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494
阅读:9808
发表:2013/6/6
惊悚
小说
凶宅经理人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凶宅经理人
1卢宅
我叫尚荣,女性,是个凶宅经理人。
如果你要问我凶宅经理人是个什么样的工作,其实我也不知道如何跟你详细说明,我只能跟你说就是房产中介的一种,只是我做的房子比较特殊,因为我专门做凶宅。
说到凶宅,故事还要从十二年前说起。
那时我以勉强过本科线的成绩考入H市一所普通的大学,攻读传媒管理,每天听无聊的老师讲着无聊的课,下课了就和姐妹们叽叽喳喳八卦各种无聊的事。时间长了我厌倦了这样的生活,所以决定像很多大学生一样参加学生会组织的各种团体。当我发现原来鸟不拉屎的H大竟然有“灵异小组”时,我毫不犹豫加入了这个社团,也就是那时我知道了原来H市有很多奇闻异事,其中让我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江畔的那所卢宅。
卢宅建于上世纪军阀混战的年代,那时候H市有一个卢姓大户人家,靠卖河沙给北伐军赚了大钱,他们用赚来的钱在江边盖了一幢法式的四层小楼。奠基那一天,一个游方道士来到这里,跟卢老板说了十个字:“此宅大凶,百年血光不断。”卢家人虽然不高兴,可还是好吃好喝打发了那个道士。谁知道自从他们搬进了这座宅子,果真血光不断。
先是卢老板的暴毙,据说死相惨不忍睹,七窍流血,没人知道他是怎么死的。过了几年日本人打到长江一带,经常狂轰滥炸,一次也不知怎么回事,正在宅外做事的卢家长子,被一颗日军空投的炸弹给活活砸死,那个炸弹是个哑弹,因而卢宅奇迹般幸免于难。
解放后卢宅变成了H市国营泥沙厂的集体宿舍,可是这里隔三差五有邪门的事出现,不是有人说看到了七窍流血的老头子,就是说看到了面目全非血肉模糊的青年男人。后来闹文革,这里被征用拿来关押“阶级犯”,可不管是犯人还是看守,都说看到一个七窍流血的老头每晚游荡,还有一个面目全非的青年男人时隐时现。改革开放后这里被水利局征用做了集体宿舍,可是没到一年就废弃不用了,原因不详。我读大学前两年卢宅以公转非的形式给卖了出去,卖给了一个做河沙起家的陈姓建筑承包商,他本来打算开个私房菜馆,可谁知道店没开起来就邪事不断,搞得他生意没做成,还欠了一屁股债,据说老婆都跟人跑了。
卢宅离H大没多远,我在一个周六只身一人来到了这个大宅,因为我听说400平米的大宅只卖20万。卢宅紧靠河边,视野开阔,周边树木茂密绿树环绕,卢宅本身也显得大气而不俗艳,却有一种说不出的诡异感觉。
我考虑了一晚,第二天我打电话给陈老板,跟他说那幢大宅我要了。我问家里借了30万,20万买房子,剩下的几万块钱做营销。我主要依赖当时方兴未艾的互联网,不仅发帖打广告写软文,还为这个凶宅专门建了一个网页,在上面胡编乱造一堆故事,甚至还在H市日报写了一个专版。
过了半年,一个不信邪的台湾老板联系到我,以100万的价格给买下了卢宅。
他搬进去住了一个月,据说晚上夜尿的时候被吓死了。他死后子女找到我,要跟我打官司,问我索赔,可后来他们突然撤诉了,我也不懂因为什么。
2吞刀凶宅
赚到了第一桶金后,我没有乘胜追击继续这门生意,因为那时我立志考公务员,在广电局谋个差事,可是考了几次都落榜了,后来我痛下决心:老娘我自己干!
我决定重新做熟悉的凶宅生意,因为这生意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我整理了在H大读书时收集的、关于全国数十个城市数百个凶宅的资料,从中挑选了离老家最近的F市的一座山间别墅,人称李宅,不过我更喜欢称之吞刀凶宅。
李宅数年之内连续发生了三次灭门惨案。
第一次发生在上世纪末,男主人用菜刀杀死了妻女小姑等六人,后来人们发现他吞刀自尽。第二次惨案发生在三年后,一个年轻母亲突然发疯,掐死了与情人所生的一对双胞胎后吞刀自杀。第三次惨案发生在我第二次考公务员落榜那年,这是一家人互相砍杀的惨案,最后一个幸存者同样吞刀自尽。
几经周折我终于联系到了李宅当时的主人吴某,他是个矿老板,财大气粗,体重190斤,每晚带着呼吸器睡觉。当年他花了一百万买了这幢凶宅,后来开价三百万卖,分文不少。当地人都知道这座凶宅的故事,包括一些外省人都有所耳闻,别说三百万了,三十万估计他都卖不出去。我厚着脸皮找了他几次,跟他谈了我的想法:我帮他炒作,营销,卖出去我分十五个点,后来被他无耻砍到了十个点这才达成了合作意向。
虽然毕业两年多,可是同学们一个个在传媒界做得有声有色,我找到了几个老同学,让他们在大大小小各种媒介上做宣传攻势,不管是XX日报,还是新浪网,天涯论坛,或者随便哪个社区,还是我自己那个网站,以铺天盖地的攻势宣传李宅。一方面我们造谣,一方面我们辟谣,总之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
三个月后,一个做轮轴起家的海归老板以354万买下了这幢使用面积600平米的豪宅。又过了三个月,他杀了两个情妇,自己也吞刀自杀。
从吞刀凶宅开始,我深刻认识到,房子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宣传营销。
3荣尚房产
吞刀凶宅之后的两年时间内,我单枪匹马卖出了十套凶宅,有的是低价收高价卖,有的是代理销售,不过有一点我能保障:我所卖出的房,都是凶宅,这点品质保障。
原始资金积累的差不多时,我和时任男友李凯在武汉开了家房产经理公司,取名叫荣尚,我是老板。我们广发英雄帖,招来了形形色色的人才。他们中有海归的精英,传媒界挖来的大拿,有着丰富地产营销经验的王牌推销员,智商过人善于谋略的智囊团,动手能力超强的科学怪人,还有技术精湛却患了自闭症的顶级黑客。此外我还建了一只秘密团队,他们中有来自台南的风水大师,有据说长着阴阳眼能通灵的神媒,还有有着预言能力的小男孩,这个团队专门负责鉴定凶宅并作出评估。
我们采取资料收集、前期考察、市场预测、风险评估、营销炒作的方式,公司成立第一年就卖出了二十六套凶宅,平均一个月两套。第二年就猛增至四十三套,第三年滑落至十八套。这时一个严峻的问题呈现在我们面前,虽然那时的我们已经垄断了全国凶宅销售市场的一多半(不过本来也没几个人做这门生意),可是凶宅却不是高楼大厦想盖就盖随时都有,偌大的中国所谓的凶宅也就数百,而具有市场价值的更是数量有限。考虑到可能面临无房可售的境地,公司一个个人心惶惶,随时可能散伙。
老娘我可不是吃素的,我们暂缓了宣传攻势,降低了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进行营销的力度,而是对几个凶宅进行了整容,试图“洗白”,出售或者招标的形式用来当高档会所、私房菜馆,可是这个战略实施了一年多,公司不仅没赚反而赔进去一大笔钱,也就是那时李凯卷走了我一大笔钱还有一小部分房源另起炉灶。李凯一走,公司出现了更严重的人才流失,很多元老跳槽到了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李凯所开的“至尚创意房产”。他和我闹翻的原因他觉得一间凶宅可以反复利用,所以他卖出的房子灾祸发生率远远超过我卖出那些,我有时甚至怀疑是不是他制造了那些悬案。他最过分的一点是会在灾祸发生后,换个身份重新收购这套房,之后再次卖出去,不过他很聪明,在警察找上门之前他会见好就收,卷铺盖走人,在另外一个城市故伎重演。
为了荣尚的发展壮大,当然也为了给那个负心汉见识下老娘的实力,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没有凶宅,我们制造凶宅!
1卢宅
我叫尚荣,女性,是个凶宅经理人。
如果你要问我凶宅经理人是个什么样的工作,其实我也不知道如何跟你详细说明,我只能跟你说就是房产中介的一种,只是我做的房子比较特殊,因为我专门做凶宅。
说到凶宅,故事还要从十二年前说起。
那时我以勉强过本科线的成绩考入H市一所普通的大学,攻读传媒管理,每天听无聊的老师讲着无聊的课,下课了就和姐妹们叽叽喳喳八卦各种无聊的事。时间长了我厌倦了这样的生活,所以决定像很多大学生一样参加学生会组织的各种团体。当我发现原来鸟不拉屎的H大竟然有“灵异小组”时,我毫不犹豫加入了这个社团,也就是那时我知道了原来H市有很多奇闻异事,其中让我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江畔的那所卢宅。
卢宅建于上世纪军阀混战的年代,那时候H市有一个卢姓大户人家,靠卖河沙给北伐军赚了大钱,他们用赚来的钱在江边盖了一幢法式的四层小楼。奠基那一天,一个游方道士来到这里,跟卢老板说了十个字:“此宅大凶,百年血光不断。”卢家人虽然不高兴,可还是好吃好喝打发了那个道士。谁知道自从他们搬进了这座宅子,果真血光不断。
先是卢老板的暴毙,据说死相惨不忍睹,七窍流血,没人知道他是怎么死的。过了几年日本人打到长江一带,经常狂轰滥炸,一次也不知怎么回事,正在宅外做事的卢家长子,被一颗日军空投的炸弹给活活砸死,那个炸弹是个哑弹,因而卢宅奇迹般幸免于难。
解放后卢宅变成了H市国营泥沙厂的集体宿舍,可是这里隔三差五有邪门的事出现,不是有人说看到了七窍流血的老头子,就是说看到了面目全非血肉模糊的青年男人。后来闹文革,这里被征用拿来关押“阶级犯”,可不管是犯人还是看守,都说看到一个七窍流血的老头每晚游荡,还有一个面目全非的青年男人时隐时现。改革开放后这里被水利局征用做了集体宿舍,可是没到一年就废弃不用了,原因不详。我读大学前两年卢宅以公转非的形式给卖了出去,卖给了一个做河沙起家的陈姓建筑承包商,他本来打算开个私房菜馆,可谁知道店没开起来就邪事不断,搞得他生意没做成,还欠了一屁股债,据说老婆都跟人跑了。
卢宅离H大没多远,我在一个周六只身一人来到了这个大宅,因为我听说400平米的大宅只卖20万。卢宅紧靠河边,视野开阔,周边树木茂密绿树环绕,卢宅本身也显得大气而不俗艳,却有一种说不出的诡异感觉。
我考虑了一晚,第二天我打电话给陈老板,跟他说那幢大宅我要了。我问家里借了30万,20万买房子,剩下的几万块钱做营销。我主要依赖当时方兴未艾的互联网,不仅发帖打广告写软文,还为这个凶宅专门建了一个网页,在上面胡编乱造一堆故事,甚至还在H市日报写了一个专版。
过了半年,一个不信邪的台湾老板联系到我,以100万的价格给买下了卢宅。
他搬进去住了一个月,据说晚上夜尿的时候被吓死了。他死后子女找到我,要跟我打官司,问我索赔,可后来他们突然撤诉了,我也不懂因为什么。
2吞刀凶宅
赚到了第一桶金后,我没有乘胜追击继续这门生意,因为那时我立志考公务员,在广电局谋个差事,可是考了几次都落榜了,后来我痛下决心:老娘我自己干!
我决定重新做熟悉的凶宅生意,因为这生意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我整理了在H大读书时收集的、关于全国数十个城市数百个凶宅的资料,从中挑选了离老家最近的F市的一座山间别墅,人称李宅,不过我更喜欢称之吞刀凶宅。
李宅数年之内连续发生了三次灭门惨案。
第一次发生在上世纪末,男主人用菜刀杀死了妻女小姑等六人,后来人们发现他吞刀自尽。第二次惨案发生在三年后,一个年轻母亲突然发疯,掐死了与情人所生的一对双胞胎后吞刀自杀。第三次惨案发生在我第二次考公务员落榜那年,这是一家人互相砍杀的惨案,最后一个幸存者同样吞刀自尽。
几经周折我终于联系到了李宅当时的主人吴某,他是个矿老板,财大气粗,体重190斤,每晚带着呼吸器睡觉。当年他花了一百万买了这幢凶宅,后来开价三百万卖,分文不少。当地人都知道这座凶宅的故事,包括一些外省人都有所耳闻,别说三百万了,三十万估计他都卖不出去。我厚着脸皮找了他几次,跟他谈了我的想法:我帮他炒作,营销,卖出去我分十五个点,后来被他无耻砍到了十个点这才达成了合作意向。
虽然毕业两年多,可是同学们一个个在传媒界做得有声有色,我找到了几个老同学,让他们在大大小小各种媒介上做宣传攻势,不管是XX日报,还是新浪网,天涯论坛,或者随便哪个社区,还是我自己那个网站,以铺天盖地的攻势宣传李宅。一方面我们造谣,一方面我们辟谣,总之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
三个月后,一个做轮轴起家的海归老板以354万买下了这幢使用面积600平米的豪宅。又过了三个月,他杀了两个情妇,自己也吞刀自杀。
从吞刀凶宅开始,我深刻认识到,房子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宣传营销。
3荣尚房产
吞刀凶宅之后的两年时间内,我单枪匹马卖出了十套凶宅,有的是低价收高价卖,有的是代理销售,不过有一点我能保障:我所卖出的房,都是凶宅,这点品质保障。
原始资金积累的差不多时,我和时任男友李凯在武汉开了家房产经理公司,取名叫荣尚,我是老板。我们广发英雄帖,招来了形形色色的人才。他们中有海归的精英,传媒界挖来的大拿,有着丰富地产营销经验的王牌推销员,智商过人善于谋略的智囊团,动手能力超强的科学怪人,还有技术精湛却患了自闭症的顶级黑客。此外我还建了一只秘密团队,他们中有来自台南的风水大师,有据说长着阴阳眼能通灵的神媒,还有有着预言能力的小男孩,这个团队专门负责鉴定凶宅并作出评估。
我们采取资料收集、前期考察、市场预测、风险评估、营销炒作的方式,公司成立第一年就卖出了二十六套凶宅,平均一个月两套。第二年就猛增至四十三套,第三年滑落至十八套。这时一个严峻的问题呈现在我们面前,虽然那时的我们已经垄断了全国凶宅销售市场的一多半(不过本来也没几个人做这门生意),可是凶宅却不是高楼大厦想盖就盖随时都有,偌大的中国所谓的凶宅也就数百,而具有市场价值的更是数量有限。考虑到可能面临无房可售的境地,公司一个个人心惶惶,随时可能散伙。
老娘我可不是吃素的,我们暂缓了宣传攻势,降低了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进行营销的力度,而是对几个凶宅进行了整容,试图“洗白”,出售或者招标的形式用来当高档会所、私房菜馆,可是这个战略实施了一年多,公司不仅没赚反而赔进去一大笔钱,也就是那时李凯卷走了我一大笔钱还有一小部分房源另起炉灶。李凯一走,公司出现了更严重的人才流失,很多元老跳槽到了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李凯所开的“至尚创意房产”。他和我闹翻的原因他觉得一间凶宅可以反复利用,所以他卖出的房子灾祸发生率远远超过我卖出那些,我有时甚至怀疑是不是他制造了那些悬案。他最过分的一点是会在灾祸发生后,换个身份重新收购这套房,之后再次卖出去,不过他很聪明,在警察找上门之前他会见好就收,卷铺盖走人,在另外一个城市故伎重演。
为了荣尚的发展壮大,当然也为了给那个负心汉见识下老娘的实力,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没有凶宅,我们制造凶宅!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