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69129
成片时长:约221分钟
阅读:12418
发表:2017/6/1
主旋律
电影剧本
祖母河
免费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102老家,内,日。
祖母因摔了一跤,被人搀了回来。
张父:“看!把你的脚扭了吧!哪儿读不都一样?再说,人家徐老师是蕲春人,蕲春人怎么可以随便收圻水的伢儿?他收了这边的学生,这边的赵老师不有意见?”
祖母一边自己用手揉捏着扭伤的脚,一边责备张父。
祖母:“你晓得么事?伢儿读不读得出书,全靠一个好先生!那徐老师文化又高,人又好,教出的学生,肯定会不一样的。”
103老家,外,日。
祖母拄一根拐杖,踮一双扭肿的细脚儿,一跛一跛的找徐老师去。
104老家,内,傍晚。
一家人正准备吃晚饭,祖母高兴地一边把拐杖往地下戳,一边激动地对全家人
说。
祖母:“徐老师答应了!徐老师答应了!本来他人已收满了,不收的,看在我的面子上,才收的。”
祖母一激动,细脚没站稳,差点倒了下来。张锋父亲和后娘赶紧上前扶住。
祖母:“没事儿!没事儿!拿饭吃吧。”
105老家,内,日。
祖母一个人坐在门槛上,用菜油揉着扭肿的细脚儿。
106老家,内,日。
天空乌云笼罩,刮着风,下着雨。
祖母把一个自制的新书包挎在张锋的肩上,然后蹲下来给张锋戴上一顶斗笠。 把斗笠绳在脖子下打一个不紧不松的结。又用一块大尼龙纸, 将张锋的全身上下一包,捆了个结结实实。然后,祖母给张锋的书包塞进一双新布鞋。
祖母:“进了教室,你就把胶鞋脱下来,穿上布鞋;胶鞋穿久了,会得风湿病的, 筋骨痛。过大河时,你要把石头踩稳,不要慌里慌张的。”
107老家,外,日。
张锋上学。
张母站在石硚上,手搭凉棚,远远地看着张锋过河。
108老家,内,日。
渐渐长大的张锋要到二十里外的地方上中学了。
祖母一边流泪,一边跟张锋准备着行李。
祖母在给一个菜筒子里上咸菜时,一边轻声吩咐张锋。
祖母:“你爱吃腐儿〈霉豆腐〉,我夹了好多。学友要吃,你就让他们吃上面的;没人时,你就吃下面的,上面始终放两块,这样你既做了人情,又长期有腐儿吃。吃完了,就回来拿,我这罐里给你留着。要是做功课忙,你就把菜筒子叫别的伢儿带回。”
祖母将张锋的行李交给张锋的细叔,并吩咐。
祖母:“侄儿刚出去,人生面不熟的,一定想家,他又生得这般瘦弱,怕被人欺负,你再忙,也要三天两头去学校看看他。”
细叔点点头,挑了行李上路,张锋跟随其后。
祖母拄着拐杖紧跟着张锋,一边走一边吩咐。
祖母:你要注意身体,莫受了凉!莫玩起来就忘了吃饭,莫吃冷饭,莫饱一顿饿一餐的,吃饭要吃慢一点,听到没有?”
张锋点点头。
实在不能再送了,祖母就站在祖母河的石桥上,远远地目送着。
张锋回头一看,祖母河的桥上还有一个人影子,拄着拐杖, 象尊塑像。
张锋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眼泪。
109老家,内,傍晚。
细叔送回一份录取县一中的通知书。
张锋抱着祖母激动而又高兴地哭了。
祖母:“看你,要上高学了,还象个没扯脱奶头的乜儿样。”
张父精疲力尽地从田里收工回来。
祖母:“锋儿!快把那榜拿给你老子看看。”
张锋激动而又羞涩地把那份入学通知塞到了张父手上。
张父漫不经心地晃了一眼,若无其事的还给了张锋, 一如既往地坐在木凳上搓芒绳。
祖母(生气地):“国华!你怎么心里象没事一样?”
张父:“我心里事多呢!家里超支的事,队上化肥的事,香平治病要钱的事, 还有听说有人要整我,告我工分搞鬼要清我帐的事……多着呢!”
祖母:〈愤愤地〉“就是没你儿子读书的事!方园几十里,有哪个象我孙子这样考取高学的?这是祖宗巴不得的喜事,你怎么半点也不高兴?”
张父:“有么事值得高兴的?考起高学又怎么样?读书有什么用?这世上, 几多没读书的人比那读书的混得强!我要不是认得几个字, 哪有今天这个卖力不讨好的下场?我不当这个会计,活得不比哪个自在?”
祖母:“我不管这些!我只管要他上高学!说什么也要他上!你们不让他上,我让!你们哪个要是反对这事,我就跟哪个拚了!”
全家人被祖母的态度镇住,缄口不语。
祖母〈对张父〉“其它的事你想办法,锋儿读书的事我来管!”
张父:您怎么管?
祖母:“这你不用操心,你只把你的事搞好就得了!”
110老家,外,日。
〈无声镜头,哑语动作〉
祖母向一个个穷亲戚借钱,没有人摆头,而只是沉默一会才点头。
穷亲戚力尽所能地把一些小钱交给祖母。
111老家,内,日。
祖母把那些小钱一一抻平,数了数。
祖母:(自言自语)“还差四十块钱,怎么办?”
祖母拿起拐杖又要出门,打个转身,又犹豫下来。
祖母(内心独白):“不能再向人家开口,再开口就等于逼人家命。”
祖母急得在屋里乱转。
祖母一边转一边寻思:“要是有个什么遗业可以变卖就好了。”
祖母于焦急中突然看到楼上一具上等杉木红漆棺材。
112老家,内,日。
(无声镜头)
祖母将那具上等彬木红漆棺材卖给一个在城里工作的人。
祖母拿了那人的四十块钱,恋恋不舍地看着那人将棺材用板车拖走了。
[回闪止]
113老家,内,日。
祖母要死。
祖母:“锋儿!我死了后,你要亲自跟我扎一个灵屋,烧给我。”
张锋含泪点头。
114老家一小镇,外,日。
张锋进一灵屋店。
灵屋店老板〈一个戴眼镜的老头〉笑脸相迎。
张锋财大气粗地问:“老板,你这灵屋怎么卖?”
老板:“看你要哪一种?有五十块的,一百块的, 一百五的……”
张锋:“我问你最好的。”
老板:“最好的?最好的要三百块!”
张锋:“拿一个!”
老板忙不迭地送上一个最好的,递过来,收了钱,点点头。
张锋将灵屋绑在车后,骑上就走。
115老家,外,日。
张锋快速地往回奔跑。他想让祖母亲眼看到他买的灵屋。
116老家,内,日。
祖母已死。
张锋悲痛地大哭。
117老家,内,夜。
张锋守着祖母的遗体,倚棺小睡。
恍惚中,祖母拄着拐杖,绕着灵屋转了一圈,就大肆发火,跳脚大骂。
祖母:“你这个没孝心的,哪个叫你买灵屋的?我要你亲自做的!”
张锋:〈委屈地〉“买与做不是一回事么?”
祖母:“怎么会是一回事呢?买一个灵屋几十块!买几张纸才几个钱?我要的不是你花钱,是要你的一片心意!”
张锋默然了。
祖母:“你买这灵屋有什么用?这灵屋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我要的不是几层楼房,我要的是一栋瓦屋!瓦屋里有锅有灶,有桌椅板凳,蚊帐被服,床,还有纺线用的车儿,种田种地的锄头及我活着时的那些东西!我一双细脚儿,最怕上楼梯!你买的这个洋灵屋,里面是些什么东西!我看都看不懂,有什么用?”
祖母举起拐杖要将灵屋打碎,又下不了手,便很痛苦地说。
祖母:“没有灵屋我到哪里去安生?到哪里去安生?啊?”
[回闪镜头}
118内,夜。
一盏油灯下。
祖母在拈花。
张锋在一边写作文,写写停停。
祖母:“锋儿!你在做什么作业,这么费心血。”
张锋:“奶!我在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做一件好人好事呢!”
祖母:“对!老师教得好!人,从小看大,就是要学着做好事,积点德!”
张锋:“奶!什么叫积德?”
祖母:“积德就是做好事,做好事就是积德!”
张锋:“积德有什么用吗?”
祖母:“怎么没用?有大用处呢!━━人死后是有灵魂的,灵魂能不能升天, 就要看你积没积德,积了多少德。德积满了,就上天做神仙;没积满, 就要下地狱做鬼,做鬼就要受阎王的十二道刑罚,然后才可能超生。”
张锋:“十二道刑罚?哪十二道刑罚?”
祖母:“那可厉害呢,头一道,是当腰锯断,二道刑罚,是下油锅;三道刑罚, 是裁分四块;四道刑罚,是把人放在大蒸笼里蒸;还有五道,六道,七道八道,穿筋骨,倒悬梁,扯箩卜,多得很呢!“
张锋不无恐惧地瞪大眼睛。
祖母:“就是你没死,活在这世上,你要不做好事,做坏事,也没有好结果的,不是雷打火烧,就是六根致残,没个好下场的。”
119老家,外,日。
放学途中,张锋因肚饿而趴在地里偷红薯。忽然想起祖母的话。
(画外音:祖母)“人死后是有灵魂的,灵魂能不能升天,就要看你积没积德,积了多少德。德积满了,就上天做神仙,德没积满,就下地狱做鬼,做鬼就要受那十二道刑罚”。
张锋便将扒开的坑填好,起来了。
120老家,内,日。
张锋:“奶!你说这世上有灵魂有鬼,怎么公就不怕鬼呢?”
祖母:“他呀!本身就是一个活鬼!哪里能看见鬼?看见鬼也跟没看见一样呢!”
张锋:“那他怎么晚上一个人回来也不怕鬼呢?”
祖母:“那是因为他身上带了剪子尺的缘故,他要是没带那些东西,就一准会看见鬼!”
张锋:“剪子尺能避鬼么?”
祖母:“能!从前,有个裁缝,也是跟你公一样胆大不怕鬼!一天晚上,那裁缝在路上走,撞上一个大白布精,变成一匹大白布,将他一包,卷在了中间。这裁缝吓得要死,又舍不得死,就拿尺子把白布一量,用剪刀一剪,那白布精收不了魂, 变成一堆白骨。从此呀,那白布精一见裁缝就跑也跑不及呢!”
张锋领悟地点点头。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