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6521
成片时长:每集约41分钟
阅读:5666
发表:2022/4/14
20集 犯罪,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书剑》第16-18集
1-3
4-6
7-9
10-12
13-15
16-18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2-A-01555】
柴少卿:是他送您来这儿的?
荀朝举:没错,是他送我来这儿出家的,此处清静,少有人来,确实是个修行的好去处。只是没想到,如今他也被我连累而死。
崔孝祯:你是怎么知道,萧威的真正目标不是何将军,而是荀大人的?
卢元祈:我今天去迎凤楼抓捕萧威的时候,发现他并不在。回去后我将这件事前前后后又仔细梳理了一遍,总感觉遗漏掉了什么。我想起了我们夜宿云清寺,萧威来刺杀那晚的情景,我又想起了智因师傅的一句话,当时您说寺中并无多余屋舍,就先让我们在您的僧舍将就一宿,然后您就去佛堂打坐去了。我便突然意识到,萧威的真正目标可能不是何将军,而是本该在僧舍中休息的您。
柴少卿:原来是这样。
崔孝祯:我还有一个疑问。
卢元祈:什么疑问?
崔孝祯:那萧威得到荀大人的下落后,为什么不立即动身过来,反而又拖后了几天才来呢?
卢元祈:崔大人果然慧眼如炬,一下就发现了问题所在。他之所以没有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来行刺,是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办。
崔孝祯:什么事?
卢元祈:你别忘了,他还是耶律宗真和李温之间的联络人,他们这次勾结,就是通过他在中间传递消息的。
崔孝祯:你的意思是,他在杀死张老汉之后,接到了李温的消息,要马上赶回辽国给耶律宗真送信?
卢元祈:没错,所以他才耽搁了几天,直到他传递完消息,他才赶来云清寺行刺。
崔孝祯:这个萧威是李温和耶律宗真之间的联络人,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卢元祈:我起初也并不知道,只知道他是个辽国人,平日里住在瀛州城的迎凤楼中,并且我还诈出了他就是杀死张老汉的凶手。我当时也并没有在意,只是将他当作一个普通的杀人犯,扭送到景城县衙,交给景城知县关押了。可等我回到瀛州去见了李温,隐隐约约感觉到李温可能知道萧威杀死张老汉的事,便觉得此事没有这么简单。但是当时我要马上赶去幽州,我便写信给当时还在景城照顾何将军的元英,让她把萧威从县衙要回来。后来我才知道,元英那时候已经跟随何将军去了蒲阴,并没有收到我的信。所以我暗入幽州的时候在耶律宗真的府里发现了萧威。当时我还非常吃惊,他为什么会出现在幽州,还是在耶律宗真的府里。后来我终于明白,原来他就是李温和耶律宗真之间的联络人,是李温从景城知县手里将萧威要了过去。
崔孝祯:他是去给耶律宗真传信了?
卢元祈:没错,他们这次的联络,就是在约定最后的起兵时间和李温开城投降的时间。(看着地上的萧威)可怜他为耶律宗真坏事做尽,最终却落得个身死人亡的下场!
柴少卿:他的主子都已经逃回辽国了,他还是不忘来完成他主子交给他的任务,这种人,不需要可怜!
卢元祈:荀大人,耶律宗真为什么要杀你?十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荀朝举:(沉默了一下)你们愿意陪我出去走走吗?
2.云清寺 日 外
荀朝举、卢元祈、崔孝祯和柴少卿四人来到寺门外走着。
崔孝祯:这里枝林繁密,曲径幽深,果然是个清修的好地方。
荀朝举带他们来到一块石头上。他站在石头上,看着山下的远方。
荀朝举:这就是密云山。
崔孝祯:云清雾绕,人间绝景,也不过如此,怪不得这所寺庙叫云清寺。
荀朝举:这世事啊,虽然都像这云雾一般,难以看清,可是终归是要消散而尽的,又有谁会记得呢。
卢元祈:世事难料,云雾将散,可人心仍在,总有人会记着的。
荀朝举:十年一梦,恍如隔世啊。我本以为这件事会石沉大海,永远不会再被人提起。
卢元祈:什么事?
荀朝举:十年前的旧事,你们,确定要听吗?
柴少卿:是跟我爹的死有关吗?
荀朝举: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爹是被薛祖衡杀死的吧?
柴少卿:伯父?你是怎么知道的?
荀朝举: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在雍熙四年末,端拱元年初,辽国萧太后命耶律休哥为先锋都统,率军征讨大宋。耶律休哥兵锋直指瀛州,时任瀛州兵马都部署的刘廷让率军迎击,在君子馆与耶律休哥一战过后,全军败末,死者数万。
卢元祈:当时君子馆一败,我大宋北境防线被彻底撕开,北境局势异常危急。
荀朝举:没错,当时情势万分危急,我赶忙去找留守瀛州的林定远将军商量对策。
3.回忆 日 内
荀朝举:林将军!林将军!
林定远:荀大人!
荀朝举:消息你都听说了吗?
林定远:我已经知道了,刘将军败了。
荀朝举:怎么会这样呢?刘将军不是带了几万铁骑过去吗?就算对面是耶律休哥,也不至于败的如此惨烈吧?
林定远: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刘将军全军覆没,瀛州已经彻底地暴露在耶律休哥面前了,他下一步肯定要来攻打瀛州。
荀朝举:将军,能守得住吗?
林定远:我手里只有几千老弱病残,几万铁骑都奈何不了他,我怎么可能抵挡的了他的大军。
荀朝举:哎呀!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林定远:要赶紧请求朝廷的援兵!
荀朝举:已经派人去了。可是朝廷反应再快,援军也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赶来,耶律休哥怎么可能给我们喘息的机会,他肯定会趁势拿下瀛州的。
林定远:那可还有别的办法?如果他真的攻城,我怕连几个时辰都坚持不了。
4.云清寺 日 外
荀朝举:正在我们一筹莫展之际,来了一个人,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柴少卿:谁?
荀朝举:他就是你的父亲,文穆侯。
5.回忆 日 内
荀朝举:侯爷?
林定远:侯爷?
文穆侯:荀大人,林将军,事情我都知道了,你们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荀朝举:耶律休哥接下来肯定要来攻打瀛州了,可是我们只有几千老弱病残,根本抵挡不住他的进攻。
林定远:而且我们也指望不上朝廷的援军,如果耶律休哥全力攻城的话,我们怕是连几个时辰都坚持不了。
荀朝举:侯爷,你可有应对之法?
荀朝举:随后,侯爷的一番话将我们俩都震惊了。
文穆侯:我想请大人,开城投降。
荀朝举:什么!?投降!?
林定远:我们虽然人少,可我们不是苟且偷生之辈!就算跟他拼个鱼死网破,我们也不会投降!
文穆侯:将军先不要着急,听我把话说完。
荀朝举:侯爷有何打算?
文穆侯:大人可以派人去和耶律休哥谈好条件,如果他答应不对瀛州百姓烧杀抢掠,那么你就开城投降。
荀朝举:你是想保全瀛州的百姓。
文穆侯: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林定远:可是耶律休哥会同意吗?我们已经是他砧板上的肉了,他为什么要答应我们的条件呢?
文穆侯:因为这对他来说,也是最好的选择。
荀朝举:为什么?
文穆侯:耶律休哥虽说打了胜仗,可是他那边的伤亡想必也不会小,毕竟刘将军率领的是数万铁骑,肯定是与他们激烈厮杀过的。
林定远:就算如此,他想要攻打瀛州,那不也是十拿九稳的事?
文穆侯:那就要看他如何做选择了,是选择费时费力地攻打,还是选择不费一兵一卒接受我们开城献降。
荀朝举:那他万一不遵守约定怎么办?我们投降了,他却又开始劫我瀛州百姓。
文穆侯:那他就要好好掂量掂量了,这样做,到底值不值。
荀朝举:什么意思?
文穆侯:如果他不遵守约定,那么将来他南下路上的每一座城池都会跟他血战到底,他将来会因为自己的放纵遇到多大的麻烦,耶律休哥身为一代名将,不会不懂得这个道理。而且他们这次举全国之力南下攻宋,目的绝不是仅仅为了劫掠一番。
林定远:他们是要占领大宋的城池,扩大辽国的地盘,就像燕云十六州那样。
文穆侯:没错。所以对耶律休哥来说,他需要往南推进,遇到的阻力越小越好,我们开城投降,这点条件,他是想都不会想就会答应的。
荀朝举:可是,这毕竟是投降,我身为陛下臣子,替天巡狩,拱手将城池百姓送与他国,我……
文穆侯:大人放心,我让大人投降,并不是真正的投降。
6.云清寺 日 外
卢元祈:不是真正的投降?
荀朝举:没错。
卢元祈:那是什么?
荀朝举:他想要在北境,重新组建一支反辽力量。
卢元祈:反辽力量!?
荀朝举:没错,我负责向耶律休哥投降,保护瀛州的百姓,作为日后我们东山再起的地盘。林将军负责将几千守城军队带出城去,依靠瀛州复杂的山势地形与辽军周旋,作为我们日后反攻的主力。而他,则是去联络北境各地的零散力量,将他们组织起来,成为一股新的势力,与辽军抗衡。
崔孝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荀朝举:如果你了解我们当时的处境,你就能明白了。
卢元祈:刘廷让大军溃败,边境局势异常危急,大宋北境已成危卵。
荀朝举:没错,先太宗皇帝曾两次举全国之力北伐辽国,却都是大败而归。而当时刘廷让率领的大宋数万精锐在耶律休哥率领的辽国铁骑之下也是不堪一击,最终全军覆没。如果当时是你们,你们就一定会认为,这场战争最后的胜者会是大宋吗?
众人沉默。
荀朝举:身为汉人,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城池都一步一步落入外族之手而不为所动吗?
卢元祈:时势所迫,在当时的情境下,侯爷只是选择了自己的方式而已。
柴少卿:这些,父亲从来都没有跟我说过。
荀朝举:当时你们还小,当然不会告诉你们。
卢元祈: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侯爷下一个要联络的人,就是薛祖衡吧?
荀朝举:没错,耶律休真一旦拿下瀛州,下一个目标肯定就是定州。于是侯爷便带着你们一家往定州逃亡,实则是去联络定州知州薛祖衡去了。
卢元祈:可是当时薛祖衡是率城奋战,并没有开城献降啊?
荀朝举:因为当时耶律休哥没有派全部的兵力去攻打定州,他分兵去攻打祁州、深州去了,所以在薛祖衡的全力抵抗之下,才勉强守住了定州。
崔孝祯:那后来呢?后来朝廷大军反攻,又将辽军击退。
荀朝举:后来,大宋的军队并没有像我们预估的那样不堪一击,会节节败退,而是奋起反攻,将萧太后和耶律休哥的大军赶回了辽国。于是我们便约定,此事以后绝不再提,权当没有发生过一样。侯爷带着你们一家逃亡到了定州,所以干脆就在定州安家。薛祖衡继续做他的定州知州,林将军因为誓死不降,在朝廷大军反攻的时候又与大军里应外合将辽军击退,立下赫赫战功。后来他得到先太宗皇帝的褒奖,成为新任瀛州兵马都部署,率领五万大军驻守瀛州边境。而我(顿了一下)我是一名叛臣,已经不可能像他们那样继续活下去了。
卢元祈:我明白,就像李温为什么非要自杀一样。
崔孝祯:这怎么能一样呢?大人是为了保全瀛州百姓才不得已向耶律休哥投降,而李温是为了一己私欲主动和耶律宗真勾结,叛敌卖国。
荀朝举:不,至少在陛下眼里,我和今天的李温,没有什么不同。
卢元祈:皇家威严,天子无情。
柴少卿:所以,伯父,您选择了投河自尽是吗?
荀朝举:没错,后来的事,你们就都知道了。
崔孝祯:我明白了,我现在终于知道,薛祖衡为什么一定要杀死侯爷了。
柴少卿:为什么?
崔孝祯:因为人心,因为猜忌。
荀朝举:没错,是他送我来这儿出家的,此处清静,少有人来,确实是个修行的好去处。只是没想到,如今他也被我连累而死。
崔孝祯:你是怎么知道,萧威的真正目标不是何将军,而是荀大人的?
卢元祈:我今天去迎凤楼抓捕萧威的时候,发现他并不在。回去后我将这件事前前后后又仔细梳理了一遍,总感觉遗漏掉了什么。我想起了我们夜宿云清寺,萧威来刺杀那晚的情景,我又想起了智因师傅的一句话,当时您说寺中并无多余屋舍,就先让我们在您的僧舍将就一宿,然后您就去佛堂打坐去了。我便突然意识到,萧威的真正目标可能不是何将军,而是本该在僧舍中休息的您。
柴少卿:原来是这样。
崔孝祯:我还有一个疑问。
卢元祈:什么疑问?
崔孝祯:那萧威得到荀大人的下落后,为什么不立即动身过来,反而又拖后了几天才来呢?
卢元祈:崔大人果然慧眼如炬,一下就发现了问题所在。他之所以没有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来行刺,是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办。
崔孝祯:什么事?
卢元祈:你别忘了,他还是耶律宗真和李温之间的联络人,他们这次勾结,就是通过他在中间传递消息的。
崔孝祯:你的意思是,他在杀死张老汉之后,接到了李温的消息,要马上赶回辽国给耶律宗真送信?
卢元祈:没错,所以他才耽搁了几天,直到他传递完消息,他才赶来云清寺行刺。
崔孝祯:这个萧威是李温和耶律宗真之间的联络人,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卢元祈:我起初也并不知道,只知道他是个辽国人,平日里住在瀛州城的迎凤楼中,并且我还诈出了他就是杀死张老汉的凶手。我当时也并没有在意,只是将他当作一个普通的杀人犯,扭送到景城县衙,交给景城知县关押了。可等我回到瀛州去见了李温,隐隐约约感觉到李温可能知道萧威杀死张老汉的事,便觉得此事没有这么简单。但是当时我要马上赶去幽州,我便写信给当时还在景城照顾何将军的元英,让她把萧威从县衙要回来。后来我才知道,元英那时候已经跟随何将军去了蒲阴,并没有收到我的信。所以我暗入幽州的时候在耶律宗真的府里发现了萧威。当时我还非常吃惊,他为什么会出现在幽州,还是在耶律宗真的府里。后来我终于明白,原来他就是李温和耶律宗真之间的联络人,是李温从景城知县手里将萧威要了过去。
崔孝祯:他是去给耶律宗真传信了?
卢元祈:没错,他们这次的联络,就是在约定最后的起兵时间和李温开城投降的时间。(看着地上的萧威)可怜他为耶律宗真坏事做尽,最终却落得个身死人亡的下场!
柴少卿:他的主子都已经逃回辽国了,他还是不忘来完成他主子交给他的任务,这种人,不需要可怜!
卢元祈:荀大人,耶律宗真为什么要杀你?十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荀朝举:(沉默了一下)你们愿意陪我出去走走吗?
2.云清寺 日 外
荀朝举、卢元祈、崔孝祯和柴少卿四人来到寺门外走着。
崔孝祯:这里枝林繁密,曲径幽深,果然是个清修的好地方。
荀朝举带他们来到一块石头上。他站在石头上,看着山下的远方。
荀朝举:这就是密云山。
崔孝祯:云清雾绕,人间绝景,也不过如此,怪不得这所寺庙叫云清寺。
荀朝举:这世事啊,虽然都像这云雾一般,难以看清,可是终归是要消散而尽的,又有谁会记得呢。
卢元祈:世事难料,云雾将散,可人心仍在,总有人会记着的。
荀朝举:十年一梦,恍如隔世啊。我本以为这件事会石沉大海,永远不会再被人提起。
卢元祈:什么事?
荀朝举:十年前的旧事,你们,确定要听吗?
柴少卿:是跟我爹的死有关吗?
荀朝举: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爹是被薛祖衡杀死的吧?
柴少卿:伯父?你是怎么知道的?
荀朝举: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在雍熙四年末,端拱元年初,辽国萧太后命耶律休哥为先锋都统,率军征讨大宋。耶律休哥兵锋直指瀛州,时任瀛州兵马都部署的刘廷让率军迎击,在君子馆与耶律休哥一战过后,全军败末,死者数万。
卢元祈:当时君子馆一败,我大宋北境防线被彻底撕开,北境局势异常危急。
荀朝举:没错,当时情势万分危急,我赶忙去找留守瀛州的林定远将军商量对策。
3.回忆 日 内
荀朝举:林将军!林将军!
林定远:荀大人!
荀朝举:消息你都听说了吗?
林定远:我已经知道了,刘将军败了。
荀朝举:怎么会这样呢?刘将军不是带了几万铁骑过去吗?就算对面是耶律休哥,也不至于败的如此惨烈吧?
林定远: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刘将军全军覆没,瀛州已经彻底地暴露在耶律休哥面前了,他下一步肯定要来攻打瀛州。
荀朝举:将军,能守得住吗?
林定远:我手里只有几千老弱病残,几万铁骑都奈何不了他,我怎么可能抵挡的了他的大军。
荀朝举:哎呀!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林定远:要赶紧请求朝廷的援兵!
荀朝举:已经派人去了。可是朝廷反应再快,援军也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赶来,耶律休哥怎么可能给我们喘息的机会,他肯定会趁势拿下瀛州的。
林定远:那可还有别的办法?如果他真的攻城,我怕连几个时辰都坚持不了。
4.云清寺 日 外
荀朝举:正在我们一筹莫展之际,来了一个人,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柴少卿:谁?
荀朝举:他就是你的父亲,文穆侯。
5.回忆 日 内
荀朝举:侯爷?
林定远:侯爷?
文穆侯:荀大人,林将军,事情我都知道了,你们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荀朝举:耶律休哥接下来肯定要来攻打瀛州了,可是我们只有几千老弱病残,根本抵挡不住他的进攻。
林定远:而且我们也指望不上朝廷的援军,如果耶律休哥全力攻城的话,我们怕是连几个时辰都坚持不了。
荀朝举:侯爷,你可有应对之法?
荀朝举:随后,侯爷的一番话将我们俩都震惊了。
文穆侯:我想请大人,开城投降。
荀朝举:什么!?投降!?
林定远:我们虽然人少,可我们不是苟且偷生之辈!就算跟他拼个鱼死网破,我们也不会投降!
文穆侯:将军先不要着急,听我把话说完。
荀朝举:侯爷有何打算?
文穆侯:大人可以派人去和耶律休哥谈好条件,如果他答应不对瀛州百姓烧杀抢掠,那么你就开城投降。
荀朝举:你是想保全瀛州的百姓。
文穆侯: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林定远:可是耶律休哥会同意吗?我们已经是他砧板上的肉了,他为什么要答应我们的条件呢?
文穆侯:因为这对他来说,也是最好的选择。
荀朝举:为什么?
文穆侯:耶律休哥虽说打了胜仗,可是他那边的伤亡想必也不会小,毕竟刘将军率领的是数万铁骑,肯定是与他们激烈厮杀过的。
林定远:就算如此,他想要攻打瀛州,那不也是十拿九稳的事?
文穆侯:那就要看他如何做选择了,是选择费时费力地攻打,还是选择不费一兵一卒接受我们开城献降。
荀朝举:那他万一不遵守约定怎么办?我们投降了,他却又开始劫我瀛州百姓。
文穆侯:那他就要好好掂量掂量了,这样做,到底值不值。
荀朝举:什么意思?
文穆侯:如果他不遵守约定,那么将来他南下路上的每一座城池都会跟他血战到底,他将来会因为自己的放纵遇到多大的麻烦,耶律休哥身为一代名将,不会不懂得这个道理。而且他们这次举全国之力南下攻宋,目的绝不是仅仅为了劫掠一番。
林定远:他们是要占领大宋的城池,扩大辽国的地盘,就像燕云十六州那样。
文穆侯:没错。所以对耶律休哥来说,他需要往南推进,遇到的阻力越小越好,我们开城投降,这点条件,他是想都不会想就会答应的。
荀朝举:可是,这毕竟是投降,我身为陛下臣子,替天巡狩,拱手将城池百姓送与他国,我……
文穆侯:大人放心,我让大人投降,并不是真正的投降。
6.云清寺 日 外
卢元祈:不是真正的投降?
荀朝举:没错。
卢元祈:那是什么?
荀朝举:他想要在北境,重新组建一支反辽力量。
卢元祈:反辽力量!?
荀朝举:没错,我负责向耶律休哥投降,保护瀛州的百姓,作为日后我们东山再起的地盘。林将军负责将几千守城军队带出城去,依靠瀛州复杂的山势地形与辽军周旋,作为我们日后反攻的主力。而他,则是去联络北境各地的零散力量,将他们组织起来,成为一股新的势力,与辽军抗衡。
崔孝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荀朝举:如果你了解我们当时的处境,你就能明白了。
卢元祈:刘廷让大军溃败,边境局势异常危急,大宋北境已成危卵。
荀朝举:没错,先太宗皇帝曾两次举全国之力北伐辽国,却都是大败而归。而当时刘廷让率领的大宋数万精锐在耶律休哥率领的辽国铁骑之下也是不堪一击,最终全军覆没。如果当时是你们,你们就一定会认为,这场战争最后的胜者会是大宋吗?
众人沉默。
荀朝举:身为汉人,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城池都一步一步落入外族之手而不为所动吗?
卢元祈:时势所迫,在当时的情境下,侯爷只是选择了自己的方式而已。
柴少卿:这些,父亲从来都没有跟我说过。
荀朝举:当时你们还小,当然不会告诉你们。
卢元祈: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侯爷下一个要联络的人,就是薛祖衡吧?
荀朝举:没错,耶律休真一旦拿下瀛州,下一个目标肯定就是定州。于是侯爷便带着你们一家往定州逃亡,实则是去联络定州知州薛祖衡去了。
卢元祈:可是当时薛祖衡是率城奋战,并没有开城献降啊?
荀朝举:因为当时耶律休哥没有派全部的兵力去攻打定州,他分兵去攻打祁州、深州去了,所以在薛祖衡的全力抵抗之下,才勉强守住了定州。
崔孝祯:那后来呢?后来朝廷大军反攻,又将辽军击退。
荀朝举:后来,大宋的军队并没有像我们预估的那样不堪一击,会节节败退,而是奋起反攻,将萧太后和耶律休哥的大军赶回了辽国。于是我们便约定,此事以后绝不再提,权当没有发生过一样。侯爷带着你们一家逃亡到了定州,所以干脆就在定州安家。薛祖衡继续做他的定州知州,林将军因为誓死不降,在朝廷大军反攻的时候又与大军里应外合将辽军击退,立下赫赫战功。后来他得到先太宗皇帝的褒奖,成为新任瀛州兵马都部署,率领五万大军驻守瀛州边境。而我(顿了一下)我是一名叛臣,已经不可能像他们那样继续活下去了。
卢元祈:我明白,就像李温为什么非要自杀一样。
崔孝祯:这怎么能一样呢?大人是为了保全瀛州百姓才不得已向耶律休哥投降,而李温是为了一己私欲主动和耶律宗真勾结,叛敌卖国。
荀朝举:不,至少在陛下眼里,我和今天的李温,没有什么不同。
卢元祈:皇家威严,天子无情。
柴少卿:所以,伯父,您选择了投河自尽是吗?
荀朝举:没错,后来的事,你们就都知道了。
崔孝祯:我明白了,我现在终于知道,薛祖衡为什么一定要杀死侯爷了。
柴少卿:为什么?
崔孝祯:因为人心,因为猜忌。
上一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