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2002
成片时长:约72分钟
阅读:10899
发表:2015/4/4
网络电影剧本
说走就走的旅行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三十一)
字幕:两天之后
外景,日,西安交大招待所大堂
莫高:爸,不是还有几个老同学没联系上吗,要不要在等两天
莫高爸爸:不等了,走吧,等以后有机会吧!老婆子,你说呢?
莫高妈妈微笑着:走吧,多看几个地方
莫高:那行,爸妈,阳阳在车上等着,你们先上车,我拿行李和退房
外景,日,西安交大招待所停车场出口岗亭
随着闸机打开,房车驶出了停车场
(三十二)
外景,日,高速公路,路牌显示距离宝鸡还有100公里。
内景,日,房车内,餐桌旁边,薛小阳陪着莫高爸爸聊天。
【背景音乐,琵琶曲十面埋伏】
莫高爸爸:阳阳,叔叔考你一个问题
薛小阳:叔叔您说,什么问题
莫高爸爸:宝鸡这个城市古代叫什么名字?
薛小阳摇摇头。
莫高爸爸:不知道,那你一定知道一个成语,明修什么暗度什么?
薛小阳:这个我知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楚汉争霸时候的典故。
莫高爸爸点点头,用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说道:对
薛小阳疑惑地问道:哦,那您的意思是,宝鸡就是古代的陈仓?
莫高爸爸点点头,说道:对,现在的宝鸡市还有陈仓区和陈仓山
薛小阳:这名字改的真够二的,要是这成语变成明修栈道暗度宝鸡……
一边说着,薛小阳一边连连摇头。
莫高看着观后镜,对副驾驶座上的母亲说:我爸和阳阳也挺能聊得来呀!
莫高母亲往后面看了一眼,问道:高扬,这次阳阳跟咱们一起出来,她父母应该知道吧
莫高:应该知道吧
莫高母亲:我看这孩子不错,见面时候给她红包还不要还脸红,我悄悄放在她背包里了,你记者提醒她啊!
莫高:啊?嗯,哦哦
莫高母亲:行了,我知道,你们有自己的计划,我也不催你们,但是我可告诉你啊,阳阳是个好姑娘,你可以抓紧啊!
莫高:嗯,嗯,好好
【背景音乐十面埋伏的音乐愈发激烈】
(三十三)
外景,傍晚,山路上房车缓慢地爬行,一个山上的小镇子,房车缓缓停下。
内景,房车内,莫高拉住手刹,熄火。
外景,山风中,莫高和薛小阳分别搀扶着莫高的爸爸妈妈下车。
莫高爸爸轻轻摇着头:认不得了,什么都认不得了。
莫高:爸,这就是固关镇,要不然咱们去镇子里面看看
莫高爸爸点点头
莫高妈妈走过来说道:你陪着阳阳,我和你爸自己过去转一圈就行了,天黑还有一会,我们一会就看完了
薛小阳和莫高对视一眼,没有阻拦
夕阳下,两个老人的背影渐渐走远
(三十四)
内景,房车内,餐桌边,莫高半躺着休息,薛小阳在手机上快速地打着字
莫高:忙啥呢你这是?微博粉丝又增加了几百啊?
薛小阳翻了莫高一眼:你知道这座山是什么山吗?
莫高:陇山
薛小阳:还有呢?
莫高:哦,看来今天你从我老爸这里学的不少啊。
薛小阳:太棒了,我都听的入迷了,以前上学的时候地理啊历史啊那么枯燥,没想到从你爸爸嘴里说出来,居然那么精彩!
莫高微闭着眼睛:是啊,我也是深受他的影响,他那句话我一直都记得,每个中国人心里都有一座关山
薛小阳:对对对,就是这句话,我正在整理你爸爸的话,唉,以前也背过古诗,从军陇坂头,驱马度关山,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教科书上的解释,说关山是泛指边关的意思,真是害人不浅啊
莫高睁开眼睛看看薛小阳,又闭上了
薛小阳:你别吵,我再整理你爸爸刚才说的,实在是太精彩了!
(三十五)
回忆,黑白镜头。
破旧的教室,黑板前面站着莫高的父亲,这时候他只有三十来岁,穿着三十多年前的衣服。
黑板上画着一个马蹄形的山,写着“陇山”“关山”,有一条虚线向右连这一个城市标志“长安”,虚线上写着“600里”、“亭”、“驿”等字样。
莫高父亲:人类许多发明的初衷,都是为了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电报、电话产生之前的漫长岁月里,通信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主要工具。
转向黑板,莫高父亲在“亭”字上画了一个圈,回头:亭,是秦代的邮政基础单位,每个邮亭之间的间隔是10里,普通信件每天传递的速度,就是10里,这也是一个成年男子每天正常步行可以往返的距离。
再转向黑板,莫高父亲在“驿”字上画了一个圈,回头:驿站,是汉代之后的改制,驿站之间的间隔是30里,由人的步行传递改成快马传递,正常传递信件的速度,就提高了三倍。
继续转向黑板,莫高父亲在“600里”后面写上“加急”两个字,回头:刚刚说的30里,那是正常传递速度,如果是重要的灾情、军情呢?那就有300里加急、400里加急,最多以每个驿站快马传递不做停歇,最多可以达到日行600里,也就是600里加急!
停顿了一下,莫高父亲指了指黑板上的关山,又指了指另一头的长安,说道:同学们,你们看,陇山南麓的关山驿站距离长安的距离,正好是600里,所以也就是说,这是600里加急快报一天的距离。
把粉笔放在桌上,拍了拍粉笔末: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我们再去理解关山,那就不是对边关的泛指了,而是特指距离长安只有一天加急距离的地方,看到了关山,就等于看到了长安,想到了关山,就等于想到了长安!
【背景音效响起,金戈铁马的声音,鼓声,古战场的声响】
莫高父亲:明白了关山与长安的关系,我们再来读一遍李白的那首《关山月》吧,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同学们,你们去看诗面,天山、玉门关,这些地方在哪里,在遥远的西域,而诗歌的名字呢,关山月,为什么李白要用这个古汉乐府的诗名呢?
停顿了一下,莫高父亲点点头,说道:他想家了,想念长安了,看到明月出天山,他恍惚中觉得自己是在关山,距离长安快马加急一日之隔的关山……
轻轻把手按在讲台上,莫高父亲说道:所以我们把大量的古诗词集中起来一起理解,与关山有关的诗句有哪些?“从军陇坂头,驱马度关山”、“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大家有没有想到一个什么样的意境?
转过头,莫高父亲在黑板上写下“起点”两个字。
回过头,莫高父亲启发式地问道:在古诗词中还有一个关隘的名字也是经常出现,那是什么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大家再想一想,这是什么样的意境?
把手往下压了压,莫高父亲道:从关山出发启程的时候,人们是精神抖擞的,是信心百倍的,但是当他们过了关山,向西走500里到黄河渡口,然后经过兰州,进入河西走廊,再往西周,走啊走啊……
莫高的父亲在黑板上往左边延伸着,一路延伸到黑板的尽头,停顿了下来,回头说道:到了这里,河西走廊最西段,敦煌西北方向160里处是玉门关,敦煌西南140里的阳关,阳者,南面,阳关,玉门关之阳的那道关……
莫高的父亲充满感情地说道:当走到这里的时候,他们累了,疲惫了,他们想家了,这里距离长安太远了,所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所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所以到这里的时候,盛唐已经是“雄心老去渐颓唐、醉卧将军古战场。半夜醒来吹铁笛,满天明月满林霜”……
【背景音效的鼓角争鸣中,镜头渐渐溶解,又变成了莫高的父亲现在的样子】
(三十六)
外景,黄昏中的山区小镇。
莫高父亲(激动地):是我,是我啊!
老人:老莫!真的是你,老莫!乡亲们,乡亲们,是老莫,是莫老师!
小镇沸腾了,吱吱扭扭的开门声,很多老人都在儿孙的搀扶下颤巍巍的走了出来。
莫高母亲背转身去悄悄擦拭眼泪。
远远的,薛小阳在用手机拍摄视频。
夕阳照在莫高带着墨镜的脸上,两行热泪流到了腮边,但是莫高微微笑着。
(三十七)
内景,夜,背景模糊,像是书房又像是办公室。
仰角镜头,一张办公桌上放着两部电话机。
电话铃声响起,一支手接起电话,面部以下,西服,左胸口别着一枚国徽。
【画外音,男声】我是市委宋秘书,好,好,确定是莫先生吗?还有谁,嗯嗯,你们好好接待,我这就通知王书记,当然知道,王书记的老班长嘛!好好,一定留住他,不然先让他住到县里,王书记肯定会抽时间赶过去的。
(三十八)
外景,夜,山区小镇,房车旁边停了好几辆轿车,都是黑色的奥迪。
镜头摇向周边,远远的山路上还有亮着车灯的轿车在山路上行驶。
继续往远处摇,星星点点的有火把的长龙在山路上奔跑。
【画外音,遥远的,很多人在喊】:莫老师,莫老师
薛小阳抱着莫高的胳膊轻轻的哭泣。
莫高举着手机拍摄视频:轻点,别摇,都抖了。
薛小阳:莫高,你爸爸妈妈到底是什么人。
莫高:不知道,他们没跟我详细说过。
薛小阳:你不说我也能想到,60年代的大学生,肯定很有本事,可他们为什么要在那个穷乡僻壤呆几十年,这是浪费啊!
莫高:浪费吗?他们觉得挺好的,他们自己没有这么觉得。
薛小阳:你妈妈说你原来名字叫莫高扬,是不是和米高扬有关系,你爸爸以前在苏联留过学?不对啊。
莫高:不简单啊,连米高扬都知道。
薛小阳晃了一下莫高:你正经点。
莫高沉默了一会,说道:好像我外公在苏联留过学吧,我妈妈也没有详细说过。
薛小阳抱着莫高的胳膊问道:你外公还在吗?
莫高:不知道。
薛小阳使劲掐着莫高:叫你不知道。
字幕:两天之后
外景,日,西安交大招待所大堂
莫高:爸,不是还有几个老同学没联系上吗,要不要在等两天
莫高爸爸:不等了,走吧,等以后有机会吧!老婆子,你说呢?
莫高妈妈微笑着:走吧,多看几个地方
莫高:那行,爸妈,阳阳在车上等着,你们先上车,我拿行李和退房
外景,日,西安交大招待所停车场出口岗亭
随着闸机打开,房车驶出了停车场
(三十二)
外景,日,高速公路,路牌显示距离宝鸡还有100公里。
内景,日,房车内,餐桌旁边,薛小阳陪着莫高爸爸聊天。
【背景音乐,琵琶曲十面埋伏】
莫高爸爸:阳阳,叔叔考你一个问题
薛小阳:叔叔您说,什么问题
莫高爸爸:宝鸡这个城市古代叫什么名字?
薛小阳摇摇头。
莫高爸爸:不知道,那你一定知道一个成语,明修什么暗度什么?
薛小阳:这个我知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楚汉争霸时候的典故。
莫高爸爸点点头,用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说道:对
薛小阳疑惑地问道:哦,那您的意思是,宝鸡就是古代的陈仓?
莫高爸爸点点头,说道:对,现在的宝鸡市还有陈仓区和陈仓山
薛小阳:这名字改的真够二的,要是这成语变成明修栈道暗度宝鸡……
一边说着,薛小阳一边连连摇头。
莫高看着观后镜,对副驾驶座上的母亲说:我爸和阳阳也挺能聊得来呀!
莫高母亲往后面看了一眼,问道:高扬,这次阳阳跟咱们一起出来,她父母应该知道吧
莫高:应该知道吧
莫高母亲:我看这孩子不错,见面时候给她红包还不要还脸红,我悄悄放在她背包里了,你记者提醒她啊!
莫高:啊?嗯,哦哦
莫高母亲:行了,我知道,你们有自己的计划,我也不催你们,但是我可告诉你啊,阳阳是个好姑娘,你可以抓紧啊!
莫高:嗯,嗯,好好
【背景音乐十面埋伏的音乐愈发激烈】
(三十三)
外景,傍晚,山路上房车缓慢地爬行,一个山上的小镇子,房车缓缓停下。
内景,房车内,莫高拉住手刹,熄火。
外景,山风中,莫高和薛小阳分别搀扶着莫高的爸爸妈妈下车。
莫高爸爸轻轻摇着头:认不得了,什么都认不得了。
莫高:爸,这就是固关镇,要不然咱们去镇子里面看看
莫高爸爸点点头
莫高妈妈走过来说道:你陪着阳阳,我和你爸自己过去转一圈就行了,天黑还有一会,我们一会就看完了
薛小阳和莫高对视一眼,没有阻拦
夕阳下,两个老人的背影渐渐走远
(三十四)
内景,房车内,餐桌边,莫高半躺着休息,薛小阳在手机上快速地打着字
莫高:忙啥呢你这是?微博粉丝又增加了几百啊?
薛小阳翻了莫高一眼:你知道这座山是什么山吗?
莫高:陇山
薛小阳:还有呢?
莫高:哦,看来今天你从我老爸这里学的不少啊。
薛小阳:太棒了,我都听的入迷了,以前上学的时候地理啊历史啊那么枯燥,没想到从你爸爸嘴里说出来,居然那么精彩!
莫高微闭着眼睛:是啊,我也是深受他的影响,他那句话我一直都记得,每个中国人心里都有一座关山
薛小阳:对对对,就是这句话,我正在整理你爸爸的话,唉,以前也背过古诗,从军陇坂头,驱马度关山,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教科书上的解释,说关山是泛指边关的意思,真是害人不浅啊
莫高睁开眼睛看看薛小阳,又闭上了
薛小阳:你别吵,我再整理你爸爸刚才说的,实在是太精彩了!
(三十五)
回忆,黑白镜头。
破旧的教室,黑板前面站着莫高的父亲,这时候他只有三十来岁,穿着三十多年前的衣服。
黑板上画着一个马蹄形的山,写着“陇山”“关山”,有一条虚线向右连这一个城市标志“长安”,虚线上写着“600里”、“亭”、“驿”等字样。
莫高父亲:人类许多发明的初衷,都是为了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电报、电话产生之前的漫长岁月里,通信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主要工具。
转向黑板,莫高父亲在“亭”字上画了一个圈,回头:亭,是秦代的邮政基础单位,每个邮亭之间的间隔是10里,普通信件每天传递的速度,就是10里,这也是一个成年男子每天正常步行可以往返的距离。
再转向黑板,莫高父亲在“驿”字上画了一个圈,回头:驿站,是汉代之后的改制,驿站之间的间隔是30里,由人的步行传递改成快马传递,正常传递信件的速度,就提高了三倍。
继续转向黑板,莫高父亲在“600里”后面写上“加急”两个字,回头:刚刚说的30里,那是正常传递速度,如果是重要的灾情、军情呢?那就有300里加急、400里加急,最多以每个驿站快马传递不做停歇,最多可以达到日行600里,也就是600里加急!
停顿了一下,莫高父亲指了指黑板上的关山,又指了指另一头的长安,说道:同学们,你们看,陇山南麓的关山驿站距离长安的距离,正好是600里,所以也就是说,这是600里加急快报一天的距离。
把粉笔放在桌上,拍了拍粉笔末: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我们再去理解关山,那就不是对边关的泛指了,而是特指距离长安只有一天加急距离的地方,看到了关山,就等于看到了长安,想到了关山,就等于想到了长安!
【背景音效响起,金戈铁马的声音,鼓声,古战场的声响】
莫高父亲:明白了关山与长安的关系,我们再来读一遍李白的那首《关山月》吧,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同学们,你们去看诗面,天山、玉门关,这些地方在哪里,在遥远的西域,而诗歌的名字呢,关山月,为什么李白要用这个古汉乐府的诗名呢?
停顿了一下,莫高父亲点点头,说道:他想家了,想念长安了,看到明月出天山,他恍惚中觉得自己是在关山,距离长安快马加急一日之隔的关山……
轻轻把手按在讲台上,莫高父亲说道:所以我们把大量的古诗词集中起来一起理解,与关山有关的诗句有哪些?“从军陇坂头,驱马度关山”、“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大家有没有想到一个什么样的意境?
转过头,莫高父亲在黑板上写下“起点”两个字。
回过头,莫高父亲启发式地问道:在古诗词中还有一个关隘的名字也是经常出现,那是什么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大家再想一想,这是什么样的意境?
把手往下压了压,莫高父亲道:从关山出发启程的时候,人们是精神抖擞的,是信心百倍的,但是当他们过了关山,向西走500里到黄河渡口,然后经过兰州,进入河西走廊,再往西周,走啊走啊……
莫高的父亲在黑板上往左边延伸着,一路延伸到黑板的尽头,停顿了下来,回头说道:到了这里,河西走廊最西段,敦煌西北方向160里处是玉门关,敦煌西南140里的阳关,阳者,南面,阳关,玉门关之阳的那道关……
莫高的父亲充满感情地说道:当走到这里的时候,他们累了,疲惫了,他们想家了,这里距离长安太远了,所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所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所以到这里的时候,盛唐已经是“雄心老去渐颓唐、醉卧将军古战场。半夜醒来吹铁笛,满天明月满林霜”……
【背景音效的鼓角争鸣中,镜头渐渐溶解,又变成了莫高的父亲现在的样子】
(三十六)
外景,黄昏中的山区小镇。
莫高父亲(激动地):是我,是我啊!
老人:老莫!真的是你,老莫!乡亲们,乡亲们,是老莫,是莫老师!
小镇沸腾了,吱吱扭扭的开门声,很多老人都在儿孙的搀扶下颤巍巍的走了出来。
莫高母亲背转身去悄悄擦拭眼泪。
远远的,薛小阳在用手机拍摄视频。
夕阳照在莫高带着墨镜的脸上,两行热泪流到了腮边,但是莫高微微笑着。
(三十七)
内景,夜,背景模糊,像是书房又像是办公室。
仰角镜头,一张办公桌上放着两部电话机。
电话铃声响起,一支手接起电话,面部以下,西服,左胸口别着一枚国徽。
【画外音,男声】我是市委宋秘书,好,好,确定是莫先生吗?还有谁,嗯嗯,你们好好接待,我这就通知王书记,当然知道,王书记的老班长嘛!好好,一定留住他,不然先让他住到县里,王书记肯定会抽时间赶过去的。
(三十八)
外景,夜,山区小镇,房车旁边停了好几辆轿车,都是黑色的奥迪。
镜头摇向周边,远远的山路上还有亮着车灯的轿车在山路上行驶。
继续往远处摇,星星点点的有火把的长龙在山路上奔跑。
【画外音,遥远的,很多人在喊】:莫老师,莫老师
薛小阳抱着莫高的胳膊轻轻的哭泣。
莫高举着手机拍摄视频:轻点,别摇,都抖了。
薛小阳:莫高,你爸爸妈妈到底是什么人。
莫高:不知道,他们没跟我详细说过。
薛小阳:你不说我也能想到,60年代的大学生,肯定很有本事,可他们为什么要在那个穷乡僻壤呆几十年,这是浪费啊!
莫高:浪费吗?他们觉得挺好的,他们自己没有这么觉得。
薛小阳:你妈妈说你原来名字叫莫高扬,是不是和米高扬有关系,你爸爸以前在苏联留过学?不对啊。
莫高:不简单啊,连米高扬都知道。
薛小阳晃了一下莫高:你正经点。
莫高沉默了一会,说道:好像我外公在苏联留过学吧,我妈妈也没有详细说过。
薛小阳抱着莫高的胳膊问道:你外公还在吗?
莫高:不知道。
薛小阳使劲掐着莫高:叫你不知道。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