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63071
                                    
                                    
                                        阅读:5302
                                    
                                    
										发表:2021/7/18
                                    
                                    
                                    
                                        
                                                科幻 
                                            小说
                                    
                                    
                                    
                                    
                                        高跷侠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二楼比一楼干净些,但堆满了各种旧家电,有的还被拆解得七零八落。角落里一张大木床,床上胡乱摆放的被褥,显然是父亲的住处。 床前放着由四张大木桌并成的案台,有乒乓球台大小,上面也摆着各种旧家电和维修用的万用表、电烙铁等工具。
“你住上面的阁楼,原来是你大姐住的,现在她也搬去公司宿舍了,嫌这里脏。她知道你今天到,昨晚特地过来把阁楼收拾干净了。你上去把东西放下,我带你去吃面。”
唐飞沿着父亲手指的一架小木梯爬上阁楼。阁楼的面积不算小,但因为是坡屋顶,所以略显压抑。室内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张罩着新蚊帐的木床摆在屋中间,上面铺着簇新的凉席,床边放着办公用的写字台,还经过修补,一把带四个小轮子的椅子,也是办公用的电脑椅,门边靠着的旧衣柜还没有他在老家用的样式新颖。唐飞放下背包,顺手将拐子挂在墙上,然后走到敞开的老虎窗前向外张望。
东山墙紧靠一条宽不足五米的排洪沟,唐飞想自己可以一跃而过,水沟向东南汇入不远处唐飞刚刚经过的那条河。唐飞现在还不知道,那条河就是大名鼎鼎的朔州河,朔州河一路曲折向东不足三公里汇入更加大名鼎鼎的黄源江。朔州河的对岸,错落地排列着一栋栋风格各异的老别墅,在周围高楼环伺之下,尽显这座城市曾经的异域风情。
排洪沟对岸是一片郁郁葱葱小有起伏的茂林,像是个公园,里面两大两小对称分布四处水塘,与脚下的排洪沟隐隐约约相通联。在绿树丛中,一座露出半截身躯的暗红色宝塔格外显眼。看见这座塔,唐飞马上就想起了老家峡口古渡边的凌烟塔。想到老家,唐飞又不自觉地想到了爷爷。正在他胡思乱想之际,父亲在下面叫道:“小飞,东西放下就去吃拉面,回来再收拾!”
唐飞跟着父亲沿小街向南面的大路走。一路上父亲不时与邻居们打招呼,邻居们也“老唐,老唐”地应着,他们的口音,让唐飞想起了在火车站遇到的那个被小顺子偷了钱包的卷发女人,听起来有些怪,但表情却随和亲切多了。
唐耀轩在这一带作废品回收营生意十多年了,与附近居民早就混熟了。起初,唐耀轩和妻子俩人推着三轮车在路边、弄口流动,后来印了些名片电话,四处散发等人电招上门,最后干脆租下了现在这处虽然有点偏僻但也算临街的房子,一来租金便宜,二来也有场地存放回收的旧货,三来还有了住处。
魔都人精明,虽说是卖废品旧物,也会斤斤计较,货卖多家。渐渐发现还是这个老唐足斤足称,价格公道,人也勤快麻利,所到之处都清理得干干净净,不像有些人收完东西拍拍屁股走人,让卖主自己清理现场。再加上老唐曾干过电工,对家电维修也很在行,有时遇到顾主家电器有个小毛病,还主动帮助修理,于是唐耀轩在这一带方圆几公里内几乎垄断这个看似不起眼,却也关系百姓民生的行当,每天在大街小巷进进出出忙得不亦乐乎,成了这一带坊间的“名人”。
来到街口,唐耀轩指着街角处一间铺面对唐飞说:“就这,老吴家开的面馆。老吴是咱峡口渡对岸吴村人,一家五口在魔都开这家面馆。乡里乡亲的这些年我们都互相照应。你娘在时,我就常来,你娘没了,屋里没人做饭,我一天三顿几乎都在这里吃。老吴人很侠义,我来吃面算我六折,他们家里、店里的电器、桌椅板凳坏了,我免费修。以后屋里没吃食,你就来这里吃,记账!”说着,父子俩已折进店门。
“老唐,今天咋这晚,这是谁的娃儿?”一脸漆黑连鬓胡须头戴白色小帽身材壮实的汉子,在半敞开式的厨房里与老唐打着招呼。
“额的娃儿,唐飞嘛,小时你见过。”
“小飞啊!都长这高了。进城读书吧!我就说唐梅这女娃真是能,把她弟弄进魔都念书!你说是啥学校?”
“字林中学。”
“好学校,好学校,本地人想进都难,花钱都进不去!唐梅啥关系弄进去!”
老唐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唐梅是如何办到的,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想知道。
“两碗削面,一个加肉;一个不加肉!”
这是一间算不上宽敞但也明亮、整洁的面馆,因为过了午饭时间,店内并没有几个客人。厨房里除了老吴,还有一个背着小孩的妇女在忙碌。门口桌上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正埋头写作业。
两个看上去有十五六岁的女孩笑呵呵地叫着唐大大,将唐飞父子让到一张桌边坐下。其中穿蓝白相间校服的女孩拎着茶壶给唐飞父子倒茶,另一个穿白衬衫身材修长的女孩忙着擦桌子,俩女孩不约而同地用眼睛偷瞄着唐飞,一脸羡慕。
“这个是芸芳,你吴叔家的老大,在梧村中学念初二。”老唐指着穿蓝白相间校服的女孩对唐飞说。“这个是晓芹,也是老乡,她大在工地上打工。才初中毕业,她大带出来找工作,可年纪还小,没人要,只能先在面馆帮忙。”
晓芹一头乌黑的长发束成两条辫子垂在肩头,额上的刘海光光地撇向一边,用一根白色发卡别着,深陷的眼窝,那对黑得出奇的眼睛透着一股超越实际年龄的沉郁。挺拔的鼻梁,薄薄的嘴唇,修长的身材,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些。
“那个写作业的是小刚,你吴叔家的老二,上二年级了吧?”说话间,老吴端上两碗热气腾腾的刀削面。
“可是!我看这书念不念没啥用。眼看这都要开学了,才一问,小刚的暑假作业一个字都没写,你说这念的啥子书吗!芸芳明年初中毕业就回来帮你娘干活!”
“我要上高中!老师说了,现在外来工子女也可以进普通高中,只要成绩好!”芸芳快速而坚定地反驳道。
老唐将那碗加肉的面推到唐飞面前,自己留下了没加肉的,一边往碗里加辣子,一边说:“要不是他娘临没前千求万求,硬是逼着唐梅想办法,小飞在老家念完初中,也要出来打工。”
“我就说唐梅这娃有出息,才来魔都几年,你看看又是买车,又是给弟弟弄进重点中学读书,我们混了大半辈子,还是一穷二白。唐梅现在做啥生意,那有钱、有本事。”提起唐梅老吴就赞不绝口。
“听她娘说过在啥公司坐办公室,成天不见人影。”老唐胡乱搪塞着。
唐飞一边听着他们搭话,一边狼吞虎咽吃着面。
坐了一夜火车,再加上在火车站那番折腾,唐飞的确饿坏了。他觉得老吴的削面虽没有爷爷削得那么劲道十足,但也算正宗,毕竟还是家乡的味道。正想着,猛抬头,瞥见窗下坐着的晓芹正盯着他看,唐飞有点不好意思,放慢了进食速度。
这时,店外的马路边停下一辆蓝色大面包车,四个黑衣男子大步流星地跨入面馆。
“老规矩,四个大盘拉面,加肉,要快!”其中一个年长些的男子冲老吴说道。
                                            
                                            
                                “你住上面的阁楼,原来是你大姐住的,现在她也搬去公司宿舍了,嫌这里脏。她知道你今天到,昨晚特地过来把阁楼收拾干净了。你上去把东西放下,我带你去吃面。”
唐飞沿着父亲手指的一架小木梯爬上阁楼。阁楼的面积不算小,但因为是坡屋顶,所以略显压抑。室内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张罩着新蚊帐的木床摆在屋中间,上面铺着簇新的凉席,床边放着办公用的写字台,还经过修补,一把带四个小轮子的椅子,也是办公用的电脑椅,门边靠着的旧衣柜还没有他在老家用的样式新颖。唐飞放下背包,顺手将拐子挂在墙上,然后走到敞开的老虎窗前向外张望。
东山墙紧靠一条宽不足五米的排洪沟,唐飞想自己可以一跃而过,水沟向东南汇入不远处唐飞刚刚经过的那条河。唐飞现在还不知道,那条河就是大名鼎鼎的朔州河,朔州河一路曲折向东不足三公里汇入更加大名鼎鼎的黄源江。朔州河的对岸,错落地排列着一栋栋风格各异的老别墅,在周围高楼环伺之下,尽显这座城市曾经的异域风情。
排洪沟对岸是一片郁郁葱葱小有起伏的茂林,像是个公园,里面两大两小对称分布四处水塘,与脚下的排洪沟隐隐约约相通联。在绿树丛中,一座露出半截身躯的暗红色宝塔格外显眼。看见这座塔,唐飞马上就想起了老家峡口古渡边的凌烟塔。想到老家,唐飞又不自觉地想到了爷爷。正在他胡思乱想之际,父亲在下面叫道:“小飞,东西放下就去吃拉面,回来再收拾!”
唐飞跟着父亲沿小街向南面的大路走。一路上父亲不时与邻居们打招呼,邻居们也“老唐,老唐”地应着,他们的口音,让唐飞想起了在火车站遇到的那个被小顺子偷了钱包的卷发女人,听起来有些怪,但表情却随和亲切多了。
唐耀轩在这一带作废品回收营生意十多年了,与附近居民早就混熟了。起初,唐耀轩和妻子俩人推着三轮车在路边、弄口流动,后来印了些名片电话,四处散发等人电招上门,最后干脆租下了现在这处虽然有点偏僻但也算临街的房子,一来租金便宜,二来也有场地存放回收的旧货,三来还有了住处。
魔都人精明,虽说是卖废品旧物,也会斤斤计较,货卖多家。渐渐发现还是这个老唐足斤足称,价格公道,人也勤快麻利,所到之处都清理得干干净净,不像有些人收完东西拍拍屁股走人,让卖主自己清理现场。再加上老唐曾干过电工,对家电维修也很在行,有时遇到顾主家电器有个小毛病,还主动帮助修理,于是唐耀轩在这一带方圆几公里内几乎垄断这个看似不起眼,却也关系百姓民生的行当,每天在大街小巷进进出出忙得不亦乐乎,成了这一带坊间的“名人”。
来到街口,唐耀轩指着街角处一间铺面对唐飞说:“就这,老吴家开的面馆。老吴是咱峡口渡对岸吴村人,一家五口在魔都开这家面馆。乡里乡亲的这些年我们都互相照应。你娘在时,我就常来,你娘没了,屋里没人做饭,我一天三顿几乎都在这里吃。老吴人很侠义,我来吃面算我六折,他们家里、店里的电器、桌椅板凳坏了,我免费修。以后屋里没吃食,你就来这里吃,记账!”说着,父子俩已折进店门。
“老唐,今天咋这晚,这是谁的娃儿?”一脸漆黑连鬓胡须头戴白色小帽身材壮实的汉子,在半敞开式的厨房里与老唐打着招呼。
“额的娃儿,唐飞嘛,小时你见过。”
“小飞啊!都长这高了。进城读书吧!我就说唐梅这女娃真是能,把她弟弄进魔都念书!你说是啥学校?”
“字林中学。”
“好学校,好学校,本地人想进都难,花钱都进不去!唐梅啥关系弄进去!”
老唐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唐梅是如何办到的,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想知道。
“两碗削面,一个加肉;一个不加肉!”
这是一间算不上宽敞但也明亮、整洁的面馆,因为过了午饭时间,店内并没有几个客人。厨房里除了老吴,还有一个背着小孩的妇女在忙碌。门口桌上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正埋头写作业。
两个看上去有十五六岁的女孩笑呵呵地叫着唐大大,将唐飞父子让到一张桌边坐下。其中穿蓝白相间校服的女孩拎着茶壶给唐飞父子倒茶,另一个穿白衬衫身材修长的女孩忙着擦桌子,俩女孩不约而同地用眼睛偷瞄着唐飞,一脸羡慕。
“这个是芸芳,你吴叔家的老大,在梧村中学念初二。”老唐指着穿蓝白相间校服的女孩对唐飞说。“这个是晓芹,也是老乡,她大在工地上打工。才初中毕业,她大带出来找工作,可年纪还小,没人要,只能先在面馆帮忙。”
晓芹一头乌黑的长发束成两条辫子垂在肩头,额上的刘海光光地撇向一边,用一根白色发卡别着,深陷的眼窝,那对黑得出奇的眼睛透着一股超越实际年龄的沉郁。挺拔的鼻梁,薄薄的嘴唇,修长的身材,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些。
“那个写作业的是小刚,你吴叔家的老二,上二年级了吧?”说话间,老吴端上两碗热气腾腾的刀削面。
“可是!我看这书念不念没啥用。眼看这都要开学了,才一问,小刚的暑假作业一个字都没写,你说这念的啥子书吗!芸芳明年初中毕业就回来帮你娘干活!”
“我要上高中!老师说了,现在外来工子女也可以进普通高中,只要成绩好!”芸芳快速而坚定地反驳道。
老唐将那碗加肉的面推到唐飞面前,自己留下了没加肉的,一边往碗里加辣子,一边说:“要不是他娘临没前千求万求,硬是逼着唐梅想办法,小飞在老家念完初中,也要出来打工。”
“我就说唐梅这娃有出息,才来魔都几年,你看看又是买车,又是给弟弟弄进重点中学读书,我们混了大半辈子,还是一穷二白。唐梅现在做啥生意,那有钱、有本事。”提起唐梅老吴就赞不绝口。
“听她娘说过在啥公司坐办公室,成天不见人影。”老唐胡乱搪塞着。
唐飞一边听着他们搭话,一边狼吞虎咽吃着面。
坐了一夜火车,再加上在火车站那番折腾,唐飞的确饿坏了。他觉得老吴的削面虽没有爷爷削得那么劲道十足,但也算正宗,毕竟还是家乡的味道。正想着,猛抬头,瞥见窗下坐着的晓芹正盯着他看,唐飞有点不好意思,放慢了进食速度。
这时,店外的马路边停下一辆蓝色大面包车,四个黑衣男子大步流星地跨入面馆。
“老规矩,四个大盘拉面,加肉,要快!”其中一个年长些的男子冲老吴说道。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ICP备案号:
 ICP备案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0393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039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