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6508
成片时长:约55分钟
阅读:7088
发表:2019/6/3
微电影剧本
理想三十五载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理想三十五载》
完整电影剧本:
1.茶田镇文汇希望小学教学楼空地前,外,日
人物:张大龙、叶文娟、其他的家长和学生
校门口上拉着一个红色的横幅‘新学期新征程新形象新收获’(明亮的教室)
操场上空飘扬着五星红旗。
叶文娟是文汇希望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老师(从毕业以后在这里教书已经十三年了),现在正临9月开学季,她正坐在一张桌子前,替带着学生来报道的家长办理缴费事宜。
叶文娟核对了信息后,将签好名字的一张票据递给面前的家长后,接着准备书写下一张,左手扶了一下眼镜,头也不抬。
叶文娟:下一位。
等她抬起头的时候,才看见面前站着一个穿着整整齐齐,戴着一副眼镜的中年人张大龙(四十五岁),只是边上却没有他的孩子。
2.北京某警察局审讯室,内,日
人物:戴峰、张涛
背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黑暗的铁窗)
警官戴峰正在忙于一个案子的调查,在审讯完一个犯人之后,他闭着眼睛揉了揉太阳穴。
戴峰:下一位。
等他抬起头的时候,看见进来了一个只有二十多岁左右的男子。
3.茶田镇文汇希望小学校长室,内,日
人物:叶文娟、李小龙
校长室内墙上挂着一面“有教无类”的装裱字。
叶文娟对着校长李大龙汇报:校长,那个人又来了,这马上要开学了,这事学校准备怎么办?
李大龙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决定):叶老师,我跟学校的几位领导帮子成员开过会了,决定同意把他录取下来,说不定咱们学校今年还能被市教育局树立个典型,得个表扬呢,接下去你看看怎么给他安排合适一些?
叶文娟(疑惑):校长,怎么让我安排呢?
李大龙:哦,你忘了他是谁了吗?你以前不是教过张涛吗?
叶文娟(脑子里突然想不起来):张涛?
4.青溪村张大龙娶媳妇新盖的二层黄土墙青瓦顶房卧室,外内,日
人物:张大龙、吴晓英、王雅慧
背景从外到内,村子上村委会房子的墙面上刷着“知识改变命运”、“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等口号,张大龙家门口栽了一颗小树苗。
卧室内,墙上挂着张大龙和老婆吴晓英的黑白结婚照。
张大龙老婆吴晓英(二十五岁)有些虚弱的背靠在床上,怀里抱着一个正在大哭的男婴。
张大龙(二十五岁)对着屋子内的王慧雅:慧雅啊,我和你嫂子都是没什么文化的人,你读过书,又是在政府里工作的,麻烦你给孩子取个名字吧?
王慧雅是下派到村上主抓计划生育工作的,现在暂住在张大龙家附近,她看着大哭大闹的婴孩,沉思了一下。
王雅慧:张哥,吴姐,我看孩子哭的这么凶,就叫他涛儿吧,大波大浪,乘风破浪,以后让他好好读书,肯定有前途的。
张大龙(高兴):涛儿,张涛,好名字。
吴晓英(笑着逗着男婴):张涛,好,你以后就叫张涛了,涛涛……
5.茶田镇文汇希望小学一年级门口,外,日
人物:张大龙、叶文娟、张涛
青溪村上没有小学,张大龙把张涛送到镇上的小学读书。
张大龙(三十二岁)拉着张涛的手,负责一年级的正是年轻老师叶文娟。
张大龙(客气的):叶老师,我家孩子就麻烦你给好好照顾照顾。
叶文娟:放心吧,我们当老师的肯定会把知识传播给每个学生的。
张大龙(转头对张涛):在学校好好听老师的话,好好读书,听见了吗?
张涛(七岁)懵懂的点了点头。
6.茶田镇铁制品加工厂,内,日
人物:张大龙、郭金田、两个徒弟(小周、小李)
简易工厂建筑墙上写着“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工厂的烟囱上正排放着浓烟。
张大龙(三十二岁)走进工厂内,恰好工厂的胖子老板郭金田朝他走过来。郭金田:大龙啊,你来了,孩子的上学的事都弄好了吧。
张大龙(点了点头):弄好了,老板,又来活了。
郭金田:是啊,我怕你忙不过来,给你找了两个徒弟,你去看看吧,他们可是高材生,刚从技校毕业出来的。
郭金田和张大龙来到两个年轻人的面前。
郭金田(对着两个年轻人):快叫张师傅。
两个徒弟(小周,小李)(十七八岁):张师傅。(一起)
郭金田:以后你们就跟着张师傅学。
两个徒弟点了点头。
郭金田亲切的搂过张大龙的肩膀,两人走到一旁。
郭金田:大龙啊,趁着还没到农忙的时候,你抓紧时间好好教教这两个小子。
张大龙:放心吧,老板。
7.茶田镇铁制品加工厂老板办公室,内,日
人物:张大龙、郭金田、两个徒弟(小周、小李)
几个月后。
郭金田坐在桌子前,看着站在眼前的张大龙和他的两个徒弟。
郭金田(认真):大龙,小周,小李,县里组织了一个电焊技术加工知识的学习班,你们三个去听一听,然后去考个初级证回来。
张大龙(面露苦色):老板,我就算了吧。
郭金田:怎么了,我看你脑子挺灵光的,还怕考试啊。
张大龙(尴尬一笑):我小学六年级都没读完,还是让他们两个去吧。
8.茶田镇铁制品加工厂,内,日
人物:张大龙、两个徒弟(小周、小李)
张大龙的两个徒弟已经考到初级证回来了,张大龙看着两个徒弟在干活。
小周和小李左手举着防护面罩,右手拿着电焊钳正在加工一批铁板零件。
张大龙(拿起一个零件):小周啊,你这样焊的不对,你自己看看,敲掉这些焊渣,整个焊缝像是狗啃了似的,一点都不均匀,都忘了平时我是怎么教你们的吗?
张大龙:小李,你也过来,我再示范一次给你们看看。
小周和小李虚心受教,小周把电焊钳递给了张大龙,小李准备把防护面罩递给张大龙的时候,张大龙却没有接过,拿起焊钳就直接开始了教学。
等到焊好之后(张大龙满意的看着成品)。
张大龙:看清楚了吗?
张大龙快速的眨了几下眼睛,缓解了一下眼睛的酸涩:好了,你们在做几次给我看看。
9. 茶田镇文汇希望小学五年级教室,内,日
人物:叶文娟、张涛、其他五年级的学生
教学楼外墙上挂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牌
叶文娟站在教室前面: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写一篇作文,作文的题目是。
叶文娟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四个粉笔字,我的理想。
叶文娟:到时候老师会挑选几篇优秀作文的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一下。
所有学生跃跃欲试,仿佛要是自己的作文能被老师选中是一个极大的荣誉。
张涛在作文本上写下我的理想四个字。
10.茶田镇到青溪村的马路上,外,日
人物:张大龙、张涛、放学路上回家的学生
今年正值小学放假,张大龙骑着自行车,背着张涛的书包,后座上坐着张涛,慢慢悠悠的骑车回家,路上也有一些学生没有父母接送,独自背着书包,三三两两的徒步回家。
张涛双手拉着张大龙的衣服上,两条腿在轮子两边荡啊荡啊,感觉十分的幸福。
张涛:爸爸,今天我们老师让我们写了一篇作文,叫我的理想。
张大龙:那你是怎么写的。
张涛:我忘了,爸爸,你有理想吗?
张大龙:理想是什么意思?
张涛:就是对明天,明年,后年以及更远的日子的一种愿望吧。
张大龙(卖力的蹬了几下自行车):我的理想就是你好好读书,多考几分,考上高中,最好能考上大学,给老爸老妈争口气。
自行车前行了一段距离,前面出现了一个比较陡的上坡,张大龙从车上跳了下来,张涛也准备跳下来的时候。
张大龙:没事,你就坐在上面吧,爸推得动。
张大龙(头上出现了汗水)一步一步的拉着自行车翻过了这个上坡。
11.清溪村上,外,日
整个村庄上满是一片绿油油禾苗的景象(憧憬)。
12. 清溪村上,外,日
整个村庄上满是一片金灿灿稻谷的景象(收获的喜悦)。
13.龙城县育才中学(初中)校门口,外内,日
人物:张涛、其他初中生
张涛背着书包走进了学校大门。
14.青溪村木料加工厂,内,日
人物:吴晓英、组长林姐、其他工人
简易工厂建筑墙上写着“预防明火,禁止抽烟”的标语,地上还散放着几个灭火器。
吴晓英(三十六岁)关掉吵杂的机器,摘下口罩,咳嗽了几声,走到负责管理她们的女组长面前。
吴晓英(大声的):林姐,今天我儿子回来,我早走一会儿,回去给他做饭。
完整电影剧本:
1.茶田镇文汇希望小学教学楼空地前,外,日
人物:张大龙、叶文娟、其他的家长和学生
校门口上拉着一个红色的横幅‘新学期新征程新形象新收获’(明亮的教室)
操场上空飘扬着五星红旗。
叶文娟是文汇希望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老师(从毕业以后在这里教书已经十三年了),现在正临9月开学季,她正坐在一张桌子前,替带着学生来报道的家长办理缴费事宜。
叶文娟核对了信息后,将签好名字的一张票据递给面前的家长后,接着准备书写下一张,左手扶了一下眼镜,头也不抬。
叶文娟:下一位。
等她抬起头的时候,才看见面前站着一个穿着整整齐齐,戴着一副眼镜的中年人张大龙(四十五岁),只是边上却没有他的孩子。
2.北京某警察局审讯室,内,日
人物:戴峰、张涛
背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黑暗的铁窗)
警官戴峰正在忙于一个案子的调查,在审讯完一个犯人之后,他闭着眼睛揉了揉太阳穴。
戴峰:下一位。
等他抬起头的时候,看见进来了一个只有二十多岁左右的男子。
3.茶田镇文汇希望小学校长室,内,日
人物:叶文娟、李小龙
校长室内墙上挂着一面“有教无类”的装裱字。
叶文娟对着校长李大龙汇报:校长,那个人又来了,这马上要开学了,这事学校准备怎么办?
李大龙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决定):叶老师,我跟学校的几位领导帮子成员开过会了,决定同意把他录取下来,说不定咱们学校今年还能被市教育局树立个典型,得个表扬呢,接下去你看看怎么给他安排合适一些?
叶文娟(疑惑):校长,怎么让我安排呢?
李大龙:哦,你忘了他是谁了吗?你以前不是教过张涛吗?
叶文娟(脑子里突然想不起来):张涛?
4.青溪村张大龙娶媳妇新盖的二层黄土墙青瓦顶房卧室,外内,日
人物:张大龙、吴晓英、王雅慧
背景从外到内,村子上村委会房子的墙面上刷着“知识改变命运”、“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等口号,张大龙家门口栽了一颗小树苗。
卧室内,墙上挂着张大龙和老婆吴晓英的黑白结婚照。
张大龙老婆吴晓英(二十五岁)有些虚弱的背靠在床上,怀里抱着一个正在大哭的男婴。
张大龙(二十五岁)对着屋子内的王慧雅:慧雅啊,我和你嫂子都是没什么文化的人,你读过书,又是在政府里工作的,麻烦你给孩子取个名字吧?
王慧雅是下派到村上主抓计划生育工作的,现在暂住在张大龙家附近,她看着大哭大闹的婴孩,沉思了一下。
王雅慧:张哥,吴姐,我看孩子哭的这么凶,就叫他涛儿吧,大波大浪,乘风破浪,以后让他好好读书,肯定有前途的。
张大龙(高兴):涛儿,张涛,好名字。
吴晓英(笑着逗着男婴):张涛,好,你以后就叫张涛了,涛涛……
5.茶田镇文汇希望小学一年级门口,外,日
人物:张大龙、叶文娟、张涛
青溪村上没有小学,张大龙把张涛送到镇上的小学读书。
张大龙(三十二岁)拉着张涛的手,负责一年级的正是年轻老师叶文娟。
张大龙(客气的):叶老师,我家孩子就麻烦你给好好照顾照顾。
叶文娟:放心吧,我们当老师的肯定会把知识传播给每个学生的。
张大龙(转头对张涛):在学校好好听老师的话,好好读书,听见了吗?
张涛(七岁)懵懂的点了点头。
6.茶田镇铁制品加工厂,内,日
人物:张大龙、郭金田、两个徒弟(小周、小李)
简易工厂建筑墙上写着“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工厂的烟囱上正排放着浓烟。
张大龙(三十二岁)走进工厂内,恰好工厂的胖子老板郭金田朝他走过来。郭金田:大龙啊,你来了,孩子的上学的事都弄好了吧。
张大龙(点了点头):弄好了,老板,又来活了。
郭金田:是啊,我怕你忙不过来,给你找了两个徒弟,你去看看吧,他们可是高材生,刚从技校毕业出来的。
郭金田和张大龙来到两个年轻人的面前。
郭金田(对着两个年轻人):快叫张师傅。
两个徒弟(小周,小李)(十七八岁):张师傅。(一起)
郭金田:以后你们就跟着张师傅学。
两个徒弟点了点头。
郭金田亲切的搂过张大龙的肩膀,两人走到一旁。
郭金田:大龙啊,趁着还没到农忙的时候,你抓紧时间好好教教这两个小子。
张大龙:放心吧,老板。
7.茶田镇铁制品加工厂老板办公室,内,日
人物:张大龙、郭金田、两个徒弟(小周、小李)
几个月后。
郭金田坐在桌子前,看着站在眼前的张大龙和他的两个徒弟。
郭金田(认真):大龙,小周,小李,县里组织了一个电焊技术加工知识的学习班,你们三个去听一听,然后去考个初级证回来。
张大龙(面露苦色):老板,我就算了吧。
郭金田:怎么了,我看你脑子挺灵光的,还怕考试啊。
张大龙(尴尬一笑):我小学六年级都没读完,还是让他们两个去吧。
8.茶田镇铁制品加工厂,内,日
人物:张大龙、两个徒弟(小周、小李)
张大龙的两个徒弟已经考到初级证回来了,张大龙看着两个徒弟在干活。
小周和小李左手举着防护面罩,右手拿着电焊钳正在加工一批铁板零件。
张大龙(拿起一个零件):小周啊,你这样焊的不对,你自己看看,敲掉这些焊渣,整个焊缝像是狗啃了似的,一点都不均匀,都忘了平时我是怎么教你们的吗?
张大龙:小李,你也过来,我再示范一次给你们看看。
小周和小李虚心受教,小周把电焊钳递给了张大龙,小李准备把防护面罩递给张大龙的时候,张大龙却没有接过,拿起焊钳就直接开始了教学。
等到焊好之后(张大龙满意的看着成品)。
张大龙:看清楚了吗?
张大龙快速的眨了几下眼睛,缓解了一下眼睛的酸涩:好了,你们在做几次给我看看。
9. 茶田镇文汇希望小学五年级教室,内,日
人物:叶文娟、张涛、其他五年级的学生
教学楼外墙上挂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牌
叶文娟站在教室前面: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写一篇作文,作文的题目是。
叶文娟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四个粉笔字,我的理想。
叶文娟:到时候老师会挑选几篇优秀作文的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一下。
所有学生跃跃欲试,仿佛要是自己的作文能被老师选中是一个极大的荣誉。
张涛在作文本上写下我的理想四个字。
10.茶田镇到青溪村的马路上,外,日
人物:张大龙、张涛、放学路上回家的学生
今年正值小学放假,张大龙骑着自行车,背着张涛的书包,后座上坐着张涛,慢慢悠悠的骑车回家,路上也有一些学生没有父母接送,独自背着书包,三三两两的徒步回家。
张涛双手拉着张大龙的衣服上,两条腿在轮子两边荡啊荡啊,感觉十分的幸福。
张涛:爸爸,今天我们老师让我们写了一篇作文,叫我的理想。
张大龙:那你是怎么写的。
张涛:我忘了,爸爸,你有理想吗?
张大龙:理想是什么意思?
张涛:就是对明天,明年,后年以及更远的日子的一种愿望吧。
张大龙(卖力的蹬了几下自行车):我的理想就是你好好读书,多考几分,考上高中,最好能考上大学,给老爸老妈争口气。
自行车前行了一段距离,前面出现了一个比较陡的上坡,张大龙从车上跳了下来,张涛也准备跳下来的时候。
张大龙:没事,你就坐在上面吧,爸推得动。
张大龙(头上出现了汗水)一步一步的拉着自行车翻过了这个上坡。
11.清溪村上,外,日
整个村庄上满是一片绿油油禾苗的景象(憧憬)。
12. 清溪村上,外,日
整个村庄上满是一片金灿灿稻谷的景象(收获的喜悦)。
13.龙城县育才中学(初中)校门口,外内,日
人物:张涛、其他初中生
张涛背着书包走进了学校大门。
14.青溪村木料加工厂,内,日
人物:吴晓英、组长林姐、其他工人
简易工厂建筑墙上写着“预防明火,禁止抽烟”的标语,地上还散放着几个灭火器。
吴晓英(三十六岁)关掉吵杂的机器,摘下口罩,咳嗽了几声,走到负责管理她们的女组长面前。
吴晓英(大声的):林姐,今天我儿子回来,我早走一会儿,回去给他做饭。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庸才一个,文字表达都不会,人物小传都不知道怎么去表达,比如:张涛的人物小传写到:一直被父母灌输读书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