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7100
成片时长:约57分钟
阅读:1803
发表:2022/7/20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28集
1
…
27
28
29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黄四娘:只是娘娘好生委曲。
王后(叹息):如今咱们所遭遇的,不惟本朝,便是盘古开天地以来,何尝有过如此惨烈劫难?改朝换代并非没有过,但何曾有过朱贼这般狠毒的杀孕妇、杀诸王直到弑君父!堪称是亘古未见、惨绝人寰!面对如此巨大劫难,本宫一人之喜乐忧患,何足挂齿?秋彤,嫣儿。
秋彤和嫣儿一齐答应。
王后:待番邦公主来到之后,你等务必加意伺候,她若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出来,能办到的,一定尽快去办。
秋彤和嫣儿齐齐答应了。
王后(对黄四娘):陪本宫去梨园散心吧。
16、外 日 流霜殿小花园
人物:李九娘、黄四娘、张承业
黄四娘扶着王后走出流霜殿,远远看见两个内侍在打架。
王后(皱眉):好没规矩。
黄四娘:奴婢去教训他们。
王后(摇头):先由他们打着。
黄四娘:遵命。
王后看了一会,一名内侍被打倒满地乱滚,另一人还在不停地踢打,王后缓缓摇头。
黄四娘:要让他们停下吗?
王后:四娘。
黄四娘:奴婢在。
王后:宫中内侍若都这等荏弱,倘有贼盗袭扰,甚至外兵来犯,却该如何是好?
黄四娘:娘娘之意是?
王后:本宫若这般说与大王,必然笑我过于操心,毕竟大司空李存璋统领禁军护卫王宫,宫中何人能擅自闯入?
黄四娘:奴婢明白了。
王后(微笑):哦?你明白什么?
张承业带着人过来,一阵喧哗,忽然看见王后就在这里,张承业连忙呵斥内侍将两名斗殴者押走,自己过来给王后请安。
张承业:娘娘,都是些不长眼的斗殴生事,没有惊扰了娘娘吧?
王后:张公公觉得呢?
张承业(微微一笑):凤鸣九天得意仙乐,自然无视蓬间雀鸦。
王后(笑了笑):张公公都可以写曲了。也罢,你既然来了,就听听四娘说话。
张承业:四娘有话?啊呀这个话老奴一定要好生听听。
王后:何出此言?
张承业:四娘一向惜言如金啊!如今有了宏论,必定高明。
王后(看看黄四娘):快说吧,你适才不是明白了吗?
黄四娘(敛衽):娘娘之意,是鼠窃狗盗之辈,也须有人防范,故此该编练民兵,贴身护卫。娘娘,奴婢可以教几个宫女来做此事。
王后(不屑):几个宫女,济得甚事?
张承业(笑):娘娘之意,老奴约略明白了,只是若论警卫,恐怕还是内侍们孔武有力。
王后:教练这班内侍,四娘也可以吧。
黄四娘:主子有命,四娘便做。
王后(叹息):经历巨变之余,若是再不吸取教训,那真是无心无肺之人。何为教训?第一层便是这兵权!
王后捏起自己的拳头比了比。
特写:
王后的拳头粉白纤弱,显得有些滑稽。
张承业:娘娘教训的好。
王后:如今事事依赖大王,终非长久之计!若要心肺熨帖,还是要四娘领了一支亲兵,缓急可用,才好说话。
黄四娘:奴婢遵旨。
王后(看着张承业):对了张公公,昔日宫内便有控鹤军,是否可以沿用?
张承业(微笑):娘娘,老奴大胆,莫要命名最好。
王后(想了想点头):也对。树大招风啊,无名才好。张公公,果然老成之言。
张承业:若一定要有个名字,也可应在契丹公主身上,糊涂称作契丹直,似更妥当。娘娘明鉴。
王后(笑):四娘,本宫便委你做个契丹直指挥使。
黄四娘:谢主子恩典。
张承业:娘娘恕过,老奴还要前去拜见大王,魏博镇如今……
王后(摆摆手):去吧,好生商量军国大事,不论魏博河朔,早日复辟,才是本宫之愿。
张承业:娘娘放心,老奴残生,都是为了大唐复辟。
王后(看看他点头):先帝将你派来河东,真可谓苦心孤诣,幸好,你张公公,却也不负先帝圣意。
张承业:老奴残喘性命,本就是先帝所赐,怎敢辜负圣恩?
17、内 日 魏博镇帅府
人物:罗隐、罗绍威
罗隐刚刚下马,就被罗绍威亲手搀扶住。
罗绍威:叔父一路辛苦!来来来,小侄已经备下薄酒,为叔父洗尘。
罗隐笑呵呵地跟着罗绍威进入。
罗隐:看来朝廷对魏博局势还是颇为关注,此番蒙皇上亲自召见,详细询问了魏博情形。
罗绍威:哦,叔父进屋,进屋细谈。
两人进屋后在酒席前坐下,罗隐看看室内。
罗隐(意外):就你我二人饮酒?
罗绍威:正是,今日特地款待叔父,为叔父接风洗尘,自然不要闲人在眼前,以免坏了兴致。
罗隐:呵呵,使相如今可是格外看重罗某啊。
两人喝了一杯。
罗绍威:叔父适才说,皇上特别关心魏博情势?
罗隐:正是,听了罗某陈述,皇上当即答应,将原来北伐晋国的信王所部十万大军,悉数转进魏博,平定李公佺的牙兵叛军。
罗绍威:到否?
罗隐:就在这几天,也该到了。
罗绍威端着酒杯不说话。
罗隐(不解):使相似乎有心事?
罗绍威(叹口气):唉,总是怪某,自己控制不了魏博局势。
罗隐:使相何出此言?
罗绍威(放下酒杯):不瞒先生说,如今梁帝大军来到,某已经不再担心李公佺的牙兵了。
罗隐:那么使相还担心什么呢?
罗绍威:担心梁帝。
罗隐(一拍脑门):噢!使相果然深谋远虑。
罗绍威:并非深谋远虑,只是怕朱梁大军灭了牙兵之后,乘胜又夺了某这魏州博州相州!这样魏博六镇悉归朱梁,可怜罗某这厢,就真的为人作嫁衣裳啦。
罗隐: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中明这诗句,使相竟然还记得。
罗绍威(摆摆手):哎,某并无意与叔父论诗,只是目前之事,甚是尴尬。梁兵不来,则牙兵胁迫,只恐性命难保。梁兵来了,却又要担心朝廷趁机收了我兵权,从此赋闲。叔父可有良策教我?
罗隐(略一沉吟):据罗某看来,此事却只有一个字。
罗绍威:哪个字?
罗隐:快。
罗绍威:快?
罗隐点点头。
罗绍威:还请叔父释疑。
罗隐(微笑):所谓快,便是要信王尽快进入魏博,尽快肃清李公佺的牙兵,之后尽快礼送官兵离开魏博。如此,牙兵的内忧可消,而朝廷的外患也未及发生。内忧外患悉除,使相尚有何忧?
罗绍威大喜,连忙端起酒杯。
罗绍威:来来,某敬叔父一杯。
两人饮酒,罗绍威劝罗隐吃菜。
罗绍威:叔父,虽然快字当头,但该如何做起呢?
罗隐:先说第一个快,交代在罗某身上,立刻起身去寻朝廷兵马,请信王立刻进军。官军进了魏博,罗某再请信王即刻剿灭李公佺,彻底消除魏博的百年牙兵隐患。
罗绍威(点头):这便两个快字了。
罗隐:做了这两个快,只好请使相给朝廷上贡,以示恭顺。同时上书朝廷,请求西征晋贼。如今朝廷最为忌惮的,便是晋国。若使相肯为前部,则朝廷或许便会放过魏博,将梁兵撤出。
罗绍威(叹口气):事到如今,罗某全仗叔父奇才了。
18、内 日 明政殿
人物:李存勖、张承业、郭崇韬
李存勖看着张承业,两手一摊。
李存勖:张公公,这可奇了。魏博有难,与寡人何干?公公久居大内,莫非不知寡人如今有何想法?
张承业:老奴冒昧猜度,莫非是那契丹公主?
李存勖:寡人也算是从善如流啦。王后提出了和亲之策,寡人昼夜思考,最后得出结论,王后之言,的确符合晋国的战略利益!故此寡人不惜冒险深入云州,救出契丹公主,之后又勇闯契丹军营,当面折服阿保机,终于将真如月重新带回太原!如今北线已无战祸,寡人此番婚姻,真是利在百姓利在晋国啊。
笑着端起酒杯。
张承业:看来,大王对这契丹公主,是志在必得了。
李存勖(哈哈大笑):这一遭可是九娘亲自促成的,再无什么忌讳!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都已具备,只等契丹王后到来,寡人便要风风光光,进个洞房!哈,这两句不错,风风光光,进个洞房。
张承业(微笑):难怪大王对魏博之事毫无兴趣了。然而如大王所言,北线已无战祸,老奴原以为大王便可专心向南,灭了梁贼之后,交还一支令箭呢。
李存勖:嗯,灭梁之策,不忙此时!且待寡人将和亲之策落实到了实处,便去交还契丹令箭,之后方才能全身心投入灭梁。
内侍(来报):郭令公请见。
李存勖:召见。
郭崇韬(进入行礼):大王。哦,张公公也在。
张承业:老奴只是想劝大王关注河朔之地,可是大王却……
李存勖(笑):他不好说,寡人明言。寡人如今便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李存勖又倒了一杯酒。
张承业:可是大王,如今朱梁原定北上攻击河东的大军,都已经转身扑向魏博,要诛灭牙兵。老奴担心朱梁从此在魏博扎下根基,则贼势日大,所谓灭梁大计,更难以实现了。
李存勖(端起酒杯):魏博民风剽悍,牙兵骄横,百余年来朝廷皆无力控制,张公公以为朱梁胜过大唐?寡人却以为未必。
郭崇韬(拱手):大王,臣也觉得张公公所言有理,望大王莫要看轻魏博变局。
李存勖(看看他):安时也这般说?
郭崇韬:大王,臣以为,朱梁此番以平定牙兵为名,要害乃是控制魏博!大王,若魏博落入朱梁之手,则河朔三镇,指日便会悉数归于朱梁。那时候朱梁若再度发难,便可一军出河朔西进,一军渡黄河而北犯。大王东征,则北上之敌不可挡。大王南下,则东方之敌有机可趁。如此两头招架,难于支绌。
李存勖(摆摆手):安时言过其实啦!再者寡人已经过,大唐百余年未曾收回魏博,朱贼何人,能超越大唐?
郭崇韬(拱手):大王,朱贼乃不世出之奸贼,若论仁政治国,救灾抚民,固不及大唐历代先皇多矣,然若论阴谋诡计、奸诈险恶,则历代明君贤相皆无,大王不可不防。
李存勖(点点头):既如此,如安时所言,多派探马前往了解敌情,也就是了。
郭崇韬(摇头):臣冒昧以为,大王还当亲征。
李存勖(叫了起来):亲征?与我河东何干,寡人要亲征?郭安时这话,可谓风马牛不相及。
郭崇韬(微笑):大王不觉得河朔之地乃是梁晋新的交锋之处吗?
李存勖(皱着眉看他):交锋之处?
郭崇韬:是啊,梁贼几番来犯河东,皆赖大王神武英明,尽皆铩羽而归。如今梁贼进兵魏博,臣以为这表明梁贼已经调整战略,决意先得河朔、北平、赵国等地,然后再从东面包围河东。此时河朔便成为朱梁下次进犯河东的出发点。然而若大王得了魏博,进而便可一统河朔全部,使梁晋攻守之势易势,大王将来,不论是取幽州,还是灭梁贼,都有了根基。去太庙返还令箭,此乃第一步啊。
张承业(连连点头):郭令公所言天下大势,甚是有理,大王,若能灭梁复唐,则将来凌烟阁上,大王当居首位!老奴以为,此番李公佺作乱,正是天赐良机,切望大王万万不可错过。
李存勖(伸了个懒腰):且先如此吧,待魏博情势明了,再定方针。
李存勖起身入内。
郭崇韬看着李存勖背影,缓缓摇头。
张承业:郭令公,其实大王每逢大事,自有定夺,郭令公倒也不须过于着急。
郭崇韬收回目光,苦笑着叹息。
郭崇韬:咱们这个大王,神龙见首不见尾,实在是深藏不露啊。
张承业:郭令公觉得神龙见首不见尾,其实老奴以为,这神龙,应该到延芳殿去寻呢。
郭崇韬:延芳殿?
张承业:大王给新来的契丹公主的寝殿。
郭崇韬(恍然大悟苦笑):呵呵,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哎,少年君王,正是难免。
王后(叹息):如今咱们所遭遇的,不惟本朝,便是盘古开天地以来,何尝有过如此惨烈劫难?改朝换代并非没有过,但何曾有过朱贼这般狠毒的杀孕妇、杀诸王直到弑君父!堪称是亘古未见、惨绝人寰!面对如此巨大劫难,本宫一人之喜乐忧患,何足挂齿?秋彤,嫣儿。
秋彤和嫣儿一齐答应。
王后:待番邦公主来到之后,你等务必加意伺候,她若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出来,能办到的,一定尽快去办。
秋彤和嫣儿齐齐答应了。
王后(对黄四娘):陪本宫去梨园散心吧。
16、外 日 流霜殿小花园
人物:李九娘、黄四娘、张承业
黄四娘扶着王后走出流霜殿,远远看见两个内侍在打架。
王后(皱眉):好没规矩。
黄四娘:奴婢去教训他们。
王后(摇头):先由他们打着。
黄四娘:遵命。
王后看了一会,一名内侍被打倒满地乱滚,另一人还在不停地踢打,王后缓缓摇头。
黄四娘:要让他们停下吗?
王后:四娘。
黄四娘:奴婢在。
王后:宫中内侍若都这等荏弱,倘有贼盗袭扰,甚至外兵来犯,却该如何是好?
黄四娘:娘娘之意是?
王后:本宫若这般说与大王,必然笑我过于操心,毕竟大司空李存璋统领禁军护卫王宫,宫中何人能擅自闯入?
黄四娘:奴婢明白了。
王后(微笑):哦?你明白什么?
张承业带着人过来,一阵喧哗,忽然看见王后就在这里,张承业连忙呵斥内侍将两名斗殴者押走,自己过来给王后请安。
张承业:娘娘,都是些不长眼的斗殴生事,没有惊扰了娘娘吧?
王后:张公公觉得呢?
张承业(微微一笑):凤鸣九天得意仙乐,自然无视蓬间雀鸦。
王后(笑了笑):张公公都可以写曲了。也罢,你既然来了,就听听四娘说话。
张承业:四娘有话?啊呀这个话老奴一定要好生听听。
王后:何出此言?
张承业:四娘一向惜言如金啊!如今有了宏论,必定高明。
王后(看看黄四娘):快说吧,你适才不是明白了吗?
黄四娘(敛衽):娘娘之意,是鼠窃狗盗之辈,也须有人防范,故此该编练民兵,贴身护卫。娘娘,奴婢可以教几个宫女来做此事。
王后(不屑):几个宫女,济得甚事?
张承业(笑):娘娘之意,老奴约略明白了,只是若论警卫,恐怕还是内侍们孔武有力。
王后:教练这班内侍,四娘也可以吧。
黄四娘:主子有命,四娘便做。
王后(叹息):经历巨变之余,若是再不吸取教训,那真是无心无肺之人。何为教训?第一层便是这兵权!
王后捏起自己的拳头比了比。
特写:
王后的拳头粉白纤弱,显得有些滑稽。
张承业:娘娘教训的好。
王后:如今事事依赖大王,终非长久之计!若要心肺熨帖,还是要四娘领了一支亲兵,缓急可用,才好说话。
黄四娘:奴婢遵旨。
王后(看着张承业):对了张公公,昔日宫内便有控鹤军,是否可以沿用?
张承业(微笑):娘娘,老奴大胆,莫要命名最好。
王后(想了想点头):也对。树大招风啊,无名才好。张公公,果然老成之言。
张承业:若一定要有个名字,也可应在契丹公主身上,糊涂称作契丹直,似更妥当。娘娘明鉴。
王后(笑):四娘,本宫便委你做个契丹直指挥使。
黄四娘:谢主子恩典。
张承业:娘娘恕过,老奴还要前去拜见大王,魏博镇如今……
王后(摆摆手):去吧,好生商量军国大事,不论魏博河朔,早日复辟,才是本宫之愿。
张承业:娘娘放心,老奴残生,都是为了大唐复辟。
王后(看看他点头):先帝将你派来河东,真可谓苦心孤诣,幸好,你张公公,却也不负先帝圣意。
张承业:老奴残喘性命,本就是先帝所赐,怎敢辜负圣恩?
17、内 日 魏博镇帅府
人物:罗隐、罗绍威
罗隐刚刚下马,就被罗绍威亲手搀扶住。
罗绍威:叔父一路辛苦!来来来,小侄已经备下薄酒,为叔父洗尘。
罗隐笑呵呵地跟着罗绍威进入。
罗隐:看来朝廷对魏博局势还是颇为关注,此番蒙皇上亲自召见,详细询问了魏博情形。
罗绍威:哦,叔父进屋,进屋细谈。
两人进屋后在酒席前坐下,罗隐看看室内。
罗隐(意外):就你我二人饮酒?
罗绍威:正是,今日特地款待叔父,为叔父接风洗尘,自然不要闲人在眼前,以免坏了兴致。
罗隐:呵呵,使相如今可是格外看重罗某啊。
两人喝了一杯。
罗绍威:叔父适才说,皇上特别关心魏博情势?
罗隐:正是,听了罗某陈述,皇上当即答应,将原来北伐晋国的信王所部十万大军,悉数转进魏博,平定李公佺的牙兵叛军。
罗绍威:到否?
罗隐:就在这几天,也该到了。
罗绍威端着酒杯不说话。
罗隐(不解):使相似乎有心事?
罗绍威(叹口气):唉,总是怪某,自己控制不了魏博局势。
罗隐:使相何出此言?
罗绍威(放下酒杯):不瞒先生说,如今梁帝大军来到,某已经不再担心李公佺的牙兵了。
罗隐:那么使相还担心什么呢?
罗绍威:担心梁帝。
罗隐(一拍脑门):噢!使相果然深谋远虑。
罗绍威:并非深谋远虑,只是怕朱梁大军灭了牙兵之后,乘胜又夺了某这魏州博州相州!这样魏博六镇悉归朱梁,可怜罗某这厢,就真的为人作嫁衣裳啦。
罗隐: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中明这诗句,使相竟然还记得。
罗绍威(摆摆手):哎,某并无意与叔父论诗,只是目前之事,甚是尴尬。梁兵不来,则牙兵胁迫,只恐性命难保。梁兵来了,却又要担心朝廷趁机收了我兵权,从此赋闲。叔父可有良策教我?
罗隐(略一沉吟):据罗某看来,此事却只有一个字。
罗绍威:哪个字?
罗隐:快。
罗绍威:快?
罗隐点点头。
罗绍威:还请叔父释疑。
罗隐(微笑):所谓快,便是要信王尽快进入魏博,尽快肃清李公佺的牙兵,之后尽快礼送官兵离开魏博。如此,牙兵的内忧可消,而朝廷的外患也未及发生。内忧外患悉除,使相尚有何忧?
罗绍威大喜,连忙端起酒杯。
罗绍威:来来,某敬叔父一杯。
两人饮酒,罗绍威劝罗隐吃菜。
罗绍威:叔父,虽然快字当头,但该如何做起呢?
罗隐:先说第一个快,交代在罗某身上,立刻起身去寻朝廷兵马,请信王立刻进军。官军进了魏博,罗某再请信王即刻剿灭李公佺,彻底消除魏博的百年牙兵隐患。
罗绍威(点头):这便两个快字了。
罗隐:做了这两个快,只好请使相给朝廷上贡,以示恭顺。同时上书朝廷,请求西征晋贼。如今朝廷最为忌惮的,便是晋国。若使相肯为前部,则朝廷或许便会放过魏博,将梁兵撤出。
罗绍威(叹口气):事到如今,罗某全仗叔父奇才了。
18、内 日 明政殿
人物:李存勖、张承业、郭崇韬
李存勖看着张承业,两手一摊。
李存勖:张公公,这可奇了。魏博有难,与寡人何干?公公久居大内,莫非不知寡人如今有何想法?
张承业:老奴冒昧猜度,莫非是那契丹公主?
李存勖:寡人也算是从善如流啦。王后提出了和亲之策,寡人昼夜思考,最后得出结论,王后之言,的确符合晋国的战略利益!故此寡人不惜冒险深入云州,救出契丹公主,之后又勇闯契丹军营,当面折服阿保机,终于将真如月重新带回太原!如今北线已无战祸,寡人此番婚姻,真是利在百姓利在晋国啊。
笑着端起酒杯。
张承业:看来,大王对这契丹公主,是志在必得了。
李存勖(哈哈大笑):这一遭可是九娘亲自促成的,再无什么忌讳!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都已具备,只等契丹王后到来,寡人便要风风光光,进个洞房!哈,这两句不错,风风光光,进个洞房。
张承业(微笑):难怪大王对魏博之事毫无兴趣了。然而如大王所言,北线已无战祸,老奴原以为大王便可专心向南,灭了梁贼之后,交还一支令箭呢。
李存勖:嗯,灭梁之策,不忙此时!且待寡人将和亲之策落实到了实处,便去交还契丹令箭,之后方才能全身心投入灭梁。
内侍(来报):郭令公请见。
李存勖:召见。
郭崇韬(进入行礼):大王。哦,张公公也在。
张承业:老奴只是想劝大王关注河朔之地,可是大王却……
李存勖(笑):他不好说,寡人明言。寡人如今便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李存勖又倒了一杯酒。
张承业:可是大王,如今朱梁原定北上攻击河东的大军,都已经转身扑向魏博,要诛灭牙兵。老奴担心朱梁从此在魏博扎下根基,则贼势日大,所谓灭梁大计,更难以实现了。
李存勖(端起酒杯):魏博民风剽悍,牙兵骄横,百余年来朝廷皆无力控制,张公公以为朱梁胜过大唐?寡人却以为未必。
郭崇韬(拱手):大王,臣也觉得张公公所言有理,望大王莫要看轻魏博变局。
李存勖(看看他):安时也这般说?
郭崇韬:大王,臣以为,朱梁此番以平定牙兵为名,要害乃是控制魏博!大王,若魏博落入朱梁之手,则河朔三镇,指日便会悉数归于朱梁。那时候朱梁若再度发难,便可一军出河朔西进,一军渡黄河而北犯。大王东征,则北上之敌不可挡。大王南下,则东方之敌有机可趁。如此两头招架,难于支绌。
李存勖(摆摆手):安时言过其实啦!再者寡人已经过,大唐百余年未曾收回魏博,朱贼何人,能超越大唐?
郭崇韬(拱手):大王,朱贼乃不世出之奸贼,若论仁政治国,救灾抚民,固不及大唐历代先皇多矣,然若论阴谋诡计、奸诈险恶,则历代明君贤相皆无,大王不可不防。
李存勖(点点头):既如此,如安时所言,多派探马前往了解敌情,也就是了。
郭崇韬(摇头):臣冒昧以为,大王还当亲征。
李存勖(叫了起来):亲征?与我河东何干,寡人要亲征?郭安时这话,可谓风马牛不相及。
郭崇韬(微笑):大王不觉得河朔之地乃是梁晋新的交锋之处吗?
李存勖(皱着眉看他):交锋之处?
郭崇韬:是啊,梁贼几番来犯河东,皆赖大王神武英明,尽皆铩羽而归。如今梁贼进兵魏博,臣以为这表明梁贼已经调整战略,决意先得河朔、北平、赵国等地,然后再从东面包围河东。此时河朔便成为朱梁下次进犯河东的出发点。然而若大王得了魏博,进而便可一统河朔全部,使梁晋攻守之势易势,大王将来,不论是取幽州,还是灭梁贼,都有了根基。去太庙返还令箭,此乃第一步啊。
张承业(连连点头):郭令公所言天下大势,甚是有理,大王,若能灭梁复唐,则将来凌烟阁上,大王当居首位!老奴以为,此番李公佺作乱,正是天赐良机,切望大王万万不可错过。
李存勖(伸了个懒腰):且先如此吧,待魏博情势明了,再定方针。
李存勖起身入内。
郭崇韬看着李存勖背影,缓缓摇头。
张承业:郭令公,其实大王每逢大事,自有定夺,郭令公倒也不须过于着急。
郭崇韬收回目光,苦笑着叹息。
郭崇韬:咱们这个大王,神龙见首不见尾,实在是深藏不露啊。
张承业:郭令公觉得神龙见首不见尾,其实老奴以为,这神龙,应该到延芳殿去寻呢。
郭崇韬:延芳殿?
张承业:大王给新来的契丹公主的寝殿。
郭崇韬(恍然大悟苦笑):呵呵,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哎,少年君王,正是难免。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