下胜似至亲,侯爷之死令陛下忧思难平。
武江翰:孝祯,你进京做官还不到一年吧。
崔孝祯:没错。
武江翰:你可知道在京做官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或者我换一个问法,你怎样才能在京城里做到官运亨通,步步高升?
崔孝祯:立心方正,尽心办公,自然可以得到陛下赏识。
武江翰:你说的这些固然重要,可还有一点也不可或缺,那就是要会揣摩圣意。(见崔孝祯不说话)平日里我们收到陛下下发的种种圣旨、诏令,里面说的话有时候并不是陛下真正的意思。总会有一些陛下想要我们做的事情是不能写在明面上的。我们只有揣明圣意,才能真正做到为陛下分忧。(崔孝祯还是没有说话)就比如我们这次接到的圣旨。
崔孝祯:可是?
武江翰:可是什么?
崔孝祯:陛下让我们彻查此案,我实在想不出陛下还有什么其他的意思。
武江翰: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之前已经派沈大人查过一次,为何又要派我们来查呢?
崔孝祯:当然是因为沈大人回禀陛下的不是此案的真相,相信通过之前的所听所见,大人心中也清楚,此案定然是另有真相,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
武江翰:那陛下是怎么知道沈大人回禀的就不是真相呢?难道陛下亲自来查过?沈大人写的回禀奏折我们刑部都看过,并没有什么问题,我们也是亲自来到了定州才发现了此案的疑点。难道陛下就能凭一封奏折就怀疑此事另有真相?(崔孝祯不说话)而且孝祯你有没有想过,这位侯爷的封地是在瀛州,十年前搬到定州,陛下自幼长在京城,恐怕他连这个侯爷的面都没见过,怎么会说他胜似至亲,还对他忧思难忘呢?
崔孝祯:我,我不知道。
武江翰:很明显,陛下下此圣旨,并不是要我们真的查明此案的真相,陛下想要的也许并不是此案的真相。
崔孝祯:那陛下到底想要我们做什么?
武江翰:孝祯呐,你初到刑部没多久,对刑部的政务也许不是很熟悉,但或多或少也应该有所了解,这全国的死刑案件都是要呈交我们刑部进行复核的。
崔孝祯:这我知道,可是很多地方常有战事,这些地方的死刑案件并不会交由刑部进行复核便会直接将犯人处死。
武江翰:没错,这在战时是常有的事,朝廷大规模下放死刑复核权,州府有权直接将犯人处死。这本来并不是什么大事,先太祖太宗皇帝对这种事也不是很在意,所以很多死刑复核权就留在了州府手中。可是现在新皇登基,亟需立威,像收归死刑复核权这种事,当然是树立朝廷威严的不二之选。这时候正好定州又出了这么一桩大案,陛下想趁这个机会(被打断)
崔孝祯:大人不必再说了,孝祯都明白了。
武江翰:你是极聪明的人,应该知道到底该怎么做才能真正算是为陛下解忧了吧?
崔孝祯:只需要向陛下回禀说此案有疑,建议呈交刑部复核即可。
武江翰:没错,皇帝需要的知识这四个字,“此案有疑”,至于有何疑,真相是什么,统统都不重要。
崔孝祯:可是我已经查到线索了,只要再多些时日,我一定能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武江翰:你查出真相又有什么用呢?陛下想要的不是真相!
崔孝祯:那我们就看着凶手逍遥法外,看着无辜之人蒙受冤屈吗!?
武江翰:那你就连自己的前途也不要了!?
崔孝祯:我……
武江翰:如果这件事办的不合圣意,你应该知道我们的后果!仕途到头,甚至丢官罢职,你知道吗!?(见崔孝祯不说话)你辛辛苦苦挣得的前途,难道就因为这一件案子就要断送掉吗?
武江翰:我们为臣子的,食君之禄,位列朝堂,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替君分忧。况且收归死刑复核权这件事,本就是中央立威、整规政务的该做之事,陛下此举也是为了千秋社稷,江山稳固。
武江翰:我说这么多,就是想让你不要再这么固执了。就此收手吧,孝祯,如果你继续纠缠下去,万一他们眼见事情败露,狗急跳墙,到时候事情的发展你能控制的了吗?还不如就此打住,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
武江翰:等会我会去知会薛祖衡和言淮允,就说咱们明日一早就赶回京城。如果他们问起案子该怎么办,我们就说此案确如薛大人所说,并无犹疑,我们会将情况禀明陛下,让他们放心。
5.蒲阴县衙 日 内
薛祖衡:哎呀,这不是武大人吗,武大人卧病在床这么些天,是已经痊愈了吗?
武江翰:小小疾疫,劳烦大人记挂,已经痊愈了。
薛祖衡:大人里边请。
武江翰:请。
二人来到屋中坐下。
薛祖衡:得知大人生病,我是忧思难眠啊,多次去行馆想要探望一番,可是每次都被曹大人给挡了回来。
武江翰:是我叫他谢绝外客的,我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加上之前的老毛病,因此形状不雅,所以不想被外人看见。
薛祖衡:我之后又差人送去了一些补品,给大人调理身子,不知可否管用?
武江翰:哦,管用,管用,多亏了大人关怀,我的病才好的这么快。
薛祖衡:那就好,那就好。要是大人来我定州病倒了,我可怎么向陛下交代啊。
武江翰:大人太客气了。唉,高大人呢?怎么没见到他?
薛祖衡:怎么,崔大人没跟您说嘛?高大人回定州了。因我二人离开定州已经有些日子了,州府内政务积压已久,需要处理,高大人代我回定州处理政务去了。
武江翰:原来是这样,还劳烦薛大人留在这里陪着我们,真是不好意思。
薛祖衡:大人是为陛下办事,那陛下的事就是天大的事,薛某岂敢怠慢啊。
武江翰:哈哈,对,大人说的对。不瞒大人,我等要回京复命了。
薛祖衡:啊?这就要走?
武江翰:对,我们打算明日一早就出发,赶回京城。
薛祖衡:怎么这么着急?那这案子?
武江翰:这案子怎么了?
薛祖衡:这案子还没查完,大人就要回京复命吗?
武江翰:谁说没有查完?这案子不已经查完了吗?
薛祖衡:下官,不懂。
武江翰:这件案子的情形不是已经很清楚了吗?人证物证皆在,人犯鲁四也已签供画押,并无可疑之处。
薛祖衡:可是……
武江翰:怎么?薛大人认为这案子有什么不对吗?
薛祖衡:哦,不是,只是……哦,这件案子本来就是这样的,并没有什么不对。大人明辨是非,秉公查案,实在是好官呐。
武江翰:大人过奖。我只不过是履行圣命,将这件案子的情形原原本本地呈报给陛下罢了,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功劳。
薛祖衡:大人太谦了,为陛下解忧,本就是大功一件。
武江翰:哈哈。
薛祖衡:大人,您明日就要走,那崔大人呢?他也跟您一起走吗?
武江翰:这是当然。我们一行人都是奉陛下的指派来查案的,现在案子已经查清楚了,当然要一起走。(然后小声说道)大人放心,崔大人那边,我已经劝过了。
薛祖衡:大人思虑周全,薛某感激不尽。(说着掏出一张银票递上去)大人,这是我的一点小心意,就当做大人路上的盘缠,还望大人笑纳。
武江翰:你这是干什么?
薛祖衡:大人为薛某尽心尽力,我岂能不知啊。再说了,大人此行辛苦,这点银子又算得了什么呢?
武江翰:薛大人有所不知,这京城不比定州,这些银子可够砍我三个脑袋了。
薛祖衡:大人言重了,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向大人保证,绝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
武江翰:大人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这银子,我真不能收,大人就不要再客气了。
薛祖衡:这……(被敲门声打断)
薛祖衡:谁啊?
下人:大人,言大人来了。
武江翰:正好,言大人也来了。
薛祖衡:(赶忙收起银票)让他进来吧。
下人:是。
言大人进入屋中。
言淮允:武大人?
武江翰:言大人。
言淮允:好久不见啊,武大人是病好了吗?
武江翰:多承记挂,现已痊愈。
言淮允:那就好,那就好。
武江翰:言大人请坐吧。
言淮允:谢大人。(坐下)
言淮允:(试探性地)武大人,这些日子崔大人查案的情况是不是已经都跟您说过了啊?
武江翰:哦,没错,此案情形确如薛大人之前描述的那样,人犯鲁四已签供画押,铁证如山,并无任何可疑之处。
言淮允:(疑惑)啊!?
武江翰:怎么,言大人,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言淮允疑惑地看向薛祖衡。
薛祖衡:哦,言大人,武大人说的没错啊,此案本来就是这样,难道不是吗?
言淮允:哦,呃,是,是。
武江翰:既然此案已经查明,我们明日就要回京复命了。
言淮允:大人这么快就要走?
武江翰:这差事都已经办完了,当然要走啊。
言淮允:大人这几日辛苦,何不多住两天,歇息歇息,蒲阴还有好多景色我还想引大人前去赏摩呢。
武江翰:来日方长,日后有机会我一定来此一游。(压低声音)陛下那边还在等着呢。
薛祖衡: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留大人了,日后大人若是再光临定州,我等必当盛情款待。
武江翰:如此,那我就多谢二位大人的美意。
薛祖衡:不敢不敢。
薛祖衡:言大人,武大人和崔大人明日就要走了,你看今晚要不要在贵府中设宴为二位大人送行啊?
言淮允:对,对,今晚敝府略备薄酒,还请大人赏光。
武江翰:言大人客气了,那我等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言淮允:那下官恭候大人光临。
薛祖衡:好,那就说好了,大人,我们今晚在言府一聚。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