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0939
成片时长:约70分钟
阅读:12065
发表:2013/6/27
家庭
电影剧本
生活是条河下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贺老师突然说话打破了沉寂。
贺老师:这样吧,从第一排开始,每个同学上来介绍下自己。就从你开始吧。
第一排一个扎着马尾,皮肤黝黑,身材壮壮的女生毫不犹豫地走上了讲台,贺老师起身走到了教室前方,放饮水机的角落里。
这个皮肤黝黑的女生站在讲台上,双手撑在桌子上,气场十足,嗓音也十分洪亮。
女生:大家好,我叫杨艳。我来自葛洲坝小学,十分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一起相处三年,希望以后能和大家相处愉快。
这名叫杨艳的女生介绍完自己后走下讲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第二个学生看了看贺老师,老师示意她上台。这个女生个子比较高挑,皮肤白皙,长的也十分可爱。
女生:大家好,我叫张依洁。我来自实验小学。恩,,
说到这儿女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支吾了一阵,还用求助般的眼神望向贺老师,讲台下有些学生偷偷在笑。
贺老师示意她说的不错,可以下去了。女生像得到特赦一样,如释重负般地走下讲台。
外景 葛外学校里面 早上
葛外这所学校的布局很有北京四合院的特色,四所教学楼围成一个方块,中间的空地上修的有凉亭和种植的花草。如果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个方向来分的话,南教学楼就是葛外的大门也是老师们的办公教室,北楼是做物理、化学实验的实验室,西楼是周思雨他们所在的初一初二年级的教室,西楼旁边是宽阔的操场,操场也是被居民楼和一堵高墙围起来的,东楼则是高年级的教室和少部分美术生的画室。
雨还在下,天色较暗,不少教室都开着灯。
内景 葛外教室 早上
一名男生站在讲台上介绍自己。按照这名男生的座位判断,一大部分同学已经介绍完毕了。
男生:大家好,我叫姚正辰,来自西坝小学。
这名男生戴着眼镜,头发有点自然卷,所以看上去比同龄人要成熟不少。
这名男生走下讲台,坐在他身后的同学又走了上去。与此同时,下课铃也响了起来。刚要上去的同学不知进退,贺老师从教室角落走上讲台,挥手示意让那名刚站起来的同学回到座位上。
贺老师:好,我们今天就先介绍到这里。因为下雨,我们下午的军训就不需要同学们参加了。好,下课吧。
内景 周思雨自己的小卧室 下午
因为天气下雨,卧室里暗暗的没有什么光线。周思雨走进自己的卧室,径直来到窗前,把窗户打开,窗帘是早就夹好的。外面的雨水都下到窗台上了。周思雨卧室窗上的绿色雨篷被雨敲打的格外响。书桌就在窗户旁边,周思雨把桌椅从里拉出来,坐在上面。
她拧开台灯,从书桌上立的书柜里面拿出那本之前看过没看完的《傲慢与偏见》。
旁白:《傲慢与偏见》是我最喜欢的小说,尽管在部分人眼里它的内容好比言情小说,但还是阻挡不了我对它的喜爱,我最早的情感启蒙或许就是它了,直到现在我依然觉得最好的爱情就是像《傲慢与偏见》里的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一样。
周思雨认真看书,态度虽认真,但姿势却是轻松的,读自己爱读的书,一定是十分惬意的事情,所以周思雨的坐姿是最随意、最舒适的状态。
窗外的雨声滴答滴答,周思雨翻页的声音。周思雨看书的样子。
内景 周思雨家客厅 早上
周思雨看书的样子,和上一场景一样。然后镜头慢慢拉远。我们才发现周思雨是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书,周思雨起身,但是手里还拿着书,走到客厅旁的饮水机边给自己倒水喝,眼睛不肯离开书本,喝水之后,又坐回沙发上,窝在沙发里看书。从客厅喝阳台间的窗户我们可以看到阳台外的天色还是灰蒙蒙的,不过一看就是早上的天色,雨还在下,更大了。
旁白:没错,我的军训都让这下了7天的雨搅黄了,学校只好取消了军训,让我们在家提前预习功课,不用在太阳底下暴晒,真是落得清闲,我大概也是因为这次实实在在领会了下雨的好处才爱上雨天的吧。
外景 周思雨家阳台外的小树林 早上
被雨水打湿的叶子,虽是初秋的季节但已经有不少叶子从枝头飘落了。泥土上覆盖的叶子,还有被居民私自保留的少部分耕地,大白菜上也是雨水聚集成的水珠,雨水滴落在泥土里,被泥土底下深埋的根吸收了。
外景 周思雨和小月经常爬的那堵墙 早上
那堵水泥墙的颜色因为被雨水打湿也变得更深了。墙角下有几块堆砌好的红色砖块,砖块的颜色也加深了。也许除了思雨和小月又有别的孩子爬过这堵墙吧,不然怎么解释那墙角下堆砌好的砖块?
外景 周思雨小学操场旁的斜坡 早上
还是那样的斜坡,只不过因着下雨,草被雨水湿的豪无朝气,都低三下四的服帖着泥土,往日孩子们在斜坡上嬉闹的情景再也不能重现。
空无一人的草坡,当年的滑草少年如今都长大了。
内景 周思雨教室 早上
贺老师站在讲台上,同学们都在朗读语文课本。教室里有一个空位,看样子有个学生迟到了。
周思雨:报告。果不其然,迟到的学生就是周思雨。
周思雨穿着明黄色的T恤衫,背着黑色的书包站在教室门口。
大部分孩子都在读书,有一个男生寻声望了过来,这是一个皮肤白皙有点像女孩子的男生,他看着周思雨,脸上的表情不知是被人打断读书的恼怒还是好奇。
周思雨像个卫士一样站的笔直。她没有注意到看她的男生,而是盯着贺老师。
贺老师:快进来。
周思雨连忙走进教室找到自己的位置,拿出书本。她又看了一眼贺老师,似乎没有想到这个老师就这样轻易地放过开学上课第一天就迟到的自己。
旁白:爱迟到这个毛病几乎伴随了我整个小学、初中,直到高中寄宿以后情况才有了好转,有人跟我说,爱迟到的人往往是在逃避那件需要她准时去做的事,对我而言,迟到就是逃避上学,她说的很对,我的确是一个喜欢逃避的人。
周思雨很快加入到晨读的大队伍中。她朗读的是语文课本的第一课,文章的名字叫《在山的那边》。
周思雨: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一一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周思雨朗读的声音渐渐被同学们朗读的声音盖过,最终这些声音都统一到一个轨道上,他们都齐声地读着下面的文字。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妈妈,那个海呢?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今天啊,我竟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外景 周思雨教室外面 早上
透过窗户听见孩子们读书的声音。操场上有一堵高高的墙,上面长满了爬山虎。
同学们: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一一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旁白在“那雪白的海潮”之后开始,朗读的声音减小,旁白的声音清晰)
旁白:上大学后我经常怀念以前早读的情景,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流畅的遣词造句。没有什么是比早读更自由的了,可以自己选择读哪篇课文不读哪篇课文,我享受那短暂的45分钟。
内景 周思雨爸爸办公室 早上
周思雨爸爸办公室。和影片之前的一场戏,一样,一样的物品摆设。
屋内有两张大桌子靠墙摆在一起,靠近门的一张桌子上比较凌乱,靠近窗户的那张桌子比较整洁,桌子的对面是一个板凳,板凳上面是烧开水用的水壶和一个热得快,板凳下面是一个绿色的开水瓶。墙角立着扫帚和簸箕。
钥匙转动门的声音传来,周思雨的爸爸推门而入。他径直走到窗边将窗户打开给屋内换气,接着拿起水壶向屋外走去接自来水,过一会又回来,把水壶上的盖儿打开,放进热得快,开始烧水。
他走到靠窗的那张干净的桌子上,拿起自己的玻璃杯,拧开盖儿又从抽屉里取出一包茶叶,倒了一点进去。
然后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悠闲地读起报纸。
内景 办公大楼内 早上
这是一座装修比较好的办公大楼,地板是大理石铺成。穿着高跟鞋走在上面会发出清脆的咚咚声。
周思雨妈妈拎着皮包,精神饱满地走在里面,遇见认识的同事,主动朝对方点头微笑。
内景 周思雨妈妈办公室 早上
办公室里的同事已经到了,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整理文件。周思雨妈妈衣着光鲜亮丽,咚咚咚踩着高跟鞋走了进来,同事抬起头和她打了一下照面。
周思雨妈妈:来的真早。
外景 周思雨学校操场 中午
广播:第五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现在开始。(广播的声音持续)
操场上的所有年级,所有学生面向西楼,也就是周思雨教室方向站立,准备做广播体操。站在最前面的是全校选出来体操做的最好的同学来领操,接下来就是初一的新生,因为只有他们还没领到校服,穿的五颜六色,广播体操的动作也不会,做的歪歪扭扭。每个班级的班主任站在队伍的前面,监督自己班上的学生。有些高年级的同学因为没穿校服还被拉出队伍里听老师训斥,初一的新生虽然做的不够好,但都在认真的模仿前面领操的同学,反倒是高年级的同学,虽然都会做,但总是不认真,该伸直的地方不伸直,该跳的地方不跳。
所有学校都是这样,新生总是乖些,高年级的总是调皮。但新生总有一天也会变成调皮不听指挥的高年级学生。老师们深知这一点,所以对待新生格外严厉为的就是以后好管教些。
这不,之前还站在队伍前面的贺老师现在径直走到队伍中间,对一个不认真学操的男生批评了两句。
内景 周思雨奶奶家厨房 中午
周思雨奶奶一个人在厨房弄菜,然后把菜盛盘里端到客厅。客厅的餐桌上已经有一两盘菜了,目测都是周思雨爱吃的,一个拔丝土豆还有一条鱼。
外景 公交车站外 中午
公交车停靠在站台。江倩和周思雨一起从公交车上下来。
周思雨:我从这边走啦。我中午去我奶奶家吃饭,我家太远了。
江倩:好的,再见。
周思雨对江倩挥了挥手。自己背着书包朝目的地走去。
旁白:在此之前我跟我奶奶都没有什么交流。如果不是我的初中学校在市区,奶奶家离车站近,也许直到现在我都不会和我奶奶亲近。我虽然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却是最不得爷爷奶奶疼爱的,爷爷去世的早,我对我爷爷就更没什么印象了,唯一记得的就是我上幼儿园逃学被爷爷发现抓回去胖揍了一顿。我奶奶重男轻女,听我妈妈说她生产那天爷爷奶奶都还在医院等候,但等她生完人早不见了,听说是嫌弃生的女孩,所以就走了。我为此事还问过我爸爸,因为鉴于我奶奶一家人的表现我对此事很笃定,我爸回答的模棱两可,我就更坚信不疑了。上初中来我奶奶家吃饭也是我爸的主意,一是因为时间赶,二是他也忙不过来。(旁白连接上下两个场景,有过渡的作用)
外景 周思雨奶奶家楼前 中午
阳光照着这栋老式的楼房。
内景 周思雨奶奶家客厅 中午
周思雨和奶奶一起吃饭,旁白继续。奶奶家的桌靠在墙边,电视机摆在窗户下面,餐桌旁边是沙发。整个房间比较狭窄。
当旁白说完的时候,周思雨已经吃完饭了。
周思雨:奶奶我帮你收吧。
奶奶:就吃这点饭啊。
周思雨:恩,吃饱了。
奶奶:那你睡觉去吧,睡我那屋,凉快些。我来收就行了。说着,周思雨的奶奶就端起周思雨的碗筷往厨房走,周思雨把桌上的剩菜一起端了出去。
外景 葛外学校大门 下午
还在学校大门外慢悠悠走的同学听到上课铃后撒丫子往学校里跑。
内景 周思雨教室内 下午
周思雨班上的同学已经都到齐了,老师也正走进教室,之前在大门外晃悠迟到的同学跑到周思雨他们班教室门口大喊了一声报告,刚准备往里走,才发现自己跑错教室了,在同学们大笑的声音中灰溜溜地跑了。周思雨也跟着笑的很开心。但是她发现有一个人板着脸,并不和其它同学一样为这个插曲感到滑稽,而是冷眼看着这一切,这个人就是周思雨第一天上课迟到时盯着她看的男生,我们后来会知道这个男生叫周奥。
周思雨只是觉得这个人不太合群,没有多想。
内景 周思雨教室内 下午
一个胖胖的老师站在讲台上,黑板上的板书告诉我们这节课是思想品德。
教室里的座位排列是这样的,每一排7个同学,有5排。座位都是分开的,中间有一条可以通过一个人的间隔。周思雨和周奥一前一后的坐,但在不同排。
老师:同学们现在前后左右找4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分组讨论我刚才提出的问题,然后派出一个代表上台发言。最后一排的同学就前后找4个,剩下的3个一组。
老师话音刚落,坐在前排的同学们就向后转,找自己的组员。周思雨和周奥刚好分到同一个组别。
上过小学初中的孩子都应该知道,分组讨论什么的是大家聚在一起讲闲话的最佳时机。就算彼此之前不认识,也会因为讲闲话的机会而彼此熟悉。
周思雨这一组除了周奥,剩下的两个都是女生,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周思雨和另外两个女生自然而然地开始闲聊起来,周奥被完全晾在一边。
其它小组的成员也在积极且热烈地讨论,但聊的是上课内容还是别的,我们就不知道了。
周奥:喂,一会谁上去发言啊,你们还讨不讨论的。
正在聊天的三个女生齐齐转头看了周奥一眼,然后异口同声地说。
三个女生:你呀。
然后又把头转回来接着聊天。
别的组不管男生多还是男生少,都聚在一起讨论,从他们笑的前仰后合的状态来看,大家讲的应该都是闲话。
胖胖的老师站在讲台上盯着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发呆。
周思雨从热烈的讨论中回头看了一眼周奥,发现他完全没有要加入她们的样子,而是自己在看思想品德的教材。一个女生也转头看周奥,她没有看出周奥不想理睬她们的势头,反而上去找话聊。
女生A:你叫周奥是吗?
周奥身子也不转过来,头也不抬地说:恩。
女生A和周思雨对望了一眼,两人的眼神意思大致是说,这个人好没有礼貌。
女生A:你不和我们讨论吗?
贺老师:这样吧,从第一排开始,每个同学上来介绍下自己。就从你开始吧。
第一排一个扎着马尾,皮肤黝黑,身材壮壮的女生毫不犹豫地走上了讲台,贺老师起身走到了教室前方,放饮水机的角落里。
这个皮肤黝黑的女生站在讲台上,双手撑在桌子上,气场十足,嗓音也十分洪亮。
女生:大家好,我叫杨艳。我来自葛洲坝小学,十分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一起相处三年,希望以后能和大家相处愉快。
这名叫杨艳的女生介绍完自己后走下讲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第二个学生看了看贺老师,老师示意她上台。这个女生个子比较高挑,皮肤白皙,长的也十分可爱。
女生:大家好,我叫张依洁。我来自实验小学。恩,,
说到这儿女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支吾了一阵,还用求助般的眼神望向贺老师,讲台下有些学生偷偷在笑。
贺老师示意她说的不错,可以下去了。女生像得到特赦一样,如释重负般地走下讲台。
外景 葛外学校里面 早上
葛外这所学校的布局很有北京四合院的特色,四所教学楼围成一个方块,中间的空地上修的有凉亭和种植的花草。如果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个方向来分的话,南教学楼就是葛外的大门也是老师们的办公教室,北楼是做物理、化学实验的实验室,西楼是周思雨他们所在的初一初二年级的教室,西楼旁边是宽阔的操场,操场也是被居民楼和一堵高墙围起来的,东楼则是高年级的教室和少部分美术生的画室。
雨还在下,天色较暗,不少教室都开着灯。
内景 葛外教室 早上
一名男生站在讲台上介绍自己。按照这名男生的座位判断,一大部分同学已经介绍完毕了。
男生:大家好,我叫姚正辰,来自西坝小学。
这名男生戴着眼镜,头发有点自然卷,所以看上去比同龄人要成熟不少。
这名男生走下讲台,坐在他身后的同学又走了上去。与此同时,下课铃也响了起来。刚要上去的同学不知进退,贺老师从教室角落走上讲台,挥手示意让那名刚站起来的同学回到座位上。
贺老师:好,我们今天就先介绍到这里。因为下雨,我们下午的军训就不需要同学们参加了。好,下课吧。
内景 周思雨自己的小卧室 下午
因为天气下雨,卧室里暗暗的没有什么光线。周思雨走进自己的卧室,径直来到窗前,把窗户打开,窗帘是早就夹好的。外面的雨水都下到窗台上了。周思雨卧室窗上的绿色雨篷被雨敲打的格外响。书桌就在窗户旁边,周思雨把桌椅从里拉出来,坐在上面。
她拧开台灯,从书桌上立的书柜里面拿出那本之前看过没看完的《傲慢与偏见》。
旁白:《傲慢与偏见》是我最喜欢的小说,尽管在部分人眼里它的内容好比言情小说,但还是阻挡不了我对它的喜爱,我最早的情感启蒙或许就是它了,直到现在我依然觉得最好的爱情就是像《傲慢与偏见》里的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一样。
周思雨认真看书,态度虽认真,但姿势却是轻松的,读自己爱读的书,一定是十分惬意的事情,所以周思雨的坐姿是最随意、最舒适的状态。
窗外的雨声滴答滴答,周思雨翻页的声音。周思雨看书的样子。
内景 周思雨家客厅 早上
周思雨看书的样子,和上一场景一样。然后镜头慢慢拉远。我们才发现周思雨是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书,周思雨起身,但是手里还拿着书,走到客厅旁的饮水机边给自己倒水喝,眼睛不肯离开书本,喝水之后,又坐回沙发上,窝在沙发里看书。从客厅喝阳台间的窗户我们可以看到阳台外的天色还是灰蒙蒙的,不过一看就是早上的天色,雨还在下,更大了。
旁白:没错,我的军训都让这下了7天的雨搅黄了,学校只好取消了军训,让我们在家提前预习功课,不用在太阳底下暴晒,真是落得清闲,我大概也是因为这次实实在在领会了下雨的好处才爱上雨天的吧。
外景 周思雨家阳台外的小树林 早上
被雨水打湿的叶子,虽是初秋的季节但已经有不少叶子从枝头飘落了。泥土上覆盖的叶子,还有被居民私自保留的少部分耕地,大白菜上也是雨水聚集成的水珠,雨水滴落在泥土里,被泥土底下深埋的根吸收了。
外景 周思雨和小月经常爬的那堵墙 早上
那堵水泥墙的颜色因为被雨水打湿也变得更深了。墙角下有几块堆砌好的红色砖块,砖块的颜色也加深了。也许除了思雨和小月又有别的孩子爬过这堵墙吧,不然怎么解释那墙角下堆砌好的砖块?
外景 周思雨小学操场旁的斜坡 早上
还是那样的斜坡,只不过因着下雨,草被雨水湿的豪无朝气,都低三下四的服帖着泥土,往日孩子们在斜坡上嬉闹的情景再也不能重现。
空无一人的草坡,当年的滑草少年如今都长大了。
内景 周思雨教室 早上
贺老师站在讲台上,同学们都在朗读语文课本。教室里有一个空位,看样子有个学生迟到了。
周思雨:报告。果不其然,迟到的学生就是周思雨。
周思雨穿着明黄色的T恤衫,背着黑色的书包站在教室门口。
大部分孩子都在读书,有一个男生寻声望了过来,这是一个皮肤白皙有点像女孩子的男生,他看着周思雨,脸上的表情不知是被人打断读书的恼怒还是好奇。
周思雨像个卫士一样站的笔直。她没有注意到看她的男生,而是盯着贺老师。
贺老师:快进来。
周思雨连忙走进教室找到自己的位置,拿出书本。她又看了一眼贺老师,似乎没有想到这个老师就这样轻易地放过开学上课第一天就迟到的自己。
旁白:爱迟到这个毛病几乎伴随了我整个小学、初中,直到高中寄宿以后情况才有了好转,有人跟我说,爱迟到的人往往是在逃避那件需要她准时去做的事,对我而言,迟到就是逃避上学,她说的很对,我的确是一个喜欢逃避的人。
周思雨很快加入到晨读的大队伍中。她朗读的是语文课本的第一课,文章的名字叫《在山的那边》。
周思雨: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一一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周思雨朗读的声音渐渐被同学们朗读的声音盖过,最终这些声音都统一到一个轨道上,他们都齐声地读着下面的文字。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妈妈,那个海呢?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今天啊,我竟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外景 周思雨教室外面 早上
透过窗户听见孩子们读书的声音。操场上有一堵高高的墙,上面长满了爬山虎。
同学们: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一一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旁白在“那雪白的海潮”之后开始,朗读的声音减小,旁白的声音清晰)
旁白:上大学后我经常怀念以前早读的情景,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流畅的遣词造句。没有什么是比早读更自由的了,可以自己选择读哪篇课文不读哪篇课文,我享受那短暂的45分钟。
内景 周思雨爸爸办公室 早上
周思雨爸爸办公室。和影片之前的一场戏,一样,一样的物品摆设。
屋内有两张大桌子靠墙摆在一起,靠近门的一张桌子上比较凌乱,靠近窗户的那张桌子比较整洁,桌子的对面是一个板凳,板凳上面是烧开水用的水壶和一个热得快,板凳下面是一个绿色的开水瓶。墙角立着扫帚和簸箕。
钥匙转动门的声音传来,周思雨的爸爸推门而入。他径直走到窗边将窗户打开给屋内换气,接着拿起水壶向屋外走去接自来水,过一会又回来,把水壶上的盖儿打开,放进热得快,开始烧水。
他走到靠窗的那张干净的桌子上,拿起自己的玻璃杯,拧开盖儿又从抽屉里取出一包茶叶,倒了一点进去。
然后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悠闲地读起报纸。
内景 办公大楼内 早上
这是一座装修比较好的办公大楼,地板是大理石铺成。穿着高跟鞋走在上面会发出清脆的咚咚声。
周思雨妈妈拎着皮包,精神饱满地走在里面,遇见认识的同事,主动朝对方点头微笑。
内景 周思雨妈妈办公室 早上
办公室里的同事已经到了,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整理文件。周思雨妈妈衣着光鲜亮丽,咚咚咚踩着高跟鞋走了进来,同事抬起头和她打了一下照面。
周思雨妈妈:来的真早。
外景 周思雨学校操场 中午
广播:第五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现在开始。(广播的声音持续)
操场上的所有年级,所有学生面向西楼,也就是周思雨教室方向站立,准备做广播体操。站在最前面的是全校选出来体操做的最好的同学来领操,接下来就是初一的新生,因为只有他们还没领到校服,穿的五颜六色,广播体操的动作也不会,做的歪歪扭扭。每个班级的班主任站在队伍的前面,监督自己班上的学生。有些高年级的同学因为没穿校服还被拉出队伍里听老师训斥,初一的新生虽然做的不够好,但都在认真的模仿前面领操的同学,反倒是高年级的同学,虽然都会做,但总是不认真,该伸直的地方不伸直,该跳的地方不跳。
所有学校都是这样,新生总是乖些,高年级的总是调皮。但新生总有一天也会变成调皮不听指挥的高年级学生。老师们深知这一点,所以对待新生格外严厉为的就是以后好管教些。
这不,之前还站在队伍前面的贺老师现在径直走到队伍中间,对一个不认真学操的男生批评了两句。
内景 周思雨奶奶家厨房 中午
周思雨奶奶一个人在厨房弄菜,然后把菜盛盘里端到客厅。客厅的餐桌上已经有一两盘菜了,目测都是周思雨爱吃的,一个拔丝土豆还有一条鱼。
外景 公交车站外 中午
公交车停靠在站台。江倩和周思雨一起从公交车上下来。
周思雨:我从这边走啦。我中午去我奶奶家吃饭,我家太远了。
江倩:好的,再见。
周思雨对江倩挥了挥手。自己背着书包朝目的地走去。
旁白:在此之前我跟我奶奶都没有什么交流。如果不是我的初中学校在市区,奶奶家离车站近,也许直到现在我都不会和我奶奶亲近。我虽然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却是最不得爷爷奶奶疼爱的,爷爷去世的早,我对我爷爷就更没什么印象了,唯一记得的就是我上幼儿园逃学被爷爷发现抓回去胖揍了一顿。我奶奶重男轻女,听我妈妈说她生产那天爷爷奶奶都还在医院等候,但等她生完人早不见了,听说是嫌弃生的女孩,所以就走了。我为此事还问过我爸爸,因为鉴于我奶奶一家人的表现我对此事很笃定,我爸回答的模棱两可,我就更坚信不疑了。上初中来我奶奶家吃饭也是我爸的主意,一是因为时间赶,二是他也忙不过来。(旁白连接上下两个场景,有过渡的作用)
外景 周思雨奶奶家楼前 中午
阳光照着这栋老式的楼房。
内景 周思雨奶奶家客厅 中午
周思雨和奶奶一起吃饭,旁白继续。奶奶家的桌靠在墙边,电视机摆在窗户下面,餐桌旁边是沙发。整个房间比较狭窄。
当旁白说完的时候,周思雨已经吃完饭了。
周思雨:奶奶我帮你收吧。
奶奶:就吃这点饭啊。
周思雨:恩,吃饱了。
奶奶:那你睡觉去吧,睡我那屋,凉快些。我来收就行了。说着,周思雨的奶奶就端起周思雨的碗筷往厨房走,周思雨把桌上的剩菜一起端了出去。
外景 葛外学校大门 下午
还在学校大门外慢悠悠走的同学听到上课铃后撒丫子往学校里跑。
内景 周思雨教室内 下午
周思雨班上的同学已经都到齐了,老师也正走进教室,之前在大门外晃悠迟到的同学跑到周思雨他们班教室门口大喊了一声报告,刚准备往里走,才发现自己跑错教室了,在同学们大笑的声音中灰溜溜地跑了。周思雨也跟着笑的很开心。但是她发现有一个人板着脸,并不和其它同学一样为这个插曲感到滑稽,而是冷眼看着这一切,这个人就是周思雨第一天上课迟到时盯着她看的男生,我们后来会知道这个男生叫周奥。
周思雨只是觉得这个人不太合群,没有多想。
内景 周思雨教室内 下午
一个胖胖的老师站在讲台上,黑板上的板书告诉我们这节课是思想品德。
教室里的座位排列是这样的,每一排7个同学,有5排。座位都是分开的,中间有一条可以通过一个人的间隔。周思雨和周奥一前一后的坐,但在不同排。
老师:同学们现在前后左右找4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分组讨论我刚才提出的问题,然后派出一个代表上台发言。最后一排的同学就前后找4个,剩下的3个一组。
老师话音刚落,坐在前排的同学们就向后转,找自己的组员。周思雨和周奥刚好分到同一个组别。
上过小学初中的孩子都应该知道,分组讨论什么的是大家聚在一起讲闲话的最佳时机。就算彼此之前不认识,也会因为讲闲话的机会而彼此熟悉。
周思雨这一组除了周奥,剩下的两个都是女生,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周思雨和另外两个女生自然而然地开始闲聊起来,周奥被完全晾在一边。
其它小组的成员也在积极且热烈地讨论,但聊的是上课内容还是别的,我们就不知道了。
周奥:喂,一会谁上去发言啊,你们还讨不讨论的。
正在聊天的三个女生齐齐转头看了周奥一眼,然后异口同声地说。
三个女生:你呀。
然后又把头转回来接着聊天。
别的组不管男生多还是男生少,都聚在一起讨论,从他们笑的前仰后合的状态来看,大家讲的应该都是闲话。
胖胖的老师站在讲台上盯着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发呆。
周思雨从热烈的讨论中回头看了一眼周奥,发现他完全没有要加入她们的样子,而是自己在看思想品德的教材。一个女生也转头看周奥,她没有看出周奥不想理睬她们的势头,反而上去找话聊。
女生A:你叫周奥是吗?
周奥身子也不转过来,头也不抬地说:恩。
女生A和周思雨对望了一眼,两人的眼神意思大致是说,这个人好没有礼貌。
女生A:你不和我们讨论吗?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