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8800
成片时长:约63分钟
阅读:1797
发表:2022/6/27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17集
1
…
16
17
18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李存勖:阿耶既然用孩儿攻承天军,便不可怀疑孩儿主张。
李克用打量着儿子,过了一会儿。
李克用:勖儿,你可有存孝之勇?
李存勖(苦笑):阿耶可不是为难孩儿,十三兄乃是天下第一勇将,勖儿怎能与之相比?
李克用:你可知夺了承天军的,便是天下第二勇将王彦章!即使存孝复生,也不敢夸口一万人夺下承天军。
李存勖:父王,孩儿所知,为将者,首重智谋,其次为信为仁,匹夫之勇,乃是最后。故十三兄虽号称天下第一勇将,其实并非第一名将。
李克用(一摆手):瞎说一通,武将武将,没有勇力,算什么武将?
李存勖:父王,若论当面比武,自然勇力第一。但若行军布阵,还当以智谋为先,致人而不致于人。次之以赏罚分明,令全军服膺将令,再次之以爱抚部卒,使全军以将为父、以将为兄,甘于效命、勇于杀敌。徒有勇力而乏智少谋,这样的将军,如何独当一面?
李克用仔细打量他一阵。
李克用:这篇言语,你从何而来?
李存勖:皆是昔年先师教导而来。
李克用:就是那个……水利道长?
李存勖:正是。
李克用:勖儿,这些汉人用兵之道,虽然不无道理,但是你不要忘记了,咱们是沙陀人,嗯?
李存勖:父王,从善如流,见贤思齐,何必存汉人沙陀之畛域?
李克用:汉人沙陀,本来就是畛域,莫非你说个不存,它便不存了吗!勖儿,你千万记住,牢记在心!咱们是沙陀人,不是汉人。
李存勖点点头。
李克用(摇摇头):你呀。
李存勖(微笑):阿耶。
李克用(摆摆手):也罢,找你四叔,先领一万兵马,用你说的智谋,前去承天军试一试。一定记住,不可弄险!事情不顺时不必拼命,安全撤回来,少损失点兵马,阿耶不会怪你。
李存勖(笑):阿耶,万一孩儿侥幸取胜呢?
李克用:那当然更好。对了,阿耶派张公公与你一路,有个缓急,让他给你出些主意,若打败了,他也有法子帮你脱逃。一定记住,起码要平安回来,莫再失陷了。
李存勖:父王放心。
4、外 日 晋军行军路上
人物:张承业、李存勖
晋军行军,张承业和李存勖并辔而行。
张承业:大郎,且恕咱家多嘴,此番委实有些弄险了。一万人马,周镇远也打不得承天军,何况大郎毕竟初出茅庐。
李存勖(苦笑):某已说过不肯打仗,无奈父王大怒不从,只好领兵出战。但某到了承天军,也不会开战。
张承业(一怔):大郎说笑了,率军前往,如何不打?打他一下,倒也无妨。只要接战不利,便可早些收兵回还。反正咱家看大王之意,也没指望大郎夺回承天军,只是个让大郎历练的意思。
李存勖(微笑):张公公,某已经派人联络成德军王镕了。
张承业:王镕?虽说上回大王曾在潞州歇马,但他未必便肯出兵助晋。
李存勖:张公公,你先莫他是否助某,只承天军如今落入幽州囊中,王镕是否乐见?
张承业:河朔三镇中,王镕与刘仁恭素不相容,幽州势力扩大,他自不乐见。只不过,大郎,承天军现在还有王彦章的梁军,王镕又岂敢捋虎须?
李存勖(笑笑):只有某来捋虎须啦。某与王镕约定,某打败梁军夺回承天军,他但须助某拖住刘守光即可。打刘守光,王镕很是情愿。
张承业(点点头又说):大郎,周镇远前车之鉴,存孝之后,王彦章已经再无敌手。咱家请大郎慎之又慎。
李存勖(微笑):周镇远虽然老将,却一味强攻,遭幽州兵迂回后路,军心大乱,故而铩羽而归。某如今先使王镕袭扰幽州兵,先绝了迂回之兵。待王镕与幽州兵开战之后,梁军必然往救。这时候某却从后方攻其不备,梁军必败。待梁军溃败之后,不信幽州残兵还要死守这里。那时候,承天军岂非落入某之手中?
张承业(愣了):大郎,你是初出茅庐?老奴死也不信。这等奇思妙想,如何得来?便是晋王临阵,恐也无此等妙计。
李存勖:取承天军,关键是不想打仗。实话说,某是害怕打仗,幼时屡遭战乱,至今心有余悸啊。
张承业:大王却偏要让你领兵出战。
李存勖:父王一番庭训,某也想明白了,在这战乱之世,唯有以战止战,方是正道。
张承业(想了想):老奴还有一事,若王镕还是不肯出兵,如何是好?
李存勖:第一,幽州强则镇州弱,故王镕心里情愿打败幽州。第二,某已经擒住了王瑮,就是那个原先的镇州刺史。
张承业(盯着他):王瑮已经被大郎擒住?
李存勖:正是。有了此人在手,不信王镕不听某调遣。
张承业(哈哈大笑):王瑮乃是王镕族兄,王镕继位之后,王瑮屡次前来挑战,故此王镕以王瑮为心腹大患。不知大郎何处擒来此人?
李存勖(笑了笑):公公休管某从何处擒来此人,只如今觉得承天军可否能攻下?
张承业(一拍脑门):大郎不提,老奴险些忘了,真是老糊涂了。大郎,老奴前在京师时,与右龙武军大将军杨浩然交往甚密,也识得他义子杨国銘。
李存勖:杨国銘?此人今在何处?莫非就在对面?
张承业(笑):大郎果然天纵聪明,这杨国銘,此时正在对面梁军之中,做个副指挥使。老奴寻思,是否启用此人,乱一乱梁军阵脚,更是让梁军必败无疑。
李存勖(哈哈大笑):甚好,甚好,此行本来河东无人看好你我一老一小,却不料某两人竟然策划如此之细,看来夺回承天军,还是大有指望。目前只一条,便是官军先折向南方,待申时再重新向承天军进发。
张承业:大郎果然仔细,也让梁军摸不透官军行动方向。
5、内 日 明政殿
人物:李克用、李存璋、李存勖、张承业
李克用:存璋。
李存璋(连忙跑了过来):父王。
李克用:莫叫孤父王。
李存璋一愣。
李克用:孤且问你,勖儿出征许久,怎地毫无消息!你甚也不知,怎好意思叫孤父王?
李存璋:正是,孩儿无能。
内侍:大王,大郎君回来了。
殿内诸将都引颈看去。
李存勖和张承业匆匆进入,连忙向李克用施礼。
李克用跑过来抓住李存勖的胳膊,仔细打量他。
李克用:你二人,如何竟然连个快报都没有!孤差点以为你们全军覆没了。
李存勖:父王恕罪,只为军情隐秘,故而不敢轻易回报。
李克用(返回坐下):罢了。先这一万人马,还剩多少?
李存勖:承父王宏威,承天军已经取回。一万人马已交还兵房。
文武百官纷纷议论,李克用瞪大了眼睛。
李克用走过去看着李存勖。
李克用:你是说,勖儿你夺回了承天军?
李存勖:孩儿按父王韬略,果然夺回了承天军。
李克用看看张承业。
张承业(一躬):托大王洪福,老奴与大郎前往承天军,因王镕出兵击破幽州兵,梁军王彦章前往援助幽州兵,大郎趁势纵兵掩杀,梁军奔走,承天军由此失而复得。
李克用使劲拍打李存勖的肩膀,李存勖被他打得摇摇晃晃,李克用却哈哈大笑
李克用:怎么样,勖儿?阿耶说你需要出去领兵历练,如今一战告捷,你也算略知军事。如今,可知你父王的苦心了?
李存勖:父王为孩儿深谋远虑,孩儿当初畏葸不前,思之惭愧。
李克用挥挥手,返回坐下。
李克用:甚好,甚好,过往之事,姑且不论。张公公,如今承天军交付何人?
张承业:大郎已命李存信代为留后。
李克用(摇头):不妥。源儿,承天军乃战略重地,须得你走一遭,速速将存信换回,孤另有用他之处。
李嗣源:儿臣遵命。
李克用(盯着他):到了之后,须得立刻修葺城垣,加固防御,还要多派细作,探听幽州和朱梁有何动作?总之,万万不容再有闪失。
李嗣源(点头):父王放心,儿臣定然加倍小心。
6、外 日 白马驿
人物:朱全忠、葛从周、李振
秋日艳阳高照,迁都队伍缓缓前行,官兵们个个浑汗如雨。
小校(策马而来):麾下有令,暂时打尖。
迁都队伍停了下来,朱全忠下马走到一棵大柳树下纳凉,微风吹来,美滋滋的朱温看着大柳树感叹。
朱全忠:好大一棵柳树啊,这么粗的树干,可以用来做车轮轮毂啦。
一旁的几位大臣连忙附和:是啊,这柳树拿来做轮毂,最好不过啦。结实耐用啊。
朱全忠忽然脸色一变呵斥。
朱全忠:胡说!人家跟孤说腐儒误国,孤尚且不信,今日你等所言,正是如此!通美。
葛从周(走了过来抱拳):末将在。
朱全忠:通美,你看,车轮轮毂,用柳树来做可好?
葛从周(看看柳树笑了):回三郎话,车轮轮毂,若是用榆木来做,自然最是牢固。柳树材质疏松,不可做轮毂。
朱全忠指着葛从周对大臣们。
朱全忠:听听,听听,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话,毫不浮华修饰。
诸臣一齐说:梁王息怒……
朱全忠(大怒):通美,这等腐儒留着作甚!留着误国害民不成!与孤都绑了。
葛从周一挥手,士兵们一拥而上,在场的二十多位大臣都被绑了起来。大臣们见势不妙,连连求饶。
大臣:梁王息怒,我等错了。
这时候李振过来了,大臣们又转而祈求李振。
大臣:李公,我等说错了话,请大王放过我等。
李振轻蔑地看了大臣们一眼,对朱全忠。
李振:大王,这帮所谓名臣,平日里以清流自诩,臣想将他们投进黄河,却看黄河是清是浊?
葛从周(笑):若将他们投入河中,河水变清,臣就相信他们实在是清流。
大臣们哭喊起来。
朱全忠(摆摆手):不可。国家之蠹虫,不止他几个,通美,即刻再去搜寻,将这帮腐儒蠹虫,都交给兴绪处置。
李振一挥手,士兵们押送着一帮大臣走向黄河。
7、外 日 白马驿
人物:李振、裴贽
黄河边,李振押着一群大臣来到。他挥手示意士兵们停住。这时只见葛从周将裴贽一群老臣也押了过来,李振大笑。
李振:裴贽老儿,可想过有今朝?你若跪求下官。
裴贽(怒喝打断):小人得志!老夫今日不过一死,胜于尔辈万古千秋为世人唾弃!
李振(怒喝):统统扔进河里!
大臣们哭喊着,仍被相继投进了滚滚河水之中。
李克用打量着儿子,过了一会儿。
李克用:勖儿,你可有存孝之勇?
李存勖(苦笑):阿耶可不是为难孩儿,十三兄乃是天下第一勇将,勖儿怎能与之相比?
李克用:你可知夺了承天军的,便是天下第二勇将王彦章!即使存孝复生,也不敢夸口一万人夺下承天军。
李存勖:父王,孩儿所知,为将者,首重智谋,其次为信为仁,匹夫之勇,乃是最后。故十三兄虽号称天下第一勇将,其实并非第一名将。
李克用(一摆手):瞎说一通,武将武将,没有勇力,算什么武将?
李存勖:父王,若论当面比武,自然勇力第一。但若行军布阵,还当以智谋为先,致人而不致于人。次之以赏罚分明,令全军服膺将令,再次之以爱抚部卒,使全军以将为父、以将为兄,甘于效命、勇于杀敌。徒有勇力而乏智少谋,这样的将军,如何独当一面?
李克用仔细打量他一阵。
李克用:这篇言语,你从何而来?
李存勖:皆是昔年先师教导而来。
李克用:就是那个……水利道长?
李存勖:正是。
李克用:勖儿,这些汉人用兵之道,虽然不无道理,但是你不要忘记了,咱们是沙陀人,嗯?
李存勖:父王,从善如流,见贤思齐,何必存汉人沙陀之畛域?
李克用:汉人沙陀,本来就是畛域,莫非你说个不存,它便不存了吗!勖儿,你千万记住,牢记在心!咱们是沙陀人,不是汉人。
李存勖点点头。
李克用(摇摇头):你呀。
李存勖(微笑):阿耶。
李克用(摆摆手):也罢,找你四叔,先领一万兵马,用你说的智谋,前去承天军试一试。一定记住,不可弄险!事情不顺时不必拼命,安全撤回来,少损失点兵马,阿耶不会怪你。
李存勖(笑):阿耶,万一孩儿侥幸取胜呢?
李克用:那当然更好。对了,阿耶派张公公与你一路,有个缓急,让他给你出些主意,若打败了,他也有法子帮你脱逃。一定记住,起码要平安回来,莫再失陷了。
李存勖:父王放心。
4、外 日 晋军行军路上
人物:张承业、李存勖
晋军行军,张承业和李存勖并辔而行。
张承业:大郎,且恕咱家多嘴,此番委实有些弄险了。一万人马,周镇远也打不得承天军,何况大郎毕竟初出茅庐。
李存勖(苦笑):某已说过不肯打仗,无奈父王大怒不从,只好领兵出战。但某到了承天军,也不会开战。
张承业(一怔):大郎说笑了,率军前往,如何不打?打他一下,倒也无妨。只要接战不利,便可早些收兵回还。反正咱家看大王之意,也没指望大郎夺回承天军,只是个让大郎历练的意思。
李存勖(微笑):张公公,某已经派人联络成德军王镕了。
张承业:王镕?虽说上回大王曾在潞州歇马,但他未必便肯出兵助晋。
李存勖:张公公,你先莫他是否助某,只承天军如今落入幽州囊中,王镕是否乐见?
张承业:河朔三镇中,王镕与刘仁恭素不相容,幽州势力扩大,他自不乐见。只不过,大郎,承天军现在还有王彦章的梁军,王镕又岂敢捋虎须?
李存勖(笑笑):只有某来捋虎须啦。某与王镕约定,某打败梁军夺回承天军,他但须助某拖住刘守光即可。打刘守光,王镕很是情愿。
张承业(点点头又说):大郎,周镇远前车之鉴,存孝之后,王彦章已经再无敌手。咱家请大郎慎之又慎。
李存勖(微笑):周镇远虽然老将,却一味强攻,遭幽州兵迂回后路,军心大乱,故而铩羽而归。某如今先使王镕袭扰幽州兵,先绝了迂回之兵。待王镕与幽州兵开战之后,梁军必然往救。这时候某却从后方攻其不备,梁军必败。待梁军溃败之后,不信幽州残兵还要死守这里。那时候,承天军岂非落入某之手中?
张承业(愣了):大郎,你是初出茅庐?老奴死也不信。这等奇思妙想,如何得来?便是晋王临阵,恐也无此等妙计。
李存勖:取承天军,关键是不想打仗。实话说,某是害怕打仗,幼时屡遭战乱,至今心有余悸啊。
张承业:大王却偏要让你领兵出战。
李存勖:父王一番庭训,某也想明白了,在这战乱之世,唯有以战止战,方是正道。
张承业(想了想):老奴还有一事,若王镕还是不肯出兵,如何是好?
李存勖:第一,幽州强则镇州弱,故王镕心里情愿打败幽州。第二,某已经擒住了王瑮,就是那个原先的镇州刺史。
张承业(盯着他):王瑮已经被大郎擒住?
李存勖:正是。有了此人在手,不信王镕不听某调遣。
张承业(哈哈大笑):王瑮乃是王镕族兄,王镕继位之后,王瑮屡次前来挑战,故此王镕以王瑮为心腹大患。不知大郎何处擒来此人?
李存勖(笑了笑):公公休管某从何处擒来此人,只如今觉得承天军可否能攻下?
张承业(一拍脑门):大郎不提,老奴险些忘了,真是老糊涂了。大郎,老奴前在京师时,与右龙武军大将军杨浩然交往甚密,也识得他义子杨国銘。
李存勖:杨国銘?此人今在何处?莫非就在对面?
张承业(笑):大郎果然天纵聪明,这杨国銘,此时正在对面梁军之中,做个副指挥使。老奴寻思,是否启用此人,乱一乱梁军阵脚,更是让梁军必败无疑。
李存勖(哈哈大笑):甚好,甚好,此行本来河东无人看好你我一老一小,却不料某两人竟然策划如此之细,看来夺回承天军,还是大有指望。目前只一条,便是官军先折向南方,待申时再重新向承天军进发。
张承业:大郎果然仔细,也让梁军摸不透官军行动方向。
5、内 日 明政殿
人物:李克用、李存璋、李存勖、张承业
李克用:存璋。
李存璋(连忙跑了过来):父王。
李克用:莫叫孤父王。
李存璋一愣。
李克用:孤且问你,勖儿出征许久,怎地毫无消息!你甚也不知,怎好意思叫孤父王?
李存璋:正是,孩儿无能。
内侍:大王,大郎君回来了。
殿内诸将都引颈看去。
李存勖和张承业匆匆进入,连忙向李克用施礼。
李克用跑过来抓住李存勖的胳膊,仔细打量他。
李克用:你二人,如何竟然连个快报都没有!孤差点以为你们全军覆没了。
李存勖:父王恕罪,只为军情隐秘,故而不敢轻易回报。
李克用(返回坐下):罢了。先这一万人马,还剩多少?
李存勖:承父王宏威,承天军已经取回。一万人马已交还兵房。
文武百官纷纷议论,李克用瞪大了眼睛。
李克用走过去看着李存勖。
李克用:你是说,勖儿你夺回了承天军?
李存勖:孩儿按父王韬略,果然夺回了承天军。
李克用看看张承业。
张承业(一躬):托大王洪福,老奴与大郎前往承天军,因王镕出兵击破幽州兵,梁军王彦章前往援助幽州兵,大郎趁势纵兵掩杀,梁军奔走,承天军由此失而复得。
李克用使劲拍打李存勖的肩膀,李存勖被他打得摇摇晃晃,李克用却哈哈大笑
李克用:怎么样,勖儿?阿耶说你需要出去领兵历练,如今一战告捷,你也算略知军事。如今,可知你父王的苦心了?
李存勖:父王为孩儿深谋远虑,孩儿当初畏葸不前,思之惭愧。
李克用挥挥手,返回坐下。
李克用:甚好,甚好,过往之事,姑且不论。张公公,如今承天军交付何人?
张承业:大郎已命李存信代为留后。
李克用(摇头):不妥。源儿,承天军乃战略重地,须得你走一遭,速速将存信换回,孤另有用他之处。
李嗣源:儿臣遵命。
李克用(盯着他):到了之后,须得立刻修葺城垣,加固防御,还要多派细作,探听幽州和朱梁有何动作?总之,万万不容再有闪失。
李嗣源(点头):父王放心,儿臣定然加倍小心。
6、外 日 白马驿
人物:朱全忠、葛从周、李振
秋日艳阳高照,迁都队伍缓缓前行,官兵们个个浑汗如雨。
小校(策马而来):麾下有令,暂时打尖。
迁都队伍停了下来,朱全忠下马走到一棵大柳树下纳凉,微风吹来,美滋滋的朱温看着大柳树感叹。
朱全忠:好大一棵柳树啊,这么粗的树干,可以用来做车轮轮毂啦。
一旁的几位大臣连忙附和:是啊,这柳树拿来做轮毂,最好不过啦。结实耐用啊。
朱全忠忽然脸色一变呵斥。
朱全忠:胡说!人家跟孤说腐儒误国,孤尚且不信,今日你等所言,正是如此!通美。
葛从周(走了过来抱拳):末将在。
朱全忠:通美,你看,车轮轮毂,用柳树来做可好?
葛从周(看看柳树笑了):回三郎话,车轮轮毂,若是用榆木来做,自然最是牢固。柳树材质疏松,不可做轮毂。
朱全忠指着葛从周对大臣们。
朱全忠:听听,听听,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话,毫不浮华修饰。
诸臣一齐说:梁王息怒……
朱全忠(大怒):通美,这等腐儒留着作甚!留着误国害民不成!与孤都绑了。
葛从周一挥手,士兵们一拥而上,在场的二十多位大臣都被绑了起来。大臣们见势不妙,连连求饶。
大臣:梁王息怒,我等错了。
这时候李振过来了,大臣们又转而祈求李振。
大臣:李公,我等说错了话,请大王放过我等。
李振轻蔑地看了大臣们一眼,对朱全忠。
李振:大王,这帮所谓名臣,平日里以清流自诩,臣想将他们投进黄河,却看黄河是清是浊?
葛从周(笑):若将他们投入河中,河水变清,臣就相信他们实在是清流。
大臣们哭喊起来。
朱全忠(摆摆手):不可。国家之蠹虫,不止他几个,通美,即刻再去搜寻,将这帮腐儒蠹虫,都交给兴绪处置。
李振一挥手,士兵们押送着一帮大臣走向黄河。
7、外 日 白马驿
人物:李振、裴贽
黄河边,李振押着一群大臣来到。他挥手示意士兵们停住。这时只见葛从周将裴贽一群老臣也押了过来,李振大笑。
李振:裴贽老儿,可想过有今朝?你若跪求下官。
裴贽(怒喝打断):小人得志!老夫今日不过一死,胜于尔辈万古千秋为世人唾弃!
李振(怒喝):统统扔进河里!
大臣们哭喊着,仍被相继投进了滚滚河水之中。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