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7873
成片时长:约60分钟
阅读:1825
发表:2022/6/7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7集
1
…
6
7
8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张夫人正与朱全忠说话。
张惠:官人征战经年,好容易平定山东两淮,妾实在为官人高兴,哦,听说葛通美捉住了李克用家大郎?
朱全忠:嗯,总算捉住了。
张夫人:不知官人将怎生处置这个小儿?
朱全忠(恨恨):还能怎样处置?自然是千刀万剐,出了某心头这口鸟气。
张夫人(轻轻摇头):官人莫怪,妾以为此举不妥。
朱全忠(意外):噢?愿闻夫人高见。
张惠:官人若果然杀死一个手无寸铁的小厮,又无杀他罪名,不能明正典刑。如此岂不令天下英雄嘲笑、物议沸然?仁者为王,还望官人三思。
朱全忠:夫人所说,某何尝不知?只是与独眼龙多年仇讐,如今得了仇家之子,怎可放他生路。
张惠(微笑):妾并非要劝官人放他生路。
朱全忠(不解):夫人究竟何意?
张惠(缓缓说):妾是想,官人如今并非昔日草莽英雄,而是堂堂使相、梁王。若只是一味滥杀,未免有损王者风度。
朱全忠(挥手):管他什么王者风度!先断了李克用香火,出了鸟气,才是王者风度。
朱全忠(站了起来):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与朱某作对,是何下场。
朱全忠大笑。
张惠:官人,妾所谓王者风度,不过是表面借口。其实说到根本,乃是如今长安落入李罕之、王珂之手,李克用大军又不过咫尺之遥,若是官人公然杀死此子,李克用岂能罢休?两家势必要展开大战!妾却未闻官人准备现在与李克用一决生死。只为杀一小厮便引来空前血战,妾倒是觉得似乎本末倒置?如今长安才遭叛军洗劫,若再遭兵燹,百姓定然将你二人恨杀。官人你要笼络人心,才是王道啊。像这样大失人心之事,恐怕还是妥为计量才好。
朱全忠(沉吟):小民议论,倒不妨事。只是河东精锐都在,战事一起,倒是也无必胜把握。
张惠:民可载舟也可覆舟,官人倒也不可轻忽。
朱全忠(坐了回来):如此说来,以夫人之所见呢?
张惠(微笑):妾其实也无定论,只是想寻个计较,既能出了官人胸中恶气,取了那小厮性命。同时却又不损大王威望,不被天下嘲笑大王心胸狭隘。自然也不可因此引发两军决战,不可使长安成为战场。总之,若能不由官人动手而能借刀杀人送他性命,自是最好。
朱全忠点头:夫人提醒的甚是。某是要想个法子杀他,既能出了这口鸟气,却又……哦,却又要保得住王者风度!要断他子孙香火,竟然如此麻烦!早知如此,便该让通美捉住就杀,省却多少麻烦。
张惠(微笑):后悔的话,说也无益。不过妾还听说,官人还从两淮带回一个千娇百媚的美娇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官人何不使妾与之相识一番?
朱全忠没回话。
张惠笑笑:大王杀朱瑾,斩其首级,夺其天马,今又将其妻室收做縢妾,毋乃过分?妾并非妒妇,只是觉得官人所为,未免有伤天和,所谓物极必反,还请大王三思。
朱全忠:那,依夫人之见呢?
张惠(微微叹息):朱瑾被杀,天马已取,木已成舟,只索罢休。
朱全忠:夫人且慢,天马并未得到。
张惠(奇怪):为何?
朱全忠(懊恼):通美办事不力,虽然擒了小贼,却失落了天马。
张惠(点点头):官人,若事情如此,妾反倒为官人贺。为何?失落天马,少了一利,却等于多攒了一福。须知那利,无不是用福分换来的啊!福利福利,世人皆想福利双收,却不曾想过,你若不折福分,又焉能获利?获利便会折福,享福必然失利,试看那乡野翁媪一生无所获利,攒下了多少福分,故此才得长寿呢。
朱全忠(抚掌大笑):少了一利,多了一福!夫人妙语,令某如梦初醒。所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这个道理,对吧?
张惠(笑着点头):正是。官人失马,一般儿焉知非福呢。
朱全忠夫妇都笑了。
张惠:官人,话说到此,便是只剩这朱瑾寡妻朱荣氏,尚未处置了。
朱全忠点点头,两只眼紧盯着张夫人。
张夫人(垂下头):妾身若是不许那荣氏进府,传扬出去,这妒妇的名头,便牢牢嵌在妾的头上了,少不得被世人笑骂嘲讽。然而妾身为了官人不犯天和,不被命理反噬,也只好做这恶人了。
朱全忠(失望):夫人是说,让她不要进府?
张惠(微笑):若她进府,妾身便无悍妇妒妇的污名,免去了街谈巷议。妾也就成了通情达理的贤妻,美名传扬,自然最好。但是妾身只是担心官人行事过分,伤及天和,甚至反噬自身。古语云,过犹不及。故此劝官人,还是收起这分心思为好。
朱全忠(无奈):也罢,夫人所言有理,某这就将她送走如何?
张惠:官人为了王者声誉,更为了少折福分,只得忍痛割爱一回。如果然如此,官人此番征战两淮,便只是杀了朱瑾,那也是他罪有应得,不当坏了大王福分。至于天马、美色,大王皆未沾染,福报自然还在。妾身如今也去长安城中,若是见到秀外慧中、德容兼备的小娘子,不定也会为官人张罗一个来呢,官人又何须着急?
朱全忠(苦笑摇头):不必,不必了,夫人明慧聪颖,精通命理玄学,孤已尽知,尽知!呵呵,孤有夫人一人,此生已经足矣,再不容其他女子沾染。
5、内 日 梁王府大堂
人物:朱全忠、葛从周
朱全忠进入坐下。
葛从周:三郎,王妃是否还在怪罪那荣夫人?
朱全忠(坐下):夫人怎会与她计较?夫人只是叮嘱孤,既要杀了那小厮,却又不能落下话柄,惹得天下英雄耻笑孤心胸狭窄。
葛从周(挠头):那该如何办?
朱全忠:孤也觉得,如今众人皆知李家小儿在孤手中,杀之无名,反落个牛刀杀鸡、倚强凌弱的骂名,于将来大事不利。
葛从周:正是,三郎欲行大事,还须收揽人心。只是如此一来,正所谓杀不得放不得,这却如何是好?
朱全忠(点头):收揽人心,正是关节所在,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
朱全忠又想了想,忽然生气。
朱全忠:孤就是问你呢,你反来问孤,岂有此理。
葛从周(陪笑):三郎息怒,从周不过是个武夫,只擅疆场冲杀,这类勾心斗角,实在费不出脑筋。三郎何不召兴绪前来?
朱全忠(点头):嗯,此等事,恰该他显本事弄计较了。此外还要叫氏老过来,长安如今毕竟是李罕之、王珂驻防,孤这王府,不容闪失。
葛从周:三郎不必多虑,氏老早已派出上万精兵专门防守王府一带,河东人马近不得此地。
朱全忠:不可大意。若是被李克用得了便宜,派一支人马攻下王府,那就满盘皆输了。
葛从周:三郎放心,末将这就去通知氏叔琮,让他再调精兵过来,加固防守。
葛从周告辞。
朱全忠:且慢。
葛从周:末将听命。
朱全忠(起身踱步):夫人适才与孤说的,是少了一利,则多了一福。
葛从周(不解):少了一利,却会多了一福?
朱全忠(叹气):夫人说了,征淮南斩朱瑾,乃是兵事所然。但是天马得而复失,荣氏终未进府,便是孤失却两处利好。如此失利,居然是福?孤其实颇为纳闷。
葛从周(抚掌大笑):三郎何须执迷!夫人所说的福,必定是应在代唐大计之上!舍此两件利好,得了李家天下,是失小利而得大福。是否如此?
朱全忠(大笑):若如此交换,倒也不亏。对了,岐王那头,可有进展?
葛从周:末将按照三郎指示,让柳燦等人煽动朝中文武,推崔胤、韦昭度几个谈判。不料岐王心狠手辣,并不谈判就将他们尽数杀害。
朱全忠(皱着眉):不谈判?那他想干什么?据孤所知,他不就是想把李克用女婿、那个王珙,撵出河中吗?
葛从周(陪笑):三郎,李克用女婿乃是王珂。
朱全忠:管他王珙王珂。他不谈判,这王珂怎会离开河中?
葛从周:他恐怕是觉得官家在手,逼迫官家下旨,就可把王珂逼走。末将还听说,他们三帅与韦昭度等人本来有仇,故此趁机杀人。哦,对了,三郎,氏老想杀进南山了。
朱全忠(思索):岐王要撵走王珂,那是要斩断独眼贼伸进河中的胳膊,这一条,倒是与孤不谋而合。但是官家只该由孤来控制,他怎敢擅自行事?
葛从周:末将听说,河东那头已经与三帅打起来了。三郎是否。
朱全忠(思索):他打他的,不可乱了自家分寸。告诉氏老,他若莽撞攻打岐王,孤定不饶他。
葛从周:是。
6、内 日 长安杨树庄河东军营
人物:李克用、李克宁、叶娘温、周德威、李存孝
李克用一把抓住李克宁衣襟。
李克用(急切):你什么?你见到勖儿啦?
李克宁(满脸惭愧):只怪小弟学艺不精,又被葛从周将勖儿夺走,小弟只得负伤逃走,来甚是惭愧。
李克用(推开他):胡球搞。
李克宁:小弟无能,王兄恕罪。
李克用:不说了。既然落在朱三手里,嗯,让他放回来就是。
李克用走过去看看李克宁的伤势。
李克用:存孝,把医官叫来。
李存孝转身走出。
李克用:不论怎样,既已知晓勖儿下落,此事便有计较。
李克宁:王兄若要知勖儿详细,可问温儿。
李克用(皱着眉):温儿?温儿是谁?
李克宁(陪笑):乃是臣弟新收的义女。
李克宁(喊):温儿过来。
叶娘温走了过来,对李克用福了一福。这时候李存孝也带着医官进入,见状站在一旁侍立。
叶娘温:大王在上,民女叶娘温叩见大王。
李克宁(笑着纠正):某是河东司徒,你既然是某的义女,怎地还叫民女?
叶娘温(红着脸问):阿耶,那女儿该自称什么?
李克宁(哈哈大笑):大王乃是你大伯父,你只自称侄女便可。
李克用打量一下叶娘温,又看着李克宁。
李克用:嗯,看上去还算朴实大方。四郎不错!存孝!取匹锦缎来,赏赐于她。
李存孝应声离开。
李克用(向叶娘温):你识得勖儿?
叶娘温:回伯父大王,侄女昔在叶家班唱戏时,与他是姐弟。此番兴真观落难之后,儿与阿耶曾去寻找来,听乡民所说,友孝……勖儿已经被宣武军葛从周擒走,奴家无奈,与阿耶埋葬了师父之后,方来长安寻伯父大王。
李克用(叹气):寻了恁多年,终究还是落入朱三之手。
李克宁:王兄莫忧,臣弟看来,大约也是大郎命中有此一劫。朱三既然知道他身份,该当不敢造次。
李克用叹了口气。这时李存孝捧了一匹锦缎过来,李克用笑着对叶娘温说。
李克用:收下吧,今后你也是孤的侄女了。
叶娘温(万福):侄女谢谢伯父大王。
李克用摆摆手,叫医官。
李克用:你来给司徒包扎。
医官上前打开绷带察看李克宁伤势,皱起眉头。
李克用:怎地?不好治疗?
李克宁(岔开话头):王兄,此番小弟得以死里逃生,正是勖儿的天马起了作用,一马驮两人,疾驰至此!当然也是托了王兄之福,故某父女便想将这天马献给王兄。王兄是否去看上一看?
李克用(笑着站起来):哦?马在何处?孤现在去看来。
李克宁(对医官):顷刻再来寻你。
医官称喏退开,李克宁引着李克用、周德威和李存孝走了过去,看见雄壮的天马,几人也呆了。
李克用大步过去摩挲着天马,又掰开马嘴看看牙口,笑逐颜开。
李克用(大笑):此马果然不凡啊!肩高大约七尺,首尾当有丈余了吧!更难得是通体都无一根杂毛!好马,好马啊!只听人淮南朱瑾有匹天马,旁人却连看上一看也不得。孤就奇怪了,莫非朱瑾不骑?他若骑马,旁人怎会不得看天马模样?
叶娘温:其实从宣武军夺得此马后,奴与友孝……哦,是奴与勖儿,先前议论之时,勖儿便父子暌别多年,若是见面,定要将天马作为礼物孝敬伯父大王。只是可惜他如今落入。
李克用(摆摆手):不必多言,但朱三是否知道他乃是李某大郎?
李克宁:臣弟起初救出勖儿时,宣武军上下皆知勖儿乃是王兄大郎。
张惠:官人征战经年,好容易平定山东两淮,妾实在为官人高兴,哦,听说葛通美捉住了李克用家大郎?
朱全忠:嗯,总算捉住了。
张夫人:不知官人将怎生处置这个小儿?
朱全忠(恨恨):还能怎样处置?自然是千刀万剐,出了某心头这口鸟气。
张夫人(轻轻摇头):官人莫怪,妾以为此举不妥。
朱全忠(意外):噢?愿闻夫人高见。
张惠:官人若果然杀死一个手无寸铁的小厮,又无杀他罪名,不能明正典刑。如此岂不令天下英雄嘲笑、物议沸然?仁者为王,还望官人三思。
朱全忠:夫人所说,某何尝不知?只是与独眼龙多年仇讐,如今得了仇家之子,怎可放他生路。
张惠(微笑):妾并非要劝官人放他生路。
朱全忠(不解):夫人究竟何意?
张惠(缓缓说):妾是想,官人如今并非昔日草莽英雄,而是堂堂使相、梁王。若只是一味滥杀,未免有损王者风度。
朱全忠(挥手):管他什么王者风度!先断了李克用香火,出了鸟气,才是王者风度。
朱全忠(站了起来):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与朱某作对,是何下场。
朱全忠大笑。
张惠:官人,妾所谓王者风度,不过是表面借口。其实说到根本,乃是如今长安落入李罕之、王珂之手,李克用大军又不过咫尺之遥,若是官人公然杀死此子,李克用岂能罢休?两家势必要展开大战!妾却未闻官人准备现在与李克用一决生死。只为杀一小厮便引来空前血战,妾倒是觉得似乎本末倒置?如今长安才遭叛军洗劫,若再遭兵燹,百姓定然将你二人恨杀。官人你要笼络人心,才是王道啊。像这样大失人心之事,恐怕还是妥为计量才好。
朱全忠(沉吟):小民议论,倒不妨事。只是河东精锐都在,战事一起,倒是也无必胜把握。
张惠:民可载舟也可覆舟,官人倒也不可轻忽。
朱全忠(坐了回来):如此说来,以夫人之所见呢?
张惠(微笑):妾其实也无定论,只是想寻个计较,既能出了官人胸中恶气,取了那小厮性命。同时却又不损大王威望,不被天下嘲笑大王心胸狭隘。自然也不可因此引发两军决战,不可使长安成为战场。总之,若能不由官人动手而能借刀杀人送他性命,自是最好。
朱全忠点头:夫人提醒的甚是。某是要想个法子杀他,既能出了这口鸟气,却又……哦,却又要保得住王者风度!要断他子孙香火,竟然如此麻烦!早知如此,便该让通美捉住就杀,省却多少麻烦。
张惠(微笑):后悔的话,说也无益。不过妾还听说,官人还从两淮带回一个千娇百媚的美娇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官人何不使妾与之相识一番?
朱全忠没回话。
张惠笑笑:大王杀朱瑾,斩其首级,夺其天马,今又将其妻室收做縢妾,毋乃过分?妾并非妒妇,只是觉得官人所为,未免有伤天和,所谓物极必反,还请大王三思。
朱全忠:那,依夫人之见呢?
张惠(微微叹息):朱瑾被杀,天马已取,木已成舟,只索罢休。
朱全忠:夫人且慢,天马并未得到。
张惠(奇怪):为何?
朱全忠(懊恼):通美办事不力,虽然擒了小贼,却失落了天马。
张惠(点点头):官人,若事情如此,妾反倒为官人贺。为何?失落天马,少了一利,却等于多攒了一福。须知那利,无不是用福分换来的啊!福利福利,世人皆想福利双收,却不曾想过,你若不折福分,又焉能获利?获利便会折福,享福必然失利,试看那乡野翁媪一生无所获利,攒下了多少福分,故此才得长寿呢。
朱全忠(抚掌大笑):少了一利,多了一福!夫人妙语,令某如梦初醒。所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这个道理,对吧?
张惠(笑着点头):正是。官人失马,一般儿焉知非福呢。
朱全忠夫妇都笑了。
张惠:官人,话说到此,便是只剩这朱瑾寡妻朱荣氏,尚未处置了。
朱全忠点点头,两只眼紧盯着张夫人。
张夫人(垂下头):妾身若是不许那荣氏进府,传扬出去,这妒妇的名头,便牢牢嵌在妾的头上了,少不得被世人笑骂嘲讽。然而妾身为了官人不犯天和,不被命理反噬,也只好做这恶人了。
朱全忠(失望):夫人是说,让她不要进府?
张惠(微笑):若她进府,妾身便无悍妇妒妇的污名,免去了街谈巷议。妾也就成了通情达理的贤妻,美名传扬,自然最好。但是妾身只是担心官人行事过分,伤及天和,甚至反噬自身。古语云,过犹不及。故此劝官人,还是收起这分心思为好。
朱全忠(无奈):也罢,夫人所言有理,某这就将她送走如何?
张惠:官人为了王者声誉,更为了少折福分,只得忍痛割爱一回。如果然如此,官人此番征战两淮,便只是杀了朱瑾,那也是他罪有应得,不当坏了大王福分。至于天马、美色,大王皆未沾染,福报自然还在。妾身如今也去长安城中,若是见到秀外慧中、德容兼备的小娘子,不定也会为官人张罗一个来呢,官人又何须着急?
朱全忠(苦笑摇头):不必,不必了,夫人明慧聪颖,精通命理玄学,孤已尽知,尽知!呵呵,孤有夫人一人,此生已经足矣,再不容其他女子沾染。
5、内 日 梁王府大堂
人物:朱全忠、葛从周
朱全忠进入坐下。
葛从周:三郎,王妃是否还在怪罪那荣夫人?
朱全忠(坐下):夫人怎会与她计较?夫人只是叮嘱孤,既要杀了那小厮,却又不能落下话柄,惹得天下英雄耻笑孤心胸狭窄。
葛从周(挠头):那该如何办?
朱全忠:孤也觉得,如今众人皆知李家小儿在孤手中,杀之无名,反落个牛刀杀鸡、倚强凌弱的骂名,于将来大事不利。
葛从周:正是,三郎欲行大事,还须收揽人心。只是如此一来,正所谓杀不得放不得,这却如何是好?
朱全忠(点头):收揽人心,正是关节所在,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
朱全忠又想了想,忽然生气。
朱全忠:孤就是问你呢,你反来问孤,岂有此理。
葛从周(陪笑):三郎息怒,从周不过是个武夫,只擅疆场冲杀,这类勾心斗角,实在费不出脑筋。三郎何不召兴绪前来?
朱全忠(点头):嗯,此等事,恰该他显本事弄计较了。此外还要叫氏老过来,长安如今毕竟是李罕之、王珂驻防,孤这王府,不容闪失。
葛从周:三郎不必多虑,氏老早已派出上万精兵专门防守王府一带,河东人马近不得此地。
朱全忠:不可大意。若是被李克用得了便宜,派一支人马攻下王府,那就满盘皆输了。
葛从周:三郎放心,末将这就去通知氏叔琮,让他再调精兵过来,加固防守。
葛从周告辞。
朱全忠:且慢。
葛从周:末将听命。
朱全忠(起身踱步):夫人适才与孤说的,是少了一利,则多了一福。
葛从周(不解):少了一利,却会多了一福?
朱全忠(叹气):夫人说了,征淮南斩朱瑾,乃是兵事所然。但是天马得而复失,荣氏终未进府,便是孤失却两处利好。如此失利,居然是福?孤其实颇为纳闷。
葛从周(抚掌大笑):三郎何须执迷!夫人所说的福,必定是应在代唐大计之上!舍此两件利好,得了李家天下,是失小利而得大福。是否如此?
朱全忠(大笑):若如此交换,倒也不亏。对了,岐王那头,可有进展?
葛从周:末将按照三郎指示,让柳燦等人煽动朝中文武,推崔胤、韦昭度几个谈判。不料岐王心狠手辣,并不谈判就将他们尽数杀害。
朱全忠(皱着眉):不谈判?那他想干什么?据孤所知,他不就是想把李克用女婿、那个王珙,撵出河中吗?
葛从周(陪笑):三郎,李克用女婿乃是王珂。
朱全忠:管他王珙王珂。他不谈判,这王珂怎会离开河中?
葛从周:他恐怕是觉得官家在手,逼迫官家下旨,就可把王珂逼走。末将还听说,他们三帅与韦昭度等人本来有仇,故此趁机杀人。哦,对了,三郎,氏老想杀进南山了。
朱全忠(思索):岐王要撵走王珂,那是要斩断独眼贼伸进河中的胳膊,这一条,倒是与孤不谋而合。但是官家只该由孤来控制,他怎敢擅自行事?
葛从周:末将听说,河东那头已经与三帅打起来了。三郎是否。
朱全忠(思索):他打他的,不可乱了自家分寸。告诉氏老,他若莽撞攻打岐王,孤定不饶他。
葛从周:是。
6、内 日 长安杨树庄河东军营
人物:李克用、李克宁、叶娘温、周德威、李存孝
李克用一把抓住李克宁衣襟。
李克用(急切):你什么?你见到勖儿啦?
李克宁(满脸惭愧):只怪小弟学艺不精,又被葛从周将勖儿夺走,小弟只得负伤逃走,来甚是惭愧。
李克用(推开他):胡球搞。
李克宁:小弟无能,王兄恕罪。
李克用:不说了。既然落在朱三手里,嗯,让他放回来就是。
李克用走过去看看李克宁的伤势。
李克用:存孝,把医官叫来。
李存孝转身走出。
李克用:不论怎样,既已知晓勖儿下落,此事便有计较。
李克宁:王兄若要知勖儿详细,可问温儿。
李克用(皱着眉):温儿?温儿是谁?
李克宁(陪笑):乃是臣弟新收的义女。
李克宁(喊):温儿过来。
叶娘温走了过来,对李克用福了一福。这时候李存孝也带着医官进入,见状站在一旁侍立。
叶娘温:大王在上,民女叶娘温叩见大王。
李克宁(笑着纠正):某是河东司徒,你既然是某的义女,怎地还叫民女?
叶娘温(红着脸问):阿耶,那女儿该自称什么?
李克宁(哈哈大笑):大王乃是你大伯父,你只自称侄女便可。
李克用打量一下叶娘温,又看着李克宁。
李克用:嗯,看上去还算朴实大方。四郎不错!存孝!取匹锦缎来,赏赐于她。
李存孝应声离开。
李克用(向叶娘温):你识得勖儿?
叶娘温:回伯父大王,侄女昔在叶家班唱戏时,与他是姐弟。此番兴真观落难之后,儿与阿耶曾去寻找来,听乡民所说,友孝……勖儿已经被宣武军葛从周擒走,奴家无奈,与阿耶埋葬了师父之后,方来长安寻伯父大王。
李克用(叹气):寻了恁多年,终究还是落入朱三之手。
李克宁:王兄莫忧,臣弟看来,大约也是大郎命中有此一劫。朱三既然知道他身份,该当不敢造次。
李克用叹了口气。这时李存孝捧了一匹锦缎过来,李克用笑着对叶娘温说。
李克用:收下吧,今后你也是孤的侄女了。
叶娘温(万福):侄女谢谢伯父大王。
李克用摆摆手,叫医官。
李克用:你来给司徒包扎。
医官上前打开绷带察看李克宁伤势,皱起眉头。
李克用:怎地?不好治疗?
李克宁(岔开话头):王兄,此番小弟得以死里逃生,正是勖儿的天马起了作用,一马驮两人,疾驰至此!当然也是托了王兄之福,故某父女便想将这天马献给王兄。王兄是否去看上一看?
李克用(笑着站起来):哦?马在何处?孤现在去看来。
李克宁(对医官):顷刻再来寻你。
医官称喏退开,李克宁引着李克用、周德威和李存孝走了过去,看见雄壮的天马,几人也呆了。
李克用大步过去摩挲着天马,又掰开马嘴看看牙口,笑逐颜开。
李克用(大笑):此马果然不凡啊!肩高大约七尺,首尾当有丈余了吧!更难得是通体都无一根杂毛!好马,好马啊!只听人淮南朱瑾有匹天马,旁人却连看上一看也不得。孤就奇怪了,莫非朱瑾不骑?他若骑马,旁人怎会不得看天马模样?
叶娘温:其实从宣武军夺得此马后,奴与友孝……哦,是奴与勖儿,先前议论之时,勖儿便父子暌别多年,若是见面,定要将天马作为礼物孝敬伯父大王。只是可惜他如今落入。
李克用(摆摆手):不必多言,但朱三是否知道他乃是李某大郎?
李克宁:臣弟起初救出勖儿时,宣武军上下皆知勖儿乃是王兄大郎。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