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6553
成片时长:约55分钟
阅读:1791
发表:2022/6/28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18集
1
…
17
18
19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李九娘:父王,儿臣今早孟浪,还望父王恕过。
李克用(看她一眼):你也是为先皇尽孝,孤不再怪你。只是你既然生病,便不该再来。
李九娘:父王,儿臣强打精神来此,可否容儿臣先进一言?
李克用(看看她):你有何言,直说无妨。
李九娘:父王,儿臣所见,辽州、汾州叛变,与朱贼弑君,皆是逆贼反叛。然而朱贼逆天大罪,罪恶凶残为历朝所未见!故父王若先以兴复为名,号召讨梁,则正义之师其谁能当?纵不能一鼓扫穴犁庭,亦可使天下皆知正统乃是太原!如此忠臣义士云聚而来,反贼逆臣土崩瓦解,此消而彼涨,终有廓清天日之时,而父王亦必留名青史!故儿臣以为,于情于理,父王皆该讨伐朱贼,肃清纲纪。
李克用:你所言有理。如今南下有名义,夺回汾辽两州则有实利。孤是有些举棋不定啦。
李存勖:父王,儿臣以为,此番辽州、汾州叛变,其实根源乃是朱贼。若父王能以讨贼为号,正本清源,天下之患,在于朱贼,根本之患既然已经清除,皮肤之疾的辽州、汾州,又何足?即使以地盘而论,扫灭朱梁之后,多少军州归于父王,又岂在辽汾之间?
李嗣源(笑):大郎,所谓大言炎炎啊,好一个辽汾之间!你可算过咱们河东,有几个辽汾之间?更何况这汾辽之间,可是隔断了潞隰两州与太原府的联系!不夺回汾州辽州,潞隰两州也自岌岌可危!别忘了十万梁军还在围困潞州,二郎本来就难以支撑,辽州丢失之后,潞州又怎能守得长久?
周德威:不然,大郎所言,大义所在,大王何必犹豫?
李克用:镇远,以你所见?
周德威:若大王决心南下,臣请率三万精兵,长驱直入。
李九娘:父王,周将军忠义满腔,慷慨直言,儿臣以为应该采纳周将军意见。
李嗣源:九公主,并非慷慨忠义,就能做成大事!如今晋国局势危殆,如果置汾辽反叛于不顾,父王何以御下?不立刻解潞州之围,潞州危矣!潞州危则隰州也成孤悬!直言之,伐贼勤王未必便能奏凯,但辽汾潞隰四州,很可能就此不再属于河东!一旦河东分裂瓦解,大唐的最后希望便不复存在!咱们是否能务实一些,先稳住河东地盘,再去讨伐朱贼?否则拼光了河东基业,恐怕只有朱贼高兴。
李九娘看看李存勖,李存勖叹口气。
李存勖:其实源兄所言,也是实情。朱梁步步紧逼,咱河东疆土日蹙,叛乱不断,目前勤王,真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李九娘:知不可为而为之,有了这种气概,方是英雄好汉!虽千万人吾往矣,何惧魑魅魍魉!
李嗣源(点头笑):九公主所言,乃是堂皇之论。然而如今河东,譬如一人腹内绞痛无法挺身,犹要与强敌决一死战!此非英雄,乃是莽撞啊。
李九娘:你……
李九娘忽然有些站立不稳,黄四娘连忙上前搀扶。
李克用:先把她扶回去好生将养。
黄四娘等搀扶李九娘离开。
李克用:嗣源所说不错,至少要先将潞州解救下来,再商量是否勤王。
李嗣源、周德威、李存勖一齐躬身:大(父)王英明。
李克用:存璋何在?
李存璋(上前一步):父王。
李克用:二郎战殁,司空不可无人。孤看你向来忠义,如今命你为晋国司空。
李存璋(跪下叩首):儿臣谢父王鸿恩,儿臣誓死效命父王。
此时侍卫送来军情,李克用看后大怒。
李克用:契丹果然兴兵南下!阿保机与孤的兄弟之盟,究竟有何分量!如今之计,只合起兵北上,先将阿保机……
李克用忽然一阵剧烈咳嗽,左右连忙搀扶照料。
李克用:源儿,你且代孤前往校场点兵,明日卯时北上。
李克用又是一阵剧烈咳嗽,再次咳出血来。
大臣们乱作一团,张承业连忙跑出去。
画外音:
张承业:王医官过来。
王医官跑过来给李克用诊治。
李存勖(站起身来):父王偶感微恙,不必多虑。如今只好先劳累源兄起兵一万,北上抵抗契丹,某须留在此间,照料父王。
李嗣源:大郎休如此说,保家卫国,正是我辈分内。倒是父王这里,却要拜托大郎了。
李存勖(拍拍李嗣源肩膀):源兄,兵微将寡,莫要斗狠。
李嗣源看看李存勖,点点头离开。
李存勖:存璋,你要确保宫内平安。
李存璋:喏。
李存勖:镇远前往协助源兄点兵,明日鸦儿军必须出征。
周德威:末将遵命。
李克用推开王医官,半坐起身来看看李存勖,微笑点头。
13、内 夜 司徒府中
人物:李克宁、孟氏、叶娘温
李克宁走了进来。
孟氏:天子驾崩,女儿婚事恐又有变故。
李克宁不吭声进了书房,孟氏和叶娘温跟了进来,李克宁斥责孟氏。
李克宁:妇道人家,只知婚事、婚事!可知今日王兄在明政殿议事之事,忽然咳嗽不止,竟然咳出血来了。
孟氏给李克宁倒茶,一边奇怪地说。
孟氏:王兄春秋鼎盛,不该如此啊?
李克宁:也就是伐燕之时中了一刀。
孟氏:伐燕至今,许多时日了,哪能还是刀伤之罪?
李克宁:先不说此,只说如今天子驾崩,朝野喧哗,俱都说是梁王弑君,如今王兄已经罢了这头婚事。
孟氏一愣,叶娘温却笑了起来。
叶娘温:阿娘,如何?这才真是老天保佑啦。
孟氏(叹了口气):罢了婚事,也就罢了。反正你死活不肯嫁到梁国,如今倒翻成全你了。不过官人,大王今日呕血,不知情形如何?不会一病不起吧?
李克宁(一瞪眼):怎可如此胡言乱语?你自己也说大王春秋鼎盛,不过偶感风寒罢了,怎会不起。
叶娘温忽然一笑。
李克宁:为何发笑?
叶娘温:怕阿耶薅恼,且不说了。
孟氏:你且道来,你父亲未必薅恼。
叶娘温:女儿适才胡思乱想,若大王真有不测,阿耶做了晋王,岂不是……
李克宁(大喝一声):胡说!此等悖逆言语,岂敢说出口来?
孟氏(护着女儿):对待自家女儿,你倒恁地凶狠。
李克宁:平日里总是宠着她,今日这等糊涂话,却是万万不可!连想也不能想。
孟氏(不满):温儿不过是猜测罢了,怪她怎地?倒是官人也该想好大王身后之事,却是怎样?俗话说人无远忧必有近虑,多想上一想,却又怎地?
李克宁无奈地叹了口气。
李克宁:纵使真到了那一天,也不过是勖儿继位,还能怎的?
叶娘温:父亲何必将话死?毕竟勖儿弟弟年幼,俗话主幼国疑,幼主当朝,不是国家之福。
孟氏(连连点头):温儿这话,却是堂堂正正,言之有理。何况你那王兄,从没正经说过立谁做世子,只说凡称他父王的,人人可做世子。如此要紧言语,官人莫非忘了?
李克宁(想了想):如此来,莫非让嗣源继位?
孟氏:嗣源毕竟是个螟蛉子,若非迫不得已,何必将大位让他?非但他,嗣昭等螟蛉之子,都不必提。
李克宁吃了一惊:照你所,原来你是要……
李克宁指指自己。
孟氏(微笑):正是如此。
李克宁:禁声!岂不知隔墙有耳,不当耍的。
叶娘温:其实女儿觉得,若是父亲果然有了那么一天,女儿自然也好跟着沾光啊。
李克宁:你又打什么鬼主意。
孟氏:官人真是好笑。若你有了那天,咱们温儿岂不就是现成的公主?
李克宁:又胡说了。就算是某做了晋王,晋王女儿也只能称做郡主,怎生便是公主?
叶娘温:不论公主、郡主,想到父亲变成了父王,心里就不尽的开心。
李克宁:被你们娘俩绕进去了。此话不可再提。
孟氏:毕竟还没做大王呢,温儿你就一直笑个不停,究竟为何?
叶娘温:阿娘当然知道。
孟氏笑了,敲了她脑门一下。
孟氏:你是想,那时候就不用嫁入梁王府,而是可以直接嫁给勖儿。
叶娘温和孟氏抱在一起笑着。
李克宁(叹了口气):你们就只管做梦吧。
李克宁走了出去,孟氏连忙问。
孟氏:官人又去何处?
李克宁没有回答离开了。
孟氏:天子驾崩,那公主岂不是成了丧家之犬?
叶娘温(笑):可不是嘛。
孟氏:不知她看了那无头贴,气成什么样?
叶娘温:母亲所托之人,是否可靠?
孟氏:你放心,适才那人已经过来领了赏钱了。
叶娘温:可说了如何送进去的?
孟氏(笑):当时那流霜殿中,又是婚事,又是国丧,那丧家犬嚎啕连天,勖儿等俱都是手足无措,殿中一片混乱,竟然无人注意他进来,他便把那首词放到案上,即刻就走了。
叶娘温:此人倒是做事利落。
孟氏:可惜他不敢留下来看看丧家犬有何反应?料想必定是气死了吧?
叶娘温:这都是往年她在长安放荡淫乱的报应。
母女俩又笑了起来。
李克用(看她一眼):你也是为先皇尽孝,孤不再怪你。只是你既然生病,便不该再来。
李九娘:父王,儿臣强打精神来此,可否容儿臣先进一言?
李克用(看看她):你有何言,直说无妨。
李九娘:父王,儿臣所见,辽州、汾州叛变,与朱贼弑君,皆是逆贼反叛。然而朱贼逆天大罪,罪恶凶残为历朝所未见!故父王若先以兴复为名,号召讨梁,则正义之师其谁能当?纵不能一鼓扫穴犁庭,亦可使天下皆知正统乃是太原!如此忠臣义士云聚而来,反贼逆臣土崩瓦解,此消而彼涨,终有廓清天日之时,而父王亦必留名青史!故儿臣以为,于情于理,父王皆该讨伐朱贼,肃清纲纪。
李克用:你所言有理。如今南下有名义,夺回汾辽两州则有实利。孤是有些举棋不定啦。
李存勖:父王,儿臣以为,此番辽州、汾州叛变,其实根源乃是朱贼。若父王能以讨贼为号,正本清源,天下之患,在于朱贼,根本之患既然已经清除,皮肤之疾的辽州、汾州,又何足?即使以地盘而论,扫灭朱梁之后,多少军州归于父王,又岂在辽汾之间?
李嗣源(笑):大郎,所谓大言炎炎啊,好一个辽汾之间!你可算过咱们河东,有几个辽汾之间?更何况这汾辽之间,可是隔断了潞隰两州与太原府的联系!不夺回汾州辽州,潞隰两州也自岌岌可危!别忘了十万梁军还在围困潞州,二郎本来就难以支撑,辽州丢失之后,潞州又怎能守得长久?
周德威:不然,大郎所言,大义所在,大王何必犹豫?
李克用:镇远,以你所见?
周德威:若大王决心南下,臣请率三万精兵,长驱直入。
李九娘:父王,周将军忠义满腔,慷慨直言,儿臣以为应该采纳周将军意见。
李嗣源:九公主,并非慷慨忠义,就能做成大事!如今晋国局势危殆,如果置汾辽反叛于不顾,父王何以御下?不立刻解潞州之围,潞州危矣!潞州危则隰州也成孤悬!直言之,伐贼勤王未必便能奏凯,但辽汾潞隰四州,很可能就此不再属于河东!一旦河东分裂瓦解,大唐的最后希望便不复存在!咱们是否能务实一些,先稳住河东地盘,再去讨伐朱贼?否则拼光了河东基业,恐怕只有朱贼高兴。
李九娘看看李存勖,李存勖叹口气。
李存勖:其实源兄所言,也是实情。朱梁步步紧逼,咱河东疆土日蹙,叛乱不断,目前勤王,真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李九娘:知不可为而为之,有了这种气概,方是英雄好汉!虽千万人吾往矣,何惧魑魅魍魉!
李嗣源(点头笑):九公主所言,乃是堂皇之论。然而如今河东,譬如一人腹内绞痛无法挺身,犹要与强敌决一死战!此非英雄,乃是莽撞啊。
李九娘:你……
李九娘忽然有些站立不稳,黄四娘连忙上前搀扶。
李克用:先把她扶回去好生将养。
黄四娘等搀扶李九娘离开。
李克用:嗣源所说不错,至少要先将潞州解救下来,再商量是否勤王。
李嗣源、周德威、李存勖一齐躬身:大(父)王英明。
李克用:存璋何在?
李存璋(上前一步):父王。
李克用:二郎战殁,司空不可无人。孤看你向来忠义,如今命你为晋国司空。
李存璋(跪下叩首):儿臣谢父王鸿恩,儿臣誓死效命父王。
此时侍卫送来军情,李克用看后大怒。
李克用:契丹果然兴兵南下!阿保机与孤的兄弟之盟,究竟有何分量!如今之计,只合起兵北上,先将阿保机……
李克用忽然一阵剧烈咳嗽,左右连忙搀扶照料。
李克用:源儿,你且代孤前往校场点兵,明日卯时北上。
李克用又是一阵剧烈咳嗽,再次咳出血来。
大臣们乱作一团,张承业连忙跑出去。
画外音:
张承业:王医官过来。
王医官跑过来给李克用诊治。
李存勖(站起身来):父王偶感微恙,不必多虑。如今只好先劳累源兄起兵一万,北上抵抗契丹,某须留在此间,照料父王。
李嗣源:大郎休如此说,保家卫国,正是我辈分内。倒是父王这里,却要拜托大郎了。
李存勖(拍拍李嗣源肩膀):源兄,兵微将寡,莫要斗狠。
李嗣源看看李存勖,点点头离开。
李存勖:存璋,你要确保宫内平安。
李存璋:喏。
李存勖:镇远前往协助源兄点兵,明日鸦儿军必须出征。
周德威:末将遵命。
李克用推开王医官,半坐起身来看看李存勖,微笑点头。
13、内 夜 司徒府中
人物:李克宁、孟氏、叶娘温
李克宁走了进来。
孟氏:天子驾崩,女儿婚事恐又有变故。
李克宁不吭声进了书房,孟氏和叶娘温跟了进来,李克宁斥责孟氏。
李克宁:妇道人家,只知婚事、婚事!可知今日王兄在明政殿议事之事,忽然咳嗽不止,竟然咳出血来了。
孟氏给李克宁倒茶,一边奇怪地说。
孟氏:王兄春秋鼎盛,不该如此啊?
李克宁:也就是伐燕之时中了一刀。
孟氏:伐燕至今,许多时日了,哪能还是刀伤之罪?
李克宁:先不说此,只说如今天子驾崩,朝野喧哗,俱都说是梁王弑君,如今王兄已经罢了这头婚事。
孟氏一愣,叶娘温却笑了起来。
叶娘温:阿娘,如何?这才真是老天保佑啦。
孟氏(叹了口气):罢了婚事,也就罢了。反正你死活不肯嫁到梁国,如今倒翻成全你了。不过官人,大王今日呕血,不知情形如何?不会一病不起吧?
李克宁(一瞪眼):怎可如此胡言乱语?你自己也说大王春秋鼎盛,不过偶感风寒罢了,怎会不起。
叶娘温忽然一笑。
李克宁:为何发笑?
叶娘温:怕阿耶薅恼,且不说了。
孟氏:你且道来,你父亲未必薅恼。
叶娘温:女儿适才胡思乱想,若大王真有不测,阿耶做了晋王,岂不是……
李克宁(大喝一声):胡说!此等悖逆言语,岂敢说出口来?
孟氏(护着女儿):对待自家女儿,你倒恁地凶狠。
李克宁:平日里总是宠着她,今日这等糊涂话,却是万万不可!连想也不能想。
孟氏(不满):温儿不过是猜测罢了,怪她怎地?倒是官人也该想好大王身后之事,却是怎样?俗话说人无远忧必有近虑,多想上一想,却又怎地?
李克宁无奈地叹了口气。
李克宁:纵使真到了那一天,也不过是勖儿继位,还能怎的?
叶娘温:父亲何必将话死?毕竟勖儿弟弟年幼,俗话主幼国疑,幼主当朝,不是国家之福。
孟氏(连连点头):温儿这话,却是堂堂正正,言之有理。何况你那王兄,从没正经说过立谁做世子,只说凡称他父王的,人人可做世子。如此要紧言语,官人莫非忘了?
李克宁(想了想):如此来,莫非让嗣源继位?
孟氏:嗣源毕竟是个螟蛉子,若非迫不得已,何必将大位让他?非但他,嗣昭等螟蛉之子,都不必提。
李克宁吃了一惊:照你所,原来你是要……
李克宁指指自己。
孟氏(微笑):正是如此。
李克宁:禁声!岂不知隔墙有耳,不当耍的。
叶娘温:其实女儿觉得,若是父亲果然有了那么一天,女儿自然也好跟着沾光啊。
李克宁:你又打什么鬼主意。
孟氏:官人真是好笑。若你有了那天,咱们温儿岂不就是现成的公主?
李克宁:又胡说了。就算是某做了晋王,晋王女儿也只能称做郡主,怎生便是公主?
叶娘温:不论公主、郡主,想到父亲变成了父王,心里就不尽的开心。
李克宁:被你们娘俩绕进去了。此话不可再提。
孟氏:毕竟还没做大王呢,温儿你就一直笑个不停,究竟为何?
叶娘温:阿娘当然知道。
孟氏笑了,敲了她脑门一下。
孟氏:你是想,那时候就不用嫁入梁王府,而是可以直接嫁给勖儿。
叶娘温和孟氏抱在一起笑着。
李克宁(叹了口气):你们就只管做梦吧。
李克宁走了出去,孟氏连忙问。
孟氏:官人又去何处?
李克宁没有回答离开了。
孟氏:天子驾崩,那公主岂不是成了丧家之犬?
叶娘温(笑):可不是嘛。
孟氏:不知她看了那无头贴,气成什么样?
叶娘温:母亲所托之人,是否可靠?
孟氏:你放心,适才那人已经过来领了赏钱了。
叶娘温:可说了如何送进去的?
孟氏(笑):当时那流霜殿中,又是婚事,又是国丧,那丧家犬嚎啕连天,勖儿等俱都是手足无措,殿中一片混乱,竟然无人注意他进来,他便把那首词放到案上,即刻就走了。
叶娘温:此人倒是做事利落。
孟氏:可惜他不敢留下来看看丧家犬有何反应?料想必定是气死了吧?
叶娘温:这都是往年她在长安放荡淫乱的报应。
母女俩又笑了起来。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