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8923
成片时长:约30分钟
阅读:8287
发表:2019/7/25
65集 都市,家庭 电视剧剧本
《教育世家传奇》第5集
1
…
5
64
65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李木匠看到赵老先生和夫人风风火火晚间拜访,知道定有要事相商,又不便忙问来意,只得寒暄几句,分宾主落座。
赵老先生把凤河一顿夸赞。
凤河:前辈别来无恙,晚辈八年没见,老人家还是如此康健、精神焕发。
赵老先生:听音三公子好像认识老夫?
凤河:岂止认识,您是我的恩师,我能走到今天,完完全全是您的功劳。
赵老先生:(惊异地说)此话让老朽如堕五里雾中,你我今日首次相见,我怎敢当您的恩师?
李木匠:(笑着说)赵老先生,这就是当年站在您的私塾窗下,听先生讲课的放牛娃。
画外音:赵老先生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八年前自己在乡下办个私塾,有十多名学生,【情景再现】他经常发现窗外站着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小男孩。赵先生很同情他,天冷时,让他进屋暖和暖和,他说他在放牛,便婉言谢绝了。后来赵先生知道他是来听课的。想到这里老先生感慨万千。
赵先生:(走上前,拉住凤河的手,高兴地说)我早就说过,那个孩子将来必有大出息,果然让我说中了。没想到,小小放牛娃,现在长成这么一位人才出众的大学毕业生。这是天意呀!也是你们李家的福气呀!
凤河:承蒙前辈抬爱,过奖了,过奖了!
赵老先生几乎忘了来意,还是一个劲地夸凤河。
赵夫人:(着了急,插话说)我们来这儿,是要和李老先生商量商量孩子们的婚事。
凤河:(听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万分惊奇。恍然大悟,内心独白)原来他们就是赵丹凤的父母呀?原来美女赵丹凤是自己启蒙老师的女儿?这个世界真是太小了!太小了!这么多年转来转去又和自己崇拜的人碰到一起了,而且还是这样特殊的关系。
画外音:李凤河想到自己将成为恩师的女婿,激动极了。可是一时又不知说什么好。
李木匠:(一看大家都僵住了,就急忙解围)凤河,你不知道吗?这就是你未来的岳父大人。
凤河:(无奈,只得上前深深一躬)岳父大人在上,请受小婿一拜。
赵老先生:(连连说)免礼免礼!
紧接着赵老先生讲了督军要拿妾的事,听得李家人害怕极了。
李夫人(忙说)这事好办,我们明天去过彩礼,马上请人看日子办喜事,生米煮成熟饭,督军势力再大也没办法。
赵老先生和夫人:(连连称是)那好,那太好了!我们也是这个意思。咱们两家马上着手筹办,如若十天之内把亲成了,也许不会出事的。
画外音:站在一旁的凤河此时不知说什么才好,心里七上八下地。他是个新派人物,在恋爱、婚姻方面受西方影响,向往自由恋爱。但是在那种社会环境里,谁也跳不出几千年留下的老规矩:婚姻是必须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况且他已经和赵丹凤有过一面之交,她给他留下的印象很好,也许这就是一见钟情吧?所以当两家老人谈论婚期之事,他没有任何理由反对。尤其想到那个满脸横肉、年过花甲的督军要娶丹凤做小妾之事,他便心乱如麻,害怕出现意外,所以他非常希望尽快完婚。
丹凤娘:(一看凤河一言不发,以为凤河不愿意接受这门亲事,非常担心地问)三少爷是不是不愿意早日完婚?如果三少爷不满意,我们绝不强求。
凤河:(立即赔礼道歉)岳母大人误会了。老人做主的这门婚事,晚辈只有感激,绝无他想。像小姐这样才貌双全、温柔善良的好姑娘能许配给我这样平庸之辈,是我三生有幸,岂有不愿意之理?既然迫在眉睫,当然越快越好。
赵老先生:(听了他的这话非常激动,情不自禁地拉着凤河的手说)我们没有选错,三少爷真是太通情达理!我把女儿交给你,我们就放心了。
场景十五:大街上(日)(外)
第二天,李家敲锣打鼓,派人车拉人抬,送去丰厚的聘礼、聘金。两家都忙个不亦乐乎。在当时是最高的速度,布置好新房,屋里应有尽有,大红喜字到处可见。
李木匠:我们李家是全城第一大财主,所以凤河的婚事一定大操大办、风风光光。
院里搭起大棚、支起炉灶、摆上三十多桌。请了十名厨师,杀猪宰羊、炖鸡煳肉,一派繁忙景象。
凤海、凤江两家也都全回来了,孩子大人里里外外、出出进进、红红火火、喜气洋洋。李木匠老两口喜笑颜开,开心至极。仅仅准备八天,就万事俱备了。
场景十六:婚礼现场(日)(外)
画外音:五月节这天是黄道吉日。李家张灯结彩,贺客盈门,锣鼓喧天,喇叭齐鸣,热闹非凡。
凤河脱去昔日的西服革履换上了长袍马褂,披红戴花,骑着高头大马前去迎亲。后面八抬大轿,轿夫踩着锣鼓点跟在马后。从南街到北门里,一路上引来无数追着看热闹的男女老少。
场景十七:督军豪宅(日)(内)
画外音:督军老家在龙城,他在省府供职,两处都有家。大老婆二老婆和子女们全在龙城。他和三姨太、四姨太住在省府官邸豪宅。他之所以不愿举家迁到省府,是因为他野心勃勃,想称王称霸,他认为龙城占有一个“龙”字,想沾“龙”字的光,说不定在乱世之中能爬上金銮殿,坐上龙墩龙椅。
【情景再现】端午节前督军带着两房姨太太,和二十多个喽啰回到龙城过节。在省城运动会上他看到美艳绝伦的赵丹凤,便垂涎三尺,要把赵丹凤纳为五姨太。于是立即派副官前去摸清情况。结果说红衣美女已经名花有主,被丈夫领走。气得督军火冒三丈。他做梦也没想到他朝思暮想的美女也在龙城。
【情景再现】过节这天他听见外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喇叭声由远至近。
督军:(不知何故,便问下人)街上发生什么事了?
下人答道:南街李老财家的三少爷娶亲。
督军:(奇怪地问副官)我记得你跟我说,那位红衣女子是李家三少的媳妇,怎么又娶亲呢?
副官:现在有钱家的阔少,哪个不是三妻四妾的,又娶亲也不足以为奇。
画外音:督军越想越觉得这里有问题,抓心挠肝地难受,于是心血来潮,命令下人备车,要去李家看个究竟。
顷刻间督军前呼后拥地一行二十来人闯进了李家大院。婚礼仪式刚刚开始,正在夫妻对拜之际,闯进一队戎装彪汉,李家宾客大惊失色。李老先生对这突如其来的事件闹得胆战心惊。
凤河:(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立即迎上前去,笑脸相迎地说)督军大人驾到,使我家蓬荜生辉。学生是无名之辈,怎敢有劳督军大驾。鄙人这厢赔礼了!(一边说着,一边把督军请到主桌。)
督军满面怒容,耀武扬威地直奔主桌落座。尽管凤河爹陪着笑脸,他还是一声不吭,盯着新娘运气。
司仪:(一看这是来搅局的,便当机立断,拉回凤河随机应变地大声喊道)两位新人向贵客督军大人三鞠躬——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此时此刻丹凤已经意识到,大事不好,两腿有些发软,身子向凤河靠去。凤河急忙扶住丹凤。
督军:(见状哈哈大笑起来,口吐脏话)这李家媳妇也太开化了,没等入洞房就往新郎官身上躺,在这大庭广众之下也不怕大家笑话?过来过来!让我看看,这脸有多大?
凤河娘:(急忙上前,深深一躬,小心翼翼地说)按着老理,新娘子的蒙头红只能在洞房里,由新郎来揭。你老修好积德,今天就别看了。
督军:(暴跳如雷,把凤河娘推了个大趔趄,大声吼道)放您娘的狗臭屁!哪来的那么多的老礼?今天我非要看不可!(说着一步窜到丹凤跟前,拉掉蒙头红,盯着丹凤狞笑着。)
被拉下蒙头红的丹凤羞愧难当,两眼含泪,低头不语,全然不是十天前那指挥几百人做团体操的飒爽英姿的女中豪杰,而是一个乞求保护的弱小女子。
凤河:(此时不知应该如何保护妻子,只是走到丹凤身旁,用魁梧的身躯挡住督军的视线,有理、有利、有节地说)谢谢督军大人前来贺喜,这是我们李家的荣幸。也是晚辈三生有幸,有大督军参加我的婚礼,我们全家感恩不尽。虽说大喜之日,皆大欢喜,闹洞房不分老少,可是现在正在举行仪式,不能开闹。尤其是您身份高居几百万人之上,笑话开得太大,恐怕惹出闲话来。我知道您老人家德高望重,特别注意身份和地位,在任何场合下都是那样威严,尤其是您在外口碑极佳,绝不能因为我家办喜事,而让您老人家的名誉受损。改日我与内人到府上拜访,以表心意。(凤河这一番话说得督军哑口无言。)
画外音:顷刻之间空气像凝住了一样,喧闹的大院变得宁静了。人们不知将要发生什么事,每个人都在预测着凤河这番话的效果。最担心的是丹凤,她不敢抬头看一眼,唯恐一不留神,碰得到导火索上督军的怒焰就会喷射出来,定会把她烧得体无完肤。
凤河:(已经感到丹凤在颤抖,他捡起地上的蒙头红,重新盖在丹凤头上,低声说)别怕,督军大人是最通情达理的,他已经同意我们婚礼继续进行。司仪先生,接着来吧!
督军越想越恼火,李家三少的几句话,说得他不知如何是好?满肚子气还没有发泄出来、他岂能善罢甘休。
督军:(突然他站了起来,撕下面皮,脸憋得猪肝色,大声吼道)别别别!未见到新娘我是不会罢休的!”大步流星走到丹凤跟前,再一次扯下蒙头红,一只手托起丹凤的下巴,大吃一惊,恶狠狠地说)这不就是运动会上那个红衣女郎吗?夏副官你给我滚过来!你不说她是李家三少的媳妇吗?怎么才办喜事?这分明是你们合伙骗我!来人,给我绑起来!胆大包天竟敢欺骗老子,反了你了!
夏副官:(吓得哆哆嗦嗦语无伦次了)督军大大人,请饶饶命,小的鞍前马后跟随您这么多年,对您忠心耿耿的,绝无三心二意。这件事小的亲眼看到李三少拉着这位小姐,告诉我这位小姐是他老婆。后来我又找他俩的学校,知道他俩都是龙城人,男的是李财主家的三少爷。
督军:(转脸对李凤河一阵狂笑,搞得大家莫名其妙。督军笑声戛然而止)这么说,这事需要李家三少解释解释了!
画外音:李凤河一看好言相劝不起作用,给他戴高帽也不行,这个老色鬼现在已经不顾脸面,要动粗了。这就只得和他斗勇斗智斗到底了。
凤河:我和赵小姐是娃娃亲,两家老人定下三月初十办喜事,因为丹凤准备运动会只得拖到五月节。
督军:(琢磨半天,突然冒出一句)没办喜事就不能说她是你老婆,除非你把她睡了。
画外音:丹凤气得几乎叫起来。凤河一直压着火,不想激化矛盾。李老先生,不会说不会道地也不敢上前。
几位龙城头面人物上前讲情,好言相劝。一位德高望重的樊老先生,和督军沾亲带故,又是李老先生的好友,一看事情要闹大,不能不出面解围。
樊老先生:(他给李老先生使个眼色,大声说)李老先生,督军在百忙中前来参加您儿子的婚礼,为表感谢,快快拿出几十贯慰劳慰劳兄弟们。
画外音:李老先生心领神会,马上让凤江和他娘到屋里取出五十贯铜钱,双手捧给督军。督军本想发作,可是毫不费力地得了这么多钱,当然心花怒放。他一看此处不可久留,给个台阶不能不下,何况还给那么多钱。但是进来容易出去难,尤其是刚才那一闹实在不好收场。
督军:(想了一会,摇头晃脑地说)既然有众乡绅讲情,我这个做长辈的不闹也罢!新娘子脸小怕羞,叔公今天就不看了。来日方长。改天再看。来人!把夏副官给我绑走!等我回去跟他算账!”(他这是敲山震虎。督军说完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
【第五集完】
赵老先生把凤河一顿夸赞。
凤河:前辈别来无恙,晚辈八年没见,老人家还是如此康健、精神焕发。
赵老先生:听音三公子好像认识老夫?
凤河:岂止认识,您是我的恩师,我能走到今天,完完全全是您的功劳。
赵老先生:(惊异地说)此话让老朽如堕五里雾中,你我今日首次相见,我怎敢当您的恩师?
李木匠:(笑着说)赵老先生,这就是当年站在您的私塾窗下,听先生讲课的放牛娃。
画外音:赵老先生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八年前自己在乡下办个私塾,有十多名学生,【情景再现】他经常发现窗外站着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小男孩。赵先生很同情他,天冷时,让他进屋暖和暖和,他说他在放牛,便婉言谢绝了。后来赵先生知道他是来听课的。想到这里老先生感慨万千。
赵先生:(走上前,拉住凤河的手,高兴地说)我早就说过,那个孩子将来必有大出息,果然让我说中了。没想到,小小放牛娃,现在长成这么一位人才出众的大学毕业生。这是天意呀!也是你们李家的福气呀!
凤河:承蒙前辈抬爱,过奖了,过奖了!
赵老先生几乎忘了来意,还是一个劲地夸凤河。
赵夫人:(着了急,插话说)我们来这儿,是要和李老先生商量商量孩子们的婚事。
凤河:(听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万分惊奇。恍然大悟,内心独白)原来他们就是赵丹凤的父母呀?原来美女赵丹凤是自己启蒙老师的女儿?这个世界真是太小了!太小了!这么多年转来转去又和自己崇拜的人碰到一起了,而且还是这样特殊的关系。
画外音:李凤河想到自己将成为恩师的女婿,激动极了。可是一时又不知说什么好。
李木匠:(一看大家都僵住了,就急忙解围)凤河,你不知道吗?这就是你未来的岳父大人。
凤河:(无奈,只得上前深深一躬)岳父大人在上,请受小婿一拜。
赵老先生:(连连说)免礼免礼!
紧接着赵老先生讲了督军要拿妾的事,听得李家人害怕极了。
李夫人(忙说)这事好办,我们明天去过彩礼,马上请人看日子办喜事,生米煮成熟饭,督军势力再大也没办法。
赵老先生和夫人:(连连称是)那好,那太好了!我们也是这个意思。咱们两家马上着手筹办,如若十天之内把亲成了,也许不会出事的。
画外音:站在一旁的凤河此时不知说什么才好,心里七上八下地。他是个新派人物,在恋爱、婚姻方面受西方影响,向往自由恋爱。但是在那种社会环境里,谁也跳不出几千年留下的老规矩:婚姻是必须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况且他已经和赵丹凤有过一面之交,她给他留下的印象很好,也许这就是一见钟情吧?所以当两家老人谈论婚期之事,他没有任何理由反对。尤其想到那个满脸横肉、年过花甲的督军要娶丹凤做小妾之事,他便心乱如麻,害怕出现意外,所以他非常希望尽快完婚。
丹凤娘:(一看凤河一言不发,以为凤河不愿意接受这门亲事,非常担心地问)三少爷是不是不愿意早日完婚?如果三少爷不满意,我们绝不强求。
凤河:(立即赔礼道歉)岳母大人误会了。老人做主的这门婚事,晚辈只有感激,绝无他想。像小姐这样才貌双全、温柔善良的好姑娘能许配给我这样平庸之辈,是我三生有幸,岂有不愿意之理?既然迫在眉睫,当然越快越好。
赵老先生:(听了他的这话非常激动,情不自禁地拉着凤河的手说)我们没有选错,三少爷真是太通情达理!我把女儿交给你,我们就放心了。
场景十五:大街上(日)(外)
第二天,李家敲锣打鼓,派人车拉人抬,送去丰厚的聘礼、聘金。两家都忙个不亦乐乎。在当时是最高的速度,布置好新房,屋里应有尽有,大红喜字到处可见。
李木匠:我们李家是全城第一大财主,所以凤河的婚事一定大操大办、风风光光。
院里搭起大棚、支起炉灶、摆上三十多桌。请了十名厨师,杀猪宰羊、炖鸡煳肉,一派繁忙景象。
凤海、凤江两家也都全回来了,孩子大人里里外外、出出进进、红红火火、喜气洋洋。李木匠老两口喜笑颜开,开心至极。仅仅准备八天,就万事俱备了。
场景十六:婚礼现场(日)(外)
画外音:五月节这天是黄道吉日。李家张灯结彩,贺客盈门,锣鼓喧天,喇叭齐鸣,热闹非凡。
凤河脱去昔日的西服革履换上了长袍马褂,披红戴花,骑着高头大马前去迎亲。后面八抬大轿,轿夫踩着锣鼓点跟在马后。从南街到北门里,一路上引来无数追着看热闹的男女老少。
场景十七:督军豪宅(日)(内)
画外音:督军老家在龙城,他在省府供职,两处都有家。大老婆二老婆和子女们全在龙城。他和三姨太、四姨太住在省府官邸豪宅。他之所以不愿举家迁到省府,是因为他野心勃勃,想称王称霸,他认为龙城占有一个“龙”字,想沾“龙”字的光,说不定在乱世之中能爬上金銮殿,坐上龙墩龙椅。
【情景再现】端午节前督军带着两房姨太太,和二十多个喽啰回到龙城过节。在省城运动会上他看到美艳绝伦的赵丹凤,便垂涎三尺,要把赵丹凤纳为五姨太。于是立即派副官前去摸清情况。结果说红衣美女已经名花有主,被丈夫领走。气得督军火冒三丈。他做梦也没想到他朝思暮想的美女也在龙城。
【情景再现】过节这天他听见外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喇叭声由远至近。
督军:(不知何故,便问下人)街上发生什么事了?
下人答道:南街李老财家的三少爷娶亲。
督军:(奇怪地问副官)我记得你跟我说,那位红衣女子是李家三少的媳妇,怎么又娶亲呢?
副官:现在有钱家的阔少,哪个不是三妻四妾的,又娶亲也不足以为奇。
画外音:督军越想越觉得这里有问题,抓心挠肝地难受,于是心血来潮,命令下人备车,要去李家看个究竟。
顷刻间督军前呼后拥地一行二十来人闯进了李家大院。婚礼仪式刚刚开始,正在夫妻对拜之际,闯进一队戎装彪汉,李家宾客大惊失色。李老先生对这突如其来的事件闹得胆战心惊。
凤河:(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立即迎上前去,笑脸相迎地说)督军大人驾到,使我家蓬荜生辉。学生是无名之辈,怎敢有劳督军大驾。鄙人这厢赔礼了!(一边说着,一边把督军请到主桌。)
督军满面怒容,耀武扬威地直奔主桌落座。尽管凤河爹陪着笑脸,他还是一声不吭,盯着新娘运气。
司仪:(一看这是来搅局的,便当机立断,拉回凤河随机应变地大声喊道)两位新人向贵客督军大人三鞠躬——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此时此刻丹凤已经意识到,大事不好,两腿有些发软,身子向凤河靠去。凤河急忙扶住丹凤。
督军:(见状哈哈大笑起来,口吐脏话)这李家媳妇也太开化了,没等入洞房就往新郎官身上躺,在这大庭广众之下也不怕大家笑话?过来过来!让我看看,这脸有多大?
凤河娘:(急忙上前,深深一躬,小心翼翼地说)按着老理,新娘子的蒙头红只能在洞房里,由新郎来揭。你老修好积德,今天就别看了。
督军:(暴跳如雷,把凤河娘推了个大趔趄,大声吼道)放您娘的狗臭屁!哪来的那么多的老礼?今天我非要看不可!(说着一步窜到丹凤跟前,拉掉蒙头红,盯着丹凤狞笑着。)
被拉下蒙头红的丹凤羞愧难当,两眼含泪,低头不语,全然不是十天前那指挥几百人做团体操的飒爽英姿的女中豪杰,而是一个乞求保护的弱小女子。
凤河:(此时不知应该如何保护妻子,只是走到丹凤身旁,用魁梧的身躯挡住督军的视线,有理、有利、有节地说)谢谢督军大人前来贺喜,这是我们李家的荣幸。也是晚辈三生有幸,有大督军参加我的婚礼,我们全家感恩不尽。虽说大喜之日,皆大欢喜,闹洞房不分老少,可是现在正在举行仪式,不能开闹。尤其是您身份高居几百万人之上,笑话开得太大,恐怕惹出闲话来。我知道您老人家德高望重,特别注意身份和地位,在任何场合下都是那样威严,尤其是您在外口碑极佳,绝不能因为我家办喜事,而让您老人家的名誉受损。改日我与内人到府上拜访,以表心意。(凤河这一番话说得督军哑口无言。)
画外音:顷刻之间空气像凝住了一样,喧闹的大院变得宁静了。人们不知将要发生什么事,每个人都在预测着凤河这番话的效果。最担心的是丹凤,她不敢抬头看一眼,唯恐一不留神,碰得到导火索上督军的怒焰就会喷射出来,定会把她烧得体无完肤。
凤河:(已经感到丹凤在颤抖,他捡起地上的蒙头红,重新盖在丹凤头上,低声说)别怕,督军大人是最通情达理的,他已经同意我们婚礼继续进行。司仪先生,接着来吧!
督军越想越恼火,李家三少的几句话,说得他不知如何是好?满肚子气还没有发泄出来、他岂能善罢甘休。
督军:(突然他站了起来,撕下面皮,脸憋得猪肝色,大声吼道)别别别!未见到新娘我是不会罢休的!”大步流星走到丹凤跟前,再一次扯下蒙头红,一只手托起丹凤的下巴,大吃一惊,恶狠狠地说)这不就是运动会上那个红衣女郎吗?夏副官你给我滚过来!你不说她是李家三少的媳妇吗?怎么才办喜事?这分明是你们合伙骗我!来人,给我绑起来!胆大包天竟敢欺骗老子,反了你了!
夏副官:(吓得哆哆嗦嗦语无伦次了)督军大大人,请饶饶命,小的鞍前马后跟随您这么多年,对您忠心耿耿的,绝无三心二意。这件事小的亲眼看到李三少拉着这位小姐,告诉我这位小姐是他老婆。后来我又找他俩的学校,知道他俩都是龙城人,男的是李财主家的三少爷。
督军:(转脸对李凤河一阵狂笑,搞得大家莫名其妙。督军笑声戛然而止)这么说,这事需要李家三少解释解释了!
画外音:李凤河一看好言相劝不起作用,给他戴高帽也不行,这个老色鬼现在已经不顾脸面,要动粗了。这就只得和他斗勇斗智斗到底了。
凤河:我和赵小姐是娃娃亲,两家老人定下三月初十办喜事,因为丹凤准备运动会只得拖到五月节。
督军:(琢磨半天,突然冒出一句)没办喜事就不能说她是你老婆,除非你把她睡了。
画外音:丹凤气得几乎叫起来。凤河一直压着火,不想激化矛盾。李老先生,不会说不会道地也不敢上前。
几位龙城头面人物上前讲情,好言相劝。一位德高望重的樊老先生,和督军沾亲带故,又是李老先生的好友,一看事情要闹大,不能不出面解围。
樊老先生:(他给李老先生使个眼色,大声说)李老先生,督军在百忙中前来参加您儿子的婚礼,为表感谢,快快拿出几十贯慰劳慰劳兄弟们。
画外音:李老先生心领神会,马上让凤江和他娘到屋里取出五十贯铜钱,双手捧给督军。督军本想发作,可是毫不费力地得了这么多钱,当然心花怒放。他一看此处不可久留,给个台阶不能不下,何况还给那么多钱。但是进来容易出去难,尤其是刚才那一闹实在不好收场。
督军:(想了一会,摇头晃脑地说)既然有众乡绅讲情,我这个做长辈的不闹也罢!新娘子脸小怕羞,叔公今天就不看了。来日方长。改天再看。来人!把夏副官给我绑走!等我回去跟他算账!”(他这是敲山震虎。督军说完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
【第五集完】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慕名而来,家族教师史,致敬,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