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电影剧本 > 皇家高跷
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257
成片时长:约14分钟
阅读:7455
发表:2017/7/27
主旋律,农村 微电影剧本
皇家高跷
梦菲 [北京]
 [作品已成交]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7-A-02110】


  高跷

  上辛堡村
  微电影
  片名:《皇家高跷》
  拍摄地点:上辛堡村
  主要人物:
  沈老师:男,70多岁,上辛堡人,从小喜欢高跷,1997年接手皇家高跷,担任会首一职,距今已有十几年,前后做了三批高跷,传过的弟子有几十人,会唱六十多首高跷歌曲,对高跷这门民间艺术,怀有特殊的情结,生平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它传承下去。
  高鹏:男,20多岁,上辛堡人,沈老师弟子,喜欢耍小聪明,练功时总是偷懒,无意中看了高跷街舞少年的故事,深受启发,决定为皇家高跷做点什么。后来在沈老师的带领下,和众学员一起,完成了皇家高跷由单人向集体的创新。(名字待定,在高跷队找到符合人物性格的学员后,以该学员名字为准)
  李书记:女,40多岁,上辛堡村副书记,对皇家高跷的传承与发展,非常重视,每年的农历2月18、19,是观音菩萨的生日,村里都会定期举办庙会,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了二十六届。
  高跷学员20人、村民若干
  剧本正文:
  
  第1场 上辛堡文化广场 日 外
  人物:沈老师、高鹏、高跷学员20人
  沈老师正给一批年轻的学员示范单腿跳(高跷基本动作之一):身体前倾,左腿向后伸直……
  学员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摆好姿势,沈老师在旁边指点。
  这时,电话响了。沈老师接通电话,之后离开了排练场地。
  学员甲练着练着,打起了瞌睡,结果身体失衡,摔到了地上,引起大家哄堂大笑。
  学员甲从地上爬起来,冲他们做了个鬼脸,继续刚才的动作。
  为了防止再次摔倒,他上前抓住前面学员的跷腿,跟着他一起练。
  其他学员看了,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也相继模仿起来。
  在他们身后,很快形成了一条游街的长龙。
  突然一个声音传来:(OS)今天的动作都熟练了?就想偷懒!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沈老师。
  学员们看到沈老师,赶紧回到各自的位置,继续练功。
  沈老师看了一眼还在兴头上的学员甲,冲他招招手:高鹏,跟我来一下!
  高鹏毕恭毕敬地跟在沈老师后边。
  沈老师走到离排练场地一百米的地方停下来。
  沈老师看着高鹏,一脸严肃:你说挺聪明一孩子,怎么整天就想着偷懒?去把皇家高跷的会规给我背上一百遍!
  说完背着手离开。
  高鹏冲沈老师的背影,吐了吐舌头,极不情愿地背起会规来:
  高跷会代代传,至今已有几百年。
  祖师姓黑名黑侯,每个唱段他为头。
  为从走会安架房,菩萨庙中去进香。
  下请贴是日早到,会末同拜莫忘掉。
  会见会要礼貌,队分两边鼓点落。
  会头会旗手中情,拱手施礼到前程。
  ……
  
  第2场 高鹏房间 夜 内
  人物:高鹏
  高鹏坐在电脑前,百无聊赖地浏览网页,看到“高跷街舞少年邵海鹏挑战60秒”的视频,出于好奇,点击进去。
  邵海鹏踩着高跷跳街舞的精彩表演,引起台下阵阵掌声。
  高鹏看得惊呆了:没想到,高跷还可以这样玩儿!
  高鹏冲屏幕上的邵海鹏竖起大拇指:哥们儿,好样的!
  主持人采访邵海鹏的视频片段:(声画同步)邵海鹏今年19岁,他从3岁半就开始学高跷,学了十几年,为了让更多像他一样的年轻人喜欢上高跷,他就在网上搜集他们喜欢的舞蹈视频,反反复复地看,然后把一些好的动作融入到高跷里面,他希望通过这种创新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高跷,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高鹏看到这里,想起白天偷懒的事儿,感觉像被人打了一耳光:同样是鹏字辈儿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人家一19岁的毛孩子,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祖传的高跷做贡献,我呢?皇家高跷都300多年了,我又为它做了什么?
  高鹏看着屏幕上的邵海鹏,给自己打气:高鹏,醒醒吧,是时候给自己长长脸了!
  
  第3场 上辛堡文化广场 日 外
  人物:沈老师、高鹏、高跷学员20人
  沈老师正带领众学员诵读皇家高跷的历史:
  上辛堡子弟大秧歌高跷老会承启于清康熙三十年,是御前侍奉官奉领康熙帝赐予的中幡、花坛、天平会、大秧歌四种花会图,回乡之后建成的。后来上辛堡村的花会进宫汇报表演,深得康熙帝赏识,由此被御封为皇家花会……
  学员们休息的间歇,高鹏找到沈老师:沈老师,我想借会里的演出视频用用!
  沈老师有些惊讶:你借它干嘛使?
  高鹏一脸认真地说:我想回去好好研究下咱们皇家高跷的招式,把之前落下的课补上来!
  沈老师看着高鹏,一脸欣慰地说:没问题!
  高鹏冲沈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沈老师!
  说完转身离去,沈老师看着高鹏的背影,自言自语:这孩子受什么刺激了,跟变了个人似的!
  
  第4场 沈老师家 夜 内
  人物:沈老师、高鹏
  沈老师把视频资料递给高鹏,特意嘱咐他说:作为皇家高跷的弟子,不仅要熟练它的基本动作,还要把它的历史和传承铭记于心!
  高鹏点点头。
  
  第5场 高鹏房间 夜 内
  人物:高鹏
  a高鹏翻阅皇家高跷的资料,看到上辛堡名字的由来,念出声来:据传“辛堡村”原为“新堡村”,《畿辅通志》有相应记载。该地曾为守军御敌之墩台,设有供守军粮秣之义仓。后发展形成西北、东南两个村落,中以一条纵向天然水沟为界,分称上辛堡、下辛堡。
  b高鹏在看《民族文化艺术之乡——孙河》的宣传视频:(声画同步)辛堡子弟大秧歌高跷老会和娘娘庙会已成功举办了二十三届,并带动村落民俗文化调研工作,影响力越来越大……
  c高鹏接着看《这里是北京,小村子里的大派对》的视频:(声画同步)阴历的2月18日,也就是阳历的3月9日下午,观音菩萨生日的前一天,村民们做上香前的最后准备工作,村里的老人也抓紧时间叮嘱新人一些规矩,从这点看,老人们对于这种仪式还是很虔诚的,生怕年轻人不懂事,坏了规矩……
  高鹏将进度条拨到上香片段:(声画同步)大伙嘴里唱的都是老年间流传下来的歌词儿,内容可以用一个词儿概括,那就是“感恩”,过去的老百姓对自然科学认识有限,凡是美梦成真的时候,都要找个感谢的对象,由此衍生出很多民俗活动,如今这些传统民俗传承下来,除了传播这种“感恩”精神之外,更多的是给大伙提供一个聚会、娱乐的由头儿……
  d高鹏看完视频,一脸自豪地说:没想到,我们的皇家高跷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
  
  第6场 北坑健身公园 黄昏 内
  人物:沈老师、高鹏、唱歌的年轻人、跳广场舞的大叔大妈、跳街舞的年轻人(人数视具体情况而定)
  上辛堡的村民们正在进行着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有唱歌的年轻人,也有跳广场舞的大叔大妈。
  高鹏陪沈老师在公园散步,他们边走边聊。
  沈老师问:课补得怎么样了?
  高鹏不好意思地摸摸后脑勺:落下的太多,得慢慢补!
  沈老师拍拍高鹏的肩膀,笑着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呐,有问题随时来找我!
  高鹏:好嘞,沈老师!
  路过一帮跳街舞的年轻人,沈老师发出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啊,都喜欢洋玩意儿,对老祖宗的东西都不感兴趣喽!
  沈老师说着叹了口气。
  高鹏安慰说:沈老师,您别难过,想当年,咱们村的皇家高跷可比这些洋玩意儿威风多了,远的不说,就说奥运会那会儿,还代表国家去悉尼汇报演出呢!
  沈老师点头说:是啊,不知道有生之年,还有没有机会再看到那样的光景!
  高鹏看着沈老师,异常坚定地说:一定会的!
  
  第7场 高远房间 夜 内
  人物:高鹏
  高鹏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突然他想到了什么,兴奋地从床上坐起来。
  高鹏:(画外音)传统高跷大都是单人的,以街头义演为主,如果把高跷动作重新编排,让它适合多人表演,往集体的方向发展……
  高鹏坐在电脑桌前,画着集体高跷的构想图……
  
  第8场 沈老师家 日 内
  人物:高鹏、沈老师
  高鹏鼓起勇气,来到沈老师家。
  把集体高跷的构想图拿给沈老师看。
  沈老师看完,对高鹏刮目相看:这孩子,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高鹏不好意思地摸摸后脑勺:我就是瞎想一通……
  沈老师笑着说:终于想到正题儿上喽!(沉思片刻)这样,你接着往下完善,我找李书记商量商量,看村里能不能给咱们拨点研发经费?
  高鹏听到这儿,眼前一亮:沈老师,您同意了?
  沈老师点点头:只要是利于皇家高跷传承的事儿,我都支持!
  高鹏兴奋地说:太棒了,谢谢沈老师!
  
  第9场 村办公大楼 李书记办公室 日 内
  人物:李书记、沈老师、高鹏
  李书记看完集体高跷的构想图,点头称赞:沈老师,这想法不错!关于研发经费的事儿,我跟村里的领导班子商量商量,尽快给您一个答复!
  沈老师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那就麻烦李书记您啦!
  李书记笑着说:皇家高跷的传承与发展,是咱们村的大事,什么麻烦不麻烦的!
  沈老师走出村政府大楼,拨通了高鹏的电话:高鹏,你就放心大胆地往前走吧!
  高鹏:(OS)谢谢沈老师!
  
  第10场 上辛堡文化广场 日 外
  人物:高鹏、沈老师、高跷学员20人
  a高鹏正在和沈老师商议如何重新编排动作……
  b高鹏和一个年轻学员正在排练新动作迈毛,第一次没迈过去,跷头掉了,又换了一副新跷,继续排练……
  c两个年轻的学员正在排练新动作空翻,第一次翻的时候,该学员翻着翻着,中途停了下来,大家用掌声鼓励,该学员终于翻了过去……
  
  第11场 老办公大楼 日 内
  人物:沈老师、李书记
  沈老师看着手里的报废清单,一脸焦急:(画外音)会里的经费已经不够使喽,接下来,怎么办呢?
  沈老师来到工作室,看着那些坏掉的高跷,心一横,开始修复跷头:唉,能维持多久是多久吧!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看江湖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编剧
    迪接送
  • 编剧
    潭希
  • 编剧
    庆婉柔
  • 其他
    pet
  • 学生
    孙迎光
  • 学生
    洋葱哥
  • 学生
    zzz
  • 导演
    lit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1月几日?(提示:3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巧娘风波(主旋律, 农村)
圆梦(主旋律,)
百年老槐(主旋律,)
智斗连环套(主旋律)
我的充气女友(喜剧)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拣钱包(主旋律, 喜剧, 儿童)
喂狗的青花瓷盆(农村)
天价回锅肉(主旋律)
当归(主旋律, 喜剧, 爱情)

同类推荐作品

无锁住(主旋律)
车前草(主旋律)
古画(主旋律)
诚信的轮回(主旋律, 喜剧)
爱即所怕(主旋律)
当归(主旋律, 喜剧, 爱情)
感动:意外的虐待(主旋律)
按摩师(主旋律)

同类最新作品

彩礼(农村)
追梦(主旋律)
24小时(主旋律, 都市)
使命(主旋律)
他是我哥(主旋律, 农村)
河岸的光(爱情, 农村)
茶语新章(主旋律, 爱情)
拣钱包(主旋律, 喜剧, 儿童)

同类随机作品

小合伙人(主旋律, 都市, 儿童)
背向夕阳(主旋律)
坚挺的小草(主旋律)
救赎(主旋律)
暮晓(主旋律)
百元鹅蛋(主旋律, 喜剧, 儿童)
当归(主旋律, 喜剧, 爱情)
纳西小伙子(主旋律, 校园, 农村)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