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521
成片时长:约15分钟
阅读:7607
发表:2020/6/24
主旋律,都市
微电影剧本
夜半归途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字幕: 2020年6月
1、货运站、傍晚、外
货运站办公人员陆陆续续走出大门。
货场上,一群光着膀子的装卸工,正在给一辆大货车卸货。
货车司机张怀仁,嘴上捂着口罩,望了一眼偏西的日头,冲着装卸工们大喊着。
张师傅:加把劲儿啊,天黑前卸完货,每人再加十块钱。
听到张师傅的喊声,装卸工们加快了卸车的速度。
2、货运站、夜 、外
装卸工们汗流浃背,凑到张师傅跟前,领着属于自己那份儿装卸费。
装卸工甲:大老远来的,急啥嘛?给大伙儿累够呛!
张师傅一边发着钱,一边回答着。
张师傅:不急不行啊,晚上还得赶回去呢!
装卸工乙:怎么,白天开过来,晚上又往回赶,太辛苦了吧?哥,住这儿不行吗,找个饭店,休息休息,多好,咋地,舍不得花钱住店啊!
张师傅:不是舍不得花钱住店,我是担心被感染啊,疫情期间,住哪儿都不安全啊!
装卸工甲:也是啊,听说北京这阵子又紧张起来了?!
张师傅:可不是吗,一个菜市场,发现不少被感染者,结果呢,这些天,弄得各地又紧张起来了。不管走到哪儿,都得扫健康码。这年头,如果没有手机,扫不了健康码,别说火车汽车不让你上,旅店也不让你住啊。咱不惹那麻烦,给老婆一个安心,晚上赶回家。
装卸工甲:家在哪儿啊?
张师傅:台州。
装卸工甲:台州?1000多里地啊,不近乎啊,开夜车,可得小心啊!
张师傅有些不屑一顾。
张师傅:30多年了,老司机了,放心,没事儿的!再见啊!
装卸工甲:再来的时候,别忘了,喊我啊!
张师傅:好勒!
张师傅送走装卸工,围着货车检查了一下车上的绳索,又用脚挨个踹了一遍轮胎,而后,安心地坐进了驾驶室。
3、驾驶室、夜 、内
张师傅坐进驾驶室,一边发动车,一边摘下口罩,顺手拿起放在副驾驶位置上的生黄瓜咬了一口,刚想咀嚼,忽然想起什么,下意识地看了看手里的黄瓜,然手打开车窗,想把嘴里的黄瓜吐出去,可是,又觉得不妥,便俯下身,找出一个空塑料袋,将嘴里的黄瓜吐在塑料袋里,又将手里的黄瓜扔进塑料袋。
张师傅随手将塑料袋放在副驾驶脚下位置,又从仪表盘附近拿出一叠消毒巾,抽出一张擦了擦手,然后,又擦了擦方向盘。
消毒后,张师傅又将口罩戴在口鼻处,觉得一切都放心了,才习惯性地透过左右后视镜看了看,按响了喇叭。
货车慢慢起动,向货场大门驶去。
4、货运站大门、夜、外
货车开到大门口,被栏车器拦下。
右前方电子显示屏上显示出:停车费50元正。
张师傅拿出手机,扫了一下贴在门卫窗子上的二维码。
挡车器抬起,货车驶出货运站大门。
5、马路上、夜、外
川流不息的车流,急闪而过的灯光。
张师傅驾驶的货车融入车流,向前方驶去。
6、驾驶室内、夜、内
张师傅驾驶着货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
张师傅见货车行驶已经平稳,便摘下口罩,打开车窗,让风吹近驾驶室。
张师傅看了一下仪表盘上的表,表针正好指在八点。张师傅打开交通广播。
广播里传出广播员的声音。
广播员:从6月16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1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平均43岁,最小8岁,最大70岁;北京户籍6例,外省户籍25例;丰台区19例、大兴区5例、东城区3例、海淀区3例、西城区1例;临床分型轻型10例,普通型20例,重型1例,全部病例均与新发地市场有关联。
张师傅关掉广播,思量再三,又将口罩戴上;可戴上口罩后,觉得有些憋得慌,寻思片刻,又将口罩摘了下来,放在副驾驶座位上。
7、驾驶室、夜、内
路牌上提示前面有休息区。
张师傅看了看仪表盘上的表,指针已经指在十二点半。
张师傅放慢车速,驶进休息区。
8、休息区停车场、夜、外
货车驶进休息区停车场。
货车停稳,大灯熄灭。
只见车门被打开,张师傅跳下驾驶室。
张师傅借着夜色,活动了一下筋骨,刚想去洗手间,忽然想起什么,又急忙返回驾驶室。
片刻,只见张师傅从驾驶室出来,嘴上戴上了口罩,手里还拿着一块肥皂,急匆匆向洗手间走去。
9、洗手间、夜、内
张师傅撒完尿,来到水龙头前。
他把手上满满地打上肥皂,仔仔细细地洗起手来。
洗完手,张师傅冲着货车走去。
突然,他发现超市门口,有一位嘴上戴着两层口罩的女售货员,正在阻止两位老人进入超市。
售货员:不行,没有健康码,里面不能进。
老婆婆:这么晚了,你让我们去哪儿待着啊?
售货员:那我管不了,反正这儿是进不去。
老大爷:姑娘,你再帮我看看,为啥我的手机没有健康码呢?
售货员:不是看过了吗,你的手机太老了,太旧了,健康码弄不出来。
老大爷:刚才,长途车司机也是这么说的,可这么晚了,我们两个老人没地方去呀?
售货员:那我管不了。
老大爷:姑娘啊,我们就想进去歇一会儿,你看,我们都带着口罩呢,也不发烧!”
售货员:那也不行,上面有规定,没有健康码,一律不准进。
老婆婆颤颤巍巍地用手扯了一把老大爷。
老婆婆:“算了,别为难姑娘了,咱就在树底下蹲一会吧!”
老大爷:可你那腿,能行啊?
老婆婆:咳,咋不行啊,这辈子,啥罪没受过啊,能行,别麻烦人家了。
说着,老婆婆弓着腰,一瘸一瘸地向树下走去。
无奈,老大爷拄着棍也跟了过去。
10、树下、夜、外
老婆婆扶着树干蹲下身,又扶着树干坐在土地上。
老大爷则扶着树干望着超市里的灯光,眼里含满泪水。
张师傅一见,急忙回到货车上,从驾驶室里抱出一个坐垫,匆匆赶过来。
张师傅把坐垫放在老婆婆身边。
张师傅:大娘,地下凉,坐在垫子上吧?
老婆婆有些受宠若惊。
老婆婆:不,不用,不能给你们添麻烦?
张师傅:我是个路过的司机,帮不了什么忙,垫子是我自己的,送给你们了!
老大爷:不行不行,这怎么行呢?
张师傅:您二老,大半夜的坐在外边,当晚辈的,谁见了心里也不好受啊。您就把我当儿子,收下吧!
老大爷听了张师傅的话,含泪看了看老婆婆。
老婆婆眼睛湿润了。
老婆婆:儿子死了,本打算赶去给儿子下葬,可是,半路上,就因为没有健康码,被赶下客车。还好,失去一个儿子,又收了一个儿子,老头子,别客气了,儿子的一片心意,收下吧。
老大爷泪水滴落。
老大爷:好孩子,谢谢你,谢谢你的一片孝心,留个姓名吧!
张师傅望着流泪的老人,鼻子一酸,泪水急速涌出眼帘,他急忙转身而去。
11、驾驶室、夜、内
张师傅匆匆回到驾驶室,摘下口罩,但泪水仍止不住地流着。
张师傅发动车,货车驶出服务区。
12、山路、夜、外
山路,崎岖起伏,坡度大。
货车的从前方驶来,明亮的车灯,渐渐露出路面。
张师傅驾驶的货车从眼前驶过,行驶在盘山路上。
13、驾驶室、夜、内
车窗外是黑黢黢的树木。
透过挡风玻璃,可以看到大灯照亮的路面。
突然,前放不远处,发现一个奇怪的人影站在路旁。
张师傅急忙放慢车速,顺着灯光,仔细观察着。
只见一个满头白发的人,站在路边,正在向货车挥手。
张师傅心里一惊,眼睛呆呆地注视着白发人,自言自语。
张师傅:“这荒山野岭的,怎么会有人呢?”
说着,张师傅一边放慢车速观察,一边准备急踏油门,加速而去。
当他将货车行驶到白头人身前时,张师傅借着大灯的灯光,看清楚了,车外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衣衫褴褛,身上背着锅碗瓢盆,脸上带着微笑,正注视着货车。
1、货运站、傍晚、外
货运站办公人员陆陆续续走出大门。
货场上,一群光着膀子的装卸工,正在给一辆大货车卸货。
货车司机张怀仁,嘴上捂着口罩,望了一眼偏西的日头,冲着装卸工们大喊着。
张师傅:加把劲儿啊,天黑前卸完货,每人再加十块钱。
听到张师傅的喊声,装卸工们加快了卸车的速度。
2、货运站、夜 、外
装卸工们汗流浃背,凑到张师傅跟前,领着属于自己那份儿装卸费。
装卸工甲:大老远来的,急啥嘛?给大伙儿累够呛!
张师傅一边发着钱,一边回答着。
张师傅:不急不行啊,晚上还得赶回去呢!
装卸工乙:怎么,白天开过来,晚上又往回赶,太辛苦了吧?哥,住这儿不行吗,找个饭店,休息休息,多好,咋地,舍不得花钱住店啊!
张师傅:不是舍不得花钱住店,我是担心被感染啊,疫情期间,住哪儿都不安全啊!
装卸工甲:也是啊,听说北京这阵子又紧张起来了?!
张师傅:可不是吗,一个菜市场,发现不少被感染者,结果呢,这些天,弄得各地又紧张起来了。不管走到哪儿,都得扫健康码。这年头,如果没有手机,扫不了健康码,别说火车汽车不让你上,旅店也不让你住啊。咱不惹那麻烦,给老婆一个安心,晚上赶回家。
装卸工甲:家在哪儿啊?
张师傅:台州。
装卸工甲:台州?1000多里地啊,不近乎啊,开夜车,可得小心啊!
张师傅有些不屑一顾。
张师傅:30多年了,老司机了,放心,没事儿的!再见啊!
装卸工甲:再来的时候,别忘了,喊我啊!
张师傅:好勒!
张师傅送走装卸工,围着货车检查了一下车上的绳索,又用脚挨个踹了一遍轮胎,而后,安心地坐进了驾驶室。
3、驾驶室、夜 、内
张师傅坐进驾驶室,一边发动车,一边摘下口罩,顺手拿起放在副驾驶位置上的生黄瓜咬了一口,刚想咀嚼,忽然想起什么,下意识地看了看手里的黄瓜,然手打开车窗,想把嘴里的黄瓜吐出去,可是,又觉得不妥,便俯下身,找出一个空塑料袋,将嘴里的黄瓜吐在塑料袋里,又将手里的黄瓜扔进塑料袋。
张师傅随手将塑料袋放在副驾驶脚下位置,又从仪表盘附近拿出一叠消毒巾,抽出一张擦了擦手,然后,又擦了擦方向盘。
消毒后,张师傅又将口罩戴在口鼻处,觉得一切都放心了,才习惯性地透过左右后视镜看了看,按响了喇叭。
货车慢慢起动,向货场大门驶去。
4、货运站大门、夜、外
货车开到大门口,被栏车器拦下。
右前方电子显示屏上显示出:停车费50元正。
张师傅拿出手机,扫了一下贴在门卫窗子上的二维码。
挡车器抬起,货车驶出货运站大门。
5、马路上、夜、外
川流不息的车流,急闪而过的灯光。
张师傅驾驶的货车融入车流,向前方驶去。
6、驾驶室内、夜、内
张师傅驾驶着货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
张师傅见货车行驶已经平稳,便摘下口罩,打开车窗,让风吹近驾驶室。
张师傅看了一下仪表盘上的表,表针正好指在八点。张师傅打开交通广播。
广播里传出广播员的声音。
广播员:从6月16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1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平均43岁,最小8岁,最大70岁;北京户籍6例,外省户籍25例;丰台区19例、大兴区5例、东城区3例、海淀区3例、西城区1例;临床分型轻型10例,普通型20例,重型1例,全部病例均与新发地市场有关联。
张师傅关掉广播,思量再三,又将口罩戴上;可戴上口罩后,觉得有些憋得慌,寻思片刻,又将口罩摘了下来,放在副驾驶座位上。
7、驾驶室、夜、内
路牌上提示前面有休息区。
张师傅看了看仪表盘上的表,指针已经指在十二点半。
张师傅放慢车速,驶进休息区。
8、休息区停车场、夜、外
货车驶进休息区停车场。
货车停稳,大灯熄灭。
只见车门被打开,张师傅跳下驾驶室。
张师傅借着夜色,活动了一下筋骨,刚想去洗手间,忽然想起什么,又急忙返回驾驶室。
片刻,只见张师傅从驾驶室出来,嘴上戴上了口罩,手里还拿着一块肥皂,急匆匆向洗手间走去。
9、洗手间、夜、内
张师傅撒完尿,来到水龙头前。
他把手上满满地打上肥皂,仔仔细细地洗起手来。
洗完手,张师傅冲着货车走去。
突然,他发现超市门口,有一位嘴上戴着两层口罩的女售货员,正在阻止两位老人进入超市。
售货员:不行,没有健康码,里面不能进。
老婆婆:这么晚了,你让我们去哪儿待着啊?
售货员:那我管不了,反正这儿是进不去。
老大爷:姑娘,你再帮我看看,为啥我的手机没有健康码呢?
售货员:不是看过了吗,你的手机太老了,太旧了,健康码弄不出来。
老大爷:刚才,长途车司机也是这么说的,可这么晚了,我们两个老人没地方去呀?
售货员:那我管不了。
老大爷:姑娘啊,我们就想进去歇一会儿,你看,我们都带着口罩呢,也不发烧!”
售货员:那也不行,上面有规定,没有健康码,一律不准进。
老婆婆颤颤巍巍地用手扯了一把老大爷。
老婆婆:“算了,别为难姑娘了,咱就在树底下蹲一会吧!”
老大爷:可你那腿,能行啊?
老婆婆:咳,咋不行啊,这辈子,啥罪没受过啊,能行,别麻烦人家了。
说着,老婆婆弓着腰,一瘸一瘸地向树下走去。
无奈,老大爷拄着棍也跟了过去。
10、树下、夜、外
老婆婆扶着树干蹲下身,又扶着树干坐在土地上。
老大爷则扶着树干望着超市里的灯光,眼里含满泪水。
张师傅一见,急忙回到货车上,从驾驶室里抱出一个坐垫,匆匆赶过来。
张师傅把坐垫放在老婆婆身边。
张师傅:大娘,地下凉,坐在垫子上吧?
老婆婆有些受宠若惊。
老婆婆:不,不用,不能给你们添麻烦?
张师傅:我是个路过的司机,帮不了什么忙,垫子是我自己的,送给你们了!
老大爷:不行不行,这怎么行呢?
张师傅:您二老,大半夜的坐在外边,当晚辈的,谁见了心里也不好受啊。您就把我当儿子,收下吧!
老大爷听了张师傅的话,含泪看了看老婆婆。
老婆婆眼睛湿润了。
老婆婆:儿子死了,本打算赶去给儿子下葬,可是,半路上,就因为没有健康码,被赶下客车。还好,失去一个儿子,又收了一个儿子,老头子,别客气了,儿子的一片心意,收下吧。
老大爷泪水滴落。
老大爷:好孩子,谢谢你,谢谢你的一片孝心,留个姓名吧!
张师傅望着流泪的老人,鼻子一酸,泪水急速涌出眼帘,他急忙转身而去。
11、驾驶室、夜、内
张师傅匆匆回到驾驶室,摘下口罩,但泪水仍止不住地流着。
张师傅发动车,货车驶出服务区。
12、山路、夜、外
山路,崎岖起伏,坡度大。
货车的从前方驶来,明亮的车灯,渐渐露出路面。
张师傅驾驶的货车从眼前驶过,行驶在盘山路上。
13、驾驶室、夜、内
车窗外是黑黢黢的树木。
透过挡风玻璃,可以看到大灯照亮的路面。
突然,前放不远处,发现一个奇怪的人影站在路旁。
张师傅急忙放慢车速,顺着灯光,仔细观察着。
只见一个满头白发的人,站在路边,正在向货车挥手。
张师傅心里一惊,眼睛呆呆地注视着白发人,自言自语。
张师傅:“这荒山野岭的,怎么会有人呢?”
说着,张师傅一边放慢车速观察,一边准备急踏油门,加速而去。
当他将货车行驶到白头人身前时,张师傅借着大灯的灯光,看清楚了,车外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衣衫褴褛,身上背着锅碗瓢盆,脸上带着微笑,正注视着货车。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