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2586
成片时长:约40分钟
阅读:4436
发表:2020/5/5
30集 爱情,农村 电视剧剧本
《三个女人一台戏》第4集
1
…
3
4
5
…
30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铁英:“妈妈,我真的不想去。”
李玉兰:“去吧!”
李玉兰给女儿找来衣服。
(8)冯玉坤家、日内
韩久成夫妻已来到冯家多时,四口人迎接魏家的三口人进屋。
屋里茶水、香烟、水果让人目不暇接。
韩久成:“这个穷家,啥也没有,买点水果瓜子,聊表心意而已,”
冯玉坤拿起大生产香烟,给魏子林和韩久成每人一颗递过去,划火柴点燃,又拿水果。
李玉兰:“孩子,别忙了,都自己随便才好。”
李玉兰怕小伙子再相让,自己端起一杯茶水。
韩久成:“表弟,咱们这个岁数的人都是老观念,要论老一辈的传统习俗,两个人看一眼,如没意见,双方父母就会排版,把亲事定下来。现在马上就是八十年代了,新社会已快到三十年,新社会讲的是自由恋爱,自主婚姻,双方父母代替不了年轻人的心情,叫两个孩子到野外走走,交换一下心情,你看行不?”
魏子林:“对!对!叫他们谈谈话,互相了解了解,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交交心是正理。”
铁英跟着冯玉坤向村子边走去。
(9)魏子海家、日内
魏子海去生产队了,王桂香自己在家。
陈兰英进屋来。
王桂香:“二嫂子。你咋不高兴?”
陈兰英:“大哥家的人去哪了,你知道不?”
王桂香:“我不知道,二嫂子,你去她们家了?”
陈兰英:“气死我了,我刚才去了大哥家,大哥家锁着门,听李连中媳妇说,大哥大嫂领着铁英去相对象去了。”
王桂香:“大哥大嫂咋就这糊涂,铁英也就听话的跟着去了?”
陈兰英:“一个丫头家,不听话咋着,就铁英的那脾气,这回去了,一赌气,不成也得成。”
王桂香:“这回铁英要是和刘盛散了,全在赵有智身上。”
陈兰英:“赵有智搅了人家的婚姻,是缺大德,缺德是要遭报应的。”
(10)山路上、日外
两个年轻人默默地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冯玉坤递给魏铁英一把瓜子,魏铁英接过来。
冯玉坤:“咱们初次见面,我又从来没谈过对象,也不知话咋说,说好说赖你担待着点。”
铁英不语。
冯玉坤:“从打爸爸过世,我整天沉侵在悲痛之中,误了生活,现在生活过得艰难。”
铁英不语。
冯玉坤:“听舅舅说,你现在是妇女队长。”
铁英不语。
又走了一段,冯玉坤:“咱们回家吧!”
铁英点点头。
两个人向家里走来。
(11)冯玉坤家、日内
两个年轻人回来了,韩久成把外甥拉到屋外,压低声音说:“谈的咋样,你觉得这个人行吗?就咱们家的条件,可不能想的高了。一生的机会也许不多。”
冯玉坤:“刚才出去,那姑娘没说话,可并看不出傻来,就这样吧!咋还不是一辈子。”
韩久成:“兔崽子,你就知足吧!还说没看出傻来,人家在家是生产队妇女队长。你能娶上这样的媳妇是烧高香了。”
冯玉坤:“舅舅,看他不说话的样子,好像有啥心事,咱们不要耽搁,要是她同意了,应尽快结婚,以免夜长梦多。”
韩久成:“这事还用你说,我早就心里有数,你舅是干啥吃的,要不是有点不露脸的事,这样的媳妇能到咱家。我去他家的那天,他没出屋和我说话,那时,我的心中就打鼓了。”
韩久成进屋又给魏子林满一杯茶水,点燃一颗烟。
韩久成:“但凡这样的事,都是先听姑娘的想法。你们老两口问问侄女,有意见没有,如没意见,咱们这亲事就算成了。”
李玉兰把女儿叫到一边,说:“铁英,这个家和小伙子还行吧?”
铁英不语。
魏子林:“铁英呀!你有啥想法尽管说,如没意见,一会就换手绢了。”
铁英还是不言语。
李玉兰见女儿总是不说话,怕以后落下埋怨,不再问女儿。回过头来对魏子林说:“我看这样,女儿不发表意见,咱们回吧!中与不中以后再说。”
魏子林:“回就回吧!”
魏铁英: “妈妈,就这样吧!好与赖女儿认命了。”
魏子林笑了笑:“早说不就行了。”
魏子林:“表哥,就这样吧!咱们给两个孩子把手绢换了。”
韩久成的姐姐和韩久成老伴开始做饭。
冯玉坤去商店买来了手绢。
韩久成和魏子林谈好了彩礼,两个年轻人换了手绢,韩久成给了彩礼,这就算把婚事定下来了。
韩久成把魏子林拉到一边说:“表弟,依我看,咱们好事快办,我姐姐已经到六十了,这家人缺人手,过些天就收秋了,开镰之前把婚事给两个孩子办了,表弟你说行不?”
魏子林:“两个孩子都到年龄了,你说咋办就咋办。”
吃完饭,两个孩子又出去谈话了,两个老太婆陪着李玉兰在那屋唠嗑,这屋就是表兄表弟二人闲谈。
有一人闯了进来,对韩久成说:“队长,大队干部在生产队队部等你,有事和你们领导班子的人说。”
韩久成看了看魏子林说:“表弟,你自己坐一会,我去去就来。”
韩久成和来叫他的人走了。
(魏子林在屋中怪没意思的,下地四处看看,别的没啥稀奇,墙角的一囤谷子让他眼馋。想抓一把看看谷子的成色,可一伸手,大吃一惊!往下再伸手,更是吃惊,原来上面就是薄薄一层谷子,下面全是谷糠。魏子林豆大的汗珠从两颊滴下。)
(魏子林的大脑闪动着,走!把钱留下,领着老婆和女儿回家。)
把布包放在炕上,刚迈一步又站住了
(和老伴姑娘咋说?说我被他们家骗了,回家咋说,来相亲走时,村子里知道的人不少,回去说我被人家骗了。)
魏子林在屋里徘徊。
魏子林自言自语:“ 哎!还是认了吧!反正小伙子还可以。”
韩久成回来,看魏子林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心中犯疑。
韩久成:“表弟,失陪了,走!去我家,今晚别走,咱哥俩说一宿话,明天再走。”
韩久成的话还没说完,魏子林的老伴李玉兰来这屋说:“走吧!这十几里的路啥时到家?”
韩久成:“表弟,弟媳,不用你们走着走,看院外是啥?”
魏子林夫妇抬头看院外,见冯玉坤赶一辆马车停在大门外。原来是韩久成叫外甥去生产队套上大车回来。
魏子林:“表哥,这样不好吧!生产队的东西是大伙的,这样群众有意见咋办”
韩久成:“表弟,你就放心吧!我是队长,生产队的东西,就是咱家的东西,既然你们要走,也不留你们,走!上车!送你们到家。”
(魏子林虽然心中不愉快,却也找到一点平衡。)
(12)水库指挥所、日内
李晓林见办公室没有别人,把刘盛叫进来。
李晓林:“刘盛,这些天你一直不高兴,还惦记你的娃娃亲吧!”
刘盛:“也不全是惦记魏铁英,更主要的是惦记多病的母亲,出了这件事,不知妈妈心里咋承受。”
李晓林:“谁也不用惦记,你爸爸是负责任的人,无论有啥事,他就是不来,也会打电话来。叔叔家里的电话,和这里指挥部的电话,我都打电话告诉你爸了。魏家那几口人,哪怕有一个对你家有坚定信心的,也会去你家,和你爸你妈探讨后来的事,叔叔说的保证对。”
刘盛:“要不是李叔给我安排了这项工作,叫我离不开身,我早就长个翅膀飞回去了。”
李晓林:“现在你回家可不行,这里离不开你,如果没有变化,过些天水库停工,就回去结婚。如果有变,咱们也把心态放平,果真和魏铁英的婚事散了,我在城里给你介绍一个更好的。”
刘盛:“李叔,您别取笑侄儿了,那是不可能的事,现在的城里人,最见不上的是农村户口。”
李晓林:“咋不可能?叔叔说到就能做到。刘盛,和你说一句兜底的话,你千万要好好干,县里已经给我任务,水库完工时,要我在民工里,选拔五至十名有文化,劳动积极,又有一定才干的民工,充实县里的外勤人员。说媳妇忙啥,以后有的是机会,等机会来了,咱们搞一个城镇户口的职工。好了,这些事以后再说,去干活吧!不管咋着,必须把心放宽。”
(13)水库工地、日外
刘盛正在坝顶测量土方,公社带队的干部范春来工地找刘盛。
范春:“小刘,托你点事。”
刘盛:“你们当干部的还托我办事,开玩笑吧!”
范春:“不是和你开玩笑,是真的,王青林是你的表弟,是吧?”
刘盛:“是,他咋了?”
范春:“你的表弟三天没上工了,在宿舍里泡蘑菇,嚷嚷着要回家,你是知道的,现在就要秋收,一旦有回家的,开了头,有的人就会效仿,我这公社领队干部的工作,没法干呀!”
刘盛:“我表弟是很固执的人,我说也不一定听。”
范春:“咋也得你去说,现在就要到九点,他还盖着被子睡觉。咱们有言在先,你要不去说,我就去找李主任,让李主任请你,看你去不去。”
刘盛:“别!我去说说看吧!”
(14)民工宿舍、日内
王青林盖着被子睡觉。
刘盛来到表弟的宿舍。
王青林听有人来,把被子盖在头上,装睡。
刘盛进来,坐在表弟的床边。
刘盛:“咋了,感冒了?”
王青林:“表哥,你来做啥?”
刘盛:“听说你没上工,怕你闹病,来看看你。”
王青林:“这还差不多,像个干部模样的人。”
刘盛:“王青林,你咋了。如果真是病了,我去找工地的医生,要是需要住院,我去叫指挥部的专车,拉你去县城医院。”
王青林撩开被子:“表哥,你的权力还挺大的。我没病,就是想回家,这里修水库,离咱家一百五十里,水流不到咱那里,一点光也沾不上,干也是白干。”
刘盛:“你今年也二十一岁了,咋这不懂事,如果有一天,咱们那里修水库,全县的人也都去帮忙,这是大方向。”
王青林:“表哥,那些大道理,别和我说,我不懂。”
刘盛:“青林,我不说大道理,你来这里干活,也不是白干,在这里挣的工分,拿到生产队分红,并且每天给一斤半补助粮,你来时不是说了吗,能带出来一张嘴。指挥部的人说了,你再要不上工,就不叫你吃饭了。”
王青林:“你别以为我傻,其实我啥都知道,我就是觉得在这一百多里以外干活没意思。再说,从打来了就是干累活,你倒是行,不干累活,你知道不知道天天流汗的滋味,装车,推土,晚上睡到半夜,身子还觉得累。”
刘盛:“你说的事,我咋就不知道,但是,不是你自己累,来的人都累。别胡思乱想了,干活去。”
王青林:“表哥,我有一个想法,回家我也不去生产队干活,我想叫爸爸买一台新自行车,骑车做买卖,回家后,你也做买卖,比在这里干强,这里就是磨道,干完了滚蛋,以后啥也不是。”
刘盛:“干啥都得有始有终,春天不来,啥也不说了,反正来了,就要干到结束,现在回家,当庄的人咋说,知道的人说你是怕累,不知内情的人,会说你在水库调皮捣蛋被开除了。”
王青林:“我脸皮厚,别人爱咋说咋说。”
李玉兰:“去吧!”
李玉兰给女儿找来衣服。
(8)冯玉坤家、日内
韩久成夫妻已来到冯家多时,四口人迎接魏家的三口人进屋。
屋里茶水、香烟、水果让人目不暇接。
韩久成:“这个穷家,啥也没有,买点水果瓜子,聊表心意而已,”
冯玉坤拿起大生产香烟,给魏子林和韩久成每人一颗递过去,划火柴点燃,又拿水果。
李玉兰:“孩子,别忙了,都自己随便才好。”
李玉兰怕小伙子再相让,自己端起一杯茶水。
韩久成:“表弟,咱们这个岁数的人都是老观念,要论老一辈的传统习俗,两个人看一眼,如没意见,双方父母就会排版,把亲事定下来。现在马上就是八十年代了,新社会已快到三十年,新社会讲的是自由恋爱,自主婚姻,双方父母代替不了年轻人的心情,叫两个孩子到野外走走,交换一下心情,你看行不?”
魏子林:“对!对!叫他们谈谈话,互相了解了解,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交交心是正理。”
铁英跟着冯玉坤向村子边走去。
(9)魏子海家、日内
魏子海去生产队了,王桂香自己在家。
陈兰英进屋来。
王桂香:“二嫂子。你咋不高兴?”
陈兰英:“大哥家的人去哪了,你知道不?”
王桂香:“我不知道,二嫂子,你去她们家了?”
陈兰英:“气死我了,我刚才去了大哥家,大哥家锁着门,听李连中媳妇说,大哥大嫂领着铁英去相对象去了。”
王桂香:“大哥大嫂咋就这糊涂,铁英也就听话的跟着去了?”
陈兰英:“一个丫头家,不听话咋着,就铁英的那脾气,这回去了,一赌气,不成也得成。”
王桂香:“这回铁英要是和刘盛散了,全在赵有智身上。”
陈兰英:“赵有智搅了人家的婚姻,是缺大德,缺德是要遭报应的。”
(10)山路上、日外
两个年轻人默默地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冯玉坤递给魏铁英一把瓜子,魏铁英接过来。
冯玉坤:“咱们初次见面,我又从来没谈过对象,也不知话咋说,说好说赖你担待着点。”
铁英不语。
冯玉坤:“从打爸爸过世,我整天沉侵在悲痛之中,误了生活,现在生活过得艰难。”
铁英不语。
冯玉坤:“听舅舅说,你现在是妇女队长。”
铁英不语。
又走了一段,冯玉坤:“咱们回家吧!”
铁英点点头。
两个人向家里走来。
(11)冯玉坤家、日内
两个年轻人回来了,韩久成把外甥拉到屋外,压低声音说:“谈的咋样,你觉得这个人行吗?就咱们家的条件,可不能想的高了。一生的机会也许不多。”
冯玉坤:“刚才出去,那姑娘没说话,可并看不出傻来,就这样吧!咋还不是一辈子。”
韩久成:“兔崽子,你就知足吧!还说没看出傻来,人家在家是生产队妇女队长。你能娶上这样的媳妇是烧高香了。”
冯玉坤:“舅舅,看他不说话的样子,好像有啥心事,咱们不要耽搁,要是她同意了,应尽快结婚,以免夜长梦多。”
韩久成:“这事还用你说,我早就心里有数,你舅是干啥吃的,要不是有点不露脸的事,这样的媳妇能到咱家。我去他家的那天,他没出屋和我说话,那时,我的心中就打鼓了。”
韩久成进屋又给魏子林满一杯茶水,点燃一颗烟。
韩久成:“但凡这样的事,都是先听姑娘的想法。你们老两口问问侄女,有意见没有,如没意见,咱们这亲事就算成了。”
李玉兰把女儿叫到一边,说:“铁英,这个家和小伙子还行吧?”
铁英不语。
魏子林:“铁英呀!你有啥想法尽管说,如没意见,一会就换手绢了。”
铁英还是不言语。
李玉兰见女儿总是不说话,怕以后落下埋怨,不再问女儿。回过头来对魏子林说:“我看这样,女儿不发表意见,咱们回吧!中与不中以后再说。”
魏子林:“回就回吧!”
魏铁英: “妈妈,就这样吧!好与赖女儿认命了。”
魏子林笑了笑:“早说不就行了。”
魏子林:“表哥,就这样吧!咱们给两个孩子把手绢换了。”
韩久成的姐姐和韩久成老伴开始做饭。
冯玉坤去商店买来了手绢。
韩久成和魏子林谈好了彩礼,两个年轻人换了手绢,韩久成给了彩礼,这就算把婚事定下来了。
韩久成把魏子林拉到一边说:“表弟,依我看,咱们好事快办,我姐姐已经到六十了,这家人缺人手,过些天就收秋了,开镰之前把婚事给两个孩子办了,表弟你说行不?”
魏子林:“两个孩子都到年龄了,你说咋办就咋办。”
吃完饭,两个孩子又出去谈话了,两个老太婆陪着李玉兰在那屋唠嗑,这屋就是表兄表弟二人闲谈。
有一人闯了进来,对韩久成说:“队长,大队干部在生产队队部等你,有事和你们领导班子的人说。”
韩久成看了看魏子林说:“表弟,你自己坐一会,我去去就来。”
韩久成和来叫他的人走了。
(魏子林在屋中怪没意思的,下地四处看看,别的没啥稀奇,墙角的一囤谷子让他眼馋。想抓一把看看谷子的成色,可一伸手,大吃一惊!往下再伸手,更是吃惊,原来上面就是薄薄一层谷子,下面全是谷糠。魏子林豆大的汗珠从两颊滴下。)
(魏子林的大脑闪动着,走!把钱留下,领着老婆和女儿回家。)
把布包放在炕上,刚迈一步又站住了
(和老伴姑娘咋说?说我被他们家骗了,回家咋说,来相亲走时,村子里知道的人不少,回去说我被人家骗了。)
魏子林在屋里徘徊。
魏子林自言自语:“ 哎!还是认了吧!反正小伙子还可以。”
韩久成回来,看魏子林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心中犯疑。
韩久成:“表弟,失陪了,走!去我家,今晚别走,咱哥俩说一宿话,明天再走。”
韩久成的话还没说完,魏子林的老伴李玉兰来这屋说:“走吧!这十几里的路啥时到家?”
韩久成:“表弟,弟媳,不用你们走着走,看院外是啥?”
魏子林夫妇抬头看院外,见冯玉坤赶一辆马车停在大门外。原来是韩久成叫外甥去生产队套上大车回来。
魏子林:“表哥,这样不好吧!生产队的东西是大伙的,这样群众有意见咋办”
韩久成:“表弟,你就放心吧!我是队长,生产队的东西,就是咱家的东西,既然你们要走,也不留你们,走!上车!送你们到家。”
(魏子林虽然心中不愉快,却也找到一点平衡。)
(12)水库指挥所、日内
李晓林见办公室没有别人,把刘盛叫进来。
李晓林:“刘盛,这些天你一直不高兴,还惦记你的娃娃亲吧!”
刘盛:“也不全是惦记魏铁英,更主要的是惦记多病的母亲,出了这件事,不知妈妈心里咋承受。”
李晓林:“谁也不用惦记,你爸爸是负责任的人,无论有啥事,他就是不来,也会打电话来。叔叔家里的电话,和这里指挥部的电话,我都打电话告诉你爸了。魏家那几口人,哪怕有一个对你家有坚定信心的,也会去你家,和你爸你妈探讨后来的事,叔叔说的保证对。”
刘盛:“要不是李叔给我安排了这项工作,叫我离不开身,我早就长个翅膀飞回去了。”
李晓林:“现在你回家可不行,这里离不开你,如果没有变化,过些天水库停工,就回去结婚。如果有变,咱们也把心态放平,果真和魏铁英的婚事散了,我在城里给你介绍一个更好的。”
刘盛:“李叔,您别取笑侄儿了,那是不可能的事,现在的城里人,最见不上的是农村户口。”
李晓林:“咋不可能?叔叔说到就能做到。刘盛,和你说一句兜底的话,你千万要好好干,县里已经给我任务,水库完工时,要我在民工里,选拔五至十名有文化,劳动积极,又有一定才干的民工,充实县里的外勤人员。说媳妇忙啥,以后有的是机会,等机会来了,咱们搞一个城镇户口的职工。好了,这些事以后再说,去干活吧!不管咋着,必须把心放宽。”
(13)水库工地、日外
刘盛正在坝顶测量土方,公社带队的干部范春来工地找刘盛。
范春:“小刘,托你点事。”
刘盛:“你们当干部的还托我办事,开玩笑吧!”
范春:“不是和你开玩笑,是真的,王青林是你的表弟,是吧?”
刘盛:“是,他咋了?”
范春:“你的表弟三天没上工了,在宿舍里泡蘑菇,嚷嚷着要回家,你是知道的,现在就要秋收,一旦有回家的,开了头,有的人就会效仿,我这公社领队干部的工作,没法干呀!”
刘盛:“我表弟是很固执的人,我说也不一定听。”
范春:“咋也得你去说,现在就要到九点,他还盖着被子睡觉。咱们有言在先,你要不去说,我就去找李主任,让李主任请你,看你去不去。”
刘盛:“别!我去说说看吧!”
(14)民工宿舍、日内
王青林盖着被子睡觉。
刘盛来到表弟的宿舍。
王青林听有人来,把被子盖在头上,装睡。
刘盛进来,坐在表弟的床边。
刘盛:“咋了,感冒了?”
王青林:“表哥,你来做啥?”
刘盛:“听说你没上工,怕你闹病,来看看你。”
王青林:“这还差不多,像个干部模样的人。”
刘盛:“王青林,你咋了。如果真是病了,我去找工地的医生,要是需要住院,我去叫指挥部的专车,拉你去县城医院。”
王青林撩开被子:“表哥,你的权力还挺大的。我没病,就是想回家,这里修水库,离咱家一百五十里,水流不到咱那里,一点光也沾不上,干也是白干。”
刘盛:“你今年也二十一岁了,咋这不懂事,如果有一天,咱们那里修水库,全县的人也都去帮忙,这是大方向。”
王青林:“表哥,那些大道理,别和我说,我不懂。”
刘盛:“青林,我不说大道理,你来这里干活,也不是白干,在这里挣的工分,拿到生产队分红,并且每天给一斤半补助粮,你来时不是说了吗,能带出来一张嘴。指挥部的人说了,你再要不上工,就不叫你吃饭了。”
王青林:“你别以为我傻,其实我啥都知道,我就是觉得在这一百多里以外干活没意思。再说,从打来了就是干累活,你倒是行,不干累活,你知道不知道天天流汗的滋味,装车,推土,晚上睡到半夜,身子还觉得累。”
刘盛:“你说的事,我咋就不知道,但是,不是你自己累,来的人都累。别胡思乱想了,干活去。”
王青林:“表哥,我有一个想法,回家我也不去生产队干活,我想叫爸爸买一台新自行车,骑车做买卖,回家后,你也做买卖,比在这里干强,这里就是磨道,干完了滚蛋,以后啥也不是。”
刘盛:“干啥都得有始有终,春天不来,啥也不说了,反正来了,就要干到结束,现在回家,当庄的人咋说,知道的人说你是怕累,不知内情的人,会说你在水库调皮捣蛋被开除了。”
王青林:“我脸皮厚,别人爱咋说咋说。”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