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3378
成片时长:约43分钟
阅读:4700
发表:2020/5/31
30集 爱情,农村 电视剧剧本
《三个女人一台戏》第27集
1
…
26
27
28
…
30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秀云:“立本,你的贫嘴毛病咋就改不了?”
立本:“姐,我昨天晚上想了很长时间,我要不是贫嘴,你也许不会做出现在的决定。”
秀云:“说正经的,你想的机修的事,啥时筹备?”
立本:“我是走一步说一步,机修是将来的事,粮店的买卖不能扔,干到拆迁以后才能想机修的事。”
秀云:“等我回来再搞,就有充足的时间了。”
(6)赵有智家、日内
吃完早饭,范翠云收拾碗筷。
赵刚来爸爸跟前,轻声说:“爸爸,粮食收完了,山上还有一点秸秆,地里的活已经不多,我今天就走了。”
赵有智:“还是你们两个一起走吧!”
赵刚:“翠云已有了身孕,这次出去就不领她了,现在我出去多挣点钱,等来年翠云快坐月子的时候,我就在家了。这段时间,您要学会懂得现代人的生活,不该管的不要管,您觉得打麻将不好,可现在不管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打麻将那是时尚,只要能让您吃上现成的饭,您就得知足。”
赵有智:“你自管去吧!你说的话爸爸记下了。”
赵刚拎着提兜去路边等公汽,翠云与公公一起到路边送赵刚。
(7)赵有智家、日内
赵发媳妇进屋来。
范翠云迎到自己屋。
赵发媳妇:“赵刚又走了?”
范翠云:“走四五天了。”
赵发媳妇:“啥时回来?”
范翠云:“他说过年时回来。这一冬,怪寂寞的,咋混?”
赵发媳妇:“去我家,我家的麻将天天有人玩,寂寞时就去摸两把。”
范翠云:“怕公公不乐意。”
赵发媳妇:“翠云,这都啥年代了,老公公要是还管这事,糊涂透顶了。我那老公公就开放,他玩时人不够,还叫我上场呢!”
范翠云:“你要是输了,大哥和大伯不生气?”
赵发媳妇:“他们都不生气,公公说,输赢不管事,玩两把牌,不想别的事了,心情敞亮。”
范翠云:“嫂子,我听你的。”
赵发媳妇:“老叔没在家,去哪了?”
范翠云:“套毛驴车拉秸秆去了。”
赵发媳妇:“快晌午了,回去做饭。”
范翠云:“我也得做饭,”
赵发媳妇:“下午过去玩两把?”
范翠云:“下午过去。”
(8)赵有智家、日内
赵有山进屋来。赵有智下地泡茶。
赵有山:“把秸秆弄完了吗?”
赵有智:“弄完了。”
赵有山:“今年秋天有赵刚在家,没累着吧!”
赵有智:“没累着!”
赵有山:“刚子媳妇去哪了?”
赵有智:“去赵有成家玩麻将去了。大哥,你说一样的哥哥,我就见不上有成哥,从打改革开放以后,大队的人员减少了,保管那个职位没了,他搞了个小卖部,又买了台球案子,一大帮人围着玩台球,谁输了就买他小卖部的酒和香烟,红火了七八年,后来人们对一包烟一瓶酒玩法,感到不够刺激,他又转型买了麻将桌,办起了棋牌室,你说说,因为打麻将,闹得多少家两口子,因玩麻将输钱而生气。这不是,赵刚走后,翠云在空闲时间,经常去棋牌室玩两把麻将。有时那里人员不够,就打电话约翠云去玩。要是在文化大革命时,这还了得?”
赵有山:“有智,你就别鸡蛋挑骨头想歪歪道了,现在的年轻人,那个不玩几把,会玩那才叫赶时髦,不会玩那是糊涂棒槌。”
赵有智:“哥,你知道不玩麻将的人咋说不?”
赵有山:“咋说?”
赵有智:“说打麻将的人是,把腿坐麻了的大将。”
赵有山:“你不玩,就别乱耍西瓜灯。”
赵有智:“玩也行,不是不行,总也得有忙有闲,该做饭了,就得回来做饭,现在可好,吃饭都不分早晚了。”
赵有山:“你呀!让我咋说你,四个人坐在一起,赢的人想不玩了,人家输的人,还想捞一捞,你咋走?等玩完了,回家就晚一些。好好享福吧!别没事找事。”
赵有智:“哥,让你一说,我就成了没事找事了,你去那里看看,三个男的一个女的也挤着玩,三个女的一个男的也挤着玩,那不是男女不分了吗?照这样下去,世界不定早晚就混沌了”
赵有山:“看起来你对现在的事,是咯咯不入了。咱们年轻时,到哪里去随礼,吃饭的时候,男桌全是男的,女桌全是女的,现在的红白喜事你去看看,男女大杂烩,你找谁去说理?难道说你看着不顺眼,还不吃了?你到海边游泳池去看看,男女老少都在一起洗澡,你要在跟前,难道还得发昏不成?快收起你的老思想。”
赵有智:“刚子走时也是这样告诉我,叫我啥也别管,可我就是不放心,儿子不在家,一旦闹出啥事来,不但儿子丢脸,我也不光彩。”
赵有山:“我那儿子媳妇也一样,夏天在外打工,冬天回来,两口子都去玩,输赢是人家自己挣得钱,你咋管?把心放在肚子里,啥也别管。”
(9)刘盛家、日内
天阴沉沉地,没有阳光。不时的飘着一点雪花。
吃完早饭,立本去粮店了。
铁英:“爸,不知刘盛去哪了,我去二婶家,铁晖走时嘱咐我,有时间照顾一下他妈妈,这冷的天,我去看看。”
刘庆生:“过去看看对,一个人太孤单。”
(10)陈兰英家、日内
铁英来婶子家。一进大门就喊起来。
铁英:“二婶子,您的烟囱没冒烟,早晨没烧火吧?”
陈兰英从屋里出来,说:“早晨吃了一点剩饭,不是没东西,也不是不愿意做,就是觉得做了啥好的东西也吃不多少,白费劲。”
两人进屋。
铁英摸摸炕:“婶子,您咋不多烧点,炕也凉,屋子也冷。”
陈兰英:“就是人少的原因,要是人多,不烧火屋子都暖和。”
铁英:“铁晖啥时回来?”
陈兰英:“昨天打电话来,说腊月十五才回来,今年要在家一个月。要是孩子们常在家多好。那次儿子接我去城里,在那里住不惯,跑回来,回想起来,并不是城里不好,就是城里没人说话,怪闷的。”
铁英:“我就是怕您闷,才过来看看,和您说一会话。”
陈兰英:“铁英,这两天你没来,把我闷得没法,再不来我就去你家了,一个人的滋味太难了。”
铁英:“知道难还回来,在那里和孩子们在一起多热闹。”
陈兰英:“那是在一起吗?吃完早饭都走了,黑天才回,和我一个人有啥区别。”
铁英:“婶子,这几天我有一个想法,不知该不该说?”
陈兰英:“你有啥想法?”
铁英:“我想叫婶子去我们家,一日三餐都在我们家吃住。”
陈兰英:“铁英,你说的啥话?”
铁英:“婶子,我说的话是认真地,您没听透,还是不愿意?”
陈兰英:“你说的事,是他们爷三个都知道,还是你自己的想法?”
铁英:“婶子说的啥意思?”
陈兰英:“我没啥意思,不管咋着,你都的轻轻的放下。”
铁英:“您不愿意?”
陈兰英:“这事不是我不愿意,因为这些年两家的关系不太好,我去了无法面对。再就是,铁晖已是三十几岁的人了,妈妈搞对象,儿子的脸面不好看。”
铁英:“婶子,这些事都不用你管,你只要说同意,就啥事都在我身上了,走!去我家,帮我包饺子。”
陈兰英:“去你家可以,在儿子不说同意之前,不能把话挑明了。”
(11)刘盛家、日内
(陈兰英在刘家吃完饭,说话到下半晌, 天快黑了,铁英送走了婶娘,回来做晚饭。)
一边做饭,一边和公公说:“爸爸,我想和您说点事,依我看,以后让婶娘常在咱家就行。”
刘庆生:“铁英,你说的是啥话?以后可不许再说。”
铁英:“爸,我说的事您不同意?”
刘庆生:“马上就进单间了,不想那些事了。”
铁英:“爸,不管您愿不愿意,刘盛一会回来再说。”
刘盛回来,立本也从粮店回来。
吃完晚饭,立本要走,铁英说:“立本,在家说一会话再走。”
立本:“小妈,您想说啥话,还用我在家?”
铁英:“立本,白天你们爷俩没在家,铁晖的妈妈在咱家吃的午饭,快黑天才回去。我送婶子回来,突发奇想,如果长期的叫这个人在咱家,挺好的。不知你们爷俩同意不同意?”
没等刘盛爷俩说话,刘庆生说:“铁英,不让你说这事,你咋还说?绝对不行。”
刘盛:“爸爸,铁英说的事很好,妈妈走时就嘱咐我们给您办这事。”
铁英:“爸爸,怎么个不行?您是不是考虑前些年我叔对您们不好?”
刘庆生:“不是那回事,你爸今年已经七十三岁,陈兰英才六十五,岁数相差甚多。再者说,人老了,不知得啥病,我不能给你们的以后生活找麻烦。”
立本:“怪不得小妈叫我晚走一会,这事还真的我表态,爷爷,您觉得您的岁数大几岁,这事咱家的人不能说,只要二奶奶不挑,就不算个事。您说不给我们找麻烦,这话放在别人家也许对,在咱家就不对,咱们家对赡养老人的负担方面不计较,爸爸,您说呢?”
刘盛:“立本说的对,只要那老太太愿意,马上就办。咱们家和别人家不一样,前几天我去北炉,听说那里有一户人家,儿子和爸爸单过,儿子用三轮车给爸爸垃几车玉米棒,和爸爸要油钱。真不可思议。”
立本:“离粮店不远的地方,前几天死了一老太太,这老太太本不应该死,愣是死了。原因是,她儿子想开一个小卖部,钱不够,和他妈要,他妈不给。他妈和儿子单过多年,据说,也没有太多的钱,老人没病,不吃药,平常舍不得花钱,只是亲属们年节的给点压兜钱,儿子见妈妈不给,要打妈妈,被东邻西舍拉开,当天夜里,妈妈悬梁自尽,老人临死前,把手里的钱烧成纸灰,早上人们去时,看到了没燃尽的钱边缘才知道。回想奶奶临终时的话,现在才觉得有味道。奶奶告诫我们,做人不要太自私,妈妈走时又重复奶奶的话,千万不要太自私。今天听了爷爷说的话,我才懂得了奶奶和妈妈说的话,有深深的含义。爸爸,这事是妈妈发起的,只要二奶奶同意,以后的一切都是我的事。再者,只要和爷爷过一天,就是我奶奶,我就有养老送终的义务。以后老了,不管生啥病,都没有二话。爷爷,您不要有一点精神负担,我说这话也许不受听,如爷爷先过世,将来奶奶临终时,铁晖叔叔不上前,我会把二奶奶埋在爷爷的身边。”
铁英:“立本,你说的啥话?没有你说的那严重。”
立本:“咋不严重,那是我刚去粮店时间不长的时候,离那里不远有一家,老头的晚老伴都咽气了,老太太的两个儿子还没来。”
刘庆生:“这样的儿子也太不地道了。”
立本:“小妈,今晚叫我晚走一会,就想叫我说这些话吧?天不早了,我走了,明天去姐姐那里,和姐姐说,我们不会忘记奶奶的话,绝不自私。”
刘盛:“爸爸,立本说了隔着锅台上炕的话,我就啥也不说了。这事是铁英引起的,就啥都让她去办。”
刘庆生听了儿子和孙子的话,滴下几滴泪来,说:“我有这样的儿孙,知足了。”
有人给刘盛打电话。
刘盛:“青山,有啥事?”
王青山:“表哥,你明天来这里一趟。”
刘盛:“你在二道沟还是在北炉?”
那头有女人说话:“把电话给我。”
女人的声音:“大哥,我是玉霞。我和青山现在在二道沟,给你打电话是这么个事,婆婆已经去世两年了,我那边爸爸前些天也走了,我们想叫公公到北炉生活,北炉离县城近,挣钱容易,土质好,产粮也多。这一个月来不止一次的和公公商量,可不知为啥,公公就是不动身,大哥,你办事有力度,我们家的事离不开你,明天你开运输车过来,只有你能说服你舅舅。你来后,把值钱的东西,装车拉去北炉。大哥,你来不来?”
刘盛:“去!一定去!”
铁英见刘盛把电话放下,说:“是谁打的电话?”
刘盛:“打电话的是我表兄弟媳妇,北炉的,你不认识。”
铁英:“都说了啥?”
立本:“姐,我昨天晚上想了很长时间,我要不是贫嘴,你也许不会做出现在的决定。”
秀云:“说正经的,你想的机修的事,啥时筹备?”
立本:“我是走一步说一步,机修是将来的事,粮店的买卖不能扔,干到拆迁以后才能想机修的事。”
秀云:“等我回来再搞,就有充足的时间了。”
(6)赵有智家、日内
吃完早饭,范翠云收拾碗筷。
赵刚来爸爸跟前,轻声说:“爸爸,粮食收完了,山上还有一点秸秆,地里的活已经不多,我今天就走了。”
赵有智:“还是你们两个一起走吧!”
赵刚:“翠云已有了身孕,这次出去就不领她了,现在我出去多挣点钱,等来年翠云快坐月子的时候,我就在家了。这段时间,您要学会懂得现代人的生活,不该管的不要管,您觉得打麻将不好,可现在不管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打麻将那是时尚,只要能让您吃上现成的饭,您就得知足。”
赵有智:“你自管去吧!你说的话爸爸记下了。”
赵刚拎着提兜去路边等公汽,翠云与公公一起到路边送赵刚。
(7)赵有智家、日内
赵发媳妇进屋来。
范翠云迎到自己屋。
赵发媳妇:“赵刚又走了?”
范翠云:“走四五天了。”
赵发媳妇:“啥时回来?”
范翠云:“他说过年时回来。这一冬,怪寂寞的,咋混?”
赵发媳妇:“去我家,我家的麻将天天有人玩,寂寞时就去摸两把。”
范翠云:“怕公公不乐意。”
赵发媳妇:“翠云,这都啥年代了,老公公要是还管这事,糊涂透顶了。我那老公公就开放,他玩时人不够,还叫我上场呢!”
范翠云:“你要是输了,大哥和大伯不生气?”
赵发媳妇:“他们都不生气,公公说,输赢不管事,玩两把牌,不想别的事了,心情敞亮。”
范翠云:“嫂子,我听你的。”
赵发媳妇:“老叔没在家,去哪了?”
范翠云:“套毛驴车拉秸秆去了。”
赵发媳妇:“快晌午了,回去做饭。”
范翠云:“我也得做饭,”
赵发媳妇:“下午过去玩两把?”
范翠云:“下午过去。”
(8)赵有智家、日内
赵有山进屋来。赵有智下地泡茶。
赵有山:“把秸秆弄完了吗?”
赵有智:“弄完了。”
赵有山:“今年秋天有赵刚在家,没累着吧!”
赵有智:“没累着!”
赵有山:“刚子媳妇去哪了?”
赵有智:“去赵有成家玩麻将去了。大哥,你说一样的哥哥,我就见不上有成哥,从打改革开放以后,大队的人员减少了,保管那个职位没了,他搞了个小卖部,又买了台球案子,一大帮人围着玩台球,谁输了就买他小卖部的酒和香烟,红火了七八年,后来人们对一包烟一瓶酒玩法,感到不够刺激,他又转型买了麻将桌,办起了棋牌室,你说说,因为打麻将,闹得多少家两口子,因玩麻将输钱而生气。这不是,赵刚走后,翠云在空闲时间,经常去棋牌室玩两把麻将。有时那里人员不够,就打电话约翠云去玩。要是在文化大革命时,这还了得?”
赵有山:“有智,你就别鸡蛋挑骨头想歪歪道了,现在的年轻人,那个不玩几把,会玩那才叫赶时髦,不会玩那是糊涂棒槌。”
赵有智:“哥,你知道不玩麻将的人咋说不?”
赵有山:“咋说?”
赵有智:“说打麻将的人是,把腿坐麻了的大将。”
赵有山:“你不玩,就别乱耍西瓜灯。”
赵有智:“玩也行,不是不行,总也得有忙有闲,该做饭了,就得回来做饭,现在可好,吃饭都不分早晚了。”
赵有山:“你呀!让我咋说你,四个人坐在一起,赢的人想不玩了,人家输的人,还想捞一捞,你咋走?等玩完了,回家就晚一些。好好享福吧!别没事找事。”
赵有智:“哥,让你一说,我就成了没事找事了,你去那里看看,三个男的一个女的也挤着玩,三个女的一个男的也挤着玩,那不是男女不分了吗?照这样下去,世界不定早晚就混沌了”
赵有山:“看起来你对现在的事,是咯咯不入了。咱们年轻时,到哪里去随礼,吃饭的时候,男桌全是男的,女桌全是女的,现在的红白喜事你去看看,男女大杂烩,你找谁去说理?难道说你看着不顺眼,还不吃了?你到海边游泳池去看看,男女老少都在一起洗澡,你要在跟前,难道还得发昏不成?快收起你的老思想。”
赵有智:“刚子走时也是这样告诉我,叫我啥也别管,可我就是不放心,儿子不在家,一旦闹出啥事来,不但儿子丢脸,我也不光彩。”
赵有山:“我那儿子媳妇也一样,夏天在外打工,冬天回来,两口子都去玩,输赢是人家自己挣得钱,你咋管?把心放在肚子里,啥也别管。”
(9)刘盛家、日内
天阴沉沉地,没有阳光。不时的飘着一点雪花。
吃完早饭,立本去粮店了。
铁英:“爸,不知刘盛去哪了,我去二婶家,铁晖走时嘱咐我,有时间照顾一下他妈妈,这冷的天,我去看看。”
刘庆生:“过去看看对,一个人太孤单。”
(10)陈兰英家、日内
铁英来婶子家。一进大门就喊起来。
铁英:“二婶子,您的烟囱没冒烟,早晨没烧火吧?”
陈兰英从屋里出来,说:“早晨吃了一点剩饭,不是没东西,也不是不愿意做,就是觉得做了啥好的东西也吃不多少,白费劲。”
两人进屋。
铁英摸摸炕:“婶子,您咋不多烧点,炕也凉,屋子也冷。”
陈兰英:“就是人少的原因,要是人多,不烧火屋子都暖和。”
铁英:“铁晖啥时回来?”
陈兰英:“昨天打电话来,说腊月十五才回来,今年要在家一个月。要是孩子们常在家多好。那次儿子接我去城里,在那里住不惯,跑回来,回想起来,并不是城里不好,就是城里没人说话,怪闷的。”
铁英:“我就是怕您闷,才过来看看,和您说一会话。”
陈兰英:“铁英,这两天你没来,把我闷得没法,再不来我就去你家了,一个人的滋味太难了。”
铁英:“知道难还回来,在那里和孩子们在一起多热闹。”
陈兰英:“那是在一起吗?吃完早饭都走了,黑天才回,和我一个人有啥区别。”
铁英:“婶子,这几天我有一个想法,不知该不该说?”
陈兰英:“你有啥想法?”
铁英:“我想叫婶子去我们家,一日三餐都在我们家吃住。”
陈兰英:“铁英,你说的啥话?”
铁英:“婶子,我说的话是认真地,您没听透,还是不愿意?”
陈兰英:“你说的事,是他们爷三个都知道,还是你自己的想法?”
铁英:“婶子说的啥意思?”
陈兰英:“我没啥意思,不管咋着,你都的轻轻的放下。”
铁英:“您不愿意?”
陈兰英:“这事不是我不愿意,因为这些年两家的关系不太好,我去了无法面对。再就是,铁晖已是三十几岁的人了,妈妈搞对象,儿子的脸面不好看。”
铁英:“婶子,这些事都不用你管,你只要说同意,就啥事都在我身上了,走!去我家,帮我包饺子。”
陈兰英:“去你家可以,在儿子不说同意之前,不能把话挑明了。”
(11)刘盛家、日内
(陈兰英在刘家吃完饭,说话到下半晌, 天快黑了,铁英送走了婶娘,回来做晚饭。)
一边做饭,一边和公公说:“爸爸,我想和您说点事,依我看,以后让婶娘常在咱家就行。”
刘庆生:“铁英,你说的是啥话?以后可不许再说。”
铁英:“爸,我说的事您不同意?”
刘庆生:“马上就进单间了,不想那些事了。”
铁英:“爸,不管您愿不愿意,刘盛一会回来再说。”
刘盛回来,立本也从粮店回来。
吃完晚饭,立本要走,铁英说:“立本,在家说一会话再走。”
立本:“小妈,您想说啥话,还用我在家?”
铁英:“立本,白天你们爷俩没在家,铁晖的妈妈在咱家吃的午饭,快黑天才回去。我送婶子回来,突发奇想,如果长期的叫这个人在咱家,挺好的。不知你们爷俩同意不同意?”
没等刘盛爷俩说话,刘庆生说:“铁英,不让你说这事,你咋还说?绝对不行。”
刘盛:“爸爸,铁英说的事很好,妈妈走时就嘱咐我们给您办这事。”
铁英:“爸爸,怎么个不行?您是不是考虑前些年我叔对您们不好?”
刘庆生:“不是那回事,你爸今年已经七十三岁,陈兰英才六十五,岁数相差甚多。再者说,人老了,不知得啥病,我不能给你们的以后生活找麻烦。”
立本:“怪不得小妈叫我晚走一会,这事还真的我表态,爷爷,您觉得您的岁数大几岁,这事咱家的人不能说,只要二奶奶不挑,就不算个事。您说不给我们找麻烦,这话放在别人家也许对,在咱家就不对,咱们家对赡养老人的负担方面不计较,爸爸,您说呢?”
刘盛:“立本说的对,只要那老太太愿意,马上就办。咱们家和别人家不一样,前几天我去北炉,听说那里有一户人家,儿子和爸爸单过,儿子用三轮车给爸爸垃几车玉米棒,和爸爸要油钱。真不可思议。”
立本:“离粮店不远的地方,前几天死了一老太太,这老太太本不应该死,愣是死了。原因是,她儿子想开一个小卖部,钱不够,和他妈要,他妈不给。他妈和儿子单过多年,据说,也没有太多的钱,老人没病,不吃药,平常舍不得花钱,只是亲属们年节的给点压兜钱,儿子见妈妈不给,要打妈妈,被东邻西舍拉开,当天夜里,妈妈悬梁自尽,老人临死前,把手里的钱烧成纸灰,早上人们去时,看到了没燃尽的钱边缘才知道。回想奶奶临终时的话,现在才觉得有味道。奶奶告诫我们,做人不要太自私,妈妈走时又重复奶奶的话,千万不要太自私。今天听了爷爷说的话,我才懂得了奶奶和妈妈说的话,有深深的含义。爸爸,这事是妈妈发起的,只要二奶奶同意,以后的一切都是我的事。再者,只要和爷爷过一天,就是我奶奶,我就有养老送终的义务。以后老了,不管生啥病,都没有二话。爷爷,您不要有一点精神负担,我说这话也许不受听,如爷爷先过世,将来奶奶临终时,铁晖叔叔不上前,我会把二奶奶埋在爷爷的身边。”
铁英:“立本,你说的啥话?没有你说的那严重。”
立本:“咋不严重,那是我刚去粮店时间不长的时候,离那里不远有一家,老头的晚老伴都咽气了,老太太的两个儿子还没来。”
刘庆生:“这样的儿子也太不地道了。”
立本:“小妈,今晚叫我晚走一会,就想叫我说这些话吧?天不早了,我走了,明天去姐姐那里,和姐姐说,我们不会忘记奶奶的话,绝不自私。”
刘盛:“爸爸,立本说了隔着锅台上炕的话,我就啥也不说了。这事是铁英引起的,就啥都让她去办。”
刘庆生听了儿子和孙子的话,滴下几滴泪来,说:“我有这样的儿孙,知足了。”
有人给刘盛打电话。
刘盛:“青山,有啥事?”
王青山:“表哥,你明天来这里一趟。”
刘盛:“你在二道沟还是在北炉?”
那头有女人说话:“把电话给我。”
女人的声音:“大哥,我是玉霞。我和青山现在在二道沟,给你打电话是这么个事,婆婆已经去世两年了,我那边爸爸前些天也走了,我们想叫公公到北炉生活,北炉离县城近,挣钱容易,土质好,产粮也多。这一个月来不止一次的和公公商量,可不知为啥,公公就是不动身,大哥,你办事有力度,我们家的事离不开你,明天你开运输车过来,只有你能说服你舅舅。你来后,把值钱的东西,装车拉去北炉。大哥,你来不来?”
刘盛:“去!一定去!”
铁英见刘盛把电话放下,说:“是谁打的电话?”
刘盛:“打电话的是我表兄弟媳妇,北炉的,你不认识。”
铁英:“都说了啥?”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